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湖南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失其所与,不知(        )

(3)无能为也已(        )

(4)秦伯说(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

(2)许

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杂然相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3)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4)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且焉置土石(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2)越国以鄙远(        )

(3)既东封郑(        )

(4)与郑人盟(        )

(5)既东封郑(        )

(6)越国以鄙远(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过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一、(1)(2)(3)(4)

二、(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3)缺少(的东西)(4)那个人。

三、(1)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是……为边邑/边远的地方/见识短浅/自谦之词;(2)答应/表处所/赞同/表约数;(3)假如/似乎,好像/你;(4)疑问代词,何/兼词,在那里/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

四、(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2)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3)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4)盟,名词作动词,结盟;(5)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6)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五、(1)宾语前置句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状语后置句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3)省略介词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水的南面。

(4)判断句 这是我的过错啊。

【题文】荆轲刺秦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秦王必见臣(       )

(2)今日往而不(       )

(3)燕王诚怖大王之威(       )

(4)秦王柱而走(       )

(5)起不意(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今义:鼻涕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持千金之资

今义:货币

古义:________________

(5)愿大王少假借

今义:假装借给

古义:________________

(6)秦王还柱而

今义:步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

(7)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

今义:提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9)断其左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古义:________________

(10)左右既前,斩荆轲

今义:左边右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其匕首提秦王(        )

左右相如至(        )

见人方婴儿欲投之江中(        )

次江北(        )

(2)

图穷而匕首(        )

未得与项羽相(        )

臣诚恐欺于王而负赵(        )

(3)

前为(        )

后世人(        )

客就车(        )

阿母媒人(        )

(4)

愿大王少借之(        )

人多以书(        )

舆马者(        )

(5)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        )

又欲肆其西(        )

既东(        )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秦将王翦(        )

(2)顷之未发,太子(        )

(3)封之(        )

(4)发尽指冠(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臣侍殿上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嘉为先言于秦王。(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燕王拜送于庭。(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2)(3)(4)(5)

二、(1)走投无路;(2)眼泪;(3)袒露一只臂膀;(4)礼品;(5)宽容、原谅;(6)跑;(7)宫廷的侍卫;(8)掷击;(9)大腿;(10)近臣。

三、(1)举起/导引/牵、拉/引退;(2)显露/会见/表被动;(3)道歉/告诉/辞别/拒绝;(4)宽容、原谅/借给/借助;(5)封装/边界/……为疆界/坟墓。

四、(1)破,动词使动用法,使……破;(2)迟,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迟;(3)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4)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五、(1)判断句 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2)后省略 荆轲要等待一个人,打算跟他一起去。

(3)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门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4)定语后置句 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

(5)状语后置句 蒙嘉先替荆轲在秦王面前说好话。

(6)状语后置句 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

(7)被动句 父母及宗族都被杀死了。

(8)被动句 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B [解析] 济:渡河。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币

B.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用匣子

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受、遭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解析] 币:礼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老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解析] 婚姻:儿女亲家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以其无礼于晋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解析] A.连词,表并列关系/介词,按照;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于是,就;D.介词,对。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C [解析] ①说的是郑国弱小,⑥是结果。

     

下列对《荆轲刺秦王》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军所向披靡的形势下,太子丹委婉地向荆轲求教。荆轲提出要取信秦王,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这表现了荆轲勇而多谋的性格特点。

B.荆轲为行刺而准备信物去私见樊於期,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言两语之间,先使樊於期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表明荆轲心狠手辣。

C.荆轲一行祭过路神,就要上路,荆轲和着高渐离击筑的节拍唱起了悲歌,送行的士人也都垂泪,慷慨悲壮。荆轲就在这凄凉悲怆的氛围中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之路。

D.图穷匕见后,毫无准备的秦王慌得连剑都拔不出来,荆轲与秦王展开了殊死搏斗。群臣惊愕、秦王惶急、左右惊呼都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B [解析] “这表明荆轲心狠手辣”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

B.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失败

C.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封:疆界

D.隧而相见  隧:隧道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请京,使居之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公入而赋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D.其乐也融融  吾其还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姜氏因为生庄公难产受了惊吓,便厌恶郑庄公,喜爱共叔段;欲废长立幼,帮助共叔段夺权。正是她的偏宠偏爱,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

