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拣麦穗 张洁拣麦穗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2019-07-09   来源:知识百科    点击:   
字号:

【拣麦穗 张洁】拣麦穗课堂实录

张洁早期的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惠好考试网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拣麦穗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拣麦穗课堂实录

  《拣麦穗》(张洁)课堂实录

  时 间:<2006年10月27日下午>14:00

  地 点:深圳中学

  上课年级:高一

  使用教材:粤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

  教学指导:深圳市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

  执 教:深圳市翠园中学 钱冰山

  以张洁的《拣麦穗》为例谈

  忧郁是美丽的

  主持人:<钱冰山>老师是深圳市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在2004年至2006年两年间,以教学专家的身份被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和深圳市教育局联合公派到香港支援香港传统爱国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学,对教学和教改进行研究和指导,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影响很大。他是深圳市语文教育界优秀中青年教师的代表。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上一堂示范课,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下面就请<钱>老师上课,大家欢迎。

  师:刚才<程>老师的溢美之词让我非常惭愧。其实我很清楚,在座的各位老师才是我的榜样。

  我是在<程>老师的精心栽培下,才慢慢成长起来的,与优秀教师的差距还非常大,还有一

  段很长的路要走。今天我这堂课是为下面深圳中学<王>老师的精彩课堂拉开序幕,精彩的

  课堂在后面。与其说是示范,不如说是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批评指教。好,我们现在开

  始上课。

  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中国有一个成语大家非常熟悉——东施效颦,说的是谁呀?

  生:东施。

  师:东施效颦效的是谁呀?

  生:西施。

  师:她效颦好不好?

  生:不好。

  师:那谁好呢?

  生:西施。

  师:西施好在哪里?

  生:靓妹。

  师:她靓在哪里,请你们说具体一点。我靓不靓?

  生:(笑)靓,(笑)不靓。

  师: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杨贵妃、<王昭>君、貂禅和西施她们都是靓妹,她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那么西施主要靓在哪里呢?为什么东施效颦不美?效颦是什么意思?

  生:西施靓在忧郁,靓在忧郁这种气质。“颦”是皱眉头的意思。

  师:“颦”是皱眉头,是一种忧郁。西施是以忧郁见长的,忧郁是一种气质。你们忧郁吗?

  生:不忧郁。

  师:真的?啊,你们是阳光少年,所以不忧郁。美人她一忧郁,所以就更美。(出示投影:忧郁是美丽的)那么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忧郁的内容是美丽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初中学过的《诗经 蒹葭》,背得下来吗?

  生:背得下来。

  师:那好,大家一起背诵一遍。

  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不错不错。诗的后面应该是“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但是,我听你们这样一读,觉得不过瘾,应该要稍微慢一点,深情一点。

  老师深情的示范朗读了一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男同学说说是写的什么内容

  生:(男)爱情。

  师:是不是男孩子追女孩子呀?

  生:(男)是。

  师:追到没有?

  生(男):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追到呢?

  生:因为“在水一方”。

  师:那么女同学说说是不是写女孩子在追男孩子呢?

  生(女):不是。

  师:那一定是男孩子在追女孩子。

  生(女):对。

  师:那也不一定。在古代女子追求爱情还是很开放的。《诗经》里有很多诗都是这样的。追求美好的爱情,但是在水一方。这是忧郁的,也是美丽的,在文学作品中,这些内容非常普遍。那么到底什么是忧郁呢?忧郁是一种气质,与人的灵魂深处情感是息息相关。是美好事物悄然逝去的伤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是尊严、自由、人性远离却不可逆转的忧伤。是人类一种深情的高级情感。简单的说,忧郁是一种气质,是美好人性与现实的不协调,它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引起感情的共鸣。今天我们就以张洁的《拣麦穗》为例谈“忧郁为什么是美丽的”。

  张洁是继冰心之后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世界上那个最疼爱我的人去了》。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关于童年时代的那些回忆,往往充满苦涩,留恋的是那单一而天真的心境。”

  下面我们检查一下预习,请同学们翻开书68页,把课文的第一个片段和文章最后两段朗读一遍。

  生: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想请你们自己评价一下你们的书读得怎么样。

  生:还好,一般(学生自由的说)。

  师:觉得还好就是不满意,觉得一般就是还过得去。那么到底该怎样读呢?我们等会再来读。下面先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哪位同学先说?

  生:本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姑娘在以前拣麦穗的时候有一个遐想,给一个老头当媳妇,但是等她长大了,这个老头又死了。所以她怀念他,感激他,也有一些伤感。

  师:一个小姑娘有一个遐想,给一个老头当媳妇,她长大了,老头死了。她怀念他感激他。这是你的观点,其他同学呢?哪位接着说。

  生:文章以姑娘们拣麦穗开头,然后就讲了文中的我小时候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她的一个很纯真的原因就是她想吃灶糖。老汉对她也非常好。后来他们之间就互相疼爱。后来等小姑娘长大了,她明白这些情感的事情。但是卖灶糖的老汉还是对她非常好。再后来,卖灶糖的老汉去世了,姑娘也很伤心。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比前面的同学的概括多了一些内容,那就是先讲到了拣麦穗的情况。这很好,但是有一句话,我可以跟你商量一下。这句话是“他们之间就互相疼爱”,小孩跟老人互相疼爱,你觉得准确吗?大家觉得准确吗。

  生:不准确。

  师:这个我们是商量,不能一扳子把人给打死了呀。既然大家认为不准确,那应该用什么词语呢?

  生:关心、关爱。

  师:“关心、关爱”看起来比“互相疼爱”要准确些。好,还有那位同学自告奋勇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之所以叫做《拣麦穗》,更多的是注重作者在小时侯拣麦穗的时候伴随的那些遐想。我认为除了刚才两位同学说的一个卖灶糖的老汉给作者的怀念之外,更注重的是作者儿时拣麦穗时缝补的一些遐想的遗失,感觉忧郁,感到一些伤感。

  师:请坐下,刚才她的补充是说儿时的一些遐想和忧郁。三位同学是三个观点,我想还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其实这篇文章如果要用简短的话来概括内容,就是把最核心的内容抓出来,拣麦穗首先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在那个地区有一个拣麦穗的风俗,对不对。是什么风俗呀。

  生:拣麦穗。

  师:就拣麦穗的风俗?她们拣麦穗是为了做什么呢?

  生:备嫁妆。

  师:备嫁妆,出嫁,这与什么有关

  生:爱情。

  师:与爱情有关。

  这是第一个内容,写拣麦穗的风情。第二个是我小时侯与一个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如果要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内容的话,就尽量的抓住要点。我刚才说的两句话:一是拣麦穗的风情,一是我与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文章的内容。全文实际上是写了两个矛盾。那么是哪两个矛盾呢,我们先不说,我们看课文。

  莎士比亚说:“少女可以为失去的爱情而歌唱,守财奴却不能为失去金钱而歌唱。”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生:不明白。

  师:一个少女失去爱情是多么忧伤的事情,为什么还可以歌唱呢?

  生:忧郁是美丽的(笑)。

  师:啊,忧郁是美丽的。爱情是美丽的,那么守财奴为什么不能为他失去的金钱歌唱呢?

  生:那是忧愁。

  师:有同学说那是忧愁,其实守财奴他们的心灵是丑恶的,不值得歌唱。那么,莎士比亚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说忧郁是美丽的,首先要看是什么题材。东施效颦不好看,西施不用效都好看。这就是她有这个气质。所以忧郁是美丽的,首先要看选材。

  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个片段,我们要用简短的话来把第一个片段的两幅画概括出来。女同学读前面的,我读中间的,男同学读后面的。你们刚才说自己读书读得一般,现在就先改变一下,读慢一点,深情一点,预备,开始。

  同学们<和>老师分别读书。老师读书时特别注意示范作用。

  师:刚才我们又读完了一遍,应该说比开始要读得好一些。那么女同学说说,你们比男同学是读得好一些吗?

  生(女):是。

  师:那男同学你们说说是比女同学读得好一些吗?

  生(男):是。

  师:那我呢?

  生:(笑)我们读得好些

  师:(笑)啊!那好,那好,看来我得要好好向你们学习了,尽量把书读得更好。

  这个片段我们刚才说到了是写农村拣麦穗的风俗,是关于爱情的风俗。这里面有两幅图画,想想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两幅图画,第一幅图画是什么,第二幅图画是什么。哪位同学想好了?这位女同学,你看起来很机灵,一直想说,但没有机会,好,你现在先说。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画是说拣麦穗之前的姑娘们的一些遐想吧。

  师:拣麦穗之前?

  生:对。

  师:还没有拣就遐想了?是拣之前还是拣的过程中?

  生:在没有拣之前,先描述了一个场景,然后是一些姑娘的遐想。

  师:那这个场景怎么样?

  生:朦朦胧胧的吧。

  师:朦-朦-胧-胧-的-吧?好象自己不太有信心。那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

  生:文中有讲到“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这些,整个场景的构造有些朦胧。

  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的感觉非常准。要充满自信,好,继续。

  生:第二个场景是这些姑娘在出嫁的时候另外的一些想法。

  师:什么想法?

