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七)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西方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有人说,译本愈糟糕愈有趣。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用胡乱猜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玫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肃执行翻译的任务,能写作的翻译者就会有克己功夫,抑止不适当的写作冲动,也许还会鄙视林纾的经不起引诱。

(节选自钱钟书《旧文四篇:林纾的翻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使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却保存了原有的风味。

B. 两种文字之间的距离、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译者表达能力欠缺等都会使译文走样。

C. 文学翻译的“化境”只是一种理想,由于“讹”无法避免,因而“化境”是无法实现的。

D. 翻译本图省事,却变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与目的相去甚远,费力不讨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为了论证文学翻译的“化”和“讹”的关系,援引古今中外论据,辩证而形象。

B. 文章把好的翻译和坏的翻译进行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二者之高下、优劣不言自明。

C. 文章对林纾翻译西方小说的功过得失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给后来者提供借鉴。

D. 文章围绕着文学翻译的“化”“讹”“媒”“诱”等几方面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优秀的翻译作品,既要忠实原著,保留原先的精神姿致,而又不露生硬牵强的痕迹。

B. 文学翻译的所谓“媒”,就是通过译本作为媒介让读者去阅读原著,促进文化交流。

C. 林译小说的“讹”,不是因为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而是因为没有抑制写作冲动。

D. 坏的翻译那是糟蹋原著,因为译本的不堪卒读,进而连累原著,居间反而成了离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A 2.C 3.C

1.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不是“译者跟原作者”,而是“译者跟原作品”。C项,不是“文学翻译的化境”,而是“彻底和全部的;再者“文学翻译的化境”是能够实现的。D项,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与目的相去甚远”之说不当,“费力不讨好”更无从谈起。

2.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与原文不符。

3.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林译小说的“讹”,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不无关系,只是“不完全由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城市的空间

                               周闻道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经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想家里既拥有阳光,拥有通风透爽,又拒绝霜露和飞蛾。有时就忘了,比如今晚。敞开的窗就像一个黑洞,漏出去的灯光很少,以致没跑多远,就被黑夜吞噬在路途,几乎看不出搏斗和挣扎的痕迹。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浴房、席梦思,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随时都有可能倾覆,跌入万丈深渊,我感到迷茫和恐慌。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曾经久久盯着鸟的巢穴发呆。我家住龙泉山脉之头,房子被许多树和竹簇拥着,空中的鸟儿成了我们的友好邻居。我曾看见鸟儿构筑鸟巢的情景,那是一对美丽的画眉,也许正是新婚燕尔,总是在林间追逐、嬉戏,好像有无尽的快乐需要它们去缔结。突然间,雄鸟不见了,雌鸟似乎早就心中有数,并不惊异和寻求。它守候在一枝竹杈间,安静、深情,像一位盼君归来的新娘。不一会儿,雄鸟回来了,嘴里衔着一截柔软的草叶。雌鸟柔情地接过草叶,安放在竹杈间,用嘴和足理了又理。我这才明白它们是在修房子,心里竟有几分感动。几天之后,当我再次来到竹林时,一个毛茸茸的鸟巢,已经稳稳地挂在竹杈间。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来到竹林,只见几只幼小的鸟儿从鸟巢里探出身体,张开口,接食大鸟衔回来的虫子。眼前的情景让我感动万分。现在,我们修了房,进了城,走过的脚印渐渐被风尘淹没。猛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经越走越远。

到达古罗马斗兽场,是在秋日的午后。天空清丽,没有欧洲大陆常见的艳阳高照,也不是川西平原旷日持久的阴沉忧郁,而是一种阴凉的晴。这古罗马的天,以一种特殊的阴柔之美迎接着我。曾以为斗兽场如竞技场一般,是一片平坦而开阔的场面。而呈现在我面前的却只是一片残垣断壁。规范有序的圆拱形外窗,左右合围,围成一个庞大的椭圆,上下重叠,一层一层,直上云霄。离椭圆壁很近,贴着残壁往上看,一种沧桑便与淡云连在一起。到了顶部,圆壁往外翻卷,卷出一溜浅浅的檐。许多阴阳交错的图案,精湛而优美,镶嵌在高高的檐上。据说,观看斗兽时,座位从下至上,便是地位的递增。

