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常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漂白

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PM2.5微粒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与生活

C

解析: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是不用做食品的漂白错误;B.PM2.5微粒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错误;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正确;D.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吸进汽缸的氮气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的,错误

     

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有适量浓H2SO4,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仪器和基本操作

D

解析:A.NH3显示碱性,不能用浓H2SO4干燥NH3错误;B.CO2密度比空气大,应从A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错误;C.NO2水发生反应,不用排水法进行收集,错误;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正确。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选项

A

B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B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C

B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

Ba(OH)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

D

少量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

少量AlCl3溶液滴入氨水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

D

解析:A.I中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II中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二者离子反应不同,错误; B.I中生成亚硫酸钡和水,II中生成亚硫酸氢钡和水,亚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二者离子反应不同,错误; C.I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钡和氯化钠,II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NO和水,亚硫酸钡、硫酸钡、NO、水在离子反应中均保留化学式,二者离子反应不同,错误; D.I、II中均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反应物、生成物相同,离子反应相同,正确;故选D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③⑥         D.③⑤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仪器和基本操作

C

解析:筒量粗粮器,只能量取整数体积的液体,如用50 mL量筒量取5 mL稀硫酸错误;苯和四氯化碳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正确; 溴水具有腐蚀性,不能用用碱式滴定管取溴水错误;瓷坩埚主要成分含有二氧化硅,其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或碱性的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错误; 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正确。故选C。

     

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①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热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除①外都对      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      D.全都正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仪器和基本操作

A

解析: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硝酸进行洗涤,错误;②碘易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正确;③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浓盐酸,故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正确;④Fe3+发生水解,三氯化铁溶液长期存放后,会有较多的氢氧化铁生成,故可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正确;苯酚可以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故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正确;硫磺可以与热的强碱发生反应,故可用热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正确。故选A。

     

如图示的装置中,把X溶液逐滴滴下与Y物质反应,若X为浓硫酸,Y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常温下与水难反应的单质。Z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Z褪色。则Y为(  )

A.Na        B.Mg     C.Al        D.Mg或Al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氧族元素

B

解析: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常温下与水难反应的单质MgAl但是Al浓硫酸产生钝化的现象,故选B。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3H2O+CO2===2Al(OH)3↓+CO32-

B.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

Al3++Ba2++SO42-+3OH-===BaSO4↓+Al(OH)3↓

C.200 mL 2 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

4Fe2++6Br-+5Cl2=4Fe3++3Br2+10Cl-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

C

解析: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AlO22H2O+CO2===Al(OH)3↓+HCO3,错误;B.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

Al3+2Ba2+2SO42-+4OH===2BaSO4↓+AlO22H2O错误;C.200 mL 2 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4Fe2++6Br+5Cl2=4Fe3++3Br2+10Cl正确;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4OH===2FeO42-+3Cl5H2O,错误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H+)=0.1mol/L的溶液:Na+、NH4+、SO42-、S2O32-

B.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Fe3+、ClO-、Na+、SO42-

D. c(Fe2+)=0.1mol/L的溶液:H+、Al3+、NO3-、SCN-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离子共存

B

解析:A. S2O32-可以与H+反应生成S和SO2,故不能存在,错误; B.c(H+)/c(OH-)=1×10-12的溶液显示碱性,此组离子K+、AlO2-、CO32-、Na+可以存在,正确;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可能是显示碱性,也可能显示酸性,在碱性溶液Fe3+能形成Fe(OH)3错误;D. NO3-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Fe2+氧化错误

     

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 mol

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 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mol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D

解析:A、CuFeS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物Fe3+的化合价为+3价,生成物中Fe2+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不是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故A错误; B、CuFeS2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Cu2+是氧化产物CuFeS2,错误;C、由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2molS,转移电子4mol,则生成xmolS,则转移2xmol电子,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xmol硫,则生成3xmol金属离子,消耗2xmolFe3+,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mol,则剩余Fe3+的物质的量为(y-3x)mol,所以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2xmol+(y-3x)mol=(y-x)mol,正确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编号

