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5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第1~2题。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2015年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限期离厂,原生产基地迁回日本;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

材料二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全国吸引外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66家,同比增长31.8%;合同外资金额3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4%。

1.从中国大陆撤离迁往东南亚的外资企业大多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2.某些外资撤离中国大陆,主要是由于(      )

A.中国与某些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摩擦

B.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本上升

C.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D.中国大陆产业全面升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产业转移

1.D 2. B

1.【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产业转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由材料可知,从中国大陆迁往东南亚的工厂劳动力数量非常多,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升高,导致部分企业利润下降,集体迁往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以降低成本。

2.【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部分工厂迁往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所以迁往生产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地区。

     

下图为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                            B.全球变暖                            C.人口增加                            D.自然灾害

4.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荒漠化的防治

3.C 4.D

3.【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引起土地类型变化的原因,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由图可知,森林、草原面积不断下降,而耕地和牧场面积不断增加,这主要是人口增加导致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

4.【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加;植被破坏后,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发生旱涝灾害的几率会增加,水资源短缺会加剧。

     

下图为某区域沿9°N附近某天气系统某时的气象资料,图中甲岛国是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读图,完成5~7题。

 

5.此时,图中P地近地面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6.甲岛国(     )

A.西南部年降水量最大                      B.人口集中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带

C.位于南亚,东临太平洋                  D.气温年较差较大

7.我国与甲岛国经贸合作迅速发展,截至2014年6月底,已成为该岛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该岛国从我国进口的商品最可能是(     )

A.茶叶、橡胶                                                            B.机电产品、陶瓷器皿

C.木材、稻米                                                            D.纺织服装、海产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气旋(低压)

5.C 6.A 7 .B

5.【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风向的画法,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较强的读图能力。

解析:由图可知,在P地的东部有一个低气压中心,根据风向的画法,第一步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此地位于北半球,为斯里兰卡岛,向右偏转45度左右就可以得到风向为西北风。如下图所示(虚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为风向):

6.【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地理中主要的城市和国家,考查学生空间定位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由材料和图所知,本岛屿为斯里兰卡岛,位于印度洋中,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岛屿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大,全年气候比较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人口主要分布在沿岸平原。

7.【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由材料可知,甲国是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农业比较发达,农产品比较丰富;主要从我国进口的是一些工业产品如机电产品、陶瓷器皿等。

     

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丙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

A.气候类型                            B.大气环流                            C.自然带                            D.盛行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8.A 9.C

8.【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迁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由图乙地垂直自然带,乙地南坡为向阳坡,判断出乙地位于北半球,所以甲和丙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并且丙地位于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区。

【举一反三】

(2014上海卷)(九)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

问题。

 

1.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答案:D
解析:根据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低,故在南半球;低温期少雨,高温期多雨,且最低温度在15ºC以上,故排除地中海气候,选D.

2.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答案:A

解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降水多是受低压带的控制,故选A.西风带在中纬度;信风带控制干燥。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主要自然在的分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析:甲地位于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终年温和湿润,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地位于同纬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应植被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1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

材料二 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10.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不平衡

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11.材料二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口的迁移

10.B 11. A

10.【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迁移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等知识点,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也较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本省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应该属于经济发达省份;另外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可知,20-44岁之间的人口比重,也就是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缓解了当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常住人口的比重约为39%,外来人口并未超过本地人口。

11.【命题立意】本题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由上题可知,迁入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迁移过程中,青少年儿童往往随其父母到迁入地就学,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如下图)”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经过岁月变迁,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

材料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2013年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代诗仙李白的这首《关山月》中的“天山”是指祁连山。因石油工业兴起,近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玉门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了发展特色优质农业、努力发展以旅游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以及以“‘风’‘光’大道”为核心,积极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战略构想。

(1)简述材料一图中A河(我国新疆境内)的主要特征。(8分)

(2)为了快速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等其他国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合作?(6分)

(3)请分析玉门人提出走“风” “光”大道,积极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战略构想的原因。(10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1)A河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有夏汛,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8分)

(2)①加强政策沟通,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②加强道路联通,尽快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③加强贸易畅通,沿线各国应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④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6分)

