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12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A.郡、国之间的矛盾                             B.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推动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B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表明:

A.唐朝城市布局有严格的坊与市的界限         B.城市是唐朝进行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严格控制商业活动                     D.乡村不具备设置市场的条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C

     

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承继德治理念,突出民本思想         

B.将儒学的等级观念日常生活化

C.强化君权,提出“君权神授”              

D.糅合新思想,将日常伦理提升至“天理”的高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宋明理学

D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B.保护私有财产,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为近代西方立法、司法提供了法律蓝本  

D.是世界第一部完备的法律体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C

     

郑观应在《公法》中指出:“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

A.依法治国         B.主权平等             C.君主立宪制       D.公平贸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B

     

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如下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日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美关系趋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D

     

有学者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民主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的精英采取政党竞争形式,竞取权力的过程。民主可以被定义为多重少数人的统治,民主过程的价值就在于建立这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下列政治制度能够体现这一说法的有:

①政党政治          ②代议制                ③分权原则          ④联邦制度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C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英国此时大规模圈占土地的原因有:

①资产阶级为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打击旧贵族和地主

②工业革命使城市人口猛增,农产品需求量扩大

③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利润的提高

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谷物、肉类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D

     

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下列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直接相关的事件有:

①1945年联合国成立                             

②1955年召开亚非会议

③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④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B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B.它标志着规范化的贸易体系的确立

C.它的建立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     

D.布雷顿体系建立时美苏中等大国之间的合作仍在继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D

     

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马克思的某部著作:“这部著作科学的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露,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部著作是:

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法兰西内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研究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演变。(22分)

问题一:史料研习

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

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4分)结合具体史实,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分)

 

问题二:理论指导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打破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新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7分)

 

理论来源

基本主张

实践过程

结果

康有为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实行君主立宪制

①1分

失败

孙中山

②1分

③2分

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毛泽东

④1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⑤2分

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问题三:问题讨论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历史。

(3)根据所学知识,史论结合,阐释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7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民主平等观念的发展。(4分)(如照抄材料或回答“减少清室费用”、“居住地发生变化”等可酌情给分,原则上不超过2分)

原因:新文化运动——民主共和传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2分)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2分)

2)维新变法。(1分)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第一次国共合作,反帝反封。(2分)

马克思主义。(1分)

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2分)

3)这一观点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1分)

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建立,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颁布1954年宪法,确立国家的根本大法。(2分)

经济方面: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通过一五计划,初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经济基础(2分)

科技文化方面:教育和“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或答其他方面,如外交等方面也可以

     

纸是人类交流的载体之一,是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授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

(1)材料一中的“造纸以当策”指什么?(2分)这种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

793年

大马士开办造纸厂

1405年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

900年

造纸术传入埃及

1494年

传入英国

1150年

由阿拉伯人传入西班牙

1656年

传入荷兰

1189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

1694年

由荷兰传入美利坚合众国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2分)

 

 

材料三:

20世纪早期,中国三种纸张产值比重(%)

 

手工纸

国产机器纸

进口洋纸

1913年

77.28

2.27

20.45

1923年

64.13

5.75

30.12

1933年

50.83

8.67

40.50

——摘自何百谦等《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

材料四:

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造纸逐渐实现由手工劳动方式到机器操作过渡,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直到1881年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才在上海建立。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早期中国三种不同类型纸张产值的比例变化及其特点。(4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三这种变化及其特点的原因。(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技术

1“造纸以当策”指纸张替代竹简。(2分)

影响:便于携带,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2分)

2)“1694年传入美利坚合众国错误”,因为“美国1776年建国” 。(2分)

作用:推动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到来(2分)

3)变化:国产机器纸和进口洋纸比例逐渐上升;(1分) 手工纸的比例逐年下降;(1分)

特点:手工纸依然占据主导地位;(1分) 国产机器纸比例十分弱小。(1分)

原因:机器生产工艺先进,品质优良;(2分)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缓慢。(2分)

     

中东问题是影响二战后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英皇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

——《贝福尔宣言》(1917年)

(1)材料一中的《贝福尔宣言》体现英国实行什么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一战”后英国在该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根据决议,占人口总数2/3的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其面积为11203平方公里;同时,占人口总数1/3的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其面积为14942平方公里。”

                                        ——摘录自联合国181号决议(1947年)

(2)根据材料,二战后联合国关于中东问题的这一决议有什么问题。其带来的影响有哪些。(4分)

 

材料三:

美苏在加紧争夺的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地区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引起中东长期冲突的国际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四次中东战争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四

90年代以来,中东地区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91年10月

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

1995年11月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1998年10月

巴以双方达成关于中东和平的临时协议《怀河备忘录》

2000年9月

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中东和平进程受挫

2003年4月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制订

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年来中东问题呈现的态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态势反映当今怎样的国际局势。(2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1)分而治之。(1分)

委任统治。(1分) 实质:殖民统治。(2分)

2)问题:领土分配不公;违背民族自决原则。(2分)

影响:是导致中东长期冲突的关键;导致第一次中东战争。(2分)

3)国际因素:大国干预(2分)

影响:引发滞涨危机;西方国家逐渐减少国家干预。(2分)

4)态势:和解和冲突并存;和平成为解决中东问题的共识。(2分)

世界局势:和平与动荡、紧张与缓和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