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中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说苑·立节篇》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白公胜作乱,申鸣为楚王率军而战,当白公胜虏其父作要挟时,申鸣说:“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材料实质上说明了

A.诸侯严格履行分封义务             

B.君王政治地位提升

C.宗法制度陷于崩溃             

D.纲常伦理观念遭到摒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政治特征。材料反映了战国后期楚国白公胜作乱、申鸣平乱,后白公胜将申鸣之父虏住并作为要挟时,申鸣称“今吾君之臣也”“今吾不得为父之孝子,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反映了战国后期臣下应突出对君主尽忠,体现了君主政治地位的提升,故选B。A、C均与材料信息不符,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建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材料体现董仲舒教育主张是

①教育要面向广大民众②设立各级学校

③注重品德培养④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汉代儒学

B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儒学教育思想。材料中董仲舒将民众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将“中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可见下层民众应不完全属于受教育的对象,故错误;董仲舒主张设立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培养出道德高尚、胸怀天下的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故②③④正确。据上,排除A、C、D,故选B。

     

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主要受制于门阀             

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选官制度

D

本题考查唐朝的科举制度。材料反映了唐朝的科举制不完全依据考卷选拔官员,还要参考考生平时的文字素养,更多地关注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甚至出现“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的现象。以上现象说明唐朝科举制仍保留着依据血缘、品德、门第选官的成份,即继承了前代的遗风,故选D。依据科举制的内容,才学仍是选官的主要标准,故A错误;隋朝科举制实行时,门阀制度已经开始衰落,故B错误;C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D.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人社会地位的问题。材料中该学者一方面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富有的商人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指出了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近代英国的社会环境的不同,认为英国数百年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必须依赖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以此推断,该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成为明清商人势力不及西方的主要原因,故选C。A、B、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故排除。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D

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的土地政策。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叶后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是有偿取得的,进而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可见此时土地经营权出现了商品化,故选D。战国时期以来直至鸦片战争前夕,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传统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始终且根深蒂固,故A、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产生于手工业生产领域,而非农业领域,故C错误。

     

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

B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材料反映了相对于明朝初年,明朝后期出现了金贵银贱的局面,一改中国历史金银比值稳定的状况。顾炎武认为是宦官专权、百官行贿而致,而实际上此状况与新航路开辟相关。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西、葡、英等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西欧国家为满足本国统治者享乐需要和西欧市场的需求,从中国市场购买了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高档消费品,将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造成中国市场白银贬值、金贵银贱的局面,故选B。A仅为表象而非主要问题,故排除;明朝后期白银大量输入中国,白银普遍流通,才出现了赋役征银制度,故C错误;D与材料中的问题无关,故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马克思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主要符合

A.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

本题考查史学理论和方法。材料反映了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因其以平均、平等的革命思想为指导,且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专制的革命性,被马克思称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可见此评价符合革命史观,故选B。A、C、D的范畴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史学家郭廷以在《近代中国的变局》中指出,近代中国“二期的译书,肇端于道咸,大盛于同光。初为私家之学,进为政府主办”。由此可见“二期的译书”

A.促使清统治者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直接引发了维新变法的政治风潮

C.客观上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师夷长技”

C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时期的译书热潮。材料中郭廷以指出近代中国“二期的译书”起始于道光咸丰年间,兴盛于同治光绪年间,且后来主要由政府主持进行,可见上述现象主要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此活动有利于以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为主的西学的传播,客观上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故选C。A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直接引发维新变法的政治风潮,故B错误。20世纪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D错误。

     

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结果。材料反映对辛亥革命结局的两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的辞职、袁世凯上台等出现,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新观点则认为上述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可见新观点认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强调了其既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又使国家避免了战争之害,故选B。A所述属于上述传统观点的主张,故排除;C、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结合下列信息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荣誉军人陈彪的伤因是

