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

发布时间:2021-06-20   来源:政策法规    点击:   
字号: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3篇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3篇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 )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

7.排污费的( )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 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 )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审批单位 B. 监督管理单位 C. 行政主管单位 D.建设单位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 )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当地 B. 军队 C.相关 D.建设

14.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 )。

A. 制度 B. 标准 C.规范 D.依据

1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 )。

A. 安全监督管理局 B. 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16.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 )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 《突发事件应对法》 B. 环境保护法 C.安全生产法 D.消防法

17.( )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 城市建设 B. 城乡建设 C.城乡规划 D.城市规划

18.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 )制度。

A. 补偿 B. 奖励 C.许可 D.处罚

19.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 )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环保主管部门

C.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 )制度。

A. 考核评价 B. 验收评价 C.环境评价 D.评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共 章 条。

2.每年的6月5日是 。

3.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提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 。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均属于环境范畴。( )

2.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

3.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

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5.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不得对外公开。( )

7.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

8.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

9.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一些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请列举出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

答:

2.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答:

3.一切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保护环境的义务?

答:

一、单选题:

1.B 2.C 3.A 4.A 5.D 6.B 7.B 8.C 9.B 10.B 11.C

12.D 13.B 14.A 15.D 16.A 17.B 18.A 19.D 20.A

二、填空题:

1. 7 70 2. 环境日 3. 基本国策 4. 连带责任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有: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2.答: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2)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 )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

7.排污费的( )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 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 )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审批单位 B. 监督管理单位 C. 行政主管单位 D.建设单位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 )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当地 B. 军队 C.相关 D.建设

14.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 )。

A. 制度 B. 标准 C.规范 D.依据

1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 )。

A. 安全监督管理局 B. 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16.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 )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 《突发事件应对法》 B. 环境保护法 C.安全生产法 D.消防法

17.( )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 城市建设 B. 城乡建设 C.城乡规划 D.城市规划

18.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 )制度。

A. 补偿 B. 奖励 C.许可 D.处罚

19.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 )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环保主管部门

C.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 )制度。

A. 考核评价 B. 验收评价 C.环境评价 D.评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共 章 条。

2.每年的6月5日是 。

3.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提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 。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均属于环境范畴。( )

2.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

3.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

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5.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不得对外公开。( )

7.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

8.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

9.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一些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请列举出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

答:

2.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答:

3.一切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保护环境的义务?

答:

一、单选题:

1.B 2.C 3.A 4.A 5.D 6.B 7.B 8.C 9.B 10.B 11.C

12.D 13.B 14.A 15.D 16.A 17.B 18.A 19.D 20.A

二、填空题:

1. 7 70 2. 环境日 3. 基本国策 4. 连带责任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有: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2.答: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3)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 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 。( 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 。(ABC)

A、技术;B、设备;C、材料和产品;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 、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 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和 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 和 ,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 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 和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D、国家环保部;

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D )

A、不允许制定;

B、可以制定;

C、低于;

D、严于;

10. 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 、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BCD )

A、补贴; B、财政; C、税收; D、价格;

11.国家实行 和 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CD )

A、环境保护监督制度;

B、环保公开制度;

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D、考核评价制度;

12.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 ,保障 ,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AD )

A、生物多样性;

B、自然资源;

C、和谐可持续发展;

D、生态安全;

13. 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中规定, 和 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AC )

A、国家机关;

B、企业单位;

C、使用财政资金;

D、环保志愿者;

14. 国家在 、 和 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BCD )

A、自然保护区;

B、重点生态功能区;

C、生态环境敏感区;

D、生态环境脆弱区;

15.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中规定,引进外来物种以及 、 和 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ABC )

A、研究; B、利用; C、开发; D、使用;

16.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 。( ABD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监督;

D、同时投产使用;

17. 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 。(ABCD )

A、统一规划;

B、统一标准;

C、统一监测;

D、统一的防治措施;

1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 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ABC)

A、转产; B、搬迁; C、关闭; D、停产;

19.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 ,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 。(AD)

A、停止建设;

B、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关闭;

D、恢复原状;

20.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 或者挪作他用。( BC )

A、侵占; B、截留; C、挤占; D、扣除;

21. 国家加强对 、 、 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ABC )

A、大气; B、水; C、土壤; D、冰川;

22.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AB )

A、查封; B、扣押; C、转移; D、搬迁;

23. 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 和事后恢复等工作。(ABC )

A、风险控制;

B、应急准备;

C、应急处置;

D、应急救援;

24.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 和 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AD )

A、化学物品;

B、农产品;

C、含有污染性质;

D、含有放射性物质;

25. 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 、 施入农田。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BC )

A、农药;

B、固体废物;

C、废水;

D、化肥;

26. 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A )

A、保护环境

B、防治污染

C、保障公众健康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7. 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 、 。( AC )

A、分类处置; B、科学分类;

C、回收利用; D、综合治理;

28.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 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 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D )

A、完成; B、低于; C、超过; D、未完成;

29.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ABCD )

A、生产; B、销售; C、转移; D、使用;

30.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中规定,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或者 。( CD )

A、转产; B、转移; C、拆除; D、闲置;

二、简答题:( 共12道小题,共70分。)

1、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什么内容,进而接受社会监督?(5分)

答: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如何处理?(5分)

答: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3、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中规定,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什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4分)

答: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中规定,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5分)

答: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5、我国新《环境保护法》中的关于“环境”的定义是什么?(5分)

答: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6、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依法作出如何处罚措施?(4分)

答: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7、新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符合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诉讼的社会组织的条件是什么?(5分)

答: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中规定: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8、新环境保护法中,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请列出相关行为?(8分)

