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着(zháo)陆      模(mú)具      通缉(jī)令      玲珑剔(tī)透

B.讪(shàn)笑      轻佻(tiāo)    太阳穴(xué)     叱咤(zhà)风云

C.忖(cǔn)度       尽(jìn)量     流涎(xián)水    刚愎(bì)自用

D.迄(qì)今        倒(dào)数     辟(pì)谣言      如椽(yuán)之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C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站在谢公墩上,我不由再次浮想连篇。想当年,王安石流连于此时,一定会反复总结自己的功过得失,他一定会深深地不解,为什么以他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地位和能力,还不足以挽救那个王朝一步步倾颓?

B.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狹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

C.从平原历经群山的阻隔与崎岖,登上高原后,那壮阔与寥远,是一声血性的呐喊。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我国那些百年老店之所以能历久弥新、基业长青,就是因为他们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一言九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听了编纂《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的叶开的讲话后,与会代表先是报以热烈的掌声,既而暗暗佩服他的勇气与才情。

B.在截止去年12月份的九个月中,阿里巴巴的营业额大幅增长57%。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马云的身价也达到212.12亿美元,超过王健林,成为中国新首富。

C.沿着南京城古老的明城墙,从中山门进入城区,南向行驶一段路程,便会在路边的站牌上,与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名字萍水相逢:半山园。

D.我自1992年7月起,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忝列门墙,有幸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获益良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语文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B.要有文学家的艺术技巧和想象力,好赋予作品艺术美与真实感,使作品超乎干枯的历史之上,而富有充沛的生命与活力。

C.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D.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2014年8~10月期间,根据实时公开的在线监测数据显示,不少上市公司频繁超标排放污染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B

     

下面是介绍朝天门的文字及为朝天门撰写的对联的上联,请你根据文字拟写上联。(3分)

重庆水上门户朝天门,襟带两江,壁垒三面,气势雄壮。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绿,扬子江水黄,两水相交朝天门,撕咬翻卷,流急涡旋,似如野马奔腾。朝天门地扼黄金水道要冲,为重庆主要交通枢纽。昔日江面客船货轮,铁驳木舟,鳞次栉比,此静彼动。今朝更三峡坝成,巨轮直通海上,载重庆于五洲四海

上联:                                

下联:依托三峡,畅达四海,启繁盛重庆征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襟带两江,壁垒三面,扼黄金水道要冲(3分)

     

请为下面漫画拟写题目,并写出漫画寓意。(4分)

题目:                               

寓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题目:要命的WiFi(意思对即可)(2分)

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2分)(意思对即可)

     

假如你是一位去采访叶开老师的记者,根据下面材料,你准备分别提出怎样问题?注意语言简明得体。(5分)

材料一:继出版《对抗语文》之后,《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原名廖增湖,笔名叶开)最近出了“新版课本”——《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前两册。该书首印两万套,在网上销售三天就断了货,现在已加印5次,总印量达到6万套之多。

问题一:                                                                                                                                                            

材料二:这套书第一册(综合分册)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选入胡适、巴金、丰子恺、宫泽贤治等大师的名篇,叶开在每篇文章后面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第二册(当代小说分册)分为“学校”、“时代”、“人物”、“历史”、“少年”、“科幻”六个部分,选入王安忆、莫言、苏童等作家的优秀作品,叶开在每篇文章中选择性地写出精练的点评。

问题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叶开老师,您觉得书名用“最好”一词合适吗?会不会有炒作之嫌?(叶开老师,这套书销售如此火爆,您觉得如此畅销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叶开老师,您选文的标准是什么?(您认为您的“教材”与当今教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分)

(答案意思正确,称呼正确的,每小题可得3分,两题最多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许多公司希望能在网络上创建一种虚拟电子货币,专供网上交易之用。国外较大的电子货币有Cyber Cash和Digi Cash两家,国内最出名的莫过于Q币了,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没能在网上交易中撼动现实货币的地位。但这并没有浇灭人们的热情,新创建的一种名为比特币(Bitcoins)的新型虚拟货币正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热谈的话题。

