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屯溪一中上学期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A.(nuó)神   (lài )发    慰( jí )      (yán)皮赖脸

B.(kàng)俪    (tóng)云    (sù) 倒      咬文(jué)字

C.洁(pì)    (lěng)然    丰(shěn)    (zhān)花惹草

D.付(xīn)   (zhàn)酒    (nèn)地     (wǎn)肉补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C A jī jiè xían B shùo jiáo Cpǐ líng rěn niān Dzǐ 剜wān

     

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含混蕴籍     果品酒馔    通霄噩梦    划拳行酒    钟铭鼎食之家   

B、筋疲力尽     青云之志    眉眼颦簇    锱铢必较    园日设以成趣

C、童仆欢迎     门衰诈薄    套语滥调    投笔从戎    时矫首而暇观

D、逍遥自在     窸窣飘零    食不果腹    轻鸢剪掠    得鱼而忘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B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即便在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里,这儿的粮产量却扶摇直上,岁岁增产。

B.GRE对高中毕业生而言,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许多高中毕业生只能望洋兴叹

C.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能够安贫乐道,是因为颜回身处箪食壶浆的困境而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使身心内外达到和谐状态。

D.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粗枝大叶告诉你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CB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B.这种极不礼貌的行为,对于稍有一点文化修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C.有些炎症,西医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D.小说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B、主客倒置,C、关联词位置不当,D搭配不当)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骈文,又称骈俪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语句方面多用骈偶和“四六”,用词方面多用用典、词彩华美,语音方面音韵和谐,。《归去来兮辞》是骈文的代表作。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水浒传》,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C、沈从文,苗族,湖南凤凰县人,《边城》是其代表作。他的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展示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返朴归真的牧歌情调。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A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为了显示文化独立,提高党项族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元昊下令创造一种本民族的文字,并称之为“蕃书”,同时设立“蕃字院”,大力推广 “蕃书”。“蕃书”成为西夏的“国字”,也成为西夏王朝最为辉煌的文化成就之一。

“蕃书”一共有6000多个字,是仿照汉字创制而成,其结构复杂,笔画繁缛。“蕃书”在文字结构上分为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单纯字笔画较少;合体字笔画较多,可以是两个汉字合体,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汉字合体。为了彰显本民族的特点与个性,他们特别注意不袭用现成的汉字,竭力避免与汉字雷同,因此所造“蕃书”无一与汉字相同。然而,党项族人深受汉族文化的熏染,“蕃书”源于汉字,以汉字作为造字原型,无论是结构、笔画,还是书写规则,都未能完全摆脱汉字的影响,以至于让人一看“蕃书”,就会感到十分面熟,误认为是汉字,其实根本就不是汉字。

“蕃书”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西夏强盛时期,用国字“蕃书”翻译佛教经典,只用了短短50年的时间,就翻译完成了西夏文大藏经,这在世界翻译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被誉为“译经史上的创举”。此外,还翻译了汉语经典《论语》、《孟子》、《孙子兵法》等,同时还自行编写了《文海》、《同音》、《蕃汉合时掌中珠》等字典、辞书。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蕃书”甚至和汉字一样,逐渐演绎成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体式,其书法艺术也日臻精熟,出现了不少名噪一时的书法家。

党项族人的文化比较开放,吸纳了汉族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应用,便是很好的例证。活字印刷术是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昇发明的,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宋朝的活字印刷品竟然没有一件流传下来。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却是西夏文的九卷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目前已经发现的西夏活字印刷品至少有7种、共数十卷,印刷质量上乘。发达的印刷技术与独特的文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是有印刷技术的支撑,“蕃书”才得以进一步推广。

1227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直捣西夏国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末代皇帝李睨献城投降。成吉思汗在投降仪式前病死在六盘山军营中,死前立下遗嘱,秘不发丧,一旦夏主来降,即行“屠城”。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拉开了帷幕。党项族人逐渐消失了,西夏王陵被焚毁,西夏的文书典籍被付之一炬,曾经强盛的西夏王朝走上了穷途末路,其文化核心“蕃书”销声匿迹。