答:(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9、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中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哪些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5分)

答:第四十二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10、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中关于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及响应的相关要求是什么?(6分)

答: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11、新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中关于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的环境保护要求是什么?(8分)

答:新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12、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八条中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0分)

答:(一)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二)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三)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四)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

  (五)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

  (六)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七)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

  (八)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4)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 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 。( 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 。(ABC)

A、技术;B、设备;C、材料和产品;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 、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 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和 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 和 ,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 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 和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5)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一、概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2014年4月2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47条增加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二、主要内容

  (一)引入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新法明确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新理念。

  (二)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新法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

  (三)完善了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一是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新法在第17条规定: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测范围;明确了监察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二是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了未批先建的违法责任,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新法在第19条增加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三是完善了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新法第20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强化了联合防治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四是完善了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制度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补充了总量控制制度。

  五是明确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新法第63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任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且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拘留。

  六是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新环保法第29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

  (四)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新的环境保护法调整篇章结构,突出强调政府责任、监督和法律责任。

  新法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促使地方政府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具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就是讲环境保护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其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五)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第五章)。新法专章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政府和排污单位的监督。

  (六)规定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七)强化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包括编制本行政区域环保规划、制定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现场检查、查封、扣押、等。

  (八)强化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按照排污标准和总量排放、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建立环境保护制度、缴纳排污费、以及制定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

  (九)完善了环境经济政策。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新法第33条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农村环境;规定“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49条规定“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增加规定“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十一)加大了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了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新环保法加大了处罚力度。

  一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按日计罚”,就是按照违法的天数计算罚款,不再是一次性罚金,同时罚款总额上不封顶,且建立“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

  二是责令停业、关闭。第60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闲置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三是规定了行政拘留。新法第63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评,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通过偷排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有以上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专家解读新环保法六大亮点

第一,立法理念有创新。比如里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围绕生态文明进行制度建设,围绕生态文明采取一些硬的措施,考核机制,采用环境信用制度,法律责任很严格等等,原则制定好之后,原则、体制、机制、制度基本都是比较顺畅的。执法理念有创新。相比1989年《环保法》理念有新的突破,1989年的《环保法》还是经济优先,促进经济发展,这次《环保法》通过的,立法方面好得多。

第二,技术手段加强了。老的《环保法》在科技、教育培训方面一句话就带过了,这次刚刚通过的《环保法》,在经济投资、教育、科技等方面,比如加强环境风险调查,比如中共党中央进行的基础研究,包括环境的风险评估,评估之后有利于环境标准的出台,这是第二个技术手段加强了,包括环境信息建设。

第三,监管模式开始转型。传统的环境保护以1989年《环保法》为典型,它的环境监管是以点源为基准,一个个企业去监管,现在25年过去了,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包括农村的面源污染。《环保法》修改,产生了一些流域、区域的调整方法,比如对农业的面源污染,比如屠宰、养殖,它要求屠宰场、养殖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因为它容易产生面源污染,包括农村农药化肥施用也有选择和规定,大气雾霾,水流域污染专门做出了规定,水和大气的联防联控机制,对节约水进行了专门的调整。

此外,引入了许可管理,《水污染防治法》里有,许可证应该是综合性的许可证,包括水、大气、固体、噪声等等。《环保法》作为基础性的法律,这次在全国人大定调是基础性的法律,对许可管理做出了综合性的规定,并且现在强调,因为现在企业整个经营成本总体是比较高的,我在地方政府当了三年半的副局长,对此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企业开张要做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比如有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的,消防生产的,职业卫生的,水土流失的等等,加起来有六七个预评价。

第四,监管手段出硬招,比如说查封、扣押全有了,我深刻地体会到监管部门没有执法硬招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境地。我曾经在北京市安监局当副局长的时候,晚上带队执法,有一个地方出现违法作业的情况,因为我们没有查封扣押权,没有对它进行处罚,第二次违法的时候北京电视台把它拍出来,北京新闻里放了,第三次抓住的时候他不但不感到羞愧,还对我们表示感谢,说感谢你让我们上了电视,我们出名了。因为没有查封扣押权,像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的时候有个拆除权,此次《环境保护法》对违法排污这些设备,规定了可以掌控可以查收,这些措施有利于查封违法行为。

还有行政代执行,如果让你治理污染你不治理的,我找人给你治理,费用你承担,这种硬招是比较多的。对于那些环境违法的企业,我们可以采取综合性调控手段,比如你是个超标排污企业,国土部门审批的时候不给你土地,你想扩大规模不给你,你的产品想出口不给你配额,你想上市不给你上市,你已经上市了,你想融资不给你,比如不给你供水,不给你供电,措施是非常强的,有利于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

第五,监督和参与体现环境民主的原则。这次《环保法》修订有个很重大的特点,原来是分为准则、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还有法律责任,负责,总共六章,这次修改为七章,法律责任之前专门设立了一章是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门让老百姓去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

《环保法》真正设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参与环境保护权,我们已经有了一定实际意义上的参与环境权了,比如公民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这也是环境权有序保障的形式,所以民主性是很强的。

这次有很重大的创新,让政府接受人大的监督,政府不仅接受NGO的监督还接受人大的监督,一年一次到两次,到人大或常委会汇报环境保护工作,人大可以进行批评,所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色彩是很厉害的。

第六,法律责任超严厉。很多是非常严厉的,比如拘留,行政拘留是四种情况,没有环境保护评价就要拘留,你投排污染物拘留,你如果伪造、造假也要拘留,包括瞒报、谎报数据也采取拘留的形式。