气体M

H2S

H2

NH3

NO

气体N

SO2

Cl2

HCl

O2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C

解析: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反应剩余的气体越少,则压强越小发生2H2S+SO2=3S↓+H2O;发生H2+Cl2==2HCl;发生NH3+HCl=NH4Cl;发生2NO+O2=2NO2设体积均为2L,由反应可知,中反应后只有1L气体,中有4L气体,中不含气体,中含3L左右的气体,则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C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与技术

D

解析:A.过程加入的药品顺序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如果再过滤沉淀前加入过量BaCl2溶液,稀盐酸不能除去氯化钡溶液,所以会产生杂质,错误;B、因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得不到无水MgCl2,若要由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为防止Mg2+发生水解,应在HCl气氛中进行,错误;C、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解装置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错误;D.③④⑤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为2Br-+Cl2=2Cl-+Br2, SO2+Br2+2H2O=H2SO4+2HBr,2Br-+Cl2=2Cl-+Br2目的是为了浓缩得到高浓度的溴水,正确。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等物质的量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OH-、CO32-、AlO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l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运用

D

解析: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先发生OH-与盐酸的反应,发生AlO2盐酸的反应,错误; 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由还原性I->Fe2+>Br-,则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为I-、Fe2+、Br-,错误;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则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为Ba(OH)2、KOH、K2CO3、BaCO3,错误;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由氧化性Fe3+>Cu2+>H+>Fe2+,则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为Fe3+、Cu2+、H+、Fe2+,正确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IO3)2作氧化剂,Cu(IO3)2中的铜和碘元素被还原

B. CuI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1 mol CuI,有12 mol KI发生氧化反应

D.每转移1.1 mol电子,有0.2 mol 被氧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A

解析: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

A.Cu(IO32得电子作氧化剂,Cu(IO32中的铜和碘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而被还原,正确;B.CuI只是还原产物,错误; C.每生成1molCuI,有11molKI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D. 得电子被还原,错误

     

下列反应可能会生成Na2O2的是(  )

A. 金属钠高温还原CO2,制人工金刚石

B.汽车气囊中用氧化铁除去NaN3受撞击时分解生成的钠

C.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金属钠与NaNO2反应制取Na2O

D. 将4.6 g钠与1.6g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钠和碱金属

D

解析:A. 金属钠高温还原CO2时发生反应得到氧化钠和碳单质,错误;B. NaN3撞击生成钠和大量的氮气,当用氧化铁除去钠时钠生成氧化钠,错误;C.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金属钠与NaNO2反应制取Na2O没有过氧化钠的生成,错误;D. 将4.6 g钠与1.6g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金属钠与空气接触可能会生成Na2O2,正确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且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运用

A

解析: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说明D为Fe(OH)2,X为NaOH,C为Fe2+,B为Fe3+,A为Cl2,E为Fe,才能实现转化关系,故A错误; B.A为Na、E为氧气、B为氧化钠、C为过氧化钠、X为水、D为氢氧化钠,符合转化关系,Na、氧化钠、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正确; C.A为氢氧化钠、E为二氧化碳、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X为盐酸,符合转化关系,正确; D.若D是一种强酸,如为硝酸,则A为氮气或氨气,B为NO,C为NO2,E为O2,X为H2O,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2,正确故选A

     

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

A.为测定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放置空气中是否部分转化为Na2CO3,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B.为观察Mg条在CO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C.为比较Cl与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

D. 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可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仪器和基本操作

A

解析: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可选用酚酞做指示剂进行测定,正确;B、应用坩埚钳夹持燃烧,不能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错误;C、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进行比较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不同,只能说明硫化氢是弱酸,错误;D. 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检验白色固体时,不能直接向其中加水,错误

     

已知: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向含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H)4]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n(CO2)(mol)

2

3

4

5

n(沉淀)(mol)