现在看见的最高处,是斗兽场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事实上,完整保留的不足椭圆的一半。坍塌是依次递进的,像一只硕大的圆筒,被人用了一把锋利的大刀,斜斜地使劲一劈,留下一个椭圆的斜口。

有位朋友来我家,打来电话,问我住在几层。我住的并不是最高层,至少还有两层在我之上。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窗口,就是这幢楼房的四周,还有许多楼层层叠叠。楼外有楼,天外有天。我弄不清楚在这个城市里,究竟哪幢最高,我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因此,即便是白天,天气晴朗,空间很大,我的视野也非常有限。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家”开篇,又以“家”结篇,既在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又在内容上加以强化,从而突现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以“踏实-悬空-迷惑-回忆—思考-感悟”的心理历程为主线,将多个似乎并不关联的材料片断有机地串联了起来。

C.“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这一比喻,反映了“我”被“悬空” 后不踏实与迷惘的心理感受。

D.文章突现了眼前古罗马斗兽场“断壁残垣”的景象,表达“我”对“地位”的思考 和“不知自己身处什么位置”的迷茫。

5. 联系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5分)

6. 文中的“悬空”一词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4.D解析:不是“迷茫”,而是“感悟”,为文末主旨的揭示作铺垫。

5.①视野之所以有限,是因为城市的客观环境有限(限制),不清楚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②由于没有处理好物质、地位与家庭、情感的关系,过分追求物质、地位而忽略了家庭和情感,导致人生的视野变得狭窄、短浅。[第①点2分,第②点3分]

6.①居住在高楼上,远离地面,心里觉得像悬在空中一样。

②身居城市,远离故乡与大自然,没了精神依偎,心里觉得空荡荡、不踏实。

③过分着眼于物质与地位,视野受到局限,人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显得空虚、不踏实。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繁盛,不过短短二十年,却已然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色、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

中国现代文学主张“人的文学”“活的文学”“真的文学”,文学要为现实、为人生,表现自我。受外来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小说常见浓墨重彩的心理描写,运用多线并进的结构形式,刻画“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式的主人公,艺术含量和思想密度大,小说风格滞重、沉郁、苍凉。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是“轻”的文学,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讲述奇人奇事,叙述人物的困境和愿望的实现,故事性强,结构显得简单,人物形象类型化,人生含量与艺术含量相对要稀薄,更注重娱乐性,风格上轻松、明朗,充满谐趣。

网络文学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精神内质上与当下读者的心意相通。网络小说对接的是中国古代“小说是劝人的”传统,承载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是非判断分明,包含仁、义、礼、智、信、善恶有报等正能量价值观。但网络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古典的道德价值观上,而是和现代小说相通,融入现代的价值理念,表现个人勤奋努力的意义。网络故事的场景设定是虚拟的,但人物的精、气、神是当下的。

网络小说要吸引读者,常采用一些基本的故事套路。受商业化的驱动,网络小说需要快速更新,借用套路,是难度最小的写法,导致许多部小说好像是一部小说,跟风、同质化倾向严重。这是网络小说面临的困境。但是即便是借用同样套路的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决定作品质量的不仅是故事模式,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对故事结构的把控力、对生活的洞察力、故事中人情事理的合理性、类型领域的开拓性、细节深处的表现力等。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网络作家需要拓展阅读视野,深入生活,适当沉潜,提高修养,超越商业化的局限,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摘编自《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

材料二:

查看解析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同签会宁牧。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是时,奚、霫军民皆南徙,谋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策拜司空,进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

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荐张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诐深刻,欲令以事中桢。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疾革,书空独语曰:“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B. 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C. 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D. 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举人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称进士。一甲授官,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为正长官。

C. 路,我国古代宋元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划。

D. 薨,古代用于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从汉朝开始太后的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的死也都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高桢少年好学。即使祖上为官,也不曾荒废学业,还曾经学习准备考取进士。

B. 高桢不畏权贵。痛打海陵王宠爱之人,检举官吏罪状无所回避,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

C. 高桢尽责政事。虽然因病免官了,但还惦记着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

D. 高桢方正严肃,简朴沉静。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和妻子、儿女端坐一整天,也不苟言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5分)