B.共叔段建设城区不按法度,“既而……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最后竟公然出兵攻打郑都,夺取王权。是膨胀的私欲使他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

C.郑庄公深藏不露,工于心计。对姜氏和共叔段的图谋不动声色,听之任之,直至养成其恶,便“大义灭亲”。发誓后又和母亲“隧而相见”,入隧而歌,这又暴露了他伪善的一面。

D.本文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写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正面描写,写姜氏和共叔段的密谋及活动则通过文中其他人物的对话来侧面表现,使文字十分简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D [解析] 隧,动词,指挖隧道。

2C [解析] 两个“以”都是介词“把”。A项的“之”:一是代词;一是助词。B项的“而”:一为连词,表承接关系;一为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的“其”:一为指示代词“那”;一为副词,可以解释为“还是”。

3B [解析] “公然出兵攻打郑都,夺取王权”错,原文为“将袭郑”。

4(1)制,是个险要的城镇,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2)姜氏有什么可以满足的!不如早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使他们的势力发展壮大。

【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妻子,(后来)称为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由于)庄公()倒着出生(),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于是就厌恶他。(姜氏)偏爱共叔段,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姜氏)替叔段请求制邑(作为封地)。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城邑,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了,别的城邑,()听从您的吩咐。(姜氏又)请求京邑,庄公()让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说:都会的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古代君王(留下)的制度(),大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不合规定,(它实行的)不是(古代先王的)制度,您将会受不了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怎能避开这个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呢!不如早一点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们的势力再)发展壮大。发展壮大了,()很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合礼义的事,一定会自己失败,您姑且等待这一天。

不久大叔让西部边界的城邑和北部边界的城邑两地属于自己。公子吕说:(一个)国家忍受不了(这种)两属(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把郑国)交给大叔,我()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交给(),就请(让我)除掉他,不要让民众产生异心。庄公说:不用(管他)()()自取灭亡。

不久大叔又收取西部边界和北部边界的城邑作为(专属)自己的领地,(并且)扩张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除掉他)了,土地扩大了,将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民众不会归附他),土地扩大了()将会垮台()

大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修造铠甲和兵器,准备步兵和兵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夫人(姜氏)将要为他(偷偷地)打开城门。庄公探知他们偷袭郑国的日期,说:可以(除掉他)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京邑(的百姓)背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进了鄢地。庄公()到鄢地讨伐他。(鲁隐公元年)五月辛丑日,大叔段出逃到共国(避难)

(庄公)于是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们就)不要见面了!不久,(庄公)又为这事后悔了。颍考叔担任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说这件事,(便)对庄公有所进献。庄公赏给他吃的东西。()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旁。庄公问他。()回答说:我有母亲,我的食物()都吃过了,()没有吃过您(赐给)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去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送,唯独我没有!颍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告诉他(自己没有母亲的)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后悔心情。(颍考叔)回答说: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泉水,凿成隧道(你们母子)再互相见面,那谁能说不是这样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走进隧道就赋诗:(走进这)大隧道之中,那快乐的心情啊,(多么)美好舒畅!姜氏走出(隧道)才赋诗:(走到这)大隧道之外,那快乐的心情啊,(多么)和好欢快!于是恢复母子关系,(和睦相处)就像从前一样。

     

  烛之武退秦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失其所与,不知(        )

(3)无能为也已(        )

(4)秦伯说(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

(2)许

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杂然相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3)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4)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且焉置土石(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2)越国以鄙远(        )

(3)既东封郑(        )

(4)与郑人盟(        )

(5)既东封郑(        )

(6)越国以鄙远(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过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一、(1)(2)(3)(4)

二、(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3)缺少(的东西)(4)那个人。

三、(1)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是……为边邑/边远的地方/见识短浅/自谦之词;(2)答应/表处所/赞同/表约数;(3)假如/似乎,好像/你;(4)疑问代词,何/兼词,在那里/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

四、(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2)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3)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4)盟,名词作动词,结盟;(5)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6)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五、(1)宾语前置句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状语后置句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3)省略介词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水的南面。

(4)判断句 这是我的过错啊。

     

  荆轲刺秦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

(2)今日往而不反者(       )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4)秦王还柱而走(       )

(5)卒起不意(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古义:________________

(5)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假装借给

古义:________________

(6)秦王还柱而走

今义:步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

(7)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提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9)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古义:________________

