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月亮的诗词

发布时间:2021-07-19   来源:知识百科    点击:   
字号:

月亮的诗词10篇

月亮的诗词10篇

月亮的诗词(1)

关于月亮的诗词鉴赏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持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不过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长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 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21)逐:追随。

(22)月华:月光。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读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不过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不过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附隋炀帝《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藻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但浮躁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能够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所以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使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读者能够看到,诗人在第二组是写初月的朦胧,第三组是写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个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也许后来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仅仅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两者之间何其相似!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诗人创造的这种诗歌语言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中国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人生感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出离人怨妇的主题。有人对此诗的主题多有非议,殊不知几千年中国历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为生计而奔波,离人怨妇,正是社会底层的生活现实。而且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哪一代人能避开,古今中外,真正避开了的只有六七十年代中国“八大样板戏”。样板戏中除《智取威虎山》里李勇奇有个妻子一出场就遭土匪枪杀外,八部戏剧再没有一对夫妻,也没有一对情人。而如此一首诗、如此一轮明月,还有什么题材比写离人怨妇更好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惟有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显皎洁。这样大开大合的过渡,手法巧妙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在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是谁家游子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他家在何处?又是谁伫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楼头思念她的远方飘零者呢?仅用两句,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然后派出八句描写怨妇: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不过即使象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寥寥数语,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接着笔锋一转,又派出八句来写远方的游子: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不过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逐步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情笔生花,余音绕梁。

  读者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持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但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赏析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个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有。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有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长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不过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不过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仅仅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但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体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对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使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所以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但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不过“峨眉山月”这个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所以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天净沙·冬】

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译文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注释

⑴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

⑵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⑶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⑷淡烟:轻淡的烟雾。

鉴赏

  这首小令使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白朴的这首小令,在情、景之间,正追求着“妙合无垠”的境界。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能够把《天净沙》四首,不但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月亮的诗词(2)

1、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李白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4、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0、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2、 杜牧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14、 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李商隐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7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8、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19、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3、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24、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25、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26、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27、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8、苏轼 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9、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0、张先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31、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32、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3、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3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36、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3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3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4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41、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4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4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4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月亮的诗词(3)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月亮就有着独特的情感。它是美的象征,皎洁的月光更是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特定文化心理。同时,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也会因外部的激化,人的主观心绪的差别而引发不同的感想。它寄托了恋人的相思,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怀念与眷恋;在失意者的笔下,它则又成了失意、孤寂与落寞的象征……

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幼年时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也有饮酒兴起时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更有游子思乡时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在其现荐的一千余首诗作之中,涉及月亮的就达380余首,数目之多,可谓唐诗这冠。由此也足以看出李白对月亮的情有独钟。可以说,古代诗人之中,李白对月亮的描绘是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是最为完美的。

纵观李白的咏月诗,其笔下的月亮呈现出各种形态,如“圆月”“初月”“新月”“半月”“弯月”;各种色彩,如“明月”“皎月”“素月”“清月”“朗月”;就时间而言,有“寒月“”冬月“晓月”“夕月”“古月”“汉月”“夜月”;就地点而言,又有“天门月”“西江月”“峨眉月“巴月”“秋浦月”“秦地月”“萧湘月”等。而李白天生豪迈奔放的性格又使得他可以支“泛月”“醉月“乘月”“揽月”“寄月”甚至去“赊月”。“如此地喜月、爱月、玩月、咏月,李白可谓是古今第一,天下无双。”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而李白更加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并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哲理精神融入兰中,使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月亮意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物境,更是饱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与独特的浪漫性,体现了自己支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以下就对李白的月亮世界以及他的大胆开拓与创新做出的具体分析:

一、        李白的月亮世界

首先,李白的咏月诗创造出了优美的意境。月景在李白的笔下总是表现得美丽非凡。“在描写月色时,总是有水相伴。月或倒映湖中或伴随着大江溪流,月光水光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写道:“万壑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月下乘舟,湖水与岸的真实感被月夜给模糊了,使诗人产生错觉,仿佛行在空中,向月亮游去。诗人如入仙境,呈现出一种超凡的境界。

其次,李白在描写物境之美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主观之意,使景与情有机结合,达到以景写情,以情衬景的效果。此时的月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是自然的人化。综合起来,李白的咏月诗所表达的情感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达失意与孤寂的心情

