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              B.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B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解答】解:A、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l,让Fl自交得到F2.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

A.1:1              B.1:2              C.2:1              D.3: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A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糯性品种为纯合体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子一代F1都是杂合体.让Fl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有三种,但是花粉是杂合体以减数分裂形成,因此,花粉共有两种,比例为1:1.

【解答】解: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设基因为A和a,则糯性品种的基因型为aa,非糯性品种的基因型为AA或Aa.糯性品种aa与纯合非糯性品种AA杂交后代F都是Aa,Fl自交得到F2.F2植株的基因型有三种:AA、Aa、aa、但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A、Aa、a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产生两种花粉A和a,比例为1:1,所以用碘液染色后,蓝黑色:橙红色=1:1.因此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1:1.

故选:A.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3个南瓜品种做了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从实验1推知,圆甲,圆乙都是纯合体,F2中的圆形也都是纯合体

C.实验2中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

D.实验2中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的株系F3果形扁盘:圆形=1: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实验现象:实验1中F2的分离比9:6:1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可以进一步推测出: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

【解答】解:A.实验1中F2的分离比9:6:1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根据题意及A选项的分析可知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B错误.

C.实验2中,由于F2中扁盘果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用长形植株(aabb)的花粉对实验1中F2中扁盘植株授粉时,AABB植株所得的后代全部为AaBb,即株系为扁盘,C正确.

D.实验1中, AaBB与AABb植株的后代中,扁盘(AaBb)和圆形aaBb(Aabb)各占一半,因此,后代中扁盘与圆形的比为1:1的株系为;AaBb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比例为扁盘(AaBb):圆(Aabb、aaBb):长(aabb)=1:2:1,D错误.

故答:C.

     

某一植物基因型如图所示,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共产生8种雌配子和8种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子代共有27种基因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子代的过程中

B.若只考虑Aa、Cc两对等位基因,Ac、aC、等配子的出现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D.8种配子的比例不是1:1:1:1:1:1:1: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3对等位基因,但Aa、Cc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A、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A错误;

B、Aa、Cc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一般情况下,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C错误;

D、图示细胞中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图示细胞8种配子的比例不是1:1:1:1:1:1:1:1,D正确.

故选:D.

     

选对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科学家或实验名称与相关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若选择果蝇为材料也可能得到一样的规律

B.摩尔根选择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他若选择豌豆为材料也可能得到一样的规律

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选用洋葱紫色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也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实验材料,用洋葱紫色表皮细胞也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A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1、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选择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

2、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应该选择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该选择分裂能力旺盛的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解答】解:A、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若选择果蝇为材料也可能得到一样的规律,因为果蝇细胞核基因的遗传也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摩尔根选择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他若选择豌豆为材料则不会得到一样的规律,因为豌豆的染色体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C错误;

D、洋葱紫色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D错误.

故选:A.

     

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

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1、2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a,可以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B、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解答】解:基因型是AaBD个体自交,自交后代短纤维抗虫植株(基因型是AaBD):短纤维不抗虫植株(基因型是AA):长纤维抗虫植株(基因型是aaBBDD)=2:1:1,说明AaBD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aBD,则aBD连锁,即BD都在2染色体上.

故选:B.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Aa)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个染色体,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卵巢会出现这四种细胞,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C.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

D.乙、丙、丁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C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甲图表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A错误;

B、根据丙图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因此如果这四种细胞在同一器官中出现,则该器官是卵巢,乙图是(第一)极体,B错误;

C、A和a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图中1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是4号和8号,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C正确;

D、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丙,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乙、丁,D错误.

故选:C.

     

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减数分裂结束,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每条都含32P

B.若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减Ⅱ后期细胞中均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都含32P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DNA的复制

D

【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解答本题需要用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进行分析.

1、由于雄性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若进行有丝分裂,复制形成的20条染色体上的40个DNA分子上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因此有丝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中DNA分子均有标记;

2、若进行减数分裂,复制结果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二时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含标记的染色体和DNA均减半,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均只含10条染色体,并且均含有32P标记.

【解答】解:A、减数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子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20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即20条染色体都含标记,B错误;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只有一个减Ⅱ后期细胞中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C错误;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在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D正确.

故选:D.

