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钢的琴》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6-25   来源:幼教    点击:   
字号:

《钢的琴》的读后感16篇

《钢的琴》的读后感16篇

《钢的琴》的读后感(1)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张雯婧

在认真拜度了《陈鹤琴全集》,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陈鹤琴先生强调“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如同其他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渊源关系的学说一样,活教育也是针对传统教育死板、僵化的弊端而提出的。他号召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  

陈鹤琴先生批评旧教育脱离自然和社会,脱离儿童生活,课程固定,教材呆板,只能培养书呆子。书本知识毕竟是间接的,与儿童的经验隔离得太远。活教育要有活教材,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认为传统的课程科目本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主张从儿童生活出发,对课程灵活地进行调整,使各科打成一片,贯通起来。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活教育"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在第一阶段是小动物园,小花园,小游艺场,小工场,小图书馆;在第二阶段是小动物园,小农场,小社会,小美术馆,小游戏场;在第三阶段是儿童工场,儿童家场,儿童科学馆,儿童世界,儿童艺术馆,儿童运动场,儿童服务团。"是在校内组织"活教育"的方式,校外大自然十大社会则更为重要的活动场所。 陈鹤琴还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也是我们所要钻研与研究的方向。我们每个人,如果都有一份心,想陈鹤琴先生那样从孩子的内心世界出发,一切为了孩子,那么,孩子们的未来将会越来越美好。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钢的琴》的读后感(2)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张雯婧

在认真拜度了《陈鹤琴全集》,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陈鹤琴先生强调“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如同其他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渊源关系的学说一样,活教育也是针对传统教育死板、僵化的弊端而提出的。他号召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  

陈鹤琴先生批评旧教育脱离自然和社会,脱离儿童生活,课程固定,教材呆板,只能培养书呆子。书本知识毕竟是间接的,与儿童的经验隔离得太远。活教育要有活教材,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认为传统的课程科目本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主张从儿童生活出发,对课程灵活地进行调整,使各科打成一片,贯通起来。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活教育"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在第一阶段是小动物园,小花园,小游艺场,小工场,小图书馆;在第二阶段是小动物园,小农场,小社会,小美术馆,小游戏场;在第三阶段是儿童工场,儿童家场,儿童科学馆,儿童世界,儿童艺术馆,儿童运动场,儿童服务团。"是在校内组织"活教育"的方式,校外大自然十大社会则更为重要的活动场所。 陈鹤琴还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也是我们所要钻研与研究的方向。我们每个人,如果都有一份心,想陈鹤琴先生那样从孩子的内心世界出发,一切为了孩子,那么,孩子们的未来将会越来越美好。

《钢的琴》的读后感(3)

孔子学琴(读后感)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在暑假期间,我读了《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彼得潘是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小飞侠。故事讲述的是:一天晚上,彼得潘来到小姑娘温迪家里,教她和两个弟弟飞行。并把他们带到了“永无岛”上。来到岛上,他们的历险经历就像
我读了孔子学琴这篇文章,深深被他的学习精神振奋了。
故事内容:古时候师襄子以抚琴名扬天下,孔子也想学琴,于是前去求教。
师襄子就教孔子一支乐曲,却没告诉他是什么曲名。孔子每天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珠,一连10天就练这支曲子,直至完全娴熟,但他还是不满足。
孔子仍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这支曲子。过了些日子,师襄子听孔子弹凑的曲子越来越圆润,想让他换其他曲子,孔子却说:“老师,我还没领会曲子里的思想呢!”
孔子继续不停的练,琴声激扬而又深沉,意境有宇宙太空之浩大。孔子终于领会了曲子的神韵了。
孔子连练首曲子越来越投入,他终于看见了他要寻找的东西。他兴奋极了,他不就是周文王吗?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普出这样的曲子啊!
他的师傅听了他的这番话,也兴奋的叫起来:“这曲子就叫《文王操》呀!”
读后感想:孔子不愧是中国古代的圣贤,是我们后人做人做事的典范。他学而不厌的精神教育我们,学习知识要精益求精,不怕辛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本领。

《钢的琴》的读后感(4)

《钢的琴》是我看过的非常不错的一部国产小成本电影,故事的开头一个小乐队为葬礼演奏步步高音乐,暗示了影片的黑色幽默。影片讲诉了一个穷爸爸为自己的女儿造了一架钢琴的经过。改编成电影后虽然是喜剧片,但是有很多悲伤元素,一帮下岗的哥们跟着男主人公一起造琴,造琴的目的本是男主人公为了和离婚的妻子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琴才造了一半,男主人公就已经明白即使造好了琴,女儿也会跟嫁了有钱人的妈妈走。而下岗落魄的哥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辛酸。

当一个人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一件事,可是却发现这件事即使完成,它的最初目的已经无法达到,也就是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使命。但这些悲伤的事情是用喜剧的形式来体现的,一群人唱着歌去偷钢琴,失败后在造钢琴过程中的小幽默,甚至连保护两个大烟筒的方案都那么搞笑,其中有一个方案是改成蹦极架。总之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能够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没有好莱坞大片的感官刺激,有的是心灵的创击。

我很喜欢这样一部轻松诙谐的电影。它没有用很浓重的笔墨去描绘父女的亲情,为女儿造琴的过程中反映了很多当时下岗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真实自然。影片的笑点没有可以编排,对白通俗不生硬,它也不煽情,所有的点都恰到好处,不让人抵触。还有电影里的音乐,手风琴,苏联歌曲,都是那时最时兴的东西,一点一滴,融入的非常巧妙。

看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样的导演,为什么他要拍这样一部电影,是否有什么特殊的个人情感要接电影之手抒发呢?他带领着我们一起回忆了那个时代,不同工种的同事下岗后,有的组个小乐队在街头表演,有的自己给人配钥匙,有的承包地皮倒卖钢铁,有的卖出肉谋生,他们就是社会百态,他们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更可贵的是影片在涉及到有关怀旧的惆怅和现实的无奈这些情绪处理时,避免了廉价的煽情,而是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来化解掉影片本应有的沉重和感伤,这一方面有利于观众始终以较为兴奋的状态接收信息,另方面也不至于让黑暗和消极内容影响到影片过审,面对目前的观众趣味和审查体制,《钢的琴》体现出一种通俗而不媚俗的智慧。

如果生活是一杯白开水,那么我想很多和电影里的角色一样,每天都在品尝这样的白开水,无色无味,又能细细品尝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是生活无处不是要经历挫折嘛,看似坚定的信念,可是却那么模糊不清,生活是什么,电影中要表达并非简单的钢的琴,而是在叙述,叙述真实的生活,我们都是第三者,我们都是叙述者,我们也都是生活的主角,陈桂林用他的坚韧,其实就是为了生活,为了一种单纯的需找自我安慰的方式,为了生活,哭吧,为了生活,哭过就乐吧,周而复始,面对无奈又艰难的生活,没有手风琴,也没有钢的琴,只有心中激昂的音乐

《钢的琴》的读后感(5)

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文/小田同学
  花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看完《钢的琴》,又过了十几分钟,听了两遍苏小明版本的《山楂树》,定定地掉了眼泪。
  《钢的琴》不是一部向完美看齐的电影,情节几处衔接不明,喧宾夺主的音乐满得要溢出来,但是它对于人物精神的把握及其精准,就这一点,足以让我掉眼泪。
  葡萄牙语中有一个词叫saudade,听葡萄牙人说这是葡萄牙语中特有的单词,在世界其他语言中没有其他词可以准确地概括它,含义为对于远离的、逝去的事物的一种脉脉温情的伤感的思念。
  《钢的琴》让我今晚陷入了saudade。
  它对于东北的我父母一代人的形象的把握精准到让我惊心,电影开始十几分钟,我开始百度导演兼编剧张猛的籍贯——果然是辽宁铁岭人——不是东北人就奇怪了,在这种浪漫到扯淡的故事情节中都把人物精神世界展示得如此入木三分,只有是在这个环境浸泡得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人,才能表达出来。电影开场两个粗壮的大烟囱和半人高的荒草出现的时候,我简直以为这个镜头是在我老家楼后空地拍出来的。
  电影故事的骨干是父亲叫了一帮自己以前在工厂的兄弟为女儿做了一架钢的琴,但是主人公并不是父亲和女儿,而是下岗的工人群体和他们曾经的荣光。我很感激导演,他没有在这样一部主基调为伤感的电影里撒狗血,而是哀而不伤地讲一个故事,我更感激的是,他没有像多数人一样抱着猎奇的心态撕开这篇土地的伤口,而是去展示了它的凛冽的美。这种展示类似于儿子对于母亲的昔日荣光的致敬,手法是夸张幽默的,但是表达是内敛严肃的。
  每次有朋友问我家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常常语塞。相比于江南的秀丽江山,这篇土地太过于平坦寂寞。“除了雪没什么好玩的”我常常这样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描述那“寂寞单调”本身具有的美感。我家乡的路很宽,路上车很少,冷空气带有一种特有的香气,冬天时候从外面回家的人外套会带有那种冷空气甜味。平原很寂寞空旷,但是平原上的星空很热闹。雪花很美,比雪花更美的时候下雪的时候仰起脸让天空充满视野,视线里除了雪还是雪,雪花从无尽的虚空落下来在睫毛融化。下雪天会格外安静,脚踩在被压实的雪地上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种声音会把你和外界的声音隔开来。耳畔只有单调的咯吱声。冬天里用于集中供暖的巨大的烟囱升腾起浓浓的烟,象征着这座笨重的城市的呼吸。下完雪后地上的雪水有时候会被鞋底才成脏兮兮的巧克力色,地面邋邋遢遢黏黏糊糊,让人不想停留只想行色匆匆赶回家里。
  这种单调的灰是东北城市的底色。
  这种灰色混杂着钢筋水泥工厂的邋邋遢遢的“冷酷的”风格又有一种重工业时代特有的美感。《钢的琴》就把这种冷酷的美感表现得很好。“在我们的城市,寒冷是一位艺术家”。在这种“硬核”城市,东北人的性格也是相当“硬核”。很多平时不起眼的男男女女都燃烧着一个英雄主义膨胀的中二之魂。相比于“装B”这种不友好的表达,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东北人的一种浪漫。冬天那么长,白昼那么短,多少乐趣从“我有一个朋友……”开始,多少故事讲着讲着自己也当真了。东北男孩子喜欢开玩笑,攀比着讲笑话,谁要是把这个饭桌上的女孩儿们抖得花枝乱颤绝对是一件让自己自豪的事情,为了博君一笑,他们也不介意把自己当做段子包袱的主人公,听众也听一半信一半,给足面子,这是餐桌段子手们和听众之间的默契。悲惨的倒霉的离奇的事情也要笑着说,几杯酒下肚,眼泪也最好在酒和笑话里面咽进去。
  东北女孩儿爱美,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冬酷暑里也要在厚重的冬衣里面找到可以装饰地方。她们中很多人有着高挑的身材,喜欢在毛皮外套下面要显出两条修长笔直的腿、偏爱blingbling的装饰、女孩子个子很高也要穿高跟鞋,不怕显得自己盛气凌人,御姐一点无妨,好看。喜欢满嘴跑火车的男人和盛气凌人的女人——这是很多人对于东北人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印象确实有道理,但是他们性格的底色绝不仅仅如此。在外满嘴跑火车的金链大哥可能是奉行“老婆最大”的家务十级能手;看起来盛气凌人女人常常背地里是没心没肺对朋友爱人掏心掏肺的傻姑娘。东北人的骨子里有种戏剧化的冲动,他们讲故事也好、看故事也好,都有那么点drama,喜欢重口。
  我始终认为东北人是有着成为英雄儿女的气魄的,只是在我出生的九十年代已经英雄气短。从那个时候开始,工人不再是先锋、进步、力量的代表,而是保守的代名词;成为国企的一员也不是光荣,成了因循守旧的选择。
  短暂的喧嚣过后,黑土地复归于寂寞。我甚至认为它本就应该是寂寞的。这篇土地的运势来过,短暂地停留,又去了,于是复归于平静。东北人办事喜欢拉关系、靠人办事,喜欢钻研权势生于琢磨生意,可这似乎不是“东北”特有的特征,而是一个带着“乡土社会”特征的社群的共性。因为这个特点而给东北冠以“守旧”的帽子,似乎不那么合适。当中国大踏步向前的时候,曾经为它提供源源动力的土地,赶不上它的步伐了,这不主要是“人事”的问题,是运势。
  曾经计划经济时代的英雄儿女们,在时代变色,时转运移的当下,在惨淡生活中,努力让生活在庸俗中热热闹闹地前进,不是另一种英雄主义吗?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钢的琴》的读后感(6)

  [《钢的琴》观后感900字]《钢的琴》观后感

企业没了,各自奔自己的生活,出外打工的妻子已事实上离异了,桂林他们搞个小乐队,挣点钱生活,《钢的琴》观后感900字。

当国企倒闭或私有化,失去组织的产业工人,成为失去根的人,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是不健康的。这与知识分子不同,知识分子,不是靠集体、组织化进行劳动的,当然,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如本片中的汪工不同。进行沉静工作的知识分子,加上修养和精神生活丰富,可以孤独。而充满激情和集体主义情怀的产业工人,需要朋友和集体。当工人离开集体,他们没精打采。有的去杀猪,有的搞过撬门压锁后配钥匙,有的给葬礼演唱、伴奏,有的到赌场作弊,有的去理发,有的闲在家。

