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2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惩罚/凭栏骋目  与会/参与   称道/称心   气量/量体裁衣

    B.皈依/岿然不动   开拓/拓片   折腾/折耗   累积/果实累累

    C.腼腆/暴殄天物   哄传/起哄   号角/哀号   奢靡/靡靡之音

    D.绯闻/流言蜚语   露骨/露面   勒紧/勒令   横祸/满脸横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guī/kuī,tuò/tà,zhē/ shé,lěi/léiA chéng/chěng,yù,chēng/chènliàngCtiǎn yān/yè,hōng/hònghào/háomí/mǐ;Dfēilù/lòulēi/lè,hèng/héng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A、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摩。B、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C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D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可改为“水落石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炜的《你在高原》故事框架宏大,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美与朴拙为一体,提供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诗性的无限可能性。

B.今年恰逢党的九十华诞以及辛亥革命百年之庆,由此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再度激发了红色电影创作的灵感和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

C.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导致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致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D.人大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B项,搭配不当,“激发”与“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不搭配;C.主语残缺,删去“由于”;D.“防止……不”,多重否定不当。)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如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一样,动物和人都是有情绪与情感的

       ②在论述人类的艺术时,人们常说艺术是发展、继承和创新的

       ③而人类的艺术就起源于人类对情绪与情感作用的认识与需要

       ④艺术是用来表现人的情绪与对某种事物的情感

       ⑤然而,如果我们把人类的艺术看作一个整体,人类的艺术不是上帝的作品,而是从动物的“艺术”进化而来

       ⑥这是艺术的一般功能,同时这也是艺术具有其他各种功能的基础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④⑥②③        C.④⑥②⑤①③       D.①④③⑤②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C本语段阐述艺术的功能与起源,④⑥句谈艺术的功能,②⑤①③句谈“人类的艺术的起源”。其中④句是总起,谈“艺术的功能”,⑥句“这是”承接④句谈“艺术”;②句由⑥句对“艺术”的论述转到对“人类的艺术”论述;⑤句紧接②句谈“人类艺术的起源”;①句接⑤句“动物进化”;③句接①句的“情绪与情感”)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历城、高苑牛产犊,皆两首两鼻,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召还内臣,又因灾异言貂珰敛怨,乞下诏罪己,与天下更新。皆不报。寻请追谥建文朝忠臣。
  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请市火药,道南执不予。土鲁番贡玉,道南亦请勿纳。辽东议开科试士,道南以岩疆当重武格,不行。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与方从哲并命,三辞而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道南至,不获见,不敢入直。同官从哲为言,帝令先视事,道南疏谢。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道南始得面谢,自是不获再见。
  织造中官刘成死,遣其党吕贵往护,贵嗾奸民留己督造。中旨许之,命草敕。道南偕从哲争,且询疏所从进,请永杜内降,弗听。鄱阳故无商税,中官为税使,置关湖口征课。道南极言傍湖舟无所泊,多覆没,请罢关勿征,亦不纳。
  道南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书,而贿礼部吏,与同里赵鸣阳联号舍。其首场七篇,自坊刻外,皆鸣阳笔也。榜发,同和与鸣阳皆中式,都下为之大哗。道南等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南即辍讲拱俟    辍:停止   B.帝令先视事     视事:任职

C.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  莅:到  D.傍湖舟无所泊,多覆没 覆:覆灭,破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太子为改容     都下为之大哗

B.三辞而不允         而贿礼部吏

C.先面谢乃莅任    乃诏令复试

D.且询疏所从进    道南极言傍湖舟无所泊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吴道南“尽忠职守”的一组是

①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                ②不获见,不敢入直

③道南偕从哲争                      ④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

⑤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          ⑥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南在东宫给太子讲学时,太子有时不专心,他就设法让太子集中精神听讲。

B.道南乘着历城、高苑发生怪异的事情,建议召回宦官,并乞求皇帝颁布罪已诏,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

C.道南敢于直谏,但他在朝廷任职,却只被皇上召见一次,一生没有得到重用。

D.道南因为揭发汤宾尹科场事,受到了御史李嵩、周师旦等人的攻击,他愤而辞职。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朝鲜贡使请市火药,道南执不予。

