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

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A.诚信观念部分丧失

B.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

C.夷夏之防不复存在

D.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据材料“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森严,春秋盟誓参与者有不同的等级,说明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选项正确;“誓”虽然是一种约束性语言,但材料无法体现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选项错误;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也不能说明夷夏之防不复存在,故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于秦朝,故D选项错误。故选B。

     

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丙盗铸此钱,丁佐铸。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这表明秦代

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

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

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

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D

根据材料可知丙盗铸钱,丁协助盗铸,被乡兵勇甲乙发现并被举报,反映秦朝法律规定禁止私铸钱,故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关于铸币的形制和重量等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强调秦朝禁止私铸钱,且秦统一货币,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的相关信息,排除C。所以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乡兵勇甲乙举报丙盗铸钱,丁协助盗铸,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这说明董仲舒强调

A.圣人要“以德治民”

B.“存天理,灭人欲”

C.欲望须符合三纲五常

D.“欲望”应有节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汉代儒学

D

从材料“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中可以看出,董仲舒强调要节制欲望,故D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思想,排除;B项是朱熹的思想,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三纲五常”,排除C项。

点睛:材料“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归纳出要节制欲望的主张,从而得出答案。

     

1896年,梁启超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言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原因是“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需要

A.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大量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C.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人才

D.引进西学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综合运用

D

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可以看出梁启超主张引进西学要与时俱进,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梁启超作为维新派代表人应该主张不仅学西方科技还要学西方政治;B项不选,题干中“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言之”可知自然科学知识中国已经知道不少,要翻译引进西方的新知识;C项错误,题干主要是引进西学不是引进西方科技人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各地民众与外国传教士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但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能够反映出

A.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B.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D.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师夷长技”

B

教案由“层出不穷”到“递减趋势”,再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反映了国人逐渐认清传教士的本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打压了他们的嚣张气焰,故B项正确;“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与题干无关,排除A。“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不符合史实,排除 C;材料主要反映教案问题,不是反映救亡路径,排除D。

     

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769万元减至1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

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对华贸易减少是因为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提倡使用国货,故D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体现,排除。一战是1914-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军阀割据混战的相关信息,排除C。所以选D

     

五届人大—次会议指出,要在1978-1985年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在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随后,在国庆29周年招待会上,中央提出了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要求“三年大见成效”。这表明

A.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协调发展

B.经济工作中冒进思想有所滋长

C.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D.改革开放助推了经济快速增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

根据材料“五届人大—次会议”“在国庆29周年招待会上”可知是1978年,根据材料“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在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三年大见成效”等信息可知左倾思想指导经济建设,故经济工作中冒进思想有所滋长,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协调发展,排除A。材料主旨强调左倾思想指导经济建设,而非思想解放,排除C。改革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与材料会议内容无关,排除D。所以选B

点睛: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一是材料时间“五届人大—次会议”“在国庆29周年招待会上”;二是抓住“大干快上”“三年大见成效”;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左倾”思想的影响。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法律强调公民不允许公民有“私心”不能对城邦统治缺乏参与,这是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的肯定,故体现了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A项正确。B项公民的个人权利要服从于城邦统治,排除。材料没有提到规范公民行为的相关信息,排除C。只有公民才有参与城邦管理,不是所有人,排除D。所以选A

     

1783年,英国政坛不稳,一年内更换了三届内阁。英国议会下院又对刚上台执政的小威廉·皮特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但小威廉·皮特未向下院称臣和接受辞职,而是要求英王乔治三世下令提前解散并重新选举下院。为保持内阁的相对稳定,英王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要求,下令将未满任期的议会下院解散。材料表明

A.英国国王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英国内阁与议会可以相互监督制衡

C.解散下院不利于英国政坛稳定

D.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机制被破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B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783年英国国王不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材料不是强调解散下院是否利于英国政坛的稳定,也不是强调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机制被破坏,而是强调英国内阁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即二者是可以相互监督制衡,这样确保政局的稳定,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与议会的相互监督制衡

     

二战后初期,西欧国有化企业运行良好,推动了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承担了一定的社会福利责任,帮助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国家金融体系,为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战后西欧国有化运动

A.完全避免了自由放任引发的危机

B.深受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影响

C.开启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

D.使公有制成为西欧的经济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战后西欧国有化运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又是凯恩斯主义的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完全避免”;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欧一体化,故C项排除;西欧国有化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故D项错误。

     