新《环境保护法》综合解读

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环境保护法》,共7章70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也于2014年12月19日起陆续发布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8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9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0号)、《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和《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5个配套办法也于2015年1月1日起一并实施。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和手段,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移送拘留等措施使新《环保法》成为极具“杀伤力”的一把利剑,旗帜鲜明地提出“坚决向环境违法行为宣战”,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

一、新《环保法》的出台背景

一是适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二是顺应社会各界期待的需要。旧环保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需要,环保部门的专项立法和地方立法都在等待“新环保法”出台。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议案、专家学者著述呼吁修订,人民群众期待加快解决雾霾、饮用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等都催生了新《环保法》的出台。

三是解决环保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旧环保法理念过时,对于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制度过时,不适应环保立法需要;部分内容严重滞后;处罚过软,违法成本低已经成为环保法律法规的痼疾;衔接不顺,与部分后期制定的单项法等不衔接。而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横向看,环保有关职能“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纵向看,一些地方政府“先污染后治理甚至不治理”的思维依然顽固,导致部分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难于落实。

二、新《环保法》的突破

新《环保法》的修订出台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的新方向,更体现了我国政府“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和信心,在三个领域内有重点突破:

突破一:推动建立符合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新《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这些规定将成为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模式,促进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依据。

突破二:推动多元共治、联防联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环保法》在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它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门单打独斗的传统方式,体现了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理念。其中,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建立跨区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机关优先绿色采购;国家建立环境与公众健康制度;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同时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突破三:加重了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环保监管职权是一把“双刃剑”,新《环保法》一方面授予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环保部门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设施设备可以查封扣押,对超标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可以责令限产、停产整治。针对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设计了罚款的按日连续计罚规则,违法者受到处罚后,逾期不改的可按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并且没有上限额度;针对未批先建又拒不改正、通过暗管排污逃避监管等违法企业责任人,引入治安拘留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它也规定了对环保部门自身的严厉行政问责措施,履职缺位和不到位、虚报慌报瞒报污染情况、违规审批、包庇违法、发现或接到举报违法未及时查处、违法查封扣押,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未依法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开除,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三、新《环保法》的亮点

新《环保法》主要呈现六大亮点:

亮点一:立法理念有创新

新《环保法》立法理念有大的突破,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国家在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新《环保法》还突出“保护优先”原则,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将“保护优先”列为环保工作要坚持的第一基本原则,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围绕生态文明要求各地采取强硬的措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环保考核制度和环境信用制度等。

亮点二:治理要求更严格

新《环保法》在经济投资、教育、科技等方面,增加了对重大投资进行环境风险调查,包括重污染企业必须全面实施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内容;确立了政府的主导责任,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各级政府既要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更要对地方的环境质量负责,让政府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立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承担“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责任,将改正违法排污、实施整治的主体责任落实到排污企业,以排污企业自律作为责令改正、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实施的基础,让排污企业对自己的环境行为负责,出现了环境损害,自己承担责任,更加突出排污企业的主体责任,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解除与否不再依赖于环保部门的核查、验收等程序,而是取决于排污企业自身,可以极大地调动排污企业的整改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排污企业对整改的效果负全责,加强了排污企业自律;确立了第三方连带责任,明确规定严格追究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影响评价、治污设施运行维护机构等第三方连带责任。

亮点三:监管手段出硬招

新《环保法》增加了环保查封、扣押和限产、停产等处罚措施,改变以前环保监管部门没有执法硬招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境地。对违法排污这些设备,规定了可以掌控可以查收,这些措施有利于查封违法行为,也可以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行政代执行,即如果让你治理污染你不治理的,我找人给你治理,费用你承担。明确各地要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于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政府必须公开企业信息,降低企业信用等级,并从土地供给、银行融资、供电供水和财政补助等领域采取综合性调控处罚手段。查封、扣押,就是对违法排放污染物企业,可以查封、扣押设施设备;限产、停产就是对企业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可以责令企业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

亮点四:法律责任超严厉

新《环保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上不封顶。“按日计罚”这一记重拳是针对企业拒不改正超标问题等比较常见的违法现象而采取的措施,目的就是加大企业违法成本,这是一个创新性的行政处罚规则。

新《环保法》明确对环境违法企业必要时可以采取行政拘留,没有环境保护评价就要拘留,你偷排污染物拘留,你如果伪造、造假也要拘留,包括瞒报、谎报数据也要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严格追究刑事责任。

亮点五:监管模式开始转型

过去的环境监管是以点源为基准,一个个企业去监管,现在我们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包括农村面源污染等。新《环保法》对流域性、区域性的农业面源、水和大气等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要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特别是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国家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的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当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强化了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的区域联动治理和应对。

亮点六:突出社会公众参与

老《环保法》分为准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总共六章。新《环保法》改为七章,在法律责任之前增设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公益诉讼专章,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有依法公开环境公共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企业违法类信息的义务;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举报和诉讼环境保护的权利,鼓励公民进行违法举报、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社会组织依法参与;严格环境公益诉讼,明确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此举对增强公众保护环境意识,树立公众参与理念,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

四、新《环保法》5个配套办法的解读

(一)按日计罚实施,罚到违法企业破产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解读:针对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按日连续计罚”,上不封顶,打破了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罚款数额的限制,对违法排污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把利剑,超标即违法,违法即受处罚,按日计罚的制度设计核心就是责令排污者立即停止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而不是“限期改正”,就是不给排污者留有限期内“合法的”违法排污的空间。按照《办法》规定,企业存在以下五类环境违法行为,而且受处罚后拒不改正的,环保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1.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2.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3.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