 

②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5. D(覆:倾覆,翻沉)6. CA.介词,因;B.连词,却;C.副词,这才/副词,于是;D.“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7. A8. C.(“只被皇上召见一次”并不能推断出“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毕竟“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9. (1) 4分)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每错两个扣1分;应断不断、不应断而断都算错。)(2) 6分)①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市”1分,句意2分)②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口辱骂的。(“职”1分,判断句式和句意2分)

参考译文: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考上进士。受任编修,升为左中允。在东宫轮值讲读。太子偶尔看往别处,吴道南就停住不讲拱手等待,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曾任左谕德少詹事,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代理部里事务。历城、高苑牛生产的小犊,都是两个头两个鼻,吴道南建议全部免除山东的各种税,召回宦官;有乘着灾祸和怪异事物出现而说宦官招惹怨恨,乞求皇帝降下罪已诏,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都没有批复。不久建议追谥建文朝代的忠臣。

吴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对政治体制有明确而透彻的认识,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吐鲁番进贡宝玉,道南建议不收纳。辽东讨论开始科举考试读书人,他就认为险要边疆应当注重武备,就阻止不了实行。他被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和方从哲同时被任命。他多次辞谢却不被允许,过了很久才入朝。按旧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面谢皇帝然后到任。当时皇帝很久没有上朝,官员们就都先到任了。吴道南到任,见不到皇帝,不敢入阁值班。同僚方从哲跟他说,皇帝命先就职,吴道南上疏谢恩。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吴道南才得到机会面谢,从此就没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皇上。

织造宦官刘成死去,派遣他的同伙吕贵前往护送灵柩,吕贵指使坏人留住自己任督造。宫中下旨意同意了,命令起草赦命,道南和方从哲据理力争,并且询问奏疏是从哪来的,请求永远杜绝内部指定,不听。潘阳本来没有商业税,宦官当了税使,宦官就在湖口设置关卡征收。吴道南尽力说明沿湖船舶没有地方停泊,大多翻沉了,建议撤除关卡不要征税,也不采纳。

吴道南辅助大政不盲从,在当时很有声望。丙辰年,和礼部尚书刘楚先在一起主持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使沈季文的儿子,目不知书,却贿赂礼部的官吏,跟同乡赵鸣阳的号舍相连。他的首场七篇文章,除抄自书坊刻印的以外,都出自赵鸣阳的手笔。发榜了,沈同和和赵鸣阳都考上了,京城里因此大闹起来。吴道南等多次检举,皇帝下命令复试。沈同和一整天才写一个字。交到司法部门治罪,流放到极边远有瘴气的地区,赵鸣阳也被除名。

在这之前,汤宝尹科场案件,实际上是吴道南揭发的,因此他们一伙嫉视吴道南。御史李嵩、周师旦就联合上奏章弹劾他,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击尤其出力。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口辱骂的。臣使国家遭受侮辱极其严重,请立刻罢黜。”御史韩浚、硃堦也诋毁吴道南。吴道南更加要求离去。闭门不出一年多,上疏二十七次,皇帝依旧鼓励和挽留他。正逢上他的继母的讣告到来,于是赏赐路程费,派遣行人护送回去。闲居二年后死去。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手法1分,分析1分。共4)(2)这首诗写了清静的夏日村落,乡村中的疏朗的月影,嘈嘈的溪声,表现出诗人喜爱乡村生活(1),追求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2) 持节云中,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4) 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人 生 的 艺 术 化

朱光潜

       ①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③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④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⑤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⑥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⑦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⑧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⑨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人生不能离开艺术,创造和欣赏既是艺术的,也是人生的。

    B.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如果错过了,也不会与全人格相冲突。

    C.由变动不居的物与我交感共鸣产生的情趣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造化。

    D.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这样的生活不是艺术的生活。

    E.艺术家在艺术范围之内是最严肃不过的,但是在生活上最为随便。

13.对文中所举事例或引用诗文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事例,说明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B.把西施和东施进行对比,突出生活的妙处在于自然真实。

    C.引用朱晦庵的诗,说明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D.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艺术家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

14.联系文意,理解作者在文中结尾处的赠语的含义。(4分)

