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12月学科联赛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整饬(chì)    铜臭(xiù)      呱呱坠地(guā)     拾级而上(shè)

B.罡风(gāng)     隽永(juàn)     力能扛鼎(káng)    一哄而散(hòng)

C.股肱(gōng)    掮客(qián)     强人所难(qiǎng)    棋高一着(zhāo)

D.发酵(jiào)     泥淖(zhuó)     丢三落四(là)       饿殍遍野(piǎo)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C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易中天教授起码在一己之力、一孔之见解读着传统文化,做着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比那些大而无当的空头议论不知要强多少倍。

B.虽然质疑声纷纷扰扰,但改变称呼也说明了各地政府正试图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和社会排斥,努力让农民工群体融入当地社会。

C.没有犹豫与权衡的空间与时间,最美妈妈吴菊萍不假思索地伸出双手,冲过去接住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妞妞,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

D.2012年,遍布全球的多个国家将举行大选。密集的大选会给复苏迟缓的世界经济带来什么,会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人们拭目以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B.新华社“面对高房价要淡定”的报道掀起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他们对任志强“穷人就不该买房”的观点的不满。

C.关于造成国际油价高涨的原因,美国认为石油生产速度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调整产量;产油国则认为推动油价高涨的是华尔街大亨。

D.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金都——山东招远,伴随央视“欢乐中国行”的到来,我们将向世界揭开其神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________。闺中少妇吹,________。征人渔翁,________。诗人吹,________。

1         思君令人老    ②是思发在花前    ③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 

④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范文正公集》叙①

苏 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藁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 ①叙:通“序”,序言。②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得其为人      得:知道

B.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C. 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克:通“刻”,雕刻

D.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游,交往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B.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C.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8.此篇序言作者在如拉家常的叙述中表达了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4分)

答:

 

9.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3分)

译文:

(2)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3分)

译文:

(3)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3分)

译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5C  克:能够。

6B  例句中的“以”为介词,把。A项,介词,用,那。C项,介词,因为。D项,副词,通“已”,已经。

7C  这个句段主要是赞扬范公对品德的追求,故“忠信孝悌”后应断开;后面是用比喻来形象说明,据此可知应在“盖如饥渴之于饮食”后断开;再根据对称句式,在“仁义礼乐”后断开。

8.①对范文正公的倾慕敬仰;②与范文正公十五年未见一面的遗憾;③对范文正公逝去的沉痛悼念;④对范文正公的功德进行歌颂。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抓一些关键词句来理解,如“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以为平生之恨”“天下传诵”等。

9(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得分点:尽了,私、识)

(2)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得分点:自托、士、畴昔、岂……哉)

(3)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得分点:虽、戏语、率)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问先生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呢?”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就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考中选士,开始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时才认识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幼子范纯粹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不敢推辞的原因,()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画,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吗?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

【注】 ①此词为作者游宦泊船桐江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4分)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1)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2)“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

(2)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1)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1)

(1)此题考查了诗歌常用表现手法这个考点。首先要熟知常用的各种手法,并能准确判断出。读写景的诗句,要有想象力,还原出景物的情形和意境,如此不难发现上片前六句和后面的七、八句分别属于静景和动景描写。赏析时,则结合诗句分别具体阐释即可。

(2)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分析时要抓住景物描写、手法运用,结合上下片,在通读全词的基础上作答。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2)                 ,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                    。( 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渺沧海之一粟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落霞与孤鹜齐飞 响穷彭蠡之滨

     

阅读下面的消息,写一则新闻短评。

2013年10月21日的那个中午,当一辆蓝色标致轿车和身穿黑红小袄的王秀芝在天津市红旗路上相遇时,谁也不会想到接下来会发生的这些事情。

那本是极为平凡的一个中午。11点45分,当时担任天津电视台“综艺食八街”栏目摄像的许云鹤由南向北行驶在红旗路上,准备去杨柳青给天津市消防演练做导播。王秀芝则提着一只紫色手提袋,刚从大女儿家回来,打算横穿这条双向八车道的马路。可是接下来的事却是各执一词。

许云鹤称看见老太太好像被护栏绊住,没站稳,向前踉跄了一下摔倒在地。好心下车搀扶,并打120求助,却不料被老人一口咬定是肇事者。王秀芝说许云鹤车速太快撞倒了她,要求许赔偿。2013年年底,王秀芝将许云鹤告上法庭。2014年6月,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要求许云鹤向王秀芝支付包括伤残赔偿、医药费在内共计10.8万余元。

许云鹤无法接受这一结果,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把这件事披露到网上。“我不相信世界是这样的。”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摘自腾讯网)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示例:许云鹤热心帮助老太太,反而被老太太诬为肇事者,再一次挑战了人们的道德底线。诚信、金钱,到底孰轻孰重?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者,以后到底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见义不为、见难不助呢?还是先请出七八个证人之后,再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呢?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者的尴尬,必然结果就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者越来越少,人们的安全感、和谐感、幸福感越来越少,并最终导致道义、正义的缺失。而一个缺乏道义、正义的社会又将是怎样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许云鹤事件就是几年前彭宇案的翻版。此类事件的一再发生,可见当今社会的诚信缺失之严重,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法制建设的滞后。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全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人们的道德操守,树立起牢固的诚信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法律保障,为维护社会的道德、正义、和谐保驾护航。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以及对“新闻短评”这一文体的掌握运用能力。这则新闻材料主要体现了当今社会诚信缺失,以及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助人为乐所遭遇的尴尬问题。因此,短评只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或以“诚信缺失的后果”“诚信缺失的原因”“如何使社会增强诚信度”“如何避免助人为乐的尴尬”等问题展开议论则可。但在评论时,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一是切入口要小,主题要集中。二是既要紧扣材料,又要联系现实。三是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理有据。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①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

【注】 ①终食之间:一顿饭没吃完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说明你对孔子阐述的富贵与仁德关系的看法,200字左右。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观点提要: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样才符合仁德;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不仅如此,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必须坚守仁德,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者,仁也,人一旦失去了仁德,也就不成为人了。孔子的这种观点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此题首先是对这段文字含义的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应重点探讨“富贵”与“仁德”的辩证统一关系;要联系现在社会热点来阐述“富民”观点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人只关心眼前,不在乎未来;有的人劳碌奔波,把快乐寄托在未来,却无视当下。

    有的人历经坎坷,抱怨社会黑暗,放弃寻找;有的人拥有名望、地位和财富,但内心仍然惶恐茫然。

    根据材料,联系现实生活,以“让幸福来敲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