妻子回来办离婚,要把女儿带走。酷爱钢琴的女儿说,谁买钢琴跟谁。桂林借钱,朋友们都困难,不成。偷琴,被人抓住了,幸运的是被偷学校不追究。最后,这些原铸造厂的技术工人,拉上汪工程师,要造一台钢琴。工厂承包给个人挖废钢铁,季哥承包了一片厂区,他们就在季哥承包的厂区工作,观后感《《钢的琴》观后感900字》。 ◆分享好文◆车间的地当中,已经长了一棵小树,可他们要干活了。

因为木材不够,了解钢铁的工人们决定做钢的琴。汪工画了图纸,胖头和配钥匙的做螺丝,姐夫做木工,抗美和女友淑娴做饭,季哥做翻砂铸造。大家有有了激情,有了产业工人的精气神。工厂的烟囱炸了,人们依依惜别,但钢的琴造出来了,用工业化方式造出来了。他们的生命又有了意义和光明。

据我观察,到私企工作的工人,不可能有国企工人那样的主人感,那种对企业的归属感,那种工人阶级的自豪感。这在电视剧《我们的八十年代》等作品里,也有很好的表现。没有这样的基础,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农民也成为非主人的一群。工农的非主体化,成为整个社会迅速败坏的主因。精英自然也不能尊重这样的大众,劳动者,包括新一代的蚁族,成为了精神陷落的一族。这对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是极其危险的现象。提振人们精神的,应该是健康的劳动,主人情怀,组织和集体的存在。情形是这些都失去了,如果还不能唱红歌,民族的衰落就是必然的。我们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度,我们的文化充满了温情和集体主义倾向,资本主义文化,如果在别的地方还能有益,在这里是毒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这个民族,不是效率而是败坏。

在微博上看到,说这电影没有获奖,说讲的是国企,专门去看了。真的被感动了,健康的希望,真的在社会主义里。

 

《钢的琴》的读后感(7)

《钢的琴》音乐赏析

影片的一开始,由王千源和秦海璐组成的草台班子歌剧团就先唱出了一首《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是那赶车的人”;之后情绪急转,悲情立刻转为喜悦,演奏一曲《步步高》。这也暗示了影片悲喜交加的调子。 除去各种俄罗斯小调外,电影中还充满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流行在小城镇的歌曲。《张三的歌》、《心恋》、《跟往事干杯》等流行曲目以点题加诙谐的方式出现在影片的各个段落,让大家在视觉享受之余,耳朵也没闲着。不过最让人会心一笑的就是《超级玛丽》闯关音乐的运用,并且共计两次。第一次出现在王千源为女儿搭建木质钢琴上,女儿玩游戏的音乐直接架入到现实,既诙谐又有一种儿戏的感觉。影片中段出现了第二次,王千源正在为如何铸造一架钢琴而犯愁,当时出现的音乐则变成了超级玛丽过关失败的声音,那种悲凉感稍稍触动心灵。

我想大多数人在离婚分财产、争孩子的那段岁月里,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说话,因为那是最累的。任何声音都让人觉得是一种折磨,更不用提音乐了。可是在《钢的琴》里,离婚大战的岁月却始终伴随着音乐,而且是欢快的音乐,甚至为了增加欢乐气氛,在钢琴的开工仪式上还放了三挂鞭炮。创作者用情绪相反的音乐、音响颠覆了事件本身的情绪,解构了现实中离婚带来的巨大痛苦。这种颠覆与解构使得影片有了超越现实的可能,从而成为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在陈桂林的离婚岁月里,他没有通常离婚者的悲苦,只有小小忧愁。这反而成了乐观和积极向上表现。陈桂林对痛苦的藐视成了一种人生态度,甚至一种人生哲学的佐证。

在《钢的琴》里,除了“物态”的钢铁之外,我们似乎还能看到“情态”的钢铁。陈桂林濒临破碎的家庭和充满感情的生活,仿佛就是钢铁的两种形态,而钢的琴则更加直接地将物质与精神做了完美地连接,将坚硬冰冷的钢铁直接变成了灼热如钢水的“诗”。最喜欢看一群爷们儿边叼着烟边造琴的段落。一丝不苟的他们。早年忠于职业的本分,现在忠于自己的心。他们为小丫头造琴的同时,像流行歌曲唱的那样,“每个人心中都有架钢琴”已被默默铸就。

也许,他们造的不是琴,是生活的味儿。

《钢的琴》的读后感(8)

观《钢的琴》有感

《钢的琴》,这说的是一个关于底层小人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忽喜忽悲的场景切换,跳跃多变的音乐渲染下,真实地展露在我们面前,令人沉思。

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里。浩浩荡荡的国企改革后,大规模工厂倒闭,一大批工人下岗。原本安定的生活瞬间被打乱,像是被逐出了家园般,那些勤劳踏实本分的工人渐渐被时代所抛弃,不知去向。毕竟,多年的工厂集体生产带给了他们太多的荣光。多年的依赖使一下子被放逐到自由经济市场的他们感到分外无力。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陈桂林组织了一支乐队谋生。而他的妻子却要转嫁给了一个卖假药的商人,多么的讽刺呵。故事就由陈桂林为争夺孩子抚养权而一定要给女儿一架钢琴而起。借钱、偷都不成以后,他选择了团结昔日工友造一架钢做的琴。

“工人阶级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是犹为触动我的一句话。当昔日工友聚到一起,他们又焕发出自信的光芒。他们坚信劳动的力量,坚信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可以铸造一切令人赞叹的产品。认真细致,勤勤恳恳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品质。挥汗洒泪,埋头苦干是他们最具象征的姿态。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找到自我,获得慰藉。

影片里时常出现的歌舞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开工前的歌厅欢唱,结尾处淑娴身着红色舞裙的热辣舞蹈,乐队的沉醉演出都让人兴奋不已。尽管生活艰辛,他们仍基本抱着乐观坚强健康的生活态度过活,可以欢笑可以撒欢,虽有迷茫但对未来仍存希冀。而快手反复强调自己已经不干开门撬锁那一档事。因为后悔和不敢正视过去,同时也表示自己对对错判别的分明,他面对胖头讥笑而险些动手,却在胖头女儿受欺负时,帮助他去收拾混帐小子。这种简单到真的朴实的品质和深厚的工友情兄弟情让人惊讶和赞叹不已。

尽管那么多的人为保护老烟囱出谋划策,那么多的人历尽艰辛成功造出了钢琴,影片的最后,两根烟囱还是被炸掉了,女儿还是跟着妈妈走了。虽然看上去什么都没改变,但是努力过,奋斗过,在心底,就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了吧。

一场电影体味到了工友情,爱情,亲情的魅力,读出了那个时代的影子,那个时代的心事,也懂得了一些生活中必懂的道理。很受用。

潘忆眉

《钢的琴》的读后感(9)

《钢的琴》观后感

《钢的琴》是一部充满情感的电影。在XXXX年中国电影如此低迷的状态下,《钢的琴》能够脱颖而出,赢得这么好的口碑,的确离不开剧中人与人的情感:亲情和爱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钢的琴》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篇一:《钢的琴》观后感

看完《钢的琴》,心潮澎湃。其实,高手在民间。

几个钢厂的工人,可以造出钢琴。试想,如果让他们造航母呢?他们会不会想出方法?

电影的一开头,影片黄昏的颜色和极富浪漫色彩的烟囱,让人一下子想到了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难道这也是一部浪漫主义电影?随着故事的推进,慢慢感受到,故事情节很好懂。虽没有波澜,但节奏紧凑。让人不禁佩服张猛导演的时代感。如果换其他人执导,恐怕又会不断的煽情,让人不得不感到阵阵肉麻。

音乐是《钢的琴》中非常吸引人的重要元素。从头至尾,一直贯穿着苏联歌曲,而且故事的背景是在鞍山。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大跃进时的大炼钢铁。毕竟是喜剧片,在传统的苏俄风格音乐之间,出现了超级玛丽的背景音效,让人会心一笑。女一号的歌声更是让人耳中一新,无论是音腔的把握还是节奏的掌控,都无比的准确和到位。看完前半截时,我还误以为她最终能在电影中成为著名的歌手呢!如果拍第二部,可能会这样安排情节吧!

《钢的琴》是一部充满情感的电影。在XXXX年中国电影如此低迷的状态下,《钢的琴》能够脱颖而出,赢得这么好的口碑,的确离不开剧中人与人的情感:亲情和爱情。钢琴的外壳本身就需要用木材来做,受客观条件限制,只能用钢材。而最终的效果,非常震撼。银质色的外壳,虽没有木质钢琴外观那么细腻,却彰显巍峨磅礴的大气。当钢的琴被吊着放下来时,整个气势煞然入目,所有人的心都为之动容。我们不能不为男一号陈桂林竖起大拇指。爱,到底是什么?不是给你家财万贯,而是愿意为你付出自己的全部。电影结尾时,小元的手指静静的在键盘上跳跃。故事最终没有说小元跟谁走,给我们留下了悬念。

关于爱情,也是一大看点。大家看到了陈桂林和淑贤之间的感情,也希望他们能够早早的结为鸳鸯。但中途突然插进了那个“厨子”,这让许多男性观众对淑贤的印象降了一格。其实,个人认为,作为男人,一定要给女人幸福。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身体上的。如果你一直让她寂寞,她的身体很有可能背叛你,尽管她很爱你。还好,最后两人还是成了一对,陈桂林和“厨子”也和好了,结果皆大欢喜。

《钢的琴》的人物对白是非常幽默的。东北方言本身听起来就很诙谐亲切,再加上电影本身具有的喜剧感,在观看此片时可以说是平均每三分钟要笑一次。

提到喜剧电影,好多人会首先想到星爷的无厘头和冯小刚的冯氏幽默。而东北话的幽默我们最早是从本山大叔身上看到的。在电影中出现东北方言,一股质朴纯真的感觉油然而生,发自肺腑的笑觉不禁流出,让人捧腹。

总而言之,《钢的琴》非常优秀,是继《疯狂的石头》后有一部惊骇世俗的小成本电影。而这种电影,才是人民大众所想要看到的。什么《孤岛惊魂》《白蛇传说》,都是浮云呀!篇二:《钢的琴》观后感

那日,看完《钢的琴》,我不禁抹下两滴眼泪来。

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叫妮儿。妮儿很爱弹钢琴,她的父亲是某所学校的音乐老师。一次,因为妮儿在钢琴室练琴练的很晚,妮儿的父亲就这样丢了工作。妮儿的母亲因为家里太穷已经不想跟她爸爸过日子了。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件艰难的抉择。妮儿说,谁能给她买架钢琴就跟谁过。她的父母都想得到她的抚养权。妮儿的父亲为她做了架木头钢琴,木板上画着琴键,发不出任何声音。父亲说,只要心里有音符就能听得见。但有一天,他听说女儿要跟妈妈过就赌气把那架木钢琴砸了。女儿哭着不走,说,不跟妈妈了,永远跟着爸爸。听了这句话,妮儿父亲的气消了,又觉得有点对不起她。某天傍晚,他和自己几个要好的哥们去学校偷钢琴。结果偷琴计划失败,他也差点进了公安局出不来。他还是不甘心,到图书馆借了本《怎样做钢琴》,他从那堆俄文中一个词一个词地翻看词典,翻译成了中文,经过几番周折,妮儿的父亲终于做好了那架钢做的琴。但父亲为了让妮儿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最终却放弃了对她抚养权。妮儿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放钢琴的废弃工厂。在那里,妮儿用她那双手,弹奏出了世界上最美妙的琴声。

这个故事中表现出的父爱是那么的感人:妮儿的父亲是多么地疼爱自己的女儿,他为了安慰女儿,特地做了一架木的钢琴。琴弹不出任何声音,他却告诉女儿,音乐是用心去听的,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的。后来,为了挽留女儿,下了很大的工夫才做好了有几百个琴键的钢琴。妮儿的父亲用爱编织了数不清的善意谎言。当最后妮儿用稚嫩的童声问她的父亲,这琴能弹出声么。父亲肯定地告诉妮儿,一定能。我的眼泪就像珠子断了似的,流了下来。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疼孩子爱孩子、到老依然对孩子放心不下的。

我们总以为孝敬父母的事来日方长,时间还多着呢。可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妈妈的鬓角有了几许白发,爸爸的腰不再挺拔。当我们还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里时,时间却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我们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从现在起,替父母分担一些活儿,以免会造成终生的遗憾。篇三:《钢的琴》观后感

影片名称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带有破败色彩的“钢铁”与高雅艺术“钢琴”碰撞在一起,第一感觉犹如鸡蛋碰石头——伤不起。这也是影片的时代背景——小人物卑微命运与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的碰撞,同样伤不起。

这是一部有生命的电影,荒诞中存在着真实,疏离感中包含着不愿触及的过往。XX年代旧东北耸立的高大的烟囱,空旷破旧的大厂房,冰冷的机器,衰败的野草,仿佛都在昭示着一个时代的逝去。很遗憾,那是我们已经存在却无法深刻体验的时代。用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眼光观看影片,虽然那些旧场景是我们仅凭感觉去想象和感受的,但这些平凡小人物的幽默与艰辛,以及展露出的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却也深深引起我们的共鸣。

“造钢琴”这一事件的起因是主人公陈桂林为了与妻子离异后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决定为喜欢弹钢琴的女儿造一架钢琴,一个平凡的父亲,他竭力地在为女儿奔波,拉着一群曾经搞乐队的朋友一起向着这个伟大的梦想前进,这种无言而深切的父爱,总是在突然的某个瞬间激起我们心底的一丝触动。起初听到他们要造钢琴,真正觉得他们简直在胡闹,真是在用鸡蛋碰石头,“钢厂”和“钢琴厂”只是一字之差的区别吗?影片中的人物未免太幼稚了吧。然而看到他的那群朋友不顾一切地跟着他一起“胡闹”时,我坚信那是伟大父爱和友情的完美诠释。当得知群体中一个朋友的女儿被一姓“安”的欺负了,一帮大老爷们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兴师动众地开着各种车要去围攻姓安的,这一点有些网友评论“有点无厘头”,然而在我看来这确是影片中出彩的一幕。都是为了儿女,这也是父爱嘛,所以这群老朋友便又是集体出动,真够义气。只是我想起《阳光姐妹淘》中的类似情节,几个妈妈级姐妹为了其中一个姐妹的女儿对几个恶劣学生“大打出手”,疯狂却又饱含真情,这便是人间最最真实的亲情和友情啊!