4.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

5.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

(二)实施查封扣押,治污手段更加硬朗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解读:新《环保法》实施前,国家层面的法律未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污染企业的权力,因而在以往执法过程中,对肆意污染、破坏环境并拒不配合执法等环境违法行为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客观上放纵了违法行为。现在,长期饱受执法手段“偏软”困扰的基层执法人员可以硬起来了,可以对不法排污企业实施查封,对实施污染环境的设备予以扣押。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及时遏制污染状态的蔓延与扩大。按照《办法》规定,企业存在以下六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企业实施查封、扣押:

1.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2.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的;

3.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化工、制药、石化、印染、电镀、造纸、制革等工业污泥的;

4.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5.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未按照要求执行停产、停排措施,继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排污行为。

(三)限产停产整治,严惩超标超总量排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解读:实行限产、停产整治是针对以往不法排污企业超标、超总量排放屡教不改给予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也解决了目前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实施往往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比罚款更大,对不法排污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以往国家层面的法律并未对适用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范围给与明确的规定,导致执法实践中实施限产停产整治“畏手畏脚”,这次的办法将适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方便了执法实践的操作。在此基础上,该办法又规定了责令停业、关闭的适用范围,企业一旦触犯,就会停业、关闭。犹如给不法排污企业悬起了利剑,具有极大的震慑作用。按照《办法》规定,排污企业存在超标或者超过总量排放等违法行为的,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企业实施限制生产;排污企业存在以下六类环境违法行为的,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企业实施停产整治:

1.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2.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3.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度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4.被责令限制生产后仍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

5.因突发事件造成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行政拘留,实施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解读:在以往的环保执法实践中,企业实施环境违法行为,并把罚款并不当回事,判处污染环境罪又够不上。环保部门对于环境违法的处罚,始终无法摆脱一个字的束缚—“软”,始终不能指向具体实施环境违法的行为的个人,新《环保法》改变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将处罚对象直接指向违法排污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采用限制人身自由方式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即实施“双罚制”,既追究违法排污企业责任,又追究行为人个人的责任。按照《办法》规定,企业存在以下六类环境违法行为的,环保部门可以将该案件送至同级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对违法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

1.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拒不执行的行为:(1)送达责令停止建设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建设的;(2)现场检查时虽未建设,但有证据证明在责令停止建设期间仍在建设的;(3)被责令停止建设后,拒绝、阻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

2.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行为:(1)送达责令停止排污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排污的;(2)现场检查虽未发现当场排污,但有证据证明在被责令停止排污期间有过排污事实的;(3)被责令停止排污后,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具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

3.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污染物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4.篡改、伪造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手工及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数据的:(1)违反国家规定,对污染源监控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或者对污染源监控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造成污染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2)破坏、损毁监控仪器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及其它监控设施的,以及破坏、损毁监控设施采样管线,破坏、损毁监控仪器、仪表的;(3)稀释排放的污染物故意干扰监测数据的;(4)其他致使监测、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形。

5.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包括以下情形:(1)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过处理设施,直接排放的;(2)非紧急情况下开启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急排放阀门,将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的;(3)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从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的;(4)在生产经营或者作业过程中,停止运行污染物处理设施的;(5)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的;(6)污染物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后,排污单位不及时或者不按规程进行检查和维修,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7)其他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形。

6.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违法行为主要获利者和在生产、经营中有决定权的管理、指挥、组织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直接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工作人员等。

(五)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参与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解读:新《环保法》较好地贯彻了自十八大首提“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也就是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并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在当前发展阶段中,为了应对极为严峻的资源环境发展形势而必须在思想上做出的一种必要转变和全面动员。真正体现了“全民治污”的环保理念。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

1)保安理论培训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

4) 工作技能培训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6)

解读新环保法六大亮点

发布日期:2014-12-26 11:28 浏览量:182

    屡次违法排污 将按日计罚

   省环保厅解读新环保法六大亮点

  因新增了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计罚不封顶、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损害赔偿、行政拘留等内容,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元月1日起开始施行。

   四川省环保厅举行媒体通气会,重点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新规定、新要求及特色亮点。据悉,新法作为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为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向环境污染宣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亮点一

  环境违法按日计罚不封顶 规定环境信用制度

  新环保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同时,授权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增加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

  此外,新法还规定了环境信用制度,将企业遵守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情况纳入信用管理,对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通过限制其融资、贷款和上市,促进企业严格守法等。

  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昝学军:以前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相当有限,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按日计罚上不封顶,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有效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亮点二

  授予执法部门查封扣押权 引入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新环保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根据规定,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无证排污,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违规生产、使用农药,拒不改正的,可以移交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

  昝学军:赋予环保执法人员行政强制的权力,树立了环境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引入公安机关对环境违法进行行政拘留,是环保执法的重大突破,对违法公民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大大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亮点三

  加大违纪行为处罚力度 设立环保公益诉讼制度

  新环保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具备九种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据了解,新《环保法》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机制。根据规定,诉讼主体为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昝学军:这一规定加大了对行政人员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是对各级政府和环保监管部门更加严格的要求,它告诉我们环境保护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因此各级环保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在执行新《环保法》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亮点四

  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 明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新环保法强化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明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以避免地区生态在地方政府的盲目开发中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昝学军:通过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的政绩与官员的政治前途挂钩,有助于克服地方官员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来的,新《环保法》中的这一规定,正是将这一重大决定法律化的体现。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将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存的基本底线。

  亮点五

  确立排污总量控制 建立联防联控

  新环保法规定,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同时,提出建立联防联控制度。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

  昝学军:确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制度,为实施“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提供了法律依据,它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极大推进作用。