魏源撰《道光洋舰征抚记》认为,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时人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B.历史原因的探讨很难有定论

C.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C

     

对于中国近代的“租界”不同史观有不同的评价,革命史观以为“租界”是“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现代化史观认为,租界是传播和展示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文明史观认为,租界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之地,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步;全球史观认为租界是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造成这种不同评价的根源是

A.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

B.不同史观的评价立场有别

C.新史观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

D.西方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双重标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体现了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故A选项正确;这些史观的评价立场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和标准评价的,故B选项错误;新史观的角度不同于旧史观,不能说明它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故C选项错误;材料说明西方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了自身的标准,不是双重标准,故D选项错误。故选A。

     

近二百年的“牛奶史”,展示了在现代语境下一种普通的食物如何被推上神坛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被称为“白肉”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

一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因为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各国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

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1954年,时任法国国民议会主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好让他们“读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

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牛奶历史上的两次革命》

(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社会经济发展史综合运用

(1)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完美的食物。

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值;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倡与重视。

(2)主要科技成果:火车、汽车的出现,便于运输;冰箱的普及,便利保存;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改善: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提高和健全福利制度。

(1)变化:结合材料叙述的内容可以得出牛奶从高风险产品/贫困的标志/穷人的食物到了需求量很大,提高营养改善伙食的食物。原因:这种转变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有科技的进步,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还有战争的影响以及母乳的减少。加之牛奶本身的特点以及政府的提倡更加推动这一变化。

(2)主要科技成果:结合材料的叙述可以概括出巴氏消毒法、冰箱的普及、火车和汽车的出现、电力的发明与应用等等。改善:首先从营养成分上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生活品质。其次就是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改善福利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下表所示:

年代

口号

1840-1849

师夷长技以制夷

1890-189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1900-1909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1930-1939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1940-1949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个年代或两个年代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综合运用

示例一: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示例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的更替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上升,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伴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作出调整,中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也反映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考生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并且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近代化等方面来分析考查的。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成祖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病死于榆木川。同年八月,仁宗朱高炽'即位。朱高炽一反其父的所作所为,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仁宗—上台,施行“恤民之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等劳民伤财之举。仁宗以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等正三品官员兼任大学士。其后,仁宗又复设官品高达一品的公孤官虚衔,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使阁臣的权位远远高过部权。宣德时,阁臣已获得票拟权,开始直接参预处理国家政事,阁权已相当于相权。仁宗即位三月,即下诏礼部将“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这也成为仁宣两朝推行文官政治的一个辅助措施。仁宗时,还平息了与北部边疆鞑靼部、兀良哈部的战端,恢复了往来边市贸易。尽管仁宗在位时间甚短,但其所施行的政策却为宣宗一朝所继承,以致后代史学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仁宣之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明仁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仁宗改革的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1)内容:实行“恤民之政”,停止劳民伤财之举;重用阁臣,提高阁臣地位;停止对建文帝家属遗臣的报复政策:平息边疆战端,恢复边市贸易。

(2)意义:与民休息,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阁臣的地位,使内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停止报复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解决边疆争端,恢复边贸,利于民族交往,稳定了社会秩序。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施行‘恤民之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等劳民伤财之举”可概括归纳为实行“恤民之政”,停止劳民伤财之举;根据材料“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使阁臣的权位远远高过部权” 可概括归纳为重用阁臣,提高阁臣地位;根据材料“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 可概括归纳为停止对建文帝家属遗臣的报复政策;根据材料“还平息了与北部边疆鞑靼部、兀良哈部的战端,恢复了往来边市贸易” 可概括归纳为平息边疆战端,恢复边市贸易。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第(1)问明仁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减轻了人民负担、内阁制度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民族交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其改革的意义即可。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步骤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一般采取带着问题对材料的方法。第一明确问题内容“明仁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二根据问题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明确材料关键信息“施行‘恤民之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等劳民伤财之举” “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使阁臣的权位远远高过部权” “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 “还平息了与北部边疆鞑靼部、兀良哈部的战端,恢复了往来边市贸易”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整体分析:本题引用明仁宗改革的材料,设置两个问题,涉及改革“内容”“意义”的考查,难度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 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 2、对策: 熟悉考点是基础; 多记诵,滚瓜烂熟; 阅读材料有技巧; 首尾句、标点符号; 组织答案须谨慎; 审清题、简单草稿; 要点序号不能忘。 序号化、书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