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凌源市教育局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抽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所说的中华文明,是以汉族(前身是华夏族)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财富。汉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并非没有矛盾,也时有兵戎相见。但各民族之间在怀有敌对情绪的同时,又有一种凝聚力把他们联系起来,民族融合和同化的历史进程始终没有中断过。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凝聚力,是由于许多少数民族仰慕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礼乐教化,希望分享汉族的文明成果。就汉族的统治阶层来说,固然有不少人怀有“夷夏之防”的民族偏见,但也有一些明智的统治者和士大夫认为华夏文明应该“王者无外”,主张对蛮夷戎狄采取怀柔和包容的政策。正是由于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有一种文化认同的需要和愿望,所以双方的矛盾即使激化也不至于采取零和的方式解决。“五胡乱华”时期,匈奴、羯、鲜卑、氐、羌这些少数民族相继起兵反晋并建立割据政权。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虽然也不免对汉族人民实行歧视和压迫,但并不反对华夏传统文明,甚至还延用了一批汉族士人来治理国家。鲜卑拓跋族后来统一了北方,文明太后和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更是大力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南朝梁武帝时,陈庆之奉命出使北魏,所见所闻使他十分感慨,回朝后对人说:“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五胡乱华”后的民族关系,与欧洲中世纪蛮族入侵并颠覆罗马帝国的民族关系,可以说情况迥异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唐宋之后,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契丹、吐蕃、回鹘、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都在传统中国境内建立过地区政权,元朝和清朝还建立以蒙古族和满族为主导的统一王朝。但是政治格局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在文化认同指引下的民族融合和同化这一历史过程。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史,雄辩地证明它是以汉族为主体并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先秦文献和金文中提到的“万邦”“多邦”,即指规模大小不等的一些邦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大国兼并,连年的战争对经济社会发展十分不利,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各国人民希望统一,过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社会改革,国富民强,终于在秦始皇登王位后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基本权力结构。在某些时期,虽然也曾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两千年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权力结构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形势演变而有所变化的。正是由于有着一个能够统御全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才保证了中华文明能够连续性发展,不至于随着改朝换代而分崩离析或面对外来侵略势力时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封建专制主义有压迫剥削人民之恶,理应受到批判,但它维护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却是不应抹杀的。

意识形态是文明的主要议题,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传承起了重要作用。儒家的宗师孔子虽然生活在邦国时代,但是他的文明思想已经超越了邦国。他对文明更多看重的是其软实力方面,主张用“仁”“礼”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孔子的思想在他生前未能受到列国统治者的重视。但在秦王朝因暴政而灭亡之后,历代的统治阶级都认识到要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是需要儒法两家学说并用的。自汉武帝开始,儒家学说被提升到“国教”“道统”的地位。儒学不仅是读书人追求名利的敲门砖,而且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国民性。需要指出的是,儒家思想学说在塑造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方面所发挥的功能是相当巨大的,它是中华文明能够经历沧桑而保存本色和发扬光大的重要因素。

    (选自林甘泉《帝国兴亡与文明传承》,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族、华夏族以及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文明财富的创造者。

B. 虽然有不少汉族统治者怀有民族偏见,但他们也认为华夏文明应该“王者无外”。

C. 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虽然也歧视和压迫汉族,但他们并不反对华夏文明。

D. 元朝和清朝不仅没有改变民族融合和同化的历史过程,反而消解了民族之间的敌对情绪。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高屋建瓴,从三个方面逐层介绍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原因。

B. 第一段从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角度论证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观点。

C. 文章第三段以秦朝为例,说明封建专制主义对维护中华文明连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D. 文章最后一段先提出论点,然后分析论证,最后强化儒家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明太后和孝文帝依靠汉族官僚地主,推行汉化改革,说明他们反对歧视和压迫汉族。

B.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不会采取零和的方式解决,是由于双方都有文化认同的需要和愿望。

C. 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是因为各民族之间有凝聚力存在。

D. 孔子对文明更多看重的是其软实力方面,他的文明思想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 C 2. A 3. A

1.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二者不能并列。B项,范围扩大。认为华夏文明应该“王者无外”的是一些明智的统治者和士大夫。D项,“消解了民族之间的敌对情绪”于原文无根据。故选C。

