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五十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其措施有(  )

①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建立十个部落区

③建立民众陪审法庭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作为一位雅典的公民,阿帕亚年收入100麦斗,他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 )

A.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B.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C.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基尔德

D.当选为“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推广县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

A.法家思想               

B.农耕经济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侯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

A.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A.梭伦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如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理解不确切的是(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语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由此可见,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无奈  

②对北宋王朝的讽喻  

③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④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最接近司马光说法的是( )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民主历史专题

C

     

“千秋功业范公崇,贤圣于怀百代宗。御外内安裕家国,儆贪儒立挽颓风。”这是后人对范仲淹的高度评价,范仲淹“庆历新政”中使“儒立”的措施是( )

A.淘汰冗员                                           

B.改革贡举

C.减轻徭役                                           

D.重视农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的大地主大官僚最激烈反对的是:( )

A. 均输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青苗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民谣,这是因为(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恩格斯说:“卡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                    

B.卡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C.卡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卡尔文主张加强王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马克思说:(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③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  )

A、单一改革                

B、战争统一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为此,“我”能做的是( )

A. 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 解放农奴,分给份地

C. 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 效法西欧,发展工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这样预测时局:“……自那时(注:指1815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造成俄国“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 ( )

A.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       

B.俄国农奴制的阻碍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机器工业极其落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

吴起变法(前386年一前381年)

商鞅变法

关系

蔡泽曰:“吴起为楚悼主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B

C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材料二: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结合所学,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

(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1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

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

看法:答案示例:

层次一: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

不同意。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仅仅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

层次二:不完全同意。

如: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 ……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改革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对历史的影响十分复杂,关于一场改革的评价,往往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宋读书人: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

现代学者:王安石运用行政权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通过这一次强化专制集权,一个本来已经有可能走向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体制,又逆转回去了。——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材料中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进行批评的出发点和实质有什么不同?

(2)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批评角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1)侧重点:南宋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变法为了富国而具有功利性,掠夺人民财富,废除儒家传统学说;

现代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加强经济集权和国家垄断干预经济压制了社会活力,阻碍了开放民主社会体制的发展。

实质:南宋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维护传统儒家思想的民本、先义后利等传统思想美德;

现代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垄断经济和过度干预经济。

(2)原因: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南宋的学者处在封建社会时期,站在大地主立场,一切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出发;

今天的学者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重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方向。

启示:每个时代对王安石的评论,都是从自己的时代需要出发,表达了不同的时代认知与探求;

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二: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知识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纷纷起来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这样,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

继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政府又先后进行了地方机构、市政府、司法、军事等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7年之后,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大国崛起》解说词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农奴制改革对变革政治体制有何差异?试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思想、经济原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1)相同:①原因:对外战争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内忧外患);

②方式:都是封建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目的:摆脱危机,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④内容: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⑤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

2)差异:洋务运动改革仅局限于工业、军队等“器物”层面;而俄国的改革则深入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层面(上层建筑层面)。

原因:思想: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封建观念根深蒂固;俄国地处欧洲,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基础。

经济:改革前,俄国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则产生于洋务运动兴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