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6年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水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分子淀粉或纤维素可水解形成多个葡萄糖

B.1条多肽链可水解形成多个多种氨基酸

C.1个RNA分子可水解形成4种核糖核苷酸

D.1个双链DNA可水解形成2条脱氧核苷酸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糖类、脂质

D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

【解答】解:A、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多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1分子淀粉或纤维素可水解形成多个葡萄糖,A正确;

B、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构成多肽(或氨基酸)的氨基酸有20种,1条多肽链通过水解可形成多个、多种氨基酸,B正确;

CRNA通常是单链的,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4种),若彻底水解的产物则是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C正确;

D、双链DNA复制过程中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可生成2条脱氧核苷酸,而双链DNA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初步水解)或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彻底水解),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种类和其基本组成单位,明确核酸(包括DNARNA)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B

【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伴性遗传.

【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解答】解:A、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

B、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孟德尔以具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为实验材料,揭示出分离定律,B错误;

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物体,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科学史中的部分经典实验.生物科学史是近年考查的热点,平常复习中要多加关注.

     

下列有关人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和激素只能在活细胞中产生

B.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能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D.激素都通过影响酶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酶

A

【考点】酶的概念;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酶和激素的区别和联系:

 

激素

 

 

来源

所有活细胞

植物:一定部位的活细胞产生;动物: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

本质

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的酶属于RNA

有机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的衍生物等

生理作用

催化功能

调节功能

作用范围与特点

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具有功能的专一性.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具有作用部位的特异性,但一种激素可以有多种功能.

作用条件

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

相同点

微量,作用大,属于高效能物质,

联系

激素对新陈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离不开酶的催化;激素可以激活酶的活性;酶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

【解答】解:A、酶和激素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A正确;

B、酶和激素的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如少数酶是RNA,部分激素如性激素是脂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等,B错误;

C、能产生激素的细胞都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如口腔上皮细胞,C错误;

D、激素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发挥作用,但不一定是影响酶的合成,如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等,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和激素的特征、发挥作用的场所、作用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区分两者,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是(  )

A.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B.酶活性降低,呼吸减弱,代谢减慢

C.染色质收缩,遗传信息表达受影响

D.细胞体积增大,水分增加,色素积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D

【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解答】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正确;

B、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减弱,细胞代谢速率减慢,B正确;

C、细胞衰老后,染色质收缩,难以解旋,导致遗传信息表达受影响,C正确;

D、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变小,水分减少,色素积累,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只要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I不能再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基因突变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

B.连续复制两次后,含原基因的DNA分子占1/4

C.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突变性状对该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害,取决于能否适应环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DNA的复制

B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人工诱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因A变为I后,I不能与T配对,故突变后的DNA分子中AT碱基对被替换.因只一条链上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故突变后的DNA分子连续两次复制后,有1/2DNA分子仍含原基因.基因突变产生其等位基因,突变的性状有害还是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

【解答】解:A、据题意可知: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这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A正确;

B、因只一条链上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故突变后的DNA分子连续两次复制后,有1/2DNA分子仍含原基因.B错误;

C、基因突变是有范围的,基因突变产生其等位基因,C正确;

D、突变的性状有害还是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DNA的结构、复制以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不能正常进行

B.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C.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D.过程③产生的[H]、ATP、CO2都用于过程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B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有光和无光都可以进行,过程表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所以活细胞都能进行,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无法进入线粒体,被还原为酒精或乳酸.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ATP供给各种生命活动,而CO2则一部分供给光合作用,一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解答】解:A、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光和无光都能正常进行,A错误;

B、过程表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B正确;

C、过程形成CO2[H],并释放能量形成ATP,所以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无氧条件不能正常进行,C错误;

D、过程产生的[H]ATP都不能用于过程,但产生的CO2可用于过程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C.Ⅱ1、Ⅱ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6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D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有病的双亲生出了正常的儿子,肯定是显性遗传病;有病的父亲生出正常的女儿,说明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判断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答】解:A、据12的儿子正常,同时2的女儿2正常,判断出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

B12的基因型均为Aa2的儿子和女儿正常,则2AaB错误;

C1的基因型为aa2的基因型为Aa,所以1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C错误;

D4的基因型为AAAa,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系谱图的判断及概率的计算,根据遗传系谱图及题干中的条件,准确的判别患病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

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

D.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DNA的结构和特点

C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A错误;

B、基因部分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部分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错误;

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C正确;

D、性状与基因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C.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

D.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物进化与生物的多样性

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

B、绝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但多倍体的形成一般不需要地理隔离,B错误;

C、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也是不定向的,都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错误;

D、马和驴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所以马和驴之间仍然有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现有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玉米幼苗,希望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要短时间内达到育种目标,下列育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通过多次射线处理,实现人工诱变

B.通过连续自交、逐代筛选获得

C.先用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D.先用秋水仙素处理,再用花药离体培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物进化

C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基因型为AaBbDdd的玉米幼苗,希望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但具有盲目性,A错误;

B、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但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育种周期较长,B错误;

C、可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以方案最合理,C正确;

D、也可以先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玉米后再花药离体培养获得,但是还要纯合鉴定,方法不是最好,D错误.