那是个怎样的年代,个人不可抗拒之命运和时代难以逆转之变迁。烟囱对于东北人来说就如汪工所说“在有的人眼里,它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回家的坐标”,但这一切都不能成为保留烟囱的理由。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它离开,工人们再多的挽留也是徒然。然而工人们用另一种方式来体现工人阶级的力量,“有困难也得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得上”工人们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在造钢琴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完善合理的分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尽职尽责,这才使造钢琴不仅仅停留在梦想阶段。当最终钢琴从厂房上空缓缓降落时,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崇敬,时间停留,大家的脸上透露着命运无奈同时有着工人的坚定。在这时刻,我感觉这架钢琴已不仅仅代表一种父爱和友情了,它更是对命运的和理想的一种挑战,这时的氛围有着和《老男孩》相似的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感叹时代变迁的沧桑,令人回味。

电影的结尾,两根烟囱被炸了,在漫天的黄土中,那个时代结束了。空旷的厂房里回荡着女儿的琴声,给人们最安静的思考和一个时代最执着的记忆。

《钢的琴》的读后感(10)

春琴抄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琴抄读后感(一)
  看完《春琴抄》,我只想说,春琴有多少缺陷,佐助就有多完美。春琴傲娇恣意,佐助温和谨慎;春琴随意打骂,佐助谦卑恭顺;春琴奢华铺张,佐助简敛朴素;春琴,贪奢享受,佐助处处为仆。所以,春琴活了58岁,佐助活了83岁。从他们相见之日起算,佐助比春琴多活了21年。也算是红颜薄命,老实人长寿,老天总是公平的。
  佐助爱春琴什么?说来也俗,但其实也是最真实的。因为春琴好看。肌肤如雪,吹弹可破,皮肤细腻光滑四肢柔软白嫩,连一双盲眼似乎也比平常人更明亮更美丽。如果她不瞎,又怎会轮到他佐助?如果我遇到一个这样美的男神,我大概也不需要他会什么,只要摆在那里看就够了。更何况,春琴还弹得一手惊世绝伦的三弦,更是让人不得不爱。
  那春琴爱佐助吗?我认为是不爱的。因为爱中有个很重要的成分,叫敬。尊敬的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没有尊敬是没有真正的爱的。显然,在春琴眼里,佐助只是一个下人,世代为奴仆,尤其是在攀比炫富心态盛行的大阪的那个时代里,嫁个这样一个人为妻简直是莫大的耻辱。所以即便怀疑也矢口否认,即便孩子长得那么像他爹,也说“什么啊,我能跟那号学徒?!”她对佐助是看不上的,是轻视的藐视的,如何又能从心里爱他。
  一个人爱得深,另一个人嗤之以鼻,持续30年,如何平衡?佐助的心理如何平衡。所以,这篇小说越看到后面我越害怕,我害怕作者到最后来这么一句:佐助心里有个秘密,一个至死不能说的秘密,他知道春琴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只是再也没有人追究了。天啊,我会吓死,即便如此我也觉得合情合理。为什么不呢?毁了她然后永远地拥有她;摧毁她的骄傲,让她再无所寄托无所依挂?这样自己就能跟她平等对话了。
  可是,这样未免太残忍了。佐助不是这样的人。他是这样获得平衡的。从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那一刻开始。他开始陷入和春琴一样的黑暗世界,那种黑暗是和他在未失明前在阁楼里抹黑学琴是完全不同的,真正的黑暗,无底的深渊。在那一刻,他看到了,理解了,平衡了。也许春琴从来不是本意的骄傲,是自卑促使她骄傲,是不甘心促使她霸道,是绝望让她绝望。她不是像佐助那样自主自愿地失明,如果没有那样的不幸,她本应是个舞蹈演员,一个三弦琴演奏家,是要站在舞台上接受万众瞩目的,鲜花和掌声,还有爱慕呢?而如今,她只有他。她的艺术至死都没有获得多少的社会认同,只是开了个私塾收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弟子而已,荣誉和名利不足以弥补她的失去。所以,她疯狂,她折磨人。是啊,什么样的失去能比身体的缺陷更令人感觉自卑呢?因为身体的缺陷一目了然,时时可见,无需暗示,无需提醒,自见分晓。只有当佐助刺瞎了自己,他才真正获得和春琴一样的平等地位。“您若爱我,便和我一样。”就是这个意思。
  我看到小说后的评论有几条很有意思,有一条说,究竟是爱情让我们借由某个人认识了更大的世界,还是让我们爱得眼中只剩下对方。在春琴和佐助的爱情中,佐助爱得眼里只剩下春琴了,而春琴的世界里——至始至终只有她自己。
春琴抄读后感(二)
  每一本小说都是性情径庭的导游,有的指引我们领略新的境地,有的领我们兜转回到被遗忘的美景。《春琴抄》便是前者的范例,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情感怪诞而迷人的一种风姿。情感和理性似乎总是对立而生的,当现实阻挠或孕育了歪劣的新种,这时情感呼唤着人心里互相粘连的神圣感和疯狂。
  书中的主角佐助是一个卑劣的下人,然而他却深深地恋慕着大药铺的女主人美丽动人的春琴,而失明的春琴也因为自己的缺陷十分依赖和欣赏着佐助,然而,即使是双目失明的人,对于自己的美丽也是不会懵然不知的,美丽的春琴对于自身的素质常怀傲气,而尊贵身世与鲜明对照的身体缺陷,更使得她拥有了一种敏感的偏于常人的自尊感,这样的自尊感使得她极度维护自身的阶级身份以及习惯了对他人的颐指气使。因而她虽然对佐助心有情衷但是却不甘心承认,在等级尊卑鲜明的时代,跨越阶级的结合是尽惹冷眼的。而身为下人的佐助则也甘心于竭力维护春琴女主人的身份和高贵的形象,虽有痴情不敢造次,心中感情无处宣泄,爱屋及乌地,他便喜爱上了春琴所擅长的三味弦,并日夜苦练,寄托思情,然而三味弦被视为风雅附庸,又岂是佐助一类卑贱的下人的“玩物”呢?佐助这种行为被春琴家定性为不务正业,然而颇有天赋的佐助这种对艺术的追求深深触动了不见天光的春琴,也许是出于一种对于弱势群体的同理心,也许是出于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怀,春琴主动要求教导佐助练琴,春琴家人虽有反对,但是出于对女儿的宠爱以及为女儿寻一个生活伴侣的考虑也默认了他们的共处,更在后来对他们之间的感情表明了可接受的态度,然而春琴的骄矜、佐助的自卑,却是横亘在他们之间,比社会压力更大的阻力,春琴不愿承认自己委身的事实,哪怕已是身怀六甲无法藏掖,佐助也是怯懦犹豫,一者是由于自身并不般配的身份地位,一者是为了扞卫他心中那已被奉上神坛的高贵纯洁的关于春琴的幻想,世上哪里有完美的人呢?如果有,那无疑只能居住在人的幻想里了。春琴之于佐助,是一场遥在星河那段的梦,绝世纯美,然而只能以瞻仰的方式致意。但是,美丽总会被破坏的,因为美丽所吸引的,不止有单纯的人。春琴被终日浪荡街头寻花问蝶的花公子相中了,以邀请演奏的名义约春琴上府演奏,事实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来生活无忧的春琴也因为独立自强的心特别强烈,希望通过自身的才艺自谋生计,天真应邀。就在花公子将要得逞之时。佐助及时赶到,出手搭救,才阻止了春琴被玷污。然而出身富贵的人最容不得恶欲的实施被阻挠,于是恶起一念,连夜潜入春琴家里将之毁容。这一回,佐助就没那么及时了。就在春琴被毁容那时起,春琴那种高傲便失去了实际支撑,春琴本能地回避着佐助,并不允许佐助看她。佐助心头也是万分复杂,但唯一不变的是对于春琴的情,但此时单纯的爱慕也已经升级为一种荒蛮的爱情信仰,对于佐助,为了达成春琴的夙愿以及坚定自身对于春琴美丽的记忆,他决定自毁双目。从此,两人隐居度日,悲剧收尾。
  虽然在旁人眼中看来,这是一个十足的悲剧故事,但或许在当事者看来却不全然如此,至少他们终成眷侣。这样的感情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两人相悦,出于互相欣赏慢慢相爱,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一旦人老珠黄、沧桑历尽,心境难免会有变化,感情不管情约许的再如何信誓旦旦,终究是脆弱而易于变迁的,人心、情绪,总免不了潮汐起伏,但依然有人相信永恒,甚至实践了永恒,我认为唯有死物或者肯于接受变化的才会永恒,所以,一旦一种感情上升到矢志不渝的夸张局面,肯定是变质为迷信或者幻想,有时甚至会明知故犯地自我期瞒,因而不自知,这也许是情感最高贵,也是让常人不适的感情形式了。大凡普众,总会沦落俗套,那些绝世无双的,永远是孤独的然而稀罕的存在。
  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试自身的情感,如果不能做到残酷的不改初心的贯彻。如果爱到疯狂,那便只能秘宝自珍,永无愧疚地强错就错,人世美丽的都不过是让人痛心脆弱的花。
春琴抄读后感(三)
  《春琴抄》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谷崎生前曾任中日文化交流协会顾问,一九四九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他的小说世界充满荒诞与怪异,在丑中寻求美,在赞美恶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有“恶魔主义者”之称,其主要代表作有《春琴抄》、《痴人之爱》、《各有所好》等。
  《春琴抄》是一部典型地表现作家风格的名作,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小说主要讲述了十三岁时到安左门卫的药铺中做仆人的佐助奉主人之命照顾门卫的二小姐——自幼因病失明却对三弦琴很有天赋的盲女春琴,尽管身心都受尽孤傲乖癖的春琴的折磨,佐助却依然对她忠贞不二。在春琴被毁容之后,佐助为了在自己的脑海里永驻她的美艳姿容,并能与她生活在一起,竟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阅读这部中篇小说源于一次很偶然的经历,当时正值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闲来无事,就跑到新华书店里逛了逛,新华书店每逢假期都会购置大批新版文学名着摆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这次自然也不例外。下意识地看了几眼,仍然是那几本《基督山伯爵》、《堂吉诃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其实这些书我没读过几本,只是书名听得多了,也让人熟悉得厌倦了,而且,不知是因为成年了还是因为经过了高考,总之,自己仅有的那点对于文学名着的热爱也被消磨殆尽了,自然也就没想去读那些书,可就在自己一本正经地在心里感慨着岁月匆匆,激情不再的时候,《春琴抄》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出现了:书名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封面火红得热烈,一点都没有文学名着的深沉与寂静;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它居然也像时下的一些畅销书一样在封面包装着一页窄窄的折叠纸,写着什么“东瀛梁祝”之类的宣传语。我心想:您这都文学名着一级的了,怎么也来这种包装方式啊,也不见您周围的书这副打扮呀,您是忒不自信了还是怎么着啊?我倒要看看你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于是,我就以这样一种玩笑的状态,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可结果呢,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地被它征服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钢的琴》的读后感(11)

钢的琴

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花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看完《钢的琴》,又过了十几分钟,听了两遍苏小明版本的《山楂树》,定定地掉了眼泪。

《钢的琴》不是一部向完美看齐的电影,情节几处衔接不明,喧宾夺主的音乐满得要溢出来,但是它对于人物精神的把握及其精准,就这一点,足以让我掉眼泪。

葡萄牙语中有一个词叫saudade,听葡萄牙人说这是葡萄牙语中特有的单词,在世界其他语言中没有其他词可以准确地概括它,含义为对于远离的、逝去的事物的一种脉脉温情的伤感的思念。

