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相同

B.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有0.3NA个电子转移

C.等物质的量的钠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相等

D.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计算

C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固态时熵值最小,气态时熵值最大;

B.先判断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目;

C.根据电子守恒进行判断;

D.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5mol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1mol硝酸.

解答:解:A.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下,固态时熵值最小,气态时熵值最大,故A错误;

B0.1mol铁完全反应需要消耗0.15mol氯气,氯气不足,反应转移的电子按照氯气的物质的量计算,0.1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B错误;

C.等物质的量的钠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钠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故C正确;

D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生成1mol硝酸,转移1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本题难度不大.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HCO3﹣、OH﹣

②使pH试纸变深蓝的溶液中:K+、CO32﹣、Na+、AlO2﹣

③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lO﹣、CO32﹣、NO3﹣、NH4+、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Na+、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4﹣、NO3﹣、SO42﹣、Na+、Fe3+

⑥pH=0的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离子共存

B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HCO3OH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故错误;

使pH试纸变深蓝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

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lOCO32SO32,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故错误;

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

pH=0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信息的抽取和离子之间反应的考查,注重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反应序号

反应物

产物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Cl2、FeBr2

FeCl3、FeBr3

MnO4﹣…

Cl2、Mn2+…

 

A.反应①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反应②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反应③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MnO4﹣>Br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判断;

B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即Cl2只将Fe2+氧化,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

CMnO4被还原成Mn2+,则Cl被氧化为Cl2,据此判断;

D.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解答:解:AMn元素被还原,故H2O2被氧化,生成O2,则发生的反应为反应为KMnO4+H2O2+H2SO4K2SO4+MnSO4+O2+H2O,故A正确;

B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即Cl2只将Fe2+氧化,则发生的反应为:3Cl2+6FeBr2=2FeCl3+4FeBr3,则Cl2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正确;

CMnO4被还原成Mn2+,则Cl被氧化为Cl2Cl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的电子数为1,则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故C正确;

DMnO4被还原成Mn2+Cl被氧化为Cl2,则氧化性MnO4Cl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O4Cl2Br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之间的关系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纵坐标/mol•L﹣1)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4   B.1:3:1   C.3:3:8   D.1:1: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

A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图示题;压轴题.

分析:-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由图可知,加入1molFe,亚铁离子的浓度的不变,则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再加入1molFe发生Fe+2Fe3+3Fe2+,再加铁粉时亚铁离子的浓度增加,发生Fe+Cu2+Fe2++Cu,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由图可知,加入1molFe,亚铁离子的浓度的不变,

则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

1 4 1

再加入1molFe发生Fe+2Fe3+3Fe2+

1 2 3

所以nHNO3=4mol,原溶液中硝酸铁的物质的量nFe3+=2mol1mol=1mol

再加铁粉时亚铁离子的浓度增加,

发生Fe+Cu2+Fe2++Cu

1 1

所以nCu2+=1mol

即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明确图象中每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来解答,题目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判断.

     

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D.分子式C2H4O2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乙二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用语

A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A.同位素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B.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水分子在V型分子;

C.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D.乙酸中含有碳氧双键,乙二醇中所有原子都达到饱和.

解答:解:A.同位素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水分子在V型分子,该比例模型是水分子模型,故B错误;

C.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羟基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 ,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2H6O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易错选项是C,注意氢氧根离子和羟基的区别,为易错点.

