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百校联盟》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第四模拟理科综合生物(浙江)

下面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方式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B.某物质通过b方式进入细胞时,转运该物质的载体蛋白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C.Na+、K+通过c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D.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通过c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B

图中a方式是扩散或渗透,b方式是易化扩散,c方式是主动转运。a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A错误;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后,其形状会发生变化,B正确;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属于易化扩散,C错误;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D错误。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下列有关某雌性高等动物(2N)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两种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都发生分离

C.两种分裂过程结束时,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D.两种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均进行均等分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进行DNA复制,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错误;有丝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C错误;该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质进行均等分裂,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也进行不均等分裂,D错误。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带有对应于多种抗原的受体

B.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

C.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内的病原体和毒素

D.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免疫调节

D

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A错误;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B错误;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C错误;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D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中,A(腺嘌呤)+T(胸腺嘧啶)的量一定等于G(鸟嘌呤)+C(胞嘧啶)的量

B.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的两条新链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

C.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D.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只对应于mRNA上的一种遗传密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DNA的复制

C

DNA分子中,A(腺嘌呤)T(胸腺嘧啶)的分子数相等,G(鸟嘌呤)C(胞嘧啶)的分子数相等,A(腺嘌呤)+T(胸腺嘧啶)的量不一定等于G(鸟嘌呤)+C(胞嘧啶)的量,这就是DNA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A错误;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的两条新链的碱基之间是互补关系,B错误;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除少数氨基酸只有一种遗传密码外,大多数氨基酸有两个以上的遗传密码,D错误。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下列关于某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要该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就大于0

B.调查一块田地中该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C.在该种田鼠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中,K/2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该种田鼠的内分泌调节属于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

C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故只要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就大于0,A正确;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B正确;在逻辑斯谛增长曲线中,K/2时种群增长最快,但种群数量并未达到最大值,C错误;内分泌调节属于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D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群中女性患甲病的概率大于男性

B.10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1号

C.8号的基因型是aaXBXb

D.若8号和10号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5/1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D

分析遗传系谱图:5号和6号不患病,生出患甲病的女儿(9),故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人群中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A错误。5号和6号不患病,生出患乙病的10,且已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可判定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号的致病基因来自5,5号不患病,其含有的Xb(致病基因)来自2,B错误。8号患甲病,8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是aa;2号患乙病,4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3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8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XBXb,8号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C错误。8号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 10号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8号和10号结婚,生育子女中患甲病的概率为×=,患乙病的概率为×=,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1-)×=,D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条斑紫菜是全部位于水下生存的沉水植物,其光合作用原料之一为水中的无机碳(CO2、HCO3-等)。某课题组成员将野外采集到的条斑紫菜置于密闭含有物质Az(Az是一种能穿过细胞膜且能抑制CA作用的物质)的海水系统中培养(假设HCO3-的量足够多),并持续用恒定强度的光进行照射(低于最适光强度),分析溶液pH变化,判断条斑紫菜自身是否会分泌CA(催化HCO3-水解成CO2)。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在水生群落中,条斑紫菜与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等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形成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在条斑紫菜光合作用的碳反应中,CO2与      结合生成三碳酸。三碳酸被还原为三碳糖的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

(2)根据上图可判断,条斑紫菜    (填“能”或“不能”)分泌CA。条斑紫菜的表观光合速率可用            表示。

(3)假设条斑紫菜的呼吸速率一直不变。在24 h时如果将对照组的光强度增大到最适光强度,则海水系统中pH的变化情况为        。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

(1)垂直 五碳分子(RuBP、核酮糖二磷酸) ATPNADPH

(2)能 单位时间内pH的变化值

(3)先增大后稳定

解析:(1)群落中不同植物形成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碳反应中,CO2RuBP结合生成三碳酸,然后被还原为三碳糖。三碳酸被还原为三碳糖的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ATPNADPH(2)据图可知,添加了Az(一种抑制CA作用的物质)的组比空白对照组的pH,CA能催化HCO3-水解成CO2,所以可判断条斑紫菜能分泌CA。条斑紫菜的表观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pH的变化值表示。(3)24 h,对照组条斑紫菜的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如果增大到最适光强度,则海水系统中pH变化情况为先增大后稳定。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某植物组织的生长类型包括细胞扩大生长和细胞分裂。某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组织验证只有在生长素存在的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该植物组织的作用效果才能表现出来。

实验材料:生长状况一致的该植物组织30个;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清水等。

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一致的该植物组织            ;

②对每组的植物组织进行相应的处理;

③一定时间后,观察每组植物组织的        ,并记录。

(1)将实验步骤中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③                。

(2)设计本实验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3)分析与讨论:

已知生长素单独处理的结果为细胞不发生明显扩大生长,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微弱的细胞分裂,则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组的实验结果最可能为              。若已知赤霉素具有使细胞分裂转变为扩大生长的能力,则该植物组织先用生长素处理,再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一段时间后用赤霉素处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1)①随机均分为6生长类型

(2)该植物组织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长类型实验结果记录表

 

处理方式

生长类型

清水组

赤霉素处理组

细胞分裂素处理组

生长素处理组

生长素+赤霉素处理组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处理组

扩大生长

 

 

 

 

 

 

细胞分裂

 

 

 

 

 

 

 

(3)植物组织生长类型为细胞分裂 植物组织先分裂生长,一段时间后植物组织由分裂生长转变为明显的扩大生长(合理即可)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只有在生长素存在的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该植物组织的作用效果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在实验分组时需将植物组织分成清水组、赤霉素处理组、细胞分裂素处理组、生长素处理组、生长素+赤霉素处理组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处理组,6组。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植物组织的生长类型。因为赤霉素具有使细胞分裂转变为扩大生长的能力,则该植物组织先用生长素处理,再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一段时间后用赤霉素处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植物组织先分裂生长,一段时间后植物组织由分裂生长转变为明显的扩大生长。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和分析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某研究小组利用玉米种子(二倍体)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育种实验。请回答:

(1)培育四倍体玉米,可用秋水仙素诱导玉米萌发的种子;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为鉴定形成的植株是不是多倍体,取玉米根尖→解离→漂洗→用        染色→制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2)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基因型分别为AABBGG、aaBBGG、 AAbbGG、AABBgg。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AaaBBbGGG的新类型,试用遗传图解表示育种的过程。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培育玉米新品种,该育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和能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效率。单倍体育种涉及的变异原理是      。

(4)若采用诱变育种培育玉米新品种,需用γ射线等处理大量玉米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如果某玉米种群不具有抗虫基因,则一般通过      技术获得具有抗虫性状的玉米新品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2)遗传图解如图

aaBBGG()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P aaaaBBBBGGGG × AAbbGG()

F1 AaaBBbGGG(符合要求的新类型)

(3)缩短育种年限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4)多方向性 稀有性 转基因

解析:(1)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时通常需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对染色体染色。(2)据题意可知,所给材料均为二倍体,育种目标是获得三倍体(AaaBBbGGG),因此需先使二倍体(aaBBGG)变为四倍体(aaaaBBBBGGGG),再将该四倍体与二倍体(AAbbGG)杂交即可获得三倍体(AaaBBbGGG)(3)单倍体育种的主要特点有:第一,缩短育种年限;第二,能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效率。(4)由于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多方向性和有害性等特点,所以采用诱变育种获得优良品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如果某玉米种群不具有抗虫基因,则要使该玉米种群获得从来没有的基因,一般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其他生物的抗虫基因导入到玉米细胞中,从而培育出具有抗虫性状的新品种。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