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1-06-21   来源:中学    点击:   
字号: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4篇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4篇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1)

平行四边形性质(一)说课稿

左各庄中学 陈素晶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第十八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现实世界中,四边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宏伟的建筑物、铺满地砖的地板、别具一格的窗棂、天空飞舞的风筝……处处都有平行四边形的身影。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全等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和平行线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既是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下一步研究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教学,把研究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与计算。从而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能力教学点目标:在性质的探索、发现与证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推理论证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学习,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实例,使学生明白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学习几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和证明。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1、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2、学生动手拼图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四边形与平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还能启发学生如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

3、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给学生展示一组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小区的伸缩门、衣架、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楼梯扶手等。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这些图片,观察图片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易于学生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观察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回忆小学时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感悟图形 明确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对图形的特点进行描述。

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也有独特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同时通过两个图形题使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

(三)引导实验 探索新知

⑴给予一定时间让小组内的部分学生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部分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全等三角形拼图。中间教师观察多数同学的作图情况及拼图情况。

⑵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在所画平行四边形上讨论对边、对角的大小关系(观察、猜想、度量)。另外让学生互相观看拼图的各种情况。

⑶形成命题:学生归纳描述所得结论。教师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所获得的结论。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⑷分析命题,教师给出已知、求证。

⑸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命题的证明。

⑹学生口述证明命题的过程,教师板书。

⑺师生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性质定理,并学习用几何语言描述。

设计意图: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取知识和学会学习,使他们更好体会合作交流、互相评价、互相尊重的学习方式。同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能很好地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活动中,有意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能力、分组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等。

(四)巩固基础 简单运用

巩固训练一

1.如图,EF∥BC∥AD, GH∥AB∥CD, EF与GH相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___个平行四边形.

2、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中,∠B=50°则∠A= ;∠C= ;∠D= ;

3、如图, 平行四边形 ABCD中,BC=7, AB=5,它的周长为_________.

4、自制的PPT图片,适合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

练习一目的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并能在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练习第二题、第三题就是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四题设置抢答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到了八年级下学期学生的活跃程度较七年级开始下降。

(五)例题讲解 活用知识

教学过程:

例1、

如图,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

采取分组讨论学生口述的形式。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教学,突出本节重点,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变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由浅入深分层训练,让学生轻松完成例题的学习,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最后提出“DE”是否等于“BF”的问题,来引出平行线间的距离的问题。

(六)综合训练 提高能力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00cm, AB:BC=4 : 1,则AB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

2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 : ∠B=3:2,则∠C=_________ 度,∠D=__________度.

3 、用20米长的一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则它的长边长为________,短边长为__________.

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分组计算并板演,教师巡回的辅导最后共同打分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本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七)归纳小结 反思提高

教学设计: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探究的几个环节:发现问题→假设猜想→分析论证→巩固交流→运用实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作业

根据学生学情布置作业如下所有的学生都做

教科书49页第1题和50页8、9题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制平行四边形贺卡或模型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以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引入,通过动手画图和实验探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通过变式、探究及其相关应用来体现这一基本思想。

3.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归纳整理,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说课的理解与设计,他们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贯穿始终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转化思想,在数方格法的基础上,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本节课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延伸和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依据,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整个单元学习的重点。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他们主动性还比较欠缺,课堂精神容易分散,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结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动手活动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参与动手操作,更好的理解平行四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考虑,预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及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设定的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到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也道出了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了 “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把握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等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

(二)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设定了以下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感知了学**行四边形的内容,同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如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从何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节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意图:为所学知识做好铺垫

(二)情景设疑,引出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创新小学的操场上有两个花坛,你能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吗?”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是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但是也产生了认知冲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会求,从而导入新课。

(三)引导探索,提出猜想

引导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来算出前面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数和数的结果,组织学生对数的结果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发现不难看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宽和高、面积相等。)再让学生说一说(你还能发现什么?想到什么?)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让学生带着这个思考题进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思维之中。

本环节教师呈现带有方格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凭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互评的渐进过程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再亲历和体验中初步感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这样设计,使得做到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为后面进一步学习面积公式做好铺垫。

(四)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提出一个假设: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湛透转换思想,把已知转化成未知)其次:我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出现不同的情况,给予肯定。)再次:小组讨论,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1、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2、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3、拼成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

最后,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显示平移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叙述出自己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等积转化的思想渗透开来。通过转化,在旧知基础上生长,而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与生成,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他们能否学以致用,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达到熟练灵活掌握的目的,我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设计如下:

1、 算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件显示图形)

意图:培养学生迅速利用公式代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2、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长是6米,高4米,如果每平方米的花夲需要50元,那么买花夲1000元够吗?(课件显示)

意图: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联系生活让学生根据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平行四边形的高不变,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

意图:加强对概念的辨析

让学生找准对应的高进行计算,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拓展延伸)下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能够画出多少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见课本83页第5题)

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画出几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怎样画最快?