李白一生历经坎坷,其性格豪迈奔放,但又高傲自大;心存远大的报国理想,无奈却报国无门,失意与惆怅伴随其大半生。此情此感也只能寄托于诗作之中以做宣泄。如他在《长相思》一诗中这样写道:“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便是借月来抒发自己沦落的惆怅,借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就的痛苦心情。李白一生都在幻想自己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是他的理想人生。但是,他为人真率狂放,蔑视权贵。国为不为奸佞所容,所以他的一生都不尽如人意,仕途坎坷,屡遭谗毁,他在不少诗歌中都写下了自己这种愁苦之情。如《古风》一诗中写道: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辉,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情风吹,香气为谁发?”在这里,李白也借月来抒发自己理想的失落和感叹自己仕途的坎坷。

由于如此种种的遭遇,使得李白也是孤独寂寞的,现实中屡遭打击却无处申诉,只能借诗抒怀。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谢尚牛渚乘月泛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表天朗月)的巧合,便是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借。诗人面对空中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知音难觅,惟有仰空长叹。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控诉。月亮作为皎洁真率的象征,被李白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和灵性,也成为了他倾诉苦闷的对象。在李白的一生中,月亮就像一个忠诚的朋友,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

2、表现豪迈洒脱的性格和飘逸超旷的胸襟

李白兼具儒、道、任侠精神,也造就了他豪迈洒脱的个性和飘逸超旷的襟怀。如《东鲁门泛舟》中:“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看作是人生无穷的乐事。《唐摭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水中捉月而死。”传闻虽不可信,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喜爱的程度。因此,他竟敢上天捉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中的“俱怀逸光壮思飞,欲上表天揽明月。”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个想象丰富,个性洒脱的诗仙形象。而他的《把酒问月》更是逸兴豪迈,感情丰富,语言夸张。其中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引出了人与月之间若即若离,似却近的关系,并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与思考。

人生是短暂的、痛苦的、其间有着不尽的坎坷与曲折,孤独与寂寞,但李白却可以让自己尽量忘却这一切,去享受人间的自由与快乐。如《将进酒》在自己失意之时,李白却仍能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旷达豪迈的诗句,我们也不得不为他有如此宽广的胸襟而感叹。又如《关山月》中“明月出天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心境开阔,因此,他的月亮也随之开阔和雄壮。读后,使人心胸一振,我们也找不到他一丝惆怅的借月咏愁情的意象。再如他在《玉壶吟》中写道:“烈士击玉壶,壮心异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这里的刀光剑影,显示出诗人那种拂剑而起的游侠豪情。月亮在此也不再委靡惆怅,而体现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

李白生平最渴望的就是做一名儒将,驰骋沙场,但他的一生都没有机会尝试,因此就把这种强烈的愿望写入了自己的诗作之中。如《塞下曲》之五中写道:“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这类诗歌充满了一种侠肝仪胆的豪情。“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他咏边塞而悠悠闲谈,也许,这正是李白儒侠风格所在。

3、表达自己清高、皎洁的品质以及与朋友之间纯洁的友谊

月,是清高、皎洁的象征,这也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相契合。如《月下独酌》中这样写道:“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为伴,表现了自己如月般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节操。也许,在现实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也只有明月能与自己进行心灵上的门交流,成为自己永远的知己。

而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皎洁的月亮更代表了彼此之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如在《哭晁卿衡》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明月不归沉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而在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后,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中寄予了无限的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诗人以寄月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与关怀。同时也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品质的纯洁无暇。这样的想象既奇特新异,又无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毫无做作之态,也显示了李白文学功底的深厚。

4、表达离别思念之情

 自古以来,月亮就作为离别、思念的一种寄托被历代文人使用。如南朝谢庄《月赋》中有“美人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变幻不定,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最为著名,甚至妇孺皆知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沦落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文字虽然短小,但内涵却非常丰富,表达了久别故土的人的共同情感,能激发起人们的共鸣,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而真实。又如他在《赠崖待御》“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一诗中也以咏月表达了因失意愁苦而思念故乡亲人的那份深情。在他的《捣衣篇》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通过描写妇女趋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而《关山月》则描写了塞外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不论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思念,还是对故乡的留恋,也或者是借月表达他人的思念,李白都巧妙地把这种感情寄托在明月之上,无生命的月亮在如上之多的情感的浸泡下也变得情真意切,鲜活灵动了。

