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今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礼记》说:“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旨在使室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就可以进去;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札记》还说“毋侧听”,就是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尊重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

《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傀言”,长者还没有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毋剿说,毋雷同”,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礼记》还说,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问焉,终则对”,先生有所询问,要等先生说完后再回话,抢答是失礼的行为。“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向先生请教学业,或者没听懂,希望先生再说一遍(请益),都要起身,不能坐着,以示尊师重道。

《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内涵最大的概念,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体系相当庞大,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如果你读过《礼记》,就不会再有疑虑。若逐篇细读,如在纲,

有条不紊,有助于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礼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礼记》是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仪礼》和《周礼》。

B. 《礼记》是一部阐发礼义的文集,总共有四十九篇,并非一人创作,而是孔门七十子后学的集体创作。

C. 《礼记》一书思想内容隽永,说理宏通但不都是抽象枯燥空洞的议论,其中亦不乏具体的细节描述。

D. 《礼记》全书都采用分条记述的语录体形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相对浅近。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记》对人们的手、足、目、口、头、声等各方面的仪容仪态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要求,要求人们在礼仪场合要做到言行举止端庄文明。

B. 按《礼记》的要求,拜访客人要有礼貌,不能贸然进屋,不能偷听别人的谈话,要尊重他人的隐私,这些做人的原则在当今仍有指导意义。

C. 《礼记》鼓励人们发言要有主见,“毋剿说,毋雷同”,意即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观点不能与人雷同,提倡独立思考,发扬创新精神。

D. 《礼记》要求对尊长要谦恭尊重,听师长讲话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而且还要神态恭敬,请教尊长问题要起身,以示尊师重道。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读《礼记》仍可学到一些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

B. 读《礼记》我们可学到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待人接物应注意的事项,例如怎样在尊长旁陪坐,如何得体访客等。

C. 读《礼记》可以学到许多让人受益终生的格言,这些格言立意深刻,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堪称人生准则。

D. 读过《礼记》,就会发现“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内涵最大的概念,就能够从源头上把握庞大的中国文化体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 D 2. C 3. D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礼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全书都采用了分条记述的语录体形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理解错误。

2.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不能与人雷同”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有“处处”“总”的修饰。“发扬创新精神”错,不符合文意。

3.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曲解文意。“就能够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有助于”。

点睛: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位有远见的大科学家

刘力源

治学的竺可桢有着宽阔的视野,尤其是他的远见是为许多领域内学者所称道的。

近几年雾霾天气多发,人们知道了PM10、PM2.5的存在,在竺可桢1936年的日记里虽没有这样精确的专用名词,却有关于空气中尘埃数增加造成污染的记录:“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于1934年,而1934年又倍于1933年。但此项增加只限于空气最下一层。”

让学者王作跃佩服的是竺可桢的国际视野。“竺可桢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研究南北极,他早就意识到全球气候是一个整体,中国的气候会受到全球气候、尤其是两极气候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当时即使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比较新的。”王作跃说。当时大部分科学家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或者更注重国内的发展,竺可桢的眼光则非常开阔。“这也是为什么1952年周恩来总理刚开始考虑原子弹研制问题,就派人去问他的意见的重要原因。竺可桢当时就讲得非常有道理,他的建议后来也被原子弹工程印证是很有远见的”,王作跃说。另一个让王作跃印象深刻的是,竺可桢一直以来强调基础科学要和应用科学并重:“在科技政策里,他一直强调基础科学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在中国20世纪强调应用科学而忽视基础科学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他一直清醒地认识到基础科学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很重要的,这在他不同历史时期的日记里都很明显。”

