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1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抓住材料中“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联系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对照.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和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C项符合;

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故AD排除;

材料中“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是中央官名,并非地方官员,故B排除.

故选C.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这种现象反映西周(  )

A.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             

B.社会等级森严

C.冶铜业十分落后             

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13:西周的宗法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鲁,燕,晋 是周王姬姓封国.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的森严的等级,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故选B.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和分封制.要了解掌握西周建立时期的周王直接统治区域和都城.

解答:本题以西周时期“周礼”与“雅言”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周代分封制”“周礼”与“雅言”等信息说明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西周最初统治范围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

故选C.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高考对其的考查侧重于目的、核心、内容、作用等.

解答:A禅让制是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与国和家无关,故A项错误;

B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王位和财产由嫡长子继承,体现了家国一体,故B项正确;

C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与血缘无关,故C项错误;

D察举制是举荐选官,与国和家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B

     

《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7: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一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二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更能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可以看出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都不准确.

故选D.

     

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秦朝(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九卿制约,中央集权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7: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分析:本题以秦朝九卿职能设置为切入点,考查了对秦朝官吏设置特点的掌握,并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秦朝的九卿中这些官吏的职能,可以看出九卿掌管与皇家有关的事务,这是这则材料的题眼所在;

A、这道题的题眼不是重点强调职能细化,而是在强调九卿掌管着与皇家有关的事务,故排除;

B、九卿掌管着与国家有关的事务,正是化国为家的体现,君权至上是封建社会的特点,故正确;

C、九卿制约在材料未得到体现,故排除;

D、材料中未涉及官吏数量的问题,与政务繁杂更无牵涉,故排除;

故选B.

     

“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后汉书•邓禹传》)这种状况出现是由于当时(  )

A.世袭制的实行             

B.按军功受爵的结果

C.察举日益注重门第             

D.科举择优录取的结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M:察举制.

分析:本题考查察举制的弊端.关键信息“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有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

解答:据材料可知邓氏家族因为出身显贵,累世公卿,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最重要的标准,体现出察举制开向九品中正制转变,故C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B材料也不能体现,故排除.

D在隋朝才出现,故排除.

故选C.

     

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

C.主要地方官可世代沿袭             

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汉至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措施及特点.

(1)措施: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2)特点: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明朝.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监察制度.如汉朝的刺史,北宋设通判,明朝提刑按察使司.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解答:A.根据所学知识,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总体演变趋势是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A项正确;

B.中央并不直接管理各县,故排除B;

C.世官制已经逐渐被取消,故排除C;

D.随着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弱化,故排除D.

故选A.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G:隋唐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以学者对唐朝三省制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三省职能的掌握,以及材料阅读分析的综合能力.

解答:A、材料中指出“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属于违制,因此诏令或者命令须经过议事堂决议;故正确;

B、门下省的职能封驳审议职能,草拟诏令属于中书省的职能,故排除;

C、监察地方的职能在唐朝属于监察院;故排除;

D、诏令的执行有尚书省负责,但是题目材料中并未出现诏令执行的情况,故排除.

故选A.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唐代政府对皇室滥用职权的剥夺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G:隋唐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以钱穆关于三省六部制度的论述为考查背景资料,考查对隋唐三省六部知识点的掌握.

解答: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内廷官吏变为外朝执政官,这反映了皇族内部的权力受到了削弱,结合选项:

A与C相权一分为三以及皇权的加强都是正确的,但是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D、完全沿袭的表述是错误的,故排除;

故选B.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

A.皇帝制度的确立

B.郡县制的实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G:隋唐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朝统一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朝的完善,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了解唐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上与秦朝相比有哪些新的发展和变动.

解答:材料中表明,唐代与秦汉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变动化,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基本没有变化,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直到晚清者一直存在,只有隋唐在中央确立的三省六部制是制度上的创新,故D符合,ABC错误.

故选D.

     

学者唐长孺认为:九品中正制只是保证清浊分流,并不等于选举制度的全部。这主要是因为(  )

A.中正官有授官职责             

B.任命权完全归于皇帝

C.中央政府掌控任官权             

D.选官关键在于内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N:九品中正制.

分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并不等于选举制度的全部”.

解答:九品中正制度中,官员的各项选举必须依据中正的品第,但最终任命授官权掌握在中央政府的吏部手中,故C正确,排除A.