(2)桢因固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0.B 11.A 12.B

13.1)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用平定盗贼的期限要求他。

2)高桢借故(趁机)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派遣他赴任。

10.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的意思是: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因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其中“尝夜饮干禁”,“干”是冒犯的意思,作谓语,宾语是“禁”。故应在“禁”的后面停顿,排除A项、D项。“(高)桢”作主语,谓语是“杖之”,而“濒死”是说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人被打得要死。故应在“濒死后停顿,排除C项。“由是”的意思是“因此”,一般在句子的开头。据此推断B项正确。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疏通语意: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的期限。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对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

11.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A项,举人参加殿试错误,应为参加会试;贡士参加殿试

12.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憎恨原因错,强加因果。所以选B项。

13.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患”,“担忧”;“以……为”,“让……作为”;“”,“到,赴”;“”,“要求”。第二句关键点:“因”,“趁机”;“为……所”,“”;“尚……耶”,“怎么……呢”;“”,“派遣”。

【参考译文】

高桢,辽阳渤海人。他的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曾经从事进士举业。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惧,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他。打败高永昌后,任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会六年,高桢升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严肃,官吏敬服而百姓安定。天会十五年,高桢被加封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年,高桢为同签会宁牧。等到金熙宗到达燕京,高桢兼同知留守,封为戴国公,改任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颜道济出兵守卫中京,让高桢担任同判,不久改任行台平章政,任西京留守,封为任国公。这时,奚、霫地军队百姓都向南迁移,谋克别术趁机聚集众人为盗。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让高桢担任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用平定盗贼的期限要求他。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因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高桢升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为莒王。高桢被策授为司空,进封代王,仍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

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回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荐张忠辅、马讽担任中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掌权者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冀国公。高桢借故(趁机)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派遣他赴任。等到高桢因病免官,他还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独自说:“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

高桢性情威严,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很炎热,也未曾解带脱衣。他和妻子、儿女面对面坐一天,也不谈笑一句,他就是这样缄默无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①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②。

【注】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②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诗歌首联写所见景物,点明送别地点是江畔渡口,时间是深秋过午后。

B. 第五句用典故,写与项判官相识时都未有官职,相识十年且亲如兄弟。

C. 项判官为官清廉,千里迢迢来此,不是受白璧招聘,不贪图荣华富贵。

D. 诗歌尾联写临别赠言,作者希望项判官保重身体,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E. 诗歌虚实结合,既有别时场景的描述,又有离别后的思念,情感真挚。

15.本诗的颔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语言精湛圆熟,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4.BE

15.①颔联视听结合,写送别耳闻目睹的实景,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②“泥滑滑”和“马萧萧”成对,既是谐音,也用叠字,造境别开生面,情趣盎然,不同于一般送别诗渲染别绪离情。③诗人借前人名句为己所用,而不露斧凿痕迹,巧妙再现渡口的热闹场景,一转首联深秋送别的伤感,波澜起伏,艺术高妙。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B项,“相识十年且亲如兄弟”错,应该是“相差十岁却亲如兄弟”。E项,“诗歌虚实结合”说法错误,诗歌自始而终都是写实,且未写“离别后的思念”。故选BE

15.题干是“本诗的颔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语言精湛圆熟,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是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本诗的颔联“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意思是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这两家是诗人写自己在渡口所闻所见。“山鸟”是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鹃”,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滑,在这里读作“古”),南方人也就称这种鸟为“泥滑滑”。“泥滑滑”三字,是山鸡鸣叫的谐音,写得颇为有趣。是从听觉角度进行描绘的。第四句概括地描述了这个渡口车来马往,熙熙攘攘的情形。注释意境指出,这里的“马萧萧”,源自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诗句,这里是借用,且与上句“泥滑滑”成对,也是谐音。这两句诗人运用视听结合、谐音以及借用杜甫诗句再现了渡口的热闹场景一转首联深秋送别的伤感,波澜起伏,艺术高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概括了南朝宋武帝刘裕当年挥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借古意抒今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2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兮”“苟”“戈”,理解字义去记忆。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处暑一过,受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影响,气温竟然直降至12℃,华北、黄淮等地骤然降温,人们早晨出门突然发现冷气逼人,一寒如此。

②最近热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电视剧里有一对“夫妻搭档”,他们戏里戏外都是夫妻,并且已经相濡以沫30年了。