 

 

15.根据文意,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艺术化”?(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2BEB项,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不能错过E项,文中并未提到艺术家在生活上是最随便的) 13D(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像艺术家对待作品一样认真。)14、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1分)只有带着欣赏的眼光细心去品味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情趣。(2分)所以,作者奉劝读者要放慢生活的节奏,欣赏生活的美好。(1分)15、①要谐和完整地生活;②要随生活发展而发展;③要自然真实地生活;④要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⑤要严肃认真地生活,不轻易放过细节;⑥要学会欣赏,有情趣地生活。(4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得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继父     邵宝健[

    不怕你笑话,巷口那个驼背鞋匠是我的继父。他是背上先有座“小山”才不得已弄了个鞋匠的行当,还是因为长期弓着背补鞋钉掌才弄了个“小山”在背上,未可知。他还喜欢喝酒。他那难看的始终绯红的酒糟鼻,就是因为酒喝得过多的缘故。在他两年前和我母亲结婚时,我正对司画女神爱得疯狂。

    20岁的男子汉嘛,是很要面子的。继父刚来我家时,我连出门也不好意思。我没有理由恨母亲。她嫁给那个驼背,完全是为了不务正业的我和尚在初中读书的小妹。我有了个继父后,画画就有了物质保障。尽管这样,我一点也不喜欢他。我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

    他对我的游手好闲,并不反感;而对我钟情于画画,却有点不以为然。这自然是我的花销要威胁他的酒钱。我还从他的眼神里,感觉到他对我的警告。

    我自小爱好画画,也许是天赋不足,抑或是未遇到机遇,学画多年,至今仍一事无成。但我不气馁。高考落榜后,我索性关起门来潜心作画。那些画友,自从知道我有了个驼背继父,似乎也不大愿意和我切磋画技了。哼!

    这天,我恐怕是向母亲要钱多了一点。继父也似乎多喝了点酒,说了许多含糊不清的话。经过母亲的翻译,才知道——他说我已是条汉子了,不能老呆在家里吃闲饭,将来他们两口子总会死的,到时再想成家立业便来不及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和他学习补鞋,以后就可以继承他的鞋铺。

    这是什么话!我一气之下,三天不回家。后来还是母亲和小妹把我从我的同学家找回去。

    我了解到县城那家裘一品画斋,代人出售画作。我跃跃欲试,手舞之,足蹈之。

    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战,我终于完成了一幅油画,题为《傍晚》。我决定用这幅油画去裘一品画斋碰碰运气。一位戴金丝边眼镜的白须长者细细鉴定后,问我想定怎么个价。我踟蹰了。我老做寄生虫,脸上无光啊。我渴望钱。我伸出右手,五个手指撑开:“500元。”那位长者以为定价过高了点,用体恤的口吻要我掉价。

    我不想掉价,咽了一口唾液:“就这样定了!”

    几天过去了,没有买主。一个月过去了,画面上蒙上了些灰尘。

    我终于病了。高烧,昏睡,说胡话。我被送进医院,继父的鞋铺停业了半个月。他在我的病榻前守护了许多个夜晚。这是事后听母亲说的。我在昏睡中还尽说些“傍晚——500,500——傍晚”的胡话,谁也不悟其义。

    病愈后,我回家养息。我变得终日无力,不思茶饭,人瘦脸黄,判若两人。

    这天,我接受母亲的劝告,外出散步。不知不觉又踱到裘一品画斋。再也没有勇气进去了。那位白须长者发现了我,走出店堂喊住我。我运气像太阳一样升起来了——《傍晚》已在三天前被人买去。

    母亲不敢相信,眼眶也湿润了:“原来你的画这么值钱啊。”

    继父闻悉此事,特意买了些酒菜,以示祝贺。

    自此,我的身体恢复了元气。我画画的热情高涨。

继父继续拼命地做鞋活,还把鞋铺的门面开大了些。为了省钱,他自己动手搭了个绿色的玻璃钢雨棚。记得那天,继父特别高兴,哼着小调,把竹梯靠在墙上。他背了座“小山”往上爬的样子,叫人看了直想发笑。突然,只听见他轻轻地“唔”了一声,人便从竹梯上滑落下来。

脑溢血。当夜,继父再也说不出话,心脏停止了搏动。他含着笑睡去,带走属于那个已经消逝的岁月里的沉沉的叹息。

我在整理继父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幅油画藏品——我的杰作《傍晚》!

