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6-09   来源:小学资讯    点击:   
字号: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7篇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7篇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

绪论 学会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

知识要点:

教育学、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的含义;教育学对于教师取得教师资格与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意义;教育情景的含义;介入教育情景的实践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及学科要素以及对于教育学研究产生影响;情景化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本章考点:

教育学、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的含义;教育学对于教师从教的意义;教育情景的含义;

1、 教育学: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事实:具有广阔的含义。①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是 存在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感知、可人事的事物。②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的教育实践。

3、 教育问题★:当教育问题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进行回答、解释我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教育问题★才是教育科学的开端。

4、 教育情境★:即教育、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它包含形象化的典型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教育情境可以利用文字、音像等多种方式表示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的运行,其中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育中介三者之间的联系,实施教育的过程、时间、地点。

5、 加入情境的教育学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维度组成。

6、 教育情境的介入对于教育学研究产生影响:P7

7、 情景化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P7

第一章 教师 认识教育

知识要点: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效应

本章考点:

教育、教育目的、个体发展、个体个性化;教育各要素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社会政治、社会文化)

第一节 教育的属性

1、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从成分上分析,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

3、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以教育为目的吧受教育者作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变化。他把教育的影响作为手段,用它来吧自己的活动传导到教育对象上去。

(2)受教育者★:是教育教育实践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可以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好教育环境★。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5、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6、教育的发展:

(1)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特点★★★: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或(奴隶、封建社会)特点★:①教育具有独立的活动领域,从生产劳动好的和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②教育内容丰富起来,学校教育方法注重背诵记忆,主要采用个别方式③具有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3)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特点★:发展性、生产性、商品性、科学 性、民主性;现代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

1、 教育的目的★: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1)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正确地解释l”中对教育目的做了第一次明确的表述。

(2)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①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③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教育目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①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②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

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1)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2)教育目标分类★(三大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情意领域

第三节 教育的功能

1、 个体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个体的“身”方面更多取决于自然的成熟;个体的“心”方面更多受教育的影响。个体的“心”方面的发展反映出来的对教育的需求,主要为个性化和社会化梁方面。

(1)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①遗传★: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前提。②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预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③教育:规定中人大发展方向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2)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①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有简单到复杂,有具体到抽象②阶段性---教育要考虑学生现有水平,也要提出高于原水平的要求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适时教育④个别差异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3) 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包括政治、道德、社会角色社会化。

(4) 个体个性化:侧重于个体“独特性”的形成,包括能力、特长、独立自主性、自觉积极性、能动的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2、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约和促进★。

(1) 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8★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A提高对生产要求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b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的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c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要的时间d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e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②教育是加速现代化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

(2)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P49★政治对教育①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②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③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三种手段是法律④政治对教育作用的另一个最常用手段是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影响受教育这的思想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

(3)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P50★

(4)教育对文化的作用:P51①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②对文化的普及③教育还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的效应

1、 教育的效应★指:教育实际干了什么。

2、 应试教育的负效应:★★P57①片面追求升学率②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③升学造成学生分化

3、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普及性、群众性)、发展性。

第二章 教师 认识自己

知识要点:

教师劳动特点、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教师的角色、

本章考点:

角色、敏感性、交往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的角色、角色冲突

第一节 情感养成与智能储备

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

(1)好老师的职业情感和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促进。

(2)促进★:指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帮助,包括:通过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缓和焦虑、以及克服优柔寡断。

促进的教育态度★可以综合为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

(3)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简答:师生交往中,教师应该怎样做?)

①理解学生:心胸豁达(心胸豁达的第一个品质是灵活性)、敏感性、移情作用、客观性、

②与学生和谐相处: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教师应该:真诚、非权势、积极相待、交往技能③积极的自我意识④教育的期待:包含两方面(对学习潜力的猜想、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2、教师智能结构★:

(1) 知识结构:★P81①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②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③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2) 能力结构:★★P82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导能力、教育过程控制能力

第二节 教师角色★P85

1、 教员角色★:教员角色★★是教师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地位。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和评定学业。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业务能力。

2、 领导者角色:P89

3、 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解决人的人生方向问题、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

4、 心理医生角色:P95

5、 青少年的朋友角色:P96

6、 父母角色:P98

7、 榜样角色:P99教师的表率角色主要表现在:言行一致★。

8、 被攻击的对象的角色:P101

9、 研究者角色:P103教育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

10.学校管理者

11、教师的角色冲突★:知己朋友与权威的冲突。

第三节 教师劳动特点★:

1、 特殊的复杂性:原因★(1)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2)教师劳动任务:既教书又育人(体现了复杂性★)(3)教师的工作是综合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 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3、 显效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 空间的广延性好时间的连续性

5、 劳动量的隐含性

6、 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7、 劳动的协作性

第三章 透视教育对象

知识要点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多种特征、师生之间的关系、

本章考点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特点、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师生之间的关系类型、师生关系的改善

第一节 学生的本质属性

1、 学生是人:①是一个能动体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③独特的创造性

2、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①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②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③具有活的成人关怀的需要

3、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①以学习为主要任务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③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5、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P132

6、 学生的社会地位:

7、 (1)(学生的权利)①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②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2)我国宪法第46挑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节 学生的多种特

1、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1) 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左右的阶段,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展期。

(2) 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①初中生★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②初中生思维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③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是12-15岁★。

2、 初中生的气质、性格差异好教育:P144-147

3、 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P147-148

第三节 师生之间的关系

1、 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

(1)工作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

(2)人际关系: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器,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

(3)组织关系:

(4)心理关系★:①认知关系②情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社会性、普遍性、稳定性。

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发展阶段:接近、亲近、共鸣。

(5)非正式关系:发生在正式组织以外,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关系,它出于感情、友谊、共同需要的结合。

2、师生关系的改善

(1)师生关系的类型: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民主型★★。P162(*注:出题方式1、依据师生相互态度、感情关系的表现特点来选择是属于那种类型 2、简答、论述民主型关系的特点、如何建立等。)

(2)教师的人格态型:柏恩博士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一般有PAC三态: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

3、教师的人际知觉:指教师对学生相互关系的知觉。①教师与所教班级集体的关系知觉②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关系的直觉。

第四章 教育环境

知识要点

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的功能、特点、影响;社区文化的影响;新的教育机制

本章考点

校风的概念、形成与影响;人际环境、物质环境、同伴影响、花盆效应;家庭教育的教育功能表现、家庭教育的特点、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社区、社区文化的概念、社区文化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社区的教育功能

第一节 学校环境的影响

1、校风★★:一个学校社会的气氛。即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校风的培养是在过去长期工作中、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既经树立,则能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校风中的学风和教风是中心,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领导的作风。

2、第二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外教学形式★。

3、微观环境的影响有★:同伴效应、花盆效应、教师的期待效应等。P178

(1)同伴效应: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同等群体的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特点、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他们时常俱在一起,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2)花盆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教师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只强调求同思维,不允许求异思维;只限于“标准答案”,不要独立思考;只要求掌握现成的结论,不要求洞察这种结论产生的过程,这样就会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高分低能、适应力差、难获得社会成就。

(3)教师的期待效应: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影响

1、首席地位的教育影响是:家庭教育★。

2、家庭的教育功能: ★★P182

3、家庭教育的特点★:P184(1)先主性先主性,指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交往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知子莫过夫,知女莫过母”表现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4、家庭中哪些因素对教育有影响★:P187家长职业类别、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完整性、家庭的气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

5、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P190(1)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

第三节 校外之校★---社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1、 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存在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

2、 社区文化: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它拥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明显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体系,要一定特殊的社会组织,以及某种价值观念。它有力地约束着社区内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和人的发展方向有着潜在的影响。

3、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服务、教育、宣传、经济、协调功能。

第四节 新的教育机制---家庭、社会、学校的结合

1、如何理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P199

2、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1)互相访问

(2)通讯联系.主要方式有★:传递书信、联系卡、打电话、捎口信、寄送学校出的《校刊》《报刊》《家庭教育通讯》

(3)召开家长会★★.是目前我国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有全校性家长会、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最常采用的是班级家长会。

3、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P205(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2)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于学生有益的活动。(3)学校与社会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4)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5)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另外,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和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一般而言,学校在联系中应起主导作用,学校是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最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第五章 课程结构

知识要点

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课程内容的结构和类型、国内外课程改革趋势、课程的表现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计、

本章考点

课程要素的演化与成分;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必修、选修、活动课;显性与隐性课程;中小学课程的要素、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我国课程改革趋势;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1、 课程★: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2、 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

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四方面的要素★★: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健身经验要素。

3、 课程的结构:(1)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

①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外语★

②知识类学科:历史、地理、政治、公民、物理、化学、生物等

③技艺类学科:体育、艺术、技能等

(3) 必修、选修、活动课

①必修课: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

②选修课★: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好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③活动课: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有人称为:第三课堂。

4、 课程的基本类型:

(1)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 ①概念:P221②特点★:P222

③孔子★★---分科教学之始;亚里士多德---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夸美纽斯---提出比较完整的学科课程理论和方法。

④相关课程: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

⑤融合课程: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成的新学科,它是吧相关课程融为一门学科。

⑥广域课程:综合课程。合书们相邻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

⑦核心课程:问题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将及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联系教学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 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2)活动课程★★:P223①概念②特点③活动课程基本出发点:儿童的兴趣和动机。④学习者的动机分类:社会动机、建设动机、探索动机、表演动机。⑤倡导者:杜威和克伯屈★。

(2)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①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好考核的依据之一。

②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递进关系、转换关系、互补关系。

④隐性课程的结构★: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

⑤隐性课程的功能★:陶冶、育美、益智、健体。

4、简述必修、选修、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5、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P235(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和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

(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236(1)以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①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②学科的知识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第二节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设计

1、 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安排。它体现了根据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好重要依据。

2、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 教学大纲:是依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4、 教学大纲的结构★: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他。

5、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它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同时也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同时,教科书(教材)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

6、 教材的编写原则:P244(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在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在编排上通常采取直线式与圆周式。(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7、 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P246★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

2、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3、教学设计的步骤:★P250

4、教学目标的叙写:①用教育目标代替.如“把学生培养成良好的公民” ②含糊的教学目标.如“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③明确的行为目标.“根据参考手册,学生能用正确格式书写求职函”

第六章 课堂教学

知识要点

教学过程的要素、基本功能、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的原则、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气氛;教学组织形式;

本章考点

教学过程的要素、基本功能、规律;八个教学原则;十个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六种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的原则、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参观法、教学基本环节

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过程

1、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2、 教学过程的要素:加涅认为有九个要素(1)引起学生的注意(是教学过程中首要因素★)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变化教学情境 ③结合学生经验,从已知到未知(2)提出教学目标(3)唤起已有经验(4)提供教材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注意学习表现(7)实施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

3、 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1)传授知识:---最基本的功能

(2)形成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写字、实验、体操等肢体或器官的活动是动作技能★。

(3)培养智能

(4)发展个性

4、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2)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4)教学要素整体性的规律

第二节 教学原则★(*出题方式:1、名词解释2、举实例,让判断教师遵守或违背了哪种原则3、判断《学记》里的话体现了何种教学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

2、 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和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①一般分为: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模拟直观(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和语言直观。②书P273原实例,要求判断符合什么原则。

3、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4、 循序渐进原则:即系统性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5、 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6、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7、 可接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三节 教学方法、技术、教学策略

1、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内容而采用的办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读书指导法,也叫自学辅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科书和参考书获得知识的方法。
(5)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6)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通过接触实际事物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或验证知识,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7)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8)实验实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获得知识的方法。
(9)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提供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0)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 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

2、教学方法现在的衡量标准★:P289(1)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就是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3、指在教学中使用的传递信息的媒体好进行教学的技术手段。它的作用是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个别化,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P293(1)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涉及别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2)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3)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4)能增进教学效率(5)能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扩大教学规模。

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1)演播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借助电教媒体,演示图像,播放录音,以传递教学信息。即提示-播放-讨论-小结-作业。(2)插播法:在教师讲解时,穿插播放电教教材的有关片段,为讲授提供感性材料或例证,作为抽象概括的基础,并激发学生听讲的积极性。即讲解-播放-讲解-播放-小结。

4、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习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

5、教学策略分类:P295*出题思路:给出运用的原则或主要步骤,让选出属于哪种策略。如:“呈现实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巧属于概念形成策略★”。

6、发展性教学策略:P2961)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和可操作性(2)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4)承认差异,因材施教(5)研究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教学过程规律,融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形成教学个性风格,使学生在整体优化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第四节 课堂管理

1、 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P298(1)了解学生的需要(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P300(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2)学生的定型期望.定型期望:指人们对某一职业或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3)班集体的特点。班集体不易过大,一般以30-4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50人(4)教师的行为方式①强制性因素:包括使学生产生规范感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产生尊重感的教师地位,使学生产生敬畏感的奖惩手段;这部分因素靠的是教师职务影响②亲和性因素包括使学生产生向往感的教师才能,使学生产生敬爱感的教师人格,这部分因素是就是本身具有的,属于教师个人专业影响,是课堂控制中的一个根本因素。③操作性因素:包括教师对课堂活动做出判断的实践经验;实施教育控制的教育机智,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技术性能。

3、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

4、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准:P305日本冈德雄认为积极的气氛即“支持型”,特征是:自信与信赖;宽容与主动;自发型与多样化。无需担心集体压力与他人眼光,不拘泥于惯例与常规,有创造性地去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5、中性力量★的处理:P306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1)表现形式有:①不在听课,但静静坐在座位上的学生②张开双眼出神地望别处③既不吸引别人,也不使其他人分心的乱涂乱画④两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交换意见⑤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这些中性因素个别出现时,可以带来对教师一种课堂情绪的影响,但也可以在不扰乱主要工作的条件下,接受这些中性因素。同时,也需要教师的诱导,从而转化为积极状态。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3、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 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年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3、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道尔顿制

1920年,美国的H.H.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5、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分类为两种,一种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6、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

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的辅导和评价工作

第七章 教会学生学习

知识要点

学习的分类和过程、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章考点

学习的类型、学习的基本思想、能力学习的过程、品德学习的过程;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基本要求、方式

第一节 学习的分类和过程

1、学习的类型★: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技能和熟练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学习、道德品质好行为习惯的学习。

2、 知识学习的过程★★★★:选择阶段、领会阶段(第二阶段)、保持阶段、应用阶段(最后阶段)。

3、技能学习的过程★:定向、分解、定位、熟练(最后阶段;自动化)。

4、能力学习的过程:杜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提出疑问、分析、假设、评断、结论。

第二节 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

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须符合以下要求★★:P327

(1)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①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②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③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④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学习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学习活动总量★:是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①要保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②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③合理设计各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④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

(3)劳逸安排的节奏性。解除疲劳的根本方式是休息。休息的方式:静止性休息和活动性休息。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交替进行;文理各科、动静科目的交替安排;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每节课以30分钟为宜。

第三节 学习的态度、程序、途径、手段和技能

1、 学法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

2、 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的学习技能。包括:★学习条件的最优化、学习过程的最优化、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3、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P333①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②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③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④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4、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P334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一种需要感②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学习获得的进步,使之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坚定自己能够学好的信心③学习要有一定的难度,即这种难度是经过④

5、学法的指导过程:了解学情(重要前提)、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实施指导、反馈控制。

6、学法指导的方式★:系统传授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渗透式、学习诊断式★、经验交流式。

第八章 教会学生做人

知识要点

素质教育的内容、特点、目标分解;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德育原则;学生教育的方法

本章考点

素质教育的内容、特点、目标分解、人格教育方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第一节 塑造完整的人---素质教育的内容

1、 素质教育★: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2、 素质教育的特点★★★:整体化★(全面发展)、基础性、内化性、综合性

3、 素质教育目标分解:(1)思想政治素质★---占统治地位(2)道德素质★—培养对偶的观念、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3)文化素质(4)生理素质(5)心理素质(6)审美素质(7)劳动素质(8)交往素质

4、 人格教育方法:P352

第二节 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 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发展顺序进行★。

2、 道德认知:即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善恶是非的判断。

(1) 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2)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的过程★:①从他律到自律 ②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 ③从他人到自己 ④从片面到全面。

3、 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在心理上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等。如自尊感、荣辱感。

4、道德意志★: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实例分析★)

5、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第三节 德育原则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2、疏导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即循循善诱原则。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实例分析★):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实例分析★):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第四节 学生教育的方法

1、 说服教育P373。教师使用口语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项目,说服★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2、 榜样和示范★:“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言传重于身教”

3、 锻炼: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

4、 修养:“慎独”:---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5、陶冶★:通过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6、评价(1)奖励:赞许、表扬、奖赏★(2)惩罚:★★书P381案例分析(3)操行评定

第一章 绪 论

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四个要点;教育心理学定义;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发展的三个时期;桑代克、布鲁纳、布卢姆、加涅、奥苏贝尔等代表人物的贡献和代表著作;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五个趋势;六种研究方法;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本章考点

教育心理学、六种研究方法的定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发展历程和趋势可

作为简答题出现。

第一节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1、 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P1-2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它是一门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4、 理解教育心理学要注意四个要点:P1-2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如从心理学角度对学校、教学、课、学生及教师的认识);学习的基本理论(揭示学习的实质和学习过程);各种类型的学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感知和注意状态、学生自我意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节 历史、发展与现状

1、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

2、教育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3、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家:

(1)布卢姆。★其代表作为《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早年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后来的掌握学习理论是他主要的两大贡献。

(2)布鲁纳。其代表作《教育过程》,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3)加涅.《学习的条件》。

(4)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5)安德森.《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4、现状和趋势:P10-11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应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并不根据研究的目的去控制或改变教育过程中的有关条件,因此一般也称其为自然观察法。