故选:C

【点评】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多倍体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

 

     

某研究小组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

B.实验中“对照组”插条处理溶液可能是蒸馏水

C.结果显示等浓度的IBA对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

D.结果表明NAA、IBA对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D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探究实验.据柱状图分析,实验探究的不同种类的生长素类似物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对照组一般为蒸馏水,据图分析,TBA对插条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小组探究的三个浓度均促进了月季插条生根,并未出现高浓度抑制生长现象.评讲是要培养学生据图分析的意识.

【解答】解:A、不同种类的生长素类似物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为自变量,A正确;

B、实验中对照组一般为蒸馏水,B正确;

C、据图分析,TBA对插条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C正确;

D、小组探究的三个浓度均促进了月季插条生根,并未出现高浓度抑制生长现象,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  )

A.参与氧气运输              B.参与免疫

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D.维持渗透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内环境的结构和稳态的生理意义

A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解答】解:A、参与氧气运输的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是血浆蛋白,A正确;

B、抗体属于血浆蛋白的一种,能参与免疫,B错误;

C、胰岛素等激素属于血浆蛋白的一种,能参与生命活动调节,C错误;

D、血浆蛋白和无机盐都能维持血浆渗透压,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会发生(  )

A.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环境中增殖

B.体内特异性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C.B细胞和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D.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T细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免疫调节

A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首先引起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过程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此时抗原将失去藏身之所,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就会消灭抗原.

2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阻止内环境中的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

3、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其中的抗原.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流感病毒不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增殖,A错误;

B、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浆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流感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性,B正确;

C、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C正确;

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图是某共生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是①过程固定的太阳能

B.碳元素在②、③过程中的流动形式都是有机物

C.④过程表示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能量

D.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制蔬菜温室与畜禽舍面积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工程的实例

D

【考点】生态农业工程.

【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答】解:A、在共生型生态农业模式中,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为太阳光能和适量饲料中的部分能量,A错误;

B、碳元素在蔬菜温室流向畜禽舍主要是有机物,而畜禽舍流向蔬菜温室主要是无机物,B错误;

C、沼气池中的沼气可家用和农场用,成分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而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的能量主要散失,C错误;

D、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制蔬菜温室和畜禽舍的面积比,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评讲时要注意分析和拓展延伸,将其他生物学知识进行应用.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C.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C

【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关键,要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2、生物多样性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难度不大.

 

     

小球藻可用于污水净化,其繁殖能力(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藻细胞消耗N、P等的能力.科研人员比较游离小球藻和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后的小球藻生长量变化,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研究中固定化小球藻采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B.实验中可用CaCl2浸泡凝胶珠使其形成稳定结构

C.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藻的生长期较短、生长速率低

D.使用固定化小球藻有利于重复使用且可避免水体二次污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C

【考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分析】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直接使用酶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酶的种类

一种或几种

一种

一系列酶

制作方法

 

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

吸附法、包埋法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缺点

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优点

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

成本低,操作容易

【解答】解:A、小球藻为单细胞,故固定化小球藻常用的方法为包埋法,A正确;

B、实验中加CaCl2主要是为了维持凝胶珠的稳定结构,B正确;

C、据曲线分析,固定化小球藻生长速率变低、生长期延长,C错误;

D、固定化小球藻可以反复使用而且有利于回收防止造成二次污染,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注意根据曲线特点分析固定化酶和直接使用酶的特点.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都是利用微生物胞内酶催化获得最终产品

C.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呈液态而腐乳发酵培养基呈固态

D.都可以通过人工接种菌种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B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果酒和果醋是利用的胞内酶,而腐乳主要是利用的毛霉的胞外酶,果酒和果醋是液体培养基和腐乳是固态的,一般工业上是采用人工接种优良菌株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A正确;

B、果酒和果醋是利用的胞内酶,而腐乳主要是利用的毛霉的胞外酶,B错误;

C、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呈液态而腐乳发酵培养基呈固态,C正确;

D、一般工业上是采用人工接种优良菌株而提高产品质量的,D正确.

故选:B

【点评】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评讲时要着重复习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联系和区别.

 

     

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所取茎尖中的叶原基具有较高的分裂、分化能力

B.②过程的作用可能是阻碍病毒等进入茎尖分生组织

C.③、④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脱分化

D.培养基A、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植物细胞工程

C

【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取芽进行培养是因为芽具有较高的分裂和分化能力,经过热水处理脱毒效果好与阻碍病毒进入有一定的关系,图中为再分化过程.

【解答】解:A过程所取茎尖中的叶原基具有较高的分裂、分化能力,A正确;

B过程的作用可能是阻碍病毒等进入茎尖分生组织,B正确;

C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再分化,C错误;

D、培养基A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D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评讲时注重复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应用.