     

图(O)表示某精子,下列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图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受精过程

B

【考点】62:精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B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解:A、图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属于该精子的形成过程,A正确;

B、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但该细胞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情况与图示精子不同,因此该细胞不属于图示精子的形成过程,B错误;

C、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图示精子相同,因此该细胞属于图示精子的形成过程,C正确;

D、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且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图示精子相同,因此该细胞属于图示精子的形成过程,D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于伴性遗传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C.通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都称为伴性遗传

D.凡是伴性遗传,任何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雌雄个体性状不同或比例不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伴性遗传

C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本题是与性染色体的分布、细胞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的行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相关的题目.

一个个体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发育而来,一个个体的所有细胞染色体相同,人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同样表达.

【解答】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并不控制性别,如色盲基因,A错误;

B、蜜蜂中的性别差异是由染色体组数决定的,雄蜂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蜂王和工蜂有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定律,同时表现为伴性遗传的特点,C正确;

D、在伴性遗传中,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雌雄个体性状或比例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D错误.

故选:C.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B.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C.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B

【考点】7E: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解答】解:A、Aa杂合体表现为显性,而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表现出了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A正确;

B、染色体在配子中成单存在,基因在配子中也成单存在,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等于雌雄配子中染色体之和,恢复为二倍体,同时基因也恢复为成对状态,B错误;

C、体细胞是由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所以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C正确;

D、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D正确.

故选:B.

     

雄性火鸡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性火鸡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曾发生火鸡的未受精卵孵出小火鸡(二倍体),从遗传学角度看,可能的机制有3种:

①雌火鸡减数分裂异常,体内存留了二倍体的卵细胞.

②卵细胞与极体发生融合.

③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因未知原因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理论上,下列不可能是上述三种方式产生子代的性别及比例是(  )

A.全为雌鸡              B.全为雄鸡              C.雌:雄=4:1              D.雌:雄=2: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伴性遗传

D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雄性火鸡性染色体组成是ZZ,产生的精子为Z,雌性火鸡性染色体组成是ZW,产生的卵细胞为Z、W二种.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即不存在WW个体.

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解答】解:根据题意,火鸡的未受精卵孵出小火鸡(二倍体)有3种可能:

可能发生雌火鸡减数分裂异常,体内存留了二倍体的卵细胞,如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则卵细胞为ZW,全是雌性,如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则卵细胞为ZZ、WW(致死),子代全是雄性.

可能卵细胞与极体发生融合,雌鸡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是Z时,此时极体有Z、W,卵细胞中性染色体是W时,此时极体有Z、W,如是前者则ZZ:ZW=1:2,如是后者ZW:WW(致死)=2:1.所以ZZ:ZW=1:4,即雌:雄=4:1.

可能是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因未知原因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卵细胞为Z或W,加倍后为ZZ或WW(致死),子代全是雄性.

故选:D.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一定相等

C.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染色体畸变时DNA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C

【考点】98: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7A: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7B: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中DNA的分布,染色体、DNA的关系,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先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真核细胞中,细胞核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A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一定相等,如X和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基因数目可能不同,B正确;

C、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之前,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细胞核DNA与染色体的比,值是1或2,细胞质中的DNA不是,C错误;

D、染色体数目变异,DNA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知识细胞中DNA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探索核酸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

B.R型菌转化为S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含R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C

【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A、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

B、R型菌转化为S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重组,B错误;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能证明含R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R型菌表面粗糙,有毒性;S型菌表面光滑,没有毒性

C.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D

【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自身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能独立合成蛋白质,A错误;

B、R型菌没有荚膜,表面粗糙,没有毒;S型菌有荚膜,表面光滑,有毒性,B错误;

C、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

D、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如图表示转录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DNA聚合酶,②为模板链

B.③④间以氢键相连,⑤⑥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C.转录过程以4种碱基为原料,产物是mRNA

D.原核细胞中转录发生在拟核区,真核细胞中转录则只发生在细胞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B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转录过程,其中是催化转录过程的酶,即RNA聚合酶;是转录的模板,即DNA的一条链;是腺嘌呤;是尿嘧啶;⑤⑥是核糖核苷酸.据此答题.

【解答】解:A、为RNA聚合酶,为模板链,A错误;

B、③④表示碱基对,它们之间以氢键相连,⑤⑥表示核糖核苷酸,它们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B正确;

C、转录过程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产物是mRNA、tRNA和rRNA,C错误;

D、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拟核区,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如图制作的DNA双螺旋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DNA的结构和特点

B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脱氧核苷酸中碱基连接在脱氧核糖的1号碳原子上,磷酸连接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脱氧核糖的3号碳原子的﹣OH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反应,脱去1分子水形成1个磷酸二酯键,许多脱氧核苷酸分子由磷酸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双螺旋形成DNA分子

【解答】解:A、磷酸二酯键的位置不对,应该连接在磷酸和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上,A错误;

B、该脱氧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连接在磷酸和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上,B正确;

C、该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的位置不对,应该连接在磷酸和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上,C错误;

D、该脱氧核苷酸链中,下面的磷酸多出一个化学键,D错误.

