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下列加点的各组字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酒馔/撰写       拔擢/污浊        正中下怀/仲夏

B.傩送/腾挪       迤逦/倚仗        佶屈聱牙/反诘

C.赵嘏/蒹葭       潦水/撩水        李翊/蒋诩

D.优渥/夭阏       熟稔/容忍        箭镞/簇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A。其余项中,佶(jí)(jié)”不同;“(gǔ)”(jiā) ”不同,(lǎo) ”(liáo) ”不同,(yì) ”(xǔ) ”不同;(wò) ”(è) ”不同,(zú) ”(cù) ”不同。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仓廒    搠倒    东榆已逝    衔环结草

B.凑泊    泅水    蜩与学鸠    不落言筌

C.睥睨    角隅    茕茕孑立    见微知著

D.援例    坍缩    涸辙之鲋    杀青付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A东榆应为“东隅”。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B.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河南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行其是,形成合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B。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A.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C.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D.各行其是:各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此处应为“各司其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项目竣工之后,这里将成为水上华府、立体花园,可显碧水清波,杉林鹭影,也可凭栏观鱼。

B.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顾大嫂”食品有了“仙桃制造”, “顾大嫂”方便食品和波波鱼两大系列昨同时投产。

C.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水费调整旨在合理配置水源,促进节约用水,协调供水价格矛盾。

D.龙华山派出所民警在菜场一僻静处发现可疑人员王某。经查证,王某系一惯盗人员,经常在菜场内扒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DA项杂糅,“可显”及“也可”部分主语与前面明显不一致。B项歧义,“两大系列”既可指“顾大嫂”方便食品和波波鱼,也可指波波鱼有两大系列;C项语序不当,“协调供水价格矛盾”是最直接目的,应放在“合理配置水源”之前。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万提斯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小说人物堂吉诃德所引发的笑,是一种“含泪的笑”,一种发人深省的笑。

 

B.古人纪时,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例如《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一句,就记载了作者观看泰山日出是在月初第一天。

C.沈从文创作《边城》,目的是要表现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B。“晦”表示月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明清以来,官员更聘任幕僚,作为顾问、秘书并行使监督吏的职责,于是清代更有所谓“幕学”之发生。所以,在中国的正式官僚队伍之中,始终埋藏着一支非正式的行政人员大军:它即由胥吏和幕僚构成。而这一特殊的中国官僚政治现象,起码导致了两个当然痼疾:

第一是财政的混乱,因为胥吏和幕僚的收入都不能从国家俸禄中获得,而主要只能通过额外的税收来解决,结果,到了清代,当局已经把这种额外的税收视为必然、当然,或称之为“火耗”,或称之为“陋规”,总之国家将此视为惯例,而不假干涉。

第二是行政上的混乱,从表面上看,君主专制下官员只是服从于君主,彼此并不能勾结联络,互为朋党,但由于官员既然已经将事务委托给胥吏和幕僚,自己等于浮在其上,行政实际上均是由胥吏、幕僚来决定,幕僚和胥吏本身已然是一个上下联络勾结的利益共同体,而所谓的“官场”,其实就是由他们的关系网作为基础的,明代即有“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生不救死,救旧不救新”的司法口诀,希望他们不勾结联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不成其为“朋党”,乃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所谓“官场衙门作风”,历来也主要是指胥吏的作风。

如此看来,中国近世以来的所谓封建专制,其实不过就是按“惯例”和“陋规”进行的统治罢了,国家不但对于农村不干涉,对于商人、富民不干涉,而且对于吏同样(抑或更加)不干涉。明代以降,国家即使能够任官,却未必能够“治吏”,国家能调整官俸,却根本不能够废止“陋规”,而国家之所以不能通过整理财政税收而制止腐败和聚敛,乃是因为一旦如此,则会造成胥吏罢工,而一旦胥吏罢工,则整个国家行政系统就会一起垮台。