③《我们时代的中庸——<中庸>解读》是魏承思先生继承先师南怀瑾衣钵所著之书,书中鞭辟入里地对《中庸》进行了分析。

④我们欣赏一切完美的作品时,往往忽略它的生成问题,只是怡悦于眼前的作品,认为完美的作品就应该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

⑤在一年中暑热和湿热最集中的日子里,毒虫纷纷出巢,一男子遭蚊虫叮咬不以为然,未料深夜高烧发展为丹毒。

⑥宁阳蟋蟀强悍善斗,号称“天下第一虫”,在这次北京举办的“长城杯”的大赛中,宁阳虫又折冲樽俎,独占鳌头。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B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一寒如此,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望文生义。②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③鞭辟入里,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④一挥而就,意为一动笔就写成了,借以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字、绘画一动笔很快就完成。⑤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这里应是“不以为意”。⑥折冲樽俎,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对象错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明星大侦探》凭借独特的节目内容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及明星的吸粉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逻辑推理并对该类节目产生了很深的兴趣。

B. 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C. 陈世锋会得到应有的审判,刘鑫也会受到相应惩罚;但江歌母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要独自面对内心巨大的创伤,因为我们能清理心理的伤口,却很难让它完全愈合。

D. 这个被称为“浙东新商都”的小城,通过大力发展四季鲜果游、民俗游等特色农家旅游项目,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和了人们的生活压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C

A成分残缺,在“越来越多”前加“使”。B搭配不当,“建立……动态调整”搭配不当。D成分赘余,把最后一句中的“人们”去掉,改为“缓和生活的压力”。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 冯伯伯您惠赠给我的书籍内容翔实,观点新颖,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细心研读。

B. 张雷把妻子创作的书画送给老领导并附信:“拙荆在美术学院工作,此为其涂鸦之作,敬请笑纳。”

C. 新来的邻居常邀朋友来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我一声:“来吧,欢迎叨扰。”

D. 两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我请教了多位高人,难以厘清,只好不耻下问,请您指点迷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B

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不能用于自身。B项,拙荆,是丈夫对妻子的一种谦称;涂鸦之作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或胡乱画画,多用于谦辞;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C项,“叨扰”是对打扰别人的谦辞,不能说别人。D项,“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问题,不能用于自己。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按现行监管办法,无人机只能在低空且专门分配给无人机系统运行的隔离空域飞行,不能在有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的融合空域飞行,飞行还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①__________。否则即为“黑飞”,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受到相应处罚。无人机“黑飞”会带来很多危害,②__________。以一架大型机A330 系列为例,备降距成都1小时航程外的重庆,仅燃油费就要花4.2 万元,加上机组成本、旅客赔偿费等,损失至少为10 万元。③__________——一般无人机重量为1.5 千克至150 千克,通常由质地坚硬的材料制成,若与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必将产生强大的破坏力,甚至可能机毁人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①得到批准后才能行动

②“黑飞”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安全隐患更是惊人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①紧承前一句“飞行还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先“申请”,接着应该是“得到批准”,即“得到批准后才能行动(飞行)”。②处应该是“危害”的内容,根据后面列举的相关费用、损失判断,应为“黑飞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③处根据后面破折号的内容推断,应该是讲无人机的安全隐患问题,“必将产生强大的破坏力,甚至可能机毁人亡”,说明安全隐患很大,即“安全隐患更是惊人”的相关内容。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江苏省教育厅今年改变高考成绩发布方式,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再向考生所在学校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可到省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成绩单。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就一定会刹住愈演愈烈的应试风气和生源竞争,而只要避免了生源竞争,就能促使学校、家长落实素质教育,也就不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①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一定会刹住愈演愈烈的应试风气和生源竞争。

②                                                                  

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②避免了生源竞争,不一定就能促使学校、家长落实素质教育。

③学校、家长落实了素质教育,也不一定不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目要求参照①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一定会刹住愈演愈烈的应试风气和生源竞争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既然是推断问题,就是推断不合理之处,做题时就要注意文段中推理之处,考生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而只要避免了生源竞争,就能促使学校、家长落实素质教育也就不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作答时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河北村民贾海霞曾是家里的壮劳力,38岁时双目失明导致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不堪重击的贾海霞几次想到了自杀。贾海霞的发小贾文其3岁时因触电失去了双臂,他经常去劝慰开导贾海霞,最终带领其从悲观沮丧中走出来。为了增加收入,两人决定“联手”种树。在14年时间里,两人互为手眼,克服种种困难,使村里50多亩无人问津的荒滩地变成了葱郁绿洲。而此时,两人竟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为了环境为了后代,留下这片刚长起来的林子,不卖一棵树。