2.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项,“介绍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原因”说法错误,不是介绍发展过程,而是论证绵延不绝的原因。故选A。

3.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推行汉化改革,说明他们反对歧视和压迫汉族”说法错误,他们推行汉化改革,不能说明他们反对歧视和压迫汉族。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孤鹰岭的枪声

雪又下了起来。这会儿起了风,雪花被撕成碎粒,打着旋儿在空中翻卷,叫人睁不开眼睛。太阳躲入云层,天空布满阴霾,孤鹰岭陡峭的山崖压抑人心。跳下警务直升机,走向秦老师家小院时,侯亮平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腿仿佛灌满了铅。

屋内,祁同伟一手扶着架在窗台上的狙击步枪,一手握着制式手枪,久久屏住呼吸。小院落里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隐蔽物。侯亮平的身影出现了,一颗脑袋晃动着显现在狙击步枪的瞄准仪里……

侯亮平双手高举:老同学,请你看清楚了,我没带武器!

祁同伟叫道:侯亮平,你不知道我最想打死的人就是你吗?!

侯亮平在小院柴门前站住,往门框上一靠,双臂环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老同学,你想啥我当然知道,但该说的,我还得和你说!今天我历尽艰难找到了你,真心是想带你回家,我不希望你死!可你清楚,有人希望你死!……老同学,你说你在这里找到了人民,那就请你以人民的名义去想一想,以残存的良知想一想,是不是该收手了?

——侯亮平,你一口一个老同学,可为啥就是盯着我这个老同学不放呢?土屋里传来祁同伟嘶哑而绝望的声音。

侯亮平开始一步步慢慢向前走,在漫天风雪中向土屋走——你既然以身试法,就应该勇敢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是你的事,自己去担当!不是你的事,也请你如实说出来,让那些应该承担的人去承担……

突然,“砰”的一声枪响!侯亮平怔了一下,立即转身对身后的警察们高喊:不许开枪!

院门口的警察和秦老师紧张地看着侯亮平。这时,侯亮平才搞明白,身后的警察们并没开枪,是祁同伟开了一枪!这是对他的警告。

老同学,你要想杀我,我现在肯定就躺在地上了。我知道,你的枪口抬高了一寸!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接着谈,谈陈海!祁同伟,别怪我逼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我,能容忍一个制造车祸暗算自己兄弟的家伙逃脱法网吗?在H省,你是公安厅厅长,陈海是反贪局局长,陈海一次次和你协同行动,你怎么就下得了手呢?我正和陈海通电话啊,和他约好,要向反贪总局领导做汇报,可你却先动手了……

祁同伟的声音响了起来:我并不想杀他,可我不能坐以待毙!

没错,所以你才要杀人灭口!可你毕竟是个有过光荣与梦想的人啊,你对自己作的孽就一点都不恐惧吗?你在梦中还敢再见陈海吗?

祁同伟嘶叫道:侯亮平,别说了,我会把命还给陈海的!

这时,雪越下越大了,侯亮平身上落满了白雪,几乎成了一个移动的雪人。他又向土屋前走了几步:老同学,既然你不想打死我,那就请跟我回家吧!哪怕死,也死在家里,我会给你送行的……

不,猴子,你别再靠近了,别逼我开枪!我告诉你,我不会接受别人的审判,我……我会审判我自己,你快离开,否则我让你陪葬!

侯亮平仍不管不顾地走着,边走边说:老同学,别忘了这是啥地方——这可是孤鹰岭啊,是你的光荣之地,是你的得救之地……

让侯亮平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即将跨过土屋门槛的那一瞬间,土屋的里间猛然响起了枪声!不好!侯亮平冲过去一看,祁同伟手握制式手枪,脑袋中弹,倒在血泊中,那张熟悉的面孔变得十分陌生……

    (节选自周梅森《人民的名义》,题目为编者所加)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叙写了两个老同学最后一个回合的较量,告诉读者正义必胜;祁同伟自知党纪国法不容,饮弹自杀,悲怆的结局令人深思。

