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以下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一个地方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理学史

B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题是一道物理常识题,同学可以通过对物理常识的掌握解答,也可以应用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等物理知识来解答.

【解答】解:A、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符合史实.故A正确;

B、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

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故C正确;

D、牛顿提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故D正确;

本题选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故选:B

     

春天,水边上的湿地是很松软的,人在这些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下陷时(  )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D.下陷的加速度方向未知,不能确定以上说法哪一个正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

A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下陷的原因;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力与支持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人对湿地的压力和湿地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二力一定相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100km/h,小型轿车起步时在20s内速度达到100km/h,而旅客列车达到100km/h大约要用时500s,由上可知(  )

A.旅客列车的加速度大              B.小型轿车的速度变化大

C.小型轿车的速度变化快              D.旅客列车的速度变化率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

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a=知,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小型轿车的所用的时间短,则小型轿车的加速度大,即速度变化快.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理

C

【考点】惯性.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速度大小和运动与否无关,AB错误;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的缘故,C正确;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

C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胡克定律.

【分析】系统原来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弹簧均被压缩,弹簧k2的弹力等于两物体的总重力.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时弹簧k2的弹力等于m2g,根据胡克定律分别求出下面弹簧两种状态下压缩的长度,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等于弹簧两种状态下压缩的长度之差.

【解答】解:系统处于原来状态时,下面弹簧k2的弹力F1=m1+m2g,被压缩的长度x1==

当上面的木块离开上面弹簧时,下面弹簧k2的弹力F2=m2g,被压缩的长度x2==

所以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S=x1x2=

故选C

     

三个质量相同的物块A、B、C,用两个轻弹簧和一根轻线相连,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斜面光滑且倾角为θ=30°,在将B、C间细线剪断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重力加速度为g)(  )

A.g,2g,2g              B.0,2g,g              C.g,2g,0              D.0,g,g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力的合成和分解

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在剪短瞬间仍然保持原来的大小和方向;而细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在剪断瞬间会突然改变.因此在本题中根据原来的平衡状态,求出弹簧弹力,剪短瞬间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解答】解:开始时,以ABC系统为研究对象,

由平衡条件得:3mgsin30°=fC

A,由平衡条件得:mgsin30°=fA

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剪断细线的瞬间,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CfCmgsin30°=maC,解得:aC=g

BfA+mgsin30°=maB,解得:aA=g

Amgsin30°fA=maA,解得:aA=0

故选:D

     

(多选题)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为了纪念牛顿,人们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kg=1m/s2

D.“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理

ACD

【考点】力学单位制.

【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解答】解:A、在力学中,质量、长度及时间作为基本物理量,其单位作为基本单位,故A正确.

B、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单位,所以牛顿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故B错误

C、由a=可知,1N/kg=1m/s2,故C正确.

D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其中千克是基本单位,牛顿是导出单位,故D正确.

故选:ACD

     

在2006年的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设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和张昊推张丹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互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大小等于张昊推张丹的力大小

C.互推的过程中,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大于张丹推张昊的时间

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

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再根据两人的受力情况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BC、互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和张昊推张丹的力是两人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张昊推张丹的时间等于张丹推张昊的时间,故AC错误;B正确;

D、在分开后,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μmg=ma,得 a=μgμ相等,则a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多选题)一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现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5N和20N,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此时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

A.0N              B.20N              C.30N              D.60N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理

BC

【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知道,当撤去25N20N的两个力后,其它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与直接求25N20N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样,根据力的合成可以求得合力的大小.

【解答】解: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25N20N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应该是5N≤F≤45N,所以可能的是BCAD错误.

故选:BC

     

(多选题)将相同体积的铜球和铝球从足够高的同一高度同时静止开始释放,若受到空气阻力相同,则两者在下落地面的过程中(  )

A.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B.可能同时到达地面

C.铜球先落地

D.铜球落地时的速度比铝球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C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加速度的关系,再由位移公式研究时间关系.