 

     

有关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Xho 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为A↓AGCTT和C↓TCGAG,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都是﹣AGCT

C.分别用这两种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能形成重组质粒

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的浓度等控制酶切效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

D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为6个,所以在DNA中出现的概率相同,A错误;

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分别为AGCTTCGAB错误;

C、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不同,无法形成重组质粒,C错误;

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浓度等控制切割效果,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DNA粗提取实验中,应尽可能避免DNA断裂和降解.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以菜花为材料进行研磨时,可以适当加热以促进DNA溶解

B.向DNA溶液中迅速加入蒸馏水,使DNA快速析出

C.将丝状物溶解到2 mol•L﹣1NaCl溶液中后,加水析出

D.向DNA溶液中加入冷却的酒精并沿同一方向缓慢搅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的概念

D

【考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分析】DNA的粗提取实验原理是0.14mol/L NaCl溶液中DNA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等.用蒸馏水将2mol/LNaCl溶液浓度调制0.14mol/L,析出的是DN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保护着,所以用菜花做实验材料时,需要研磨,加入食盐和洗涤剂.

【解答】解: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保护着,所以用菜花做实验材料时,需要研磨,加入食盐和洗涤剂.不需要加热,A错误;

B、加蒸馏水也要缓慢,防止DNA断裂,B错误;

C、同时不能加入,否则DNA水解酶活性会上升,会加速分解DNAC错误;

DDNA溶液中加入冷却的酒精并沿同一方向缓慢搅拌,以防打碎DNA分子,为避免DNA断裂和降解,从而获取更多的DNA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和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分析题干、解答问题的能力.

     

(多选题)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

B.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

C.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AD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渗透作用: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据图分析,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当鱼鳔膜袋里面装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时,水分子进入鱼鳔膜的速度比出来的速度快,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随着液面的上升,蔗糖溶液对鱼鳔膜的压力增大,会阻止水分子进入,液面上升的速度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上升.但是,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鱼鳔膜,所以内外溶液浓度不可能相等.

【解答】解;A、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当鱼鳔膜袋里面装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时,水分子进入鱼鳔膜的速度比出来的速度快,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随着液面的上升,蔗糖溶液对鱼鳔膜的压力增大,会阻止水分子进入,液面上升的速度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上升,A正确;

B、水分子可以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也可以由膜内进入膜外,B错误;

C、当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但是此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并不相等,漏斗内是稀释了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所以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溶液浓度膜外,C错误;

D、鱼鳔膜能让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某科学家发现了一只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将其与一只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代中两性均为红眼.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有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深红眼雄果蝇三种,且比例为2: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

C.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的比例为3/8

D.F2代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深红眼雌果蝇的几率为1/16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伴性遗传

ABD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由题意知,一只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代中两性均为红眼,说明红眼对深红眼是显性性状;F1相互交配产生F2F2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中红眼雄:深红眼=11,说明深红眼、红眼的遗传是伴性遗传,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相关基因Aa),则亲代深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AXaXAY;子二代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

B、红眼是显性性状,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与雌果蝇杂交,子代的雌果蝇都是红眼性状,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子二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XAXa,深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二者杂交,后代深红眼的比例是,红眼的比例为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子二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XaY,雌果蝇产生Xa的配子的比例是,雄果蝇产生Xa的配子的比例是,因此随机交配后代深红眼雌果蝇的比例是XaXa=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果蝇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并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的位置、写出亲本基因型,然后应用正推法根据遗传规律进行推理、判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系.

 

     

低体温症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度以下,严重的低体温症患者常有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低体温症是由于患者垂体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

B.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

C.若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D.可通过隔离保温、吸入暖的氧气等对低体温症患者进行抢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BD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体温恒定的维持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都能促进代谢,加快体内的产热过程.

【解答】解:A、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

B、体温恒定的维持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B正确;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都能促进代谢,加快体内的产热过程,C错误;

D、对患者而言,体温下降的情况下,保温和吸入暖氧气都可以使体温上升,从而成为抢救病人的措施,D正确.

故选:BD

【点评】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

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

ACD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洞穴是不可移动的,因此调查洞穴密度可用样方法.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

【解答】解:A、对于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动物的巢穴的调查均可以采用样方法,A正确;

B、本研究中调查了高原鼠兔密度与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调查高山嵩草的年龄组成,所以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衰退型,B错误;

C、从研究结果看,随着高原鼠兔密度的增大,小花草玉梅的种群密度增大,C正确;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种群调查、种群特征、生物之间的关系、群落演替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兔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学家运用不同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外受精等技术可培育出与母本遗传物质相同的试管牛

B.核移植等技术可培育具有亲本优良性状的克隆牛

C.胚胎分割等技术可提高优良牛胚胎的利用率

D.胚胎移植等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雌性个体的繁殖潜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胚胎工程的应用

BCD

【考点】胚胎移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分析】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内容.涉及到体外受精、核移植技术、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等技术.快速繁殖良种奶牛有多种方法,如试管牛的培育采用了体外受体、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牛的培育采用了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解:A、体外受精是产生的后代具有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不可能与母本完全相同,A错误;

B、核移植技术能保留供核亲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

C、通过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可以获得更多遗传物质相同的牛,提高良种牛胚胎的利用率,C正确;

D、胚胎移植可以让具有优良性状的雌性个体产生更多的胚胎,让其他牛代为孕育,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工程技术,相对综合,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