B. 祁同伟先是三次称呼老同学侯亮平的名字,最后一次却直呼他的绰号,表现了祁同伟因为侯亮平对他步步紧逼的恼怒和愤恨。

C. 小说善于运用对话表现人物,侯亮平跟祁同伟谈陈海,一下子击垮了祁同伟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表现了侯亮平善于运用心理战术。

D. 小说最后说“那张熟悉的面孔变得十分陌生”,含意是祁同伟这几年变化太大,早已不是那个有着光荣与梦想的祁同伟了。

5. 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6. 小说没有脸谱化写人,而是写出人物的夏杂性,特别是写祁同伟。请结合上文分析祁同伟的“复杂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4. B

5.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②渲染紧张氛围。③暗喻反腐战争的严峻。④表现侯亮平捉拿老同学时复杂难言的心情。

6. ①选择孤鹰岭这个光荣之地负隅顽抗,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幻灭。②要枪杀老同学,可把枪口抬高了一寸,怨恨老同学,又喊老同学“猴子”,要他离开,既有自私冷酷的一面,也有重情义、存良知的一面。③对自己的犯罪,既怪老同学不放过他,辩称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又说“我会审判我自己”,一方面他在犯罪的泥淖里陷得很深,执迷不悟,也希望侥幸逃脱,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国法难容,只能饮弹自杀。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现了祁同伟因为侯亮平对他步步紧逼的恼怒和愤恨”说法错误,称其绰号是祁同伟在生命最后人性的萌发,用绰号表达了对同学情的眷恋。故选B。

6.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没有脸谱化写人,而是写出人物的夏杂性,特别是写祁同伟。请结合上文分析祁同伟的‘复杂性’”,是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以及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进行本题要求分析祁同伟性格的复杂性,根据祁同伟言行举止的矛盾来分析其性格的复杂性。比如祁同伟性格中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幻灭,从其选择孤鹰岭这个光荣之地负隅顽抗可以看出;祁同伟性格中既有自私冷酷的一面,也有重情义、存良知的一面,他要枪杀老同学侯亮平,可把枪口抬高了一寸,怨恨老同学,又喊老同学“猴子”,要他离开对自己的犯罪,既怪老同学不放过他,辩称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又说“我会审判我自己”,一方面他在犯罪的泥淖里陷得很深,执迷不悟,也希望侥幸逃脱,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国法难容,只能饮弹自杀。

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规范答题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①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②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小山村走出的两院院士——邓秀新

2007年12月,在出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半年后,46岁的邓秀新摘得我国科技领域的荣誉桂冠,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首次建立起柑橘原生质体分离、细胞融合、培养及再生技术体系,揭秘了“甜橙基因组”,支撑赣南地区柑橘发展,使其种橙面积世界第一,为重庆奉节脐橙“一棵树养30万人”的奇迹洒下汗水。

这位著名的农学专家深谙作物生长“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的道理:生长在东北寒冷地带的稻米质量最佳,干旱山区长出的黄连药效特别高,山沟里长出的柑橘最好吃……”

从艰难岁月一路走来,他自身的成长轨迹同样可以为此写下最好的注脚。

邓秀新4岁那年,父亲病故。其时,哥哥姐姐尚未成年,刚刚出生的小妹嗷嗷待哺,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迫于生计,读初中的哥哥辍学回家,3个姐姐也只是在离家300米的小学读到二年级,半大不小的孩子挣工分养家,把接受教育的机会留给了年幼的邓秀新。

“全村(自然村)120口人,只有4个人念中学。”多年后,这位从小山村走出的院士追忆往昔,感慨命运的神奇和自己的幸运,“是哥哥姐姐的坚持成就了我。”

1972年,邓秀新参加小升初考试,顺利进入白沙圩人民公社五七中学。

从家到学校需要翻两座山,两个小时的路途,11岁的少年“跑起来快得很”,也不觉得累。

就是在这所中学,邓秀新遇到了让他感念一生的恩师——刘根发老师。

师范毕业的刘老师教数学,也是班主任,腰椎损伤不能站直,但“身残志不残”,钻业务,爱学生。

有一次,刘老师在带队竞赛时碰到一道因式分解的题目,一些高年级的参赛选手没做出来,就打算让正在学习这个章节内容的学生来试试。没想到邓秀新一下解出来了,这让刘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听闻邓秀新家庭情况后,虽然行动不便,刘老师翻山越岭跑到他家做调查,帮他争取到每年1.5元的助学金。这笔“相当于全年学费”的资助,给予了邓家坚持的力量,也温暖了邓秀新的少年时光。

