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中2015届“名校联盟”高三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 M 为晨昏线 L 和 0°经线的交点,其地方时为 5 点 20 分。读图回答 1~2题。
 

1.①②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吹西南风,②地晴朗少雨
B.①地吹西北风,②地阴雨连绵
C.①地吹东北风,②地大风降温
D.①地吹东南风,②地狂风暴雨
2.图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快
B.北京昼变长夜变短
C.我国受寒潮影响大
D.北京时间为 13 点 20 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等高(深)线、等值线图和地形图

1.A  2.D

1 题:根据地所处等压线的位置,可判断地的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标出的纬度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进而推知该地吹西南风,地处于高压(脊)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应是晴朗的天气。
2 题:根据“夏半年”和图中的信息,可推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靠近北回归线,但太阳直射点向什么方向移动,没法确定,故 B 选项错误。A 选项公转速度快应是一月初的情况,C 选项应发生在冬半年,与图示时间不符。M 点在 0°经线上,它的地方时就是0°经线的地方时,由此可计算出 120°E 的地方时为 13 点 20 分,这也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即北京时间。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读图(左图为贝加尔湖的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沿其 AB 一线作的剖面图),完成 3~4 题。

3.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贝加尔湖的冬季湖面不结冰
B.贝加尔湖周围肯定有入湖河流
C.贝加尔湖沿岸落叶阔叶林茂密
D.随着泥沙的沉积,湖水一定变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主要地理分区

3.C 4.B

解析:3 题:由图中 6500 万年—2.5 亿年石岩石有错位,推知这里曾经发生过地壳运动。

4 题:由贝加尔湖所处的经纬度,可知其冬季寒冷,湖面要结冰。其纬度决定了湖周围的植被应为亚寒带针叶林。泥沙的沉积,可能导致湖水变浅,但岩块的下降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湖水还将变深。由湖中巨厚的沉积物,可以推知一定有河流入湖,才能带来泥沙。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构成示意图”回答题 5~6 题。

5.据图可以推测北京市常住人口
A.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数量减少
B.20 世纪的 80 年代至 90 年代,外来人口数量增加
C.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增加
D.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京市人口的老龄化逐渐严重
6.有关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 世纪的 80 年代至 90 年代,人口增长变化主要是大量外地学生入京读书引起
B.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人口增长变化,说明北京市经济有所衰退
C.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可能会抬高房价
D.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有助于改善北京市的城市化问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5.B 6.C

解析:5 题: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比重大幅增加,说明其数量增加。图中数据没法推断出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和老龄化的情况。
6 题:20 世纪的 80 年代至 90 年代,北京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北京市的外来人口比重减少,并不能说明北京市的经济衰退。20 世纪 80年代以来,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市,房屋的需求增加,可能抬高房价,加重城市负担,使城市化问题更突出。

     

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 7~8 题。
 

7.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
A. 99 毫米       B.149 毫米
C. 199 毫米      D.249 毫米
8.依据泥石流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B.地形陡峻,降水丰富
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7.B 8.B

解析:7 题:根据等降水量的递变规律和 50mm 的等值距,甲的降水量在 700—750mm 之间,乙的降水量在 800—850mm 之间,其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小于 150mm但可以接近 150mm,故选B。
8 题: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B选项较符合。

     

下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9~10 题。 

9.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采用(
A.利用 RS 技术    B.利用 GPS 技术
C.利用 GIS 技术   D.实地考察
10.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3S技术综合应用

9.A 10.C

解析:9 题: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遥感技术。

10 题:乙地降水在 200mm 以下,容易出现荒漠化,丙地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丁地位于渤海,沿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排放的废弃物特别是废水多,容易出现海洋污染。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 30°N 一线 7 月月均温、7 月月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11.导致图中气温、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1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  )
A.①区域海拔较低,交通运输较发达
B.②区域水能丰富,经济较发达
C.③区域的西部可能有洪积——冲积平原
D.图示区域的人口密度与降水量正相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11.B 12.C

解析:11 题:图示区域所示的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区域大致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可以用排除法,也可用选中法。反映的同一纬度 30°N,排除 A 选项。最东的地区降水并非最多,可排除 D 选项。大约 110°E 以西气温的降低,及气温值的高低,可推断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地形的影响,大约 110°E 以西降水先增后减,唯一合理的解释主要是地形的影响。
12 题:区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较低,说明海拔高,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交通不发达地区。区域地处横断山区,受地形影响,经济较落后。区域位于相比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河流出横断山脉,可以形成冲积平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但山区人口较少。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 分)
材料一:吉林省主要城镇与城镇空间集群分布图

(1)描述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的地域差异,并从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14分) 

材料二:长春汽车产业以“一汽集团”为主体,以汽车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为依托,以 240 多家为第一汽车集团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与汽车工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群,是我国著名“汽车城”。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春成为“汽车城”的原因。(8 分) 

材料三:随着一汽集团的发展,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开始由长春向周围一些城市转移。
(3)简答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转移对周围一些城市的影响。(8 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地域差异:中部地区较东部、西部地区城市等级体系复杂、完整,(2分)城市的数目更多,(2分)城市的密度更大。(2分)

原因:中部地区地形为平原地形,降水较充足,河流众多,水源充足;(4分)东部地区降水虽丰富,但为山地,(2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西部地区地形虽为平原,但降水少,河流少,水资源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发展。(2分)

(2)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科技水平发达,劳动力素质高;(2分)企业集聚,企业之间分工与协作,具有规模效益;(2)靠近钢铁工业基地,原料充足;(2分)我国对汽车的需求大。(2 分)

(3)促进周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2 分)推动和促进周围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2 分)促进周围城市的经济发展;(2 分)有利于改善周围地区就业状况(增加就业);(2 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2 分)(任答 4 点)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22 分)
材料一:下图为南美部分区域图。图中的湿地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湿地面积很大的原因。(8 分)
材料二: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种植咖啡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 15—25℃,理想的海拔为 500~2 000 米。下表是圣保罗的气候资料。

圣保罗的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雨量(mm)

238.7

217.4

159.8

75.8

73.6

55.7

44.1

38.9

80.5

123.6

145.8

200.9

平均气温(℃)

22.1

22.4

21.7

19.7

17.6

16.5

15.8

17.1

17.8

19.0

20.3

21.1

 

 

(2)根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咖啡生产的条件。(8 分) 

(3)为了获得更多的玉米,有人提议将现有玉米生产用地向西、向北扩展,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6 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

(1)季节变化大,雨季扩大,旱季缩小(2 分)巴拉圭盆地的面积广大,汇水面积广大;(2 分)
降水量较丰富,河网密集,来水量大;(2 分)地势低,排水不畅,容易积水。(2 分)
(2)咖啡生产主要分布在 500---1000m,海拔适宜(2 分),地势有起伏,排水良好(2 分);
地处热带,水热充足,适宜咖啡生长(2 分);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旱季不利咖啡生长(2分)。
(3)不同意:耕地的扩展,会破坏湿地,(2 分)由此引起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增多;(2分)引起湿地气候的变化,(2 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2 分)(任答 3 点)
同意:开垦湿地,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2 分)可增加就业,(2 分)可减少对现有耕地的种植强度,保护现有耕地等。(2 分)(言之有理,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