“任何艺术境界,作为对某种生活美、自然美的提炼升华的产物,都或隐或显地渗透了诗人本身的意志。”李白的月亮世界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在他的咏月诗中同有单纯的以月亮本身为全诗的主题,而是有着其深刻的思想和生活基础的。这也正是李白的月亮世界的特点,即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感。

李白之所以对月亮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并能将之出神入化地借用到自己用以抒发感情的诗作中,也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分不开的。传统文化中的月亮给予了李白得以遐想基础和空间,但他并不满足于前人的给予,而是从自己的眼光出发,开拓了新的文化蕴涵与境界。那下面我们就谈一下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突破问题。

二、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传承与突破

李白笔下的月亮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脉,具有传统的共性。月亮作为一个最为常见,也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客观自然物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人文化史学的角度来看,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我国最迟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到秦以后,民间就有了拜月的风俗,显著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另外,由于月亮的隐显、圆缺,月食及月中的模糊图像,进一步激发了人的想象。民间流传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月中玉兔”“天狗吃月”等,将月亮进一步神话。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积淀在李白心里,成为他迷恋月亮的文化底蕴。

月亮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这种特殊的天象及与之相关的种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物象(如日、月食)引起了远古中国远始人的注意。他们在原本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前提下,创造了月神:《山海经》记载:“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诗经月出》则是把月亮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的开端。到南北朝,月亮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南朝山水诗中。刘宋谢庄的《月赋》,北周庾信的《舟中望月》等都有着力开发月亮作为独立审美客体的审美意义。但尽管如此,从《月出》到曹孟德的“乌鹊南飞”再到六朝的月形象,都属于对月亮进行客观描绘的范畴。此时的月亮,只是被动地作为一个客观自然物象,被动地被主体感受,并按主体的意愿感受进行描绘。到了唐代,月文化就发展到了一个具有可塑性的阶段。

“唐代诗人们以王者的姿态开辟出异彩纷呈块块疆土,而李白则匠心独具地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以闲心见月,以诗心赏月,以痴心醉月……(葛春景《李白与唐代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反复出现在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波光摇山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丰富的想象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以其独特的浪漫渗透整个月亮世界及诗作之中,完整地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以上种种,在李白的月亮诗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前人之所未道,使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以雁写愁,古已有之;然而以月写喜,却是李白的独创。

2、李白赋予月亮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把月亮意象高度人格化,人性化,扩大和强化了月亮的文化意蕴。其笔下千姿百态的月亮形象,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对于这些意象,李白无不赋予它们深邃的文化蕴涵。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慰藉自己的孤寂;可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引发思索;也可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来寄托对友人的关心。餐风饮月,精心细品,怀之、思之、忆之、惑之,月亮可以无所不包,抒情达意,怀古忆人,叙事说理,应有尽有。月亮意象的文化意蕴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3、李白还创造出了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沙月”和“石上月”。前人在描写月亮时,几乎都是从流动的角度来描写与刻画的,如“水月”“云月”“风月”“湖月”等。而“沙月”与“石上月”的意境描写给人的感觉却是凝固性多于流动性。如“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南兰山下有落星潭可以下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号》);“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独酌》);“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春日独酌二首》)……从这里的“沙月”和“石上月”从句本意上来看,诗人希望通过这些物象映衬出月之皓皎,但是月光投射在沙和石上,石却显得皓皎。此处不仅有光的色彩,更有心境糅合其中。心如止水,投射在沙和石上的月光不会流动,心境也不再流动,而是流动后的凝固。以沙和石作陪衬,从人们流动的意象中挖掘出凝固的意象,这就是李白“沙月”和“石上月”在文学创作中的贡献。

4、李白把自己对人生、对宇宙、对社会的思考与顿悟托付于那轮内涵丰富的明月,增加了月亮意象的哲理深度。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如此深刻的哲理,直至李白才被一一揭示,这也称得上是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又一突破。

月亮,在李白的生活遭际和情感磨难的历程中,成为其慰藉心灵的落脚点。在现实世界中,为发实现兼济之志,李白免不了忙于干谒求进。但在诗歌中,他却用不计其数的名篇佳句,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远离尘世喧嚣的月亮世界。而这个月亮世界正是他内心的写照,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熔铸了自己的人格和情趣,赋予月亮意象丰富的人格意志,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气质个性,在其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月亮这一自然物象与自己内心早已形成的认识相结合,达到“我心中有月,月中有我心”的境界。(《李白诗中月意象的文化意蕴》杨朝红)如此一来,李白所创造的月亮意角就着上了李白的色彩:李诗中月的愁绪意象、月的时间意象、月的情爱意象、以及月的超然物外莫不如是。