  生:现在的一切跟当时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师:不一样,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变了味”。

  生:对,就是感觉很失望。

  师:好。谢谢,有没有哪位同学补充的,或者提出不同的想法来。

  生:我觉得第一个场景应该是写那些姑娘们拣麦穗时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师: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前面的同学说是拣麦穗前,你说是什么时候呢?

  生:拣麦穗的时候。

  师:一个是说拣之前,一个是说拣的时候。好,继续。

  生:然后是作者对那些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吧。

  师:对那些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那她们有什么命运呢?她们不是幻想爱情了吗?

  生:嫁出去时幻想与现实不一样。

  师:嫁出去时幻想与现实不一样。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有没有其他的新观点?

  生:(思考)

  师:一个是爱情的幻想,一个是幻想与现实的距离。好,谢谢。其实就是这样的两幅图画。第一个是:远处是月残星疏的清晨,姑娘们跨着篮子拣麦穗,一边拣,一边在心中畅想未来的美好爱情。这有点像那个挤牛奶的女孩,听说过这个女孩的故事吗?

  生:听说过。

  师:挤牛奶的女孩挤了牛奶,然后去卖钱,买布,做漂亮的裙子,然后就可以跳舞,然后就可以嫁给王子。最后竟然跳起来了,结果牛奶就泼了。故事是这样的。第二个是:当姑娘们辛辛苦苦的拣,辛辛苦苦的缝,一边缝进自己的爱情幻想,精心的准备嫁妆,结果嫁出去的时候全都变了味儿。

  两幅图画就是这样的。(出示投影)幻想中爱情温馨的美丽图画,现实中爱情失落的忧郁图画。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片段,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同样在这个片段里,写我和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有两幅图画。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好了的,同样是两幅图画,它的事情是“我”与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看怎么样概括这两幅图画。好,这位同学,我看你的眼神就是还想继续表达。请。

  生:我觉得是描述了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

  师: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那么还有一幅图画呢?

  生:作者痴想自己以后出嫁时的一些场景。

  师:好,谢谢。还有哪位同学来表达。干脆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这样比较好些。好,这位男同学,你来说,你坐在这位女同学的旁边,应该主动些,她刚才回答得那么好,下面看你的了。

  生:我觉得第一个画面也是写她与那个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然后第二个画面是当她说她要做老汉的媳妇时的那句话传到老汉的耳朵里时的场景。

  师:那么她跟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有没有发展下去呢?

  生:(沉思一会)有。

  师:一直继续下去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生:结局是老汉最后去世了。

  师:老汉最后去世了,他们这个爱情故事也划上了句号。好,再请一位女同学老说说,不要紧张,没有关系。

  生:我也觉得最开始是天和老汉互相体贴,爱护,然后就是老汉去世了,他们的爱情就结束了。

  师:结束了,结束之后她还有没有想法呀?

  生:她可能会对老汉有一些淡淡的思念。

  师:淡淡的思念。是淡淡的思念还是浓浓的思念呢?大家说说看。

  生:浓浓的。

  师:这个故事的第一个画面是她与老汉之间的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一个老,一个少,童话般的,童话般就是纯洁的意思。第二个画面就是老汉去了,她常常怀念他,常常想起那个承载着她的童年爱情梦想的那个猪肚一样的烟荷包。怀念烟荷包就是怀念老汉,怀念那份纯真的感情。(出示投影)“我”享受拥有的童话爱情的美丽图画;“我”怀念逝去的童话爱情的忧郁图画

  师:我们在进入课文分析之前说过,文章讲的一个风情,讲的一个故事,实际上揭示的两个矛盾。讲了姑娘们和我两类人。姑娘们幻想爱情,有没有得到爱情呢

  生:没有。

  师:(激动状)谁说没有呀,她们嫁出去了,还没有得到爱情拉。有没有得到她们幻想中的爱情呀?

  生:没有。

  师:那“我”幻想的童话般的爱情有没有享受到呀

  生:没有。

  师:(忧郁状)没有哇,那灶糖谁吃了呀?“我”的童话般的爱情是不是就想吃灶糖呀。

  生:是。

  师:有没有吃到灶糖

  生:有。

  师:有没有享受到爱情的幸福呢?

  生:有。

  师:但是“我”的这种童话般的爱情随着老汉的去世后划上了一个句号。文章就揭示了这样两种矛盾。我们借用一句流行的话,意思大概是:不求天长地久……

  生:只求曾经拥有。

  师:我把这句话一拆分,稍为加工,变成两句话,成为本文揭示的两种矛盾。(出示投影)关于真爱的两个矛盾:曾经痴想,但不曾拥有(矛盾一)曾经拥有,不能永久(矛盾二)。这是文章的内容。我们从关于真爱的两个矛盾来看,忧郁是美丽的。忧郁是美好的人性与现实的不协调。有了好的内容,如果说没有好的表达形式,那么它的感染力也会大大的打折扣。

  张洁的散文从内容上讲是一种淡淡的忧郁,从语言形式上讲同样有它独有的特点。我们学冰心的散文,感觉到它非常素雅,非常空灵;学朱自清的散文感觉到非常温馨、朴素。而张洁的散文有学者是这样评价的。

  著名学者黄秋耘在评论张洁的文章时这样说:“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优雅而娟秀的淡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笼罩在一层由温柔的伤感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朦胧薄雾”这个词,刚才同学们提到过,但这样笼统说比较抽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语言形式。作家汪曾祺说:优美的抒情文章,不在于怎么炼词,而在炼句。张洁的散文在语言形式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她非常讲究断句。说到断句,我先补充一点。

  <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师,他在《伤逝》里面是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想写,我将写下我的后悔和悲伤,为子君,为自己。”这句话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我想写,我将为子君和我自己写下我的后悔和悲伤。”<鲁迅>先生把状语往后面一放,而且还断开成“为子君,为自己”,那么这种情绪的表达就更加充分了。我们再看鲁迅的散文《秋夜》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我家的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句话原本就可以更简单的说:“我家的后园有两棵枣树。”如果是你们这样写,<那你>老师会说“罗嗦”,而鲁迅写就会说“妙”。那鲁迅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强调。

  师:强调什么?

  生:强调枣树。

  师:强调枣树?为什么强调枣树?其实这种单调的重复是反映内心的压抑和郁闷。这是断句在<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表现。在文学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那是关于唐代杜牧的诗歌《清明》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清明时节……”预备齐。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

  师:有好事者对这首诗进行了新的断句,结果就变成了另外的样子。那他是怎么断的呢?由于时间关系,这里我直接告诉你们,是这样断句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怎么样?有没有味道?

  生:有。

  师:他是在原有的字句的基础上,重新断句,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而且表情达意更有一番味道。你们回去后还可以想想,通过断句把它变成一个独幕剧。接下来我们看本文在断句上有什么特点。首先我举例:68面有一句话,“月亮,像是偷偷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回到天边。”看到这个句子里有一个逗号,这个逗号可不可以去掉?

  生:不可以。

  师:谁说的?可不可去掉呀?

  生:可以。

  师:去掉后完全没有关系呀。为什么要加一个逗号呢?我们先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去文中去找相类似的句子。

  生:阅读课文,找相类似的句子。

  师:找到没有?

  生:找到了。

  师:好,那位女同学先说。

  生:“我站在土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师:好,请坐下,那位同学继续说。

  生:“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师:好,请坐下,其他同学继续。

  生:“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

  师:都是女同学回答的,男同学呢?

  生:“他那残留在半个葫芦后头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师:好,请坐下,男同学来。

  生:“我让我娘给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大家笑)

  师:还有没有?

  生:“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我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生:“我常常想起他……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扔到哪里去了。”

  师:刚才同学们找了这么多,这些句子中的逗号都是可以去掉的。对不对?为什么要加这个标点?我们可以仔细的读一读,来体会一下有什么变化。“月亮像是偷偷睡过一觉”,“月亮,像是偷偷睡过一觉”。同学们把自己找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揣摩一下。哪位同学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好,请这位同学你先来。

  生:这种变化在朗读的时候非常有韵律的美。

  师:有韵律的美。那这种韵律主要体现在哪里?

  生:首先这篇文章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句子中加一个逗号,使读者在朗读的时候会把节奏放慢一点。非常适合作者想要给读者营造的那种气氛。

  师:停顿一下,舒缓一下,就像在音乐里面的休止符一样。文中的这个“多余”的标点,尽管不是句号,只是一个逗号,实际上是增加一种顿挫,适合表达这种忧郁的感情。如果你们急忙跑到办公室里说:“老师我很忧郁”(急促且激动的语气),你这是忧郁吗?或者“老师我很忧郁”(激动但语调很悠长),你这是忧郁吗?或者说:“老师,我,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语气平静,语速稍缓)(学生笑)这是不是忧郁呀?或者说:“老师呀——我好——忧郁呀——”,这是忧郁吗?(学生笑)。恰当的停顿增加一种顿挫。多一个标点,把语气打断,不让你一口气把话说完,适合表达这种忧郁的情感。就像前面提到的鲁迅的《伤逝》一样。这是断句在张洁散文里的特点。

  我们再看段落有什么特点,如果你不能一下子发现,我们可以往后面翻看《我与地坛》,随便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不同之处。

  生:《我与地坛》段落很长

  师:很准确。同样都是表现一种淡淡的忧郁,但在段落的安排上迥然不同。本文的段落有什么特点呀?