《钢的琴》让我今晚陷入了saudade。

它对于东北的我父母一代人的形象的把握精准到让我惊心,电影开始十几分钟,我开始百度导演兼编剧张猛的籍贯;;果然是辽宁铁岭人;;不是东北人就奇怪了,在这种浪漫到扯淡的故事情节中都把人物精神世界展示得如此入木三分,只有是在这个环境浸泡得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人,才能表达出来。电影开场两个粗壮的大烟囱和半人高的荒草出现的时候,我简直以为这个镜头是在我老家楼后空地拍出来的。

电影故事的骨干是父亲叫了一帮自己以前在工厂的兄弟为女儿做了一架钢的琴,但是主人公并不是父亲和女儿,而是下岗的工人群体和他们曾经的荣光。我很感激导演,他没有在这样一部主基调为伤感的电影里撒狗血,而是哀而不伤地讲一个故事,我更感激的是,他没有像多数人一样抱着猎奇的心态撕开这篇土地的伤口,而是去展示了它的凛冽的美。这种展示类似于儿子对于母亲的昔日荣光的致敬,手法是夸张幽默的,但是表达是内敛严肃的。

每次有朋友问我家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常常语塞。相比于江南的秀丽江山,这篇土地太过于平坦寂寞。“除了雪没什么好玩的”我常常这样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描述那“寂寞单调”本身具有的美感。我家乡的路很宽,路上车很少,冷空气带有一种特有的香气,冬天时候从外面回家的人外套会带有那种冷空气甜味。平原很寂寞空旷,但是平原上的星空很热闹。雪花很美,比雪花更美的时候下雪的时候仰起脸让天空充满视野,视线里除了雪还是雪,雪花从无尽的虚空落下来在睫毛融化。下雪天会格外安静,脚踩在被压实的雪地上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种声音会把你和外界的声音隔开来。耳畔只有单调的咯吱声。冬天里用于集中供暖的巨大的烟囱升腾起浓浓的烟,象征着这座笨重的城市的呼吸。下完雪后地上的雪水有时候会被鞋底才成脏兮兮的巧克力色,地面邋邋遢遢黏黏糊糊,让人不想停留只想行色匆匆赶回家里。

这种单调的灰是东北城市的底色。

这种灰色混杂着钢筋水泥工厂的邋邋遢遢的“冷酷的”风格又有一种重工业时代特有的美感。《钢的琴》就把这种冷酷的美感表现得很好。“在我们的城市,寒冷是一位艺术家”。在这种“硬核”城市,东北人的性格也是相当“硬核”。很多平时不起眼的男男女女都燃烧着一个英雄主义膨胀的中二之魂。相比于“装B”这种不友好的表达,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东北人的一种浪漫。冬天那么长,白昼那么短,多少乐趣从“我有一个朋友……”开始,多少故事讲着讲着自己也当真了。东北男孩子喜欢开玩笑,攀比着讲笑话,谁要是把这个饭桌上的女孩儿们抖得花枝乱颤绝对是一件让自己自豪的事情,为了博君一笑,他们也不介意把自己当做段子包袱的主人公,听众也听一半信一半,给足面子,这是餐桌段子手们和听众之间的默契。悲惨的倒霉的离奇的事情也要笑着说,几杯酒下肚,眼泪也最好在酒和笑话里面咽进去。

东北女孩儿爱美,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冬酷暑里也要在厚重的冬衣里面找到可以装饰地方。她们中很多人有着高挑的身材,喜欢在毛皮外套下面要显出两条修长笔直的腿、偏爱blingbling的装饰、女孩子个子很高也要穿高跟鞋,不怕显得自己盛气凌人,御姐一点无妨,好看。喜欢满嘴跑火车的男人和盛气凌人的女人;;这是很多人对于东北人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印象确实有道理,但是他们性格的底色绝不仅仅如此。在外满嘴跑火车的金链大哥可能是奉行“老婆最大”的家务十级能手;看起来盛气凌人女人常常背地里是没心没肺对朋友爱人掏心掏肺的傻姑娘。东北人的骨子里有种戏剧化的冲动,他们讲故事也好、看故事也好,都有那么点drama,喜欢重口。

我始终认为东北人是有着成为英雄儿女的气魄的,只是在我出生的九十年代已经英雄气短。从那个时候开始,工人不再是先锋、进步、力量的代表,而是保守的代名词;成为国企的一员也不是光荣,成了因循守旧的选择。

短暂的喧嚣过后,黑土地复归于寂寞。我甚至认为它本就应该是寂寞的。这篇土地的运势来过,短暂地停留,又去了,于是复归于平静。东北人办事喜欢拉关系、靠人办事,喜欢钻研权势生于琢磨生意,可这似乎不是“东北”特有的特征,而是一个带着“乡土社会”特征的社群的共性。因为这个特点而给东北冠以“守旧”的帽子,似乎不那么合适。当中国大踏步向前的时候,曾经为它提供源源动力的土地,赶不上它的步伐了,这不主要是“人事”的问题,是运势。

曾经计划经济时代的英雄儿女们,在时代变色,时转运移的当下,在惨淡生活中,努力让生活在庸俗中热热闹闹地前进,不是另一种英雄主义吗?

《人民英雄董存瑞》观后感 廉政微电影《草原兄弟》观后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

《钢的琴》的读后感(12)

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钢的琴》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通过小人物幽默与艰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电影《钢的琴》观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九十年代北方的重工业城市,破旧的钢铁厂,萧瑟的街道,黄昏时缓缓开过的火车,甚至是那两个陪伴了几代人、一直竖立着的、不停往外排烟的烟囱都在无时无刻的渲染着一种衰败落魄的氛围。故事以葬礼开头,以小元弹着陈桂林做出来的钢的琴结束,发生在万物凋零的冬季。整个影片和这个落魄的城市一样低沉,为数不多的笑点都让人隐隐地透着点心酸。
  看完《钢的琴》后,对陈桂林的印象是惊讶的。他会弹琴,虽然自己没有条件,也在尽力满足女儿小元的兴趣爱好;在所有人都在签字反对炸烟囱的时候,他能独辟蹊径,想出一个看似不可思议却又貌似可行的办法,尽管到最后烟囱还是没能留下;在四处借钱碰壁之后,他在图书馆查阅书籍,召集好友,决定自己做出一台钢琴,让女儿留在自己身边。作为一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他给人的感觉是成熟,先进,前卫并且敢想敢做的,与同时代的其他工人是不同的。
  电影中陈桂林带着女儿在朋友家练琴,被几位女老师严令禁止。身为老师,却不能理解一个孩子对钢琴的热爱和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父爱;身为女儿,却对爱她的父亲说谁给她买琴就跟谁这样的话。
  偷琴失败后,陈桂林在黑暗中、灯光下、抽着烟、飘着雪、弹钢琴。那好像是陈桂林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后的心理状态,他没钱也没办法给小元一架钢琴。
  小元亲妈来看小元,给小元买了很多东西,小元问他怎么想的时候,陈桂林激动到把小元赶出去并且把之前自己用木板做的钢琴都推翻踢毁。此时的陈桂林该是在生气小元的要求,更气愤自己的无能为力。
  ……
  这些情节都能够让观众轻易的感受到陈桂林对女儿的爱,为了留下小元而做出的努力。
  影片里对城市环境的镜头的刻画也毫不吝啬,一群人在倒塌的楼房上、脏乱的钢厂里、枯黄的早木中忙活着自己的事情,反衬出在这个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们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不平凡的事情,而让人生出一种敬佩的感情。最后钢琴成功造出来了,陈桂林却主动放弃了小元的抚养权,而那两根烟囱,最终也还是没能留下来。结局或许是悲伤的,但是从整个电影的基调来看,这样的结尾又不让人觉得意外而且容易让人接受。
  也许对陈桂林来说,套用汪工说的话: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他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篇二: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唱着儿歌:“好爸爸坏爸爸”,长大了学习了理财书籍:“穷爸爸富爸爸”。原来爸爸有很多种,他们对孩子“爱的方式”也不一样,不管是怎么样的爸爸,他们的爱也许爱会创造奇迹……
  突然发现音乐是如此的美好啊。音乐的世界里,没有歧视,人人平等……农民有音乐,军人也有音乐,工人有音乐,艺人有音乐,乞讨者也有音乐……ktv里有音乐,田野里有音乐,草原上有音乐,工地上有音乐……人们开心的时候有音乐,难过的时候也有音乐……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音乐的原因吧,她像水一样无私渗透进每一个人的灵魂,是属于生命的礼物……
  只可惜,一旦美好的事物施加了理想的重量,似乎就悲催起来。如怀抱着一夜成名理想的流浪歌手,这几乎是一种危险的做法,一旦为你的好爱施加各种艰难险阻的压力,几乎会毁掉你的爱好,你也许在也不会拿起你心爱的吉他如痴如醉的弹唱了,如同影片的最后,钢琴声响起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却没有成功了的喜悦……
  城市里的流浪歌手,狼狈画家,景德镇的陶艺家,其他流浪的艺术家……
  有理想,有寄托,有为之奋斗的目标,生活就是美的,是令人钦慕的…… 更重要的是"艺术",也能让别人的生活更美好。
  可是,爸爸将理想寄托给儿子,儿子将理想寄托给孙女……一个理想需要世世代代完成吗?……我真不知道。也许此类文艺片看太多了,悲催到觉得为固执的理想付出似乎不太值得?学“海上钢琴师”自弹自唱,自我陶醉,没有压力,有什么不好?是不是人们都有着“被认同,被认可,被欣赏的需求,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呢?”
  总是让我最欣赏的是:一些人过着艰难的日子的人们,却在某些当下,放下一切穷开心的乐呵傻劲:“似乎这个世界并没有叫做困难的事情”,人也许就应该有着自娱自乐,面对生活的乐观精神。
  片子里重复说过一句话:“解放自己要先解放思想。”
  也有另外一句话:“我们总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他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悠扬的琴声透着忧伤……不管怎么说,生活都还是要继续的……
  篇三: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从小也是成长在工厂里,虽然没有那么清晰的记忆,不过也挺喜欢工厂这个生活体的热闹!所以看了电影也有点小感触。
  一是父爱如山,哪怕是再苦再累,也将女儿的需求看得很重要。也许有寄托自己钢琴梦的原因,也许有和老婆赌气争孩子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样,对比现在的孩子父母桂林的父爱也是值得感动的。
  二是桂林的一帮朋友,都是工厂曾经的精英,各有一手绝活,可惜工厂倒闭后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或者工作,只是为了生活而挣扎。直到桂林请求他们帮忙,他们才想起了自己的手艺,就算不是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也愿意默默付出,既是对朋友的支持,也是对过往的追忆!都是各有绝学,但是他们没有11罗汉的机遇,他们仅仅需要为自己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桂林老婆和女儿的冷漠,对比秦海璐的善良。桂林老婆为了更好的物质放弃桂林可惜理解,但是桂林女儿为了更好的物质居然跟丢弃自己里面的母亲越来越近真的是颠覆了我的三观。但是反观秦海璐对于桂林,可以尽其所能的给予帮助,也许骨子里是欣赏甚至是爱慕,但是无条件的付出才是又一个让人心动的场景。秦海璐和桂林妻女的反差深刻的揭示了被社会抛弃的产业工人和改革中“思想解放”的小部分人的巨大鸿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
  一直听说此片的口碑,直到昨日才有机会欣赏,票房的不佳不能掩盖电影的优秀。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从中看到自己的感悟。
  篇四: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钢的琴》是由张猛导演,、秦海璐、张申英、周逵主演的一部荒诞写实主义的黑色幽默风文艺影片。与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风的表达方式不同,周的表现手法在于剧情的无厘头反转及夸张的表达,张的幽默在于台词及音乐的包装渲染。
  该片主线是:钢铁厂退休工人陈桂林与妻子小菊离婚,两人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女儿热爱音乐与钢琴,说: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该片由:女儿学琴————陈为女儿用纸做琴—————借钱买琴————偷琴————造钢琴,逐步展开。
  辅线是:陈桂林与女友淑娴的爱情故事;胖头与快手友情的破冰;汪工为保住钢铁厂烟囱而做的种种。
  破旧的钢铁厂,锈迹斑斑的建筑,扑面而来的年代感。怀旧的色调带来视觉的渲染,营造出专属于小人物的温情与悲壮。
  以俄罗斯音乐为主背景乐,将浓浓的年代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导演开创性的将悲伤的剧情用激昂的俄罗斯音乐来黑色幽默化处理,使悲伤不再绝望反而变成一种释然。有人疑惑:为什么整部电影音乐主体是俄罗斯音乐? 这是因为在新中国建设初期,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苏联派了大量技术人员来中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新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当时,人民对苏联普遍好感政府还开设俄语课程,以此来促进两国交流与人才的流通。张猛以俄罗斯音乐为主体,不仅展现了那个年代俄罗斯对于新中国建设所存在的巨大影响力,更因音乐无国界,情感上极易产生同悲共喜的共鸣,增强了影片的文艺质感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欣赏价值。
  “你要让那两根烟囱不被炸,那你就要让人看到那不是两根烟囱,这是两根金条……。你哪怕弄成抽象的两根筷子呢,那也是一个亮丽的风景线啊”
  “当有一天,听说他要走时,我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在我身边”
  影片的台词堪称精品,大道理从小人物口中以或幽默或通俗的方式讲出,不仅能让普通观众有醍醐灌顶的透彻感,更能让专业影评人和思想深度足够的观影者细细玩味儿文字活跃思想,与影片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切磋。
  影片催泪的几段情:亲情篇:陈桂林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和朋友们排除万难的制造出一架钢结构的钢琴;爱情篇:淑娴对陈桂林说:“你去偷琴我给你把风,你去买琴我给你垫钱,你整一帮人来给你做钢琴,我好好的歌我不去唱,在这个破厂子里头陪你瞎耽误工夫,还得给你们整饭吃”;友情篇:季哥为帮助陈桂林完成荒诞的造琴梦,撇下自己的卖废钢铁事业,全心全意扎根废弃的钢铁厂。随后,季哥因贿赂而被警察带走盘问,临行之前,他不慌不忙的去查看造钢琴的沙盘是否成型,向陈妥善交代后才随着警察离开。
  个人觉得影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是胖头的女儿被人搞大肚子,陈 淑 胖头 快手等一帮人或骑车或开车的陪他去找那小子算账。幽默,壮观,韵味儿十足,看着特带感。
  影片的结尾算是皆大欢喜吧,陈桂林放下了自己的执念,同时也救赎了两个女人。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尊重孩子的意愿,他告诉小菊:“女儿你带走吧!”小菊顺利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处理好家务事后,陈对淑娴说:“我可以娶你了!”
  全片在女儿坐于父亲他们做出来的钢琴前,娴熟的弹奏着俄罗斯歌曲《讨厌的啄木鸟》中收尾。
  篇五: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今夜无事,静心看了一部次新国产影片《钢的琴》。之所以在友人从国内带回来的一堆copy碟片中选择这部片子不是因为其他,只是因为对片名感到好奇。
  人在南非很长时间了,对国产影片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依稀印象中,感觉近些年能真实反应国人生活状况的片子并不是很多,貌似忽悠类,脑残娱乐类,高大全类的片子成了主流,荧幕上看来看去,还是10年前那几张老脸在晃悠。
  但是,看完这部片子,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声赞叹 :“小制作大内容 钢的琴 父的爱 人间情。好!”
  影片的整个结构框架和剧情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在90年代中期,在东北某地,承受老国企改制后恶果的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能和离婚妻子在争夺女儿的战斗中胜出,和周围一群同样是下岗工人的伙伴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做出了一架钢琴。
  影片以主人公制作钢琴为线索,深入刻画了当时下岗工人的生活状况,残破的家庭、不幸的婚姻 、拮据的经济条件、仅能勉强度日的临时工作……。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深深展现了主人公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对女儿的深切的爱,以及对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还有就是下岗工人之间深厚的阶级感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义气吧。
  影片叙事性强,整个故事情节紧凑,不拖沓,没有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没有说教,没有煽情。只是用镜头把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婉婉道来。虽然朴实无华,但也不是说影片平淡。其结尾有点欧亨利式的,主人公在钢琴就要做好之前突然放弃了,因为他的一个朋友被捕使得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状况是无法给女儿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的。但是在女儿归了女方后,他又带着大家一起完成了钢琴的制作,这时候的他不仅仅是在做钢琴,而是为了通过制作钢琴这件事来证明自己对生活的抱有的乐观态度和自身的能力。
  影片的实景拍摄相当不错,如简陋的住宅、脏乱的街道、破旧的厂房,斑驳的围墙、过时的标语,灰色的天空……让观众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在心中产生不少共鸣。
  《钢的琴》的背景音乐相当不错,老港台歌曲,老革命歌曲,前苏联经典歌曲,俄罗斯的摇滚乐轮番上阵,烘托了影片气氛,感染了观众的情绪,也是整个影片中的亮点之一。
  影片的充满东北口音的对白很诙谐,有点小品的风格,但不贫嘴,不招人烦,还充满了喜剧元素。为影片沉重的时代背景稍稍松了绑。
  我喜欢女主人公秦海璐的表演,本色地把一个敢爱敢恨,执着的东北女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男主人公的表演亦是相当出彩,尽管不显山露水,但是让人感觉他的表演就是这部影片的灵魂,简约成稳顺畅。
  这部影片使我看到了国产影片的希望,不求大场面大制作,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导演,把要说的事情讲清楚了,表演明白了,让观众认可了,那就是部好影片。

