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稍息(shào)  倒装句(dǎo)  好高务远  一年之计在于春

B.刷白(shuà)  夹肢窝(gā)   淡薄名利  秀才人情半张纸

C.鹄的(gǔ)      一沓钱(dá)   丰富多采   勿谓言之不预也

D.说客(shuō)  悄悄话(qiāo)  尝鼎一脔   千里因缘一线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C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瑛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军旅诗人中的佼佼者而登上诗坛,常以细腻灵动的笔致描绘诗境,从不同侧面描绘战士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的心灵。

B.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必须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

C.马克思为构筑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世界贡献了毕生心血;他一生颠沛流离,常常不名一钱,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深奥丰富,为人类留下一座巨大的思想理论宝库。

D. 他在接受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一下子受到了不虞之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

     

依次填入下边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             。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地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            。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             。“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余秋雨《雪》)

①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

②可那不是飞舞的雪花,是远处山顶的积雪

③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

④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

⑤这样的雪,在我,却总觉得索然;但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

⑥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C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6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引住了。因为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反观自身、心灵对话都是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没有价值的指引,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几千年的学徒制、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

④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⑤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我们还应将如何面对自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此外,还要注意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人有确定性的需求,把世界和人事纳入“常规”才会有安全感,但教育在非常态意识体验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

⑥最后,教育活动步调要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

 

4.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学徒制和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应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和个别化的教育方式之间实现一种相对平衡。

B. 上百年来,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但近年来,却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结果造成了人心灵的枯死。

C.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想转型,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D.现代教育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同时,知识传授等教育活动的步调要放缓。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及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对现代教育充满忧思,他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但又没有简单的排斥、否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思考。

B.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尤其关于呵护儿童心灵,让孩子自然发育的思考,颇有见地。

C.作者认为,现代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它的发展具有惯性,整体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看法。

D.作者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在实利追求盛行的当下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一些小的修补和尝试。

6.现代教育如何实现转型?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三槐堂铭并序

苏  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①,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②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①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②晋(国)公,王佑。

 

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         必:肯定,确定

B.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以:介词,因为

C. 而其可必也审矣               审:明白,清楚

D. 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卒:动词,死亡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B.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C.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D.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从天命有常无常说起,立论起点高远,关键是提出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尽管正反观点以讨论的方式呈现,但情感褒贬已经蕴含其中。

B. 文章第二段承接第一段展开论述,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肯定了“善恶之报”,从而过渡到下文以自己见闻印证“天定、可必”,论证周密,转圜自然,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C. 兵部侍郎晋国公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名,并且辅佐过赵匡胤和赵光义,是文武全才,可惜因为做事太过正直没被封相,但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懿敏公却得到福荫,做了宰相。

D. 就全文看来,文章气脉贯通,从天下之理写到王氏家族,意在宣扬“仁厚忠恕”的德行,不怨天尤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带有警醒世人的良苦用心,是“文以载道”的良好体现。

10.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6分)

                                                                                       

                                                                                 

(2)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梅 花

沈德潜【注】

残雪初消欲曙天,无枝冷艳破春妍。

山边村落涧边物,篱外幽香竹外烟。

自我相思经一载,与君偕隐已多年。

惜花兼怕催人老,扶杖更深看不眠。

【注】沈德潜(1673~1769),清代诗人、理论家,博学多才但屡试不中,67岁方中进士,此诗作于未中时。

(1)诗歌一、二联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简要分析。(6分)

                                                                                      

                                                                                       

                                                                                          

                                                                                      

                                                                                   

(2)请概括作者无眠的原因。(2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句子(6分)

(1)韩愈《师说》中阐述老师职责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归园田居》写乡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其中用鸡犬之声相闻表现安乐祥和的两句是:“                   ,                    。”

(3)《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句子是:“                  ,                    ?”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不超过25个字)(4分)

一个人打点好了行装准备出发。这时,他看见他的狗仍站在门口打哈欠,便严厉地责备它说:“为什么你还站在那里打哈欠?一切准备妥当,只等你了!赶快跟我走吧!”狗摇着尾巴回答说:“主人,我早就准备好了!我等你等得都打哈欠了!”  

 

 

 

 

 

 

 

 

 

 

 

 

 

 

 

 

 

 

 

 

 

 

 

 

 

25

 

寓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有些人常常不检点自己,还把过失归咎于别人。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个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4分)

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弱小的草啊,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地装点了世界

              ----冰心《繁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