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福建师大附中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它包含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三者是个统一体。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权利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包括每个人公平地享有受教育权利,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公平地享有对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其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过程公平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它不仅包含诸如“教师能公平地对待学生”这样主观方面的公平,而且还涵盖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有形投入方面的客观因素的公平。其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成就,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条件,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和教育质量的平等。从实质上说,教育公平不是让所有受教育者都达到同样的发展程度以示平等,而是在教育结果上培养出适应社会多样需求的人才类型;不是人简单的、某一方面素质的平等发展,而是综合个性的全面发展;不是统一标准、千人一面,而是在具备了基本的知识、能力、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个性潜力得以正确对待与评价,并得以充分挖掘。因此,教育结果的公平是一种实质性的公平,其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由于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供给量严重不足,这已上升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对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一种资源性和体制性障碍。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可以统一起来,具体表现为,教育质量涵盖并体现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三种状态中,三种公平的实现反过来又能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我们把这种命题关系称之为“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20期,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教育公平”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表现。

B.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是个统一体,它们也是教育公平的组成部分。

C.体现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受教育权利公平,是每个人享有的最基本的教育公平。

D.能在教育结果上培养出适应社会多样需求的人才类型是实质性教育公平的一种表现。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其中一项内容是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B. 因为教育过程公平既包含主观方面的公平,又包含客观因素的公平,所以它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

C. 教育结果公平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和教育质量的平等,其衡量标准是“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D. “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指的是让教育质量涵盖教育公平,让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二者是有机的整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 C,错在“受教育权利公平” 是“主要体现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少了“主要”,变为仅仅“体现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

2 C A项错在“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依照原文的意思,是“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也就是说,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每个人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异的;B项错在 “教育过程公平既包含主观方面的公平,又包含客观因素的公平”与“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因果关系;D项主要错在两个地方,根据原文,应是: “教育质量涵盖并体现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三种状态中”与“三种公平的实现反过来又能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前者说的是“涵盖并体现”后者说的是“公平的实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3. 选DA 项“病”的意思是“缺陷”; B项“非”的意思是“非议”; C项“丰”的意思是“使……富足”。

4. 选B,两个“于”都是“被”的意思。A 项 “乃”的意思分别是“却”与“才”;C项 “则” 的意思分别是“就”与“却”;D项两个“以”的意思分别是“因为”与“认为”。

5.选A,不是“更明确地提出作者的观点”,而是“更充分地论证作者的观点”。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3)                      ,天下归心。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周公吐哺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猿猱欲度愁攀援(每句1分,写错一个字,该句就不能得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人文武夷

王长青

朱熹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这一跨越时空穿透历史的高度评价,道出了中国古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辉煌鼎盛。

    正是中国古文化的这两座巍峨的高峰,才撑起了中国历史发展永恒的文明时空,曾令

多少人高山仰止、顶礼膜拜呀!

    泰山借孔子而彪炳千秋,武夷山因朱熹而名垂史册。

    纵观中国古文化的浩浩长河,我们不能不提到孔子和朱熹,也不能不提到泰山和武夷山,因为他们的生命、智慧和学说早已溶进了这两座大山的脊梁,他们的名字也成了这两座大山的符号和代称。

    “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元代朱子学代表人物熊禾在《重修武夷书院疏》中的这段撰文不仅道出了朱熹与武夷山的特殊关系,也道出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朱熹在武夷山著书、立说、讲学、生活达半个世纪之久,与武夷山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浓浓的生命之缘。

    自从朱熹把生命托付给武夷山之后,就注定了武夷山必有故事的演绎和文化奇迹的出现。从此,武夷山有了与泰山比肩的高度,成了继泰山之后的又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

    如果说武夷山是朱熹生命的依托,那么,朱熹就是武夷山永恒的文化魂魄。

    朱熹用一生的智慧与追寻成就了“学达性天”的至高境界,武夷山才有了“道南理窟”的千古流传,人文历史才有了繁星似的灿烂和山岳般的厚重。

    身居武夷,感念苍生。朱熹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襟和人生理念,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大跨越,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从此,理学的浩浩长河便有了生命激情的奔涌,“万世宗师”也成了朱熹永恒的定位。