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当然就是在恢复“道统”的名义下,力图要把这三者(学术与政治、文治与武功、官僚与胥吏)重新统一起来。不过,正如宫崎市定所说:历史上希望恢复周制的,前有王莽,后有王安石,其结果却没有一个不是以失败告终的。而说到这里的原因,我们或许就不得不追溯到马克斯·韦伯所谓的“现代职业分化”所造成的难局(通俗地说就是“行政官僚化”的难局):现代世界与传统的世界相比,已经充分地复杂起来,处理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正如韦伯所说:在手段与目的之间,在功利目标与终极目标之间,一定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差距,像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政客,他们所关心的,其实便是不计任何代价地推行自己政策的实施,此所谓“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即他们当然不会思考什么终极价值问题,而如王安石这样多少有些书生情怀者,则难免就要陷入上述自我矛盾之中,如此反而使得其政策之制订、实施亦归之于首鼠两端,最终之结果则不能不能彻底失败告终。所以,500年来,王安石改革的理想在封建制度下其实完全没有实行的可能。

那么,是谁实行了这个儒家富国强兵的理想呢?今天看来,当然是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实现了这样的理想,中国革命,使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空前地结合起来,使真理与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将知与行合而为一,这就集中地表现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中国革命能够实现儒家这种最高的理想,就是因为它要从基层出发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封建制度,它要让人民自己组织起来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利益,它相信真才实学在人民的实践中,它指出:任何高妙的理想和完美的政策,都必须符合中国最基层的实际和要求——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革命真正是“复三代之制”,我们理应从这样的高度去理解中国革命的意义。

                                         (摘自《五百年来谁著史》

6.下列关于“王安石改革”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改革的理想,其实就是儒家富国强兵的理想。

B.王安石改革所面临的是一个“行政官僚化”的难局。

C.在封建制度下王安石改革其实完全没有实行的可能。

D.王安石不同于张居正、曾国藩等政客,他的书生情怀让他的改革陷入到功利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巨大矛盾之中。

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明清以来,官员聘任幕僚,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B.明代“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生不救死、救旧不救新”的司法口诀,表明官吏已相互勾结。

C.按“惯例”和“陋规”进行统治,是中国封建专制的具体表现。

D.明清两代不能从根本废止“陋规”,是因为胥吏的罢工会导致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垮台。

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国革命能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使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空前地结合起来。

B.中国革命使真理与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将知行合而为一。

C.从基层出发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封建制度。

D.让人民自己组织起来维护自已和国家的利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6C。原文有“500年来的限定语,而且主语是“王安石改革的理想”。

7C。原文有近世二字。

8A共产党领导的于原文无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①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②崩,侨将厌③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④,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选自《左传》)

 [注]①子产,名“侨”。下文中“蔑”即指然明,“虎”即指子皮。②榱cuī,椽子。③厌,同“压”。④贯,同“惯”。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人游于乡校                  游:游玩

B.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药:医治

C.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少:年纪轻

D.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微:不是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产不同意毁乡校,是因为他认为人们到乡校议论执政的好坏,有利于执政者改进提高,也有利于老百姓宣泄他们的情绪。

B.尹何很老实,深得子皮喜欢。子皮认为尹何不会背叛自己,想派尹何治理封邑。

C.子产认为子皮该派尹何去学习美锦制作,这样对尹何可能更合适。

D.子产善于通过比喻来说明执政的道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生动化,表现出很高的水平。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9B。以……为药;把(老百姓的议论)当作社会管理的良药。

10B。两句中“而”都是顺接连词。则,却/或者;以,拿/而;其,表反问/代词。

11C。“美锦”只是比喻。

12.参照译文划线部分。

1)要点:大决,大决口;克,能够。

2)要点:“是惧”,倒装句式;厌覆,翻车压住。

3)要点:庇,庇护;远,疏远;慢,轻视。

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游玩聚会,常议论执政者施政的得失。郑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掉,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工作之余,到乡校游玩,议论议论执政者施政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下去;他们所厌恶的,我就改正过来。这是我的老师呵,为什么要毁掉呢?我听说忠诚为善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作威作福可以制止怨恨。难道不能够一下子就制止各种议论吗?但那就像堵塞河流一样。大决口所造成的灾害,一定会伤许多人,我们救都救不及。不如开小决口加以疏导,不如我听到他们的议论,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从今以后,我知道您确实是可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了。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真能按您说的去做,那整个郑国都确实有依靠了,岂只是我们几个人!”