《钢的琴》的读后感(13)

《琴恋》读后感

  壁炉里熊熊烈火烧得正旺。窗外冰凉清冷的微风荡漾在初春的校园里,残雪只剩下冰块状,这里那里地分布着,和煦的阳光带回了摇晃的野雁,到处漫步觅食。我蜷缩在星巴克角落的沙发里,融在1980年代的美国乡村歌曲与浓郁的咖啡香气中。一切都很不一样了。

  一阵风吹来,大门外走进一家人,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小女孩,那微卷的褐发、大大的眼睛、圆胖矮小的身躯,好像她。

  她像这个小女孩这么大的时候就在钢琴前埋头苦干了。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在做什么?我努力地回想。片段的记忆里,在家门外吃沙喝土、骑马打仗;父亲的疼爱、母亲的怀抱,到处都是安全堡垒。

  为了找资料,我又去了趟图书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钢琴之屋”已不复见,只剩下一片草丘和几棵大树。我在图书馆里,耳朵听着她各时期的录音,眼睛看着一张张她幼时、少年、成年的照片和剪报。数十年的人生,压缩成连串声影。我思潮起伏,有些透不过气来。

  一切都真实得如昨日之事,却已久远。那晃荡着双脚弹琴、有着甜美脸庞的小女孩如今已80岁。人生中所有好的,不好的,快乐的,不快乐的都已过去。岁月悠悠,无情却公正。辉煌人生或失意人生都会过去;成功得早或成功得晚,也会过去。想必她很早就悟了这点。

  她~露丝.史兰倩丝卡,1925年1月15日出生于美国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父亲约瑟夫.史兰倩丝基是美籍波兰裔小提琴家,母亲桃乐丝.戈德凯恩德的父母是来自波兰的犹太后裔。史兰倩丝卡的父亲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伤及手腕,无法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便计划由他的第一个孩子来完成他个人在音乐上的伟大目标。史兰倩丝卡就是这个不幸的孩子。

  她3岁半便开始接受父亲每日九小时的严苛训练。4岁演奏第一场钢琴独奏会,5岁全家为了她的音乐教育移居德国。因为父亲严厉的督导与欧美两地众多名师的教导,她于6岁在柏林,7岁在巴黎,8岁在纽约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各地的邀约让她的年薪高过当时的美国总统。金钱使父亲的伟大理想变了调,在他错误的引导下,史兰倩丝卡面临青少年时期痛苦的自我迷失。15岁时与父亲决裂,自舞台上消失,更于19岁离家出走,与乔治.伯恩结婚;这段婚姻于1955年结束。

  自15岁起,经过十年演奏生涯的中断与自我价值的探索,她慢慢地明白,音乐乃是她个人生命的延伸,与人有心灵交流的演奏是其生命存在的价值。1953年,28岁的她,在历经艰辛后终于寻回自我,独立而勇敢地站起来,再度成为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

  1964年,由于繁忙的演出造成健康严重的耗损,她接受了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音乐系的聘请,任驻校艺术家,开始了演奏与教学并重的生活。三年后与该校政治系教授詹姆斯.克尔博士结婚,这是她幸福美满的第二度婚姻。30多年来,她精湛的钢琴演奏与完美的教学理念为她带来无数奖项。**年,克尔博士去世一周年,史兰倩丝卡由南伊利诺伊大学移居纽约,受邀至曼尼斯音乐学院演奏,应聘为朱利安音乐学院及曼哈顿音乐学院钢琴讲座,并于**年10月至台湾东吴大学任客座教授一年。

  虽然汲汲营营的父亲曾为她打下良好的钢琴演奏基础,但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却让她失去了珍贵的童年,失去了可以挥霍玩耍的权利,最后甚至失去甜蜜的亲情。她曾感慨,若再晚十年出道,成就也依然可以闪耀。其间中断的十年,她了悟自然运行有其一定的规律。艰苦的摸索带进了艺术的深刻;她,终于顺着人生的轨道走出自己的路,顿悟了艺术家的天职,那是物换星移下永存的真理,也是支撑她继续人生的最大力量。

  她,兢兢业业,只愿对她的所爱忠诚,并与人分享她的音乐,除此,世间无所留恋。

  1957年,史兰倩丝卡完成这本原名《闭锁的童年》的早期自传,当然曾在美国造成极大轰动。因为这是第一本诚实讲述天才儿童背后真相的书。今天看这本书,除了在孩童教育和人生真谛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促使我们省思外,尤其重要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因为书中记载了史兰倩丝卡在1929年至1939年间与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钢琴家,如施纳贝尔、科尔托、巴克豪斯等人学习的经过,也详述了她与作曲家兼钢琴家拉赫曼尼诺夫之间的亲密交流与学习。此外,西方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学者,如伊莎贝尔.文格诺娃、娜迪娅.布朗热、乔治.当德洛,作曲家乔治.埃内斯库等也都曾是她学习的对象。她以真诚的笔触仔细地叙述向这些大师们学习的经过,以及他们个人的特质和音乐观。通过她的经历,我们也一同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事、物,对20世纪初西方的音乐状况有了具体的了解,也对“后浪漫”钢琴演奏艺术有了清楚的体会。史兰倩丝卡是20世纪西方音乐史的见证人。随着她的封琴,那个时代已真正地走向结束。

  史兰倩丝卡的一生与钢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闭锁的童年》中译本便以《琴缘一生》命名。诚如她在书中所说:“我将以一个独立的个体重新出发,无论将遭遇什么,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将经历任何悲伤和失落,我知道,钢琴将永远在那里,只要我与它在一起,我的未来必掌握在我的双手中!”但愿我们从她的人生得到启示,珍惜手中的每一天,忠诚以待,因为舍或不舍,它,都在消逝中!

《钢的琴》的读后感(14)

《钢的琴》导演观众四人谈

时间:2011年4月29日,地点:中国电影资料馆会议室

对话者:张猛(《钢的琴》编导)石川(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皇甫宜川(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蒲剑(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一、缘起·工业时代的废墟

 

张猛(以下简称张):我们在东北长大的孩子,对工业时代有特别深的情结,在初中或者高中时代,整个城市感觉灰蒙蒙的,那些工业都还在。但是现在,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整个铁西一点烟都不冒了,但是建筑、房地产,整个的都吞噬了过去。我那时候骑个自行车天天在铁西晃。在辽钢附近,辽钢就是辽宁钢铁厂,是最早倒闭的一个。整个辽钢就废弃了,很大,像个城市,周边有很多人。废弃工厂的特别像动物世界里边,一头牛被弄死了,然后会有很多野兽来吃,这个工厂就这样一点点被蚕食。人们都到那边去捡废钢铁。我一直都还活在那个年代里,现在这个年代让我有点惶恐,不如那会儿有序。《钢的琴》,最开始是因为想缅怀那个时代的东北。那个时代的人没有现在这种人的浮躁,也没有太多物欲,反倒特别平静。最开始我做《钢的琴》剧本的时候,是因为我在铁岭有一个姑姑,姑姑家在钢铁厂附近,让我去帮他装修一个服装店店面,因为我是学美术的,干这个还行。那会儿是1999年。装修需要木料,我们就到铁岭一个民间艺术团,发现里边还留了一架钢琴。那钢琴挺有意思,是自己做的,是他们当年样板戏学习班做的一架钢琴。

 

皇甫宜川(以下简称皇甫):真是手工做的?