【解答】解:设小球质量为m,下落过程受到的阻力为f,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

得到:,可知两小球加速度不等,

相同体积的实心铜球和铝球,铜球质量大些,阻力相等,则质量大的加速度大,根据v=at可知,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不同,故A错误

BC、根据可知,加速度大的落地时间短,即铜球先落地,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v2=2ah可知,加速度大的落地速度大,即铜球落地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CD

     

(多选题)某同学将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研究超、失重现象,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记录体重秤的示数.下表记录了几个不同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若已知t 0时刻电梯静止,则 (  )

时   间

t 0

t 1

t 2

t 3

体重秤示数(kg)

50.0

60.0

40.0

35.0

A.t1和t 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反

B.t2和t 3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方向也相同

C.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D.t1、t 2和t3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体的超重与失重

AC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发生超重与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超重或失重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关.

【解答】解:AB、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速度方向未知,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故A正确,B错误;

C、表格中仅仅记录个时刻的受力情况,不能判断出运动的情况,所以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也可能向下运动.故C正确;

Dt1t 2t3时刻该同学的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但所受重力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题)一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了t秒,t秒末撤去该力,物体又经过3t秒停止运动,设撤掉F前后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Ff,则(  )

A.a1:a2=1:3              B.a1:a2=3:1              C.Ff:F=1:3              D.Ff:F=1:4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

B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加速度之比;根据动量定理求F之比

【解答】解:A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撤掉F前:

撤掉F后:

所以,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动量定理,有:

解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如图所示,一木块受到垂直于倾斜墙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墙面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墙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C.在推力F逐渐增大过程中,木块将始终维持静止

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随推力F 的增大而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摩擦力

BC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将重力按照效果正交分解,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墙面下滑,使物体远离斜面,再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各个力.

【解答】解:AB、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推力F,重力G,将重力按照效果正交分解,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墙面下滑和要使物体远离墙面,由于木块一直静止,合力为零,因而静摩擦力必须与G2平衡,有静摩擦力,则接触面处一定有支持力,即支持力一定不为零.

因而物体一定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

CD、在推力F增大过程中,最大静摩擦力增大,故木块一直保持静止,即静摩擦力f始终与分力G2平衡,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质量为2m的木块上,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2 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F逐渐增大到F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F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 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

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由题意,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做加速运动,采用隔离法分析2m可得出其受力的个数;再对整体分析可得出整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以后面两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可得出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则可分析得出FT的关系

【解答】解: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重力、质量为m的木块的压力、m对其向后的静摩擦力、轻绳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五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对三个木块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隔离后面的组合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轻绳中拉力为 F′=3ma=FT.由此可知,当F逐渐增大到FT时,轻绳中拉力等于FTFT,即小于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轻绳还没有被拉断.故B错误;

C、由上式得:当F逐渐增大到2FT时,a==,轻绳中拉力F′=3ma=FT,轻绳刚好被拉断,故当F=1.5FT时,还未被拉断.故C正确;

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轻绳的拉力刚好为FT,后面两个木块的加速度a′=,对质量为m木块研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摩擦力为 f=ma′=,故D错误.

故选:C

     

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     的科学思想方法.(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建立物理模型”、“理想实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3)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所示,由图乙可知拉力的大小为      N.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理

1)等效替代;(2AC;(34.00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法,只要明确了实验原理即可,判断选项中的各个说法是否正确,从而正确的解答本题;

根据弹簧秤指针的指示可读出拉力的大小.

【解答】解:(1)在该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

2A、在同一组数据中,只有当橡皮条节点O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时,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才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方向不一定向下,只有把O点拉到同一位置即可,故B错误;

C、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原则可知,在测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C正确;

DF1F2方向间夹角为90°并不能减小误差,拉力的夹角适当大一些,故D错误.

故选:AC

2)由图乙弹簧秤的指针指示可知,拉力F的大小为:4.00N

故答案为:(1)等效替代;(2AC;(34.00

     

利用图1所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当小车与车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桶及桶中砝码的总质量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约等于小桶及桶中砝码的总重力

C.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以确定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

(2)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小车搁置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纸带连接车尾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来测小车的加速度a,小桶通过细线对小车施拉力F.