许多人初识竺可桢的学术思想,是从初中课本的那篇《向沙漠进军》开始。“这篇文章着眼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他是大师,就是有这种视野、这种气派,也有这个能耐。”学者何亚平说。留美回国后,竺可桢非常重视搞清楚中国的“家底”,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些什么资源,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如何,动植物在哪些地方适合种养……解放前这些资料基本上是空白的。“建国后,竺老就倡导建立了自然资源考察委员会,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摸底普查。他的目标很清楚,搞清资源不仅可以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为了可持续地发展,竺老实际上是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这些为学者们频频竖起拇指的专业眼光,都源于竺可桢的一生勤学和认真的态度。何亚平说,看竺老的日记就能发现,只要有空闲,他多数时间都是在看书。“我印象里,他的读书笔记在日记里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他读书读得非常细,会做摘录,甚至发议论,同意也好,值得商榷也罢,他会表达他的独立思考,绝不迷信他人的东西,即使是专家权威的东西。还有一点,因为与他研究气象、物候的专业兴趣有关,他无论到哪都会去找当地的地方志,对各地的历史人文风俗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第一手材料”,竺可桢身上的这些特质让何亚平由衷佩服。“事实上,在抗战时期担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并没有多少时间做科研,但他硬是挤出时间写出了《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最终结束了国际上的一个长期的争论。到了80多岁,他又写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迄今为止,尽管计算机这么发达,运算速度这么高,把历史资料经过整编后概括出来的世界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还是竺老当时概括的那个方向。这让外国人都赞叹不已。”

即使“文革”中赋闲在家,竺可桢也没有真正赋闲。“他从未停止对科学院及各学科、各有关研究所科研工作特别是理论及前沿工作的思考。”学者李玉海说。为了及时掌握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年迈的竺可桢经常独自一人乘公共汽车前往情报所,查阅国外文献,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这是一般老年人难以做到的。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及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竺可桢早年就关注大气污染问题,他1936年的日记里就有南京空气污染的详细记录,

反映了南京从1933年到1935年三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B. 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之所以被选为初中语文教材,是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具有大师级的视野和气派,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培养科学精神。

C. 竺可桢具有经常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他的日记里记录了很多有关学习、研究的内容,

其中的读书笔记在他的日记里占有很大的比重。

D.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与一般传记有所不同,一是没有严格按传主的生活工作经历叙写,

5. 竺可桢的国际视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 竺可桢在治学方面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4. B

5. ①上世纪50年代提出研究南北极气候;②在原子弹研制问题上提出很有远见的建议;③强调基础研究要和应用科学并重(或:强调基础科学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6. ①重视调查研究,讲究实事求是。如组织摸底普查,搞清资源;了解各地历史人物风俗,积累第一手材料等。②学习勤奋,态度认真。他时间抓得紧,有空闲就看书,读书细致,还做笔记;困难环境中坚持搞研究,“文革”中也没有真正赋闲;年迈时仍在学习研究,著书立说。③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他人。

4. 试题分析:B. 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之所以被选为初中语文教材,是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具有大师级的视野和气派,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培养科学精神。本项属于强加因果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准确筛选文中信息,上世纪50年代提出研究南北极气候;在原子弹研制问题上提出很有远见的建议;强调基础研究要和应用科学并重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整合文本信息的一道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重视调查研究,讲究实事求是。如组织摸底普查,搞清资源;了解各地历史人物风俗,积累第一手材料等。学习勤奋,态度认真。他时间抓得紧,有空闲就看书,读书细致,还做笔记;困难环境中坚持搞研究,“文革”中也没有真正赋闲;年迈时仍在学习研究,著书立说。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他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轶事之外的辜鸿铭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轶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因为,几句隽语或一件雅事,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苦心经营的专门著述。反过来,轶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因为,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无暇阅读著作,更不要说努力理解其精神。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书斋里的著述,虽说不被大众所赞赏,毕竟还有召唤知音的能力。餐桌上的轶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辜鸿铭(1857—1928)。

近代以来的读书人,对于辜氏奇特的身世以及非凡的语言能力,还有诸多妙语,比如辫子、茶壶、三寸金莲等,不乏拍案叫绝者。可一句“文坛怪杰”,就基本上将其“消费”掉了。对于奇谈怪论,“宽容大度”的国人历来的态度是:可以欣赏,但不必当真。这么一来,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其实没有多少及真正的听众。辜氏晚年自称京城一景,想来不无凄清落寞的感觉。满城争说辜鸿铭,这与西山看红叶或动物园里欣赏“国宝”大熊猫,差别不是太大。对于观赏者来说,有几人关心“观赏对象”的喜怒哀乐?