我捧着画,哀伤和苍凉的情绪急剧地袭来,我号啕大哭。大哭一场后,看着继父的遗像,我决定做鞋匠。至于将来我有没有希望当上画家,那要看我的运气了。

                             (选自2011年第10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6.小说第一自然段对继父的外貌描写主要有什么作用?(4分)[来源:学&科&网]

 

 

17. 简要分析“我”终于改变主意“决定作鞋匠”,主要有哪些原因。(5分)

 

 

18.这篇小说写的是平常人、平常事,但写得很感人。请你结合“继父”的形象加以分析。(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6.先抑后扬,用“继父”外貌的丑反衬他内心的美;说明“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理由;揭示了底层人物的生活际遇。(答对第一点2分,后两点答对任何一点也可得2分。)

17.1“继父”的死和他的遗物——我的杰作《傍晚》两件事打动了我,想到他生前的愿望,促使我决定继承他的鞋铺。(2)在“继父”的遗物发现我的杰作《傍晚》,也使我对自己和绘画才能和前途有所思考,先做好鞋匠,等待机会。(答对一个要点2分,全对5分。)

18.“继父”是一个外貌丑陋却心灵醇美的平凡人形象。他不虚夸,却有着普通人坚实的生活目的;他不善言语,却勤劳、朴实;他不解艺术,却有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灵;他不富有,却肯倾其所有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他包容“我”对他的偏见,为了“我”的爱好和家计把“门面开大”,结果因此而去。心灵的美和外形的丑达到和谐的统一,闪射出迷人的美感,揭示出“继父”立于俗而又脱于俗的人性美。(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相近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19.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传主陶渊明的“奇”在哪里?  (4分)

 

 

20.“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5分)

 

 

21.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9.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退避归隐,独善其身的思想;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评分要求:总体评价,思想,经历,文学风格;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 20.①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②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答对13分,25)21.看法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理由:①归隐可以免祸消灾,独善其身。②归隐退避,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③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看法二: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理由:①人生应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②应不惧失败,勇敢的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评分要求:看法明确2分,理由充分4)

     

看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6分)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3分)

    (2)写出漫画的寓意。(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1)漫画的上部画着一只意见箱,上面写有“意见箱”三个字,(1)意见箱的下面画着一只废纸篓,成条状的纸片正从意见箱的底部落向下面的废纸篓。(1)(评分要求:答对1点得2分,答对23)(2)讽刺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表面上摆出愿意接受群众监督的谦虚的姿态,而实际上根本不把群众意见当回事儿。(3)

     

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请根据下面两段话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6分)

(1)1978年8月8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先生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黄华外长到机场去迎接。不料,天公不作美,飞机刚停到机场上,就下起了大雨。见园田先生走下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同园田走进了贵宾室。园田寒暄道:“到北京迟到了,见到黄外长,旅途的疲劳消失了。”

黄华外长笑着说:“                             。”

 

 (2)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革命老区做慰问演出,不料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雨云密布,落下了一些雨点,顿时场面开始骚动不安。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到台前,深情地对乡亲们说:“                            ”赵忠祥的一番话,让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得以继续进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1)您带来了及时雨。

用“及时雨”既恰当地表达了欢迎之意,又有预祝友好条约商谈成功的含义。(满分3分;不用“您”称呼对方,扣1分。答“我们中国有句古语‘贵人出门招风雨’”也可给3分。其他答案若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2)关牧村的动情歌声,把自己的眼睛唱湿润了,也把老区人民的眼睛唱湿润了,连老天爷的眼睛也唱湿润了……【解析】巧妙地把水比作眼泪,并借此表达演员的心声,让现场百姓为之动容。写出“老天爷掉泪”一类意思,可得2分。其他答案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满分3分;注意前后衔接连贯、自然,否则扣1分)

     

本大题1小题,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阳光从天空奔泻而下,尽管有乌云飘过,但广袤的大地和你其实仍然拥有着阳光。阳光仍然在奔泻,那么,你感受到阳光打在你的脸上了吗?