2、 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它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些心理活动时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3、 教育经验总结法:专业研究者同教师一道,从心理学角度对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优秀经验加以总结,有目地整理这些经验,从中提炼所包含的心理学规律。

4、 自然实验法:是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5、 实验室实验法:(略)

6、临床个案法是对学与教的个案作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知识要点

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课程的概念;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学生群体心理特征;教师角色与教师心理;期待效应;

本章考点

学生群体分类、特点;班集体类型、形成;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第一节 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1、广义的教育: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只是青少年和儿童的事,只与教育机构有关。

2、学校教育:指在课堂情境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学校是教育的唯一基础;现代教育观认为学校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个人社会化而建立的专门系统组织;其功能既是学校教育的,也是社会的。

3、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1)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简言之,也就是使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2)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学会学习”是现代人个体发展的关键,“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

4、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5、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星湖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包括三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从过程展开分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内容输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经验输出。

6、当前学校教育可能存在以下弊端:P24

第二节 教师和学生

1、学生群体根据其组成方式及性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2、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等等。

3、班集体的类型★:团结的班集体、散聚的班集体、离散的班集体。

4、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这如下过程: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

5、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率呢?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Schmuck,1975)的建议。P27

6、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如班级中的“团伙”等。★

7、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规模:2-7人;一般是男生群体较女生大。

8、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9、社会测量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若★★提出,后经人改动,步骤如下:填写调查表(问卷)、制作矩阵表、绘制网络图。

10、教师的中心角色:教员★

11.教师的角色:P38

12、关于教师期望和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是1968年进行的,实验的主持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

13、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40

14、讲台效应:讲台上下感受的不同可能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它可以起一种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课者周围。

15、我国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心理特征:P44

16、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P45-51

17、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与特点:课堂交往是一种正式交往★。②课堂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③课堂师生交往是“一对多”式交往。

18、.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P54

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知识要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教师的责任、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发展的方向;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本章考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教育目标的

分类

第一节 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2、珍妮特.沃斯的“三重四面”教学目标观:

(1)学习的四个层面:自尊、生活技能培训、学习怎样学习、具备特定的基本学术能力、体能好艺术能力。

(2)三重目的:学好技能和有关科目的知识;培养综合概念技能;培养个人技能的态度。

3、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包含三个基本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4、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五方面目标)P64

第二节 教师发展的方向

1、教师发展的方向:专业化、人性化。★

2、教师职业专业化是基础教育活动现代化的保证和标志。P68

3、教师职业人性化:P70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1、学习目标★★:即(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教学目标即课程目标。

2、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的立大学的泰勒★★。他主要致力于测试题设计研究。

3、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1)启动功能★--引火线式.(2)导向功能.(3)激励功能.激励作用=效价×期望(4)聚合功能。

4、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1)价值性标准.(2)可能性标准.(3)低耗性标准.(4)丰富性标准.(5)高就性标准。

5、学习目标的编写:P76

6、马杰学习目标模式三要素:行为、条件、标准。

7、教育目标分类。一般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1)布鲁姆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分为六项★: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统合、评审★。

(2)柯拉斯沃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3)齐卜勒心因动作的分类: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

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知识要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制约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征;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本章考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趋势、制约因素;认知发展的分期;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1、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向着更高级的适应发展的不可逆过程。

2、 发展的方向与顺序:(1)头—尾梯度:发展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作头—尾梯度。(2)近末梢梯度:发展是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进行的。

3、 发展的趋势:(1)综合的分化.发展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2)平衡化.(3)概念化.(4)社会化.(5)个性化.

4、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环境

(2)成熟与学习★

(3)社会环境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主导作用★,表现在:P95

(5)主观能动因素

5、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P96

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基本行为倾向:组织和适应

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

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

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而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具有组织、适应与平衡这三种行为的素质,成长中儿童就能够通过皮亚杰所谓的同化和顺化这两种结构或机制,把他们的经验转化为知识。

同化:儿童供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过程。

(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分期:①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②思维准备阶段(二至七岁)★③思维阶段(七岁至十一岁)★★★④抽象思维阶段(十一至十五岁)★★

(3)布鲁纳的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动作性的、映象性的、象征性的。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P105①心理及测量专家---编制新的智力测验②课程专家—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③教师—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三节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

1、 艾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原理为基础。

2、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是他所称的新生论原理。

3、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经历八个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到一岁(2)自主对羞怯、怀疑---两岁到三岁(3)主动对内疚---四岁到五岁(4)勤奋对自卑---六岁到十一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十二岁到十八岁(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7)创造性对自我决定---成年初期(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第四节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 道德发展的分期:三个阶段六个时期。★P113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给予教师的启示:P115

第五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知识要点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学习、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分类、学习的意义;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四种)

结构学习理论(两种);

本章考点

学习(广义和狭义)、学生学习的特点、桑代克三条基本学习规律、强化的类型好技巧、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要点、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要点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本主义提出的教学任务,以及各理论的教学应用

第一节 概述

1、学习★★是心理学,特别是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2、什么是学习(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广义学习★★:希尔加德(E.R.Hilgard)等人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暂时状态(如疲劳、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

加涅则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潘菽认为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

①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

②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学习导致的变化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

④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

⑤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3、一个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构成要素:学习者、刺激情境、反应。

4、学生学习的特点★★:(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5、学习的意义和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2)学习能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6、学习的分类:

(1)我国,一般根据学习内容和结果分类: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心因动作领域(

(3)加涅的分类: P130

第二节 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

1、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桑代克★★

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

(1)准备律: “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经过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

(2)练习律:练习律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

①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

②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3)效果律“在情境与反应间建立可以改变的联结,并发或伴随着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增强;当建立时,并发或伴随着烦恼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减弱。

3、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

(1)建立的过程:

US(无条件刺激) UR(无条件反射)。

CS(条件刺激)+US(无条件刺激) UR(无条件反射)

CS+US的重复(强化) UR

CS CR(条件反射)

开始时是US引起UR,然后以CS结合US而引起UR,多次这样的结合(强化),最后CS能引导起与UR高度近似的反射。这个反射叫做条件反射(CR)。

(2)几个基本的概念:

①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CS)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US)出现,也就是说不再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减低,最后会降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这一与条件反射形成相反的过程即称为消退。在消退期间,刺激与反应间所建立联结似乎被破坏了,个体所学到的反应似乎被遗忘了。

②恢复: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的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就被称之为恢复。恢复的产生是因为个体经休息后,原有的抑制作用消失所致。

③类化: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CS1) 形成条件反射后,也可能对另外的与CS1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之二(CS2)、之三(CS3)不经强化而引起条件反射。这种对同类条件刺激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被称为刺激类化。一般而言,同类刺激与原来的无条件刺激相似程度越大,即两者越相似,其类化或代替的可能性也越大。如幼儿因怕鼠,其至怕兔,某人怕蛇而致怕绳等。类化也可被称之为刺激泛化。它对理解条件反射和学习有重大意义。

④分化:类化的反面,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不类化的现象。⑤高级条件反射:即人们可利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进一步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

日常生活中,经典条件反射的现象“望梅止渴”、“—朝被蛇咬,三年怕并绳”等

4、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

(1)、建立过程P141

(2)主要规律:①假如—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念就会增加。 ②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5、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1)社会学习理论最突出的特点:★①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②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

(2)社会学习理论:P143

6、强化的种类和技巧:P146-151

(1)强化: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2)正强化:增加刺激,增强行为

(3)负强化:较少刺激,增强行为

7、理论的区别和教学运用:P151-155

8、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1)小步子逻辑序列(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第一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它来解释学习过程的是格式塔学派。★★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①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②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③重视学习过程④强调形成学习结构⑤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⑥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⑦强调基础学科早期学习⑧强调信息提取⑨提倡发现学习

(2)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几乎同时发生的三种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3)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强调课题的学习结构,在强调分析性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以及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等几方面,都可体现在一种教学方法中,这就是发现学习。

(4)使用发现学习应具备以下条件:★P166

3、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2)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有意义接受学习就是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将已定论形式表示的有意义材料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有关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融会贯通的学习。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③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它类似于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这类东西。

(4)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①代表性学习:代表性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代表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既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能区分概念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

③命题学习:命题学习实际上是学习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5)同化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概念、命题)理解新知识。奥苏贝尔认为,同化也就是所学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原有认知结构包含了新知识并扩大自身,形成更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他还认为,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不是简单的结合,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变新知识,也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所以,因新旧意义结合而产生的同化形式还可分为几种具体的模式,而依据同化性质的不同,他又提出了归属(需改变认知结构以容纳新知识)和顺应(或称顺化,不需改变认知结构即可容纳新知识,但要导致认知结构扩大)的概念。

(6)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A派生类属学习: 其性质与日常说的演绎学习相同,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知识(概念、命题)的特例,或作为原先知识的证据、例证而加以理解时,便产生了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新的材料类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如用学到的“笔”的概念来学习“钢笔”的概念。

