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7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宗法政治和伦理政治相结合              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项的表述无法完整地反映题目中的信息“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故排除;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D两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的信息“周天子分封”“以家长的面目”“王天下”表明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即将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故选C。

     

宋代陈舜俞说:“千夫之乡,耕人之田者九百夫,犁牛稼器无所不赁于人,匹夫匹妇男女耦耕,力不百亩,以乐岁之收五之……而仅食其一。……后虽有丰获,取之无所赢而食矣。”材料主要表明

A.小农因借贷所受剥削沉重              B.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C.小农经济的落后和脆弱性              D.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盛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农业

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犁牛稼器无所不赁于人”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脆弱性及“男耕女织”的盛行,故无法得出C、D两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宋代……犁牛稼器无所不赁于人……以乐岁之收五之……而仅食其一”表明宋代的小农因借贷等所受的剥削较为沉重,故选A。

     

王阳明先生提出“四民异业同道”论时指出,舜帝在位时封的九个官职中,“首稷(农业)而次契(商业)。垂工益、虞(工业),先于夔、龙(教育)”。这一观点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顺应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C.促进明朝革新官僚机构              D.充分肯定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宋明理学

B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思想观点,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推动儒学思想发展和官僚机构改革的主张,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四民异业同道”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王阳明先生提出‘四民异业同道’论”体现了王阳明对士、农、工、商的一视同仁,该观点顺应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故选B。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主要说明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C.闭关锁国政策松动              D.清王朝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B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的“广州十三行”是清初“海禁”政策的产物,是封建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的具体体现,故A、C、D三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的信息“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表明鸦片战争前夕的清王朝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故选B。

     

1871—1910年中国各年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

年份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1873

2.6

不到0.5

37.4

58.3

1.7

1893

15.5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以上统计材料说明

A.出口货物以农产品和工业制品为主              B.中国出口货物比例逐渐协调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的发展              D.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

本题主要考查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B、C三项的表述均与图表中1873—1910年间,中国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量一直占总出口量80%左右,机器制品出口量一直占总出口量不到10%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该现象表明晚清时期的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带有半殖民地的特征,故选D。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A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及中国报刊业的迅猛发展,故无法得出B、D两项的结论;C项中的“开始关注”的表述孤证不立,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后,《申报》引导国人反思战争的结局及革新图强的愿望,故选A。

     

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为他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教育指导方针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教育的发展

D

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的教育,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读具体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B项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C项中的“‘三个面向’教育指导方针”提出于1983年,D项提出于1957年。故由图片中的时间段“一九五七年”即可排除均晚于此的A、B、C三项,故选D。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是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强调法律至上              B.限制公权滥用              C.维护公民平等              D.追求司法公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B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法律至上、公民平等和司法公正等原则,故无法得出A、C、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罗马法强调......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不得干预个人生活”体现了罗马法限制公权滥用的原则,故选B。

     

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由此可知

A.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D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欧洲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故无法得出A、B两项的结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亚非拉国家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明显,故C项的表述错误;由题目中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世界工业总产量及贸易额均大幅度增加的现象可知该时期的世界各地的工业化均有所发展,故选D。

     

某西方学者曾说,《国际歌》呼吁他们起来的有名的“饥寒交迫的奴隶”,乃是电灯、马克西姆机枪和科学的种族主义同时的维多利亚后期的现代发明。作者试图说明

A.欧美工业化进程加速              B.巴黎公社诞生的重要原因

C.工业化加速社会分化              D.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C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欧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及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性,故无法得出A、B、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饥寒交迫的奴隶’,乃是电灯、马克西姆机枪和科学的种族主义……的现代发明”表明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加速社会分化,故选C。

     

17世纪英国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欧美政治制度的综合运用

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美国”并未经历过封建社会阶段,故排除A、B两项;题目中的“联邦制”旨在协调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以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的“17世纪英国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均体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以集权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革命成果,故选D。

     

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指出,18世纪的欧洲“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A.进化论的提出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命起源

A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A项发生于19世纪中期,B项的时间段为14—17世纪,C项的时间段为17—18世纪,D项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故由设问要求“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即可排除均与此不符的B、C、D三项,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中“三元并存与互补”的说法,指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综合运动

(1)政治上:宋代科举制发展,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文化上:宋代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世俗文化流行。