请以“阳光打在你的脸上”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惩罚/凭栏骋目  与会/参与   称道/称心   气量/量体裁衣

    B.皈依/岿然不动   开拓/拓片   折腾/折耗   累积/果实累累

    C.腼腆/暴殄天物   哄传/起哄   号角/哀号   奢靡/靡靡之音

    D.绯闻/流言蜚语   露骨/露面   勒紧/勒令   横祸/满脸横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guī/kuī,tuò/tà,zhē/ shé,lěi/léiA chéng/chěng,yù,chēng/chènliàngCtiǎn yān/yè,hōng/hònghào/háomí/mǐ;Dfēilù/lòulēi/lè,hèng/héng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A、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摩。B、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C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D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可改为“水落石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炜的《你在高原》故事框架宏大,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美与朴拙为一体,提供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诗性的无限可能性。

B.今年恰逢党的九十华诞以及辛亥革命百年之庆,由此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再度激发了红色电影创作的灵感和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

C.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导致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致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D.人大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B项,搭配不当,“激发”与“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不搭配;C.主语残缺,删去“由于”;D.“防止……不”,多重否定不当。)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如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一样,动物和人都是有情绪与情感的

       ②在论述人类的艺术时,人们常说艺术是发展、继承和创新的

       ③而人类的艺术就起源于人类对情绪与情感作用的认识与需要

       ④艺术是用来表现人的情绪与对某种事物的情感

       ⑤然而,如果我们把人类的艺术看作一个整体,人类的艺术不是上帝的作品,而是从动物的“艺术”进化而来

       ⑥这是艺术的一般功能,同时这也是艺术具有其他各种功能的基础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④⑥②③        C.④⑥②⑤①③       D.①④③⑤②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C本语段阐述艺术的功能与起源,④⑥句谈艺术的功能,②⑤①③句谈“人类的艺术的起源”。其中④句是总起,谈“艺术的功能”,⑥句“这是”承接④句谈“艺术”;②句由⑥句对“艺术”的论述转到对“人类的艺术”论述;⑤句紧接②句谈“人类艺术的起源”;①句接⑤句“动物进化”;③句接①句的“情绪与情感”)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历城、高苑牛产犊,皆两首两鼻,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召还内臣,又因灾异言貂珰敛怨,乞下诏罪己,与天下更新。皆不报。寻请追谥建文朝忠臣。
  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请市火药,道南执不予。土鲁番贡玉,道南亦请勿纳。辽东议开科试士,道南以岩疆当重武格,不行。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与方从哲并命,三辞而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道南至,不获见,不敢入直。同官从哲为言,帝令先视事,道南疏谢。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道南始得面谢,自是不获再见。
  织造中官刘成死,遣其党吕贵往护,贵嗾奸民留己督造。中旨许之,命草敕。道南偕从哲争,且询疏所从进,请永杜内降,弗听。鄱阳故无商税,中官为税使,置关湖口征课。道南极言傍湖舟无所泊,多覆没,请罢关勿征,亦不纳。
  道南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书,而贿礼部吏,与同里赵鸣阳联号舍。其首场七篇,自坊刻外,皆鸣阳笔也。榜发,同和与鸣阳皆中式,都下为之大哗。道南等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南即辍讲拱俟    辍:停止   B.帝令先视事     视事:任职

C.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  莅:到  D.傍湖舟无所泊,多覆没 覆:覆灭,破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太子为改容     都下为之大哗

B.三辞而不允         而贿礼部吏

C.先面谢乃莅任    乃诏令复试

D.且询疏所从进    道南极言傍湖舟无所泊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吴道南“尽忠职守”的一组是

①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                ②不获见,不敢入直

③道南偕从哲争                      ④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

⑤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          ⑥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南在东宫给太子讲学时,太子有时不专心,他就设法让太子集中精神听讲。

B.道南乘着历城、高苑发生怪异的事情,建议召回宦官,并乞求皇帝颁布罪已诏,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