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件事看来,有人说子产不仁,我是不会相信的。”

子皮想让尹何做他封地的长官。子产说:“他年纪太轻,不知道行不行。”子皮说:“他忠厚老实,我很喜欢,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那里后再学习,也就能逐渐更懂得治理封邑了。”子产说:“不能这样做。人们爱人,总想要谋求对他有利。如今您喜欢一个人,却把政事交给他,这就好像一个人,还不会用刀子却让他去杀牲畜,受到的损伤一定很多。您喜欢一个人,只不过是伤害他罢了,那谁还敢希求您喜欢呢?您在郑国是栋梁,栋梁折断,椽子一定崩裂,我也将被压在底下,怎敢不把话都说出来?您有美丽的绸缎,不会让人拿去学习剪裁吧?重要官职,大的封邑,是您自身的庇护,却让人骈学着管理,您对于美锦,不是看得比官职、封邑重要得多吧?我听说学习好了后才去管理政务,从未听说把管理政务当作学习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有害处。比如打猎,射箭驾车都习惯熟练了,就能猎获禽兽。如果从来未登上车射箭驾御,那就会总是害怕翻车压人,哪还有功夫去想获取猎物?”

子皮说:“对呵!我真是不聪明。我听说君子致力于了解大的、远的,小人只专注小的、近的。我就是小人呵!衣服是穿在我身上的,我了解它而且谨慎找人裁剪。官职、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我却疏远而且轻视它。不是您一番话,我还不会明白道理。从前我说:“你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家族,以庇护自己,那就可以了。’从今以后我才知道不够了。自现在起我请示即使是我家族的事务,也要听从您的话去办!”子产说:“人心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孔不相同一样。我怎敢说您的面孔像我的面孔呢?只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也告诉您罢了。”

子皮认为子产很忠诚,所以把权力全部交给他,子产因此能够治好郑国。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划线处不得超过6次,3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选自《礼记·大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洞仙歌      晁补之

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①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神京远,惟有蓝桥②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③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④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注] ①幂,遮盖。②蓝桥,在陕西蓝田蓝溪上。③云母屏:云母做的屏风。④胡床:可折叠的绳床。

(1)这是一首赏月词,通篇写月却不见“月”字。请你从词中找出两处描写月的词语,并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赏月时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⑴“金镜”句是比喻,写明月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桂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庭中桂树之影,也暗指月光,因为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许多明”是写明月的清辉;“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以上四处,任答对两处即可。)

⑵永夜、闲阶,桂影、凉露,都是在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既写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又烘托出词人孤寂的心情。“将许多明,付与金尊”,表明词人赏月兴致更加豪迈;“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寄托着消除人间黑暗的理想,表现词人开阔豁达的胸襟。(“孤寂心情”与“豁达胸襟”均有分析则得全分。)

     

请补出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共8句,只选5句,每句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3)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5)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6)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  

(8)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悟已往之不谏 2)乌鸟私情

3)时矫首而遐观 4)犹蒙矜育

5)登东皋以舒啸 6)蟪蛄不知春秋

7)俨骖騑于上路 8)青雀黄龙之舳

     

论 别 人    朱自清

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别人才有自己。人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许多人不能行这个道理。本来自己以外都是别人,可是有相干的,有不相干的。可以说是“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妻子,我的朋友等,是相干的别人,其余的是不相干的别人。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家族亲友;不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社会国家。自己也许愿意只顾自己,但是自己和别人是相对的存在,离开别人就无所谓自己,所以他得顾到家族亲友,而社会国家更要他顾到那些不相干的别人。所以“自了汉”不是好汉,“自顾自”不是好话,“自私自利”,“不顾别人死活”,“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更都不是好人。所以孔子之道只是个忠恕:忠是己之所欲,以施于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件事的两面,所以说“一以贯之”。孔子之道,只是教人为别人着想。