  他表示,行政区划有界,而水气无界。下游治理,上游排污,不行;干流(湖泊)治理,支流不治理,也不行;一个城市治理,相邻城市不行动,还是不行。多年的实践也进一步证明,开展联防联控是防治区域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亮点六

  规范统筹环保设施 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按照新《环保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同时,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

  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昝学军:规范统筹环保设施建设,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的责任,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环保工作只注重城市和工业而忽视广大农村的问题。生态保护补偿是一项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近年来各地都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探索与实践,新《环保法》的这一规定,进一步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法律化,为我们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植树与环保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香。” 在这美好的春季,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环保、植树是一个众所周知且永恒的话题。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绿色,是生命的渴望,生命的中心,生命的母亲,生命的模版。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不再乱砍乱伐树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不再让森林流眼泪,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数以亿计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河水污染日益增多,而对于这些, 我们可以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就少一份污染,我们可以减用空调来降低能源消耗。我们可以加强环保设施维护来降低污染排放,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吧!

环保新标准——按日计罚无上限

多年来,国家环境立法不少,但由于违法成本低,对违规企业的经济处罚并未取得应有的震慑效果,导致法律法规并未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修订后的环保法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新环保法五大亮点

1、 新举措——建立公共检测预警机制

2、 新制定——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3、 新主体——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

4、 新标准——按日计罚无上限

5、 新职责——明确政府管理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7)

《环境保护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 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6、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 B、司法 C、物证

7、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 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 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8、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 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 B、控制污染物总量 C、整治环境污染

9、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

10、新修订的《环保法》共 章 条。

A、六 68 B、七 70 C、八 69

11、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A、拆除或者闲置 B停用或者损坏 C、变更或者闲置

12、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 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A、监测规范 B使用规范 C、监测标准

1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 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主管部门

1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 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A、排污许可证 B总量控制指标 C、环境管理

1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的 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A、有关人民政府 B、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条规定, 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A、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1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1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 。

A、公安机关B、纪检监察部门 C、人民法院

20、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 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1、新修订的《环保法》自 起施行。

A、2014年6月1日 B、2014年12月31日 C、2015年1月1日

22、环境保护是国家的 。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法规

23、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每年的 为环境日。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2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2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连续处罚。

A、日 B、月 C、周

26、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 B、自给自足C、奢华、浪费  

2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经济发展  B、节约资源 C、环境保护  

2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 的负责。

A、科学性 B、严谨性 C、准确性 D、真实性

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 。

A、统一规划 B、统一标准 C、统一监测 D、统一的防治措施

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 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A、停产 B、转产 C、搬迁 D 、关闭

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及 和其他负有 ,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

C、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A、没收 B、扣押 C、查封 D、销毁

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国家实行环境 和环境 制度。

A、考核评价 B、责任追究 C、奖励 D、目标责任制

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 或者 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A、政府工作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政协会议

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 规划,并采取措施 。

A、限期达标 B、限期改正 C、限期治理 D、按期达标

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国家在 、 和 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A、重点生态功能区 B、生态环境敏感区 C、自然保护区 D、脆弱区

10、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 、 和 ,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城市建设 B、植被 C、水域 D、自然景观

1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排污费征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B、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C、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可以减量征收排污费。

D、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12、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的“环境”范畴的是 。

A、地质公园 B、野生老虎 C、铀矿 D、森林公园

13、环境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 的原则。

A、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 C、公众参与 D、损害担责

14、国家 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A、重点生态功能区 B、生态环境敏感区 C、脆弱区 D、准保护区

15、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 ,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排放方式 B、排放浓度 C、总量 D、超标排放情况

16、根据新修订的《环保法》,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A、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粉尘、恶臭气体

B、废水、废渣

C、放射性物质

D、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

17、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有关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有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排污收费制度 D、“三同时”制度

18、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取 。

A、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

B、采用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多的工艺、设备

C、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D、不产生污染的生产设备

2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 、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A、土壤污染 B、盐渍化 C、贫瘠化 D、土地沙化

21、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 B.自给自足 C.浪费 D. 节俭

2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 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A.公众健康   B.生产和生活

C.自然资源受极大损害 D. 环境安全

23、排污者必须于每年 前向环境监察机构申报上年度的实际排污情况和本年度正常作业条件下的排污情况。

A.6月15日 B.12月15 日

C.1月15日 D.1月10日

2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和 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

A.生态补偿 B. 优化环境

C.污染防治 D. 生态保护

25. 国家采取有利于 、 、 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A、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保护和改善环境

D、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6.新法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 、综合治理、 、损害担责的原则。

A、科学规划

B、预防为主

C、公众参与

D、造福人民

27、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拘留;情节较轻的,处 拘留: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这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二十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B.十五日以上二十日以下

C.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D.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28、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A.同时开工建设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

29、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 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A.财政 B.税收 C. 价格 D.政府采购

30、 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A.国家 B. 公民 C.法人 D.其他组织

三、判断题

1、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保部门给予奖励。(×)

2、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不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

6、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

7、环保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8、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

9、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10、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

1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 )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 )

1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 √ )

1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扣押、没收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 )

15、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 )

16、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标准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 )

1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

18、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

1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 √ )

2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纪检监察部门。( × )

2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

2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审批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 )

2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 )

2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 √ )

2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 )

2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

2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技术监督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

2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

3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

四、简答题

1、关于未批先建的法律责任,新《环境保护法》增加了什么内容?

答: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2、请简述生产经营者的防治污染责任?

答: 1、实施清洁生产。2、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3、按照排污标准和总量排放。4、安装使用监测设备。5、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6、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7、公布排污信息。8、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3.《刑法》中对环境污染罪的规定是什么?