高中时代,邓秀新学的是机电,物理老师带着整个班到村子里帮忙安电灯,三个学生负责一家,帮村民解决点儿技术活,老师则负责安装电器,“还有人专门到拖拉机厂修拖拉机”。

若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彼时的中学教学颇不完备。然而“歪打正着”,这也让他得以亲近自然、认识社会,学工的经历锻炼了他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对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上山砍柴时,邓秀新经常见到山沟里生长的野橘子。到了大学,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专家对此做专门研究。他回到老家山区,将橘子带回做科研,并发表研究报告。

邓秀新近期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也发轫于早已足迹遍布的南岭,“儿时的记忆成了我的研究对象”。

多年后,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长,面对今天教育的重重藩篱,他常感叹现代学生学业的繁重,呼吁青少年要时常跳出书本,“以多样的方式去接触社会”。在他看来,贡献社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满腹经纶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个人走的地方越多,看得越多,体会就越深,思维就越活跃,“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邓秀新至今难忘高中时第一次出门挣钱的经历。

听说枇杷叶晒干后可以卖钱,为了凑点学费,邓秀新和姐姐一起上山采摘野生枇杷叶,妈妈负责切成条状并晒干,然后由邓秀新挑到隔壁的省份广东去卖。从白天到黑夜,来回160里山路,邓秀新足足走了三天,挣到了8元钱。

睡惯了中学的硬床板,吃惯了咸菜拌饭,一直到大学一年级还穿着补丁衣服,成长岁月打上了艰苦的烙印,也赋予了邓秀新坚韧的品格。

他一头扎进果树生物工程技术,硕士期间攻克“柑橘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研究”课题,博士期间攻克柑橘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使我国继以色列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获得柑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国家。

他每年抽出20%的时间深入基层,我国绝大多数种植柑橘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指导培育的“赣南脐橙”远销31个国家和地区,也因此被果农称作“农民的财神”。

“有时人生经历逆境并不是坏事。”这位从艰辛岁月中走来的院士常常现身说法,鼓励青年一代思索顺境与逆境演绎的人生哲理。

他借助农学知识来教育青少年: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比如种粮食、种水果、种药材”,他解释,“顺境条件下产量很高,但是品质不一定能够保证。而品质好的作物,一定是逆境中长出来的,中药材更是。”

“植物如此,人也是如此。”邓秀新感激那段艰苦的岁月,磨炼了自己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11月28日12版刊文,作者雷宇,实习生王雅兰、刘振兴)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邓秀新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他的成功既有其本人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家人默默的支持。

B. 邓秀新在中学时代遇到了恩师刘根发,正是刘根发在带队竞赛时发现了他的数学才华。

C. 邓秀新为了锻炼自己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在高中时就跟着物理老师到村里帮忙安电灯。

D. 邓秀新博士期间就攻克了柑橘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此技术国家。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在邓秀新的主持下,我国首次建立起柑橘原生质体分离、细胞融合、培养及再生技术体系,揭秘了“甜橙基因组”,他也因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B. 邓秀新大学时才知道有专家专门研究柑橘,这使他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山沟里生长的野橘子,于是他将家乡橘子带回做科研,并发表研究报告。

C. 邓秀新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多有批评,他认为现在的学生学业繁重,所以虽然满腹经纶,但仍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主张学生要时常跳出书本,多接触社会。

D. 邓秀新作为农学专家,他扎根农村,走遍了我国种植柑橘的所有地方,指导培育的“赣南脐橙”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被果农称作“农民的财神”。

E. 全文用倒叙的手法,先概述邓秀新的科学成就,再按照时间顺序回忆其成长过程,从而使读者在赞叹其科学成就的同时,也对其成长的艰难留下深刻印象。

9. “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请结合邓秀新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7. C 8. BE