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一半缘于辜氏立意“惊世骇俗”的论述策略;另一半则只能归因于国人对于文人轶事持久不衰的强烈兴趣。另外,辜氏著述大都用英文写作,这也妨碍国人的真正了解。十年前,岳麓书社出版《辜鸿铭文集》,薄薄一册,收入其用中文写作的《读易草堂文集》和《张文襄幕府纪闻》,虽也有精彩之处,比如介绍西洋礼教习俗、批评国人之前倨后恭,以及品鉴人物分辨理势等,但远不及同时同社出版的轶事集《文坛怪杰辜鸿铭》行时。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辜鸿铭”,终于重新引起大众的关注,历来被作为落伍者描述的形象,开始呈现某种亮色。但是,直到近两年,作为思想家的辜氏,方才逐渐浮出海面。这种公众阅读兴趣的转移,很大程度应归功于辜氏著述中译本的陆续问世。连载于《学术集林》的《中国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牛津运动轶事》,海南出版社的《中国人的精神》,再加上黄兴涛所著《文化怪杰辜鸿铭》(中华书局),国人对于辜氏的关注,开始超越“轶事”,转向“精神”。

用英文、法文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辜氏前有陈季同,后有林语堂。有趣的是,被我扭到一起的“三剑客”,都是福建人——尽管辜氏只是祖籍福建。在《中国人的精神》中,辜氏也曾提及陈季同,但没有涉及其名满欧洲的《中国人自画像》等法文著述;至于林语堂30年代之喜欢谈论辜氏轶事,以及《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之追摹《中国人的精神》,足证辜、林之间的文化因缘。

辜鸿铭的学术生涯,以严厉批评西方汉学家起步,并非偶然。首先是充满民族歧视与文化偏见,其次则是缺乏对于中国人“文学和哲学原则”的整体把握能力。前者衍化出一系列“抗议型”著述,最著名的莫过于1901年结集的《尊王篇》。谴责列强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八国联军的残暴与野蛮;与此同时,为中国政府以及中华文明辩护。作为受害者,辜氏的抗议确实“理直气壮”;可闭口不谈庚子事变中满清朝廷的责任,实在说不上公允。为了批驳列强作为侵略依据的“黄祸说”,辜氏重新分辨“文明与野蛮”:生活水平只是构成文明的条件,而不是文明本身;文明的真正含义,在于培养彬彬有礼悠然自在的有教养者。在这个意义上,黄种文明并不构成对于白种文明的潜在威胁;而且,有其同样值得骄傲的存在价值。随着危机的缓解,辜氏对于中华文明的评价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辜氏的立论更是由“争平等”转为“救世界”。借用《中国人的精神•导论》中一句话:“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

由辩护者转为传道者,辜鸿铭后期的著述,主要是赞美、推销儒家文化。不同于汉学家之注重枝节问题,辜氏以能“识大体”自傲。文章虽不长,却可以牵涉中西政体、法律、宗教、语言、文学等大题目。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学识外,更需要悟性、直觉以及整体把握能力。辜氏在这方面,确有所长。比如,关于儒家不是宗教却又扮演宗教职能、关于汉语简洁且适合于传情、以及“真正的中国人”拥有童心与智慧,故“永远有一种带诗意的宁静而具幸福感的精神状态”等,都并非无稽之谈。只是将这种对于理想中国的赞美,转化成为现实生存处境(包括小脚、辫子、太监、八股、纳妾等)辩护,则难避“自大”、“昏庸”之讥。

如何面对处于强势且咄咄逼人的西洋文明,是每个20世纪中国读书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辜氏出于民族自尊而抗议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超越具体的历史语境,探讨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其著述百年后仍有读者,可见此命题的严肃性。不过,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辜氏所受到的非议最多,其“重新出土”面临的阻力也最大,除了语言(用英语写作)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其文体及论述策略。辜氏为人为文,语不惊人死不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采用箴言体、笔记体写作,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必论证,只求奇警,文章必然以气势而不是逻辑或学识取胜。常被论者提及的“旁征博引”,也只是相对于其时国人的西学水平而言。至于“国学”,更非辜氏所长。这就难怪“五四”以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归国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辜氏随意性很强的中西比较,不再被学界所赞赏。而其广泛传播的“妙语”,更加深了与新文化人的矛盾与隔阂。