: 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违反环境污染罪:(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九)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十)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十四)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4.(1)《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哪些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第五十九条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如何处罚;(3)第六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如何处罚。

答:1、(1)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2)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2、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3、有负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5.《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行政处罚规定。

答: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拘留;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拘留: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这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8)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 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次会议通过。(A)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3. 新环保法规定, 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一切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A)
A、保护环境 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 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 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4. 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 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D)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8. 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9.新法提出, 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B、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提交待批,建设单位可先开工建设
D、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3.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 ,实行严格保护。(C)
A、特定区域
B、重要水源涵养区域
C、生态保护红线
D、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
14.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 、 、 评估和 制度。(B)
A、监测 治理 B、监测 修复 C、检测 治理 D、检测 修复
15.新法要求, 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A)
A、城乡 B、城市 C、城镇 D、城区
16.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 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B)
A、低碳 B、再生 C、节能 D、绿色
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

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A)
A、评估 B、统计 C、总结 D、汇总
18.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 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 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B)
A、处置化学物品 必须
B、处置化学物品 应当
C、使用有毒化学物品 必须
D、使用有毒化学物品 应当
19.新法规定, 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B)
A、乡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20. 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 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D)
A、政府部门 B、环保部门 C、社会公众 D、可能受影响的公众
2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 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C)
A、企业诚信 B、政府诚信 C、社会诚信 D、金融诚信
22. 新法强调,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B)
A、动态数据库
B、监测预警机制
C、预警响应机制
D、统计监测工作体系
23.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 、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A)
A、标准 B、行动 C、部署 D、实施
24.下列哪一句属于新环保法中的规定?(C)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C、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25. 新法指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 应当予以支持。(A)
A、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6.新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 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A)
A、次日 按日连续处罚
B、三日 按月连续处罚
C、五日 按季连续处罚
D、七日 按年连续处罚
27.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 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B)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8.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 A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   B.司法   C.物证

29.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 C )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30.我国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 C ) 。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B.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C.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以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为标准,环境问题可区分为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

2、环境法保护的对象相当广泛,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人为环境要素和整个地球的生物圈。

3、环境法调整的内容主要可分为污染防治与生态资源保护。

4、1989年《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5、放射性物质污染是环境要素污染的一个方面。

6、行为人有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

7、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

8、废气污染是最严重的一种环境要素污染。

9、我国对重点海域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10、自然保护区属于非生物资源保护的范畴。

三、填空题 40分(每题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4、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5、(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6、每年(6月5 日)为环境日。

7、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8、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9、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11、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四、 简答题

1、 请结合自身岗位,谈一谈对新环保法的认识以及下步工作思路。

2、 新环保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3.完善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4.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5.强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6.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

7.强化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8.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9.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10.明确环境公益诉讼

11.加大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9)

解读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改明确了新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加强政府责任和责任监督,衔接和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以推进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法律的实施。 据了解,从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到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共2474人次以及台湾代表团、海南代表团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反映现行环境保护法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社会各方面修改呼声很高。 这是一次全面修改。修改后的法律共七章七十条,与现行法的六章四十七条相比,有了较大变化。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有30多部,行政法规有90多部,新的环境保护法被定位为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主要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解决共性问题。 为此,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依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确定的总体要求,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新法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 新法在第一条立法目的中增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调整篇章结构,突出强调政府责任、监督和法律责任。 现行环境保护法关于政府责任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新法将其扩展增加为监督管理一章,强化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增加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制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在政府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方面,针对当前环境设施不依法正常运行、监测记录不准确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新法增加了现场检查的具体内容。 新法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 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增加环境日的规定,将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世界环境日写入本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新法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同时,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新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 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专章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政府和排污单位的监督。

这一章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二是明确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应每年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在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方面作出新规定。 新法突出了人大常委会监督落实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的,还应当专项报告。 科学确定符合国情环境基准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要求科学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的规定。 目前,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缺失,现行我国环境标准主要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基准和标准制度上制定的。国家现已建立了重点工程试验中心,建立国家环境基准已具备基本框架。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

新法通过规范制度来保障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统一,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网络,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监测机构应当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完善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完善了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 对于跨行政区污染防治,现行环境保护法仅在第十五条作出有关政府协商解决的原则性规定。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实施统一的防治措施。 重点污染物排放将总量控制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补充了总量控制制度。 新法一是规定国家对重点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针对目前农业和农村污染问题严重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对农村环境的保护:一是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农村环境。二是增加规定,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是规定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四是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

点屠宰企业应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五是增加规定,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增加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新法将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做法上升为法律,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增加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同时,增加环境经济激励措施,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按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新法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同时规定,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利益。 逃避监管排污适用行政拘留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针对目前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突出,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新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

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0)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       )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 

7.排污费的(      )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 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    )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 审批单位  B. 监督管理单位  C. 行政主管单位  D.建设单位 

1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    )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 当地   B. 军队   C.相关   D.建设

14.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    )。

 A. 制度  B. 标准  C.规范  D.依据 

1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    )。 

A. 安全监督管理局  B. 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16.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    )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 《突发事件应对法》  B. 环境保护法  C.安全生产法  D.消防法 

17.(    )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 城市建设  B. 城乡建设  C.城乡规划  D.城市规划

 18.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    )制度。 

A. 补偿  B. 奖励  C.许可  D.处罚 

19.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    )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环保主管部门 

C.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    )制度。 

A. 考核评价  B. 验收评价  C.环境评价  D.评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共       章         条。

 2.每年的6月5日是           。

3.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提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            。

4.国家加强对 、 、 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均属于环境范畴。(    ) 