(10)左右既前,斩荆轲

今义:左边右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引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左右引相如至(        )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        )

引次江北(        )

(2)见

图穷而匕首见(        )

未得与项羽相见(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3)谢

前为谢曰(        )

多谢后世人(        )

乃谢客就车(        )

阿母谢媒人(        )

(4)假

愿大王少假借之(        )

人多以书假余(        )

假舆马者(        )

(5)封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又欲肆其西封(        )

既东封郑(        )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秦将王翦破赵(        )

(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3)函封之(        )

(4)发尽上指冠(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臣侍殿上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嘉为先言于秦王。(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燕王拜送于庭。(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一、(1)(2)(3)(4)(5)

二、(1)走投无路;(2)眼泪;(3)袒露一只臂膀;(4)礼品;(5)宽容、原谅;(6)跑;(7)宫廷的侍卫;(8)掷击;(9)大腿;(10)近臣。

三、(1)举起/导引/牵、拉/引退;(2)显露/会见/表被动;(3)道歉/告诉/辞别/拒绝;(4)宽容、原谅/借给/借助;(5)封装/边界/……为疆界/坟墓。

四、(1)破,动词使动用法,使……破;(2)迟,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迟;(3)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4)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五、(1)判断句 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2)后省略 荆轲要等待一个人,打算跟他一起去。

(3)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门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4)定语后置句 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

(5)状语后置句 蒙嘉先替荆轲在秦王面前说好话。

(6)状语后置句 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

(7)被动句 父母及宗族都被杀死了。

(8)被动句 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

     

   鸿门宴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

(2)张良出,要项伯(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5)令将军与臣有郤(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沛公居山东时

今义:山东省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义:①出去、进来;②不相符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义:副词,很

古义:________________

(5)而听细说

今义:详细说来

古义:________________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今义:河北(南)省

古义:________________

(7)再拜献大王足下

今义:又一次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2)顾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顾计不知所出耳(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3)胜

沛公不胜杯杓(        )

刑人如恐不胜(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百战百胜(        )

(4)辞

卮酒安足辞(        )

大礼不辞小让(        )

停数日,辞去(        )

(5)道

道芷阳间行(        )

行军用兵之道(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于是废先王之道(        )

(6)急

良曰:“甚急!”(        )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

大王必欲急臣(        )

(7)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窃为大王不取也(        )

君王为人不忍(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何辞为(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        )

(2)沛公欲王关中(        )

(3)籍吏民,封府库(        )

(4)范增数目项王(        )

(5)刑人如恐不胜(        )

(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8)吾得兄事之(        )

(9)常以身翼蔽沛公(        )

(10)项伯杀人,臣活之(        )

(1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12)拔剑撞而破之(        )

(13)此其志不在小(        )

(14)素善留侯张良(        )

(15)沛公今事有急(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大王来何操?(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沛公安在?(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属今为之虏矣!(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一、(1)(2)(3)(4)(5)

二、(1)指崤山以东;(2)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3)出、入是两个词,指出去、进来;(4)指意外的变故;(5)小人的谗言;(6)黄河以北()(7)两次。

三、(1)接近/亲自/亲生的;(2)回头/拜访/但,不过/顾及,考虑;(3)承受//优美的/胜利;(4)推辞/计较/告别,告辞;(5)取道/方法,措施/说,谈论/主张;(6)紧急/着急/逼迫;(7)动词,出,制定。读wéi/动词,以为。读wéi/动词,做,担任。读wéi/动词,是。读wéi/句末语气词,呢。读wéi

四、(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籍,名词作动词,登记;(4)目,名词作动词,看;(5)刑,名词作动词,施刑;(6)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7)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8)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9)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10)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11)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12)破,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碎;(13)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14)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15)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五、(1)宾语前置句 大王来时携带了什么礼物?

(2)宾语前置句 沛公在哪里?