 

张:真手工做的,表面都已经裂了,按下去一个键,就弹起不来了,只能响一次。当时特别兴奋,这比装修有劲多了。我把这事跟我父亲讲,我父亲是在铁岭的民间艺术团工作,他告诉我这就是当年他们做的。也是因为这次装修,我们要去铁岭一个钢材市场,里面基本都是下岗工人在经营。最初政府要给他们补贴,但他们不要,说要钱的话,一会儿就花完了。他们就要机床,能加工点小东西卖钱。。我要加工一样东西,就从这家到那家,再到那家,这些工人个个都很牛,什么都能做。我就把自己看到的那架钢琴和这些工人联系到一起的想法。

 

蒲剑(以下简称蒲):我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孩子要练琴,没有钱买,父亲就真给孩子做了一架琴,后来孩子还真弹出成绩了。这架琴被一个博物馆收藏了。我还以为你是根据那个故事创作的。

 

张:没有,灵感来自于铁岭。铁岭人挺有意思,有自己做汽车的,有自己做做飞机的,好多,那里的老百姓人都愿意做东西。

 

石川(以下简称石):这跟五六十年代提倡的生活观、价值观有关系,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那时的工人,特别一些高级技工,手艺非常好,什么都能造。现在社会分工细了,服务业发达了,花点钱,什么都能买到,自力更生能力就退化了。六七十年代的国营工厂,在今天市场和资本的冲击下早已变成了废墟。就像片子开头,主人公和他的伙伴在一个葬礼上演奏。前景是死者的祭坛,后景是两根大烟囱,是工业化时代的象征。这个场景非常反讽,既是一个老人的葬礼,又是大工业时代,以及工人阶级丧失了主人翁地位的一曲挽歌。这个调子有一点感伤、怀旧,但很快就转了。后面导演是用了一种调侃、诙谐的调子来展开一个原本沉重的题材。换个人来拍这部电影,可能会用所谓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要么声色俱厉,要么哭天抢地,但张导用一种温情的、柔和、幽默的调子来处理。我很欣赏这种创作态度:面对困境,我们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出路,怎么办?这时候,就该用一种乐观、健康、积极的态度去干预现实、剖析生活。尽管它什么也改变不了,却能给人传达一种信念——我们如何去面对现实的困境。

 

皇甫:这部影片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一种浪漫的、诗意的现实主义。影片里有比较诗意的东西,比如说他们偷琴,被警察给逮了,然后影片就跳到一个虚写的部分,在漫天雪花里边弹琴。后来又出现过一次,是用灯光分了两个场景。这种融合实际上还是表达了一种东西。我们这部影片里面有父女之间的爱,它源于这样一个因素,还有朋友之间的兄弟情,就是友情,还有爱情。但是它其实透射出来的是一种无奈的东西,几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人们特别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其实很难把握的。你要是用一种批判现实的手段,就很难把握。恰恰是你这里边虚写的东西,把这样一种复杂的情感,当年我们那个时代所培养出来的工人阶级的个性、那种生活里边的很粗糙有很浪漫、面对困难的胸怀,还有执著感,一下子拎出来了。

 

蒲:看完这部电影我首先想到的是,最近网上疯传的一张照片,杭州的一个小女孩,和他爷爷住在公厕的管理间。她平时总吃泡面,但拍照片那天是煮粥喝,她说终于可以不吃泡面了,特别高兴。后来记者就去采访她,问她有没有想过要过更好的生活,那小女孩说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生活呀。这事传递出了一个生活观。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矛盾不断暴露,贫富悬殊,生活的困境、人的困境,生存的困境都在急遽发展,怎样找到生活的方向,让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感觉到生活的快乐?钱和幸福,财富和幸福是不能划等号的,但恰恰这几年我们在这种价值问题上有遗失。大家都拼命地追求财富,而恰恰没有想过如果没有钱我们应该怎样去幸福地生活。

 

所以这部电影中,一群工人做琴的行为,更多是一种寄托、一种生活态度。男主人公要去做这架琴,虽然是为了赢得女儿的抚养权,但在做的过程当中却体验的是一种快乐。这架琴能做多好,音准不准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体现出他们生活的价值、快乐。这部电影传递的这个信息比较宝贵,可以让我们反思生活的意义。但我又觉得,做琴过程中的那种欣喜感、幸福感表现得还不够,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这种生活的困境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苦恼、困难,但是最终的态度,虽然有点乌托邦,但它是一种生活的方向。因此,电影的结尾有点问题,如果到那个车间歌舞的段落打住就好了。你是学美术的,你的电影形式感非常好。我首先想到的是库斯图里卡,你的电影一开始是人们在一个葬礼上演奏,《地下》是一个乐队在跑着吹奏,到最后你的电影是在平板车上跳舞,我以为要结束了,因为《地下》的结尾就是这样的。你这部电影是向库斯图里卡致敬的一部电影。我们缺的是这个。我们太过于沉溺于那种现实的、不厌其烦的记录,而电影要超越生活,要有诗意,要浪漫,你在做剧本和拍摄的时候,有没有受到库斯图里卡的影响?

 

张:之前没有,有人说像后,我很少看片子,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多一些。后来我看了《地下》,因为有别人也问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我的电影中无论是从音乐或者是从色彩上,都找到了一种当年社会主义的感觉。现在中国的音乐没有特点,没有那种工人阶级性。我一直听东欧的、俄罗斯的音乐,人家的那种阶级性的东西还在。我们的作曲写不出这种感觉了。影片用了很多俄罗斯音乐。俄罗斯现在价值观也变了,要了我们摄制组很多钱。但是德国那边说一定要看一下片子,他们看了片子之后一分钱不要,还挺好。

 

二、工业元素·工业空间

 

石:我没联系第五代,也没联系东欧,我倒是想到“**”前的工业题材电影。建国后有很多工业题材电影,它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类型和样式,是提倡工农兵占领银幕之后所开创的一种电影形态。但这类片子全是在共产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这样一套价值系统下展开叙事的。它可能也触及到了工人阶级所面临的困境,但绝非个人生活困境,而是一种宏大的,关于历史、政治、国家的困境。这类片子的美学观、社会政治观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显得比较模式化,没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也渐渐就被边缘化了。这时候,突然出来一部《钢的琴》,感觉它是一种对传统延续和重构。因为它一方面延续了工业题材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把这种题材的价值指针从共产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宏大视域,移植到个人的世俗生活层面。并且开始聚焦于个人生活的困境——挣扎在当下资本和市场重压下的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其实这个主人公自己造了一架钢琴,他的生活会因此而改变吗?不会!但他却因此而完成了对自己作为一个工人的形象重塑。在剧情中,他的个人生活完全是失败的——妻子离开了他,女儿也即将离开他。为了留住女儿,他才去制造钢琴。因此,尽管这个故事极其荒诞,却触及到一个工人阶级自我救赎的主题。做钢琴这个荒谬的动作成为一个双重救赎,即是对他个人生活、个人命运的救赎,也是对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的救赎。过去,工人老大哥的地位辉煌一时,后来慢慢沉沦,甚至一无所有了。就像主人公挂在理发店门口的仅有的一块猪肉也被偷走了。这是一种多么让人辛酸的绝望啊?影片就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审视那个被我们称为工人老大哥的社会群体,去发现他们当下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但是,影片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他们的屈服,不是现实中某些人的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而是一种小人物特有的、荒诞的、甚至有些扭曲的挣扎和反抗。这股劲头恰恰与50年代工业题材电影所彰显的工人阶级战天斗地、自力更生的精神价值相吻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片子又为传统赋予了新的内容,让传统价值与当今的现实交融在了一起。

 

皇甫:我说的工业元素,它可能更靠近欧洲的一些影片,甚至包括美国的一些影片,但是这部影片对这种元素的挖掘还不够。整部影片的风格,当他决定要做一架钢琴的时候,就迅速扭转了。前面的那种沉闷、那种无奈、那种苦闷没有了。再往下走,尤其当木材不够,男主人公决定做钢的钢琴的时候,你会感觉,哇,很牛啊。我期待的当然是在影片风格化的表现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怎么去做一架钢的琴。他们整个人都投入到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其实这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回避。为什么要做这架钢琴?他也知道做这架钢琴没有意义。但这样一帮人在一起做钢琴,其实是对他们自我价值的最后挽救。当然,这个挽救最后肯定是成功不了的。后面如果能有关于制造钢琴的细节展示,那么到了蒲剑老师说的那个结尾,当然就很完美了,而且整部影片的风格就舒展地比较彻底了。但是本片没有,最后只有铸造好的东西。而且那钢琴是不是一架真的钢琴贴上了外壳?

 

张:真焊的。其实我们很无奈,一炉钢要5000元,你就必须在几分钟之内把它拍下来,因为摄制组没有那么多资金。如果再给我100万元,肯定效果更好。

 

石:钢材是现炼出来的?

 

张:是。

 

皇甫:我们的电影里面制造业元素,像是钢铁、元件、机器,这种东西真的很少。但是在国外,比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就很多。我们的工业跟欧洲比起来相对粗糙,所以最后影片中钢琴会用这样一种浇铸的方式来完成,你完全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人阶级还不够纯粹,所以他会有一些投降。到最后他其实是向商业投降了,他老婆实际上是从工业社会进入商业社会的一个代表,尽管她是做假药的,但是她最后把女儿争取到了。

 

石:其实电影中表现工业主题的视觉元素,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影片中所指代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中国50年代的影片《春满人间》,最后一个场景,几位主人公满怀希望地从浦西眺望浦东,画面里出现了几根大烟囱,咕嘟咕嘟冒着黑烟。在当时,这可是代表着一种高度工业化的美好前景。但这种视觉元素不符合今天的环保观念,所以被淘汰了。再如美国电影,大多数美国片都把工业化理解成一种过度物质化的、反人性的东西,它的外观往往是冰冷的、坚硬的、阴暗的。有部片子叫《机器战警》,最后一场打斗戏就是在一个废弃的钢铁厂。那完全是一个黑色电影的环境,充满了恐怖、暴力、阴暗的影调。

 

《钢的琴》也在视觉上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工业废墟的景观,但它不是西方电影中的暴力场域或“红色沙漠”,相反,它是人的世俗生活场景。所以就需要调和,总要有点温暖的东西,有点生活的气息,让“废墟”显得不是那么冰冷和坚硬,不然人怎么生活?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刚才两位说到的,在破落的厂房里竟出现了一座仪式感很强的舞台,工人们在上面自娱自乐,成为一种超现实的视觉元素。我觉得,把这种废墟感、市井感和超现实的手法糅合在一起,是一种很本土化、风格化的手笔,在东欧电影、美国电影里都看不到,因为它是属于中国的——一种本土性很鲜明的对工业时代视觉元素的呈现。

 

皇甫:张导以前拍过《耳朵大有福》,也塑造了一个下岗工人,退休了。那是范伟演的,他也面临困境,要寻找自己的前途。《钢的琴》不一样。陈桂林是中年男人,他就已经没有任何前途了。因此,这部电影对人内心的困惑的表现更强烈。《耳朵大有福》里边也有废墟,像刚才石川老师说的,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废墟。这是大变迁的时代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这部电影里也有废墟,但不一样。我们看废墟后面还有火车。这种废墟现象其实就是一个工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其实这是进步,时代的进步,但是人怎么办?这些普通的人,像陈桂林这样,其实就是螺丝钉,这些螺丝钉现在被芯片给替代了。他们往哪儿去?比范伟面临的问题更严重。到了最后,工人阶级必须面对现实,所以后来决定做钢琴以后,你会发现整个影片那种向上的东西一下子出来了。向上,我说的不是那种绝对的、意识形态上的向上,而是说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会发现,一个农民突然造出了潜水艇,一个工人突然自己组装了劳斯莱斯。今天仍然出现这种奇迹,这都是从那个时代延续下来的,这种延续极具中国色彩。就像刚才石川老师说的,它太中国化了,它跟美国的、欧洲的都不一样。这个东西在今天的中国电影的生态里边是别具一格的东西。

 

石: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导演。这部影片的空间环境实际上分两大块,一块是那个已经变成废墟的工厂,另一块是生活区。国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前苏联的大工业也可能是如此)。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生活设施都很齐全。这部影片里头,主要场景是一个钢铁厂,却又出现了猪圈、发廊、棋牌室、路边摊、俱乐部……外国人可能会问,工厂里怎么可能出现这些?因为西方工厂生活区和生产区是分开的,但中国的国情却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知道导演在拍摄时有没有考虑过两种场景之间的关系?

 

张:当时,鞍钢的整个生活区也都被拆除了,我们是进入到鞍钢的厂区里边,把鞍钢的整个厂区作为生活区,无论是骑摩托还是其他的,都是在鞍钢的院里边拍的。这样做就是希望能看到一个大的工业背景,比如烟囱什么的。但是整个工厂不是在鞍钢拍的,而是在红旗拖拉机厂。当时就是想把生活区挪到工厂里边,因为我记得小时候,铁西的工人村,包括俱乐部、游泳池、酒厂,还有大的菜市场等等,都是跟工厂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刻都是你在家里边就能闻到焦炭的味道,一开窗户就能看见烟囱。因此我在电影里没有把它们分开,说生活就是生活,工厂就是工厂,把它们揉在一块了,没有在鞍山市里拍一场戏。只有两个重点场景,一个就是鞍钢的院里边,还有一个就是红旗拖拉机厂。

 

皇甫:这个也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国外可能难理解。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在里边。但是老外看这个可能在镜头上觉得有问题,他可能会觉得,这个猪圈怎么在这里?