C.道南敢于直谏,但他在朝廷任职,却只被皇上召见一次,一生没有得到重用。

D.道南因为揭发汤宾尹科场事,受到了御史李嵩、周师旦等人的攻击,他愤而辞职。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朝鲜贡使请市火药,道南执不予。

 

②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5. D(覆:倾覆,翻沉)6. CA.介词,因;B.连词,却;C.副词,这才/副词,于是;D.“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7. A8. C.(“只被皇上召见一次”并不能推断出“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毕竟“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9. (1) 4分)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每错两个扣1分;应断不断、不应断而断都算错。)(2) 6分)①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市”1分,句意2分)②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口辱骂的。(“职”1分,判断句式和句意2分)

参考译文: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考上进士。受任编修,升为左中允。在东宫轮值讲读。太子偶尔看往别处,吴道南就停住不讲拱手等待,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曾任左谕德少詹事,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代理部里事务。历城、高苑牛生产的小犊,都是两个头两个鼻,吴道南建议全部免除山东的各种税,召回宦官;有乘着灾祸和怪异事物出现而说宦官招惹怨恨,乞求皇帝降下罪已诏,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都没有批复。不久建议追谥建文朝代的忠臣。

吴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对政治体制有明确而透彻的认识,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吐鲁番进贡宝玉,道南建议不收纳。辽东讨论开始科举考试读书人,他就认为险要边疆应当注重武备,就阻止不了实行。他被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和方从哲同时被任命。他多次辞谢却不被允许,过了很久才入朝。按旧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面谢皇帝然后到任。当时皇帝很久没有上朝,官员们就都先到任了。吴道南到任,见不到皇帝,不敢入阁值班。同僚方从哲跟他说,皇帝命先就职,吴道南上疏谢恩。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吴道南才得到机会面谢,从此就没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皇上。

织造宦官刘成死去,派遣他的同伙吕贵前往护送灵柩,吕贵指使坏人留住自己任督造。宫中下旨意同意了,命令起草赦命,道南和方从哲据理力争,并且询问奏疏是从哪来的,请求永远杜绝内部指定,不听。潘阳本来没有商业税,宦官当了税使,宦官就在湖口设置关卡征收。吴道南尽力说明沿湖船舶没有地方停泊,大多翻沉了,建议撤除关卡不要征税,也不采纳。

吴道南辅助大政不盲从,在当时很有声望。丙辰年,和礼部尚书刘楚先在一起主持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使沈季文的儿子,目不知书,却贿赂礼部的官吏,跟同乡赵鸣阳的号舍相连。他的首场七篇文章,除抄自书坊刻印的以外,都出自赵鸣阳的手笔。发榜了,沈同和和赵鸣阳都考上了,京城里因此大闹起来。吴道南等多次检举,皇帝下命令复试。沈同和一整天才写一个字。交到司法部门治罪,流放到极边远有瘴气的地区,赵鸣阳也被除名。

在这之前,汤宝尹科场案件,实际上是吴道南揭发的,因此他们一伙嫉视吴道南。御史李嵩、周师旦就联合上奏章弹劾他,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击尤其出力。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口辱骂的。臣使国家遭受侮辱极其严重,请立刻罢黜。”御史韩浚、硃堦也诋毁吴道南。吴道南更加要求离去。闭门不出一年多,上疏二十七次,皇帝依旧鼓励和挽留他。正逢上他的继母的讣告到来,于是赏赐路程费,派遣行人护送回去。闲居二年后死去。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手法1分,分析1分。共4)(2)这首诗写了清静的夏日村落,乡村中的疏朗的月影,嘈嘈的溪声,表现出诗人喜爱乡村生活(1),追求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2) 持节云中,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4) 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人 生 的 艺 术 化

朱光潜

       ①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③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④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⑤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⑥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⑦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⑧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⑨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人生不能离开艺术,创造和欣赏既是艺术的,也是人生的。

    B.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如果错过了,也不会与全人格相冲突。

    C.由变动不居的物与我交感共鸣产生的情趣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造化。

    D.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这样的生活不是艺术的生活。

    E.艺术家在艺术范围之内是最严肃不过的,但是在生活上最为随便。

13.对文中所举事例或引用诗文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事例,说明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B.把西施和东施进行对比,突出生活的妙处在于自然真实。

