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

杨守森

    变态。理是与常态心理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所谓常态心理是指人们按照现实事理逻辑进行思维的心理状态;所谓变态心理,原是精神病理学意义上的一个术语,本来是指由于心理失调而导致的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精神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特征。我们这里主要用以借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情感作用而导致的主体的一种异常。理状态。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想象活动中,当然离不开常态心理的制约,但同时却也常常伴随着一种与“精神病患者”相类似的变态心理过程。因此,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关系,便成为艺术想象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内在机制来看,心理变态也就是一种物我两忘、如醉如狂、混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全神贯注、心往神驰的一种想象状态。正是借助这样一种想象,在艺术家的视野中,才会出现花乌知春、草赋愁、高山起舞、大海歌唱、万物皆有灵性,绝然不罔于客观本原世界的另一个奇妙世界;在艺术家的笔下,才会出现子虚乌有,却又令人陶醉的风光、栩栩如生的动物、呼之欲出的人物等等。

    作为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其实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任何人的心理都不免带有若干所谓‘变态’的成分。比如做梦是常事,可受催眠暗示也是常事。而这些心理作用却属于变态心理范围之内。”另如感知错幻、情绪异常,人格精神分裂,也莫

不是人人具有的心理体验。

    许多看起来悖于生活常理的现象,在艺术家的笔下,之所以会成为真实动人的艺术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其实也就是由于作者的变态心理和读者的变态心理产生共鸣的结果。李

白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威阳树”。这种独特想象的艺术造型,显然是诗人变态心理作用

的结果。若用常态G理来看,狂风如何吹心?心挂在树上,人还能活吗?自然与理不通,难

以解释。与之相似,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曾得到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反驳:“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做十里,则莺啼绿映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

话》)这种误解便是由于论者用自己的常态心埋去判断诗人必不可少的变态m理的结果。不

论李白笔下的挂于成阳树上的心,还是杜牧笔下的千里眷光,都是诗人在变态心理作用下,

激于情感产生的一种幻想。如果没有这种幻想,只是通过常态心理,实写思念之情,改为“十

里莺”,也就没有了情感升腾的诗味,当然也就没有了艺术。

    由此可见,艺术之所以为艺术,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科学是以常态心理为

基础的思维活动,艺术则必须通过变态心理基础上的想象运动进行。艺术的审美享受,其实

也就是一种变态心理的享受,即由作者的变态。理活动引发的读者的变态心理活动过程。人

类在日常生活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大多要靠常态心理进行。经久疲惫之余,听听音乐、

看看美术作品、读读诗歌小说,借助艺术欣赏,便可暂时摆脱眼前现实,进入一种变态心理

的想象和幻想的境界。这种主动性的心态调整,自然有助于常态心理的休歇乖舒张,这或许

便是我们寻常所说的艺术之具有审美愉悦价值的内在原因之一吧。

    显然,要实现这样一种审美价值,读者和作者之间,必须构成一种两重变态心理的感应

叠合关系,即作品必须设法通过内在特定因素,将其中的变态心理内容自然地转化为审美者

的变态心理体验,而要实现这种叠合,情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粘合剂。

                                   (选自《文艺理论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变态心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精神病理学意义上来看,变态心理是一种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幻觉、妄想、人格

    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失调。

    B.从内在机制来看,变态心理是一种想象状态,心理主体由于全神贯注、心往神驰,从

    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如醉如狂、混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的心理状态。

    C.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变态心理是指由于情感作用而导致的主体的一种异常心理状

    态,是艺术创作中依赖的一种接近“精神病患者”的非病理型的心理体验。

    D.从艺术的审美享受来看,变态心理主要指读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

    理状态,是由作者的变态心理活动引发的读者的变态心理活动。

2.下列对杨慎误解杜牧诗的原因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杨慎以常态心理去赏读杜牧的《江南春》,故而才有将“千里莺啼”改为“十里莺啼”

    的说法。

  B.杨慎在艺术的审美享受上没有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因此在文学欣赏中也就体味不到

