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右图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的对外目标是

漫画《大肚德国容世界》

A.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B.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安全

C.对外殖民扩张,称霸全球

D.发展工业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C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对于法国的这一要求,《凡尔赛和约》处理该地区的方式是

A.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B.由协约国占领15年

C.通过独立的奥地利                

D.规定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B

     

以下关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

B.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外交活动没有关系

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发展

D.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持久和平与安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A

     

一位学生在整理二战北非战场笔记时写了这样一段话:“1935年德国悍然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1942年蒙哥马利指挥库尔斯克战役,使北非战场发生转折。同年,美英联军实行代号为“霸王行动”的两栖登陆,1943年北非战事结束。”这段文字中表述错误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C

     

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组。……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D

     

《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宗法皆然。”清冯桂芬《复宗法议》:“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由此推测,“宗法”的含义是

A.区分同祖同宗子孙的制度                

B.按血缘推行教化的根本

C.历代实施分封的制度基础                

D.按嫡庶治理社会的法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D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家父掌权日益趋于巩固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A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

     

右图为南宋宝佑四年科举考试录取人员的材料,共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祖上连续三代没有当官)417人。该材料可以看出

①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②世家子弟可以依靠门第录取

③孝和廉为录取主要标准   

④官员文化素质得到一定保证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选官制度

D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C.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B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系统,在防止皇帝决策方面有“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①唐朝门下省

②宋代的谏院

③明朝时期设置的按察使司

④明清时期设置的都察院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

②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

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

A.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D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B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关于这段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的主要任务

C.“军阀”主要是指袁世凯、吴佩孚和孙传芳

D.国民革命“成功”是指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民革命

B

     

浙江是著名的侨乡,爱图华侨热心祖国建设,纷纷回乡投资。下图是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表,对此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政策和措施并鼓励华侨投资国内。

②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少华侨把资本转移到国内。

③1931年以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加大,众多华侨破产。

④1932、1933年,因蒋介石连续发动反共内战,国内政局不稳,造成华侨投资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D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时代》杂志报道“日本人在攻克了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后,正在向中国的芝加哥进发。”文中“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分别借指

A.北京、南京、上海                

B.南京、上海、北京

C.北京、上海、南京               

D.上海、南京、北京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A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名称

建立时间

地点

代理人

“满洲国”

1932年8月

长春

溥仪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39年9月

张家口

德穆楚克栋鲁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40年3月

南京

汪精卫

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

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            

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D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民主历史专题

D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二次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护国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C

     

“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搞农民暴动,举行秋收起义,号召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B

     

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