 

蒲:所以说它很多造型的元素看起来很荒诞。但像那些猪啊,杀猪场的场景,体现的是造型上的荒诞性,而不是从现实的层面去考虑。

 

张:从剧本阶段就有屠宰场。因为我想要一种屠宰感。包括后来在车厢里边,他们后边要挂两片猪肉。让人感觉有好多人,实际上还有两片猪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还有一个140多分钟的版本,你们看到的是107分钟的,被切掉了一条线,父亲的一条线。那条线是说父亲痴呆,每天都要去火葬场看烟囱冒烟,看今天又烧了几个老的工人。后来为上院线,这条线去掉了。

 

石:我看片的时候想起了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工厂的背景很像。我问许鞍华,我说你这么拍,鞍山人不会骂你吗,怎么把我们这儿拍得这么破?许鞍华说,我祖籍就是鞍山。她80年代初回去过一次,说她看到的鞍山就是那样。我感觉王千源有点像斯琴高娃演的姨妈。姨妈是晴雯式的人物,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她觉得自己是大学毕业,能说纯正的牛津腔英语,她看不起周围的邻居,说他们都是瘪三。其实王千源这个角色内心也有同样的东西,那是一种高雅的、美好的东西,却又跟他的生活现实、跟周遭的世俗气息格格不入,他喜爱音乐就是这种生活趣味的象征。但他不像姨妈那么清高、那么孤独。他一个人造不了钢琴,可他有哥们,有朋友的帮助。姨妈最后的结局是个彻底的悲剧,她不得不回到她完全无法面对的现实中,冰天雪地里,一个人艰难地啃着大馒头,喝着凉水。王千源至少还有朋友,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影片最后炸烟囱的场景,这些工业时代的遗老遗少们簇拥到了一起,看着烟囱的倒下,共同来追怀和祭奠那个随着烟囱一起轰然坍塌的时代。相比较起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更令人绝望,因为它是个人主义的。而《钢的琴》却余温尚在,因为它还隐约显现出一个工人阶级的集体背景。

 

皇甫:你换一个族群,这件事情是做不成的。工业社会训练出来的人,是一种工友的关系,实际上是哥们儿。就相当于我们在前线一起打过仗一样。我今天有难了,你就得来。到了最后,当烟囱倒掉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太大的伤感。男主人公发烟抽的动作有点像像一个庆典一样。这些人抽着烟,看烟囱倒下,第二天起来还是一样的活。最后主人公和他前妻站在一起,感觉是他前妻胜利了,但是影片还是留下了一点东西:他前妻到底是个做假药的。其实他的这种退让——孩子让老婆带走了——还是表现了他内心的一种强大。通过做钢琴的这个过程,这一批人已经把刚刚离岗的困惑给消解掉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看完这部影片以后,你会觉得这些人未来还是有希望的。你给这些人拍这部片子的目的也达到了。

 

三、历史反讽·荒诞感

 

石:我看片的时候,还想到了70年代拍的《创业》。王千源演的角色,从年龄上讲,正好是《创业》里那一代工人的儿女辈。父辈费尽千辛万苦在大荒原上把烟囱竖起来了,为的是在“苏修”、“美帝”面前争口气,这就是当年中国工人的人格力量,一不怕苦,而不怕死,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然而讽刺的是,当年父辈树起来的烟囱,今天却在儿子手里给炸掉。这难道不是一种历史的反讽吗?这是一种悖论,在它面前,人显得很无力,也很无奈。你找不到答案,按常规讲不通,这才感到了荒诞。此其一。其二,荒诞感还与叙事的视角有关。传统表现工人题材的电影有两类视角:一类是俯视的,从一个知识精英的角度去俯瞰芸芸众生。30年代蔡楚生拍了一部《王老五》,就是这种俯视。王老五是码头工人,蔡楚生是小知识分子。在他眼里,王老五这些工人,既有善良爱国的一面,又有傻大黑粗的一面。这种表现工人的角度,1949年以后就变了,知识分子开始仰视工人。因为工人是革命主力,知识分子是被改造的老九。但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精英看工人,恐怕还是以俯视为主。这就出现荒诞了,一个钢铁厂的工人,怎么会热爱音乐?音乐应该属于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应该属于高雅的知识分子。而这部电影恰恰把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生活趣味重叠在一个人身上,这就有了荒诞感。

 

表面上看,王千源这个人物更像个小痞子、小混混,他竟然懂音乐,爱音乐!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是拉手风琴的。我觉得手风琴是一个特定的符号。现在我们很难听到手风琴了。但在战争年代,在艰苦创业的年代,在老电影里,到处都是手风琴,为什么?因为它便宜朴素、简单易学,是最适合下层劳动人民和工农兵的乐器。如果说手风琴代表了王千源的下层性,那么,他要求女儿学钢琴,就可以被视为一种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换言之,将工人的下层性与钢琴的高雅性勾连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荒诞感。因为它挑战了我们的世俗观念,一个傻大黑粗的工人也配玩钢琴?但它就在剧情里发生了。所以我觉得这种荒诞感是对我们世俗观念的一种讽刺,把我们从一种陈腐观念中拯救出来。过去大工厂时代,工人里面就是藏龙卧虎,有些人虽然是体力劳动者,却有理想、有抱负、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可计划年代的世俗观念又迫使他们压抑自己,只能“像一个工人那样去生活”,不然你就成了异端。今天,工厂变成了一堆废墟,压个性的东西也失去了力量,因此他们的内在渴望反而被释放了出来,反而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当然,这是精神方面的,而物质上,他又陷入了另一种困境,那就是贫穷。

 

皇甫:我们的工业有严格的集体主义和经济计划,那你个人的自由在哪儿?就是你的业余时间,你还能拉着手风琴放歌。所以当我们的传统工业时代结束以后,留下来的能够解放自己的其实就是音乐。我当年也学过手风琴,那时也曾经做过纸板,我做纸板的原因跟电影里不一样,是因为晚上不能吵着别人。这真是我们那个时代很典型的符号。所以电影里这些人到了最后会为了音乐去做琴,尽管荒诞,但是它下面确实有时代的支撑。所以这部影片会让很多人,尤其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感触很深。

 

石: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却能给那些在下层苦苦挣扎毫无希望的人带来了希望的亮色。我们看英国达人秀,被苏珊大妈的歌声感动,为什么?这样一个臃肿的家庭主妇,仍然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并且通过唱歌最终触摸到了它,让全世界这么多人分享她的执着。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千源就是中国男版的苏珊大妈。他能拯救许许多多在生活重压下人,能给他们一线希望和温暖。

 

四、创作的困境·艺术片出路

 

蒲:王千源以前演电视剧,我看着很面熟。演员整体上都挺好,是怎么找的?

 

张:都是大学同学。王千源是中戏93表演班的,我是95舞美的,秦海璐是96的。定了他们之后,我们在北京的一个宾馆,把所有的演员都聚在一起,念剧本,念了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

 

蒲:大家一起读剧本的创作习惯非常好,现在很多剧组都没有这样的习惯。

 

皇甫:拍《耳朵大有福》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张:那时候就光我跟范伟老师有交流,但是大概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蒲:除了王千源、秦海璐,其他那些演员都是职业演员吗?

 

张:都是职业演员。上戏的两个,北师大一个,大部分都是中戏的,都是同学。

 

皇甫:怎么会想到王千源的?除了同学以外,发现他身上的什么?

 

张:他身上有一种特别娘们儿的东西,也观众缘。像是典型的东北人,整天没什么事,在路上晃,我小时候经常见到的,留着小胡子的那种人。

 

皇甫:这个人物跟范伟不太一样,他有那种粗糙的东西,他会为了借钱拎上块肉去贿赂一下,他会去偷琴,偷琴之前会请大家喝一次酒,讲一下哥们儿情义。所以前面这一部分很生活化。他决定做钢的琴的时候,这个人物一下子就还原到工人阶级那种本质的东西上去了。这真是很漂亮的一笔。我不知道你电影中写意的那一部分,就是弹着钢琴漫天大雪的那部分,是在剧本当中就已经设定,还是创作过程中加进去的?

张:我先是提前一个多月去采景,发现没有烟囱,因为烟囱大部分都炸掉了。当时想表现一下炸烟囱之前的那种情绪,我就说我们可以在工厂里打出两束追光来,感觉像是烟囱一样。当时是找了一段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我喜欢手风琴的感觉。

蒲:最后炸烟囱是真炸的还是做的特技?

 

张:那是韩国人费给做的。他们挺喜欢这部电影。《耳朵大有福》也是跟韩国合作的。韩国有个制片人,是个共产主义者,很喜欢这类东西,在韩国就有很多人支持我们做这个。

 

蒲:在你参加国外电影节,跟观众的互动过程中,他们的读解和反应是怎样的?

 

张:在东京电影节上一共放了三场,我去了两场。日本人看反响还是很强烈的。在现场有很多掌声、笑声,包括提问。我还不知道《跟往事干杯》是日本的歌曲,他们都很细心,有观众提问时告诉我的,还挺吃惊。多伦多我没去,制片人去了,说是那儿反响也不错。包括这次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生也挺喜欢的。

 

蒲:在这些交流提问的过程中,观众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张:有人说画面很有平面的感觉。当时我就跟他们解释,我是要把这个工业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也有人问,为什么有好多细节不去表现。因为我觉得有好多细节不用去表现,我的电影的观念是,我给了你一个强调的镜头,我就等于丢掉了一个思考。

 

皇甫:我和石川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看这部片子,放映条件差,色彩很不好,看不清楚,可能跟版本有关。这样的影片在影像上肯定有它特别思考的东西。当时是有意要做一些舞台感的形式上的东西吗?有没有考虑把电影做成舞台剧?

 

张:有人说过,昨天还有人说希望做成话剧。做话剧肯定要找到一个形式感。人物的内心要做出来,舞蹈、音乐要强化,可能才有人会看。

 

皇甫:说到舞台感,其实恰恰又回到刚才说的荒诞性上去了。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卡拉OK里唱歌的那场戏,卡拉OK厅是没有观众的,但是整个的感觉是他们在舞台上,对着摄影机进行表演。这是一种超现实的东西。

 

石:这个对于以纪实风格见长的导演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过去始终在比较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说自然主义是一种消极的呈现和记录。如果这部影片把舞台感、形式感的东西去掉,形式上很可能就成自然主义了。

 

皇甫:秦海璐的加盟是后来的事吗?我看到一些消息说是因为资金有问题,是她在资金有问题后才进来,还是之前就在组里?

 

张:之前作为演员就进来了。后来又作为投资方。因为资金不到位,那时候最惨了,最后就剩了四十多万。我们是揣着几万元从北京出发的。

 

蒲:你们就几万元块拍这部电影?

 

张:反正就是逼到那儿了。因为当时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投会后给了33万元。六月份要不开拍的话,这个钱就没了。

 

蒲:是启动资金?

 

张:不是。给的25万元是后期的钱。然后韩国给了50万元。加一块,整个影片大概有500万成本。

 

蒲:这都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达成投资协议的?

 

张:对。韩国郭在容帮着找了一点。但那会儿资金没到。我就特怕再不拍就一场雪也赶不上了。最后真是这样,连一场雪也没赶上。

 

皇甫:那你钱这么少,秦海璐、王千源来了怎么办?酬金怎么谈?

 

张:当时有一家传媒集团,在北京银行贷款,贷款还没下来,但跟我说你们可以先去拍。结果也没钱进来,这不就该秦海璐接手了吗?

 

蒲:中戏就是出人才,过去说三剑客,张一白、施润玖和张扬。张扬从话剧到电影,《落叶归根》公路片、《无人驾驶》临摹《撞车》等,张一白转向商业,施润玖现在没有作品。他们的电影都有戏剧的影子,你的电影感比他们强,加上你是四剑客。

 

张:小时候我爸让我背唐诗,什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是就四个镜头吗?。其实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从小在东北长大,是有感而发。在《钢的琴》拍摄的时候,我发现身边一群工人围着在看。他们已经进入到了自怜、自贱的状态,突然想起鲁迅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让我最想不通的东西。我为了谁拍电影吗?是为了他们吗,还是为了自己对工业的情怀,为了对工人的感情?我的家人里大部分人都是工厂里的。为什么我拍电影的时候,那些工人还要骂我,还有一个女的拿鞋跟刨我。在鞍山拍戏被打了两回,都是工人干的。无非是拍戏挡了他们回家的路。那时候真的很困惑,不知道到底怎么了。但我还是坚持。因为我表现的是社会变革中的他们,他们的内心状态。也许这是我对他们一厢情愿的感受,也许不是他们自己的感受。

 

石:有时候现实难免让人绝望,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有人就会选择沉沦,自暴自弃。但你的片子给他们看了之后,相信他们会在剧情里找到感动和希望。说到60后、70后导演,我最近发现,这一批导演仿佛陷入了某种创作困境。我看了《日照重庆》、《海上传奇》、《观音山》和前几年张元的《达达》,发现这几个导演都有些进退两难的态势。一方面他们拒绝主流,不愿与市场、资本妥协,试图坚持自己的风格,但另一方面好像又不知道究竟该往什么方向走。所以他们的都有退回90年代的趋势,又重拾他们刚开始拍电影时的那种恍惚迷离的风格。看《观音山》时,这种感受尤其强烈,镜头晃来晃去。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也是这样,大量跟拍,完全用一种非常纪录片化的镜头来拍。他的《十七岁的单车》已经很规范了,怎么又退回去了呢?我有点不理解。难道这是拒绝主流化的一种姿态?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恰恰在这个时候,突然看到了两部片子,一部就是《钢的琴》,还有一部是《碧罗雪山》。这两个导演至少没有往回退,这就很难能可贵。尤其是在这时候,我们的领导、评论家、业界,更应该鼓励他们、激励他们向前走。刚才蒲剑老师说,现在艺术电影创作的环境很艰难,如果再缺乏精神和道义上的支援,不就更加雪上加霜了吗?当然,《钢的琴》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但我更愿意给它鼓励和肯定,而不是去挑它的毛病。对于张猛这么年轻的导演,有不足不奇怪,没了不足反而没了发展的空间了。我觉得在以后的拍摄中,张导是不是可以多考虑一些类型定位的问题,是做正剧还是做喜剧?因为这涉及未来的叙事风格、影像造型等一系列问题。我觉得《钢的琴》喜剧感还可以更强烈一些。有些段落喜剧感很强,比如有那个男的打麻将出老千,被几个女人追,最后无路可逃,爬到烟囱上去了。这个段落很好,这样的东西可以挖掘更多一些,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既坚持自己的表达,也可以跟市场达成有限的妥协。我认为电影创作一定要学会与市场对话,商业和艺术绝不是走不到一起的。现在很多人都把商业和艺术理解得像两个仇人,碰一块就死掐。我希望导演们首先应该学会尊重市场,不是说跟市场妥协就必然会辱没你的创作个性。其实我说的类型就是一个妥协的途径。比如你想把《钢的琴》当成喜剧来做,有一些原生态、太粗糙、太随意的东西就自然会滤掉,而戏剧性的、喜剧的、夸张的元素就自然会强化。因为《钢的琴》题材有那么点沉重,所以风格上喜剧感再强一些,可能会更吸引人。