  生:短、小。

  师:不仅仅短、小。我们看第一、二个段落。你仔细研究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实际上就是一句话。

  师:很准确的抓住了这个特点。一般人在读书时很少这样去关注和研究。原文的“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拣麦穗这回事。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的那段往事。”原本就是一句话,或者两句话,作者却安排成两个段落。 在朗读的时候,这个气流是不是有了停顿呀。

  生:是。

  师:我们再看结尾部分。它很多段落其实就是一个句群,或者是一个段落。还有中间部分,也是这样的。这样多而短的段落在语气上有什么变化呀。如果我们在朗读时,什么样的停顿最长,什么样的停顿最短?

  生:段的停顿最长,其次是整句,再次分句。

  师:还有逻辑的停顿等。作者通过段落短而多这种形式,把那种淡淡的忧郁的情感慢慢慢慢的表露出来,一点都不着急。如果你很着急的话,那不是忧郁,那是悲愤,或者是痛苦,或者是激动。忧郁的情感,表达时的节奏是比较舒缓的。这是在段落安排上的特点。

  我们再看语言。张洁的文章在语言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铺陈。知道什么是铺陈吗?

  生:不知道。

  师:简单的说就是不搞那些排比句。像朱自清的文章就很很多的排比句,如《春》《荷塘月色》等,而张洁的文章是看不到这些排比句的。下面我们来看例句,当姑娘们怀着美丽的爱情幻想,嫁给一个与幻想变味的男人时,有一个句子是这样的:“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我们一起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的是“依依顺顺”,而不是“高高兴兴”,或者像祥林嫂那样反抗着,撞着墙,挣扎着。祥林嫂反抗再婚是典型的情节,而文中的姑娘们却是“依依顺顺”呢?

  生:(学生在思考)

  师:她们出嫁是不是人生一件很美丽的事情呀

  生:是很美丽。

  师:但是她们在出嫁时发现自己的爱情幻想是不是有点变味呀,内心是不是有点忧伤呀。

  生:是。

  师:那应该说她们忧伤的失望的嫁了出去呀?为什么说“依依顺顺”呢?这位男同学先说。

  生:如果直接说忧伤地嫁出去,它的意境有点肤浅,用“依依顺顺”可以表达一种忧伤,意境比较含蓄,可以感觉到。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忧伤藏在里面。但我还是觉得不过瘾,哪位同学再来,深中的同学应该是全市最好的学生呀。不要怪我没有水平,你们应该把你们的观点尽情的表达出来呀。

  生:我觉得应该是认命吧。

  师:认命应该是失落的嫁出去或者是平静的嫁出去呀。祥林搜当初不是拼命反抗自己的再婚吗?最后反抗无效,就只好认命了,也过了几年平静而快乐的日子。《祝福》看过吗?

  生:没有。

  师:那我简单的说下情节。在封建社会妇女再婚是很不容易的事,祥林搜被婆家逼着再婚时,她拼命的反抗,最后一头撞向香炉,额头上留下了一个永远的疤痕。最后反抗无效,就只好认命了,但也过了几年平静而快乐的日子。但毕竟是反抗了呀。或者依你所说的“认命”,那就干脆高兴地或者平静地嫁出去啊。

  生:但是她已经认为她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呀。

  师:我打个比方。你是不是深中超长班的学生呀

  生:不是。

  师:你想不想去超长班?

  生:想。

  师:但是你现在没有在超长班,你可以痛苦,你也可以高兴。我看你在现在这个非超长班,也是满高兴的呀(学生笑),你是不是也认命了呀。(学生笑)那些姑娘们为什么不是高兴的出嫁,而是“依依顺顺”呢?哪位同学再来说。

  生:我觉得用“依依顺顺”这个词主要是表现农村妇女婚姻的悲哀

  师:回答得比较好,但我感觉还是不到位。看来这个问题比较难,没有关系。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她们强烈的反抗着,好象又感觉强烈了些,太痛苦了。如果说高兴的嫁出去,好象也高兴不起来。她们少女时代怀着美好的梦想,拣了那么多麦穗,准备了那么多嫁妆,但一嫁出去时,发现全变味了。面对这种现实,她们是很无奈的,那无奈怎么办,只有平静的接受,在无奈之中平静的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依依顺顺。一种淡淡的忧郁在里面。其实我们可以把这句话铺陈一下:“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为了她们曾经美好的梦幻,为了她们失落的爱情幻想,为了……”简单说就是在句子后面用一组排比句来形容下。这也没有什么大的妨碍呀。但是张洁的散文在语言上就是不事铺陈,语言很平实。

  我们再看小姑娘拣麦穗时,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这在小姑娘眼里是非常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什么也不铺陈一下,描写一下呢?

  生:(学生思考,但不得要领)

  师:我是这样想的: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蝴蝶在我眼前飞呀飞,我追逐蝴蝶的身影,仿佛追逐我心中的美梦;蚂蚱在我眼前舞蹈,我踏着蚂蚱的足迹,仿佛走在快乐的天堂。

  生:(大笑)

  师:这也没有错呀。小姑娘不就是喜欢好玩吗,这不正是好玩吗。这是一种喜悦。忧郁我们可以不铺陈,难道喜悦我们也不铺陈吗?我们再回想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像这样的语言,在张洁的散文里是看不到的,她的文章是淡淡的,很普通的语句。一个词,一句话带过,不展开,不铺陈,很平实,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郁。我们再看开头部分,描写拣麦穗时的环境是“月残星疏”,后面描写一个小火柿时是“红得透亮”。这个“红”我们可以用很多语言来形容,但作者只用了一个“透亮”来形容。“月残星疏”可不可以说“月明星疏”或者“月淡星疏”呢?“残”美不美?

  生:美。

  师:但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忧伤、忧郁。“淡”呢?

  生:朦胧的美。

  师:文章整个色调也是很淡雅。那么红的颜色,只用一个“透亮”,也显得很淡了。而“月残星疏”更是非常淡雅,几乎不带颜色。在张洁的文章中,色调非常淡雅。

  正是有了这种舒缓的语气,淡雅的色调,平实的语言,就构成了一幅朦朦胧胧的画面,表达了忧郁是美丽的情感。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学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故事,进一步体会张洁的这种语言特点。

  (出示投影)语言练习:根据张洁文章的语言特点,根据故事,续写一句话。

  张洁有一次去外地出差,在旅馆里只有她一个人,刚好她病了,到了中午,她想如果不下去吃饭也没有人管她,所以还是去了,去得比较晚。食堂里没有人,但一个大师傅在等她。桌子上一个笼子,倒扣着,她打开一看,一碗非常满的面条。她看大师傅的表情,好象非常殷切的希望她吃得满意。可是她刚吃了一口,就发觉这面条非常糟糕,非常咸,不能下口,她回头看大师傅脸上的表情,只好装做很谗的样子,把面条狼吞虎咽的吃了。第二天她想,昨天去晚了,大师傅准备了难吃的面条,今天早点去,可以自由选择,准能避开那难吃的面条。但她去了以后,又是那笑容满面的大师傅,大师傅受到她昨天的鼓舞,更大的一碗面条等着她,她只好硬着头皮又吃掉了。如是再三。在她离开旅馆的时候,

  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故事看,张洁内心忧郁吧,大师傅善良吧,面对善良的大师傅,内心淡淡忧郁的在张洁会说什么呢?会怎么说呢?

  生:(学生思考)

  师:面对这种事情到底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说。哪位同学先来“抛玉引砖”呢(学生笑)

  生:唯一值得我回味的是那碗面条。

  师:是那碗面条还是那件事呢?

  生:说不大准。

  师:哪位同学继续?请那个带眼睛的看起来很有学问的同学来说说。(同学笑)

  生:我觉得她说的是:你的笑容是这碗面最好的调味品。

  师: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生:因为她就是看到他的笑容才吃下去的。

  师:张洁此时的内心感觉是喜悦还是淡淡的忧郁?

  生:淡淡的忧郁。

  师:根据张洁的语言特点来讲,她会这样说吗?

  生:不会。

  师:这个有点难度呀。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看张洁是怎么说的:(出示投影)“我还会再来,我知道,那个时候,会有一碗同样的面条在等着我。”

  生:(笑)

  师:能体会到其中的一种淡淡的忧郁吗?对善良的人性,她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她的忧郁,从这种语言,从这种断句,从这种丝毫没有形容词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就这样很真实的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了。

  诗人顾城有一首很有名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生:(一起跟着说)“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师:一起再朗读一遍。

  生:“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师:这是一种人性的力量,也是一种忧郁的美丽。那么张洁用她那双黑色的眼睛在寻找什么呢?