比特币项目于2009年开发,并在最近逐渐成名。对于比特币项目的公关和热炒是一部分原因,实际上比特币也从PayPal不为维基解密(WikiLeaks)提供汇款业务一事中得益,因为这件事让有些人对某些公司可以切断汇款的能力感到担忧。而比特币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是完全分散储存的,从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免疫一切检查或者管制。它不需要银行或者类似PayPal这样的支付系统的支持,而PayPal也因为不允许货币贸易,已经全面封杀了有关比特币的交易。

那么比特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其实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货币。在安装了比特币的客户端后,只要将其打开,它就会在后台运行且不会影响其他程序,之后比特币就会随着时间而增长,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消耗电脑资源(时间、电力等)来产生的。它的总供应量是受控的,在现今的条件下全世界每个小时大约只会产生 300 个比特币,它的总量不会受到央行或者当权者的干扰,目前市场上共有600万比特币,每个价值 6.70美元,总计4000万美元。随着比特币的升值,其总值也会不断攀升。

比特币的客户端会产生一个比特币的文件储存在电脑上,因此若你的电脑崩溃或者文件删除,那么你的比特币就会消失不见了。而在生成了比特币后,用户就可以通过bitcoin.org网站上的P2P软件、ClearCoin 等代管服务和比特币货币交易中心将它转给他人,方法是在上次交易和下一位所有者的公开密钥上进行哈希(hash)签名,把相关信息添加在货币的尾部。接收方可以通过验证签名来验证所有权。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有足够的人来使用比特币,它就能替代现有的现金系统。

但是我们会接受这种虚拟货币么?支持者认为比特币不受政府管制、不会被跟踪、不用纳税、不会被冻结,也不会贬值,是个不错的虚拟货币。目前也已经有一些网站如99designs、eLance和odesk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的支付了。可是,就算我们全都愿意开始使用比特币,但是摆在比特币面前最大的障碍却是各国政府:它们会将其判定为合法的还是非法的?不过,比特币如此未知且不可控,大众普遍对它有所怀疑,甚至有分析称,比特币可能“颠覆政府并造成经济动荡”。

8.下列有关“比特币”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比特币和我国国内最出名的Q币都是虚拟电子货币,专供网上交易之用。

B.PayPal不为维基解密(WikiLeaks)提供汇款业务事件凸显了比特币的优越性。

C.只有电脑不出现故障,你所拥有的比特币才能成为你的财富。

D.摆在比特币面前最大的障碍,是各国政府对其合法性的态度不一。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A.尽管目前比特币仅仅是一种虚拟的电子货币,但在将来会代替现有的现金系统。

B.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自行生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比特币。

C.如果不能用于支付现实世界的商品或服务,比特币就无法成为真正的货币。

D.目前已经有一些网站接受比特币的支付,说明它已开始具有货币的流通功能。

10.简述比特币能够流通的原因(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8A

9A

10.不受政府管制、不会被跟踪、不用纳税、不会被冻结,也不会贬值,是个不错的虚拟货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河上柳

废名

陈老爹向来是最热闹没有的,逢着人便从盘古说到如今,然而这半年,老是蹲在柳树脚下,朝对面的青山望,仿佛船家探望天气一般。问他,“老爹,不舒服了吧?”他又连忙点头,笑着对你打招呼。这原因很容易明白,就是,衙门口的禁令,连木头戏①也在禁止之列了,他老爹再没有法子赚钱买酒,而酒店里的赊欠,又一天一天的催。

清早起来,太阳仿佛是一盏红灯,射到桥这边一棵围抱不住的杨柳,同时惹得你看见的,是“东方朔②日暖”“柳下惠③风和”褪了色的红纸上的十个大字——这就是陈老爹住的茅棚。这红纸自然是一年一换了;而那字,当年亏了卖春联的王茂才特地替老爹选定—— 老爹得意极了,依例出四十文大钱且加成一条绳串,另外还同上“会贤馆“,席上茂才公满口的“古之贤人也”。

陈老爹也想到典卖他全副的彩衣和锣鼓,免得酒店的小家伙来捣麻烦,然而天下终当有太平之日——老爹又哼哼的踱出茅棚了。

“真正反变!连木头戏——”