9. ①邓秀新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艰难的岁月培养了他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他成长的轨迹较好地诠释了“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的道理。②顺境和逆境是相对的,面对逆境,不要自怨自艾,要如邓秀新那样,在艰苦的岁月中,磨炼自己的性格,永不言弃,“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C项,邓秀新为了锻炼自己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在高中时就跟着物理老师到村里帮忙安电灯曲解文意“为了锻炼动手能力”理解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十四、十五段,原文为“高中时代,邓秀新学的是机电,物理老师带着整个班到村子里帮忙安电灯,三个学生负责一家,帮村民解决点儿技术活”“若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彼时的中学教学颇不完备。然而歪打正着,这也让他得以亲近自然、认识社会,学工的经历锻炼了他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对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故选C。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从文中看,二者之间无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一课题是博士期间攻克,院士是担任华中农大校长后的事。C项,多有批评说法太重,另外“虽然满腹经纶,但仍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说法绝对。D项,走遍了我国种植柑橘的所有地方”说法错误,扩大范围,应是:走遍绝大多数种植柑橘的地方。故选BE。

9. 试题分析:题干是‘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请结合邓秀新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理解“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在文章中找出邓秀新有关能体现这句话的事件,进行分析,回答问题。这句话是邓秀新借助农学知识来教育青少年: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比如种粮食、种水果、种药材”,他解释,“顺境条件下产量很高,但是品质不一定能够保证。而品质好的作物,一定是逆境中长出来的,中药材更是。”然后文章说“植物如此,人也是如此。”在邓秀新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艰难的岁月培养了他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他成长的轨迹较好地诠释了“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的道理。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根据邓秀新在艰苦岁月的行为表现和体现的精神品质对这句话进行解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弱冠,以上舍登大观三年第,调单州司户,再调阳谷簿。累官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者八载。宣和末,知冀州。金人犯河朔,诸郡皆惊备,弥逊损金帛,致勇士,修城堞,决河护堑,邀击其游骑,斩首甚众。兀术北还,戒师毋犯其城。靖康二年,建康府牙校周德叛,执帅宇文粹中,杀官吏,婴城自守,势猖獗。弥逊以江东判运领郡事,单骑扣贼围,以蜡书射城中招降。贼通款,开关迎之,弥逊谕以祸福,勉使勤王。时李纲行次建康,共谋诛首恶五十人,抚其余党,一郡帖然。

绍兴七年秋,迁起居郎。弥逊自政和末以上封事得贬,垂二十年,及复居是职,直前论事,鲠切如初。冬,试中书舍人。时驻跸未定,有旨料舟给卒以济宫人。弥逊缴奏曰:“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帝嘉纳之。秦桧再相,尝邀弥逊至私第,曰:“政府方虚员,苟和好无异议,当以两地相浼。”答曰:“弥逊爱国恩深厚,何敢见利忘义。顾今日之事,国人皆不以为然,独有一去可报相公。”桧默然。次日,弥逊再上疏,言愈切直。赖弥逊廷争,桧虽不从,亦惮公论。再与金使者计,议和不受封册,如宰相就馆见金使,受其书纳入禁中,多所降杀,惟君臣之礼不得尽争。十二年,桧乘金兵既败,收诸路兵,复通和好,追仇向者尽言之臣,嗾言者论弥逊与赵鼎、王庶、曾开四人同沮和议。于是弥逊落职,十余年间不通时相书,不

请磨勘,不乞任子,不序封爵,以终其身,常忧国,无怨怼意。二十三年,卒。

    (选自《宋史·李弥逊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

B. 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

C. 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

D. 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舍,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明清时称监生。

B. 河朔,本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后也指紧靠帝都、为帝都周围的主要防御屏障,此指后者。

C. 嵩山祠,祠禄省称,古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无职事,但可享受官俸。

D. 驻跸,本指皇帝后妃外出时暂停小住,也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本处指在外暂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弥逊耿直实在,屡次进献忠言。政和末年任起居郎时,他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二十年后他再任此职时,直言进谏的秉性依然没有改变。

B. 李弥逊有勇有谋,确保地方安定。他在冀州因击杀金军而让兀术心有忌惮;在代理建康事务时,他孤身劝降判军,并自作主张只诛杀首恶者。

C. 李弥逊刚正不阿,绝不攀附权贵。宰相秦桧曾邀李弥逊到私宅,想利诱他,但被他严词拒绝;在朝廷之上,李弥逊也敢大胆与主和派争辩。

D. 李弥逊一心为国,从不谋求私利。被削职期间,他从不和掌权的宰相通信,也不为自己的后代谋福利;终其一生,常忧国事,从不怨恨朝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弥逊损金帛,致勇士,修城堞,决河护堑,邀击其游骑,斩首甚众。