  生:(学生在议论)

  师:我不给你们答案,留给你们回去继续思考。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2006年10月27日>下午于深圳中学

  《捡麦穗》课堂实录——一堂令人震撼的语文课

  陆波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笑一笑。

  生:嘿嘿。

  师:不要紧张,无须做作,今天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一起把他们视若空气如何?

  生:呵呵。

  师:下面有请班上汉字书写最不好看的同学来黑板前听写几个词语,谁来献丑?

  一生起身。

  师:好,人生就需要这种不怕丑的勇气!听好了,写在黑板上,老师只说一次的哦:首屈一指。委曲求全。披沙拣金。捡拾珠宝。

  该生准确书写。

  师:同学们不妨看一看,比一比,该同学写对了没有?

  生:全部正确。

  师:不简单,确实不简单。这同学你可以笑了,对着班上同学冁然一笑抑或粲然一笑,然后请你含笑下台。字写得差又有什么关系?语文教学又不是培养书法家。你们知道老师最感自豪的是什么吗?老师我音不标准,但是话说得好;字很差,但是文章很漂亮:人很丑,但是心地很善良。

  生:哈哈。

  师:好啦,言归正传。请同学们盯着黑板琢磨琢磨这几个词语,“首屈一指”直译是什么意思?

  生:首先弯下大拇指。

  师:那么,这个成语中的“屈”应当是什么意思?

  生:弯曲。

  师:再看第二个成语“委曲求全”,一个人想要保全自己,在“天下无如吃饭难”的中国,肯定要饱受——

  生:委屈。

  师:有“弯曲”的意思偏偏写成“首屈一指”,明明是受尽委屈,却硬要说“委曲求全”,汉语啊,汉语,想说爱你——

  生:不容易!

  师:还有两个词语,请同学们进行解说。

  生:“披沙拣金”就是用手扒开沙子,然后把金子……

  师:捡起来还是挑出来?

  生:挑出来。

  师:那么,捡拾珠宝、捡东西、我在地上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是挑出来还是捡起来?

  生:当然是捡起来。

  师:知道这堂课我们将要学习哪篇课文了吗?

  生:《拣麦穗》。

  师:有请班上汉字书写最有体的同学上来书写课题。

  一生上台。

  师:写得好不好?

  生:好!

  师:三个字,一个楷书,也叫真书,两个隶体,明显秦隶,超有创意,不容易,不容易,掌声鼓励!因为任何独立特行一枝独秀的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全体鼓掌。

  师:这个标题该同学是按照教科书写的,他写得对不对呢?

  生:不对。

  师:恭喜说”不“的同学,真的恭喜你们!不迷信名人,不盲从课本,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靠自己的头脑想事情,你们已经比后面在座的很多语文老师都要强多了!

  展示幻灯片:这是俄罗斯著名的油画《捡麦穗的女人们》,请注意,咱中国的国情和以前的俄罗斯国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师: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时间两分钟。

  展示幻灯片(一)快速阅读的方法

  A。不出声。

  B。不回视。

  C。整体阅读,一以贯之。

  展示幻灯片(二)两点要求

  1。以题见义。

  2。因文思情。

  老师纠正标题,然后在黑板上完成板书——

  捡麦穗 ——捡人生之悲

  ——捡人性之美

  两分钟后。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用配方法把文章标题扩充完整。捡麦穗,文章写了谁谁谁捡麦穗呢?

  生:姑娘们捡麦穗。

  师:还有呢?

  生:大雁,也就是“我”捡麦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跨越代沟,摈除隔膜,遥思悬揣,善加捉摸,姑娘们为什么要去地里捡麦穗?

  生1:因为贫穷。

  生2:为了生活,不,为了生存。

  生3:想为人生唯一的而且还不大可靠的幸福期盼——出嫁,攒下一朵红花、一尺红布。

  师:说得很好啊,对那个时候的农村姑娘来说,她们除了痴想一下出嫁的幸福,还能想什么呢?她们除了去地里捡拾麦穗,还能干什么呢?参加社团活动吗?超级女声海选吗?去香港纠缠刘德华吗?坐在肯德基里吹着舒爽的空调凉风啃鸡腿吗?

  生齐读一文段:在那月残星疏的清晨,挎着一只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跟着割麦的人走去捡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

  生齐读二文段: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又想的是什么?

  师生齐读三文段:唉,她还能想什么?

  师:她想的是什么?问天,天不应。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生:她想的是温饱,她想的是幸福,她想的是美好的生活……

  师:当她走回那孔破窑的时候,她又想的是什么?问地,地无声。请同学们自主分组,进行讨论。

  生:她想的是我的家为什么如此破败,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如此无奈,同生天地间,对比何痛哉!良多感慨,凄凉伤怀……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好!唉,她还能想什么!几多伤怀,万般无奈,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对她们给予一点关爱。问天天不应,问地地无声,问皇帝还不如省点力气养精神!

  生沉思。放幻灯。

  天下百姓就是供盘剥的猪狗,任践踏的蝼蚁。

  ——中国《帝王心经》

  我活着,但求称心如愿;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

  ——法国·路易十五宣言

  师:黑格尔说,人类并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因此,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学们学过历史,当不忘历史:我们的农民起义为什么总是反复?我们的社会为什么总难进步?我们的人民为什么总是痛苦?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富裕?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说——

  生:因为人心有着太多的私欲!

  生:因为统治者太过残酷与狠毒!

  生:因为帝王缺乏人性太冷漠!

  生:因为百姓依依顺顺太麻木!

  师:对极!高高在上的人没心没肺的冷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帝王非人,视人命如草芥。在中国,哪个朝代的帝王不是穷奢极欲,哪个时候的百姓不是凄苦无助?请看这卖灶糖的老头,漂泊的人生苦旅——

  展示幻灯。

  师: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善良的百姓。他们知足安贫,他们敬天畏命,他们逆来顺受,他们无欲无求。但是——

  师生齐读: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生: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为后文蓄势。

  生:这段文字运用了以乐写哀的手法,用小火柿子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倍显卖灶糖老汉生命的孱弱无力。

  师:是呀,是呀。小小的柿子尚且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可是人呢?天自苍其苍,人自老其老!亘古迄今,有谁在乎过小百姓的七情六欲?有谁关心过老百姓的生老病死?他们不争不抢地活,无声无息地死。无欲无求,无怨无尤,来如水流,去似风走。活着,尽显人性的美好;死了,让同样善良的人把他记挂在心头。如果说坏人有可能不得好死的话,为什么好人总是不得好活呢?

  生深思。发放课外辅助读物。共三篇文章:屠格涅夫《白菜汤》、韩春玲《含泪活着》、余华《活着》。

  白菜汤

  屠格涅夫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农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问他的母亲。

  那母亲在家里。

  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也阴暗,眼睛红肿着。……然而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像在教堂里一样。“呵,天呀!”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西!……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她死掉了九岁的小女儿之后,她很悲痛,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的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下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得有盐呢。”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

  含泪活者

  ——韩春玲

  张一凡大学毕业后,东奔西走一个多月,也没有找到工作。哥哥去深圳打工了,随后母亲也去了那里,张一凡都快半年没见到母亲了,大后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他决定前往深圳,给母亲过生日。

  给母亲准备什么礼物呢?坐上开往深圳的火车后,张一凡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可他身上只有一百多元钱了,或许只能买个便宜的蛋糕了。

  可张一凡马上又觉得不妥,因为这次生日非同寻常,是母亲的六十大寿。此前哥哥和他通过电话,说母亲太辛苦了,要好好地给她过个像样的生日——这一次,究竟给母亲送个什么礼物好呢?

  火车到了深圳,已是深夜,张一凡走出站台,只见迎面走来了一个女子,她走到张一凡面前,客气地说:“先生,住店吗?一晚上五十元。”

  张一凡没有搭理她,只顾朝前走。

  此时此刻,张一凡很矛盾:没找到工作,他觉得没有脸面去见母亲和哥哥,所以在火车上,他暂时没给母亲和哥哥打电话,他有个打算,看能不能在深圳找个工作,这样一家人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而且,找到了工作,这才是送给母亲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呢!

  那女子仿佛看出了希望,继续跟着张一凡,说:“先生,我们还可以帮忙介绍工作呢。”张一凡听到这话,立刻停了下来,又看了看那女子,问:“你们真的介绍工作?”那女子看到鱼儿马上就要上钩了,高兴得两眼放光,说:“是啊,是啊,我们和几个人才中心都有联系的,可以搭桥牵线,这样比你一个人乱闯强多了,而且,介绍工作,我们从不收钱的。”

  就在这一瞬间,张一凡打定了主意,说:“房钱再便宜点?”