    个中之趣。

  C.杨慎在赏析《江南春》时,没有与作者的变态心理产生共鸣,从而对此诗产生非艺术

性的解读。

    D.杨慎在赏析《江南春》时,没有被作者诱入虚幻的艺术之境,构不成一种两重变态心

    理的感应叠合关系,因而产生了误解。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态心理是指人们按照现实事理逻辑进行思维的心理状态;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大多

    要靠常态心理进行,而在艺术创作中则要抛开常态心理,变态心理起关键性作用。

    B.艺术必须通过在变态心理基础上的想象运动进行,借助这样的一种想象,艺术家的视

    野中才会出现绝然不同于客观本原世界的另一个美妙奇幻的世界。

    C.“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种独特想象的艺术造型,是诗人变态心理作用的结果。

    久经疲惫之余,阅读这样的诗歌有助于常态心理的休歇和舒张。

    D.情感是作者与读者两重变态心理相互叠合的粘合剂。在情感的作用下,许多看起来有

    悖于生活常理的现象,会成为真实动人的艺术境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D A项,“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失调”,文中无据;B项,“由于全神贯注、。往神驰,

从而达到……”强加因果;C项,“依赖的一种接近“精神病患者”的非病理型的心理体验。”与文意不符)

2B (“杨慎在艺术的审美享受上没有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说法过于绝对,杨慎只是在欣赏《江南春》时缺乏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

3A (“在艺术创作中则要抛开常态心理,变态心理起关键性作用。”与文意不符。原文说:“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想象活动中,当然离不开常态心理的制约。”)

 

     

(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初为王世充洧州长史。武德元年,与王世充所署洧州

刺史崔枢以州城归国,授邹州别驾,累除右武候长史。初未知名,李劫尉迟敬德亦言之,乃引入幕府。时太宗为隐太子建成、巢王元吉所忌,因召公谨,问以自安之策,对甚合旨,渐见亲遏。及太宗将讨建成、元吉,遣者灼龟占之,公谨自外来见,遽投于地而进日:“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二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

恩之。”太宗深然其言。

    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

  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

    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上表请置屯田以省转运,又前后言时政得失十余事,并见纳用。

后遣李靖经略突厥,以公谨为副,公谨因言突厥可取之状日:“颉利纵欲肆情,穷凶极暴, 诛害良善,昵近小人,此主昏于上,其可取一也。又其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类,

并自立君长,将图反噬,此则众叛于下,其可取二也。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

四也。颉利疏其突厥,亲委诸胡,胡人翻覆,是其常性,大军一临,内必生变,其可取五也。

华人入北,其类实多,比闻自相啸聚,保据山险,师出塞垣,自然有应,其可取六也。”太 宗深纳之。破定襄,败颉利,玺书慰劳,进封邹国公。

    转襄州都督,甚有惠政。卒官,年三十九。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有司奏言:“准《阴阳书》,日子在辰,不可哭泣,又为流俗所忌。”太宗日:“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避辰日?”遂哭之。赠左骁卫大将军,谥日襄。十三年,追思旧功,改封郯国公。

    十七年,图形于凌烟阁。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除右武候长史    除:授职

    B.太宗深然其言    然:认为……对的

    C后遣李靖经略突厥    经略:筹划、谋划

    D.亲委诸胡,胡人翻覆    翻覆:倾覆、颠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    越国以鄙远

    B.公谨因言突厥可取之状日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又为流俗所忌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D.图形于凌烟阁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公瑾原先在王世充属下任职,后来与崔枢一起归顺唐朝。初归唐朝时,名声并不大,

    后经李勋、尉迟敬德的推荐,才进入幕府。

    B.张公瑾在玄武门之变前劝止了唐太宗的占h,坚定了唐太宗讨伐李建成、李元吉的信

    心;玄武门之变时又以勇力建立战功,后被封为定远郡公。

    C.张公瑾任襄州都督时,很有德政,多次进言,都被采纳,特别是向唐太宗进言请求开

    始对东突厥的反击,并列举了六个原因,深得太宗的认可。

    D.张公瑾因平定颉利有功,进封邹国公。后来逝于任上,年仅三十九岁。唐太宗极其哀

    痛,追赠其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多年后,又追思其旧功,改封他为郯国公。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h之有?(5分)

(2)“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避辰日?”遂哭之。(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4D (翻覆:反复无常,变化不定。)