在西夏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元朝,始终对西夏怀有一种莫名的、刻骨的仇恨,以至于修纂了《宋史》、《辽史》等与西夏并存的政权断代史,惟独不修《夏史》。被蒙古铁骑彻底毁灭的西夏王朝,又丧失了最后一个修史存史的机会。

西夏灭亡后,“蕃书”在少数幸存下来的党项族人中继续流传,在亡国之后他们依然用生命捍卫着自己的文字,通过文字来延续民族的文脉。

“蕃书”什么时候彻底消失了呢?在明朝。北京国家图书馆现藏的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系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刊刻的;保定北郊韩庄出土的西夏文经幢,为明朝弘治年间刻制。这是迄今所见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时代最晚的两种用“蕃书”制作的西夏文物,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信息:至少在明朝洪武和弘治年间,还有人使用“蕃书”;至少在明朝弘治年以前,还有特定的人群能够识别和解读“蕃书”。此时离西夏灭亡的时间已经比较遥远了,作为完整民族的党项族也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当元朝土崩瓦解后,党项族人一下子失去了对手,也失去了斗争和生存的动力源,斗志开始涣散,原来的进取力减弱,族群也迅速衰微。

明朝中晚期,随着党项族人口的急剧下降和不断迁徙,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不断加强,党项族的后裔逐渐入乡随俗,放弃了对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坚守,党项族及其文字“蕃书”再也难寻其踪了。

                  (节选自《文史春秋》2008年第3期)

6. 下列各项中,有关“蕃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蕃书”一共有6000多个字,所有的字结构复杂,笔画繁缛。

B.“蕃书”源于汉字,以汉字作为造字原型,借用了汉字的结构、笔画和书写规则。

C.“蕃书”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翻译了一些佛教经典和诸多汉语经典,翻译的速度之快,在世界翻译史上极为罕见。

D.“蕃书”是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后,下令创造的西夏“国字”,是西夏王朝最为辉煌的文化成就之一。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蕃书”消亡原因的一项是

A.蒙古人对党项人的野蛮屠城,对西夏的文书典籍的毁坏。

B.西夏灭亡后,作为完整民族的党项族已经不复存在。

C.元朝灭亡,使党项族人失去了斗争和生存的动力,族群衰微。

D.明朝中晚期,党项族后裔放弃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坚守。

8.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蕃字”学习了汉字的演变,也演绎成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体式,其书法艺术也日臻精熟,出现了不少名噪一时的书法家。

B.活字印刷是毕昇发明的,但是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却是西夏文的九卷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正是有印刷技术的支撑,“蕃书”才得以进一步推广。

C.西夏灭亡后,少数幸存下来的党项族人用生命捍卫着自己的文字,通过文字来延续民族的文脉,才使“蕃书”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立刻消亡。

D.保定北郊韩庄出土的明朝弘治年间刻制的西夏文经传可以证明,至少在明朝弘治年以前,党项族的后人还能够识别和解读“蕃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6DA“所有的字”不符合实际 B“借用了”了表达不妥 C“和诸多汉语经典”应删去)

7B(文章说“此时离西夏灭亡的时间已经比较遥远了,作为完整民族的党项族也已经不复存在了。”此时指明朝)

8CA“蕃书”甚至和汉字一样,而不是“学习了汉字的演变”。 B“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中的“现存”不能少。 D“还有特定的人群”并不是指“党项族的后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9B 10D 11C 12B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3B(间:有时)

14BB来,连词,都表示承接关系。A于,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引出对象,可译为“给”。C且,第一个为将要,第二个为尚且。D而,第一个为承接关系,第二个为并列关系)

15C (“义愤填膺,大声痛斥”不准确,应为“临危不惧,毫不屈服”)

16、(1)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第二小句2分,其余三个小句各占1分,关键字是“败、躬、畚、覆、暴”等)