  女子笑了笑,说:“先生,你也知道,深圳是什么级别的城市,即使是最差的旅馆,都是一晚上一百多,而我只收你五十……”说着,她看了看张一凡的脸色,见他很为难,便改口道:“这样吧,我看你也不容易,再让你十元,四十元,这是最低价了。”

  “好吧。”张一凡答应了一句,其实,他在想,以他手里的钱,还可以支撑三天,假如在这三天里找到了工作,那就马上给母亲打电话。

  女子很热情,她一把拉过张一凡的拉杆箱,和他拉起了家常。言谈中,张一凡得知,女子叫曹芳,湖北人,来深圳一年多了,平时的工作就是来火车站拉客,就这样,两人边走边聊,一会儿就到了曹芳停三轮摩托的地方,张一凡上了车,晃晃悠悠地走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停在一栋破旧的楼房前。曹芳下了车,用一根锈迹斑斑的铁链子把三轮锁好,然后招呼道:“走吧,我们上楼。”

  两人来到楼上,张一凡这才意识到,这里不过是个家庭旅馆而已。果不其然,房门一开,张一凡走进去一看,见客厅里摆满了床,只留了一个狭窄的过道,曹芳小声说:“你稍等片刻,我去安排一下。”

  曹芳走了出去,随手带上了门。

  张一凡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借着昏暗的月光,张一凡看到一边还有一个卧室,里面也摆了三张床,都是上下铺的,而且,每张床上都睡着人。除了床之外,房间里的空隙实在是很小了,只能供人艰难地通过。

  就这样,张一凡在过道里站了大约五分钟,曹芳进来了,说:“你过来吧。”张一凡跟在曹芳身后,穿过客厅狭窄的过道,来到一个很小的屋子,刚进去,一股酸酸的气味扑面而来。曹芳拧亮了灯,张一凡这才看清,这是一间厨房,摆了一张上下铺的床,床边摆了张桌子,还有一些锅灶、餐具什么的。张一凡有些懊恼,回头对曹芳说:“这就是你说的旅馆?”

  曹芳点点头,说:“别的我不说,明儿你可以去附近问问,一百元钱的,是个啥条件;再说,你住这儿,不就图个便宜吗?来,你交钱吧。”曹芳收了钱,从张一凡身边挤过去,到一个柜子里拽出一床被子,抱在怀里,然后走出门去。

  张一凡累极了,倒在床上就睡,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九点多了。张一凡从铺上走下来,活动活动身子,走出狭小的厨房,来到客厅,看看四处,发现借宿的人都走了,他就喊了一声:“老板!”

  曹芳正在楼下,她答应了一声。

  张一凡暂时还不想去见母亲和哥哥,他也知道,不能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曹芳的身上,她之所以答应可以帮着找工作,其实也就是诱使客人住店的一个幌子。张一凡对曹芳说,今晚他还住这里,并向他打听了去人才市场的路径。

  人才市场不大,很乱,很嘈杂,等着找工作的大多是农民工,所找的也不过是搬砖、和泥等又脏又累的活儿。逛到中午,张一凡又累又饿,他买了两个火烧,草草地填饱肚子,然后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望着市场上混乱的人群,心想:明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把找个像样的工作当作生日礼物送给母亲,这已经很不现实了。

  张一凡的手伸进口袋摸了摸,兜里的钱,他很清楚,只剩下五十二元了,这点钱,也许连个生日蛋糕都买不了,怎么办?他望了望面前的人才市场,愣了片刻,毅然站起身来,走进了人群中。他找了个活儿,往楼上搬运沙子、石子等装修材料。收工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由于很少干这种体力活儿,此时的张一凡就像一摊烂泥,连站立的气力都没有了。不过,一场活儿下来让他挣到了一百二十元钱,给母亲买个蛋糕应该够了。

  回到曹芳的“旅馆”,张一凡泡了包方便面,吃完就睡,但是,这会儿,第一次挣到钱的兴奋还在,虽说累得要命,但怎么也睡不着,张一凡索性拿出手机,写了条短信:“妈,您现在在干什么?睡了吗?对了,您的风湿性关节炎好点了吗?”

  过了一会儿,母亲回短信了,张一凡赶紧打开,只见上面写着:“一凡,妈这就想睡呢,你放心,我的关节炎好多了。你的工作有眉目了吗?不用着急,慢慢找,手里没钱了就吱一声,我让你哥给你汇去。”

  看完短信,张一凡心里酸酸的,他特意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母亲短信回额定挺快的,要知道,半年前母亲根本不会写短信,但长途电话太贵了,为了省钱,一有空母亲就练习写短信,现在已经很熟练了。

  第二天,张一凡收拾了一下,退了房,然后就去街上买蛋糕,他计划好了,等买了蛋糕后就给哥哥打电话,说自己已经来深圳了,想给母亲过生日。附近没有蛋糕店,张一凡走了很多路,买到蛋糕后,他打哥哥的手机,哥哥告诉他,自己马上从班上回家,并说了住址,要张一凡打的过来。

  张一凡叫了辆三轮,很快就到了哥哥说的地方。一下车,张一凡就傻眼了,母亲和哥哥住的地方,居然和曹芳一个大院,更让他目瞪口呆的是,按照门牌号一找,竟然摸到曹芳的“旅馆”里!

  张一凡见到曹芳时,两人全都愣住了,倒是曹芳先开了口,说:“你——你是三平的弟弟?”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张一凡的母亲从楼上屋里走了出来,往下一看,看见了张一凡,老人惊喜交加,叫了起来:“一凡,是你呀——”张一凡大惊失色,结结巴巴地说:“妈,您一直住在这儿吗?”母亲不知儿子一见面为何问这话,茫然地点点头,说:“是呀,一凡,你咋问这话呢?”

  曹芳快速反映了过来,冲楼上张一凡的母亲大声说:“阿姨,您先回屋歇一会儿,我买了些东西,还在外面,让一凡先搬上来。”说着,她拉着张一凡疾步走出了屋子,到了外面,张一凡文道:“曹芳,你是——”

  曹芳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你哥哥的女朋友,我们刚认识三个月,你哥和你说起过吗?”张一凡摇摇头,说:“没有,可——我是说,平时你和我妈就住在这里?”

  曹芳点点头,解释说,张一凡的哥哥在工地上干活儿,晚上就挤在工地的大通铺里,而张一凡曾经住过的这个“旅馆”,是他哥哥张三平租来的,他们开发成了“旅馆”,平时曹芳去火车站拉人住店赚钱,而张一凡的母亲则一直在捡破烂……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供张一凡上大学。

  刹那间,张一凡明白了,说:“前天夜里,还有昨天夜里,你很我妈住哪里了?”

  曹芳背过身去,抹着泪说:“我俩就住在大街上,要是客人多,家里占满了,我俩一直这样,都习惯了……不过,一凡,回到家,可千万别和你妈——还有你哥哥提这事儿,就当什么也没发生好了。”

  张一凡噙着眼泪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我住家里床上,妈妈,还有你睡大街,你说这……”他再也说不出话了,惟有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活着

  ——余华

  十年前,我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

  那天午后,我遇见了一个老人和一头牛。老人对着牛吆喝:“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

  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原来他是想让牛以为还有别的牛在耕田,这样老牛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了。

  慢慢地,这位老人和我一起坐在树下,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四十多年前,我爹和我,是远近闻名的阔老爷和阔少爷,我女人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有钱人的女儿。我是我们徐家的败家子,用我爹的话说,我是他的孽子。上私塾时我从来不走路,都是我家一个雇工背着我去,放学时他已经恭恭敬敬地弯腰蹲在校门口了,我骑上去后拍拍雇工的脑袋,吆喝一声:“长根,跑呀。”这个叫做长根的雇工立马就跑起来了。

  我长大以后喜欢往城里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既嫖又赌。还经常让一个胖胖的妓女背着我去逛街。胖妓女背着我经过丈人的米行时,我还忘不了跟丈人打个招呼,我丈人的脸都让我丢光了。

  那时候,我儿子有庆还没出来,我女儿凤霞刚好四岁。家珍怀着有庆快六个月了,家珍是个好女人,我这辈子能娶上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了一辈子换来的。家珍对我从来都是逆来顺受,我在外面胡闹,她只是在心里打鼓,从不说我什么,和我娘一样。

  我跟我爹年轻时候一样,我祖上原来有两百多亩地,我爹输了一百多亩,我总想把我爹年轻时输掉的地赢回来,但实际上我总是输,然而我却屡败屡战,愈战愈勇。

  刚开始输了我当场给钱,没钱我就去偷我娘和家珍的首饰,连我女儿凤霞的金项圈也偷了去。后来我干脆赊帐,我也不知道自己输了多少,债主也不提醒我。

  我最后一次赌博时,家珍来了,一声不吭地跪在我面前,让我跟他回去。我给了她两巴掌,然后对她又打又踢,最后让旁边的闲人将她拖出去了。那天晚上,家珍孤身一个怀孕的女人走了十多里夜路回了家,而我也将我祖辈留下的家产全部输给了一个叫龙二的人。

  我想吊死自己,又怕死,只好回家了。一夜之间,我瘦了整整一圈,眼都青了。回到家,我娘都不认识我了。我一想到家珍昨晚来劝我回家,我却对她既打又踢,现在还把家当输了个精光,便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说:“家珍,我完蛋啦!”