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揭示等地登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概念。

(六)共同反馈,自主总结

只用自己领悟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在总结这一环节,向学生提出“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通过与同学的沟通,你获得了什么?”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结构清晰,一目了然,重点突出,可以很好得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 方 形 的 面 积=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高

S=a×h

或者S =a · h 或者S =ah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3)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初中数学)

说课稿

19.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特岗教师面试说课,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它预计一课时时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本次的说课。

首先,我们分析下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19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它是学生们学习了前面的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和简单几何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可以说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点。学习它不仅是对已经学**行线、三角形、平移、旋转、对称等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深化,又是下一步学习正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平面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为学习好本课时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以及前面以及学过了平行线、三角形、平移、旋转等知识,为学**行四边形的性质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对于严密的推理论证和思维想象能力,在认知结构和知识能力上还有所缺陷。通过启发式、合作交流式和动手操作、探究的教法,对学生比较适宜,且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标理论和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分析,以及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知识结构和现状,我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并初步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论证证明、计算、运用,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性质的探索、发现和证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小结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小结作用;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论证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划归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中,感受到几何图形呈现的数学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习惯,培养勇于探究和创造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二)难点:探究和论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熟练运用性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法和学法的分析

在教学方面,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同时,采用讲授式、合作式、探究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期间多媒体辅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们大胆猜想、动手实验、试验验证为主、直观演示、设疑诱导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带有启发式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和操作,让学生亲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其获取新知识水到渠成。

在学法方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列题、练习,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时计划

一课时(40分钟或45分钟)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通过幻灯片(ppt)的形式展示一些简单的四边形图片--生活中的四边形。在此引入问题:1)这些图片有你熟悉的吗?2)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在学生回答后,再次提问:怎样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

2、叫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平行四边形。顺势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举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例子,以获得对平行四边形尽可能多的感性和精确认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让学生用手中的三角工具验证下列的三个几何四边形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利用小学阶段和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来执行)

① ② ③

结合老师引导和学生举例、操作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两组对边平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 A B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符号表示平行四边

形的概念

C D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强调: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既是它的一个性质,又是判别它的依据之一

2、性质的发现与论证

1)启发猜想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启发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能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猜想的空间,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筛选有价值的猜想,在次创设问题情境: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边、角、对角线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又一次激起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层次的教学】

2)动手实验

根据已有的平行四边形,填写下列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

符号语言

对边

邻边

对角

对角线

邻角

对称

这一层次要求同学们充分利用手中的度量工具进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老师进行针对性地引导

【设计意图:充分锻炼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针对性较强,能对猜想进行很好的验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3)合作交流、论证结论

以六人作为一个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寻找证明结论的方法。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引导:我们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是什么?(同学们回答: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来证明)。而图中没有三角形怎么办?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需要构造辅助线,把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同学们引导示范证明下: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对应相等。其他的留给同学们自己来完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们的合作交流和团体意识,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渗透划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形成很好的学习迁移能力,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间的关系,锻炼分析与类比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们自己依次完成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邻角关系和对称问题。

4)归纳和确认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对边平行 对角相等

(1)对边 (2)角

对边相等

邻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

(3)对角线互相平分 (4)中心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5)性质的运用和巩固

①拼图(学生事先准备好两个三边都不想等的全等三角形)

把两个三边都不相等的全等三角形按不同的方法拼成四边形,你能拼成几个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拼图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渐渐地走出题海战术的传统,达到趣学数学的境界,培养学生们一题多解的学习方式】

②练习题

1、 ABCD中,已知∠A=600,那么∠B= 1200 ;∠C=1200 ;∠D= 600

2、 ABCD中,已知∠A+∠D=2000,那么∠A= 1000 ;∠B= 800

3、 ABCD中,AB=3;BC=5,则其的周长是多少?14

4、 ABCD中,AC、BD相交于O,AC=10;BD=8, AOB周长为16,则AB= 7 。

【设计意图: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和巩固,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的原则】

(三)梳理知识、课题升华

本环节以“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的?你懂得了什么?”这种谈谈学习体会的形式来结束新课。同学们可以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可以及时得到教学效果情况的反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作业布置

A类:P95的练习1、2题

B类:P132复习题的9题

A类是必做题,B类是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八、板书设计

一、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5、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

1、定义 三、练习题

2、正确的书写形式 四、总结归纳

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对边相等

证明过程…….