②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也就是说,当认知结构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在概念学习中比在命题学习中更为普遍。在通过上位学习学习概念时,新学习的概念总括了原有的概念,新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其实它就是归纳学习。

第二节 发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区别及教学应用:P180

第四节 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

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及掌握学习理论

(1)教学目标分类理论P189-192

(2)掌握学习的口号和理论,其要点如下:

①几乎所有学生(90%以上。智力低下者除外),都能达到掌握90%以上学习材料的目标,其区别仅仅是所花费时间有长有短。

②一般地以“正态分布”为基础的测验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提出用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结合总结性评价取代传统的测验方法。

(3)掌握学习的方法基础主要是程序教学的技术,其步骤如下:

①确定目标;

②根据目标,设计教材,分成细小的学习单元;

③小步子学习。每步学习都进行测验,达到掌握后再进入下一步;

④及时反馈,即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反馈;

⑤矫正。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指导学习理论

(1)加涅的阶梯式学习分类最初分为八类,以后又缩减为五类。

﹡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

①信号学***-最低层次★★②刺激反应联结学习③连锁④言语联想学习⑤多重识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原则学习⑧问题解决学***-最高层次★

﹡五阶段学习分类

①智慧技能(心智技能)②言语信息③认知策略④态度⑤动作技能

(2)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

①教学就是要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②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养成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③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3)加涅提出的指导学习的程序如下:①引起动机②理解③获得④保持⑤回忆⑥概括

⑦作业⑧反馈

第四节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近三十年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自认为是在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2、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1).教学更多的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3)强调交往(4)强调发展价值观

3、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1)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3)增加创造性(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5)增强好奇心

第四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知识要点

迁移的概念和类型;影响迁移的主要原因及促进方法;遗忘规律及克服遗忘的策略;认知结构的概念、三大变量及利用组织者的教学技巧;

本章考点

迁移、干扰、前摄抑制、多度学习、组快、认知结构;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遗忘的消退理论好干扰理论;有意义遗忘理论的意义;认知结构三大变量;

第一节 学习的迁移

1、迁移:★★★★最初来源于桑代克。他把迁移定义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理解的局限性,而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而,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学习迁移表现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在知识和技能的相互影响方面。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这种现象就是学习迁移★★。

2、 学习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①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2)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又可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①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②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关于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的分类主张最初是由加涅★提出的

①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②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3、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

(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官能组成的。“心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了于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和回忆;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各种官能可能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

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

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它认为学习的内容

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

(2)共同要素论:桑代克(Thorndike)1913年从其实验归纳出共同要素说以解释正迁移作用的原因。根据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共同要素★。学习迁移的产生与共同要素关系密切,而且大致成正比例

桑代克所指的共同要素,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相同,也包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态度、情绪、方法相同。它们都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

(3)概括化理论★★:贾德★(Judd),1908年提出了解释学习迁移的类化理论。贾德认为,只要—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境到另—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

他倾向于把两个情境的共同要素的重要性减到最低,而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贾德的概括化理论强调原则的类推和应用,并不重视两种学习之间是否具有完全相同的因素。

(4)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迁移概括化理论中的另一元素,他们认为顿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一般训练的根本东西。苛勒)曾用小鸡和一个3岁小孩做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

5、学习迁移的促进★★★:(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第二节 学习的保持和遗忘

1、遗忘曲线及规律:

(1)遗忘曲线或保持曲线遗忘和保持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保持过程或保持曲线中也反映出遗忘过程或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1865)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

(2)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2、记忆歪曲现象:指记忆内容的质变或歪曲。常受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般而论,保持内存变化的倾向是同学习者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或习惯相一致的。

3、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4、遗忘的消退理论:P230

5、干扰理论:P230干扰主要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倒摄抑制是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6、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①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②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③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④复习,是学习保持和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⑤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⑦记忆术:它是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的方法来提高记忆能力的特殊方法.

7、动机性遗忘理论: 弗洛依德★★★提出了动机遗忘的理论,他称之为压抑理论.

8、三种记忆转化模式:P236短时记忆容量组快:4-7★.

(1) 编码是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对信息编码的方式经常取决于学习任务的性质。

(2) 组块就是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

9、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式P240

10、同化论关于意义保持和遗忘的基本假定:P244(

11、有意义遗忘理论的运用:P250

第三节 认知结构与迁移和保持

1、认知结构一般而论就是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更精确地分析,认知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2、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①可利用性②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③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

3、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比正式的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且与学习材料关联,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由于它出现在正式学习材料之前,人们又将其称之为先行组织者,同时,先行组织者的策略就是利用先行组织者控制认知变量的教学技术或教学策略。

4、组织者可分为两类。①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②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操纵的变量主要是清晰性和可辨别性;陈述性组织者操纵的变量主要是稳定性。

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

知识要点

知识的理解、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解决问题好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规律

本章考点

态度、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类化、定势、高原现象、功能固着;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

1、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理解的种类:P267

3、理解的水平:

①字面理解★---最差水平。②解释的理解★。③批判性理解④创造性理解★★—最高水平

4、促进理解的方法:★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变式: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学习中的所谓“触类旁通”,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结果。要使知识系统化,首先要使学生形成概念体系。

5、学生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①审题。②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③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④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

1、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例如,说话、行走、写字、运算、操作机器等等,都是技能的表现。

(1)初级水平的技能只要具有一定的初步知识和—定的练习就可获得

(2)高水平的技能则需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具有自动化水平。这种水平的技能也称之为熟练技巧★(熟练技能)。

2、技能的种类: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1)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如写字、做体操、操作理化实验等。依据动作技能的复杂程度,动作是否有连续性,可以把动作技能分成非连续性技能和连续性技能。依据是否操纵工具,可以分为操纵工具的动作技能和不操纵工具的动作技能。前者如打字、驾车、做木工活等,后者如唱歌、徒手体操、练拳等。

(2)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如阅渎、心算、★实验设计等。智力技能又叫认知技能、心智技能。

①一般的智力技能是可以广泛应用到许多活动领域的技能,如分析技能、观察技能等;

②专门的智力技能是在某种专门的认知活动中形成并得到运用的技能,如下围棋、速算等。

3、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起点行为、学习技能的动机、技能的性质、教师示范和说明的状况、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强化的状况

4、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认知和定向阶段(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5、智力技能的形成★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活动阶段的划分:

(1)活动的定向阶段---智力的准备阶段;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即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的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终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

6、智力技能的培养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7、练习过程的规律★

(1)练习曲线的一般趋势

①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 a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b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 c练习进步的速度先后比较一致;在很少的情况下,练习的进步既没有明显的先快后慢现象,也没有明显的先慢后快现象,这时练习进步的速度比较一致,其练习曲线就接近于直线

(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这“高原”就是曲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些下降。但在高原之后,又可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第三节 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1、 解决问题的过程:

(1)发现问题★---第一阶段、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

(4)和检验假设★---最后阶段

2、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

(3)言语的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3、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

(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4、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2)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

(3)发散性思维有下列三项特征:★★★★

①变通性:如一个儿童能说出砖头的多种用途。②独创性③流畅性

功能固着

5、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发展发散思维

②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④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第四节 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

1、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态度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人的态度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人对事物的信念(即坚信不疑的事实、意见与一般知识)、情感、行为倾向(对事物的趋向、回避或冷漠等各种反应的可能性)。

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

2、态度形成的途径是后天的学习

3、态度的改变的心理学方法:

(1)提供信息法

(2)认知失调法

4、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是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境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境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压抑有时是有意的,有时则是下意识或无意识的。

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当一个学生不能正视自己所厌恶的事物(包括自己过失)的根源时,就可能产生投射行为。

回归:是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时,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

移置:★是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

认同:★是—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视地位。所谓阿Q精神就是认同作用的—个典型。

第三节 巩固和增加学生优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P312

(1)尽量使已产生的行为定型或模式化;

(2)尽量设法强化这些行为;

(3)尽量引导这些行为:通过成功地接近策略,逐步使行为上升到原则的高度。

第四节 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1)尽量预防这些行为的发生,“防患了未然”;

(2) 一经出现,尽量制止这些行为的继续;

(3)加强对与不良行为相反的优良行为的倡导;
(4) 不良行为的发生应该受到适度的惩罚。

7、教师帮助学生防止不良行为出现的技巧:P312了解内情、重叠、持续不断、平和、利用小组开展教育

第八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知识要点

学习动机的概念、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注意和感知状态对学习的影响

本章考点

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积极性、焦虑、自我意识、因材施教;学习动机好学习效果的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竞争和奖惩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利用注意规律教学、焦虑对学习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常用的因材施教的策略

第一节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激活和唤起。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2、需要层次论:较为完整的需要理论是马斯洛★(Maslow,1954)提出的, 这种理论模式后来经卢特(Root,1970)修正,能够更全面地对需要结构做出说明。

需要的结构包括:生理和组织的需要---最低层次★、关系和社会的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

