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A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就有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只知效忠于’,而不知效忠于’”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强调的是分封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不利于国家的统一,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阐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仅是论述了其产生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法制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故C项排除;材料中是对分封制的弊端做了阐释,没有对利弊进行论述,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现象属于政治制度的变化,应该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而“诸侯争霸的推动”属于政治角度,与题意要求不合,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发生变化,究其原因应该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使分封制瓦解,新的地方行政体制建立,故B项正确;分封制走向崩溃是题干所反映的现象而不是根源,故C项排除;法家思想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时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汉、唐、明、清”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察举制出现在汉朝,九品中正制出现在东晋时期,时间上与题意不合,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都察院是清朝建立,提点刑狱司是宋朝出现,御史台是唐朝时期,刺史是东汉时期,在时间上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分封制是周时期,郡县制是秦朝,行省制出现在元朝,改土归流出现在清朝不属于中枢政策,故C项排除;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内朝或中朝,唐朝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明成祖时候设内阁,清雍正年间设置了军机处,故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可得出时间应该是宋朝,而农村集市在南北朝、隋唐开始出现,故A项排除;题干材料“宋人”“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等信息反映了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故B项正确;宋代市的经营打破了时空限制,故C项排除;商业市镇逐渐兴起以明清为主,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

     

明中叶起,松江“布被天下”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手工业

B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可以看出棉纺织业的技术很高,很受国外消费者的喜欢,故A项排除;材料中“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反映了棉纺织业的规模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农家庭纺织业是其主体,故B项正确;“棉纺织品易损耗”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无成本高的体现,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棉纺织业的发展规模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A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在城市居住人口增加,据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向城市,是市民阶层有了相当大的数量,又由于从业者的分化,雇佣劳动有了可能,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C

试题分析:解题时紧扣“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等关键信息,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政策,而题干中①强调的是农为本,商为末,即“重农抑商”政策,与题意不合;②强调的是农、工、商地位同等重要,与“古代基本经济政策”不合;③强调的是农、工、商地位同等重要,与题意要求相一致;④强调的是“重本轻末“,与我国古代经济政策相一致,但不合题意,综合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农业的发展•重农抑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思想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汉代儒学

A

试题分析:解题时结合材料中“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可知强调了儒家学说为官府推崇,据所学可知汉朝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实质上是对法家思想专制的继承,体现了发夹的思想专制的原则,故A项正确;董仲舒的思想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法家思想的表述不准确,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儒家思想的民本特色的内涵,且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排除;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与影响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宋明理学

B

试题分析:题干中理学并不仅仅……是全新的创造阐释的是理学,而“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故A项排除;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故B项正确;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故C项排除;汉代以后儒学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内容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技术

C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可知在南方人人们对还魂纸“不以为然”,所以也就不存在生产遍布全国,①排除;据材料中“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可知生产成本较低,②正确;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还魂纸制造要简单的多,③排除;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说明了原料来源更为广泛,④正确,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①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②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③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④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

A

试题分析:“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且也吸收了不同的文学形式,诗词小说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①②正确;从诗歌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文学形式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为大众所接受与熟悉,③正确;从诗歌到小说,不能说诗歌等前代的就是落后,后代的就先进,④排除。故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B

试题分析:题干中“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的表述不合史实,在雅典妇女、奴隶、外邦人均无权利可言,①排除;雅典民主政治中采用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可以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且使每个公民都拥有的参政的机会,②正确;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与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无关,③排除;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没有具体考虑到公民的个人素质与能力,④正确,②④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D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小国寡民,半岛上重峦叠嶂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又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有助于政治上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故A项排除;伯利克里所说的“全体公民”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故B项排除;虽然《十二铜表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但“是罗马法的起点”的表述不合史实,故C项排除;西塞罗的自然法原则保护人的自然权利,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D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内容与特定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涉及内容广泛庞杂

C.重视诉讼的过程与程序

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A

试题分析:罗马法强调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且在材料中也无体现,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中“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可知涉及内容广泛,故B项排除;结合“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可得出注重诉讼程序与过程,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可知其注重保护私人财产,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B

试题分析:结合“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可判断应该是光荣革命结束,而当时国王依然有行政权,故A项排除;据“1688-1689年”时间信息可得出应该是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变成了议会的国王,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B项正确,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中期形成,故D项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如果政府禁止人们追求自身利益,那就剥夺了政治自由,如果任人们无约束地追求自身利益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危险,这将会以牺牲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这就是“麦迪逊难题。”美国宪法中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的设计有

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实行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③总统和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通过修正案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B

试题分析:题干中如果政府禁止人们追求自身利益,那就剥夺了政治自由,如果任人们无约束地追求自身利益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危险,这将会以牺牲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可得出麦迪逊难题指的是如何避免专制、如何保护人民的利益,联系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情况,结合邦联制与联邦制,因此在1787年宪法中实行三权分立,同时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行使自由权利,①④均符合题意;美国实行两党制,轮流执政,并非交替执政,美国总统是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非直接选举产生,②③排除,故B项正确。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第四条有规定:“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以及制定关于发行有保证金的或无保证金的纸币之基本规章。组织统一保护德国海外贸易、德国航运及其航海旗帜……。”这些规定

①促进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②说明帝国不够重视工业发展

③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一

④表明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彻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C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等经济立法与规章制度促进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经济立法与规章制度与工业发展、代议制制度无关,②④均与题意无关;材料内容表面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有鼓励海外贸易的规定,保护和促进法国的海外贸易,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为帝国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①③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意志帝国宪法

     

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17~18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

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

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C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故A项排除;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早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故B项排除;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而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据此分析可知都是国家干预经济,故C项正确;重商主义不是加强封建势力的力量,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可能的理由是

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C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在20世纪初形成,与“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不合,故A项排除;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与题意时间不合,故B项排除;18世纪中期,随着殖民扩张和争夺,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从而形成了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故C项正确;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题意时间不合,故D项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近现代史上,美国经常在政治、经济和科技领域引领世界潮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在独立之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和总统制,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故A项正确;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故B项排除;两党制最早出现在英国,而不是美国,故C项排除;发电机是由德国人西门子最早发明,不是美国人,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共和制与总统制

     

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欧洲移民表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B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数据美国移民数在3420万,是表格中最多的,可得出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①符合题意;伴随着移民潮必然将欧洲先进的文明带到欧洲人所到之处,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②符合题意;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交通工具革新,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③符合题意;欧洲移民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经济危机无必然的逻辑联系,④不合题意,①②③正确,故B项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欧洲的移民的影响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A

试题分析:据题干中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等信息可得出市场需求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谈到棉纺织业,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了市场需求,没有涉及到对廉价商品的盲目追求,故C项排除;“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不是本题强调的重点,故D项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条件

     

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D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与前提条件,故A、B项排除;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宗教改革是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故C项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内容与影响

     

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启蒙运动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三大定律没有对自由平等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强调了政府产生的合理性在于其是为维护民众利益而产生的机构,否则人民有权推翻它,符合社会契约的主张,故B项正确;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均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D项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主要内容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命起源

B

试题分析:欧洲启蒙运动发生在17至18世纪,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在19世纪中叶,时间上不符合,①说法错误,故A、C项排除;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侵略的理论依据,故②可选,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说法错误,马克思在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提到暴力革命的主张,而此时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尚未提出,③时间上不符合,故D项排除;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提出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从此中华人民走向了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道路,④可选,故B项正确。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破解生命起源之谜•达尔文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