2

2

3

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镁铝及其化合物

C

解析:A.通入2mol二氧化碳,先发生反应:Ba(OH)2+CO2=BaCO3↓+H2O,消耗1mol二氧化碳,生成1mol碳酸钡沉淀,剩余的1mo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 B.当通入的n(CO2)=3 mo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是Ba2++2OH-+CO2=BaCO3↓+H2O、2OH-+CO2=CO32-+H2O、2[Al(OH)4]-+CO2=2Al(OH)3↓+CO32-+H2O,所以产生的沉淀是BaCO3和Al(OH)3且n(沉淀)之和是3mol(1mol BaCO3和2mol Al(OH)3),故B错误; C.通入4mol二氧化碳,先发生反应:Ba(OH)2+CO2=BaCO3↓+H2O,消耗1mol二氧化碳,生成1mol碳酸钡沉淀,剩余3mo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O2+NaOH=NaHCO3,消耗二氧化碳2mol,最后1mol二氧化碳与Na[Al(OH)4]发生反应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生成2mol氢氧化铝沉淀,故生成沉淀总物质的量为3mol,故C正确; D.当通入5mol二氧化碳,分别发生反应Ba(OH)2+CO2=BaCO3↓+H2O,CO2+NaOH=NaHCO3,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生成1mol碳酸钡、2mol氢氧化铝沉淀,2mol碳酸氢钠,1mol碳酸钠,消耗4mol二氧化碳,剩余的1mol二氧化碳与生成的1mol碳酸钠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所以最后剩余沉淀的物质的量为3mol,错误故选C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不符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缓慢通入反应C+2H2O+2Cl2CO2+4HCl生成的气体,变浑浊,继续通入,浑浊消失

Ca(OH)2溶液

B

通入SO2和SO3混合气体,溶液变浑浊,无任何气体生成

Ba(NO3)2溶液

C

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D

通入(NH4)2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变浑浊,继续通入,浑浊不消失

Ca(OH)2溶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运用

B

解析:A、石灰水可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二氧化碳增多时,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正确;B、在Ba(NO3)2溶液通入通入SO2和SO3混合气体时,溶于显示酸性,在酸性的条件下,NO3体现强氧化性,把SO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氮的氧化物NO气体,从溶液中放出,错误;C、在Ca(OH)2溶液通入SO2刚开始时生成亚硫酸钙沉淀,随着SO2的增多,亚硫酸钙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钙,浑浊消失,再加入NaOH溶液,亚硫酸钙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溶液又变浑浊,正确;D、在Ca(OH)2溶液通入(NH4)2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相当于Ca(OH)2(NH4)2CO3反应生成CaCO3正确。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为(  )

A.mol    B.mol    C.mol    D. mol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

A

解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与H+反应生成H2的铁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的物质的量,即n(Fe)=n(H2)=bmol;其余的铁则和Fe2O3以等物质的量溶于盐酸生成FeCl2,即Fe+Fe2O3+6H+=3Fe2++3H2O,参加该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为1/2(a-b)mol,故共含铁bmol+1/2(a-bmol=1/2(a+b)mol,故选A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铜与浓硫酸加热,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此白色固体为硫酸铜,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溶液分别为绿色和蓝色,是由于反应时产生的铜离子浓度前者大于在后者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氮族元素

B

解析:A.铜与浓硫酸反应,硫酸体现出氧化性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的黑色固体也可能是硫元素和铜元素的化合物,错误;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发生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NO2溶于浓硝酸导致的,正确;C.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溶液分别为绿色和蓝色, 可能是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溶于溶液导致的,错误;D.的性质比较稳定,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 可能是铜与浓硫酸不反应,错误。

     

8.34g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

B.温度为l59℃时固体物质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

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 FeO+SO3↑

D.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2O3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

D

解析:A、依据图象分析在78时固体质量变为6.72g,绿矾加热失去结晶水,质量减小,设失去结晶水x个,则8.34g FeS04•7H20样品物质的量=8.34g/278g/mol=0.03mol,

FeSO4 •7H2O FeSO4•(7-x)H2O+xH2O

0.03mol         0.03xmol

依据加热分解减少的是水的质量列式:0.03xmol×18g/mol=8.34g-6.72g=1.62g

x=3

所以加热到78时固体为FeSO4•4H2O,错误B、根据和A选项相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固体物质N的化学式为FeSO4•H2O错误;C、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在P点时,固体物质为FeSO4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 •7H2O FeSO4+7H2O 错误;D、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得到固体质量为8.34g-0.03mol×7×18g/mol=4.56g;对应温度为633°C;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结晶水全部失去,硫酸亚铁受热分解,假设Q的化学式为Fe2O3根据元素守恒可得 Fe2O3物质的量为0.015mol,质量为2.40g,与图像中的Q的质量恰好相同,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判断为SO2,SO3正确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Fe3+ 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6mol

