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八校联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众文化”是近年来的焦点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一方面,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否定的立场,认为大众文化冲击了高雅文化,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认为,受到更多欢迎、受到市场追捧的作品就是有价值的,大众文化应该就是文化的主流。这两种意见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是从两种不同角度得出的不同结论。

    现实状况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确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有互相转化和渗透的一

面。两者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和冲突。一些通俗文化的产品确实如过眼云烟,甚至对社会有

不良作用;但也有许多通俗性作品具有积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还有一些也可能经过历史的考

验和淘洗而“经典化”,成为经典。

市场化对高雅文化构成冲击的同时,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积极的可能性,如果市场健全并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高雅文化也会有自己更广阔的动作空间。大众文化中一些不如人意和刻意迎合低级趣味的状况,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反感和争议,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大众文化”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中性”的。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发展有其必然性,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另一方面,对其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也确实不可缺少。客观、理性地认识其复杂性,对于我们在文化领域里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对于文化的评价和传播的机制的健全都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大众文化”所反映的人性的复杂性其实值得我们高度关切和重视。事实上,公众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的价值的精神是人性的主流,同时人性中一些负面的因素也会长期地、持续地存在,可能不同的社会或不同的文化对于低级趣味的看法有一定差异,但对于低级趣味的批评和制止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因为只要社会需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对文化领域中的治理就不可缺少。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来参与治理消极的大众文化现象,增强社会的主流意识,使消极因素在大众文化中处于可控状态。

今天,“大众文化”正在发生着诸多新的变化。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首先,80后、90后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的心理和文化状态,是当下文化建设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其次,中等收入者的文化作用和在文化消费中的指标作用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切。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往往在社会中形成辐射效应。再次,互联网在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面对不断出现的网络文化新问题也是新的挑战。

(选自2010年第17期《环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有冲击作用,造成了社会的不良文化环境。

    B.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中的许多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市场的追捧,这样的作品能代表文化的主流。

    C.对大众文化或否定或肯定的两种观点态度看似对立,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质上是统一的。

    D.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虽然有矛盾的一面,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渗透的。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化的市场化属性对高雅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市场对高雅文化构成冲击,一方面市场会给高雅文化带来更广阔的运作空间。

    B.大众文化是当今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文化评价和传播机制的健全有着积极的意义。

    C.如果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参与大众文化现象的治理,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大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文化的影响。

    D.虽然不同的社会对文化中呈现的低级趣味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低级趣味都持批评制止的态度,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大众文化中有些作品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能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受历史的考验和淘洗,就有可能“经典化”,最终成为高雅文化的代表。

    B.目前大众文化中迎合低级趣味的作品与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作品并存,说明当今文化市场鱼龙混杂,需要社会、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突出主流价值观。

    C.大众文化反映出的人性的复杂性,体现在公众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精神价值的同时一些人人性中的负面因素仍长期、持续地存在。

    D.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文化状态,是现今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张昭,字潜夫,本名昭远,避汉祖讳,止称昭。昭始七岁,能诵古乐府、咏史诗百余篇;未冠,遍读《九经》,尽通其义。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昭因至魏,携文数十轴谒兴唐尹张宪。宪家富文籍,每与昭燕语,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监察御史里行。宪为北京留守,昭亦从至晋阳。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昭谓宪曰:“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宪曰:“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苟靦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时有害昭者,昭曰:“明诚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无悔。”众执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又逼昭为榜安抚军民。事宁,以昭为北京留守推官,加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官,赐绯。天成三年,改安义军节度掌书记。世宗好拔奇俊,有自布衣及下位上书言事者,多不次进用。昭疏谏曰:“昔唐初,刘洎、马周起于徒步,太宗擢用为相;其后,柳璨、朱朴方居下僚,昭宗亦加大用。此四士者,受知于明主;然太宗用之而国兴,昭宗用之而国亡,士之难知如此。臣愿陛下存旧法而用人,当以此四士为鉴戒。”世宗善之。昭博通学术,书无不览,兼善天文、风角、太一、卜相、兵法、释老之说,藏说数万卷。尤好纂述,自唐、晋至宋,专笔削典章之任。岭南平,擒刘鋹,将献俘,莫能知其礼。时昭已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问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论曰:张昭居五季之末,专以典章撰述为事,博洽文史,旁通治乱,君违必谏,时君虽嘉尚之而不能从。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与昭燕语                           燕:通“宴”,闲适

    B.见知主上                             见:看见

    C.无得害之                             害:伤害

    D.时昭已致政                           致:归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昭“博洽文史”和“君违必谏”的一组是 (    )

    A.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             臣愿陛下存旧法而用人

    B.未冠,遍读《九经》                   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