(2)追仇向者尽言之臣,嗾言者论弥逊与赵鼎、王庶、曾开四人同沮和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0. C 11. B 12. B

13. (1)李弥逊拿出资财,招募勇士,修葺城墙,挖开河堤引水护防,袭击敌人骑兵,斩首很多。

(2)迫害当初直言的臣子,怂恿言官议论李弥逊与赵鼎、王庶、曾开四人同谋阻止和议。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百司”“宗社”“内(内宫)”“细故(小事)圣上)”“”“大体国家大局”,虚词“以”“于”,再结合本句意思:皇帝行动像雷霆一般,百官都要紧急准备,时局正当艰难,应当以宗庙社稷为重,不应该让内宫亲幸小事,再增添圣上的忧虑,事情虽然极其微小,恐怕伤害了国家大局句子可以断开为: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故选C。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此指后者”说法错误,由原文“诸郡皆惊备”“决河护堑”及朝代背景知,此处“河朔”应为前者。故选B。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并自作主张只诛杀首恶者”说法错误,由原文“时李纲行次建康,共谋诛首恶五十人”知,他并非“自作主张”。故选B。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损”,耗费,这里是拿出的意思;“”,招募“决”,挖开;“邀击,袭击。(2)句中:“追仇”,迫害;“”,怂恿;“”,阻止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二十岁,以太学上舍生身份考取大观三年进士,调单州司户,再调阳谷县簿。累积升迁为起居郎。因上奏密封章奏议论直率切实,被贬卢山县知县,改奉嵩山祠。贬官后退隐居了八年。宣和末年,为冀州知州。金人进犯河朔,各州郡都警戒备战,李弥逊拿出资财,招募勇士,修葺城墙,挖开河堤引水护防,袭击敌人骑兵,斩首很多。兀术回北方时,告诫他的部队不要侵扰李弥逊守卫的城市。靖康二年,建康府低级武官周德叛变,逮捕将领宇文粹中,杀害官吏,夺城自己占据,气焰猖獗。李弥逊以江东判运职务代理一郡之事,独自骑马到贼人门外,把蜡丸书信射进城中招降。贼人投降言和,开城门迎接他,李弥逊对他们讲明祸福利害,勉励他们为王事尽力。当时李纲来到建康,共同商量除去为首作恶的五十人,安抚他们其余党羽,一郡安定。

绍兴七年秋天,迁升起居郎。弥逊自从政和末年因上密封奏章遭到贬斥,将近二十年,等到重任这个官职,在皇帝面前直言论事,刚正率直跟当初一样。冬天,试任中书舍人。当时皇帝停留的地点不确定,有旨意准备船只派遣士兵用来运送宫女。李弥逊缴还旨意说:“皇帝行动像雷霆一般,百官都要紧急准备,时局 正当艰难,应当以宗庙社稷为重,不应该让内宫亲幸小事,再增添圣上的忧虑,事情虽然极其微小,恐怕伤害了国家大局。”皇帝赞同接受他的意见。秦桧再次任宰相,曾经邀请李弥逊至他的私宅,说:“政府正有空缺的职位,如果讲和不提不同意见,就会拿两地的职务麻烦您。”回答说:“李弥逊受到国家恩典十分深厚,哪里敢见利忘义。看今天的事,国民都不认为这样正确,我只有离职可以报答您。”秦桧沉默。第二天,李弥逊再次上疏,语言更为切实直接。幸亏李弥逊在朝廷上抗争,秦桧虽不听从,也顾忌公众舆论。再次和金朝使者商议,议和时不接受金国封册,像宰相到客馆看望金国使臣,接受他们的国书收入宫廷等,很多都降格,只有君臣的礼节没有争取到底。十二年,秦桧乘金兵已经战败,撤回各路部队,再次通使和好,迫害当初直言的臣子,怂恿言官议论李弥逊与赵鼎、王庶、曾开四人同谋阻止和议。从此李弥逊被削职,十多年间中不和掌权的宰相通信,不请求参加官员勘察以往政绩,提升官职,不请求恩荫自己后代,不列名受封爵位,而终其一生,经常担忧国事,没有怨恨之意。二十三年,去世。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春感