    生命的长度不以岁月界定,八百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朱子理学的浩荡古风依然生机勃发,朱熹依然鲜活在世人的心中。因为文化的魂魄和思想的灵魂是永存的。

柳永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婉约派”宗师柳永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星辰。介绍柳永生平,不可不提到武夷山。因为武夷山是他生命的诞生地,是他血脉中永恒的根,也是他人生永远的故乡。

    武夷山因柳永而有了人文的绚丽和生命的浪漫,这是武夷山千古一遇的人间词话,更是武夷山永远的自豪与荣耀。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一番何等的文化景象呀!一生中创作的作品能有如此广泛的流传,且经久不衰,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这是苍天对武夷山水的一个馈赠,是历史对武夷山水的一种厚爱。

    柳永与武夷山的结缘,这是人文与山水最经典的组合,更是一曲千古绝唱的演绎。一座跨越千年时光的文学丰碑就这样高高地耸立在武夷山,耸立在中国文学史的峰巅上。

    武夷山能拥有柳永这样一位顶级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意,是一种缘分。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柳永赞美故乡武夷山水的词作至今仍在武夷山广为传诵;毛泽东生前手书的《望海潮》碑刻如今也成了武夷山柳永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令无数游客驻足品味、诗意奔涌……

    柳永为武夷山增添了无穷的亮色。正因为武夷山拥有了柳永这样一位千古词才,山水才有了文学的底蕴和浪漫的情怀,历史才有了生命的放歌和千古的评说,人文才有了跃动的魂魄和流淌的血脉,岁月才有了久远的呼唤和人性的追寻……

    纵观浩瀚的中国文学史,有哪一位文人敢于摒弃身份的界线,冲破世俗的眼光,跻身歌妓乐工之中,与这些社会底层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并以她们的人生际遇为主要创作题材,写下了大量反映底层人物人生历程的心灵之作?!有哪一位词人能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凄美的人生景致,并传递出词人对人世间无奈的嗟叹?!有哪一位文人能够像柳永一样,敢于蔑视权贵,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我不知道这是人生的财富还是人生的不幸?!我只知道这是才情与性情的高度融合,这是时代与命运的无奈结局。

    柳永的一生才华横溢、命运坎坷。历代以来,关于他人格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我只想说一点,柳永的“偎红倚翠”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他是一个真正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性情中人。这是故乡武夷山的骄傲,也是武夷山血脉的真情流淌……

    武夷真山水,柳永真性情,这就是武夷山应有的本色。

11.文章最后一段说,“武夷真山水,柳永真性情”,柳永的“真性情”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12.文中画横线的“如果说武夷山是朱熹生命的依托,那么,朱熹就是武夷山永恒的文化魂魄”一句话有什么含义?从文章中写“朱熹”的部分看,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

答:                                                                        

                                                                           

13.文章题为“人文武夷”,但写的为什么却是“朱熹”和“柳永”两个人?请说说你对这

个问题的理解。(6分)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1.柳永的“真性情”表现在:①敢于摒弃身份界线,冲破世俗眼光,与社会底层人物同呼吸共命运;②以歌妓乐工的人生际遇为主要创作题材,写下了大量反映底层人物人生历程的心灵之作;③以他的词作表现凄美的人生景致,传递出对人世间无奈的嗟叹;④敢于蔑视权贵,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6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写出三点得4分,写出四点得6分。)

12.这句话点明了朱熹与武夷山的特殊关系:武夷山是朱熹的生命栖息地,而朱熹“学达性天”的至高境界,也成就了武夷山“道南理窟”的千古流传,成就了武夷山人文历史才的灿烂厚重。3分)从文章中写“朱熹”的部分看,它在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朱熹把生命托付给武夷山”,下启朱熹对武夷山人文历史的贡献。2分)

