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曲师大崇德补校质检)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解析: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到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

     

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A

解析:读清材料含义“上天为民求主,降大任于汤,使为民主”,即汤为民之主人。并非真正的多数人享有权力的“民主”。
     

客家人十分重视族谱的修订和保存,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联结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对客家人重视修订族谱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 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C. 古代分封制的遗风     D. 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解析:分封制只是先秦时期实行,封建社会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家谱与血缘关系密切,故A正确;修家谱为了激励后世,故D正确;族谱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体现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

解析: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更符合题意要求。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B 

解析:由题中“常与知州争权”及“朝廷使我监汝”判断该官职应为北宋时期的通判,监视知州。

     

一位教师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要求学生为下图的漫画写一句主题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洋人的朝廷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D.相互提携共同奋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D

解析:本题通过图片旨在考查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图片含义显示:中国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是《辛丑条约》造成的极大恶果,由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宣布拍卖中国圆明园的流失文物——兔首和鼠首,引起了国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要求停止拍卖,将其归还中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兔首和鼠首流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②兔首和鼠首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重要见证

③只有收回兔首和鼠首才能证明新中国的强大

④海内外华人提出的要求是符合道义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C
     

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显示被割占地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得以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及读图能力。《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但辽东半岛因为“三国干涉还辽”而最终没有割成,最后得以实现的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所以答案为D.;而A项中的香港岛则是在〈南京条约〉中割出的,B项为干扰项。
     

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一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治疗,还把这件事向延安做了解释。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解析:从题目中“误伤”,“向延安解释”,可知该场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A

解析:注意1942年这个时间信息,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材料表明中美联合抗日,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中美联合抗日不能简单说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故B错误,CD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

     

读《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某一篇文章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一段文字,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3777日的“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及史料中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透露的“卢沟桥”、“宛平县”、“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等信息,不难判断出文中描述的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所以答案为D.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挑衅是在东北,与材料所述信息不符,AC.为干扰项。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

解析:太平天国的 “国”字口中是个“王”字,说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而辛亥革命“国”字口中是个“民”字,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目标要建立中华民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D 

解析:“玉玺”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表。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D

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的危亡。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D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上实现了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可谓历史转折的里程碑;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日益得到广泛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喷薄欲出,可谓历史转折的里程碑。
     

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     )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D

解析: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政府成员对总统负责,所以林肯的做法符合宪法的规定。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B

解析: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在1947年,渡江战役和推翻国民党统治是在19494月。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此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共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A

解析:从南湖、画船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最初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文物就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右图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商县第一中学颁发于民国37年的高中毕业证,我们可以判断(    )

A.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已推行高中教育

C.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发展史      D.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珍贵文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D 

解析:民国37年是公元1948年。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一瑞金—延安一西柏坡一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丁变化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A

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应该在中央(瑞金)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

A.①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A 

解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故②错误;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③错误。
     

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历史文化常识

D 

解析:“结婚证”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说明,它是《婚姻法》的体现,因此④表述与事实不符;再由结婚证中的毛主席语录可知①③是正确

     

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几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中的发言?(    )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B

解析:从材料中的“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可联想到日内瓦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会议最终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    )

   

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

②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出兵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

③说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w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C

解析: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出兵以及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因此②③错误。

     

新中国成之初,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加入社会主义阵营;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改善了同美国、日本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周边的区域国际组织,如1993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6年到2001年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    )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时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个国家一切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自建国一刻起就始终奉行的对外关系的总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与印度、缅甸在1954年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苏建交是在1949年,此时还没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对外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据此答案可判断为A.此题易错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