(3)判断句 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4)被动句 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5)被动句 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B [解析] 济:渡河。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币

B.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用匣子

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受、遭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解析] 币:礼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老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解析] 婚姻:儿女亲家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以其无礼于晋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解析] A.连词,表并列关系/介词,按照;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于是,就;D.介词,对。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解析] ①说的是郑国弱小,⑥是结果。

     

下列对《荆轲刺秦王》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军所向披靡的形势下,太子丹委婉地向荆轲求教。荆轲提出要取信秦王,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这表现了荆轲勇而多谋的性格特点。

B.荆轲为行刺而准备信物去私见樊於期,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言两语之间,先使樊於期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表明荆轲心狠手辣。

C.荆轲一行祭过路神,就要上路,荆轲和着高渐离击筑的节拍唱起了悲歌,送行的士人也都垂泪,慷慨悲壮。荆轲就在这凄凉悲怆的氛围中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之路。

D.图穷匕见后,毫无准备的秦王慌得连剑都拔不出来,荆轲与秦王展开了殊死搏斗。群臣惊愕、秦王惶急、左右惊呼都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B [解析] “这表明荆轲心狠手辣”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

B.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失败

C.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封:疆界

D.隧而相见  隧:隧道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请京,使居之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公入而赋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D.其乐也融融  吾其还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姜氏因为生庄公难产受了惊吓,便厌恶郑庄公,喜爱共叔段;欲废长立幼,帮助共叔段夺权。正是她的偏宠偏爱,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

B.共叔段建设城区不按法度,“既而……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最后竟公然出兵攻打郑都,夺取王权。是膨胀的私欲使他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

C.郑庄公深藏不露,工于心计。对姜氏和共叔段的图谋不动声色,听之任之,直至养成其恶,便“大义灭亲”。发誓后又和母亲“隧而相见”,入隧而歌,这又暴露了他伪善的一面。

D.本文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写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正面描写,写姜氏和共叔段的密谋及活动则通过文中其他人物的对话来侧面表现,使文字十分简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D [解析] 隧,动词,指挖隧道。

2C [解析] 两个“以”都是介词“把”。A项的“之”:一是代词;一是助词。B项的“而”:一为连词,表承接关系;一为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的“其”:一为指示代词“那”;一为副词,可以解释为“还是”。

3B [解析] “公然出兵攻打郑都,夺取王权”错,原文为“将袭郑”。

4(1)制,是个险要的城镇,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2)姜氏有什么可以满足的!不如早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使他们的势力发展壮大。

【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妻子,(后来)称为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由于)庄公()倒着出生(),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于是就厌恶他。(姜氏)偏爱共叔段,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姜氏)替叔段请求制邑(作为封地)。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城邑,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了,别的城邑,()听从您的吩咐。(姜氏又)请求京邑,庄公()让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说:都会的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古代君王(留下)的制度(),大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不合规定,(它实行的)不是(古代先王的)制度,您将会受不了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怎能避开这个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呢!不如早一点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们的势力再)发展壮大。发展壮大了,()很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合礼义的事,一定会自己失败,您姑且等待这一天。

不久大叔让西部边界的城邑和北部边界的城邑两地属于自己。公子吕说:(一个)国家忍受不了(这种)两属(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把郑国)交给大叔,我()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交给(),就请(让我)除掉他,不要让民众产生异心。庄公说:不用(管他)()()自取灭亡。

不久大叔又收取西部边界和北部边界的城邑作为(专属)自己的领地,(并且)扩张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除掉他)了,土地扩大了,将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民众不会归附他),土地扩大了()将会垮台()

大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修造铠甲和兵器,准备步兵和兵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夫人(姜氏)将要为他(偷偷地)打开城门。庄公探知他们偷袭郑国的日期,说:可以(除掉他)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京邑(的百姓)背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进了鄢地。庄公()到鄢地讨伐他。(鲁隐公元年)五月辛丑日,大叔段出逃到共国(避难)

(庄公)于是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们就)不要见面了!不久,(庄公)又为这事后悔了。颍考叔担任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说这件事,(便)对庄公有所进献。庄公赏给他吃的东西。()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旁。庄公问他。()回答说:我有母亲,我的食物()都吃过了,()没有吃过您(赐给)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去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送,唯独我没有!颍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告诉他(自己没有母亲的)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后悔心情。(颍考叔)回答说: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泉水,凿成隧道(你们母子)再互相见面,那谁能说不是这样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走进隧道就赋诗:(走进这)大隧道之中,那快乐的心情啊,(多么)美好舒畅!姜氏走出(隧道)才赋诗:(走到这)大隧道之外,那快乐的心情啊,(多么)和好欢快!于是恢复母子关系,(和睦相处)就像从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