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生物试卷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储能物质

B. 胰岛素与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

C. 无机盐与神经元产生兴奋有关,与传导兴奋无关

D. 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糖类、脂质

C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动植物细胞中均有,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A正确。胰岛素与血红蛋白均属于蛋白质,均含有C、H、O、N,但血红蛋白中含有Fe元素,而胰岛素中没有,因此两者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B正确。无机盐如Na+K+,与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有关,与传导兴奋也有关,C错误。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同时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例如水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D正确

【点睛】学生对糖类与脂质的作用理解不清

1.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作用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

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细胞膜的磷脂、膜蛋白都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B.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C.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D. 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A

【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原核细胞的结构等相关知识。

【详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其过程为: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一种被称为受体的膜蛋白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兴奋就由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可见,神经元细胞膜的磷脂、膜蛋白都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A正确;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因为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得以进入细胞内,B错误;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例如: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此过程没有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参与,C错误;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为原核生物,其蛋白质在结核杆菌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因不清楚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式而导致对C选项的误判。a.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某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产生生理反应。

Ⅱ.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c.植物细胞间的识别和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

     

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被32P标记的精子数可能有几个( )

A. 2或4个    B. 2、4或6个

C. 4、6或8个    D. 4个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D

试题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一个精原细胞中2个DNA分子都用32P标记,并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这两子细胞含有的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两个子细胞再在31P的环境中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每个细胞中的两个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四个DNA分子,这四个DNA分子中,有两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还有两个DNA只含31P.减数分裂结束后,这四个DNA分子平均分配给四个精子,每个精子只含一个DNA分子.因此每个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其中有两个精子既含32P,也含31P,还有两个精子只含31P,即含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50%,有4个.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含有2个DNA分子,以其中一个DNA分子为例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复制一次.减数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也复制一次.一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在含有31P的原料中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两个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这2个DNA分子在含有31P的原料中再复制一次,形成4个DNA,这个四个DNA分子中,有两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还有两个DNA只含31P.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嗤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囷混合培养,保温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B. 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C. 若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D. 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蛋白质

B

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寄主细胞,所以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进入寄主细胞因而在寄主细胞内经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有部分噬菌体含32PA正确;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开,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B错误;

C如果保温培养时间过长,部分被侵染的大肠杆菌会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从而导致32P标记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C正确;

D.由于子代噬菌体中出现32P标记的DNA而没有35S标记的蛋白质,因此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解题关键是识记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如病毒的培养、实验流程、实验后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特别是实验后结果的分析是本实验的难点,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的原因,以及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物中含有放射性的原因。

     

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④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C. 稳态意味着固定不变的状态

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①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B

【分析】

图中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内环境的稳态能够保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而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①②③④分别是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A错误;若②为肌肉细胞,血浆在流经肌肉细胞时,由于细胞吸收部分氧气,氧气浓度会下降,所以,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B正确;稳态是指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即④③,D错误。

【点睛】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其他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属于神经末梢

B. 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C. 该神经元位于膝反射的反射中枢

D. 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产生的负电波沿神经纤维传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D

【分析】

此图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树突,是神经末梢。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上有几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就有几个神经元构成该反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详解】图中①指树突,②指轴突末梢,所以②是神经末梢,①不是,A错误;该神经有1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错误;膝反射是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中,C错误;刺激该神经元轴突可以产生一个负电波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传播,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元、反射弧结构及反射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甲是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Ⅰ、Ⅱ、Ⅲ表示不同的部位;图乙是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新鲜菠菜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在菠菜叶片研磨过程中,加入95%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色素的过程中,应注意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____________的液面;分离后,在滤纸条上会呈现四条色素带,其中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是____________(填相应的色素名称)。

(2)光合色素存在于图甲的[  ]________中,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________光。图乙过程发生在图甲的[  ]________中。

(3)图乙中,物质①是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光反应产物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形成物质②。若3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可形成6个物质②分子,其中有________个物质②分子经过一系列变化再生成RuBP,其余的离开循环,可在叶绿体内作为合成______________、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原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作为提取色素的溶剂 层析液 胡萝卜素

(2)Ⅲ光合膜 蓝紫Ⅱ基质

(3)3﹣磷酸甘油酸 ATP和NADPH 5 淀粉

试题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2、分析图形:

甲图是叶绿体,Ⅰ是叶绿体内外膜,Ⅱ是叶绿体基质,Ⅲ是光合膜;乙图是光合作用图解,是3﹣磷酸甘油酸,是3﹣磷酸丙糖.