  我告诉她们我把家产输光了,她们哭了,但没怪我,还心疼我,家珍一边替我捶背一边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

  后来爹知道了,他那边骂我“孽子”,这边我女儿凤霞推门进来,又摇摇晃晃地把门关上,对我说:“爹,你快躲起来,爷爷要来揍你了。”凤霞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护着她爹,就是看着这孩子,我也该被千刀万剐。

  我爹没揍我,他才到门口就气昏过去了。爹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天,三太内后我被我娘叫到爹床前,爹对我说:“福贵啊,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我把一百多亩地,还有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们就会送铜钱来。我老了,挑不动担子了,你就自己挑着钱去还债吧。”

  一共三担铜钱。第二天,我就挑着铜钱走十多里路进城去还债。龙二看到这些铜钱,皱眉说:“你这不是自找苦吃,换些银元多省事。”

  一天下来,我的绸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渗出了血。我一个人往家里走去,走走哭哭,哭哭走走。到这是我才知道爹为什么不要银元偏要铜钱,他就是要我知道这个道理,要我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这么一想,我都走不动路了,顺势在道旁树下蹲下来哭得腰里直抽搐。

  接着,我们从几代居住的屋子里搬出去,搬到茅屋里去住。龙二住进了我的家,占了我家的田。搬家的那天晚上,我爹从粪缸上掉下来,死了。

  我爹死后十天,我丈人带人抬着轿子打着锣鼓来接家珍,要她与我一刀两断,家珍不愿意,但拗不过父亲,,便坐上轿子跟他回娘家了。

  家珍走后,我找龙二借钱,龙二没有借钱给我,而是租给我五亩好田。我从没干过农活,学着村里恩的样子干活。看得见的时候我都在田里,到了天黑,只要有月光,我还要下地,我要养活全家人,我必须勤劳。

  我娘心疼我,也跟着我下地干活,我不让。凤霞天天坐在田埂上陪我。日子虽然过得又苦又累,我心里反而踏实了。我想着照我这么干下去,徐家总有一天会重新发达起来的。

  就这么过了三个来月,长根拄着一根枯树枝,破衣烂衫地走过来,手里挎着个包裹,还拿着一只缺了口的碗,他成了个叫花子。长根心疼我,我心疼他。我输光家产以后,最苦的就是长根了。长根替我家干了一辈子,按规矩老了就该由我家养起来。可我家一败落,他也只好离开,只能要饭过日子了。

  我和娘商量着把长根留在家里,成根知道后高兴地笑了,但是不想成为我们的负担还是走了。

  长根后来还来过一次,给凤霞带来一根扎头发的红绸,红绸是他捡来的,洗干净后放在胸口专门来送给凤霞。这次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长根了。

  我们时常惦记着家珍,还有她肚子里的孩子。家珍生了孩子,我们想去接,但是家珍毕竟是被娘家接走的,得由娘家送回来。

  家珍是在有庆半岁的时候回来的。我娘说:“我说过家珍是你的女人,别人谁也抢不走的。”家珍一回来,这个家就全了。我们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苦,但是一家人很高兴。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后,我娘病了。家珍掏出两块银元让我去城里请郎中。没想到,我这一去,却被国民党的部队抓了壮丁。部队向北开去,离家越来越远,一个多月后过了长江,我想逃跑的念头也打消了。在部队里,我认识了老全和春生。

  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国民党部队越聚越多,十来万人被全部包围了。我和老全、春生整天在一起,一起抢空投食品,一起做饭吃,一起挨饿受冷,感情越来越深厚。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老全死了,我和春生失散了。我和其他活着的士兵被解放军俘虏了,解放军没杀我们,反而发给我们吃的,还给我盘缠回家。

  我回到家时,两年过去了。有庆已经三岁了。凤霞在一次高烧中成了聋哑人,而我娘则已经去世了。家珍看着我哭得眼泪直流,她告诉我,我娘死前一遍一遍对她说:“福贵不会是去赌钱的。”

  不管怎么样,我回家了,我们一家人又在一起了。

  我回来的时候,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

  龙二因为得了我家的房子和地,变成了地主,被共产党枪毙了。这戏剧化的人生让我越想越险,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被毙掉的就是我了。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我只想和家珍,和孩子们,一家人天天在一起。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凤霞和有庆一天天大起来了。凤霞十二三岁时,有庆快到上学的年龄,为了省钱给有庆读书,我和家珍虽然很痛苦,还是把凤霞送给别人了。凤霞走后,有庆不干了,他怎么也不肯上学。我狠狠揍了他一顿,他受不了了,才被迫上学去了。其实打了他,我也很不好受。

  凤霞让别人领去才几个月,她就跑了回来。那是一个深夜,我们只好让凤霞在家里过夜。

  她和有庆睡一头,她躺下后,睁眼看着睡着的有庆好一会儿,偷偷笑了一下,才把眼睛闭上。有庆第二天发现姐姐回来了,都不想上学了,但他怕我,不敢不去。吃了晚饭之后,我送凤霞回去,有庆又哭又闹,家珍也不好受。

  那一路走得真是叫我心里憋屈,走着走着天黑了,后面的路是我背着凤霞走的。到了城里,看着离那户人家近了,我就在路灯下把凤霞放下来,把她看了又看,到底舍不得,又把她背回来了。我对家珍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家珍轻轻地笑了,笑着笑着眼泪掉了出来。

  有庆念了两年书,到了十岁光景,家里日子算是好过一些了,那时凤霞也跟着我们一起下地干活,凤霞已经能自己养活自己了。家里还养了两头羊,全靠有庆割草去喂它们。每天蒙蒙亮时,家珍就把有庆叫醒,等有庆提着一篮草回来,上学也快迟到了,他急忙往嘴里塞一碗饭,边嚼边往城里跑。中午跑回家又得割草,喂了羊再自己吃饭,上学自然来不及了。有庆十来岁的时候,一天两次来去就得跑五十多里路。

  有庆这么跑,鞋当然坏得快,我警告他:“你再这样穿鞋,我就把你的脚砍掉。”其实是我没道理,但我这么一说以后,有庆上学就光着脚丫跑去,到了学校再穿上鞋。有一次都下雪了,他还是光着脚丫在雪地里吧嗒吧嗒往学校跑,让我这个做爹的看得好心疼,我让他把鞋穿上,他这才穿上了鞋,但跑了没多远,我看到他又脱下了鞋。

  这孩子让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到了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了,我家那五亩地全划到了人民公社名下,只留下屋前一小块自留地。没过多久,连家里的锅都归了人民公社,说是要煮钢铁。村里办起了食堂,家中的米盐柴什么的也全被村里没收了,家里的两头羊也要充公,有庆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也没办法,他还是每天割草去喂羊。

  村里食堂才开张的时候,大家都敞开吃饭,每个人都很开心。过了两天,人们从城里买了只汽油桶回来,准备把它当煮钢铁的锅。队长听了有庆的话,把汽油桶里放了水去煮从各家收来的砸烂的锅和铁皮什么的,煮了有两个多月了,还是硬邦邦的。

  队长觉得不能让村里最强壮的几个劳动力整日整夜地守着汽油桶,他说:“往后就挨家挨户轮了。”轮到我家时,恰好第二天是国庆节,到了晚上,我们一家就守着汽油桶煮钢铁,直干到半夜,孩子们太累了,我让凤霞把有庆背回家睡觉了,接着我也坐在火堆前睡着了,等我醒来,发现汽油桶底子煮烂了,而家珍却滑倒在池塘边起不来了。

  我扶起家珍后,先去报告队长,然后就和凤霞轮流背着家珍去看病了。城里医生说家珍得了软骨病,说这种病谁也治不了,让我们把家珍背回家,能给她吃得好一点就吃得好一点,家珍的病可能会越来越重,也可能就这样了。

  我们又把家珍背了回来,这时队长带着一伙人从村口走出来,他看到我们后高兴地挥着手说:“福贵,你们家立大功啦。”接着我看到村里的年轻人抬着一块乱七八糟的铁,上面还翘着半个锅的形状,和几片耸出来的铁片,一块红布挂在上面。队长说,钢铁炼成了。为了庆祝,食堂吃了羊肉包子。有庆伤心了,他心爱的两头羊这一次都被宰掉了。

  后来,村里的羊全宰光了,粮食也没有了,寻里食堂也办不下去了,大家又开始在自己家吃饭了。接着,村里人下地干活开始记工分了,我算是一个壮劳力,给我算十分,凤霞在女人里面算是力气大的,她每天能挣七个工分。家珍病了,干不了重活,只能记四分。

  家珍病后,凤霞更累了。有庆看在眼里,便跟我说不去上学了。

  我虽然骂了他,其实心里觉得有庆很懂事,又高兴又难受。一次进城卖柴后,我顺便去学校看有庆,结果跟老师发生了冲突,有庆觉得丢了脸,一个多月都没跟我说话,直到我跟家珍商量,给家里买了一头羊羔,有庆知道爹还是想着自己的,便又高兴起来,于是父子俩又和好了。

  有了羊羔要喂,有庆又开始跑步上学了。他这么跑来跑去,到头来还跑出名堂来了。学校开运动会,有庆跑了个第一名。过了几天,体育老师到我们家来,跟我说让有庆当运动员。我没让,有庆失望极了。