两人的事迹被海内外数十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网友纷纷点赞并评论:“事实上我才是真正的残疾人。我连自己家的花园都管理不好,而他们,拖着残疾的身体却创造了一片森林。”

“向二老敬礼!你们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身的生活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参考例文】

身残,志坚,梦想花开

人的一生不在乎长短,领悟了生命的意义,把握了生命的脉搏,就可把曾经一切的不幸当作财富。因此,即使遭遇不幸,我们的一生要不断的向前走,去努力领略人生沿途的多彩风景。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

贾海霞、贾文其,一位双目失明,一位双臂截肢,二人虽重度残疾,但不自弃、心态阳光。十四年如一日,坚守绿化梦,造福家乡人。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是当代残疾人自强不息、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舍得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热爱生活、向善向美的乐观精神。

世界上所有的残疾人,也许老天对他们有些不公平,但是他们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用比常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更多更多的努力来完成常人所能轻易完成的事情。他们这种热爱生活的精神使他们并不比健全人差。他们用自己特有的优点去感受大自然。虽然他们的身体不健全,但他们的心灵之窗并没有关闭。他们用努力换来的成果,比我们一般人要多得多。也许他们所体验到的常人并不能体验到。看不见的海伦凯勒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了,成为了一名大名鼎鼎的作家,可有些人却不如她。

如果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却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不思进取,那这个人的心就是残疾的;如果一个人先天残疾,却拥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那这个残疾人就比平常人还完美、伟大。

张海迪身残志坚,努力奋斗,成就非凡。推动她在人生路上不断向前走的动力,就是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意念。无志,生活就像无舵之船,漂泊动荡,没有方向;无志,生活就如浩瀚沙漠,一片渺茫,毫无生机。因此,志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有怎样的追求就有怎样的命运。登山者的志向是一览众山小,故而他的身影永远伫立在风景奇绝的巍巍山巅;乞丐的志向是讨点好吃的,故而只能低三下四,低首乞怜。

我说,“不争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朝”,要向前走领略人生风景,我们必须把握当下。抓住现实的一分一秒,胜过幻想中的一年一生。痴心追悔过去,只能徒增你的烦恼;一味幻想未来,只能错失你的机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只有当下,才是我们向前走最重要的时刻;只有当下,才是我们人生路上可以把握的时光。当下,是向前走的起点。把握当下,我们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他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向前走领略人生风景,我们必须坚忍不拔。生活的道路上,就算是荆棘密布,我们也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向前走的脚步,要将前进途中的绊脚石变为垫脚石。小时候的达芬奇连个鸭蛋都画不好,小时候的爱迪生常常被同伴讥笑是弱智,但他们经过自己坚韧不拔的勇气,最后不都成功了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韧不拔向前走,我们终会领略到别样的人生风景。

你说,为了新生,叶子化作春泥;

我说,为了光明,飞蛾扑向灯火;

他说,为了自由,雄鹰展翅高飞;

我们说,为了人生无憾,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

【写作指导】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任务是: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身的生活体会写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从材料中提取写作的重点,最后根据写作任务组织成文。材料主要讲述了河北村民贾海霞和贾文其两人,虽身体残疾,但意志坚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实现了人生价值。一个双臂截肢、一个双目失明,对某些人来说就是陷入了人生的绝境,而材料中的两位农民并没有消极退缩,坐以待毙。他们不甘心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坦然面对,坚定信念,用积极向上的情怀实现人生的价值,用自己的汗水为子孙后代造福。最终赢得人生,逆转了命运。所以写作时可围绕着几个关键词展开作文,如:身体残疾、意志坚定、顽强拼搏、乐观向上、逆转了命运、人生价值。

写作时可参考如下角度:①生活中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坎坷,如果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看似荒凉的人生也会变成绿洲。②人活着必须奋斗,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两位残疾人,没有等待政府的救助,没有在路边乞讨,而是用自己残缺的身躯打造出一片天地,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荣耀的大小、财富的多寡,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残疾老哥儿俩不谋一己之私,毅然为生态事业付出汗水;卑微的身躯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