13.文章题为“人文武夷”,自然就要表现武夷山的人文性,1分)而朱熹以“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大跨越,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的成就,1分)柳永以“为武夷山增添了无穷的亮色”的才情,1分)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人文武夷”的符号,1分)他们是武夷山永恒的文化魂魄,是武夷山永远的自豪与荣耀,1分)因此,文章就把他们两人作为“人文武夷”的表现内容。1分)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嫦娥1号卫星首先由运载火箭送入地球大椭圆轨道,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利用自身的推进系统经过三次加速,进入地球至月球转移轨道。在此期间,卫星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和姿态机动,以确保能够准确的被月球引力所捕获。卫星在地球至月球转移轨道运行4~5天后,进入月球捕获轨道,进行三次制动,分别经过三个不同轨道阶段进入月球的目标轨道,执行预定的任务。卫星从发射到进入月球目标轨道大约需要十几天。

由于地球、月球和卫星都在运动,在地球、月球、卫星三体运动条件下,嫦娥1号卫星的轨道设计,较以往的地球和卫星相对运动条件下的设计更为复杂。嫦娥1号卫星脱离地球引力飞向月球的过程是沿着一条精心设计的地球至月球转移轨道飞行的。这一复杂的过程分为主动段、调相轨道段、地球至月球转移轨道段、环月轨道段四个不同的轨道段。相对于低轨和高轨卫星而言,嫦娥1号卫星对应于各飞行阶段的飞行程序更为复杂,这一复杂的程序给测控、变轨、能源、热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卫星有轨道交会的要求,卫星的发射日期和发射窗口选择将有较大的限制。

 同时,嫦娥1号卫星科学探测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月球相关信息,对月面进行探测,特别是对月球南北两极的探测,卫星在环绕月球飞行过程中轨道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国科学家在确定嫦娥1号卫星运行轨道的时候,选择了极月轨道,即轨道相对于月球赤道的倾角为90度。为使沿整个轨道所获得的遥感图像具有相同的分辨率,采用了圆轨道。为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要尽可能选择较低的轨道高度。我国嫦娥1号卫星轨道高度为200公里。                                 

(选自《中国航天》2007年第11期)

   (1)嫦娥1号卫星从发射到进入月球目标轨道,中间依次要经过以下三个轨道:

                                                                  。(2分)

   (2)嫦娥1号卫星的轨道设计“更为复杂”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地球大椭圆轨道 地球至月球转移轨道 月球捕获轨道(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得2分。)

2)嫦娥1号卫星的轨道设计“更为复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嫦娥1号卫星脱离地球引力飞向月球的过程要经过主动段、调相轨道段、地球至月球转移轨道段、环月轨道段四个不同的轨道段,( 1分)它的飞行程序更为复杂( 1分);二是嫦娥1号卫星科学探测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月球相关信息,对月面进行探测,特别是对月球南北两极的探测,( 1分)这要求整个轨道所获得的遥感图像须具有相同的高分辨率。( 1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公路收费处,多年以来,都有三个工作人员负责收取每辆六元的车辆通行费,他们必须每天24小时轮流当班,虽然他们的工作保证了通行费的收取,但十分辛苦。于是,有人提议,在收费站设立了一个自动缴费机,司机只要往缴费机中扔入六个一元硬币,缴费机中的一个部件就能准确测出通行费已足额缴交,道杠就会抬起放行。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收费处人员发现,这个无人值守的自动缴费机虽然大大减轻了监控探头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边灌进去,如此往复,缸中的水就挑满了。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你们三个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功夫,水就挑满了。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他们上山砍竹子,将砍下来的竹子做成竹管连在一起,一直连到水缸中。然后又买了个辘轳,架在河边。第一个和尚把水摇到竹管旁,第二个和尚把水倒进竹管中,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人轮流换班,缸中很快就灌满了水。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下表为平均海拔203米的加亚市(约11.9°N)月降水量(mm)和日平均日照(小时)表,该市最低月均温在25℃以上,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0.0

1.4

2. 6

6.3

70.7

125.0

177.6

225.6

160.1

17.1

0.1

0.1

日平均日照

8.9

8.9

8.2

8.3

8.9

8.6

7.3

6.7

7.7

8.7

9.3

8.9

该地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D
     

下表为平均海拔203米的加亚市(约11.9°N)月降水量(mm)和日平均日照(小时)表,该市最低月均温在25℃以上,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0.0