太阳正射屋顶,水上柳荫,随波荡漾。初夏天气,河清而浅,老爹直看到沙里去了, 但看不出什么来,然而这才听见鸦鹊噪了,树枝倒映,一层层分外浓深。老爹用了平素的声调昂头唱:

“咿呀,我——”

劲太大了,本是蹲着的,跌坐下去。那鸦鸦正笔直的瞥见,绿叶青天,阳光使得眉毛不住的起皱,渐渐的不能耐了,拱着腰,双手抱定膝头。

“三天没有酒,我要斫掉我的杨柳——”

说到这里,老爹又昂一昂头:

“不,你跟我活到九十九,箱子里我还有木头。”

接着是平常的夏午,除了潺潺水流,都消灭在老爹的一双闭眼中。

老爹的心里渐渐又滋长起杨柳来了,然而并非是这屏着声息蓬蓬立在上面蔽荫老爹的 杨柳——到现在有了许多许多的岁月。

漆黑的夜里,老爹背着锣鼓回来,一走一窜的唱:

“驼子妈妈不等我上床了,桥头上一柱灯笼,驼子妈妈给我照亮了。”

灯笼就挂在柳树上,是因为老爹有一回险些跌到桥底下去了,驼子妈妈就办了一枝烛, 忖着时分,点起来朝枝头上挂。

从此老爹更尽量的喝,驼子妈妈手植的杨柳,也不再只是受怨——这以前,一月两遭生意,缺欠不得,否则是黑老鸹清早不该叫,“不是你的杨柳,老鸹哪里会来呢?”

杨柳一年茂盛一年——那灯笼,老爹不是常说,可怜的妈妈最后还要嘱咐,带去而又记得点回吗?

清明时节,家家插柳,住在镇上的,傍晚都走来攀折,老爹坐在门槛:

“密叶就好,不伤那大——”

人散夜静,老爹自己也折一枝下来、,明天早起,把桌子抹得干净,一枝劈成两份,挨着驼子妈妈的灵屋放。

老鸹自然是常有的,但生意十分顺遂,门锁却被人偷开了几次——不消说是归家晚了。 最使得老爹伤心的,要算那回的大水。

梅雨连绵,河水快要平岸,老爹正在灶里烧柴,远远沙岸倒坍,不觉抬起头来,张耳细听,只听得吼吼的是水声,但又疑心耳朵在作怪;雨住的当儿,踏着木屐,沿茅棚周围四看——沙地被雨打得紧结,柳根凸出,甚是分明,一直盘到岸石的缝里去了。

“还是驼子妈妈想得——”

老爹伸一伸腰,环抱着臂,而眼睛,同天云低处的青山一样,浸在霭里了。

这晚比平常更难熟睡,愈到中夜,愈是清醒,清醒得害怕了!——村上警锣响——屋背后脚步声——

“陈老爹!赶快!快!”

地保敲门。

第二天,老爹住在祠堂。土坡企眺,一片汪洋,绿茸茸的好像一丛芦草,老爹知道是柳叶。

“我的——”

“老爹!——好睡呵?——今天呢?——老板骂我,说我是混玩一趟!”

下午,老爹从镇上引一个木匠回来。

霹雳一声,杨柳倒了,——老爹直望到天上去了,仿佛向来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晴空。 而那褪了色的红纸,顿时也鲜明不少。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短篇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木头戏,俗称木偶戏。②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但当时的皇帝始终 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③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人,《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有"和圣"之称。

11.小说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3分)

12.赏析下面句子。(3分)

① 接着是平常的夏午,除了潺潺水流,都消灭在老爹的一双闭眼中。

② 老爹伸一伸腰,环抱着臂,而眼睛,同天云低处的青山一样,浸在霭里了。

13.文章两处(第二段和最后一段)提到了老爹的对联,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14.小说的叙述看似有些时空错位,但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请简要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4分)

15.小说中“杨柳”这个意象反复出现,请联系全文探究这意象包含哪些意蕴?(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1点出柳树,与文题照应。交代主人公的艺人身份。交代主人公窘迫的生活状况。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3分)(每小点1分,最多3分)

12.①表明陈老爹内心的矛盾纠结,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1分)