2.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 

3.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 

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5.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不得对外公开。(    ) 7.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 

8.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 

9.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一些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请列举出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

 

2. 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一切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保护环境的义务?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A   4.A  5.D  6.B  7.B  8.C  9.B  10.B  11.C  12.D  13.B  14.A  15.D  16.A  17.B  18.A  19.D  20.A 

二、填空题: 

1.  7    70    2. 环境日   3.  基本国策   4.  大气、水、土壤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有: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2.答: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1)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 严于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6.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7.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8.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9.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10.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和 准确性 负责。

11.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产使用。

12. 超低排放,是指火电厂燃煤锅炉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术,使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符合燃气机组排放限值,即二氧化硫不超过35 mg/m³、氮氧化物不超过50 mg/m³、烟尘不超过5 mg/m³。

13. 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提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 基本国策 。

14. 每年的6月5日是 环境日 。

15. 工业三废是指 废水、废气、废渣 。

16.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 再生 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17.新环保法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一切 单位和个人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18.新环保法共 七  章 70  条。

19.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淘汰 制度。

20. 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21. 《环保法》修订新增加的环境要素是 湿地 。

2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环境保护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3. 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 自我监测 。

24排污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3 个月。

25.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 3 吨以上应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第二部分 选择题

1.新环境保护法自( B )起施行。

A.2015年6月5日 B.2015年1月1日

C.2015年3月5日 D.2014年12月1日

2.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 A )。

A. 按期达标 B. 努力达标 C. 改善环境质量 D. 减轻污染程度

3.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 B )方案并予以实施。

A.恢复治理 B.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 C.治理与保护 D.生态保护

4.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 D )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 经济社会 B. 实际情况 C. 发展水平 D. 自然环境

5.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 C ) 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A. 评价 B. 预警 C. 风险评估 D. 风险控制

6.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 D )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A. 经营 B. 生产 C. 建设 D. 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

7.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B )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A.生产、销售 B. 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

C. 生产、销售、使用 D. 生产、转移、使用

8.( D )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A. 生产、销售、使用

B. 生产、运输、销售、使用

C.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处置

D.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

9.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 B ),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达标排放情况 B.超标排放情况 C.行政处罚情况 D.污染减排情况

10.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 C )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1.新环保法适用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A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A.领域 B.领土 C.领海 D.领空

12.监测机构应当使用( A ) ,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 B.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

C.先进的监测设备 D.规定的监测设备

13.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 C )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A.协调 B.仲裁 C.协商 D.调解

14.( C )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A. 省级、市级 B. 市级、县级 C. 县级、乡级 D. 乡级、镇级

15.( A )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A.保护环境 B.防治污染 C.保障公众健康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6.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D、环境评估

17.对依法应当编制( )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 )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B)

A、环境影响评价书;政府部门

B、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

C、环境影响报告表;环保部门

D、环境影响等级表;社会公众

18.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  )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B)

A、限期治理 

B、限期达标 

C、限期改正 

D、限期治理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 )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B)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1.国家实行 ( )和( )制度。(A)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  

B、考核评价;验收评价  

C、考核评价;环境评价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

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 。(B)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整改教育

D、罚款

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4.新环保法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A、环境保护税

B、矿产资源税

C、排污费

D、污染费

25.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    )的要求排放污染物。(A)

A、排污许可证

B、总量控制指标

C、环境管理

D、污染排放

26.新环保法中的“环境”是指(    )。(C)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B、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C、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D、以上都不对

27.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    )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

A、停止审批  

B、暂停审批  

C、减缓审批    

D、立即审批

28.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   )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A)

A、突发事件应对法  

B、环境保护法  

C、安全生产法  

D、消防法

29.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   ),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B)

A、建立监测机构

B、组织监测网络

C、建立管理机构

D、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30.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   )。(A)

A、责令恢复原状

B、移交司法机关

C、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D、查封建设工程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2)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 严于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6.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7.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8.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9.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10.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和 准确性 负责。

11.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产使用。

12. 超低排放,是指火电厂燃煤锅炉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术,使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符合燃气机组排放限值,即二氧化硫不超过35 mg/m³、氮氧化物不超过50 mg/m³、烟尘不超过5 mg/m³。

13. 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提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 基本国策 。

14. 每年的6月5日是 环境日 。

15. 工业三废是指 废水、废气、废渣 。

16.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 再生 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17.新环保法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一切 单位和个人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18.新环保法共 七  章 70  条。

19.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淘汰 制度。

20. 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21. 《环保法》修订新增加的环境要素是 湿地 。

2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环境保护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3. 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 自我监测 。

24排污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3 个月。

25.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 3 吨以上应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第二部分 选择题

1.新环境保护法自( B )起施行。

A.2015年6月5日 B.2015年1月1日

C.2015年3月5日 D.2014年12月1日

2.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 A )。

A. 按期达标 B. 努力达标 C. 改善环境质量 D. 减轻污染程度

3.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 B )方案并予以实施。

A.恢复治理 B.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 C.治理与保护 D.生态保护

4.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 D )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 经济社会 B. 实际情况 C. 发展水平 D. 自然环境

5.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 C ) 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A. 评价 B. 预警 C. 风险评估 D. 风险控制

6.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 D )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A. 经营 B. 生产 C. 建设 D. 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

7.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B )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A.生产、销售 B. 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

C. 生产、销售、使用 D. 生产、转移、使用

8.( D )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A. 生产、销售、使用

B. 生产、运输、销售、使用

C.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处置

D.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

9.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 B ),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达标排放情况 B.超标排放情况 C.行政处罚情况 D.污染减排情况

