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能力测试

材料一、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假如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引自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下卷)

材料二、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假如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与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而且无计划性也停止。”——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

材料三、罗斯福睿智地指出:“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论与核定原有的价值观念……从前那些大投机商与金融寡头们只要开发或建设什么,我们就什么都给他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的任务不是开发自然资源,或者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而平衡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与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与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开明管理的政治时代已经到来。”——引自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

材料四、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部分论述》

材料五、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阅后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亚当•斯密、恩格斯、罗斯福、斯大林、邓小平的经济主张或观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以上观点的应用及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得到有哪些重要启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社会经济发展史综合运用

(1)亚当•斯密:自由竞争,国家不干预经济。恩格斯:垄断组织产生,生产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得到克服。罗斯福: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抛弃市场手段的调节作用。邓小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计划与市场的两种手段作用。(5分)

(2)蒸汽时代,自由竞争,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对亚非拉国家是破坏性与建设性并存。

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资本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列强争夺市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缓与经济危机,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在发展经济中,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先照搬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分)

(3)启示:经济体制的创新必须以适应生产发展水平为依据,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2分)

     

阅读以下材料(13分)

材料一、在明代白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成化年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读书人,看见别人经商图利,时常获利几倍,就也想做些生意。初时很不走运,落得倾家荡产,幸得朋友去海外经商,就要把他捎带了去。无意之间,他在街上走,看到游街的红灿灿的名为“洞庭红”的蜜桔,就用朋友赠送的银子买了百十斤蜜桔抬上船去,被朋友们嘲笑一番,没想到,到了南洋,当地人不识,均以一个大钱一个抢购,无意之中获利千倍。在返回途中,他捡到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又被取笑一番,岂知船到福建,被一个“波斯商人”看到,以五万银子买下。遂逐步发展成大户人家。

(1)这则故事提供了哪些有关明代社会经济和生活观念的信息?

(2)上述材料出自文学作品。你对学者利用这类材料进行历史研究有何看法?

材料二、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他指出:“日本人能窥知西洋富强之由来,竭全力以振兴工业。中国但知西洋有坚甲利兵,而竭全力以练兵。舍本求末,故至今犹陷于困境也。”“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摘自《张季子九录》)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想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1895年,张謇宣布放弃仕途,转而经商,先后创办纱厂、面粉厂、电厂,建码头,修公路,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3)依据材料,概括张謇的思想主张。联系该思想主张的目的和实践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所代表的这一社会思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社会经济发展史综合运用

(1)信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渴望通过经商致富(传统轻商观念转变);中外贸易得到发展;商人渴望通过投机实现一夜暴富。(3分)

(2)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是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是,文学作品又有一定的虚构性,用做历史研究必须慎重。(4分)

(3)主张:实业救国。(2分)

评价:实业救国的思想和实践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精神和进步意义;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为中国的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也起了抵制作用。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下,实业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