     

(双选题)在可逆反应2A(g)+3B(g)xC(g)+D(g)中,已知:反应开始加入的物质只有A、B,起始浓度A为5mol•L﹣1,B为3mol•L﹣1,前2min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mol•L﹣1•min﹣1.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x=2

C.2 min末时B的浓度为1.5 mol•L﹣1

D.2 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0.5 mol•L﹣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

BC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结合化学反应的三段式计算:

Ag+3BgxCg+Dg

初始浓度(mol/L5 3 0 0

转化浓度(mol/L1 1.5 0.5x 0.5

2min浓度(mol/L4 1.5 0.5x 0.5

结合初始浓度、变化浓度、末态浓度进行计算即可,化学反应速率v=

解答:解:2Ag+3BgxCg+Dg

初始浓度(mol/L5 3 0 0

转化浓度(mol/L1 1.5 0.5x 0.5

2min浓度(mol/L4 1.5 0.5x 0.5

A2min末时,AB的浓度之比为41.5=83,故A错误;

BC的反应速率为mol/Lmin=0.5mol/Lmin),解得x=2,故B正确;

C2min末时,B的浓度=1.5mol/L,故C正确;

D2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1mol/L,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知识,属于考查的重点内容,注意三行式在解题中的灵活应用,难度不大.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H<0.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Ⅱ、Ⅲ,按如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Ⅲ中平衡常数相同

B.容器Ⅱ、Ⅲ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C.SO3的体积分数:Ⅱ<Ⅲ

D.容器Ⅰ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SO3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

D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容器是绝热容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

B、容器是恒温恒容,是恒压容器,反应过程中随着SO2转化为SO3,容器的压强会增大,反应速率会比容器大;

C、容器是恒温恒容,是恒温恒压,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压强大于容器,平衡正向进行,三氧化硫含量增大,

D、若容器恒温恒容,容器是恒温恒容时,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二氧化硫转化率和三氧化硫转化率之和为1,实际容器是绝热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

解答:解:A、容器是绝热容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容器中平衡常数不相同,故A错误;

B、容器是恒压容器,反应过程中压强大于容器,反应速率大,容器中正反应速率不相同,故B错误;

C、容器是恒温恒容,是恒温恒压,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压强大于容器,平衡正向进行,三氧化硫含量增大,SO3的体积分数:,故C错误;

D、若容器恒温恒容,容器也是恒温恒容时,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二氧化硫转化率和三氧化硫转化率之和为1,但实际容器是绝热恒容,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因此容器SO2的转化率与容器SO3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分析判断,注意容器的条件分析应用,绝热容器使体系温度升高,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H+的浓度越来越小

B.图(b)中,Mg电极作电池的负极

C.图(c)中,发生的反应为Co+Cd2+=Cd+Co2+

D.图(d)中,K分别与M、N连接时,Fe电极均受到保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原电池

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图a中,实际上为电解水;

B.图b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铝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图c中,负极上失电子,正极上得电子,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据此写出电池反应式;

D.图d中,KM连接,连接电源的负极,Fe作阴极被保护,K分别与N连接,形成原电池,Fe为正极被保护.

解答:解:A.图a中,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故A错误;

B.图b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铝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铝作负极,故B错误,

C.图c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d为负极,故金属活泼性CdCo,故发生的反应为Cd+Co2+=Co+Cd2+,故C错误;

D.图d中,KM连接,连接电源的负极,Fe作阴极被保护,KN连接,形成原电池,Fe为正极被保护,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解池和原电池知识,注意把握电化学工作原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中等.

     

(10分)如图是中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a)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E为常见金属,J为红褐色沉淀;

(c)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B的存在;

(d)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常呈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4)向含n g L的稀溶液中加入m g E,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若L只被还原为+2价化合物,则n:m不可能为  .

A.5:1        B.9:2       C.3:1         D.4: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无机框图推断

1

22Na2O2+2CO2=2Na2CO3+O2Fe3++3OH=FeOH3

30.5NA

4A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推断题.

分析: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二者反应生成,则ANa2O2BCO2,二者反应生成Na2CO3O2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CO2的存在,则G为从CaOH2,故CO2DNa2CO3,金属E经过系列反应得到J为红褐色沉淀,则JFeOH3EFeFFe3O4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若保存不当常呈黄色,应是浓硝酸所具有的性质,则LHNO3KFeNO33HNaOHICaCO3,据此解答.