    C.引用朱晦庵的诗,说明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D.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艺术家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

14.联系文意,理解作者在文中结尾处的赠语的含义。(4分)

 

 

15.根据文意,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艺术化”?(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2BEB项,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不能错过E项,文中并未提到艺术家在生活上是最随便的) 13D(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像艺术家对待作品一样认真。)14、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1分)只有带着欣赏的眼光细心去品味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情趣。(2分)所以,作者奉劝读者要放慢生活的节奏,欣赏生活的美好。(1分)15、①要谐和完整地生活;②要随生活发展而发展;③要自然真实地生活;④要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⑤要严肃认真地生活,不轻易放过细节;⑥要学会欣赏,有情趣地生活。(4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得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继父     邵宝健[

    不怕你笑话,巷口那个驼背鞋匠是我的继父。他是背上先有座“小山”才不得已弄了个鞋匠的行当,还是因为长期弓着背补鞋钉掌才弄了个“小山”在背上,未可知。他还喜欢喝酒。他那难看的始终绯红的酒糟鼻,就是因为酒喝得过多的缘故。在他两年前和我母亲结婚时,我正对司画女神爱得疯狂。

    20岁的男子汉嘛,是很要面子的。继父刚来我家时,我连出门也不好意思。我没有理由恨母亲。她嫁给那个驼背,完全是为了不务正业的我和尚在初中读书的小妹。我有了个继父后,画画就有了物质保障。尽管这样,我一点也不喜欢他。我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

    他对我的游手好闲,并不反感;而对我钟情于画画,却有点不以为然。这自然是我的花销要威胁他的酒钱。我还从他的眼神里,感觉到他对我的警告。

    我自小爱好画画,也许是天赋不足,抑或是未遇到机遇,学画多年,至今仍一事无成。但我不气馁。高考落榜后,我索性关起门来潜心作画。那些画友,自从知道我有了个驼背继父,似乎也不大愿意和我切磋画技了。哼!

    这天,我恐怕是向母亲要钱多了一点。继父也似乎多喝了点酒,说了许多含糊不清的话。经过母亲的翻译,才知道——他说我已是条汉子了,不能老呆在家里吃闲饭,将来他们两口子总会死的,到时再想成家立业便来不及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和他学习补鞋,以后就可以继承他的鞋铺。

    这是什么话!我一气之下,三天不回家。后来还是母亲和小妹把我从我的同学家找回去。

    我了解到县城那家裘一品画斋,代人出售画作。我跃跃欲试,手舞之,足蹈之。

    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战,我终于完成了一幅油画,题为《傍晚》。我决定用这幅油画去裘一品画斋碰碰运气。一位戴金丝边眼镜的白须长者细细鉴定后,问我想定怎么个价。我踟蹰了。我老做寄生虫,脸上无光啊。我渴望钱。我伸出右手,五个手指撑开:“500元。”那位长者以为定价过高了点,用体恤的口吻要我掉价。

    我不想掉价,咽了一口唾液:“就这样定了!”

    几天过去了,没有买主。一个月过去了,画面上蒙上了些灰尘。

    我终于病了。高烧,昏睡,说胡话。我被送进医院,继父的鞋铺停业了半个月。他在我的病榻前守护了许多个夜晚。这是事后听母亲说的。我在昏睡中还尽说些“傍晚——500,500——傍晚”的胡话,谁也不悟其义。

    病愈后,我回家养息。我变得终日无力,不思茶饭,人瘦脸黄,判若两人。

    这天,我接受母亲的劝告,外出散步。不知不觉又踱到裘一品画斋。再也没有勇气进去了。那位白须长者发现了我,走出店堂喊住我。我运气像太阳一样升起来了——《傍晚》已在三天前被人买去。

    母亲不敢相信,眼眶也湿润了:“原来你的画这么值钱啊。”

    继父闻悉此事,特意买了些酒菜,以示祝贺。

    自此,我的身体恢复了元气。我画画的热情高涨。

继父继续拼命地做鞋活,还把鞋铺的门面开大了些。为了省钱,他自己动手搭了个绿色的玻璃钢雨棚。记得那天,继父特别高兴,哼着小调,把竹梯靠在墙上。他背了座“小山”往上爬的样子,叫人看了直想发笑。突然,只听见他轻轻地“唔”了一声,人便从竹梯上滑落下来。

脑溢血。当夜,继父再也说不出话,心脏停止了搏动。他含着笑睡去,带走属于那个已经消逝的岁月里的沉沉的叹息。

我在整理继父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幅油画藏品——我的杰作《傍晚》!