C.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1:3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B

解析: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则先发生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发生2Fe2++Cl2═2Fe3++2Cl-,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

A.B点时溶液中I-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Fe2+和Br-,BC段发生2Fe2++Cl2═2Fe3++2Cl-,代表Fe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 B.由图可知,BC段发生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消耗氯气2mol,由方程式可知n(Fe2+)=2×2mol=4mol,则n(FeBr2)=4mol,故B错误; C.AB段发生2I-+Cl2═I2+2Cl-,2mol的I-消耗1mol氯气,BC段发生2Fe2++Cl2═2Fe3++2Cl-,余下的1mol氯气再与2molFe2+反应,故参加反应的n(Fe2+):n(I-)=1:1,故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故C正确; D.由图可知AB段消耗氯气1mol,发生2I-+Cl2═I2+2Cl-,故n(I-)=2n(Cl2)=2mol,BC段发生2Fe2++Cl2═2Fe3++2Cl-,消耗氯气2mol,故n(Fe2+)=2n(Cl2)=2×2mol=4mol,DE段发生2Br-+Cl2═Br2+2Cl-,消耗氯气3mol,故n(Br-)=2n(Cl2)=6mol,故原溶液中n(Fe2+):n(I-):n(Br-)=4mol:2mol:6mol=2:1:3,故D正确。故选B

     

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  )

A.0.8mol      B.0.6mol      C.0.2mol       D.1.0mol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氮族元素

A

解析: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32,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HNO3→NaNO2,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51.2gCu的物质的量为:n(Cu)=51.2g/64g/mol=0.8mol共失电子为0.8mol×2=1.6mol,HNO3到NaNO2共得到电子1.6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1.6mol/2=0.8mol,A。

     

某待测溶液(阳离子为Na+)中可能含有SO42-、SO32-、NO3-、Cl-、Br-、CO32-、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42-、SO32-至少含有一种

B.沉淀B的化学式为BaCO3

C.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CO32-、HCO3-、Cl-,还有SO42-、SO32-至少含有一种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Br-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离子共存

C

解析:待测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A,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SO32-、SO42-,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生成气体D,且有部分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溶液中可能存在SO32-、SO42-中的两种或一种;加入的氯化钡过量,所以滤液A中有Ba2+,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白色沉淀B为BaCO3;滤液B中通入氯气,得无色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S2-、Br-;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硝酸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AgCl,说明滤液B中含有Cl-,由于加入氯化钡溶液,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液中至少存在SO32-、SO42-中的一种,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气体D为CO2,沉淀B为碳酸氢根离子与钡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的BaCO3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待测液中Cl-不能确定是否存在,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待测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S2-、Br-,正确。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44.8

B.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89%

C.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D.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

B

解析:A、根据最后溶液中溶质为过量H2SO4和FeSO4充分灼烧后的固体为氧化铁,则铁元素物质的量为3.2/160×2=0.04mol,说明参加反应硫酸物质的量为0.04mol,含氢离子0.08mol,其中部分氢离子生成氢气,另外的H+和合金中的氧结合成水了,由于合金中氧物质的量5.76g-3.2g-2.24g/16g/mol=0.02mol,它结合氢离子0.04mol,所以硫酸中有0.08-0.04=0.04molH+生成氢气,即生成0.02mol氢气,标况体积为448ml,错误B、根据A项充分灼烧后的固体为氧化铁,则铁元素物质的量为3.2/160×2=0.04mol,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56/5.76=38.89% ,正确;C、生成的滤渣3.2g是铜,金属铜可以和三价铁反应,所以一定不含有三价铁离子,错误;D、根据B的答案知道铁元素质量为2.24g,而原来固体才5.76g,所以CuO质量不超过5.76-2.24=3.52g,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