  那一年,稻子还没黄的时候,稻穗青青的刚长出来,就下起了没完没了的雨,下了差不多有一个来月,又连着几天的大热天,田里的稻子全烂了。

  没了收成,大伙都省着吃饭,但过了几个月也就坐吃山空了。我和家珍商量着把羊卖了换米,有庆舍不得,但他现在长大了,没哭没闹,只是求我别把羊卖给宰羊的。可我也找不到买主啊,只能把羊卖到城里的肉铺子里,换回了四十斤米。

  没出三个月,四十斤米就全吃光了。那时侯村里谁家都没有粮食了,野菜也挖光了,有些人家开始刨树根吃了。村里人越来越少,每天都有拿着个破碗外出讨饭的人。队长去了几次县里要粮食,每次都空手而归。

  明知道没有野菜了,家珍还是整天拄着根树枝出去找野菜,有庆跟着她;凤霞跟着我,扛着把锄头去地里掘地瓜。一天,凤霞挖到一个地瓜,村里人王四一把抢了过去。王四欺负她是哑巴,硬说地瓜是他的,凤霞挥起锄头就朝他砸去。凤霞没砸到他,他把凤霞打了,我便跟王四打了起来。后来,队长把地瓜分成两半,王四和我们家各一半,队长自己又从中切了一小块,于是这事就算了了。

  第二天,家珍进城看她爹了。回来时,她带了一小袋米。我们一家人关上门来煮粥喝,刚喝完,队长带着一伙人来了。他们猜我们有吃的,便也想分了去。好在家珍把米藏在胸口,他们到底没搜到。等大家出去后,队长还是悄悄从我们这里拿走了一小把米。

  这样的日子一直熬到收割稻子以后,虽说是歉收,可总算又有粮食了,日子一下子好过多了。谁知家珍的病越来越重了,她干不了活,便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一心想死,但后来还是舍不得我们,有了希望,身体又慢慢好起来了。谁知道家珍刚刚好些,有庆就出事了。

  那天下午,县长的女人在医院了生孩子时出了很多血,学校的老师马上把五年级的学生全集合到操场上,让他们去医院鲜血,那些孩子一个个高兴得像是要过节了,其中就有我的有庆。这么多人,只有有庆的血型合用,医院的人就只能抽有庆的血。他们为了救县长女人,完全不顾有庆的死活,抽着抽着,有庆的血快被抽干了,有庆就这样死了。

  得知有庆死了,我便在医院大闹,随便抓着一个医生就乱打,后来县长也来了,我又踢县长。这时,县长突然问我:“你是不是福贵?”

  原来他竟然是春生!我傻了,我和春生都哭了。我知道,我不能对春生做什么,我只能带着我的儿子走了。临走之前,我说:“春生,你欠了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给我吧。”

  那天晚上我抱着有庆往家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儿子死了我很难过,而且我又不敢告诉家珍,怕家珍受不了。我抱着有庆在我爹娘的坟前坐了一夜,想了一夜有庆的事,心疼得都哭不出来了。眼看着天亮了,再舍不得也不行了,我只好把有庆埋了。

  天亮之后,我回到家里,骗家珍说有庆住院了。接下来的日子,我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就骗家珍说去看有庆,然后在有庆的坟前待到半夜才回家。日子久了,家珍慢慢明白了,她让我背她到了有庆的坟前,她扑倒在那里,伤心坏了。

  我原以为有庆一死,家珍也活不长了。有一阵子看上去她真是不行了,躺在床上喘气都是呼呼的,眼睛整天半闭着,也不想吃东西,有时候偶尔动以下,表明她还是一个活物。她身上一点肉都没有了,扶着她就跟扶着一捆柴禾似的。

  我想让家珍去得体面点,便做起了棺材。但是凤霞坚决不相信她娘会死,要我劈掉棺材。大概是凤霞这种坚定的信念,让家珍又有了希望,她在床上躺了二十来天后,又慢慢好了起来,还能干些针线活了。

  有庆死后一个多月,春生来了。春生不叫春生了,他叫刘解放。别人见了春生都叫他刘县长,我还是叫他春生。春生命大,战争中活了下来。有庆死的那年他才来到我们县。

  家珍不准春生进门,也不准我要他的钱。我只好让春生走了。春生那次一走,就几年没再来,一直到*****的时候,他才又来了一次。

  城里闹上了*****,村里人都不敢进城去了。村里比起城里来,太平多了。

  我和家珍最操心的还是凤霞,凤霞不小了,该给她找个婆家。凤霞长得和家珍年轻时差不多,要不是她小时侯得了那场病,说媒的早把我家门槛踏平了。可又有谁愿意娶凤霞呢?

  家珍说去求求队长,队长外面认识的人多,打听打听。队长答应了。过了没多久,他真给凤霞找着了一个男人。那人是县城里的人,搬运工,叫万二喜,是个偏头。我本来怀疑对方怎么会要凤霞,一听是偏头,相信了。

  没出三天,万二喜来了。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他拿着一瓶酒一块花布,由队长陪着进来,和我们说了几句话,也没多仔细看凤霞,倒是屋里屋外地看了看,就匆匆走了。

  我们猜他是嫌我们家穷,这婚事谈不成了。不料,第二天万二喜带着五六个人来了。原来他是帮我家粉墙、换屋顶的茅草来了。二喜这么厚道体贴,和凤霞也好,我和家珍又是高兴又是感动。二喜和凤霞的婚事就这么定了。

  二喜来娶凤霞的那天,锣鼓很远就闹过来了。他本来就是个大方人,又为了让我家觉得体面,在婚礼上花了不少钱。凤霞穿着新衣服,非常漂亮,大家都说她出嫁时最气派。凤霞回头看我和家珍,眼泪哗哗流了出来。我们也舍不得她,也哭了,家珍把我的脖子都哭湿了。

  凤霞婚后生活很幸福,和二喜感情特别好。但凤霞到了城里以后,我和家珍就跟丢了魂似的,怎么都觉得心慌。我们也不管什么老规矩了,我是三天两头往城里跑,说起来是家珍要我去的,其实我自己也想着要常去看看他们。

  凤霞的邻居们都喜欢凤霞,二喜又疼爱她,我心里高兴啊。每次回到家里,我都要坐在床边跟家珍说半晌凤霞屋里屋外的事,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家珍给她做的鞋穿破了没有。家珍什么都想知道,她是没完没了地问,我也没完没了地说,说得我嘴里都没有唾沫了,家珍还不放过我,问我:“还有什么忘了说了?”

  这时候,城里的*****越闹越凶,满街都是大字报。城里是天天都在打架,我就见过几次有人被打得躺在地上起不来。那天,我进城去看凤霞,在街上看到一伙戴着各种纸帽子,胸前挂着牌牌的人被押着游街,走在队伍最前头的竟是春生。几个戴红袖章的人把春生打得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去扶春生,春生让我快走。

  过了一个多月,春生偷偷地上我家来了,他的脸舯得都圆了。家珍没说话,春生不敢进我家的门。春生就在门外站着跟我告别,他是不想活了,我劝了春生很多话,他好像有些想通了,准备走了,家珍在里面说话了:“春生,你要活着。”

  春生点了点头,家珍在里面哭了,她说:“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来还吧。”

  春生当时答应了,但是一个多月后,他还是上吊死了。我告诉家珍,家珍听后难受了一天,到了夜里她说:“其实有庆的死不能怪春生。”

  又过了不久,凤霞和二喜带着酒菜来了。原来凤霞有喜了。我们四个人,又是高兴,想起死去的亲人,又是难过,哭哭笑笑,一直到天黑,二喜和凤霞才回去。

  凤霞是在冬天里生孩子的,那天雪下得很大。凤霞进了产房一夜都没出来。我和二喜等在产房外面担心极了,这时出来一个医生问我们:“要大的,还是要小的?”二喜要的是凤霞,结果孩子活下来了,凤霞却产后大出血死了。她死后躺的那间小屋子,也是有庆躺过的。

  二喜哭得声音都没了,腰疼得直不起来。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

  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家珍抱着凤霞,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

  埋掉了凤霞,孩子也可以从医院里抱出来了,这孩子生下来没有了娘,家珍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苦根。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家珍也死了。家珍死之前,一遍一遍地对我说:“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了。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是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

  家珍说到下辈子还要做我的女人,我的眼泪就掉了出来,掉到了她脸上。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

  家珍死后,我就只有二喜和苦根了。二喜花钱请人做了个背篼,苦根便整天在他爹背脊上了。二喜干活时也就更累了,他干搬运活,拉满满一车货物,还得背着苦根,呼哧呼哧地气都快喘不过来了。苦根就这么慢慢长大了。

  没了凤霞,二喜是再也没有回过魂来,苦根四岁那年,二喜死了。二喜是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他最后也躺在了医院那间有庆和凤霞都躺过的小屋子里。我老了,受不住这些,去领二喜时,我一见那屋子,就摔在了地上。