1.4

2. 6

6.3

70.7

125.0

177.6

225.6

160.1

17.1

0.1

0.1

日平均日照

8.9

8.9

8.2

8.3

8.9

8.6

7.3

6.7

7.7

8.7

9.3

8.9

在该地所处气候类型区被赤道低压带逐步控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哈尔滨日影渐长

C.我国季风区进入多雨季节               D.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民正忙于收割水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C
     

下图为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其中a.b虚线表示锋线(锋面与下垫面的交线),回答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B.该地区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寒暖流交汇

C. P.Q所在国家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地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

D.从P到甲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自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地理概况

B
     

下图为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其中a.b虚线表示锋线(锋面与下垫面的交线),回答

判断此季节P.Q两地降水量                                              

A. P>Q              B. P<Q          C. P=Q          D. 无法确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气压、气温、降水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A
     

下图为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其中a.b虚线表示锋线(锋面与下垫面的交线),回答

假定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有一艘快艇从M点向N点航行,在该天气变化过程中,最符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 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B
     

下图是中纬度某月海洋与陆地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图示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处于冬季

C.甲处可能是北美洲      D. 乙处可能是亚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影响和世界气温分布

C
     

下图是中纬度某月海洋与陆地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下列四幅图是不同地区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其所代表的月份与上图代表的月份基本吻合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影响和世界气温分布

B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读我国不同时期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情况图,回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A.一直持续增长                        B.增速在不断减慢

C.增速在不断加快                      D. 呈现波动增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A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读我国不同时期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情况图,回答

这种变化产生的后果是                                     

A.人口老龄化        B.失业率增加     C. 男女比例失调     D. 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C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

某日该地日出时间北京时间为11:00,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A. 1:00             B.3:00          C. 21:00        D. 23:00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A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

一年中该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北的时间约为                                   

A.3个月              B. 4个月         C. 8个月         D. 9个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D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上海国际风能大会暨技术和设备展览会”于2007年11月3日在上海闭幕。展会以“全球性专业大会”.“沿海及海上风电开发”和“专业贸易洽谈”为三大特色,是全球风能界的盛会。

材料二: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初步估算约为10亿千瓦。其中,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5亿千瓦。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国海岸线约为1800千米,岛屿6000多个,海上风速高,很少有静风期,可以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发电。一般估计海上风速比平原高20%,发电量增加70%。

(1)分析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并说出原因。

(2)A地风能资源较欠缺的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1) 东南沿海地区是夏季,西北地区是冬季。东南沿海临太平洋且无地形屏障,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较大,西北地区植被稀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势力强。

2A地是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风力较小。

3)现状:可开发总量大,但实际利用很少。意义: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可以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节约非可再生能源,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1)每年初冬季节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       现象而导致决堤泛滥,其主要原因是                                    

(2)简述法国R地1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4)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应当避免可能对本地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1)凌汛 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受冰坝阻挡

2)地势低,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

3)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4)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

     

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遭遇了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罕见雪灾。面对自然灾害,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视民生的措施,最终取得抗灾胜利,获得民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雪灾是由于降雪与积雪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一种气象灾害。这次南方雪灾造成京广线衡阳段电气化铁路受损。下图为中国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图。

(1)图中京广线经过的省区及行政中心有                           

(2)此次南方雪灾的产生,与影响大气环流变化的某些因素有关。你觉得下列因素中与此次南方雪灾有关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全球大气层增温                  B.北半球冰川面积扩大

C.厄尔尼诺现象                    D.拉尼娜现象

(3)此次雪灾期间,A省与其东部纬度更低的B.C.D.E.F等省不同,没有出现严重雪灾。请根据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征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4)简述E和F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湖北 武汉 湖南 长沙 广东广州

2 D

3A省位于四川盆地,四周高原山地环绕,冷空气不易进入,一月均温较高,高于BCDEF各省,故没有出现严重雪灾。

4)环境问题:酸雨.湖泊萎缩.水土流失等;解决措施:退田还湖.植树造林.开发水能和新能源.加强对污染气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