2014年高二历史模拟学考各地试题之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

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D.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D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

A.西汉郡国并行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B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传民主思想

C.极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A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经济稳定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市民阶层兴起、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催人反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艺术

C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

A.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B.表达了反抗列强侵略的诉求

C.提出了建设近代化国家的设想           

D.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D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项不平等条约后?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B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主张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师夷长技”

B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魏源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D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C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权威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D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反对宗教信仰       

D.因信称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

     

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为此,他提出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恢复中华 D.平均地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D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其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三民主义

A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1918年)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中国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段话说明当时中国

①满清王朝统治已被推翻   

②军阀混战,民众生活困苦

③社会性质未根本改变     

④辛亥革命未取得任何成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D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B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可怕者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反映了梁启超

A.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不满               

B.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反对

C.对国民大革命的疑虑                 

D.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恐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民革命

C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B

     

邓小平回忆他参加的一次秘密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搞农民暴动,……号召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B

     

1937年9月的《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立奏奇功”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A

     

毛泽东在给前线的作战电报中提出:“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留下杜聿明指挥……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敌向徐州、郑州、西安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的。”据此判断,该电文是发给哪一战役的指挥将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B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文中“这个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D

     

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制度最终确立于

A.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