相对于辜氏在国内的政治活动,我更欣赏其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功绩。除了《论语》、《中庸》的英译,《中国人的精神》(英)、《呐喊》(德)、《辜鸿铭论集》(日)等的出版,毕竟为国外读者提供了与汉学家和传教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在西方语境下谈论中国文化,自然是希望借东方文化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对这一论述策略不理解,无论是赞赏还是批判,我以为都是不得要领的。这种读者的锁定,决定了辜氏对东方文化的评价,必然与以改造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知识者大相径庭。或者说,后者主要面对“现实的中国”,而前者谈论的则是“理想的中国”。在我看来,只要不越界发挥,二者各有其合理性。也就是说,当年新文化提倡者的批判锋芒,并不因辜氏的重新出土而黯然失色。

两年前,在东京的神保町淘旧书,与《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精神》)失之交臂,懊悔莫及,曾在文章中有所表示。友人以中译本相赠,意在让我“圆梦”。迫不及待翻阅一遍,更加强化了我当初的直觉: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

1996年4月22日于京西蔚秀园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由于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故对文人学者来说,有无轶事是很矛盾的,没有轶事是遗憾,有太多轶事也是遗憾。

B. 辜鸿铭的轶事由于在餐桌上被过度消费,而成了所有人阅读其作品的巨大障碍,人们记住的多是其对小脚、辫子、太监等的辩护。

C. “黄祸说”的提出与西方汉学家持有的民族歧视和文化偏见的观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是因为西方没有正确地认识中国。

D. 西方汉学家与辜鸿铭的不同点表现为:前者注重枝节问题,后者注重能“识大体”、旁征博引、文章以气势取胜、擅长中西文明比较。

E. 在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方面,辜鸿铭之所以确有所长,是因为其学识渊博,有较强的悟性、直觉和对整体把握的能力。

8. 作者从哪些方面讲述了轶事之外的辜鸿铭?请简要分析。

9. 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为何辜氏受到的非议最多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7. AC 8. ①辜鸿铭的学术生涯及其著述;②受到非议,尴尬的现实处境;③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

9. ①语言上存在障碍,文体上采用箴言体和笔记体写作,论述策略上不求论证,只求奇警;

②不擅长“国学”却又随意地将中西文明进行比较,广泛传播的“妙语”更加深了与新文化人的矛盾与隔阂。

7. 试题分析:B.“所有人”表述绝对,原文中还提到了其“知音”能读他的著述。D.张冠李戴,“注重枝节问题”与“注重能‘识大体’、旁征博引、文章以气势取胜、擅长中西文明比较”不是西方汉学家与辜鸿铭的不同点,而是国内学者与辜氏的不同点。E.原因表述不完整,还有那个时代国人的西学水平较低。

8.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需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这类题目通常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如本题,要作出答案,其实只要注意文本的开头和结尾处的叙写,加上正文中的有关作者自身的例子,加以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五。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 属 文 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       属:撰写

B.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物: 财物

C.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           坐:坐守

D.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寤:睡觉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B.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诉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 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储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 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13. 下列各项推断,不能解释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原因的一项是

A. 王勃才华横溢,自幼就被赞誉包围,故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清醒判断。

B. 王勃对官奴曹达一事的处理,甚为怪异。可见王勃处事浮躁、幼稚,不够镇定。

C. 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滕王阁序》时,都显的过于炫耀才华,容易遭人妒忌。

D. 王勃才能不足以居“四杰”之首,又恃才傲物,这使议论者特别是杨炯十分不服。杨便制造舆论,认为王的排名在己之前是种耻辱。这也导致了王后来的处境不顺。

14.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即日斥勃,不令入府。翻译: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沛王府。

B.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翻译:士人想要走得长远,应该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

C.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翻译:王勃自恃才华,不看重财物,被同僚所嫉恨。

D. 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翻译:小吏(看后)一次次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起急视说“天才啊!”

15.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为

A.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0. A 11. B 12. B 13. D 14. C 15. B

16. (1)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

(2)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陷害)之兆头。”(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使诸王矛盾。)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

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官奴叫曹达的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当时王勃父亲王福畤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址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址探望父亲。渡南海,他堕水而亡,时年二十五。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的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亲王福畤因这件事而降职为交址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更衣离开,只是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急视,说:“天才啊!”请求他完成(遂成: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稿”。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称“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推断。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B项中物:别人,他人。古人常如此称自己之外的人。C项中”:“因为”。 D项中”:“睡醒,与“寐”相对。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推断。B项两个“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第一句“以”表目的。第二句“以”表时间。C项第一句“而表转折 。第二句“而表修饰。D项第一句“因”:于是。第二句“因”:因为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B项中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D项中杨炯并无制造舆论,他的看法也是“议者谓染”,是大家本都认为是如此的。而且,杨的本意是卢照邻的地位应该更高一些。他这一议论并不直接针对王勃,对其一生的不幸更未起到任何影响。