3、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那个结果,而学习动机则是促使学生达到那个目的的某种动力,它是学生为什么要达到那个目的的内部原因。具有同一目的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往往不同。

4、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一种学习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应的能满足需要的活动中表现出认真、紧张、主动而顽强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学生对待学习任务、学习对象的一种关系,一般把它称为学习积极性或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我们通常可以从学生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三方面来对它进行考察。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P320

一般来说,优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较广,水平也较高;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好,学习效果也较好,动机差,学习效果也较差。

6、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7、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认知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8、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它是指人们愿意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关系的动机。

交往动机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有效性。有些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有些学生不愿为他所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这就是交往动机★的表现。

9、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P331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

(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10. 简述学习竞赛和奖惩对学习动机的影响:P338

第二节 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1、学生学习中的注意状态是指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状态★。

2、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这两种注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怎样利用注意规律教学:P343-348

4、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下面三个规律:

(1)差异律:★即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差

(2)活动律: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例如街道上行驶的车辆、黑夜里的流星、活动的模型等易于被人所感知。

(3)组合律: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便于感知的重要条件。

5、观察力的品质主要有: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细微性。

6、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P357

第三节 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

1、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种现象,分生理的疲劳与心理的疲劳。

2、疲劳与学习效率成反向★关系,即人越疲劳,学习效率越低。

3、预防学习疲劳的一些措施:(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4、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5、焦虑对学习起促进或者是抑制作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①学生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

②学习材料难易的程度;

③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等。

6、焦虑对学习的影响:P370

第四节 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

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如形象,身体状况)和内在(能力、潜力、兴趣、需要与动机、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等)的自我评估或衡量。换句话说,是个人对自己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是涉及自己的认识。

2、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教学原则:★

(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

3、父母促进子女学习的原则:P380

第五节 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1、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于具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

2、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1)正常的对待方式(2)正确的态度(3)积极的评价(4)主动的操作★

3、常用的因材施教策略有:(1)能力分班或分组(2)跳级(3)留级(4)复式教学(5)程序教学

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知识要点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策略

本章考点

禀赋优异儿童、智能不足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情绪困难儿童、禀赋优异儿童的教学策略、常用因材施教的策略、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认知风格的主要差异

第一节 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

性别差异是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生理上的差异。小学阶段男女生之间无显著差异;中学阶段男女生之间差异显著。

第二节 特殊儿童想心理特点与教育

1、禀赋优异儿童:★一般而言,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儿童,其身体发育、学习成就、情绪表现、道德观念、社会适应等均较一般儿童优异;

2、禀赋优异儿童的教育策略:★P396(1)加速制教学策略(2)充实制策略(3)特殊制班级教学策略

3、智能不足儿童:根据美国智能不足协会的定义,智能不足是指在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

4、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P210

5、学习困难儿童:★指在理解和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新路历程的失常。起失常现象包括;知觉障碍、大脑受伤、阅读困难等。

6、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及教育措施:P401

7、情绪困难儿童: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

8、情绪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及教育措施:P402

9、常用因材施教的原则策略:P403

第三节 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

1、认知风格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包括:接受、贮存、转化、提聚使用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认知风格有三个特征:①它们是学生理智特征②它们描述的是那些在时间上相对稳定的过程③学生在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始终表现出这种稳定性。

2、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

(1)、场依存和场独立:①在所有的认知风格★中,最著名的是场依存和场独立。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是:赫尔曼.威特金。

②场依存:受环境影响影响大;场依存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更感兴趣。

场独立:受环境影响影响小;场独立者★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对不易接收别人的暗示,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表现在数学★成绩上。

(2)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①代表人:戈登.帕斯克

②整体性策略: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未雨绸缪;系列性策略: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子问题上,一步一步地解决。

(3)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①与求异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发散思维。★

②早在1950年,吉尔福特就提醒心理学家们要关注求异思维。★

(4)冲动思维与反省型思维

冲动思维★的学生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做出回答;反省型学生则相反。

(5)内倾的和外倾的

卡尔.荣格认为存在着两种人格:内倾的和外倾的★。

第十章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知识要点

课堂管理的心理学原理及策略、

本章考点

教学心理气氛、课堂问题行为、教学设计、凯勒计划、教学策略、教学顺序;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第一节 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及策略

1、心理气氛:★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一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2、 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课堂的领导方式、校风与班风、师生的人际关系、班级的规模

3、 在师生人际中,教师★是较为主动的一方。

4、 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P429★★

5、 课堂管理应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第二节 有效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它的具体可操作性还表现在:对教学系统的各方面的分析与设计都明确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供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选用。

3、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P433★

4、教学设计过程:P434开始环节是:学习需要的分析;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分析教学对象。

5、教学设计的特点:系统性、具体性、灵活性。

6、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

7、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P443

8、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加涅好布里格斯在《教学设计的原理》中,把教学组织形式分成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1)集体授课:主要特征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一个班的学习者。优点是:教学效率高。

(2)师生相互作用:是一种小组学习形式。

(3)个别化教学:主要特征是学生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这些以具体学习目标好运用各类教学媒体的活动为基础。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出具上述特点外,还需根据个别学习者的特点,包括:预备知识、需求和兴趣等,为个人选择好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

①个别化教学特点:P451

②个别教学系统:PSI系统是心理学家凯勒开发,常称为“凯勒计划”P453,学生教学生是凯勒计划中一大特点。

第三节 教学策略的制定和灵活运用

1、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包括四个具体的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

2、课的划分:P455

3、课堂教学顺序: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它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4、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P465

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知识要点

不同类型的学习测量的概念;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本章考点

测验、测量、评定、效度、信度;学习测验和评定的主要功能;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编制客观测验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1、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测量是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主要是借助于测验★★来进行。

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2、评定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3、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诊断功能、反馈与鞭策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心理功能

4、学习评定的分类

布鲁姆(Bloom,B.S)的分类:

配置性评定:一般在各学年、各学期开始时或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准备状态。即是知道学生的底细。

形成性评定: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总结性评定:一般在学期末进行,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学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此作出较全面的总结性评定。成绩报告单

5、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1)测验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如果一致性高,说明这个测验的效度高,反之则低。

(2)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的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只有信度高的测验才能够作为一个稳定可靠的测量工具加以应用。

(3)难度是指—套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

(4)区分度是测验题目对考生水平鉴别能力的指标,是测验题目能够鉴别受测者水平的程度。

(5)可用性 即测验在解释学生的能力、知识等方面有多大用处;测验的形式与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测验所花的时间和人力是否合适;以及评分是否客观,主持测验是否通过过特殊训练等。如果在这些方面使人不能接受,测验的可用性就低。

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

1、常用的测验方法:★论文式测验、客观测验、标准测验、心理测验

2、论文式测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重要者出几个试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地以书面解答问题。论文式测验的利弊:P483

3、编制客观测验的一般原则:P487

4、心理测验的形式:P490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自陈人格测验、态度测验、兴趣测验、价值测验、行为观察、投射人格测验)

5、智商:表示儿童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即智龄与实际年龄之比(比率智商)。

第三节 常见的几种学习评定量表

1、图示量表:是将答案的定序尺度用标线的方法提出来,回答者可在标线的任何一点上划上标记以表示自己的评定。举例:P495

2、形容词量表:在提出的问题之后,用一组序列化的形容词或修饰短语的方式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答案,回答者在每个形容词及短语上画圈或做上记号,以表示自己的评定.举例:P497

3、行为量表: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表现及其行为,也可以用来评定教师及其教学,而且还可以不使教师察觉。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资料。 进行行为评定的首要前提是准备或设计教学行为的量表,以此表明被评教师在这个量表中所居的位置。举例:P498

第四节 影响学习测量和评定的心理因素

1、 怯场是指考生由于心理紧张,情绪不安,对那些平时能解答的考题也会束手无策,以致影响考试的结果和成绩的评定。

2、 如何防止怯场?(1)基本原则①是端正学习动机(包括应试动机);②是控制能增强兴奋度的各种刺激。(2)具体作法如下:①做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②做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③锻炼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3、影响学习测验和评定的教师心理因素:(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

(1)宽大误差:即由于教师的心理作用,而导致对学生学习夸大的评定。它使测验的辨别力降低,不利于发挥评定的正常功能。

(2)光环效应:即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定不适当地受到对这个学生总的印象的影响。如一些教师对一贯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给分较高,就可能是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

(3)集中趋势:即教师自觉地避免对学生学习进行极端的评定,从而使评分接近中点的倾向。这种倾向也降低了评定的分辨作用,不能真正反映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4)逻辑误差:即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分倾向。

(5)对比误差:即教师有对自己的倾向相反的学生学习给予较低评价的一种误差。例如酷爱整洁的教师有可能给予卷面不干净的学生较严格的评分等。教师也有可能给两张形成鲜明对比的学生试卷以两个极端的评分,虽然并不见得合理。

(6)邻近误差:即相对邻近的几张试卷给予较一致评分的倾向。一个班的试卷分几次批改,那么每次评定的标准可能较为一致。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2)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通知凡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可到本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名点咨询相关问题,办理报名手续。