A.在南京保卫战中被冲锋的日军步兵所击伤             

B.在追剿红军中突破林彪部防守阵地时受伤

C.在台儿庄战役中拼死守卫阵地被日军击伤             

D.为掩护淮海战役的国民党军主力撤退受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本题考查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材料中的荣誉军人陈彪于1938年5月在山东光荣负伤,应是在苏北、鲁南开展的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抵抗日军的战斗所致,故选C。南京保卫战应发生在1937年底南京陷落前,故A错误;追剿红军应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故B错误;淮海战役应在1948年底至1949年初,故D错误。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对此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北方的煤矿,在一战后有的仍能坚持发展

B.土法开采金属矿,是南方金属矿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C.一战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举步维艰

D.中国民族工业抬头的机遇短暂,南北方矿业开采均用土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D

本题考查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材料对比了南方的金属矿与北方的煤矿不同的经营方式和状况。南方的金属矿以湖南的锑矿为例,在一战期间产值激增,而战后需求骤减、销路阻滞,且采用土法生产,改革无术而导致经营连续失败;而北方经营情形相反,一战后保持持续发展,故A、B、C正确。在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期间,南北方矿业经营状况不同,其原因在于南方采用土法生产,而北方采用近代生产方式,故D不正确,故选D。

     

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保障经济计划完成             

C.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材料反映了1952年和1954年中央政府先后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分别负责进行国家经济长远规划和解决相应的技术性工作问题,可见这些机构成立主要是为了保障经济计划的完成,故选B。社会主义改造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与两部门的职能无关,故A错误;这些机构职权主要事关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相关的技术工作问题,与具体的企业管理和科技推广无关,故C、D错误。

     

新中国实行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

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中外交流频繁,因私护照增多,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A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关系的发展。材料反映了新中国之初的1950年版、1953版、1958年版的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表明此时中国实行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全力发展与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一边倒”政策,故选A。70年代的1971年版、1975年版中法英文护照签发时,中美还没有实现建交,故B错误;1980年版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规定,主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并非仅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主要还是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故C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而进行的,故D错误。

     

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由材料可推知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

A.执政官们改革的结果             

B.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推动

C.民主政治的全面扩展             

D.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B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中历史学家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不是由强权者恩赐而出现的。可见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随着斗争的发展,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被限制和铲除,平民的民主权利得以不断扩大,经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起来,故选B。执政官们改革、法律制度的健全是民主政治建立的过程和表现,并非其原因,故A、D错误;C所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法学家被罗马帝国皇帝授予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权力,对案件审理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元426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共同钦定只有五位已故法学家的学说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变化

A.减少了法律引用的混乱             

B.确立了君主的法律权威

C.提高了法学家的地位             

D.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A

本题考查罗马法。材料反映了从公元前1世纪起,罗马帝国皇帝授予越来越多的法学家以法律问题的公开解释权、并具有案件审理的法律约束力,到426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钦定只有五位已故法学家的学说具有法律效力。可见法学家的学说在司法实践中固定下来,减少了法律引用的混乱,故选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及“变化”的题意,C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适用范围的扩大,故D错误。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说明早期殖民制度的本质是

A.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B.通过垄断市场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垄断贸易,保护国内市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C

本题考查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材料反映了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一方面通过殖民贸易和航海活动,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积累财富,且殖民地为西欧国家提供销售市场而有利于其加速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对殖民地的直接掠夺、奴役搜刮和抢劫财富,为宗主国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可见早期殖民制度的本质是通过正常经济手段和直接劫掠方式,掠夺了金银财富,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选C。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时期,故A错误;在早期殖民扩张时代,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故B错误;D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到: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

A.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             

B.防止了英国成为垄断帝国

C.使议会议席分配趋于合理             

D.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C

本题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材料中的著作认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是对旧的议会制度的重大突破,即此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的部分议席,扩大了选举权,打破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从而使议会议席分配趋于合理,故选C。A所述不符合史实,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来,英国议会一直是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故D错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A

本题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进一步的发展。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世界贸易额中原料和工业制成品出现了均衡地发展,且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均增长2倍多,可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增强,即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故选A。材料进一步反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增强,故B错误;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到1870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1)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2)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3)向“膨胀的”、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这表明