14. 试题分析:C项中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翻译:王勃自恃才华,轻视他人,被同僚所嫉恨。”其中“傲物”译错应译为“傲视他人轻视他人”。

15.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题可以按照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名词“勃时人”,动词“精静、磨墨,引、援”,及虚词”。副词“初、先、不”等在断句时起到辅助作用由此分析B项正确。

点睛:文言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官职名等。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关键是抓动词,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二、虚词断句法。句首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 有些复音虚词大都在句子开头。疑问语气词或固定结构之后,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前面一般要断开。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四、语序句式断句法。五、修辞方法断句法。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修辞方法可帮助断句。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16.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第一句关键点:“虽”:虽然;“而”:却;“岂……耶”:哪里……呢;第二句关键点:“因”:于是;“莫敢当”: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辞”:推辞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 ,_____”两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2)杜甫在《春望》中借“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国愁家忧齐上心头,使自己头发稀疏。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主张“______”,这体现了孟子对兴办学校教育的极大重视。

(4)杜牧《阿房宫赋》首段中“______ ,_____”写出了阿房宫的庞大高峻,气势不凡。

(5)《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 ,_____”的感叹,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6)《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阐发孤寂情怀和对妻子深深地怀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 桑之未落 (2). 其叶沃若 (3). 白头搔更短 (4). 浑欲不胜簪 (5). 谨庠序之教 (6). 覆压三百余里 (7). 隔离天日 (8). 江山如画 (9). 一时多少豪杰 (10). 巴山夜雨涨秋池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搔”“簪””“”。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B. “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C. 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D. 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E. 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19.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8. CE

19. ①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②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③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④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

18. 试题分析:“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边的“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抒发了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E.本诗用语委婉含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

19. 试题分析:理解诗歌的情感,要抓住诗中直接抒情的词句和间接抒情的词句,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表现形式。前四句“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剑门犹阻北人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及亲友的期盼。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先秦诸子著作文本,①_________研究先秦诸子著作目录版本,②_________要探讨先秦诸子著作文本和先秦诸子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先秦诸子著作文本在文体形式上,③_________有“语录体”和“对话体”,④_________有“论文体”和“春秋体”。同时,先秦诸子著作文本还有“经”“说”“解”的差异,这就⑤_________是文体形式的问题了,⑥_________涉及文本作者、写作年代、写作地点及其各自表达的不同思想内容。

A. 虽然    但       不仅     而且    /        也

B. 不是    而是     既       也      不仅     还

C. 既      也       不只     并且    一定     /

D. 不但    而且     如果     就      当然     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考生应先浏览语段,把握整体内容,然后依据关联词的搭配和句间的关系进行排除。例如本题中第一句,根据前文“研究先秦诸子著作文本”,后文“研究先秦诸子著作目录版本”此处应该填写意义相反的词语,所以可以断定是填“不是”,然后对后文文意的验证选答案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 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C. 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D.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偷换主语,“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一句的主语是“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这一句的主语应是“我国”。C项,成分残缺,“提出”后面缺少相应的宾语中心词。D项,两面对一面,前面是“抗灾能力的强弱”,后面是“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两者不对应。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A项,经过分析即可发现,“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前后的主语不一致。C项,“提出”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下列各句中划线处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天清晨取蜂蜜一到两勺,用温水冲服,空腹饮用,长从以往不仅能够滋阴润肺,而且可排毒养颜。

②陶渊明看透了官场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

③大家相互认识也有几个年头了,但是除了见面点头,几句寒暄,就没有别的,因此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④王教授对这个问题的刍荛之见,可以说很高明和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相信会带给大家很大的启发。

⑤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计较于物质生活和充满低级趣味的民众。

⑥在淡泊的氛围中读书,我们可以上溯远古,下企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书味飞翔,内心也会进入一种清净的幸福境界。