一、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一)考试时间: 1月、6月、10月
(二)考试等级:同一试题,根据考试分数的高低确认等级。每门课满分为100分。分初级(60-69分)、中级(70-84分)和高级(85分以上)。等级就低不就高。成绩三年内有效,每人最多可报考三次,三次都未通过考试者,不再受理该报考者的认证。
(三)考试科目:
(1)基础综合【含现代汉语(占30分)、中外文化(占30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占40分)三部分】
(2)外语【如有相关外语证书,可免考。见附件】
(3)课堂教学能力测试【含普通话考核】

说明:除“课堂教学能力测试”考试时间为10分钟外,其他课目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

(四)考试大纲:以培训时的教师讲义前例的大纲为准。
(五)考试地点: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佛山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报名
(一)报名时间:即日起
(二)报名条件: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在校大学生大二(含)以上。
(三)报名程序:

1、报名人员须提交以下材料(材料不齐全者不予受理):
(1)填写《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报名表》一份,并粘贴本人近期1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
(2)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证书复印件(报名时还须出示学历证书原件),在校大学生大二(含)以上学生证复印件(报名时还须出示学生证原件)。
(3)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报名时还须出示身份证件原件)。
(4)免考外语者,需交相关证书的复印件(报名时还须出示证书原件)。
(5)2寸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四张。

2、缴纳考试报名费、考试费、认证受理费,收费标准如下:

(1)报名费:500元/人;
(2)考试费:800元。
(3)认证受理费:900元/人(中英文双证),不含资质证明

郑重说明:参加考试学员如果考试未通过者,退还全部费用(除报名费)。但注意:成绩三年内有效,每人最多可报考三次,三次都未通过考试者,不再受理该报考者的认证。

4、本人因故不能报名的,可以委托他人帮助办理报名手续,受委托人在报名时需出示报名人的委托书原件和报名材料。
5、准考证定于考试提前一周发放。

三、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证书领取

报考者在通过考试后15天左右,就能拿到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四、代收报名费和考试费

报名费由报名点用于报名工作,考试费直接寄给负责本地区考试工作的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3)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4)

教师资格考试经验: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哪些条件

  一、考教师资格证的思想品德条件

  首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责任与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在校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二、考教师资格证的学历条件

  种类学历要求

  幼儿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

  初级中学教师必须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高级中学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三、考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考生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按照不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四、考教师资格证的理论知识条件

  考取教师资格证,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均需先学习《综合素质》《幼儿保教知识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等理论课程,参加笔试考试,且成绩合格。

  五、考教师资格证的普通话水平条件

  按照要求普通话至少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级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特别注意一点:考生在申报语文学科时普通话水平需达到二级甲等或以上; 申报其他学科则只需要二级乙等以上。

  六、考教师资格证的身心素质条件

  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精神病史和传染性疾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达到合格。

  七、考教师资格的户籍条件

  考生的户籍或人事档案必须在当地,才可以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如果二者一个都没有则必须要返回户籍所在地方可报名。

  八、考教师资格证对在校学生的条件

   在校生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幼儿、小学教师资格,专科大二、大三学生都可以参加笔试考试,但只有大三毕业生可以参加面试考试;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本科大三、大四学生都可以参加笔试考试,但只有大四毕业生可以参加面试考试。毕业之后的学生均可考教师资格证。应届毕业生可以在学 校报考,毕业之后就必须得在社会指定的机构报考了。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免费资料请访问“新东方在线教师频道”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5)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和程序

1、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所以你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获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

2.教师证全国通用,不管你哪里任教,这个都没有问题

3。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业证书,只要你能通过三门考试,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专业资格证书。具体的申报要求: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面试、试讲。(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面试、试讲)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4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5.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是肯定无法取得正式编制的。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你可以去问一下你们当地的教育局、或者报名教师资格证的地方

考教师资格证的流程是:

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好像没个月可以考一次。

2.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一般报名点有辅导班,交点钱参加,老师会帮你划重点,但是你一定要背,因为这些重点只能保证你在及格的边缘而已;该考试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成绩可以保留三年,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在考心里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EG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专以上学历,另外大学教师证时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的)

3.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报名试讲——也就是“说课”。这个时候你要选好科目拉(就是要选好数学、语文之类的)

说课一般是15分钟,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就可以拉。

说课是在每年6月和11月好像,通过说课就可以拿证拉。

考试科目

申请高等(包括大学、大专、高职)学校教师资格人员: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申请非高等(包括高中、中专、中职、初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教师资格人员:

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教育方法概论。

关于参考教材,要看你所在的省份,比如辽宁省的教育学教材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是辽宁大学出版社的。虽然是省级出版社出题,但是考下来的教师资格证是国家级的。

报考教师资格证首先要找到一个授权考点(一般是师范院校),报名时要报上所选科目和所选级别,然后是准备考试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科,9月中旬考试(笔试),通过后第二年的4月份参加相应的市级教育局组织的试讲(讲课内容是你所报的科目),通过后同年6月份带着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合格证复印件,普通话证书复印件,体检表及毕业证书的复印件到相应市级教育局领取教师资格证。

注意:普通话要二级乙级以上含二乙(报科目为语文要在二级甲级以上),科目可在报名时自选(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本科生是可以报高中、初中、小学中的一个级别,专科生可以报初中、小学中的一个级别,最重要的是只有应届的毕业生可以报(如果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是不可以报的)

一般是先进行预报名,就是审查你的学历,看看你的毕业证和普通话证书,看看你够要求报考哪个级别的。有幼师小学、初中、高中、高校4个级别,你需要交预报名费40元。然后就是收集资料阶段,有思想鉴定表,体检表(统一组织体检,费用80元),如若你不是师范类,还要加试教育理论考试,这个考试费用220元,合格了,会给你发一个证书,拿着上述这些材料,你才能够正式报名。接下来,就是等待审核通过,过了之后还要进行面试,就是所谓的试讲,试讲也通过了,教师资格证你就拿到手了。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6)

【河南教师资格证统考】2015年河南教师资格证统考考试报名条件

2015年河南教师资格证统考报名条件,2015年河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统考具体公告暂时还没有公布,具体的请您继续关注河南教师资格网,我们会及时的将2015年河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信息发布在网站上,大家能够积极的备考,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2015年起,河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将实行全国统考,并选取部分市县先期开展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

具体参考统考省份报名条件: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四)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省内普通高等院校以及户籍在省内的外地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三年级以上考生(含三年级),可凭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六)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现场确认时考生需提交的身份与户籍信息(以下所有规定材料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缺一不可)

1.省内户籍社会考生:

(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户口簿原件及户口簿主页复印件、有考生信息页的复印件。

2.外省市户籍但人事关系在本省的社会考生:

(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2013年6月30日前相关机构颁发的本市引进人才居住证(cw9开头)及有效期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或2013年7月1日后相关机构颁发的并在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的原件、复印件及上海市用人单位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3.省内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三年级(含)(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读专升本考生四年级)以上考生、全日制在读研究生:

(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学生证原件、复印件及学籍管理部门开具的学籍证明原件。

4.省内户籍就读于外省市的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三年级(含)(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读专升本考生四年级)以上考生、全日制在读研究生:

(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户口簿原件及户口簿主页复印件、有考生信息页的复印件;

(3)学生证原件、复印件及学籍管理部门开具的学籍证明原件。

更多推荐:2015年河南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辅导课程

河南各地市招教备考QQ群:点击查看

更多河南教师资格证统考信息: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网:>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7)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暂未公布,考生可参考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如下:

(一)学历条件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前后,对考生的学历皆有限制,而且,报考不同种类教师证,对学历有不同的要求。以改革后为例,报考幼师资格证和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则更高,需要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也就是说,假如某考生想要报名参加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却只有专科学历的话,这位考生在学历上是不具备报考资格的。

(二)户籍条件

教师证报考其实没有户籍限制,但在报考前和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证前,需要出具一定的户籍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考生教师证报考需递交的材料

户籍在当地: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学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户籍不在当地,人事档案在当地: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即能够证明人事关系在本地的材料。

2.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教师证报考需递交的材料

不管户籍是否在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都需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其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3.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按照不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习能力和道德人格,使学生的特长和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广泛,要求较高,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公民的素质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4.担任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

“身体条件”应为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硬件”,因为教师(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身体条件对教育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教师资格条例》第六条规定:“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教师身体条件主要是要求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有完全的法律行为能力等。“身体条件”的具体标准参照师范教育类专业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8)

2016年四川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四川省从2016起实施国家统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得知,2016年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如下:

  报考条件

  1.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户籍或人事关系(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聘用合同并由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在四川;

  (三)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五)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2.四川省内高等学校在校毕业前两年内的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师范类专业在校毕业前两年内的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3.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9)

2020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按照体检要求及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加体格检查,体检结论为合格。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