解:(1)利用新鲜菠菜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在菠菜叶片研磨过程中,加入95%乙醇的作用是作为提取色素的溶剂;分离色素的过程中,应注意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层析液的液面;分离后,在滤纸条上会呈现四条色素带,其中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是胡萝卜素.

(2)光合色素存在于图甲的[Ⅲ]光合膜中,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图乙过程发生在图甲的[Ⅱ]叶绿体基质中.

(3)图乙中,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该物质在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的作用下形成物质3﹣磷酸丙糖.若3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可形成6个物质分子,其中有5个物质3﹣磷酸丙糖分子经过一系列变化再生成RuBP,其余的离开循环,可在叶绿体内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原料.

故答案为:

(1)作为提取色素的溶剂 层析液 胡萝卜素

(2)Ⅲ光合膜 蓝紫Ⅱ基质

(3)3﹣磷酸甘油酸 ATP和NADPH 5 淀粉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红绿色盲是人类常见的一种伴X遗传病(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色盲男孩的母亲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______________,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

(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定律,但是由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因此遗传上总是与______________相关联。例如:一个男性患者其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______________(父亲/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____________,这种遗传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1). XBXb (2). XBY (3). 1/2 (4). 7/8 (5). 正常 (6). 外祖母 (7). 1/2 (8). 分离 (9). X (10). 性别 (11). 母亲 (12). 女儿 (13). 交叉遗传

试题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特点;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儿子的基因一定来自母亲;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若父亲正常,则女儿肯定正常,若母亲有病,则儿子一定有病。

1根据题意分析,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母亲是携带者,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因此他们的女儿携带色盲基因(XBXb)的概率为1/2,则该女儿与正常男子(XBY)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1-1/2×1/4=7/8。

2根据题意分析,由于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因此该色盲男孩的母亲是正常的;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该色盲男孩的父母都正常,且母亲携带,因此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为1/2。

3人类红绿色盲受等位基因B、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为伴X隐性遗传病,如一个男性患者其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特点。

     

Goldsmith提出化学渗透极性假说解释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于细胞膜上质子泵(运输H+)使得细胞质中H+浓度低于细胞壁;生长素在细胞内以负离子形态IAA- 存在(图中A形态),并且在细胞内浓度较高,跨膜运输需要借助膜蛋白N;生长素在细胞壁中以分子状态IAAH存在(图中B形态),其亲脂性很强。

(1)根据Goldsmith的解释,植物细胞膜上质子泵运输H+的方向为从_______(选填“a.细胞壁运输到细胞质”或“b.细胞质运输到细胞壁”),从而产生H+的浓度差,需要消耗能量。

(2)由化学渗透极性假说推理可知,膜蛋白N位于图中两细胞细胞膜的________(填“1、2、3、4”)侧。

(3)生长素极性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图中细胞结构和化学渗透极性假说,说出生长素在细胞1的极性运输中,过细胞膜1和细胞膜2的形态和方式:

细胞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利用化学渗透极性假说和渗透作用原理解释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b (2). 1、4 (3). 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4). A形态(IAA-) 、协助扩散 (5). B形态(IAAH)、自由扩散 (6). 质子泵使H+向膜外运输,使细胞壁酸化、部分纤维素水解,变得松驰,细胞渗透吸水而膨胀,促进细胞伸长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解题要点是对题图的分析。