5B A介词,凭借/介词,把B副词,于是c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介

词,给 D介词,在/介词,对于)

6C进言反击突厥一事时,张公瑾在代州都督任上。

7(1)凡是占r,都是为了解决疑惑难辨的问题,决定犹疑不决的事情。现在事情已经没

有疑惑了,有什么可占卜的呢?(以,1分;既,1分;犹豫,1分;何卜乏有,1分;语句通顺1分。)

(2)“君臣之间的情谊如同父子间的情感,情感发自内心,哪里需要回避辰日呢?”于是

(唐太宗)为之痛哭。(义,1分;衷,1分;安,1分;省略主语,1分;语句通顺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9题。

点绛唇·饯春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8.“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9.本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8、承上启下(2分), “春去能来”承上片伤春之情, “人去能来否”引出下文对离人的思念之情的描写(2分)。

9、主要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之情(2分)。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为下片伤别做铺垫,下片“人

去能来否”以反诘语气点明主旨,最后三句以景结情,烘托离别之情(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

    题计分。)(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①                     ,②                 , ③                 。④                ,⑤                 ⑥____      , 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⑨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⑤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⑥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观刈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甲:(6分)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手自笔录,③计日以还。④天大寒,⑤砚冰坚,

⑥手指不可屈伸,

乙: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心远地自偏;④直挂云帆济沧海;⑤术业有专攻;⑥童稚携壶浆。(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 14题。

忆江南

方令孺

        ①天气真好。月光下,山川都像是浮起来了。清寂的广场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走。我买了一根甘蔗,一边走,一边吃。秋千架下仿佛有一个人在看着我,他是在惊讶么?

        ②我也不愿意独自在月下眺望了,想起中古时候的修道士,遇见山川美景,就不敢抬头,因为凡是美,都是诱惑人的。美景更增加人的寂寞,更引诱人的悲哀,所以古人独自对月的时候,总是爱饮酒,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酒,真是一个寂寞人的最好的伴侣,能把冷漠化成朦胧。

    ③我吃完甘蔗,把渣滓用大张报纸包起来。因为有一天,我和友人谈心,我说要买一整

    根甘蔗独自吃完,这位朋友说:“你要是有那样的勇气,我就佩服你。”现在我要把这渣滓留给他看。

       ④记得廿六年春天,我忽然想作画,无意中把这意思说出来了,有一个人说:“你才没有这耐性呢”,我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我就动笔画,发觉自己对于画大有兴趣,在一枝,  一叶,一片崖石,一簇树林之间,极感消魂的迷醉。我画得一张比一张进步。自己得意极了。

后来抗战事起,我回到故乡,住在一座小破楼上,夜晚仍抽空作画;记得曾仿倪云林的石树,

并7临写他的题字,裱成册页,配镜框献给父亲,父亲把画挂在书房里,听来客评谈,自己就 拈须微笑。自从故乡遭了敌人的蹂躏,这张画不知道可还存在人间?而我所最敬爱的老父.

就在我们远行之后逝世了!再也不会在藤萝萧瑟的庭院里看见父亲雍穆而倚然的风度,再也

不会在寒夜的书斋里看见父亲白发苍苍在灯前垂首。故乡的庭院里每一片石,每一奈径,每  一棵古树,每一个残缺浓荫的门,都和父亲的风仪连合着,我想到父亲,就连想到那些醇雅