  苦根便跟着我过日子。这孩子聪明,爱说话,也疼我。有了苦根,我活着就有劲头。苦根七岁那年,他生了点病,我让他在家躺着,还给他煮了半锅豆子让他自己吃。等我干活回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苦根死了,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我家太穷了,苦根平时连豆子也是难得吃上。我给苦根煮了这么多豆子,是我害死了苦根。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苦根死的第二年,我从别人的屠刀下买回了一条老牛,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有会看牛的人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特像我,心里美滋滋的。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会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过来,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同时展示幻灯:令人倍感震撼的网络照片。

  为了生存!       2  作者:安鹤杰拍摄于内蒙古赤峰市新华街菜市场 塞外的春天乍暖还寒。4月的一个早晨,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一个中年男子的菜摊车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用给菜保温的被子围着,父亲不时用手给儿子掖掖被子。作者说:“在阴暗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的衬托下,儿子稚嫩红润的小脸与父亲饱经沧桑的脸形成对比,父子俩面对生活的艰辛相依为命,特别是父亲使劲发出叫卖声时,脸部表情感人力度之大,使人看后心灵为之震颤。”       3   大学校园里靠吃垃圾活着的小孩 他母亲最多25岁,在大学篮球场上捡矿泉水瓶来养活他。这小家伙的父亲我倒没见过 注意他身上的线。每天他都被栓在电话亭旁。他母亲在篮球上劳动。       4   这一幕,城市中生活的你有没有目睹过? 你的心灵曾为此震撼过嘛? 有这样的骗子吗?这样沧桑的一只手伸出来,你如何忍心让她空着收回? 在我们无法判断对方是否骗子的时候,能否有“宁可错给,不愿错过”的柔情和心量呢?两块钱对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的慈悲心连这点钱都不值吗? 如果能有改变,您今天的震撼也算没有白费。 不怕受骗,也是一种厚德载物,永远不要为我们的冷漠、麻木和小气寻找借口。       5   乞儿! 这也是骗子吗? 这是一张让我满怀酸楚、泪流满面的照片。请您也仔细看! 所有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全家都欢天喜地,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 他们没有生存能力,沦为乞儿不是他们的错,是世态炎凉的错,是我们的错。 天下的父母啊,可否把对自己孩子过剩的爱,分一些给这些需要母爱的幼小的心? 无尽众生无尽愿,一肩挑起莫踌躇。       6   有一种辛酸叫自食其力       7   此照片是用手机拍摄于象征现代文明的轻轨立交桥下,位于北京西直门北。已经进入11月份,一个卖菜的外地贫民带着他的孩子住在一段废弃的水泥管中,水泥管的两端用破棉被盖着。从这一天,我再没有跟卖菜的小商贩讨价还价的勇气了 21   午睡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么现实的 若是要感慨,那值得感慨的也就太多了 但,终究 谁也做不了谁的救世主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行之心之所安\" 也就足够了       8   辛苦了一天 我虽是个老粗,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的秋裤早就没有松紧带了, 上面还有许多“通气孔”,现在正查钞票的手指上布满老茧,可我不欠谁的。 每当深夜回家,看到破窗内隐隐亮光,知道亲人在等我,幸福之感盈溢。 每当带回一点点最廉价的小礼物,看见孩子欢呼雀跃,那是何等的快乐! 我不会说什么文邹邹的词,但我知道,我真的不羡慕你,我可怜你。       9  北京贫困人家 **现在的贫富差距是值得一提 贫困的人们难道就不值得大家的关注吗? 我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制里的公民 人人平等~~而同在一片天空中~ 为何所受到的待遇却如此让人难以置疑? 难道这是我们希望的小康?新世纪的经济。 我们现在得高度重视这些社会低层人士。 不然社会将会失去平衡~~~当我看完这张照片后我的心已酸~ 泪以掉,为什么因为我是**人~还算有点同情心~~ 但在很多方面我显得是心有而力不足 这些是需要**人民政府的重视才会得以缓和的       10   太饿,偷了一块面包。   卖面包的老板,都是人啊,你至于吗?你的同情心何在?       11   同病相怜——到底是谁在帮助穷人? 1、不公平来源于社会体制和制度。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解决贫富差距的一种途径是改变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12   暖气?想不通的是,阳光灿烂的今天,还竟有这么多的悲凉?       13   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14   拾荒者(母亲是这样老去的) 当我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金钱,当我们在风花雪月里无病呻吟的时候, 当我们还在论坛里争论会不会在意自己的爱人是否是处女, 当我们在闲暇的时候高呼无聊的时候,有谁想起了他们呢       15   当代矿工 每次都有冲动。 现在的社会,对于许多白领而言,是一个享乐主义的社会。 仿佛纪律、严谨、敬业、吃苦这些东西,都已经完全过时。 仿佛只有瞬间快乐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仿佛孝顺、奉献、牺牲、宽容都是愚蠢。 仿佛美貌、气质是可以超越家庭利益的东西。 所以有些所谓才貌双全的美女一心要嫁给老外,以此享受一种高品位的生活。 仿佛财富、知识是可以用来超越公司利益的东西,所以有些高级白领无所用心, 不思进取,还美其名曰:注重生命质量。 我完全支持,人可以追求自己更高的生活质量,但是,我更加坚信, 只有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家庭创造价值,为朋友创造价值的人, 他们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本质上自私的人,他们的生命终将是苍白的!       16  哭泣的老人 城管走后,哭泣的卖红薯老人。这个在街上卖红薯老人的三轮车链条被城管人员剪断,前轮钢丝被城管踩断。城管干完就走了,他靠着墙哭泣。好心的路人纷纷向老人施出援手,大家帮他把钱收到怀里。**人是很好面子的,这个草民也有面子。他现在不能要面子了,老泪纵横,必是伤心到了绝地。因为,他得吃饭,他是个老人,所以他做不了民工, 他也没力气去偷抢,他是个男人,所以他当不了妓女,卖不了淫,他也得活呀!!! 你不让他卖东西也许是对的,那你给他指条活路呀!关注社会最贫困人群的生计问题, 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侯了       17   这就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子,他们一生别无所求。只求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也许一辈子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没上过楼梯,没打过“的士”, 没进过电影院,可就是朴实勤劳的人们一代代的供养着我们。皇天厚土无以回报。 爱他们吧,至少在感情上尊重他们。否则我们还谈什么人性?       18   王致中17岁,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後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试想一下:让木子美背一筐煤(只2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50米,再走500米她还能有那么大的性欲?       19  当代矿工 每次都有冲动。 现在的社会,对于许多白领而言,是一个享乐主义的社会。 仿佛纪律、严谨、敬业、吃苦这些东西,都已经完全过时。 仿佛只有瞬间快乐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仿佛孝顺、奉献、牺牲、宽容都是愚蠢。 仿佛美貌、气质是可以超越家庭利益的东西。 所以有些所谓才貌双全的美女一心要嫁给老外,以此享受一种高品位的生活。 仿佛财富、知识是可以用来超越公司利益的东西,所以有些高级白领无所用心, 不思进取,还美其名曰:注重生命质量。 我完全支持,人可以追求自己更高的生活质量,但是,我更加坚信, 只有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家庭创造价值,为朋友创造价值的人, 他们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本质上自私的人,他们的生命终将是苍白的!       20   同在一片天空下 这就是那张在网上广泛流传,引起了无数争议的照片。 我想,这张照片最大的现实意义不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巨大的贫富反差, 更让人揪心的还在于--当这两个孩子长大之后, 我们又该用什么来保证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阶层的和睦相处?

  师:同学们,看罢这些具有强烈震撼感的图片及文章,我想你们肯定会与屈原的某句诗产生强烈的共鸣——

  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师:还有现代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

  生: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师:看幻灯,看幻灯——

  生齐读: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

  因为我们的人民活得太苦太累!

  为什么我的胸中蓄满伤悲?

  因为天下百姓都在活遭罪!

  快速作文

  要求:因文起意,借物传情。

  题目:1。从现在开始,我要改变自己。

  2。将来,我一定要改造社会。

  附录学生作文片段:

  改变自己的习惯

  改变自己的心态

  改变自己的观念

  谋生这么难

  看病这么贵

  世路如此险

  人心如此黑

  改造社会

  舍我其谁?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news/73216/

《【拣麦穗 张洁】拣麦穗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大一学生下学期工程造价综合实训总结报告锦集五篇

大一学生下学期工程造价综合实训总结报告锦集五篇

你知道的越多,练习的越多你练习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在繁忙的项目成本实习之后,你必须准备写一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可以总结经验,避免错误,指导今后的工作。那么,您如何编写项目成本实践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一学生下学期工程造价综合实训总结报告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6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4篇)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4篇)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6
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的总结报告范文(精选6篇)

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的总结报告范文(精选6篇)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使用范围很广,报告的风格与结构因各个机构的惯例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的总结报告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26
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个人总结报告集合6篇

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个人总结报告集合6篇

“一岗”就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就是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也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这个单位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负双重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个人总结报告集合6篇,
2024-04-26
乡镇2022年“零事故”创建工作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乡镇2022年“零事故”创建工作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工作总结(JobSummary 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镇2022年“零事故”创建工作总结报告精选
2024-04-2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