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 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B 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C 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 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C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C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 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 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C

     

对比近代英、德两国政治制度,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表格空白处

比较项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议会

君主

君主权限

统而不治,无实权

 

内阁产生途径

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

A 君主凌驾议会至上,掌握国家实权         B 议会至上,君主是国家的象征

C 君主权力有限,只掌握行政权             D 君主代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A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 侵华英军         B 英法联军            C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 八国联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 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 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 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 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A

     

有学者说“(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从生产力角度看,文中的“历史性转变”是指

A 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B 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C 专制社会转向民主社会                     D 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A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 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 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 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十月革命

D

     

2010年8月23日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导致港人八死七伤。惨案发生后,根据我国新时期的外交原则,中方的处理应当是

A 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处理这一事务  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惨案的纠纷

C 谴责犯罪,敦促菲律宾全面调查,善后死难者  D 求同存异解决两国分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C

     

日本前首相小泉谈到安理会改革问题时指出,“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小泉言论的推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B 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 日本试图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D 日本确立了新的争霸世界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D

     

《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A

     

下图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 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 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 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 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C

     

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dié,城墙上的矮墙),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 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B 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C 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D 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B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A 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 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C 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 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D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 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 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B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 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B 发展实业挽救民族危亡    

C 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                      D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 1998—1900年       B 1901—1911年         C 1912—1927年        D 1928—1937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C

     

“(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 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C 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 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

C

     

明代小说《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里有“一盘烧鹅肉,一碟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的记载。第三十五回叙述西门庆翡翠轩宴客时,又有“两大盘玉米面鹅油蒸饼儿”。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 贵族们生活的奢华   B 中国烹饪技艺高超   C 玉米刚刚传入中国   D 西餐已经传入中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农业

C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注解

A “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                 B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

     

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 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 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C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8分)及其政治根源。(2分)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4分)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4分)

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2分)

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4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8分)

 

(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9分)

 

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所选题目的题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