(3)石油工业的发展使当地出现石油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玉门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天数多,风力级数大,风向稳定;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南有祁连山脉,北有内蒙古高原,走廊地形与风向一致(,形成地形的狭管效应);玉门地处中纬度,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10分)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工业的可持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由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析:(1)河流的水位特征主要从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2)为了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我国和中亚地区必须要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主要有:①加强政策沟通,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②加强道路联通,尽快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③加强贸易畅通,沿线各国应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④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3)玉门之所以积极发展清洁技术产业,是因为:石油工业的发展使当地出现石油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玉门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天数多,风力级数大,风向稳定;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南有祁连山脉,北有内蒙古高原,走廊地形与风向一致(,形成地形的狭管效应);玉门地处中纬度,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鲜果上市前需经过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果农、包装厂、销售商各自独立,分工明确。

材料二 西班牙柑橘分布图

(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9分)

(2)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请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6分)

(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或炎热干燥),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3分);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3分) ;沿海平原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等(土壤和灌溉任选1点得3分)。

(2)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上市较早(3分);法国距离欧洲腹地(市场)较近,货物运输更加便捷(3分)。

(3)观点一:赞成当地扩大种植规模。理由:可以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便于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等。

观点二: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理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在适度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提高柑橘的质量;利于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

(观点与理由匹配,观点3分,理由4分,观点与理由不匹配不得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农业区位的比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知识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对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

(1)阴影部分为西班牙柑橘分布区,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影响柑橘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2)两国均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于花卉、水果、蔬菜的生长,但是西班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的上市时间较早;法国则距离欧洲市场较近,运输更加便利。(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如果赞成观点一,可以从以下方面回答:扩大种植规模后,可以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便于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等;如果赞成观点二,可以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在适度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提高柑橘的质量;利于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针对不同情况分析各自的优势即可。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张谷英村(下图)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明初张氏始祖张谷英在此定居,子孙繁衍,聚族而居至今600余年。张谷英村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51000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厅堂1732间,天井206个。其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檐廊相接,楼阁参差,复道纵横,屋脊相连,长达1公里,就像一座迷宫。张谷英村建筑群既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又兼有明、清建筑的不同风格,特别在通风、采光、排水、防火的设计处理上更是独具匠心。张谷英村建筑群规模之大,风格之奇,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被评定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简要评价张谷英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并说明张谷英村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特色:张谷英村建筑规模宏大,风格奇特,且极富艺术魅力;村内民风古朴,土特产丰富而独特。(4分)

隐患:可能发生人为的火灾;夏秋季节可能会有洪水灾害;景区文物的破坏;景区开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6分)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特色和存在的隐患问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由材料可知,张谷英村建筑群规模宏大,其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檐廊相接,楼阁参差,复道纵横,屋脊相连,张谷英村建筑群既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又兼有明、清建筑的不同风格,村内-古朴的民风,丰富而独特的土特产也赢得了众多游客的喜爱,可以得出旅游特色。由图可知,该村位于谷地之中,湖南夏季有多暴雨,可能会受到洪涝,滑坡等灾害的影响,还可能会到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45秒(地震发生时为智利当地时间晚间8时46分),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2级地震,引发的第一波海啸已经抵达智利沿岸,海浪约高6.9英尺(约合2.1米)。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这一海啸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后果。余震不断,平均每6分钟就发生一次余震。但是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少。

(1)分析智利沿海地震多发的原因。(4分)

(2)智利地震频繁,给当地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但是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并不多,为什么?(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自然灾害与环境

(1)智利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4 分)

(2)地震多发区,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高;人口稀少。(6分)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造成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1)智利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于板块和板块的交汇处,地壳不稳定,容易诱发地震;(2)地震多发区域,人们的防震意识比较强,再加上建筑物多以木质结构为主,抗震能力较强;智利人口较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

材料二 我国四个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与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对比

监测点

PM2.5月平均值

(单位:tig/rn3)

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百分比)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S1

52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s2

47

47.7

11.81

9.33

5.43

25.73

S3

51

51.8

10.65

9.86

7.75

19.94

s4

64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根据材料,比较分析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可能原因。(4分)

(2)试分析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1)与其他三点相比,S2植被覆盖率较高,水体面积比重最大,生态环境较好;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比重最小,PM2.5来源可能更少。(4分)

(2)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淘汰大气污染严重企业;加强对大气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监控;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等。(6分)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影响大气质量的原因和针对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由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1)由材料而可知,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此地林地和水体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较好,而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比重最小,PM2.5来源可能更少;(2)降低PM2.5浓度主要从减少PM2.5的排放和增加PM2.5的吸收两个方面来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