的情景,想到那些情景,就牵记到父亲。现在都完了,我失去了一生所最心仪的一切。我 能想,我是被这样一位朴素盎然的老人遗弃在这浅陋的坑中。

       ⑤家里来信说:敌兵进城,把城里的房子大半烧掉了,把我们家的凌寒亭也拆毁了。这座亭子共有三间傍着城墙,城墙像一座山,因为时间的古老,从砖墙缝里生出许多藤萝和灌木。亭子的左边是一片竹林,右边是一座尼庵,前面隔道女墙,就是一个小湖似的池塘,长年听到浣衣妇的礁杵声;夏天有很多孩子在里面游泳,记得有一次在这池塘里还淹死了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我亲眼看见人把他从水里捞起来,他的母亲听到这消息,就像飞鹰落地一样,奔扑到这男孩的尸首上号哭,到现在事隔廿年,想起那情状,还有些怆恻。亭子的周围都是古木参天,有大可合抱的槐树,有枝干天矫的五谷树,有双杆的梧桐,还有父亲亲手种的柏,石楠,柿和衫等树。这些树都是我几个兄弟的小名,父亲带着多少温良的深意把他们每一个名字都种植在土地上。看他把一瓢瓢的清水灌溉到树根上,是存着多少的希望!要是风雨的时候,这些木叶响动着,浑和成一片河流似的声音,或是被风雨激荡,枝条锐敏得像有人在旷野上号叫,这不正是他担心着远处的孩子们,忧心戚戚的时候吗?还有一片云石,是父亲从园后草丛里发现出来的,石上有不知道是哪一年代,是谁,镌刻着“立云”二字,

字体苍劲,父亲欢喜得像发现一件宝物,把石竖起来,砌一座花台供设着,周围种着很多的书带草,细长的叶子,因为多年的生长,像狮子一样蹲伏在石下。这地方四时都有各种奇怪

的鸟雀,啄木鸟的剥啄声,夜晚猫头鹰的颤叫;还有彩色的锦鸡,在竹林里穿飞。我小的时

候,常常担心那华丽的长尾巴,会在竹林里碰断。小松鼠故意逗人似的捧着一个松果坐在窗台上玩耍。这地方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现在想起来还有无限的亲切,和一些甜蜜的感觉。

亭子里父亲收藏了一些书画碑帖。这是我们看作圣坛不敢渎犯的所在,这次也被敌人扫荡完

了!家里人又告诉我:当敌兵退出这城以后,父亲从山中归来,看见这样残破,并不十分痛

惜。只因满地残书断帖,父亲一一拾起来,偶然有一两部还可以凑成完整的时候,就大喜过

望。我写到这里,心上涌起一阵泉水似悲凉,想父亲一生爱书如命,平时再也不许我们随意

翻动,这次竞如此糟蹋了!父亲所以不十分痛惜,是因为一般广大的伤亡,比起个人的损失

又算得什么?可悲痛的有比这更大,更大的事,父亲是明白的。

⑥今晚因为看月光下的山川太美了,诱我这许多的沉思。如果回忆只给我枉然的磨折,

以后该学中古的修道士,不再抬头看山川之美了。

                                                 (选自《方令孺散文选集》)

11.从全文看,开头写‘吃甘蔗’有什么用意?(6分)

  

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3.作者在第⑤段中回忆了很多往事,请分条概括。(6分)

 

 

14.有人认为方令孺的散文呈现出“强烈的私人色彩”,请从本文内容与情感的角度加以探

究。(8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1(1)结构上,引起下文。作者由吃甘蔗回忆起和友人打赌,进而回忆起打赌学画,引

起下文对故乡的人和事的回忆。(3分)

(2)内容上,作者借嚼甘蔗含蓄地抒发了思乡的悲凉之情。古人独自对月时爱饮酒,“能把

冷漠化成朦胧”。作者此时不能饮酒,甘蔗自然成了酒的替代品,独自咀嚼这浓郁而又悲凉的思乡之情。(3分)

12、以“风雨激荡”暗喻时事动荡,把枝条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比作人的“号叫”,形象地写出了儿女在外可能遭受的苦难。(3分)再以反问强调了父亲对远方儿女的牵挂和担

忧。(1分)

13(1)凌寒亭周围的环境。(2) -个小孩淹死在亭子外面的池塘里的情状。(3)父亲在

庭院中种植的树木的情形。(4)父亲供设刻有“立云”二字的石头。(5)林子里动物种种

可爱的样子。(6)劫后父亲的哀痛。(6分,每点1分)

14(1)内容上,多写与个人有关的人和事。(2分)文章从自己经过清寂的广场写起,由

吃甘蔗回忆起和友人打赌,回忆起父亲将自己的画挂在书房里听来客评论,回忆起自己儿时的乐趣,回忆起家园被毁,回忆起劫后父亲的哀痛。全文在选材上仅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强烈的私人色彩”。(2分)

