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社会秩序   

B.强化中央集权

C.构建平等社会   

D.缓和诸侯纷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A

依据题中荀子的“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可知社会秩序的混乱是制定礼义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在题文中没有相关表述,不符合题意。

     

“汉代以来,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既有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  )

A.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   

B.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

C.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   

D.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士大夫借以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来制君权,如果君主实行暴政,上天就会降下灾难的形式惩戒,D项正确;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不是士大夫借以制君权的手段,排除A项;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是由皇帝任免的,不是士大夫借以制君权的手段,排除B项;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是由皇帝和世家大族控制的,不是士大夫借以制君权的手段,排除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影响

     

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商周时期的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牧野之战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看,1046年比1000要大,还是公元前的计算方式,所以它发生在公元十一世纪;46年比50小,但因为是公元前,所以是下半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周代的建立

【名师点睛】公元纪年法是按照基督教中耶稣的诞生之日作为公元元年,发生在这一年之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后,一般省略为公元,发生在这之前的称之为公园前。公元前的时间按照顺序来排,数字就比元数少了1,也就是说1000年是公元11世纪。上下半叶按照和五十的大小去比较,比五十小就是下半叶,反之就是下半叶。公元前在元数上与公元后没区别,但是上下半叶正好相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D.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

根据材料“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可知,秦帝国统一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统一文字和秦中央集权的建立是秦帝国统治的措施,两者并无关联,排除A;秦帝国统一文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是与材料强调后世的作用不符,排除B;统一文字是在秦朝实现国家统一之后,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表1

     

《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

A.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B.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开始推行内阁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B

材料中“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说明金章宗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在治国政策上很有建树,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不符合,故A项错误;整个材料是在赞美金章宗治国,故C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应排除;内阁制开始于明朝,故D项错误。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

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D.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B

结合所学可知,“11世纪至13世纪”正是宋王朝统治时期,解答本题可从此处分析。宋朝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且改变了宋以前地方权力过大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与宋朝不符,故A项错误;郡县制的设立使得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制三省六部,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寿终正寝,且二者都属于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调整,不符合“根本的社会变化”,故D项错误。

点睛:首先根据“11世纪至13世纪”判断得出宋朝,然后根据所学宋朝的政治状况分析解答。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是这样的,汉代出现了州、郡、县三级;唐代是道、州、县三级;宋代是路、州、县三级;元代,在行省下,设路、府、州、县。故元代府的级别最低,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令天下郡国毎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B项中的举孝廉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故正确;A项讲的是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CD项指的是科举制度,排除ACD。

     

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

①宗法观念    

②忠孝观念      

③等级观念      

④神道观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材料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体现了宗法观念,①项正确。材料中“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体现了忠孝观念,②项正确。材料中“长幼有序,兄友弟恭”体现了等级尊卑观念,③项正确。材料中主持人的致辞没有涉及神道,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排除ABD,本题正确答案为C。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B

从材料的描述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的表现,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是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所给材料没有涉及C项内容,排除;所给材料不能说明是反映的民意,排除D项。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

联系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   

B.宋朝的中书门下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可见军机大臣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因此选择D。A项是决策机构;B项掌握行政权;C项皇帝的辅助机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名师点睛】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D

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统治地位的维护,排除A项;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是着重讲选举中的财产资格限制,C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点睛:本单元复习要旨:(1)形成一个观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但也有其不足,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2)理清两条线索: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利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增强责任意识   

D.培育权利观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C

对官员和陪审员通过宣誓提醒其负有的责任,对成年男子提醒其身为公民的权利义务,这些都是在增强各种人的责任感,在各自的位置上能够尽职尽责,故C项正确;A、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员、陪审员、成年男子必须通过宣誓来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限制权利滥用”和“防止官员腐败”针对的是官员和陪审员,青年男子并不一定有官职,所以不存在权利滥用和腐败,故A、B项错误;对官员和陪审员来说,宣誓是为了明确他们的身份所负有的责任,提醒其认真履职,并不是“培育权利观念”,该项不适用于官员和陪审员,故D项错误。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A.皇帝制度   

B.陶片放逐法   

C.完备法典   

D.司法陪审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D

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雅典与罗马共同具备的,并且“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的制度。罗马在帝国时期实行了皇帝制度,但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不存在皇帝,故A项错误。陶片放逐法为古代雅典的制度,在克里斯提尼时期创立,而罗马并未采用过陶片放逐法,故B项错误。罗马经历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但雅典并未形成较完备的法典,故C项错误。雅典与罗马都曾在司法实践中采用过公民陪审制度,对近现代西方法律体系中的司法陪审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D项正确。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C.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B

题干中罗马法官规定的条款是因为“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所导致出现的新情况,这应该是对原有法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故选B。根据“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否定AC选项。题干中虽有人口剧增,但也无法判断是罗马帝国时期,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本题做题的最重要的是依据材料,不可抛弃材料直接选择答案。利用材料中的关键词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A

     

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不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是

A.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B.美国三权分立共和制确立

C.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D.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B

A是在1832年,C是指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颁布,D是指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都与19世纪工业革命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指1787年美国宪法,此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广泛开展,符合题意,故选B。

     

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③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

④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有权缔结条约,实行大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C

根据备选项中四国宪法的内容可以判断出①是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中的条款;②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条款;③是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条款二;④是法国1875年宪法,所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②④,答案选C。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B.中国关税税率偏高

C.英国商品质量不佳   

D.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A

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的主要是因为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自给自足,故A项正确;《南京条约》中规定关税中英双方商定,税率偏低,B不符合史实,排除;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机器取代手工,商品物美价廉,C不符合史实,排除;《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故D项错误。

     

阅渎以下材料: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12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查看解析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查看解析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示例1:

信息: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焰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服务业

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的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屦。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20世纪中明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示例2:

信息: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的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

说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海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的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比例,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工业、服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求化的推动下,英美两国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也是未来几年非常盛行的一类题型,在做此题时关键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这条主线进行相关信息的选取,可以选取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也可以选取不同国家同一历史时段的信息,做此题时只需选择一个角度,但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论述才可以。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产业结构问题等

     

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