运用比喻手法,把眼泪比作霭,生动地写出了泪眼朦胧,表明陈老爹对驼子妈的思念。(2分)

13第一处:这幅对联一方面巧妙地写出了他居住环境的特点和他的日常生活状态:东方的屋宇阳光温暖,柳下之风也很和煦,这样的生活让他知足得意。(2分)

第二处:①结构上呼应前文 ②内容上,一方面表明老爹暂时摆脱了生活的困难,心情变得明朗(2分)

14清早起身,老爹看到茅棚上的对联,十分得意。上午老爹在茅棚外散步,为是否砍柳树矛盾踌躇。午后,老爹朦胧思睡,想起了和柳树有关的事情。下午,老爹找来木匠,砍倒了柳树。(4分)

15①茅棚边上的柳树,安静而美好,象征着老爹平静、自足的生活。2分)

②柳树是驼子妈妈手植的,挂着灯笼的柳树、清明案上的柳枝,这些都记录了他们老两口日常的生活,柳树见证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2)

③深深扎根于泥土中的柳树,让老爹度过洪水一劫;被砍倒的柳树又让老爹暂时摆脱了生活的 窘境;柳树是老爹生活的物质依靠与精神寄托。2分)

④轰然倒下的柳树,柳树也象征着作者对温暖古朴的生活世界的留恋。(2分)

(每点2分,最多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阴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任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则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而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屐。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无物不可为乐。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子意以为何如?”客曰:“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予曰:“不然,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

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时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

                                   取材于王寂《三友轩记》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不任斤凿         任:承受     B.曾不一顾             曾:竟

C.仍其旧而新之     仍:仍然    D.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  区区:拳拳之心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B.予虽欲友,其可得乎           其可怪也欤

C.屹然而笔卓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            彼且恶乎待哉

18.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是:

A.作者认为人情嗜好“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这与王羲之“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所见略同。作者以木石为友,苏东坡则“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可谓各适其适。

B.作者说,夫人情之嗜好,而在乎适意而已,在议论中体现道家 推崇无为超脱、随意自适的思想和独特的人生旨趣。

C.《三友轩记》生动地再现了作者贬官以后“心如坚石,形如槁木”的情状,记述了甘与顽石、散木为友的心理。表面故作旷达,实则难掩郁郁不平之气。

D.全文语言朴素,物我两融,记叙、描写、抒情、说明于一体,意蕴深刻。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人 之 遇 物 但 患 不 诚 果 能 以 诚 则 生 公 之 石 可 以 点 头 玄 奘 之 松 亦 能 回 指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3分)

②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6C

17D

18D

19.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

20.①从前我认为您很通达,(没想到)现在您竟见识浅薄到如此地步!(3分)(重点译出“曩”“达”“鄙”)

②人的情感喜好,原本就不在于寄托的是否为珍奇之物,而在于是否能称心合意罢了。(3分)(重点译出 “尤物”“适意”)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21—22题。(8分)

画      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      花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郑思肖是南宋故臣,黄巢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21.两首诗都描写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分别是什么?(2分)

2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现手法。(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21.①郑诗借菊花坚持节操,傲霜怒放的形象,表达自己对南宋的忠心、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1分)

②黄诗表现了诗人作为农民运动领导者对起义必胜的自信、豪迈的气度。(1分)

22.①郑诗“北风一词,一语双关,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的北风,实际上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无法征服诗人的孤臣义士。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2分)

②黄诗想象奇特,比喻新颖。将菊花比作穿黄金甲的战士,使菊花带上了豪壮的战斗气息。(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捶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捶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 孔子家语卷六 · 执窖第二十五 》)

23.此段材料强调治国要             。(2分)

24.请结合社会现实简述你对“德”“法”的理解?(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23.重德法(2分)

24.古人认为:没有德政和法治而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国家必然会灭亡。(1分)德政与法治应并行不悖。治国,不仅需要德治,更需要法治。(1分)结合现实(1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罗幕轻寒,________________。明月不谙离别苦,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高低冥迷,不知东西。(《阿房宫赋》)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诗经·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

2)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

3)穷且益坚 宁移白首之心

4)长桥卧波 不霁何虹

5)匪来贸丝 来即我媒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