(2)情感上,着重抒发自己的心里感受。(2分)无论写景还是叙事,都只是一些触点,用

以激发作者的情感。文章第一段写到广场上看到的景色,但只是淡淡的几笔,大量的笔墨写此时的内心感受。回忆往事之时,会情不自禁地带出现在的感受,如“现在想起来还有无限的亲切,和一些甜蜜的感觉”、 “我写到这里,心上涌起一阵泉水似悲凉”等。(2分)

 

     

下面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安祥  李代桃僵  皈(făn)依    蛊(gú)惑人心

    B.赢弱  再接再厉  隽( juàn)语    名媛(yuàn)淑女

    C.沉湎  飞扬拔扈  谮(zèn)语    少不更(gèng)事

D.做梗  人情世故  恪(kè)守    抵(dĭ)掌而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春天的山野,似一幅油画,充满诗意。飞瀑流泉,峰林竞秀,山高水低,繁花锦簇

    景色宜人;那漫山遍野的花儿五色斑斓,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B.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已播出过半,稳

    中有升的收视率、交口称赞的剧评,既出人意表,又在情理之中。

    C.苏东坡成全了黄州,宣告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宣

    告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这实在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

    D.身正自然令行,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

    人后。如此上行下效,充满正能量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B出人意表:出,超出,意表:意料之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指不同寻常。(A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此处望文生义。c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

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此处误用对象。D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

好的事。此处褒贬不当。)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那高度的工作热情、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国隐姓埋名的人生

    境界,将成为让我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鞭策我,激励我。

    B.源自生活、源自百姓的年度“汉语盘点”,最能敏锐反映社会的发展变迁,传达国

    人真实的心理情感,生动展现原汁原味的语言生存状态。

    C.3月16日上午正式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发展足球的正确做

       法应是从娃娃和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让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职业

       俱乐部等各种培养途径衔接贯通。

    D.中纪委监察部在3月中旬前后公布了最新反腐战况,并发文表示要坚持无禁区、全

       覆盖、零容忍反腐,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

       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的增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CA藕断丝连。在“鞭策”前加“这财富”。B语序不当。改为“最能生动展现原汁

原味的语言生存状态,传达国人真实的心理情感,敏锐反映社会的发展变迁。”D歧义。“前后”一词因多义而产生歧义。删去“前后”。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

     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正如社会风气是社会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一样,

     ①________。家风同社会风气有着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

     ②____    ,同时,它又能反过来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变化发挥强有力 的作用。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在社会风气不好的情况下,如果能重视家风建设,那么,③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每处2分)

①家风是一个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平的体现

②家风一方面要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③良好的家风也能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给下面的漫画添加标题并指出其寓意。(标题不超过8字,寓意不超过30字)(4分)

标题:                     

寓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标题:盲从的代价。(2分)寓意:按别人的指引,盲目的前进,可能会一步踏空,摔得惨痛。(2分)(意思表达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2014年12月24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红色

标语,在“抵制圣诞”和“中国人不过外国节”的大字之下,还写着“外国人创造了苹果,

我们呢?…‘别被一个苹果收买”的副题。他们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

    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有条

理;③不超过80字。(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示例一:重视对传统节日的宣传.(2分)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前辈先贤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步入现代化建设之后,传统节日受冷遇,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对传统节日的宣传。(3分)

示例二:拒绝接受西方文明,折射出一种狭隘的文化“理.(2分)实行文化的“关门主义”,客观上会限制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不利于文明的进步。(3分)

(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群青蛙在比赛谁能爬上最高的铁塔,比赛开始了,一大群的青蛙看着那高大的铁塔

议论纷纷:“这太难了!我们绝对爬不到塔顶的………‘塔太高了!我们不可能成功!”听

到这里,有些青蛙便放弃了。

    看着那些仍然继续爬的青蛙,大家又继续说:“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越来越多的青蛙退出了比赛。

    但有一只青蛙却越爬越高,最后当其他青蛙都无法再前进的时候,它却成为唯一到达顶

点的选手。

    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于是便跑上前去询问,才发现原来它是个聋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参考立意:

(J)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2)理性对待别人的批评:

(3)唯一能否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4)营造积极乐观的公共话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