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

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

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020年非师范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近期收到很多小伙伴的私信,咨询非师范类专业能不能报考教师资格证。关于这个问题,咱们还是详细地解释一下吧。

    首先,关于教师资格证报名的基本条件及学历条件全国各地区都差不多,只要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条件或者报名地区公布的学历条件都是可以报考的,和自己的是否是师范生或者非师范生没有关系,如果非得说出点联系的话,无非就是师范生在部分地区的报考学历上要求低一些。

    举几个栗子吧,比如报考上海地区的教师资格证就没有师范与非师范这一说法。

    报考上海地区的幼儿园或者小学教师资格证,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应该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上海地区的初中或者高中教师资格证,师范生与非师范生都应该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再比如报考北京教师资格证,那就可以稍微区分一下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了。

    报考北京幼儿教师资格证,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里的师范生的学历也就是中专水平,但是非师范生则至少需要大专水平,所以从某些层面上来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也就在某些地区的学历上稍微有些差异。

    总而言之,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无论是报考幼师、小学还是中学,请先查看报考地区的考务通知,里面对报考条件的规定写得非常清楚。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0)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1)

2020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已经延期与下半年考试合并举行,距离笔试考试还有五个月。

已经成功转考至下半年考试的小伙伴们只要好好复习,迎接考试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一些小伙伴想要报考下半年的考试却不清楚报考条件的,针对这些小伙伴们,小编在下面特意列举了一些报考教师资格的条件以及有哪些限制,希望能对这些小伙伴们有一定的帮助。

1、年龄限制

教师资格证考试对年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一般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可报考。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年龄要求,但是教师招聘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很多教师事业单位招聘时会要求考生在30岁或者35岁以下。

二、学历限制

教师资格证考试对报考者的学历提出了相关要求,一般如下:

1、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部分地区对于学历的要求会有些不同,比如山东允许专科生报考初中教师资格证,海南则是本科生才可以报考初中教师资格证。

三、地区限制

一般情况可以考教师资格证的地方有三种:

1、在校生需要在学校所在地报考(有的省份允许在校生回户籍所在地报考,而有的省份则是在校生只能在学校所在地进行报考);

2、社会考生可以在户籍地进行报考;

3、社会考生也可以在居住证申领地进行报考(想要异地报考但还没有居住证的小可爱需要尽早办理居住证哦)

在校生如果因实习不能待在学校所在地,报考时需要仔细阅读公告,看实习所在地是否允许外地在校生报考,否则是只能回学校所在地报考的。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的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学历在线网cr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2)

2020下半年湖南长沙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

中公湖南长沙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为您提供:2020下半年湖南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目前2020下半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公告暂未发布,根据往年情况来看,为帮助各位考生了解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中公湖南长沙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信息如下:

2020上半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考条件

报考条件

(一)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2)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3)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二)考生应在户籍、学籍或居住证申领地所在市州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及其毕业前一年级学生,以及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三) 2015年12月31日前已入学(指学籍注册时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含全日制教育硕士),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中小学教师资格。但是,所申请的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同或不相近的,需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所有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及2016年1月1日以后入学(指学籍注册时间)的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含全日制教育硕士),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均需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四)港澳台居民报名条件

1.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3.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4.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需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我省居住所在地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我省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6.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其他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我省申请人相同。在我省就读师范专业的港澳台居民执行我省相应师范生政策。

(五)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2020湖南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美术《中国画的笔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笔法分类,掌握中、侧锋以及顺、逆笔用笔的技法,能够通过控制用笔,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并加以实践和练习,增强关于中国画笔法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提高美术素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的运笔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控制运笔,营造丰富的画面效果。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播放大师和机器人画国画的视频片段,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

仔细观察人手和机械手臂的不同,说一说为什么机器人画出的国画有种僵硬、死板的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画讲究用笔用墨,需要靠手指、手腕、手臂甚至是气息、心境的配合来控制运笔,才能画出气韵生动的国画作品,里面学问可谓是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这魅力无穷的国画世界,感受笔墨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画的笔法》。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笔法

展示《洛神赋图》《太白行吟图》局部,提出问题:

(1)人物衣纹的线条有何变化?(粗细、长短变化等)

(2)这两种不同的线条画出的物象给你的感觉有何不同?(刚柔、疏密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画面中的线条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富的变化,是因为他们的笔法不同,所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2.中国画的运笔方法和特点

教师出示一系列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1)从这些画作当中,可以发现哪些不同的线条?(有的线条挺拔有力,有的墨色浓淡不一,有的自然浑圆,有的枯老、受挫)

(2)教师请学生拿出纸笔,在纸上进行体验:

大家尝试画一下刚刚发现的线条,看看运笔的方向和笔管的角度有什么变化?(笔管垂直,线条流畅;笔管倾斜,墨色丰富;从左往右运笔,线条自然浑圆;方向反之,线条枯老)

(3)整支毛笔沾水,分别用笔尖和笔腹蘸墨和蘸水,在纸上自由行笔,看看这时候的墨迹又有了怎样的变化?(笔尖蘸墨,笔腹蘸水,色阶变化丰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笔管与纸垂直,勾出的线条柔韧有力,这是中锋用笔。笔管倾斜,能画出大片的墨迹,墨色变化丰富,这是侧锋用笔。绘画时从左到右运行,笔痕略斜是顺笔技法,是一种顺畅流利的用笔,产生自然、挺劲、圆浑的特点。反之进行绘画则是逆笔,它画出的效果是枯老,受挫。画家通过用笔,控制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刚柔、疏密的变化。而在蘸墨时,需笔尖蘸墨,蘸水时,吸水要用笔腹或笔根,使笔中所含墨与水分清位置。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菊花为例,示范并讲解中国画的用笔方法:

1.用中锋蘸淡墨勾花瓣,浓墨点花蕊;

2.侧锋画出富有浓淡变化的叶子;

3.顺逆笔穿插枝干,勾画出叶筋;

4.上色,完成作品。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临摹一株菊花,注意体会中国画的笔法,实践时间为15分钟。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笔法的组合。

3.完成作品后,举办“秋日菊香”展览会,请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4.其他同学从造型、笔法等方面,互相评价作品。

(如《秋菊》:造型简练概括,中、侧锋结合,墨色丰富。)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笔法是中国画的基础,画家运用不同笔法画出不同性质墨线,来揭示其内在精神和自身的思想感情。大家平时也要多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课后请学生搜集中国画的墨法的不同之处。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3)

2020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 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按照体检要求及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加体格检查 ,体

检结论为合格。

4、 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 其以上学历,非师范

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 以上学历,非师范类

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 应当具备高等 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

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020年非师范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近期收到很多小伙伴的私信,咨询非师范类专业能不能报考教师资格证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还是详细地解释一下吧。

首先,关于教师资格证报名的基本条件及学历条件全国各地区都差不多, 只要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条件或者报名地区公布的学历条件都是可以报考的,

和自己的是否是师范生或者非师范生没有关系, 如果非得说出点联系的话,无非 就是师范生在部分地区的报考学历上要求低一些。

举几个栗子吧,比如报考上海地区的教师资格证就没有师范与非师范这 一说法。

报考上海地区的幼儿园或者小学教师资格证,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

生都应该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上海地区的初中或者高中教师资格证,师范生与非师范生都应该具 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再比如报考北京教师资格证,那就可以稍微区分一下师范生与非师范生 了。

报考北京幼儿教师资格证,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 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这里的师范生的 学历也就是中专水平,但是非师范生则至少需要大专水平,所以从某些层面上来 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也就在某些地区的学历上稍微有些差异。

总而言之,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无论是报考幼师、小学还是中

学,请先查看报考地区的考务通知,里面对报考条件的规定写得非常清楚。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4)

想要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必须要笔试和面试全部合格,那么想要参加考试。首先得报名成功,那么怎么报名呢,报名入口什么,接下来小编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如下:

报名入口: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体健康。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各省份报考条件不一样,大致如此,点击查看>>>各省幼儿教师资格证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应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的相关规定执行。

注:各省份报考条件不一样,大致如此,请各位考生查看最新公告

报名照片要求: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证件照,白色背景为佳,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戴帽子、头巾、发带、墨镜;照片文件不大于200K,格式为jpg/jpeg;(如照片过大,建议使用图画、Photoshop、ACDsee等工具,将照片进行剪裁压缩)。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及考试合格证明,请考生上传照片时慎重选用。考生如上传非证件照,后果自负。(3)报名。已获得合格学历(即已毕业)考生按本人户籍所在地选择考区、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在校生按就读学校所在地选择考区。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5)

2016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

2016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还未发布,如有需要查看2015年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考试公告。2015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2015年9月7日至13日,笔试时间:2015年11月1日,笔试成绩查询时间:2015年11月30日,考生可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查询,面试日期:12月26日-27日。中公教育广西分校密切关注广西教师资格考试相关信息。

2015年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或人事关系在广西。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对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2)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根据广西实际,2015年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放宽到我区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这部分学生毕业时所持的毕业证书编号必须是以“桂师毕”开头。