可是儒家有“亲亲之杀”的话,为别人着想也有个层次。家族第一,亲戚第二,朋友第三,不相干的别人挨边儿。几千年来顾家族是义务,顾别人多多少少只是义气;义务是分内,义气是分外。可是义务似乎太重了,别人压住了自己。这才来了五四时代。这是个自我解放的时代,个人从家族的压迫下挣出来,开始独立在社会上。于是乎自己第一,高于一切,对于别人,几乎什么义务也没有了似的。可是又都要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甚至于改造世界,说这些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是责任,却是无限的责任,爱尽不尽,爱尽多少尽多少;反正社会国家世界都可以只是些抽象名词,不像一家老小在张着嘴等着你。所以自己顾自己,在实际上第一,兼顾社会国家世界,在名义上第一。这算是义务。顾到别人,无论相干的不相干的,都只是义气,而且是客气。这些解放了的,以及生得晚没有赶上那种压迫的人,既然自己高于一切,别人自当不在眼下,而居然顾到别人,自当算是客气。其实在这些天之骄子各自的眼里,别人都似乎为自己活着,都得来供养自己才是道理。“我爱我”成为风气,处处为自己着想,说是“真”;为别人着想倒说是“假”,是“虚伪”。可是这儿“假”倒有些可爱,“真”倒有些可怕似的。

为别人着想其实也只是从自己推到别人,或将自己当作别人,和为自己着想并无根本的差异。不过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确需要相当的勉强,不像“我爱我”那样出于自然。所谓“假”和“真”大概是这种意思。这种“真”未必就好,这种“假”也未必就是不好。读小说看戏,往往会为书中人戏中人捏一把汗,掉眼泪,所谓替古人担忧。这也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可是因为人和地只在书中戏中,并非实有,没有利害可计较,失去相干的和不相干的那分别,所以“推”“设”起来,也觉自然而然。作小说的演戏的就不能如此,得观察、揣摩、体贴别人的口气,身份,心理,才能达到“逼真”的地步。特别是演戏,若不能忘记自己,那非糟不可。这个得勉强自己,训练自己;训练越好,越“逼真”,越美,越能感染读者和观众。如果“真”是“自然”,小说的读者,戏剧的观众那样为别人着想,似乎不能说是“假”。小说的作者,戏剧的演员的观察,揣摩,体贴,似乎“假”,可是他们能以达到“逼真”的地步,所求的还是“真”。在文艺里为别人着想是“真”,在实生活里却说是“假”,“虚伪”,似乎是利害的计较使然;利害的计较是骨子,“真”,“假”,“虚伪”只是好看的门面罢了。计较利害过了分,真是像法朗士说的“关闭在自己的牢狱里”;老那么关闭着,非死不可。这些人幸而还能读小说看戏,该仔细吟味,从那里学习学习怎样为别人着想。

五四以来,集团生活发展。这个那个集团和家族一样是具体的,不像社会国家有时可以只是些抽象名词。集团生活将原不相干的别人变成相干的别人,要求你也训练你顾到别人,至少是那广大的相干的别人。集团的约束力似乎一直在增强中,自己不得不为别人着想。那自己第一,自己高于一切的信念似乎渐渐低下头去了。可是来了抗战的大时代。抗战的力量无疑的出于二十年来集团生活的发展。可是抗战以来,集团生活发展的太快了,这儿那儿不免有多少还不能够得着均衡的地方。个人就又出了头,自己就又可以高于一切;现在却不说什么“真”和“假”了,只凭着神圣的抗战的名字做那些自私自利的事,名义上是顾别人,实际上只顾自己。自己高于一切,自己的集团或机关也就高于一切;自己肥,自己机关肥,别人瘦,别人机关瘦,乐自己的,管不着!——瘦瘪了,饿死了,活该!相信最后的胜利到来的时候,别人总会压下那些猖獗的卑污的自己的。这些年自己实在太猖獗了,总盼望压下它的头去。自然,一个劲儿顾别人也不一定好。仗义忘身,急人之急,确是英雄好汉,但是难得见。常见的不是敷衍妥协的乡愿,就是卑屈甚至谄媚的可怜虫,这些人只是将自己丢进了垃圾堆里!可是,有人说得好,人生是个比例问题。目下自己正在张牙舞爪的,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来多想想别人罢! 1942年8月16日作。