解答:解: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二者反应生成,则ANa2O2BCO2,二者反应生成Na2CO3O2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CO2的存在,则G为从CaOH2,故CO2DNa2CO3,金属E经过系列反应得到J为红褐色沉淀,则JFeOH3EFeFFe3O4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若保存不当常呈黄色,应是浓硝酸所具有的性质,则LHNO3KFeNO33HNaOHICaCO3

1)由上述分析可知,ANa2O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Fe3++3OH=FeOH3

3nNa2O2==0.5mol,由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生成氧气为0.25mol,故转移电子为0.25mol×2=0.5mol,即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故答案为:0.5NA

4)向含n g HNO3的稀溶液中加入m g Fe,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若HNO3只被还原为+2价化合物,即生成NO,当生成FeNO33时,Fe的质量最小,则:Fe+4HNO3=FeNO33+NO+2H2Onm的最大值=4×6356=92,当生成FeNO32时,Fe的质量最大,则:3Fe+8HNO3=3FeNO32+2NO+4H2Onm的最小值=8×633×56=31,故31nm92,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题目难度中等,物质的颜色及特殊反应是推断突破口,注意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掌握,(4)注意利用极限法进行分析解答.

     

(10分)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c(CO2)=c(CO)

B.K不变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v正(H2)=v正(CO2)

E.c(H2)保持不变

(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O2]•[H2]=[CO]•[H2O],此时的温度为  ;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mol CO2、1.2mol H2、0.75mol CO、1.5mol H2O,则此时反应朝  方向进行(填“正反应”、“逆反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

1;正反应

2E

3850;正反应.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依据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概念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温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2)依据判断平衡状态的方法来判断即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

3)依据平衡常数计算式和图表数据分析判断;

解答:(1)由CO2g+H2gCOg+H2Og),反应的平衡常数K=;依据表格数据说明平衡常数随温度升温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正反应

2AcCO2=cCO)和起始量和消耗量有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K就不变,所以K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压强都不变,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之比,是正反应速率之比,υH2=υH2O) 表面水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vH2=vCO2)都是指的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D正确;

E.混合气体中 cH2)不变是平衡标志,故E正确;

故答案为:E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K=1,依据图表数据可知,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50;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mol CO21.2mol H20.75mol CO1.5mol H2O则有Qc==0.93751,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850;正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时首先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特别是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及反应的吸、放热问题.

     

(1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的相关问题,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丙中滴有少量的酚酞试液.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

(2)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     .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    L.

(4)铜丝a处在开始一段时间的现象为   ;原因是       .

(5)丙中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6)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为     .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原电池

1CH48e+10OHCO23+7H2O

22Cl2eCl2

34.48

4)溶液变红;由于2H++2e=H2,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5bd

64H++O2+4e2H2O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燃料电池中,投放燃料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

1)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投放燃料,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甲中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乙装置中石墨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3)根据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计算铁电极上生成氢气的体积;

4a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促进水的电离;

5)铜的精炼时,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

6)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铜被氧化,应为负极,正极上氧气被还原.

解答:解:(1)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投放燃料所以投放甲烷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故答案为:CH48e+10OHCO23+7H2O

2)甲中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乙装置中石墨电极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2Cl2eCl2

3)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4=0.4mol,乙装置中铁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设生成氢气的体积为xL

2H++2e=H2

2mol 22.4L

0.4mol xL

x=4.48

故答案为:4.48

4a为阴极,发生2H++2e=H2,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故答案为:溶液变红;由于2H++2e=H2,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5)电解精炼铜时利用了电解原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也有少量转化为热能.电解精炼时粗铜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精铜做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得电子.粗铜中的不活泼金属不能失电子,以阳极泥的形式沉积在阳极附近.此题应选bd

故答案为:bd

6)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铜被氧化,应为负极,正极上氧气被还原,电极方程式为4H++O2+4e2H2O

故答案为:4H++O2+4e2H2O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解池和原电池知识,注意把握电化学工作原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