    C.昭博通学术,书无不览                 明诚所至,期不再生

    D.专笔削典章之任                       时君虽嘉尚之而不能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昭精通经史,无书不看,后唐庄宗入魏后,他也来到魂国,带着十多卷文章拜见兴唐尹张宪,深受张宪赏识,立马被任用为府推官。

    B.庄宗遇难后,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张昭劝张宪“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张宪听从劝告,认为非死无以报庄宗,张昭称赞他说,“公能行之,死且不朽”。

    C.张昭遭人谋害,被人抓起来送到张宪的部将符彦超那里,符彦超说他是正入君子,不让伤害,事情平息后,又任用张昭为北京留守推官。

    D.张昭一生是“君违必谏”,但是君主多是赞许而不能听从,曾向世宗进谏用人,认为应当沿用旧制,并且举例说明用人之差别,世宗也是赞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

译文:

(2)世宗好拔奇俊,有自布衣及下位上书言事者,多不次选用

译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阅读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入关

粱·吴均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①,夜赴交河城②。

马头要落日③,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①汉代振骞,以功封博望侯,后人称之张博望。

    ②“交对”,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③“要”,同“邀”,此处意为拦截。

8.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边塞怎样的场景?“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是如何以人写景的?(6分)

 

 

 

9.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对后世有什么影响?(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题文】(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如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3)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1.阅读甫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目送

叶稚珊

    母亲去世时,和二十几年前父亲去世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我那样冷静地料理着她的后事,完全没有慌乱。

    同样的长夜难眠,那时是痛不欲生的思念,第一次饱尝人想人的锥心之痛,我完全不能自控,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生活,居然一年有余。父亲留给我的背影是温暖绵延的,自幼至长的丝丝缕缕,我一熙一滴地回味了二十几年,仍有着一种痛中的甜。无论何时,梦中还是朗睛的,日常生活工作种,他笑盈盈地来了又走……那时我太年轻,不止是年龄,主要是阅历中没有“死别”的体验,l总觉得那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永远不会砸着自己的石头。突如其来的当头一击不堪忍受,目瞪口呆,方寸大乱。降临的不过是千年万古没有人能逃得脱躲得过的一种常识一个规律,只是因为发生在自己的亲人身上而全线崩溃。

    母亲的离开我们是有准备的,我们目睹了她一天天所忍受的非人能承受的痛苦,目睹了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急促而又缓慢难换的一步步,一步一回头。那是怎样折磨人的痛苦和矛盾。她说:“我和你们还没有过够。”她说:“你也那么残忍吗,为什么不让我走?”谁能够承受呢?明知回天无力,但还想多留她一天一时;可生不如死的痛苦袭来,我们实在看不下去,流着眼泪拥抱着她,大声说:不忍受了,不受了,妈——不受了!

母亲离开了,先生尚在病中,我必须节制自己。像笃信上帝和教义的信徒去教堂祈祷或手抚圣经能使自己安静,我拿起了龙应台的《目送》,相信在这样的时候只有这本书能使我得到排解安抚镇定。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是的,目送!几十年是母亲目送我们,年幼时,年轻时,我们几乎没有理会到,少年时我们蹦跳着、中年后我们匆忙着——离开,顾不上回头看看目送我们的人。一大把年纪了,每次离开母亲的家回头张望挥挥手成了重要的仪式,她永远会在二楼她卧室的窗前俯看目送着我们,直到行动已经很困难了,还要这样。为了不耽误目送和挥手,每次我们一起身穿外衣,她就一定要挣扎着站起来,急急地向卧室挪去,大家赶紧要上前扶她站稳。这一两年我们习惯了先把她搀扶到卧室的窗前站稳,再离开家。在楼下不用回头,能感觉到有一种重重的东西压在我们的背上,是目光。

    还是目送,最后是我们目送母亲离开了人生的旅程,最是那告别后最后的一个转角,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推着她的灵柩,阻止了家人的跟随。我们望着,目送着,最后一次,其实能看到的只是工作人员的背影,那躺在平车上的人,再也看不到了。

    目送一个离去的生命,目送自己生命的一段旅程。

    对于死亡,开始我真的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困惑和挣扎,羞于说出对生死这个最简单的人生至理的懵懂。看到犀利达观睿智如龙应台在父亲逝去时惊呼:“老天,你为什么没教过我这生死的一课?你什么都教了我,却竟然略过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课?”我有些释然。父母的离去使我能静心正视死亡,真正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生命链中的一环。至亲的生命离去,才能给我们补上最基本最重大的生死的一课。

    百岁老人周有光对我说起的一段话,近几天又记起来了。2002年8月14日,有光老人93岁的伴侣张允和先生仙逝。周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工作,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又完全恢复了以往的工作生活状态。他对我说:“我忽然想起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个体的死亡是群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如果都不死,人类就不能进化。”多么残酷的进化论!但是我只有服从自然规律。”想想豁达平静温和如周老尚且如此,我应该更加释然了。最普通的自然规律,事先却不能领悟,由亲人的亡故,才能真正学懂。我不必再为自己的恐惧痛苦羞愧,不要太苛责自己。