                                                       (原载《文聚》)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引用孔子之道是为了论证“有别人才有自己”的道理。

B.儒家有“亲亲之杀”的话,表明人为自己着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C.五四时代很多天之骄子眼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D.五四时代顺应人的需要,是因“义务太重,别人压住自己”而产生的时代。

E.抗战以来,自私自利的倾向又很猖獗,这是非常危险的。

17.理解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每句3分)

①顾到别人,无论相干的不相干的,都只是义气,而且是客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目下自己正在张牙舞爪的,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来多想想别人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多次写到“真”“假”,作者是怎样将它们与文章主旨联系起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引用法朗士说的“关闭在自己的牢狱里”来形象指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危害,并强调,“老那么关闭着,非死不可。”请结合所读所感对这句话及本文的现实意义进行探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6BDB项,“亲亲之杀”不是表明为自己着想,而是指“为别人着想也有个层次”;D项,五四时代显然不是个人主义抬头的产物,作者说“这才来了五四时代”,是对个人主义的嘲讽。

17.①个人主义的人,总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别人的利益不放在眼里。偶尔能想到别人,那已经算很不容易了。

②眼下个人主义倾向十分严重的人,应该对症下药,及时改掉这种坏毛病,多替别人着想。

18.作者首先指出社会风气中的“真”与“假”,即人们处处为自己着想,这是“真”;把为别人着想说成是“假”或“虚伪”。(1分)然后以读小说看戏为例指出一种特别的现象,“在文艺里为别人着想”是一种“真”,而 “在实生活里”却成为“假”。(2分)经过这一分析,作者一语中的:利害的计较是骨子。这就揭示人们都在为自己着想,而不愿为别人着想。(1分)

19.总为自己考虑,不为别人着想,就是把自己关闭在无形的牢狱,最终只会让自己走向失败甚至灭亡。(1分)如果只为自己考虑,一个班级就没有凝聚力,一个城市就没有创造力,一个社会就缺少向心力。如果那样,每个人都处在一盘散沙之中,怎么会有发展和前途呢?(5分)(要有具体的联系举例,酌情给分)

     

下面是《边城》中祖孙二人的一段对话。请你结合自己对小说的理解,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写一段点评性的文字,说说这段对话的妙处,不少于50字。(4分)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于是,把手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局促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并且说:“翠翠,你不信,你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段对话巧妙刻画了人物心理活动。(1分)老船夫想知道孙女的心思,故意拿话试探她;翠翠也明白爷爷想问的是什么,她就用“守船”来告诉爷爷她不想离开渡船,不会离开爷爷;用“歇憩”来告诉爷爷她对爷爷身体的担心。而老船夫也用俏皮的方式表现自己还硬朗得很。(2分)看似一场论辩的语言,实则表现祖孙间的关爱、关心,体现出醇浓的亲情。(1分)

     

生活中,反驳是一种艺术。好的反驳,往往击中对方语言要害,揭示事实真相,从而以理服人。假如你在学习上、生活中乐于助人,而有同学说你“就爱出风头”,你会怎么反驳他?试写一段反驳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示例:请问什么叫出风头?故意引人注意才是!它可是个贬义词。扪心自问,我是真诚的。如果你把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的起码的真诚都拿来嘲讽的话,那我只能说你的感情太冰冷了。

     

“只因被阳光亲吻,乌云成了天空的花朵。”诗意的语言中却蕴含着哲理。请你另举一自然现象,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两句诗。(字数不求相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示例:只因为青松的依偎,绝壁成了山峰的明珠。(有拟人、比喻两种修辞,语意明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