2)略。(举、誉、劝、非、沮五个字各占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此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滕王阁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的修辞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描写了滕王阁的居高临远,雕梁画栋早晨使南浦的云飞来,珠帘丝幕傍晚卷来了西山的雨;也表现出滕王阁的寂寞冷清,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朝朝暮暮,与它为伴。表现了滕王阁的“高”“寂寞”。

2)运用设问手法,发出疑问,以景作答,引得读者回肠荡气。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句总括性的话,填在段末横线上。不超过20个字。(4分)

古村古镇的保护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江苏的周庄古镇和浙江楠溪江流域的苍坡村、芙蓉村,成为较早得到保护的古镇和古村。由于专家们多年的呼吁,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终于于2003年11月获得公布。安徽南部的西递村、宏村,也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古村古镇保护的共同宣言,各地古村古镇的保护仍然停留在各自为政、缺少呼应的散兵作战阶段,根本就没有形成应有的气候。从欧洲及日本等地古村古镇保护的经验来看,全国性的古村古镇保护宣言成为保护运动的有力保证,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中国古村古镇保护宣言亟需尽快制定出来。(4分)

     

请仿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的句式,从《三国演义》或《红楼梦》中任选一场景仿写一副八字句对联。(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例如,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他将一个个空木桶擦拭干净,摆放的很整齐。但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知道你会想办法征服风的。”小男孩擦干眼泪,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每一只空桶都装满清水。从此,那些木桶再也没有被吹倒过。他高兴地对父亲说:“我懂了:木桶想要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

是的,我们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心灵的重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评分标准参考2008年作文评分标准。(60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CA、溯shuò—sù; B、藉jí—jiè ;D、荫yīnyìn。)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谩骂          愁怅         殒身不恤       毛骨悚然

B.寒暄          景仰         梦寐以求       徇私舞弊

C.沧桑          菲薄         要言不繁       黯然失色

D.缉毒          发愤         起承转和       倚老卖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BA、愁怅——惆怅;C、要言不繁——要言不烦。D、起承转和——起承转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B.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再别康桥》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

C.巴金先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D.《雨巷》的作者戴望舒,是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叶圣陶称其创作的《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CA项“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与语境不合。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用“淋漓尽致”非常准确。D项“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后用“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一下子完全消除。与语境不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丘,那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身高2.14米的易建联参加2007年NBA选秀大会,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成为继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之后第四个进入NBA的中国球员。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DA、搭配不当。在“墓”前加上“的”。B、有歧义。C、语序不当。应改为“继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之后成为第四个进入NBA的中国球员”。

     

填在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①     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     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     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     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     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     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A(“水很深”与后面的“幽塘”照应,所以选①。③句句首的“山坡”紧承①的后面,衔接自然,故选③。第⑤句的“幽塘”“冷冷的光”与后面诗句的意境相吻合,所以选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碟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
   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大大小小的机关里到处是讲山西话的老八路首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我也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它的力量,大大小小的酒店里坐满说广东话的真假老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尤其重要。

20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内容:网。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的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内容:生活。对这一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但21世纪的生活比诗更有想像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传统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是个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它好说它不好。好的传统当然是好东西,比方说文学传统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外国人一开口,就会用四声不准的中国话说:“李白,杜甫,唐朝!”
   但好东西多了,也有麻烦,要学写作,先读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中钻出来,跑马观花跑到30岁了,认真继承要一辈子。认真以后再写作,恐怕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去改编电视剧还行,现在电视剧专吃古人的饭,又不肯读古人的书。用不懂传统来指责作家,是个“好办法”。哪怕你背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53035首诗,唐诗完了还有宋词。不懂传统不行,钻进传统里出不来也不行。背上全背着传统绝对只能说别人的话,写不出自己的新东西来。
   传统多了,有时还真误事。要以史为鉴,要发扬光大,就要先向后看,然后再朝前看。就如同开汽车,别人是一踏油门就走,你还要先调过头来,再换档踏油门。
   文学这门功课,和别的不一样,一开口,就要从“关关雎鸠”坐进三千年前的私塾来启蒙,都以为这才正常,这才中文系,这才国学,这才功底深厚。但是,学开汽车,先让你学赶马车,学蹬三轮,学开蒸汽火车;学电脑,先让你学刻甲骨,学编竹简,学排活字版——你会同意吗?后现代、口语诗以及诸种风潮的兴起,与拒绝“文学传统总想占据青春大好光阴”的中文系传统有关。文学与传统,一对活冤家。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的殖民”是指强国的综合优势使得自己的文化也呈现出向外扩张的趋势,这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平等性。