【唐】杜荀鹤①

出京无计住京难,深入东风转索然。

满眼有花寒食下,一家无信楚江边。

此时晴景愁于雨,是处莺声苦却蝉。

公道算来终达去,更从今日望明年。

【注】①杜荀鹤:安徽池州人,晚唐著名诗人。此时作者因科举失败,羁留长安。

14.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点题,直接抒情,写出作者两难的生活处境与矛盾犹豫的心理状态。

B. 颔联虚实结合,以眼前春花之烂漫与家乡春景之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

C. “此时晴景愁于雨”以阴晴不定的春日表达了自己多年奔波劳苦的愁闷心情。

D. 作者心绪不佳,即使是婉转动听的鸟鸣在作者听来也如同秋蝉的哀鸣。

E. 尾联以议论作结,同时和首句呼应,回答了首句出留京城的两难问题。

15. 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4. BC

15. ①怀才不遇、应试不第的愁闷。②羁留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③盼望世道公平,早日实现理想的感慨与自信。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B项,以眼前春花之烂漫与家乡春景之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法错误,诗中没有对家乡春景的描写。C项,以阴晴不定的春日表达了自己多年奔波劳苦的愁闷心情”说法错误,没有描写春日的阴晴不定,而是以乐景写衷情。故选BC。

15. 试题分析:题干是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对词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出京无计住京难,深入东风转索然”表现怀才不遇、应试不第的愁闷之情;“满眼有花寒食下,一家无信楚江边”表达了羁留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公道算来终达去,更从今日望明年”表达了诗人盼望世道公平,早日实现理想的感慨与自信。答题时,指出表达的情感,结合具体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 雕栏玉砌应犹在 (2). 只是朱颜改 (3). 元嘉草草 (4). 封狼居胥 (5). 赢得仓皇北顾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雕栏仓皇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科举考试到了明清时期才逐渐走向僵化,导致了中国文人以死背硬记式地读经,胶柱鼓瑟式地作诗文、纸上谈兵式地议论政事为务的风气。

②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也是翻云覆雨的,一个精明的企业家必须时刻关注社会潮流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善用创新引领潮流的走向。

③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倒有几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

④这时候已经到傍晚了,唱歌人慢慢转过山头望不见了,可是那美妙动听的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⑤由于近来楼价持续上涨,而且这个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又有地铁直达市区,所以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

⑥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这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A. ②④⑥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全都不正确的一项”,①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使用正确。②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贬义词。不能用于指消费者的消费潮流变化。③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使用正确。④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使用正确。⑤十室九空: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不能用于形容大部分房屋已经销售的情形。⑥从善如流: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对象错误。故选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环保部明确提出建立机动车环保召回制度,既是倒逼机动车制造企业提高技术标准的釜底抽薪之举,也是科学应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智慧策略。

B. 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中的科技迷越来越多,这说明中国的创新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将决定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快速发展。

C. 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 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B项,不和逻辑,两面对一面,将“是否能够”改为“的”。C项,句式杂糅,“……的目的是……”和“……是为了……”两个句式糅合一起,可以删去“的目的”;介词缺失,“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D项,搭配不当,“实现”与“效果”搭配不当故选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期以来,古人认为鸡是降临人间的吉祥物,是重明鸟变形而来,传说居于日,      ,      ,      ,      。      ,      ,并以约定俗成的民间惯例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这些习俗流传至今。