1)据题干由于细胞膜上质子泵使得细胞质中H+浓度低于细胞壁”可知,植物细胞膜上质子泵运输H+的方向是从细胞质运输到细胞壁

2)根据图中所示生长素在相邻细胞间的运输方向可推测,膜蛋白N位于图中两细胞细胞膜14

3)生长素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据图中细胞结构和化学渗透极性假说推测,在细胞1高浓度的负离子形态的IAA-借助膜蛋白N以协助扩散形式通过细胞膜1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2 以分子状态存在的IAAH具有很强的亲脂性,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2进入细胞2

4)据化学渗透极性假说推测细胞膜上质子泵将H+从细胞质运输到细胞壁使细胞壁酸化、部分纤维素水解,变得松驰使细胞因渗透吸水而膨胀,从而促进细胞伸长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信息题,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1. 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充分联系教材,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2. 分析图示内容,给合题文要求,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境内,珠江口横门水道的咸淡交汇处,总面积625.6公顷,湿地率63.09%,是珠江流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原因是滩涂沙土中许多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中存在许多湿地,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示意图,如下图(一)。

①请写出图中的营养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入繁殖季节,图中E的雄性可以根据雌性散发的气味去追踪雌性,由此可以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F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蜣螂以F粪便为食,则蜣螂从F的同化量中的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_。

(5)上图(二)是另一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 → ”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 取样器取样 (2). 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 (3). 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4). D→F→E→B (5). 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6). N+R (7). 0 (8). 大气中的CO2 (9). ③④⑥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及相关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碳在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图(一)中CD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图中存在的食物链D→F→E→BFEB代表消费者,A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图(二)中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CO2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因为小动物的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因此在对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体现了它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故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①由试题分析可知图(一)中的营养结构为D→F→E→B

②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图中E的雄性可以根据雌性散发的气味去追踪雌性,以便于完成雌雄昆虫间的交尾,由此以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4)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蜣螂以F粪便为食而粪便不属于F的同化量因此蜣螂从F的同化量中的获得的能量是0

5)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图中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若图中箭头只表示二氧化碳,则生产者的二氧化碳,不能被消费者利用,也不能被分解者利用,消费者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能被分解者利用,故箭头③④不存在。

     

分析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该装置为__________装置,按原料放置的位置,对于玫瑰精油的提取,属于__________蒸馏。

(2)许多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在原理和程序上是相同的,结合玫瑰精油的提取,设计提取茉莉油的实验流程(如图):

茉莉花+水→蒸馏器→A→B→油水混合物→C→直接精油→加D→过滤→茉莉油

其中A表示__________过程,B表示__________过程,C表示__________,通过C提取出的直接精油,可能还混有一定的水分,所以要向提取液加入D__________吸水,放置过夜,再过滤除去固体物质,即可得到茉莉油。

(3)某同学采用1.5kg的茉莉花瓣,出油为0.45g,则出油率为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应用

(1). 蒸馏 (2). 水中 (3). 水蒸气蒸馏 (4). 冷凝 (5). 分离油层 (6). 无水Na2SO4 (7). 0.03%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考查对植物精油提取原理、提取方法的理解。根据植物精油的特点可确定其提取方法,可在熟记提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作答。

【详解】1)该装置通过蒸馏提取植物有效成分,为蒸馏装置,鲜玫瑰花可以放在清水中,进行水中蒸馏,玫瑰花瓣较薄,不会发生原料焦糊的问题

2)茉莉油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通过A水蒸汽蒸馏,茉莉油和水蒸气混在一起,通过B冷凝过程,得到油水混合物,加入氯化钠后,油水分层,通过C分离油层可得到直接精油,加入无水Na2SO4可除去其中的水分。

3)某同学采用1.5kg的茉莉花瓣,出油为0.45g,则出油率为0.45/1500= 0.03%

【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比较

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法

萃取法

实验原理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

方法步骤

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

①粉碎、干燥

②萃取、过滤

③浓缩

适用范围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优点

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出油率高,易分离

局限性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

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