B.“话语权”简单地说就是说话的权利,在文中具体指文学创作上所表现的主流趋势。

C.“这样的写法”是把丰富的东西写成了一种简单的“网”字。

D.“网上生存”是新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上网。

8.“强势并不等于优秀”,下面的表述中不是说明这一观点的选项是

A.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B.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

C.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

D.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9.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会从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推进,这些推进的文化有些是优秀的,有些则不然。

B.中国唐代的诗人们的作品流传到外国,是强势经济与文化推进的结果,对外国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C.对中国文学中的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要认真继承,否则无法写出好作品。

D.作者同意学作诗的人学国学,但不能沉迷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因为这样会使我们在“换档”中落后于其他国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7D(它是一种生存比赛活动,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

8A(唐代文化既“强势”,又非常“优秀”。)

9C(“认真”一词改变了原文意思。)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0C(道歉/辞谢。A、回头。B、推辞。D、遭受。)

11A(表修饰的连词。B、介词,“到”/介词,“在”。C、表推测的语气词/表商量的语气词。D、助词,“的”/动词,“到”。)

12C(许以相位的不是齐王,而是魏惠王。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即错用对象。如果一篇文言文中,出现的人物比较多,且每个人物都有相应的举动,分析和概括是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3、略。

14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老。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碛:音qì沙漠。

(1)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结合两首诗的尾联,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两首诗均以乐曲、月光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两首诗都表达了征戍士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尾联李诗以动作细节描写作结,而王诗以景物描写作结,各具匠心。李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没有说明他们为什么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时抱什么心情,但寓情于细节描写之中,这一动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难尽,又可想而知的。王诗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到第四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尾联融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把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报      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开放都在晚间,一朵持续约一昼夜。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散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自译的朱敦儒的那首西江月。原文是: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若照他译的英文再译回来,最后一句是认命的意思。这意思有,但似不够完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那第一朵花出现已一周,凋谢了。可是别的一朵一朵再接上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漂浮。

(原载《散文》)

1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2分)

答:因为                       (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2分)

答:                          (不超过10个字)

18、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大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不超过12个字)

19、作者在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0、联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71没几天便是立秋。(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18反衬玉簪花生命力极强。

19、(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

20、时不我待,时不我予,必须领取而今现在,面对现实、珍惜人生、品味人生,才能领取生活。

     

按照要求,将下列词语和短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删词语。(2分)

中南大学礼堂   主题   在   中国文化的精神   易中天教授   的   举行     是    讲座

强调内容:                                                     

强调地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基础

强调内容:易中天教授在中南大学礼堂举行的讲座,主题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强调地点:易中天教授“中国文化的精神”主题讲座,是在中南大学礼堂举行的。

     

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4分)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生命就是龚自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济世理想。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请指出下列诗句中所引用的典故名并解释其含义。(4分)

(1)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

典故名:                 含义:                   

(2)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李白《长干行》)

典故名:               含义:                       

(3)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辛弃疾《谒金门》)

典故名:              含义:                         

(4)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陈亮《念奴娇》)

典故名:              含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1)典故名:尺素 含义:书信的代称。

(2)典故名:抱柱 含义:比喻坚守信约。

(3)典故名:高山流水 含义: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4)典故名:中流誓(或中流击楫)含义:比喻报效祖国、收复失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