Ⅰ.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为0、1、2、3、4.测得0、1两计数点间距离s1=30.0mm,3、4两计数点间距离s4=48.0m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Ⅱ.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测得小车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1

0.29

0.41

0.50

①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图3中作出a﹣F图象.

②由图象可知,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N.(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要使作出的a﹣F图线过坐标原点,需要调整实验装置,可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A.增加小车的质量                B.减小小车的质量

C.适当垫高长木板的右端           D.适当增加小桶内砝码质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B;(20.600.10;如图所示:C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1)利用图示小车纸带装置可以完成很多实验,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当小车与车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桶及桶中砝码的总质量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约等于小桶及桶中砝码的总重力;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当拉力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开始运动;aF图线过坐标原点即绳子的拉力就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故需要平衡摩擦力,其方法是适当垫高长木板的右端.

【解答】解:(1A、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

B、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当小车与车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桶及桶中砝码的总质量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约等于小桶及桶中砝码的总重力,故B正确.

C、曲线的种类有双曲线、抛物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多种,所以若am图象是曲线,不能断定曲线是双曲线,即不能断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应画出a图象,故C错误.

故选:B

2.每隔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

s4s1=3aT2

所以解得:a=

aF图象中根据所给的数据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当拉力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开始运动,由上问所得aF图象可知当拉力等于0.10N时物体开始运动,故最大静摩擦力为0.10N

若要使作出的aF图线过坐标原点即绳子的拉力就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故需要平衡摩擦力,其方法是适当垫高长木板的右端.故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B;(20.600.10;如图所示:C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多大,最后1s内的位移多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1)由h=得:

t===4s

2)第1s内的位移:

最后1s内的位移:

h′=80mm=35m

答:(1)经过4s落到地面;(2)第1s内的位移为5m,最后1s内的位移为35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1)已知物体下落的高度,故由h=可求得下落时间;

2)第1s内的位移直接由位移公式求出,而最后1s内的位移要由总位移减去1s前的总位移;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m/s2,求:

(1)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T和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2)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

解:(1)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T.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1

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30°=FTcosθ…

Fsin30+FTsinθ=mg…

代入解得:FT=10Ntanθ=

即:θ=30°

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再平衡条件得:

Fcos30°=f

N+Fsin30°=M+mg

f=μN

得到:μ==

答:(1)运动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为10N,而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图所示,有一长为L=1.4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木板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质量为m=1kg.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1)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为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求F大小的范围.

(2)其他条件不变,若恒力F=28N,欲抽出木板,水平恒力至少要作用多长时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1)对小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小滑块加速度a 1=μg=4 m/s2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木板加速度

要是小滑块从木板上面滑下,则要求a’a

解得F20 N

2)恒力F=28N20 N,小滑块m、木板M相对运动,设恒力F作用了t 1时间后撤去,又经时间t 2,小滑块m从木板M上掉下,

木板在t 1时间内的位移为x 1,时刻的速度为v 1,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Fμmg=Ma 1

v1=a1t1

木板在t 2时间内的位移为x 2,时刻的速度为v 2,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μmg=Ma 2

v2=v1a2t2

小滑块在时间内的位移为x 3,时刻的速度为v 3,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μmg=ma 3

v3=a3t1+t2

恰能抽出时应满足 v2=v3 L= x1+x2)﹣x 3

代入数据解得 t 1=1s

答:(1)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为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F大小的范围F20N

2)其他条件不变,若恒力F=28N,欲抽出木板,水平恒力至少要作用1s时间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当木板的加速度大于木木块的加速度时,m就会从M上滑落下来.

2)恒力F=28NmM上发生相对滑动,设mM上面做匀加速运动,木块运动的位移为撤去F前后的位移之和,刚要抽出时,木板速度和小滑块速度相等,两者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