故选:B.

 

     

34、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有差异

B.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相同DNA进行过程2时启用的起始点都不同

C.能发生①过程的细胞不一定能发生②、③,而能发生②、③过程的细胞一定能发生①

D.若此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那进入该患者体内的只有HIV病毒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A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该过程表示DNA分子的复制;

中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表示转录;

过程表示发生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

【解答】解: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其碱基配对方式为A﹣T、T﹣A、C﹣G、G﹣C,是转录过程,其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过程表示翻译,其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可见这三个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确;

B、不同组织细胞虽发生细胞分化,表达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是所有细胞的呼吸酶基因和ATP合成酶基因均发生表达,因此只能说转录过程的起始点不一定相同,B错误;

C、能发生过程的细胞一定能发生,而能发生过程的细胞不一定能发生,C错误;

D、若此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那进入该患者体内的有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和携带者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某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图Ⅰ中的1、8上分别有基因M、m,根据有关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B.图Ⅱ中①上有基因B,如果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C.图Ⅱ可能是图Ⅰ的子细胞

D.图Ⅰ中有4个染色体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D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结合题意分析图解,由于题中提出“图Ⅰ中的1、8上分别有基因M、m”,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1、8属于同源染色体,可判断图Ⅰ为有丝分裂后期;图Ⅱ细胞中有Y染色体,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解答】解:A、图Ⅰ中的1、8上分别有基因M、m,说明1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图Ⅰ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A错误;

B、图Ⅱ中为姐妹染色单体,正常情况下基因应相同,图Ⅱ中上有基因B,如果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产生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非姐妹染色体的交叉互换,B错误;

C、图Ⅰ的子细胞是体细胞,而图Ⅱ是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

D、图Ⅰ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各含2个染色体组,共4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D.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人们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小麦幼苗是(  )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B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1、由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则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3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

2、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说明每个染色体组中含7条染色体.

【解答】解: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则所以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3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1条.

故选:B.

 

     

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

B.④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

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5:5:1

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C

【考点】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则表示4个染色体组,表示2个染色体组,表示3个染色体组,表示1个染色体组.

【解答】解:A、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但三倍体所结果实中没有种子,A错误;

B、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高度不育,所以没有籽粒,B错误;

C、四倍体(AAaa)经减数分裂可产生3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4:1;二倍体(Aa)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1:1.因此,它们杂交所得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aa=1:5:5:1,C正确;

D、如果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中的正常细胞,则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D错误.

故选:C.

     

如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染色体1、3、5、7、8可能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如增加一条3号染色体,该果蝇基因种类并未减少,因此对生长、发育无影响

C.当细胞中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染色体的结构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D.任何两条染色体间的片段发生交换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C

【考点】9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92:基因突变的特征;98: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解:A、图中的染色体1、3、5、7或1、3、5、8可能组成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如增加一条3号染色体,该果蝇基因种类并未减少,但对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B错误;

C、当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时,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染色体的结构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正确;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D错误.

故选:C.

     

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变异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以下相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C.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成熟后植株所有细胞的基因型都一致

D.生物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物的变异

AD

【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解:A、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其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

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B错误;

C、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成熟后植株中并不是所有细胞的基因型都一致,如根部细胞的基因型与茎叶细胞中的基因型不同,C错误;

D、生物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如二倍体西瓜经过多倍体育种形成的四倍体西瓜就是新品种,D正确.

故选:AD.

     

番茄的高蔓(A)对矮蔓(a)、感病(B)对抗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以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四个新品种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I、II得到⑤,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

B.过程Ⅵ的原理是诱变育种,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

C.①、②、⑤、⑥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D.IV、V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物的变异

A

【考点】9A:杂交育种;9B:诱变育种;9C:生物变异的应用;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Ⅰ→Ⅱ)、单倍体育种(Ⅰ→Ⅲ→Ⅴ)和多倍体育种(Ⅰ→Ⅳ),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A、用培育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自交,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A正确;

B、过程Ⅵ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B错误;

C、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是多倍体,为新物种,与它们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IV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V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错误.

故选:A.

     

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

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A

【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解答】解:A、先天性愚型又叫21三体综合征,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A正确;

B、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B错误;

C、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C错误;

D、苯丙酮尿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