2、对角相等

3、对角线互相平分

4、邻角互补

九、教学评价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新课,也可以说是一节试验课、探究过程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和锻炼、注重探究过程、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价值观。这样的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现了学习的在创造和正迁移,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做”中学数学,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趣学数学的境界。

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们要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极高的学习兴趣、热情,师生、生生密切配合,真诚合作。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也许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指导。谢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4)

说 课 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庆 华 中 学

学校名称:庆华中学

设计者:马双和

[email protected]

二○一一年十一月

Ⅰ、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四边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它与其他众多的几何图形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平行四边形作为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作为“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定义是研究线段和角相等的一种重要工具,它为探究其它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和平移等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由于这个特殊性导致它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有助于我们解决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利用这些特殊的性质的前题是判定这个四边形是个特殊的四边形,因此研究平行四边形的三个切入点是:定义、性质、判定。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思想。

(3)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图形中呈现的数学美。

(2)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本课难点:通过操作、思考、升化、归纳出结论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探究讨论、交流合作、合理推测、课后小结直至布置作业,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4、 教材内容的组织

任何数学知识的发现都会经历:“猜想—验证—推广—说理(证明)—应用”这一过程,它是研究数学的基本思路。充分地体现了课标的过程教学,也完美地展示了数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Ⅱ、说教法

1、 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去发现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归纳总结。

2、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为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其本质属性理解并不深刻,在七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证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一般办法,即证全等三角形。初步具有了用几何语言对命题进行推理证明的能力,这为推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初二学生正处在试验几何向论证几何过渡阶段,对于严密的推理论证,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能力上都有所欠缺,而利用动手操作来实现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直观性,对学生来说较为适宜。

3、获得经验基础:在本册第三章《图形的评议与旋转》中,学生已经通过翻转、旋转等操作直观感受到图形的变化过程,获得了初步的活动经验和体验,这便于学生在本节课直观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有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情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4、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5、具体的教学方法:观察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6、教具:在本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课堂容量增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助于学生总结结论,得出正确的结论,给学生一个良好优美的教学环境。

Ⅲ、说学法

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观察猜想。以学生的观察、猜想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合作交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

3、抽象概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4、总结归纳。通过例题探索、练习反馈、收获园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Ⅳ、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

(一)情境导入

1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这个问题是以五幅图片为主,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起到复习的作用,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并引出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平行四边形定义的探索

(1)操作活动:

每人手里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拿这两个三角形去拼四边形,看谁拼出的四边形多?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课件演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讨论:

①两张纸片拼成了怎样的图形?它是四边形吗?②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你是怎样得到的?③用简洁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设计目的】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非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有一个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从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提炼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强化了对平行四边形定义的理解。

(3)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4)介绍平行四边形的书写方式及对角线的定义。

(5)请学生举出自己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6)学生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表示出来。

活动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索

1、操作活动:(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出示幻灯片)

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度,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ABCD重合吗?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整个旋转变化过程)

2、讨论:(小组交流)

(1)通过以上活动,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平行四边形ABCD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3、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设计目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和不同的猜想途径,加强了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感性认识,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完成证明,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三)随堂练习(我是最棒的)

1、 ABCD中, ∠B=60°∠A=( ), ∠C=( ), ∠D=( )

2、 ABCD中∠A比∠B大200,则∠C=( );

3、如果 ABCD的周长为40cm,ᅀABC的周长为25cm,则对角线AC的长是: ( )

A、5cm, B、15cm, C、6cm, D、16cm

4、在 ABCD中,若周长为18cm且AB=3cm,那么BC= ,CD= ,AD= ;

5、在 ABCD中,若∠A=560,则∠B= , ∠C= ,

∠D= ;

6、在 ABCD中,若∠A- ∠B=700,则∠C= , ∠D= 。

7、在 ABCD中, ∠A的平分线,AE交CD于E,AB=5,BC=3,

则EC长为 ( )

A、1, B、1.5, C、2, D、3

【设计目的】几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四)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目的】同桌互讲,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五)作业设计: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必做题: P99习题4.1第1、2题。

选做题:用平行四边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六)试一试:用平行四边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欣赏平行四边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七)板书设计在此,我以直观、系统为主旨,针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重难点突出、简洁明了的课堂板书,配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要素在教学中的运用。

Ⅴ、说创新点

1、教学过程中新理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人人学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这些数学理念,并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课堂时间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以便应用知识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本节课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有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明操作的合理性,总结出结论,并将它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中去,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困生的学习。

3、创新课堂上的创新:“观察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丰富和完善。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得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4、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依据我们学生的实际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起点和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双基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zhongxue/146574/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三篇)

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三篇)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0
乡镇武装部征兵工作总结报告精选四篇

乡镇武装部征兵工作总结报告精选四篇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大家创业网精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武装部征兵工作总结报告精选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0
关于2022年村支部书记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关于2022年村支部书记工作总结报告【五篇】

党支部的工作职责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揭露改正工作中缺点和错误,教育、监督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纪政纪,保障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村支部书记工作总结报告【五篇】,欢迎品鉴!
2024-04-20
技术岗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锦集三篇

技术岗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锦集三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技术岗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0
民兵训练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民兵训练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工作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兵训练总结报告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