10.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 C )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1.新环保法适用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A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A.领域 B.领土 C.领海 D.领空

12.监测机构应当使用( A ) ,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 B.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

C.先进的监测设备 D.规定的监测设备

13.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 C )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A.协调 B.仲裁 C.协商 D.调解

14.( C )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A. 省级、市级 B. 市级、县级 C. 县级、乡级 D. 乡级、镇级

15.( A )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A.保护环境 B.防治污染 C.保障公众健康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6.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D、环境评估

17.对依法应当编制( )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 )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B)

A、环境影响评价书;政府部门

B、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

C、环境影响报告表;环保部门

D、环境影响等级表;社会公众

18.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  )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B)

A、限期治理 

B、限期达标 

C、限期改正 

D、限期治理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 )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B)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1.国家实行 ( )和( )制度。(A)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  

B、考核评价;验收评价  

C、考核评价;环境评价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

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 。(B)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整改教育

D、罚款

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4.新环保法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A、环境保护税

B、矿产资源税

C、排污费

D、污染费

25.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    )的要求排放污染物。(A)

A、排污许可证

B、总量控制指标

C、环境管理

D、污染排放

26.新环保法中的“环境”是指(    )。(C)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B、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C、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D、以上都不对

27.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    )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

A、停止审批  

B、暂停审批  

C、减缓审批    

D、立即审批

28.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   )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A)

A、突发事件应对法  

B、环境保护法  

C、安全生产法  

D、消防法

29.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   ),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B)

A、建立监测机构

B、组织监测网络

C、建立管理机构

D、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30.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   )。(A)

A、责令恢复原状

B、移交司法机关

C、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D、查封建设工程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3)

2015版新《环境保护法试题》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保障人体健康) 。

5、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6、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7、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8、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10、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临时排污许可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 。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B.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C.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 。

A.向污染宣战 B.同呼吸、共奋斗 C.警惕全球变暖

3、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 年制定的。

A.1984 B.1989 C.1990

4、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5.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 ,实行严格保护。

A.设立警示标志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划定领导监管

6、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7、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8、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 (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 B.司法 C.物证

9、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 )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 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10、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标准。

A.国家 B.地方 C.地方环保部门确定

11、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 )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 B.控制污染物总量 C.整治环境污染

12、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

13、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损害担责的原则。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1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 (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A.一切单位和个人 B.各级政府 C.职能部门

1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A.举报 B.检举 C.报告

16、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A.同时开工建设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同时验收

17、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

A.刷卡排污制度 B.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C.强制性清洁生产

18、国家鼓励投保( )。

A.环境保护税 B.绿色信贷 C.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19、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A.二十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B.十五日以上二十日以下

C.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20、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 )。

A.开工建设B.竣工验收 C.试运行

2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略低于 B.不同于 C.严于

22、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 )。

A.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

B.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

C.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

23、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构成犯罪的,( ) 。

A.进行重罚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2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 )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

A.生态补偿 B.优化环境 C.污染防治

2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A.批准 B.同意 C.备案

26、有权制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是( )。

A.环保部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27、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 )。

A.排放标准 B.排放范围 C.排放总量

28、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A.一级保护区 B.二级保护区 C.三级保护区

29、排污者必须于每年( )前向环境监察机构申报上年度的实际排污情况和本年度正常作业条件下的排污情况。

A.6月15日 B.12月15 日 C.1月15日

30、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

A.12315 B.12369 C.12358

31、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 )倍以上的,应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一 B.三 C.五

3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 )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A.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B.生产受严重影响

C.自然资源受极大损害

33、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 )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B.依法在本辖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C.依法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3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

A.责令停产停业

B.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C.移交司法机关

35、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 )。

A.责令恢复原状

B.移交司法机关

C.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环境依据其形成的要素不同进行划分,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 )

2、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对故意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一般 都规定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对过失行为,在一定条件则规定不予追究。( )

3、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划分的。( )

4、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大类。( )

5、行政处罚具有时效性,即指违法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

6、行政处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者实施行政处罚时,作为处罚轻重和免予处罚的各种情况。( )

7、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 环境者的行政处罚。( )

8、连带责任是指受害者不必提出包括致害者由过错等证据,只须提 出致害者已有污染危害环境行为等"表面"证据,和自己受损失是由于致害者排污行为所致的事实,赔偿要求即告成立。( )

9、国际环境保护法调整的范围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地球 环境,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层空间环境。( )

10、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

11、环境保护法的溯及力是指环境保护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 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

12、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和限期治理对象。( )

13、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以及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治理措施。( )

14、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登记表,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核实即可,不需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15、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5年。( )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我国环境保护哪些基本原则?

答: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

2、国家需要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建立哪些重要制度?

答:1、环境调查制度2、环境监测制度3、环境评估制度

4、环境修复制度

3、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和目的?

答:任务: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目的: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环境持续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4、环境保护法的作用有哪些?

答:环境保护法是在环境与发展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协调器 。

环境保护法是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 。

环境保护法是明确各种环境保护职责和权力义务的有效手段。

环境保护法是维护国家环境权益,开展环境保护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5、环境保护法特征有哪些?

答:环境法律制度在规范的组成上具有系统性

环境法律制度在适用的对象上具有特定性

环境法律制度在执行中具有强制性

6、新环保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三)完善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四)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五)强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六)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

(七)强化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八)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九)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十)明确环境公益诉讼

(十一)加大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zhichang/146255/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其答案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

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

发言(fā yán),动词,释义:评论,讲话。一般表示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在新人婚宴的发言致辞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4
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

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读后感【汇编十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4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

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报告(合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4
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4
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信教排查工作总结报告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