    我从此会倍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目送,无论是朝霞还是夕阳,都是生命的过程,值得赞美;无论是相聚还是离别,都是生命的馈赠,值得感恩。而在无数次的目送之间,更有数不清的快乐时光,正是这些快乐时光,使目送格外情深。愿这快乐的烛光温暖我们的心,陪伴生命的旅程。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母亲去世时和父亲去世时我的不同就在于已经能够冷静地面对死亡,不再伤心。         

    B.生和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只是不亲自经历生离死别,就很难体会其中的滋味。

    C.父亲走后,我回忆起二十年里和父亲相处的丝丝缕缕,感到无比的痛心和幸福。

    D.人生不同阶段我们对待目送者“不理会”,“蹦跳着”、“匆忙着”离开,是因为我们年少时不懂,年轻时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中年时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E.作者将人生比作一段旅程,因此目送—个离去的生命,就是目送自己生命的一段旅程。  

(2)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6分)                            

 

 

 

(3)龙应台和周有光两位大师面对至亲离去有什么相同之处?作者在文章后半部分写这些对            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6分)

 

 

 

(4)作者在最后一段说“在无数次的目送之间,更有数不清的快乐时光,正是这些快乐时光,使目标送格外情深。”联系自己的生命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971年夏天,邓稼先的老朋友、享誉世界的美籍华人杨振宁先生,自1945年离开祖国20多年后首次回国。在杨振宁先生开出的会见人名单中,第一个要见的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和杨振宁两人的父亲都曾经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而两人先后考进崇德中学,成为好朋友。杨振宁早两年进校,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邓稼先也很聪明,但性格较为沉稳,待人忠实厚道,真诚可靠。这两个朋友在一起,互相珍视对方身上的优点,并看做自己性格的补充。

    卢沟桥事变后,杨振宁随家南下迁往昆明,邓稼先于1940年随大姐邓仲先也到了昆明。杨振宁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本科学习结束后又进修了两年硕士研究生课程。邓稼先于1941年也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校学习4年。他俩共有3年在同校同系学习。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杨振宁报考公费留学生被录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邓稼先在西南联大毕业后北上,在北京大学任物埋助教。后来,邓稼先也考取了留美研究生。

    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后,邓稼先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他冲破重重阻挠,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于8月29日踏上了归国的过程。从那时起,邓稼先就与杨振宁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回到祖国后,邓稼先参与了正在进行的创建中国近代物理所的工作。留在美国继续从事理论物科学研究的杨振宁,于l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l958年,邓稼先被选为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从此隐姓埋名。

    19641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当杨振宁听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激动不已。他从不同新闻机构的报道中,感到他思念的老朋友邓稼先参与了中国的核试验工作。他看到有美国的报刊报道说,中国人的原子弹是由美国科学家参与做成的。l971年他回到陶内时很想问邓稼先,但是一直没有说出来。

    那天,杨振宁离开北京去上海,返回美国,邓稼先去机场送行,当他把老朋友送入停机坪时,杨振宁回转身,看着邓稼先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问:“稼先,我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

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搞的,他叫寒春,这是真的吗?”听到杨振宁这样的问话,邓稼先吃惊地张了张嘴,好一会儿,他才说:“你先上飞机吧。”

    送走了杨振宁先生,邓稼先马上向上级报告并请示了他遇到的提问。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可以告诉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激动万分的邓稼先就在自己家里多次做过“粗估”计算的“一头沉”写字台上给杨振宁写了封信,并立即交专人乘民航班机赶往上海。杨振宁是在上海市“革委会”为他饯行的宴会上接到这份信件的。当他拆开信封,一眼看到熟悉的邓稼先的笔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顿时泪水夺眶而出,他泪流满面地起身到洗手间去了。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之后,他就多次到中国讲学和访问,每次来华,只要条件允许,他就要会见邓稼先,畅叙友情。杨振宁逐渐了解到邓稼先的功绩,对他更加敬重和爱护。

    1983格杨振宁来北京时,有一次,他们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边吃边谈笑着,杨振宁忽然问:“稼先,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7年,苏联人用了3年多,英国人用了4年,法国人用了8年,为什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邓稼先没有说话,他沉默着。他知道这是杨振宁很想知道的一个答案。但是,邓稼先又确实无法回答,因为这是秘密。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党病逝。远在美国的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发来唁电:“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许鹿希在给杨振宁的信中写道:“如果人生能有轮回,稼先还会选择这条路的。”