我捧着画,哀伤和苍凉的情绪急剧地袭来,我号啕大哭。大哭一场后,看着继父的遗像,我决定做鞋匠。至于将来我有没有希望当上画家,那要看我的运气了。

                             (选自2011年第10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6.小说第一自然段对继父的外貌描写主要有什么作用?(4分)[来源:学&科&网]

 

 

17. 简要分析“我”终于改变主意“决定作鞋匠”,主要有哪些原因。(5分)

 

 

18.这篇小说写的是平常人、平常事,但写得很感人。请你结合“继父”的形象加以分析。(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6.先抑后扬,用“继父”外貌的丑反衬他内心的美;说明“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理由;揭示了底层人物的生活际遇。(答对第一点2分,后两点答对任何一点也可得2分。)

17.1“继父”的死和他的遗物——我的杰作《傍晚》两件事打动了我,想到他生前的愿望,促使我决定继承他的鞋铺。(2)在“继父”的遗物发现我的杰作《傍晚》,也使我对自己和绘画才能和前途有所思考,先做好鞋匠,等待机会。(答对一个要点2分,全对5分。)

18.“继父”是一个外貌丑陋却心灵醇美的平凡人形象。他不虚夸,却有着普通人坚实的生活目的;他不善言语,却勤劳、朴实;他不解艺术,却有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灵;他不富有,却肯倾其所有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他包容“我”对他的偏见,为了“我”的爱好和家计把“门面开大”,结果因此而去。心灵的美和外形的丑达到和谐的统一,闪射出迷人的美感,揭示出“继父”立于俗而又脱于俗的人性美。(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相近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19.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传主陶渊明的“奇”在哪里?  (4分)

 

 

20.“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5分)

 

 

21.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9.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退避归隐,独善其身的思想;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评分要求:总体评价,思想,经历,文学风格;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 20.①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②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答对13分,25)21.看法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理由:①归隐可以免祸消灾,独善其身。②归隐退避,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③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看法二: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理由:①人生应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②应不惧失败,勇敢的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评分要求:看法明确2分,理由充分4)

     

看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6分)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3分)

    (2)写出漫画的寓意。(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1)漫画的上部画着一只意见箱,上面写有“意见箱”三个字,(1)意见箱的下面画着一只废纸篓,成条状的纸片正从意见箱的底部落向下面的废纸篓。(1)(评分要求:答对1点得2分,答对23)(2)讽刺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表面上摆出愿意接受群众监督的谦虚的姿态,而实际上根本不把群众意见当回事儿。(3)

     

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请根据下面两段话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6分)

(1)1978年8月8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先生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黄华外长到机场去迎接。不料,天公不作美,飞机刚停到机场上,就下起了大雨。见园田先生走下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同园田走进了贵宾室。园田寒暄道:“到北京迟到了,见到黄外长,旅途的疲劳消失了。”

黄华外长笑着说:“                             。”

 

 (2)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革命老区做慰问演出,不料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雨云密布,落下了一些雨点,顿时场面开始骚动不安。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到台前,深情地对乡亲们说:“                            ”赵忠祥的一番话,让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得以继续进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1)您带来了及时雨。

用“及时雨”既恰当地表达了欢迎之意,又有预祝友好条约商谈成功的含义。(满分3分;不用“您”称呼对方,扣1分。答“我们中国有句古语‘贵人出门招风雨’”也可给3分。其他答案若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2)关牧村的动情歌声,把自己的眼睛唱湿润了,也把老区人民的眼睛唱湿润了,连老天爷的眼睛也唱湿润了……【解析】巧妙地把水比作眼泪,并借此表达演员的心声,让现场百姓为之动容。写出“老天爷掉泪”一类意思,可得2分。其他答案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满分3分;注意前后衔接连贯、自然,否则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