A.“严重社会问题”使英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B.英国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以解决“严重社会问题”

C.“严重社会问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造成的

D.自由党人认识到“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D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社会问题。材料反映了“到1870年止”即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社会问题堆积成山,自由党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包括帮助穷人以解决其疾病、贫困、工伤等,建立工人自助的教育和工会,向过分膨胀的高收入者征收重税等,以便缓和社会矛盾。可见自由党人认识到“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故选D。一战前英国一直处于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故A错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故B错误;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故C错误。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可美国决定“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这一事件表明

A.美国放弃抵制中国的政策             

B.美国把苏联当做主要威胁

C.美国慑于中国强大而示好             

D.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两极世界

B

本题考查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材料中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即中苏关系恶化后;8月20日苏联将其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意图通报给美国,并希望美国保持中立;而美国决定迅速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上述现象反映了冷战时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将严重削弱中国的力量、增强苏联的实力,不利于美国利用中国牵制苏联及争夺全球霸权的战略利益,可见此事件表明美国把苏联作为主要的威胁,故选B。A、C不符合史实,D为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

     

当斯大林在1924年掌权后,便推动了一项急速工业化的计划,目标在于赶超西方的工业化国家。食物在其计划中占有核心地位。这里“核心地位”的实质是指

A.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B.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C.发展个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D.发展个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

A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执政后,推行了以赶超西方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急速工业化计划,以工业化为中心,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可见其中获取“食物”的发展集体农庄的做法,成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故选A。斯大林时代初期工业化实施过程中,农业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积累资金,工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之上,故B错误;发展个体农业不是斯大林时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故C、D错误。

     

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这说明

A.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C.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C

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表格信息可见,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当时的生产形式;18世纪末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产生和普及;19世纪末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电气时代”到来,垄断组织出现,集团公司得以大增;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人类开始了“信息时代”,自动控制系统问世。上述现象反映了科学进步推动生产组织的创新,故选C。A、B、D所述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B.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两极世界

A

本题考查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了1961年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后,提出增减联邦教育投资、老年人健康保险和大规模减税的法案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却获得国会支持。在战后冷战形势加剧的情况下,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适应美苏争霸的需要,可见美国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的影响,故选A。知识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故B错误;美国国会有权否决总统的方案,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故C错误;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1969—1974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这表明

A.东西欧国家间经济政治联系加强             

B.世界总体形势趋向和平与缓和

C.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消除             

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D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材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致力于实现与苏联、东欧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并承认欧洲现存国家之间的边界,谋求与中国建交等。这些政策反映了以联邦德国为代表的西欧进一步冲破了战后美国对西欧国家的限制,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了分化,故选D。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相关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间的注视和对抗。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凯恩斯学派和“新经济”的特点。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社会经济发展史综合运用

(1)注视和对抗: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由此发现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新路线,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同时随着西欧国家的扩张与对殖民地的残酷压迫和掠夺,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凯恩斯学派的特点:加强政府干预;刺激需求,促进经济繁荣;抑制通货膨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

“新经济”的特点:高科技、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

(3)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逐步发展。正是因此,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危机迅速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各国逐步探索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长期的干预又引起了经济的滞涨,主要国家又试图减少干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探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逐渐重视科技的作用,由此产生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本题考查近代世界市场的出现及现代世界经济理论及经济发展。

第(1)问,依据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的分析解读,根据对“注视”与“对抗”不同含义的理解并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之间“注视”与“对抗”的主要表现。

第(2)问,依据材料二“这一学派…………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概括得出凯恩斯学派的加强政府干预,刺激需求、促进经济繁荣,抑制通货膨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三“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概括归纳出新经济的高科技、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特点。

第(3)问,综合三则材料的信息,认识与理解各自反映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即材料一为新航路开辟及其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材料二为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及其取得的经济成效、困境,材料三新经济的出现;据此依据试题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阐释三则材料反映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