杨振宁先生在1986年9月23日的信中说:“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两位著名科学家的友情不仅在科学界,在民间也被传为佳话。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理想、骨气、学识、为人等优秀知识分子的品德无不令人动容。

    (编选自《英雄大爱》)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邓稼先与杨振宁的相交,虽然有家庭世交的影响,但更多是由于青少年时期轨迹相近

的求学经历以及两人在科学领域上相似的追求。

         B.新中国建立后,邓稼先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踏上了归国的路程,而杨振宁留在

美国。文章写两个人的分离意在表现这两人的不同选择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两种不

同人生的缩影。

        C.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58年,邓稼先被选为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

主攻手,从此隐姓埋名。作者在此处一抑一扬,更突出邓稼先的可贵品质。

        D.文中引用许鹿希在给杨振宁的信“如果人生能有轮回,稼先还会选择这条路的”,以邓

稼先生活上的伴侣和事业上坚定的支持者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矢志不渝的精神。

        E.本文主要以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式,描写了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事业呕心沥血的动人

事迹,表达了对老一代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2)从全文看邓稼先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3)文中多次写到杨振宁关注中国原子弹的研究,他先问中国原子弹研究是否由美国人帮助,而当他拆开信封,一眼看到熟悉的邓稼先的笔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顿时泪水夺眶而出,80年代又问“为什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些都表现了杨振宁的什么心理?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4)有一位大学校长说,杨振宁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争了气,我们中国人都感谢他;邓稼先回国为了中国制造出原子弹、氢弹,中国人也都感激他。这篇文章结尾也说:“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理想、骨气、学识、为人等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品德无不令人动容。”请你就对“学识与为人对人生的重要作用”的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0年年底,全国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普遍10%—20%的涨幅的确很诱人,但乘

以低水平的基数,实际到手的不过一两百而已,在高物价时代,这点增幅聊胜于无。

B.广州亚运会期间,新华社体育部高级记者杨明发表《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一文,引发公从

热议。杨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能说我的观点都是对的,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

都重视这个问题。”

C.在天文学家预言:人类奖在2025年左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外星人取得联系。尽管在此之

前许多科学家并不否认可能存在外星人,但如此肯定的预言还是称得上石破天惊。

D.世界上很少有什么孤立的政治事件能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持久的、决定性的影响,然而

如果缺少某几种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人类的历史可能会面目全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阿凡达》的突出贡献在于颠覆了传统观众看电影的体验,看到了“真正的”立体世界;它也颠覆了新人类看电影的观念,离开电脑,离开网络,回归影院。

B.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一项最新调查结果:美国青少年手机用户每人每天平均发送50条短信。短信交流超过打电话,网络即时聊天成为最受美国青少年青睬的交流方式。

    C.公孙强虽然为人不耻,为舆论不耻;但是,他既不是无才,也不是无能,甚至还做了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主要有一武一文两大功绩。 

    D.社会总是在发展,那些已经与现代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所谓“传统文化”——比如吃鲸

        肉,比如石刑,还是放到博物馆里去保留为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史家之一。                                         

                                          

    ①被认为是“学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②为史学研究另辟新途径,沟通了文史两科的内在联系

③他的“笺诗证史”开创了合文史为一体的新体制史学

④1950年他的文集《元白诗笺证稿》问世

⑤而先生自己却说这是“用开拖拉机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⑥此书首倡“诗文证史”       

A.④⑥②③①⑤    B.④⑥①②⑤③    C.③①②⑤④⑥    D.③②①④⑥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16.照应所给文句的意思,以“走进《××××》,我看到……”的句式续写三个分句,每个分句不少于20字。(6分) 

经典,带着满面的沧桑向我走来,在风浪来袭时,给我的心灵注入笑对困难乃至失败的勇气。走进《           》,我看到                                  ;走进《                   》我看到                         ;走进《           》,我看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题文】17201011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给力”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意思类似于“牛”“酷”“很棒”,常作感叹词用。此前曾有人担心,网络语言会破坏汉语的传统和纯净,因而主张在政府公务系统等领域限制使用网络语言。此次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中使用网络热词“给力”,则传递了一种新的见解。

假如你是一位网友,请你根据以上提示拟写一则不少于40字的留言评论此事。(5)

【答案】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已故作家史铁生与有“田径之王”之称的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这两个看似人生没有交集的人之间有一次对话——

2011年3月21日,卡尔·刘易斯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将一个镶着他参加百米短跑雄姿的精制镜框和一双按他的鞋号做的耐克跑鞋,亲手赠予史铁生。史铁生对刘易斯说:“跑百米的运动员有很多,后来也有比你跑得快的,也有破你纪录的,但在我看过的百米比赛之中,你是跑得最美的。”刘易斯则说:“跑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那比纪录更重要。”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