(6)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和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在校生。

5.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被处罚停考的,处罚期限到期方可参加考试。

2016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1.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在( )之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信息革命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精神或观念 B.物质环境 C.建筑与设计 D.自然生态

3.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

A.思维具有可逆性

B.获得了守恒概念

C.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D.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4.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12岁至14.15岁的年龄称为(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5.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明确的路线图来,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到了(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下列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会所的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聪明过人 B.举一反三 C.物以类聚 D.思维敏捷

7.( )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中公教育提供

A.教学重点 B.教学设计 C.教学进程 D.教学目标

8.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的( )。

A.反例 B.概况 C.变式 D.抽象

9.(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A.以人为本 B.以学生为中心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D.学生的全面发展

10.( )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课程标准 D.教学计划

2016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1.【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第一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中公教育提供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积极迁移。

7.【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教学目标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8.【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9.【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0.【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016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笔试课程可参考2015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笔试课程:>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6)

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条件之各地报考条件汇总含北京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2020

地区

基本条件

天津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在我市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具备《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学历;

5.户籍在津或拥有《天津市居住证》的申请人;

6.坐落我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含)以上学生(含在读研究生),可凭《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或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其他年级在读生不得报考。

7.依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文件精神,港澳台居民可持港澳台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天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技术工人等级。

8.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学历,不能作为申报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合格学历。

9.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上海

一、考试对象

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本市户籍或人事关系在上海市的外省市户籍的居民、在本市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报考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四)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以及户籍在上海的外地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三年级以上考生(含三年级)、中高职贯通考生允许在其学习的最后一年,凭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六)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有关政策规定详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和《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令第10号)。

河南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具备符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三、符合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特别强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符合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四、考生类别

1.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报名条件:河南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大专(含五年一贯制、“3+2”、普通类两年制、三年制)毕业班学生、普通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专升本三年级及以上学生、省内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须在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省辖市报考,其他年级的学生不得报考,否则资格认定无法通过,或事后查实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在读研究生不受年级限制,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省辖市报考。

特别强调:以上考生报考类别应具备学历条件须与本人毕业时取得的学历层次相适应,如不按要求的条件报名考试的,造成面试审核无法通过的,考生责任自负。

2.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报名条件:具有河南户籍或持有有效期内的河南省居住证,并取得相应学历的,可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的省辖市报考。

3.港澳台居民报名条件:在河南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可凭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报考,其他报名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我省其他考生相同。

五、报名受限条件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辽宁

(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居住证在辽宁省内的公民。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报考人员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在校最后一学年的专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以下简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均可报考。

(四)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五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广西

(一)报名人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3.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对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2)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019年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其学历条件可放宽到我区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但这些学生必须在教育厅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已有备案,未进行备案的不具备报名资格。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和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的在校生具备报名资格。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1.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2.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重庆

报名参加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需同时满足基本条件和学历条件,才具备报考资格。具体条件如下:

(一)基本条件

1.户籍或人事档案关系(仅限居住证)在重庆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3.具备符合从事教师工作的身体条件。

(二)学历条件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审定合格的中等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历或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在渝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审定合格的中等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在校三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考试。

云南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读学校、户籍或居住证在云南省的申请人;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五)云南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在校生和在读研究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五年级学生,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到就读学校所在地报考。

2017年起入学的全日制师范教育类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均需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六)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七)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精神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从2019年起,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1.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报名参加我省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各学段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内地(大陆)居住所在地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内地(大陆)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3.港澳台居民报考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其他报名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我省其他考生相同。

陕西

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

(一)身份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居住证或人事档案关系在陕西省的申请人以及驻陕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

(二)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身体条件:身心健康,符合陕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考试当年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四)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中等学校(含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宁夏

节选: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者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湖北

节选: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含省教育厅评估合格的具备举办学前教育资质的49所中等职业学校,名单见附件3)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甘肃

节选:学历要求:

①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或者其他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②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或者其他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③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④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⑤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浙江

节选: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如下学历要求:除2011年及以前入学并取得毕业证书的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班)学生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外,其他人员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贵州

节选: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依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即在贵州省普通高校就读的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在我省报考。其中高职院校在校学生须在毕业的学年度方可报考(三年制高职在三年级可报考,两年制高职在二年级可报考)。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吉林

节选:报考人员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河北

节选:(三)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六)户籍或人事关系在河北(二者之一在河北即可)的社会考生,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市(含华北石油管理局)报考。

(七)具有办学资质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办学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在学校所在市报考。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在廊坊市报考。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北京

节选: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应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在京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其中大专在校学生须在毕业的学年度方可报考(即三年制大专在三年级报考,两年制大专在二年级报考)。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江苏

节选:考生应具备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可以报考小学教师资格;

(2)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4)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海南

节选:符合海南省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条件。

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专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安徽

节选:在安徽省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学前教育专业中师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江西

节选: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申报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申报认定小学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申报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申报认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申报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7)

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条件之各地报考条件汇总含北京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2020

地区

基本条件

天津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在我市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具备《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学历;

5.户籍在津或拥有《天津市居住证》的申请人;

6.坐落我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含)以上学生(含在读研究生),可凭《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或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其他年级在读生不得报考。

7.依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文件精神,港澳台居民可持港澳台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天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技术工人等级。

8.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学历,不能作为申报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合格学历。

9.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上海

一、考试对象

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本市户籍或人事关系在上海市的外省市户籍的居民、在本市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报考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四)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以及户籍在上海的外地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三年级以上考生(含三年级)、中高职贯通考生允许在其学习的最后一年,凭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六)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有关政策规定详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和《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令第10号)。

河南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具备符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三、符合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特别强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符合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四、考生类别

1.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报名条件:河南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大专(含五年一贯制、“3+2”、普通类两年制、三年制)毕业班学生、普通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专升本三年级及以上学生、省内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须在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省辖市报考,其他年级的学生不得报考,否则资格认定无法通过,或事后查实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在读研究生不受年级限制,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省辖市报考。

特别强调:以上考生报考类别应具备学历条件须与本人毕业时取得的学历层次相适应,如不按要求的条件报名考试的,造成面试审核无法通过的,考生责任自负。

2.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报名条件:具有河南户籍或持有有效期内的河南省居住证,并取得相应学历的,可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的省辖市报考。

3.港澳台居民报名条件:在河南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可凭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报考,其他报名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我省其他考生相同。

五、报名受限条件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辽宁

(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居住证在辽宁省内的公民。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报考人员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在校最后一学年的专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以下简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均可报考。

(四)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五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广西

(一)报名人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3.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对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2)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019年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其学历条件可放宽到我区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但这些学生必须在教育厅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已有备案,未进行备案的不具备报名资格。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和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的在校生具备报名资格。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1.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2.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重庆

报名参加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需同时满足基本条件和学历条件,才具备报考资格。具体条件如下:

(一)基本条件

1.户籍或人事档案关系(仅限居住证)在重庆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3.具备符合从事教师工作的身体条件。

(二)学历条件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审定合格的中等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历或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在渝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审定合格的中等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在校三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考试。

云南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读学校、户籍或居住证在云南省的申请人;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五)云南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在校生和在读研究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五年级学生,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到就读学校所在地报考。

2017年起入学的全日制师范教育类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均需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六)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七)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精神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从2019年起,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1.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报名参加我省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各学段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内地(大陆)居住所在地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内地(大陆)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3.港澳台居民报考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其他报名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我省其他考生相同。

陕西

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

(一)身份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居住证或人事档案关系在陕西省的申请人以及驻陕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

(二)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身体条件:身心健康,符合陕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考试当年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四)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中等学校(含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宁夏

节选: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者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湖北

节选: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含省教育厅评估合格的具备举办学前教育资质的49所中等职业学校,名单见附件3)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甘肃

节选:学历要求:

①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或者其他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②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或者其他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③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④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⑤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浙江

节选: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如下学历要求:除2011年及以前入学并取得毕业证书的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班)学生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外,其他人员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贵州

节选: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依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即在贵州省普通高校就读的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在我省报考。其中高职院校在校学生须在毕业的学年度方可报考(三年制高职在三年级可报考,两年制高职在二年级可报考)。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吉林

节选:报考人员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河北

节选:(三)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六)户籍或人事关系在河北(二者之一在河北即可)的社会考生,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市(含华北石油管理局)报考。

(七)具有办学资质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办学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在学校所在市报考。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在廊坊市报考。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北京

节选: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应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在京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其中大专在校学生须在毕业的学年度方可报考(即三年制大专在三年级报考,两年制大专在二年级报考)。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江苏

节选:考生应具备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可以报考小学教师资格;

(2)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4)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海南

节选:符合海南省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条件。

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专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安徽

节选:在安徽省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学前教育专业中师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江西

节选: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申报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申报认定小学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申报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申报认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申报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完整条件点击查看】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xiaoxue/138232/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什么1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

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

发言(fā yán),动词,释义:评论,讲话。一般表示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4
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

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4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

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4
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4
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