 

皇甫:石川老师讲的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影片的结局是很悲凉的,它是对我们那一段历史的衰落的表现。这没有办法,对里边的个体生命来讲,它确实是很悲凉的。但是实际上你还是有办法超越的,假设我们把电影定位为喜剧的话,那么,在男主人公决定做钢琴的那一刻起,影片的风格开始速转,把喜剧色彩增加起来,再在刚才蒲剑老师说的车间里西班牙女郎表演的那个地方结束,带来的效果可能就是石川老师期望的那种效果,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蒲:就是这样。我不能改变现实,但是我可以改变我的生活态度。生活态度才决定我的生活质量。

 

石:这其实是涉及到影片的价值判断。大工业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也逐渐让位给服务业,这个趋势没法逆转。那作为一个产业工人怎么办?唉声叹气、破罐子破摔?那样有用吗?与其愁眉苦脸,还用笑脸去面对它。为什么要用喜剧来表现这样一个沉重的题材,答案就在这里。如果把这一点想透了,你选择喜剧,就不单是一个类型问题,它还伴随着后面的现实态度和价值观。

 

蒲:就像《美丽人生》,用喜剧讲一个残酷的故事。年轻导演面临创作的困境,确实是个问题。现在的电影门槛降低,投资渠道增多,市场还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人的心态很重要。你要为了电影去做电影,而不是为了资本做电影。如果被资本绑架了,被人情世故绑架了,被意识形态绑架了,你做出来的东西就不是你的电影。现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已经不是电影中表现的那些工人,票价太贵,他们已经不可能去看电影。现在看电影的多数是白领、年轻人,他们对这种生活未必关注。要么就是纯粹为了看艺术电影的人,但这一部分只是很少一部分。别说像你这样的电影,很多好莱坞的获奥斯卡奖的电影拿到中国来放,一样没有票房。倒是可以去大学,大学生还是艺术电影的消费的主要群体。

 

皇甫:现在有一批喜欢艺术电影的观众,有好多是在网上看的。他们因为种种条件限制,不去电影院看,但是仍然很喜欢电影,他们就会到网上去看。

 

张:《耳朵大有福》网络版权卖了二十多万元。估计《钢的琴》能高一点。

《钢的琴》的读后感(15)

听琴读后感


知音
学过琴的人想必都知道,比起弹琴,更难的是听琴。因为弹琴注重的是手指、眼睛和大脑的配合,最多再加入一些心灵的感受,那样便是很了不起的演奏家了。而听琴,不是靠耳朵,而是纯粹只靠心灵的感受。当你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猛然流淌出一首曲子,你便能从中听出曲调的内容和演奏者此刻的心境,那你便是大家了。
蔡邕便是这样一个奇才。
吴地有用桐木为柴烧饭的人,蔡邕听到柴火噼啪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木柴是做琴的好材料。于是就讨来把它制作成琴,琴音果然优美,而琴尾还是被烧焦了的,因此当时的人们给它取名叫做焦尾琴。《古典的中国》是如此介绍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以及其主蔡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蔡邕从烈火中讨回桐木,正如伯乐解救千里马,他们都是彼此的知音。
是蔡邕成就了焦尾琴,还是焦尾琴出彩了蔡邕?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蔡邕,名垂千古作文的焦尾琴可能早已在烈火中焚尽,到如今连灰也不剩。可以这么说,蔡邕赋予了焦尾琴生命,赋予了焦尾琴光彩,赋予了焦尾琴荣誉,赋予了焦尾琴辉煌,赋予了它太多太多。而焦尾琴同样也使蔡邕名留青史,如果没有焦尾琴,谁还会记得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蔡邕?
蔡邕懂琴。他可以从木料的爆裂声中听出木料的作用。对于别人而言,桐木只是普通的柴火,但对于蔡邕来说,桐木便是一件珍宝。他可以从琴音中听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是此刻的想法。他能从雄壮浑厚中听出志存高远,他能从悠扬小调中听出绵绵情思,他能从清幽旷远中听出独居世外,他甚至能从铮铮琴音中听出暗藏杀机。
琴懂蔡邕。它可以默默配合着蔡邕,陪伴着蔡邕。在他悲伤之际,安慰他疲劳的心;在他开心之余,抒发他的快乐,为他创造出最美的乐章。
知音难觅,因为如此,也显得弥足珍贵。而我们,又何时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呢?

《钢的琴》的读后感(16)

电影钢的琴电影观后感

抽空又看了一遍电影《钢的琴》,也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看了。突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部片子写点东西。像这种时代背景气息很浓的作品,对于我这种没能生在那个年代的后辈来说,对它的理解和体会是有限的。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把我所感受到的那些微小的部分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里面某些主要人物的寓意。也许我的想法不尽准确,但我觉得应该多少也沾了点边儿。陈桂林,这个工业时代的普通工人,也是那个时代的工人阶层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象征着那个旧时代。与之相对的,他的老婆则是推崇物质至上的小资阶层(还不能说是新时代)。小元则是历史的车轮,或者把她比作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也更为贴切。秦海璐所饰演的淑娴更像是帮助旧时代的人们能顺利融入新时代的某股力量。而那架钢的琴里,蕴涵的是旧时代那些工人们所拥有的品质,以及想要挽留住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情结。这些我之所以要放在最先说,是因为后面他们的言行,都是要带着这些寓意去看、去读的。

影片最开头是陈桂林和他老婆在谈论孩子跟谁的问题。如果你认同我上一段所说的各种寓意,那你可以仔细看一下这个画面的构图。两个人身后的差异,从地面到建筑,再到天空。你是不是明白了些什么?再看看他们两个人的身上。陈桂林的是香烟、手风琴,而他老婆的是围巾、包包。这不就是一个在强调精神文明,另一个在强调物质文明么?再看看两个人表情。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表情?如果你大概想明白了些什么,再来看看他们的对话,你是不是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顺便在这插一句,我很佩服这部片子的编剧、导演,并不仅是整个片子给人的感觉,而且甚至每个细节和每句台词,几乎都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深意的,后面我也会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来说。

紧接着是送葬。要送的是什么?是老人?还是一个时代?为什么他们开始吹唱的悲伤的曲子要被喊停换成高兴的?“行行,知道了。那啥,叫老人加快步伐吧。”“走那么快去哪啊?”“你管他去哪呢?”“来,咱来个步步高啊,降B啊。”这些对话你又想到了什么?他们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换曲呢?送葬连玩杂耍的都请来了。那个“奠”字,就在旧工厂的几个大烟囱下,还隔了一道围墙。

陈桂林用车捎他爸回家的路上,说他老婆跟他提出离婚的事。那段话也颇具深意。“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日子”虽然没有用多夸张的表演,却从那些台词本身和说话的语气里读出了态度。晚上在学校里和王抗美的那段对话。“你要真离了,咱哥俩就一样了。”“咱们俩怎么能一样呢?咱们俩不一样。我是离异,你是丧偶,对不对?”女儿小元练琴吵醒女老师,把老师吓得都不敢上厕所了。“实在是对不起啊,耽误几位老师上厕所了。”高明的讽刺。

陈桂林想让女儿学钢琴,经济条件不允许,先是带去学校偷练,被警告后自己刻了个假钢琴。后来又召集大伙儿造纲琴。陈桂林想买琴那会问工友借钱,大家都想办法推脱和躲着他。也许自身困难帮不起也是一个原因。因为去理发店想让姐姐借钱时,死要面子不肯开口,捎去想送给姐姐的肉后来都给人偷走了。可后来大家竟愿意帮他一同犯险去学校偷琴,这种复杂的情谊也许我们这辈人都很少能想明白。

没有物质,精神文明就成了空谈。明明事实都摆在眼前,可是他们都不愿意去承认这一点。陈桂林和她老婆谈女儿教育问题的那段话,既幽默又发人深省。把我前面提的三人各自代表的寓意套到他们三人身上,这段对话又有了更深的含义。“小元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我不可能让小元跟你走。”“这个咱俩说了都不算,得看小元自己的意愿。”

紧接着的秦海璐唱那首《张三的歌》:“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望一望,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舞台背景是“换季促销”四个大字。这一幕一来论证了我在开头对她这个角色寓意的诠释,二来也预示了女儿小元的最终选择。

后来为什么那些躲着陈桂林不愿借钱给他的工友们,却都愿意来帮忙造琴了?难道完全是因为来了有饭吃、有工钱拿?季哥那样的缺钱花吗?他们在造琴的过程中有人偷懒吗?不但没有,反而一个比一个热情高涨。被快手打断手的那个工人,女人被人给糟蹋了,快手却第一个要为他出头,这是种什么样的情谊?

季哥在处理铁块纠纷事件时说:“就为这块废铁?值吗?这要是把人给废了,你挖再多的废铁有啥用啊?”其实另一层含义是:不能让物质毁了咱们自己最根本的东西。而在那个时代对他们来说最根本的东西,其实并单不是指生命,还有甚至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团结共进的精神。

快手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是听到有人说起他撬过锁的事。可能我们这一代人不太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大家可以去问问你们的父辈或爷爷那一辈,问问“偷窃”在那个年代是种多么严重的罪行。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被扣上这样的帽子。虽然本片的时代背景已经是那个时代的尾声了,对这类行为的看法已经没那么严重了,可是他们的那种思想观念还是没有改变的。

季哥那样的人,为什么会被人举报销赃?他到底有没有销赃?如果有,他为什么会销赃?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他被人通传的时候,仍要坚持先把他自己手头负责的任务完成,不免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这群工人里,汪工是个特殊的人物。为什么大家对他都格外的敬重并愿意听他的召集和指挥?并不是因为他曾经是领导之类的。换句话说,即便他是,在工厂倒闭后这类人也已经没有实权了,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听他的话。而是因为某项运动的失败,使得他这类知识分子得到了平反,重拾了地位。即使是他这样有份量的人物,也没能阻止工厂倒闭和烟囱被炸的命运。工厂也已经倒闭了,这些工人们为什么还要在工厂附近徘徊,而不愿意去走更远的路?我觉得不愿意虽然是有的,但更多的可能是害怕,一种对未知新事物和一个新时代的畏惧感。

为什么他们会决定用钢板来造琴,而且敢想敢做。那是他们那个阶级所具备的一种精神,其实也是为了想证明给大家看,他们不会因为被现实和历史的车轮碾压而屈服,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片天地。

最后琴造好了,女儿却没留住。他们已经很努力了,而且也向这个世界证明了他们的存在价值。但是陈桂林想留住的东西,都没留住——女儿,父亲,烟囱,以及他们那个时代。陈桂林在偷琴等事件中就也已经知道,精神文明是需要物质文明作为基础的,新时代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改变不了,也挽留不了他们的时代,只不过他们一直以来都不愿意承认罢了,一直都在自欺欺人。在烟囱被炸的那一刻,他们才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小元跟她妈妈走,并不完全因为是她的意愿,陈桂林也亲口说了让小元跟她妈妈走。小元也只有带着他的“钢的琴”(他爸爸那些工人们的精神品质)跟她妈妈走,才能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小元坐在钢的琴前跟陈桂林最后的对话是“爸爸你想听什么?”“越简单越好。”如果把我在开头对陈桂林和小元寓意的诠释放进去理解,就应该是“你希望新时代是什么样的?”“越简单越好,不要复杂得让我们(工人阶级)无法适应它。”

片子看完,依然让人回味无穷。相信那一时代的长辈们看完后都会觉得有说不尽的辛酸。而像我这种只能半知半解的“新时代”的后辈们,有的更多是为他们这份沉重情结的万分感慨。现在总说两代人之间有代沟。我们在因为“父母和长辈们都不了解我们”而觉得委屈时,是否也该问问我们自己:对于他们,我们又了解了多少。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youjiao/149753/

《《钢的琴》的读后感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

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

发言(fā yán),动词,释义:评论,讲话。一般表示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4
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

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4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

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4
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4
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