A. ②③④    B. ①⑤⑥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①句中,“长此以往”,长久这样下去,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句中不是坏结果。②句中,“求田问舍”指只顾置办个人的田产和房屋,注重个人私利。与隐居生活语境不符合。③中“刍荛之见”,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是个谦词,此句谦敬误用。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①_____。首先,要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②_____。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③_____ , 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1). 筷子的摆放和使用要有讲究 (2). 要会使用筷子 (3). 但也不可取位过低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该关注语段的主要内容和空格前后的内容。语段主要介绍我国有关筷子的习俗问题。第一个空格所在句子有领起全段的作用,空格前表述的内容是“筷子的习俗流传到现在”,空格后的内容则分别讲了有关筷子的摆放及使用问题,因此,空格处的内容应该是“筷子的摆放和使用要有讲究”。第二个空格,从下文的内容分析,可知空格处应填“要会使用筷子”;第三个空格,从前文的“取位过高”及后文的“容易被认为笨拙”分析,可知空格处应填与“不能取位过低”有关的内容。

点睛:这类题目所要求填写的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或是引领下文,或是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本题所填三处内容①总领全段,②处领起下文,③处承接上下文,考生结合语境很容易得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的笑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慢是一种力量

晨敲钟,夜诵经.材料中的小和尚总觉得这样修行太慢,没有长进.我不敢苟同,我要说,慢是一种力量.

小和尚所忍受不了的,是慢,是对自己日复一日的修行感到毫无信心,说到底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然滴水未滴,怎知穿石?这立马让我想到了一个近来的焦点人物--李安.

李安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未至一周,已揽下过亿票房,好评如潮,赞不绝口,李安又给世界带来一个新的神话.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神话是李安四年来唯一的作品呢?如果我又告诉你,“有一个神话”的上一个,就是四年前的李安导演的奥斯卡金奖电影《断背山》呢?是的,在电影工业如流水线般运作的今天,李安显得很慢.四年磨一剑,可我敢肯定这是李安的全部心血所凝.这部电影曾被业界公认无法拍成,因为它是由一本几乎没有对话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可李安他做到了,他慢慢地,慢慢地改进技术,启发演员,他慢慢地打磨这部电影,韬光养晦.终于,他让世界见识到慢的力量.

李安之所以能展现慢的力量,是因为他敢慢,他有自信,那他的自信源于什么?源于能力,毅力,是艺高人胆大的慢.

国画大师齐白石,以其自成一体的画风为绘画界所推崇,可这简简单单的“自成一体”,可是花费了齐老后半生的心血啊!在齐白石中年时,他的画功已是登峰造极的了,可齐白石总觉得美中不足.他遍访名家,终有当时一位新生画家委婉点破:“若能有所创新,当会更好.”齐老如获至宝,潜心家中钻研,这一钻研就是三十年.再出画坛时,齐老已是满头白发,但这三十年没有白费,齐白石以金石雕刻入画,突破以往形式,建立红花柳叶派的风格.他以自己的深厚画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再加上世间的沉淀,在慢中意气风发,独树一帜.

说到底,材料中的小和尚便如如今大多数人一般,太过浮躁,三天雕刻,石头变石佛.我们的人生又岂止三天,我们的蜕变并非如此肤浅.所以,让我们跟那位老和尚学学,潜心修行吧.

因为慢,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寓言作文材料 ,故事内涵丰富。在作文时要找准切入点,才可以准确构思立意。这则寓言中有三个主要形象:老禅师、小和尚、“佛像”。因此作文构思立意可以从这三个主演的具象去切入。

从老禅师的角度,可以概括出“教育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正确引导的效果要比一味的说教要好”“给与亲身体验的教育,远远胜过那些空洞的说教”“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等。

从小和尚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凡事情半途而废,常常是没有恒心所致”“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要走向成功,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欲速则不达”“领悟真理,往往需要源于实践的体验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树立雄心,激励斗志,从而走向成功”“先要有心灵的顿悟,而后才能有正确的抉择乃至成就事业舍弃中选择,选择中舍弃,人生就是不断舍弃和不断选择的过程”等。

从佛像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在走向成功的途中,一定要懂得舍弃”“舍弃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智慧”“不经历雕琢,石头不能成佛;不经过磨练,人不能成就大业”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语句是: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所以从小和尚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理解:先要有心灵的顿悟,而后才能有正确的抉择乃至成就事业,舍弃中选择,选择中舍弃,人生就是不断舍弃和不断选择的过程。考生要注意作文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