月亮这一屡见不鲜的意象在李白的笔下却变得熠熠生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这一主题也因其而得到提升,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皎皎夜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也因李白而变得更加鲜活灵动,富于感情。由此可见,李白诗中对月亮意象的挖掘与开拓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月亮就像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月亮的诗词(4)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词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 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4、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 李白《郢门秋怀》
  5、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 李白《渌水曲》
  6、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 李白《长歌行》
  7、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 李白《独不见》
  8、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 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9、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 李白《九日龙山饮》
  10、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1、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2、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 李白《关山月》
  13、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4、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15、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 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16、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 李白《乌栖曲》
  17、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18、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19、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20、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 李白《天台晓望》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月亮的诗词(5)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
  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
  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床前一片洁白的月光,好像地上铺着一层霜。抬头远望天上的明月,低头不禁想起家乡。本诗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女主人公早晨起来对镜梳妆,为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而发愁,男主人公由于情人不在身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很真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田园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很富有情趣。
  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
  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月亮的诗词(6)

2019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名句整理

  月亮,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我们常说睹物思人,月亮也是一个“物”,它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诗人用“月亮”表达思念之情,亦或是其他的情感,让人能够感同身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名句整理,欢迎借鉴参考。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月亮的诗词(7)

描写月亮的诗词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雁自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来是空言去无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白居易《虾蟆·和张十六》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白居易《杂兴三首其三》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松桃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山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赤壁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更深月色半入夜,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柳》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张说《邺都引》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张煌言《入武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短歌行》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曹植《白马篇》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月亮的诗词(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 
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雁自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来是空言去无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白居易《虾蟆·和张十六》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白居易《杂兴三首其三》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松桃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山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赤壁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更深月色半入夜,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柳》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张说《邺都引》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张煌言《入武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短歌行》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曹植《白马篇》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咏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木至》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庆公栖隐处。——孟浩然《夜泊鹿门歌》 

今夜麓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进严公四韵》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洲韩判官》 

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欧阳修《会老堂口号》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欧阳修《天一词·玉楼春》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贾岛《寄韩潮州愈》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谁为含愁凭独观,更散明月照流黄。——宋之问《独不见》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 
云随竹动,月共水注。——陈后主《掖庭度雁赋》 
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萧诗《子夜吴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高山早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韦庄《章台静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惟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杨素《赠薛播州》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叙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近水楼台易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 
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任华《杂言寄李白》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吴歌《京本通俗小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梅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月愁来明月愁。——罗隐《自遣》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钜《沧浪亭志》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 
谁知含愁独不见,使妾明月照流黄。——沈佺期《独不见》 
月宫秋冷桂团圆,岁岁花开只有攀。——边贡《嫦娥》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 

夜光(月亮)何德,死则又育。——屈原《楚辞天问》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月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人逢喜事精神爽,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怀——潘洗尘《饮九月九的洒》 
饮九月九的洒,饮一缕绵绵的乡愁,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潘洗尘《饮九月九的洒》 
月亮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亮的诗词(9)

苏轼描写月亮的诗词

本文是关于苏轼描写月亮的诗词,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月亮的诗词(10)

描写月亮的古代诗词

  月亮代表团圆的意义,古代起,就有很多的经典诗词是描写月亮的,很多的描写月亮的古代诗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描写月亮的古代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1:静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2: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彷徨,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3:月夜 / 夜月
  朝代:唐代
  作者:刘方平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news/161392/

《月亮的诗词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

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

“公安”一般称为“人民公安 "(英文:People sPublicSecurity),在中国一般称为“公安”的警察特指的是公安机关中的人民警察。“公安警察“是维护国家与公民安全的人民警察,简称“公安民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8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8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8
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中,我市坚持稳步推进,分步从培训、摸底、施策三项基础性工作做起,努力围绕“创建标准基层掌握、支部底数清楚明白、实施方案简洁明了”的目标,为下一步达标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品鉴!
2024-04-28
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

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

意识形态,哲学范畴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欢迎品鉴!
2024-04-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