B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内阁出现于明朝.故排除D.

故选C.

     

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  )

A.专制皇权弱化             

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C.地方吏治废弛             

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中对徐元庆为父报仇杀人的案子,争论焦点是“法律和伦理问题的矛盾”,最后“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表明采用调和的方法解决.体现封建统治采用法治和儒家的伦理思想双重治理的特点.

解答:材料中徐元庆为父报仇杀人,经过争论,最后“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表明采用调和的方法解决.故D符合;

材料体现在法治和伦理方面矛盾时如何处理的争论,不能理解武则天的主张不被采纳是皇权的弱化,故A排除;

材料中“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说明尊重宗法观念,故B排除;

材料与地方吏治废弛无关.故C排除.

故选D.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B.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KB: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集中皇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

解答: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了宋朝出现的冗官现象,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官员增多,但是由于同一职位多名官员,造成效率低下,故目不见官,故A正确;

B项是现象,排除;

CD两项是次要原因,排除.

故选A.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内容,认识中国重视史书传统对君主统治产生一定的影响.

解答:材料中“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说明君主害怕自己不利的言行留在史书中.因此A项符合;B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中体现宋太祖只是不高兴自己的“误失”被史官记载,而不是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排除.

故选A.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O:科举制.

分析:本题以宋朝科举制度的作用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材料的解读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A、材料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科举制度使得更多的人对科举抱有希望,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的事情,因此这指的是科举制度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该项正确;

B、材料中知识涉及到科举使得人们不做违法的事情,使得社会各阶层都热衷科举中“社会各阶层”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

C、材料涉及的是科举的积极意义的方面,未涉及扰乱社会秩序的问题,故错误;

D、科举制度在材料中涉及的是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与活跃思想无关联,并且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故排除;

故选A.

     

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该机构是(  )

A.唐代尚书省             

B.元代中书省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I:元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代的政治制度,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解答:A.唐朝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排除;

B.材料中“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任命都有操控权”,说明该职位的权力较大,只有元朝的中书省具有该职权,故B项正确;

C.明朝内阁没有“操控权”,排除C;

D.清朝军机处没有“操控权”,排除D.

故选B.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  )

A.要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B.要解除地方割据

C.明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要改革官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1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准确理解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由材料“上下蒙蔽”、“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可以得出明太祖所担心是权臣上下蒙蔽,专权自恣,从而使皇帝无法躬览庶政,也就是权臣的权力已经影响了皇权了,这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所以他要限制权臣的权力而突出皇权.

故选A.

     

《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             

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

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             

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1P: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1R: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中明清专制主义强化,了解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在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客观评价其影响.本题用排除法做.

解答:材料中“罢丞相”是明太祖,不是明成祖,故A错误,排除;材料中都察院掌管全国监察,B项符合;内阁无统帅权,明朝废除丞相后,并没有出现政治清明现象,故C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D.

故选B.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1T:清朝的军机处.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具体考查军机处设立的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A项,大臣不是专人担任,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

B项,皇帝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排除;

C项,分化了内阁的权力,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

D项,不只是为皇帝提供建议还负责传达和执行,排除.

故选C.

     

下列加强封建专制的措施,明清两朝共有的是(  )

A.中央设内阁和六部             

B.设置军机处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废除丞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1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相同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对明朝与清朝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识记,得出相同措施.

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明清两朝共有”,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两朝中央都设内阁和六部,故A项正确.B项只符合清朝,应排除.

CD两项只符合明朝,应排除.

故选A.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山峦             

B.海洋             

C.河流             

D.土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考点:42:古希腊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

解答: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青蛙就好比古希腊,池塘就好比大海.古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其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海洋,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公元前399年,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判处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  )

A.民众法庭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元老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考点:49:雅典民主机构.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机构,具体考查民众法庭权力和地位.

解答:根据材料“公元前399年,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判处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民众法庭,民众法庭是雅典的司法审判机关,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是行政机关,元老院是罗马的国家机关.B C D项排除.

故选A.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广大的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种直接民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和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可以看出,B项更符合题意.

故选B.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考点:4E:《十二铜表法》.

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解答:材料强调了罗马法律规定在个人财产遭到窃贼损害时可以杀死窃贼而不受惩罚,充分说明了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高于个人生命的本质,故B正确;

A C两项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故AC错误;

D项含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