①“二月二插小鸡”就是把用秫秸编成的鸡放在屋内以驱除虫蚁

②故逐渐将其神明化

③将之神化为凤凰并成为人类膜拜的图腾

④鸡鸣报晓,呼唤旭日东升

⑤热爱和平吉祥的中国百姓就用鸡形剪纸、图画、工艺品等祈福辟邪

⑥赋予了它人性的美德与智慧

A. ④⑤②①③⑥    B. ④②③⑥⑤①    C. ①④⑤②⑥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排序能力。句子排序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本题,句中“呼唤旭日东升”与横线前“是重明鸟变形而来,传说居于日”联系最为紧密,故句拍在前。②句中“其”是代指鸡。因为古人认为“鸡是降临人间的吉祥物,是重明鸟变形而来”,且“传说居于日鸡鸣报晓,呼唤旭日东升”,所以人们逐渐将鸡神明化,故②跟在后。③句中“之”代指鸡,具体讲述人们将鸡神明化为凤凰,并成为人类膜拜的图腾。所以③跟在②后。⑥句中的“它”指的是鸡,人们将鸡神明化为凤凰,成为人类膜拜的图腾,并赋予了鸡人性的美德与智慧。所以⑥紧跟在③后。⑤句说人们用鸡形剪纸、图画、工艺品等祈福辟邪。①句列举“二月二插小鸡”的习俗讲述人们用鸡形剪纸、图画、工艺品等祈福辟邪的例子。所以①跟在⑤后。①句中“二月二插小鸡”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民间惯例,与横线后内容“约定俗成的民间惯例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这些习俗流传至今”联系最为紧密。故正确的排序为④②③⑥⑤①。故选B。

     

心理学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倒U曲线”,下图就是表现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倒U曲线”,请根据右图写出关于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两条结论并给出一条建议。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共享单车在给城市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乱停乱放、无人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因为只要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而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就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

①并非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②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并不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

③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只要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并非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如“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就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一定能……”表述过于绝对,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并不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从而从根本上杜绝……” 表述过于绝对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的《开场话》中说:“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或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远离功利

我们处在急功近利的时代。看鸡蛋就恨不得数小鸡,就恨不得鸡生蛋蛋生鸡,一夜暴富,享万世荣华,已经成了严重的社会病。在读书方面就表现为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上名牌中学、名牌大学成了读书的唯一目的。于是,在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上演了一出出科举时代的悲喜剧。其流弊是很明显的。

升学,升学,家长望子成龙,光宗耀祖,老师希望以此上职称,领高薪,学校希望以此提高声望,获得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赞助,校长借此荣升……而一所两三千人的中学,究竟有几个能考入名牌大学?夸大一点,也不过百十来人而已。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是陪杀场的,得不到应有的正确引导与关爱,甚至因成绩差,拖了科任老师的均分而倍受歧视。一所拥有两三千人的大型学校,几百教职工成少数所谓“精英”的专职保姆,那么,如何让这批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所谓差生感受到读书好?又怎么能读好书?不仇视社会,厌弃家庭就不错了。

那么,经社会、学校、家庭精心呵护的所谓“精英”人物又如何呢?他们中的不少人一旦进了大学,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思进取,甚至堕落;有的则唯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没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还有的,由于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顺风,没经理过丝毫的打击,经不起挫折,或仕途无望,或情场失意而自杀的数据是惊人的。

由于一切都围绕升学转,各种试卷、考试辅导、练习册几乎占领了整个图书市场,即使剩下几个小角落,也被通俗作品,甚至是色情暴力类的东西占领,要买好书,读到好书又何其难?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急功近利的读书,会让人变得浅见无知狂妄,不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要把“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落到实处,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须,就应该重新制定教学评估体系,远离功利。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名人言论类材料作文,有较强的思辨性。言论内涵的恰切解读,是言论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抓关键词句是常用的也是最管用的方法。材料中,朱光潜先生的话有两个关键词句,一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一是“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当然考生也可以从“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入手。先谈“无所为而为”,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可以概括很多方面,既是一种综观宇宙时空所得的心理契合,也是一种接人待物以及对待名利得失的豁然达观的超然态度。“无所为”有不刻意而“为”的意思,“无所为而为”整体上类似于“用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之意。再说把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这就是说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成艺术品,多一些情感观照,审美态度,而不是功利色彩。最后说一说“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这实际上是对前面几句话的补充阐释,进一步强调了做什么事贵在有较高尚、较纯洁的追求,而不是汲汲于名利得失。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可以围绕对“名利”看法进行立意。比如:淡泊名利;远离功利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较高尚、较纯洁的追求,不能汲汲于名利得失等等。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题材料就可以采取抓关键句的方法进行解读立意。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