(2)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创办近代机器工业。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思想自由化、科学化: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3)表现:从法制遭到践踏与破坏到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民主制度遭到破坏到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与经济,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并结合相关所学可知,“政治上”可从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进一步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不断加强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经济上”可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并壮大这一角度思考作答;“思想文化上”可从理学的产生并日益世俗化、词等世俗文化的流行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并结合相关所学可知,“经济上”可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政治上”可从维新变法的开展、辛亥革命的爆发等角度思考作答;“思想上”可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3)问,由材料三中的信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并结合相关所学可知,“法治国家”可从法制遭到践踏与破坏到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市场经济”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公民社会”可从民主制度遭到破坏到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角度思考作答。

 

     

有学者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高考历史命题走过了一段较为曲折的历程。

(1)1949—1965,高考历史命题基本上以知识识记为主,题目较为简单,题型也相对单一。

(2)1966—1976,高考历史命题中断,影射史学成为当时的主流,主要是推荐“根红苗正”出身好的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3)1977恢复高考以来,历史命题曾经再度考察知识的再现,仍然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

(4)1990—2011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考察。

(5)2010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升级,强调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的辩证思维,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价值观)。注重唯物史观和国内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某一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教育的发展

示例1:

提出观点:1977恢复高考以来,历史命题再度考察知识再现,仍然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反映出高考命题尚未走出徘徊,“两个凡是”、“左”倾错误还在继续。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虽然这一时期“双百”方针,思想解放,科教发展,但是历史高考命题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多角度论述:“文革”结束不久,“左”倾意识、斗争思维仍然较浓。国际上冷战、两极对峙、意识形态冲突,高考命题注重革命史。“文革”中对教育破坏严重,教学方式落后,耽误宝贵学习时间。学生知识水平低,师资匮乏,教学资源不足。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考历史命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文化热”未对高考历史命题起到推动作用。

小结扣题:恢复高考,统一命题,注重人才的选拔,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但是历史命题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还要学习借鉴他山之石,科学命题,要既重视基础,也要注重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示例2:

突出观点:1990年代,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考察。是改革开放深入,市场化改革,进一步融入世界的结果。

多角度论述: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成就突出,科技教育发展。全球化,信息化和多极化趋势加强。高考注重文明演进及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当前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综合国力竞争,对人才要求开始提高。高考历史命题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也从港澳台的历史命题中得到一些启发。比较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科学性。关注史料教学与研究,重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由史证。

小结扣题: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也是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反映。更是国际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示例3:

提出观点:2010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升级,强调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的辩证思维,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价值观),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与国家崛起的需求。

多角度论述:21世纪以来,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综合国力竞争激烈。高考历史命题突出学科特点,贴近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富有时代感与生活气息。一纲多本,开放兼容。公平公正,考察能力与素养,难度与技术不断提高。历史考试中大胆命制研究性学习,探究性测试和开放性试题。历史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课题也被引入到高考历史命题中。

小结扣题:学科能力与素养顺应了课程改革与比教学改革的趋势,也与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相适应,反映了全球化、多极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突出历史学科特征(解释与史料,时空),注重唯物史观与人类文明演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高考历史命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难度加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的教育,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

首先,应明确设问要求“运用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其次,根据设问要求通读材料,任选一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如通读材料可选择“1977恢复高考以来,历史命题曾经再度考察知识的再现,仍然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这一论点,然后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文革”结束不久,“左”倾意识仍然较浓、国际上“冷战”,意识形态冲突、“文革”中对教育破坏严重,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知识水平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与史实相符即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整整少了七个部门,是一次很大的部门精简。李世民用官非常之少,贞观年间,中央机构中的文武官员最少时只有643人,全国仅7000余人,这应该是历朝人数最少的政府了。据明末学者朱国桢的统计,有唐一代需财政负担的官员总数最多时约为1.8万人。

唐朝的官员按官职高低都可以领到一份“职份田”,此外还有永业田,即便是八品或九品的小官,也有永业田二顷。此外,还可以领到一份年薪。即便是养那几百个官员,李世民竟还舍不得由财政出钱,他想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公廨钱制度”,就是对富豪家庭定向征收一笔“特别财产税”,以此养官。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概括唐初解决“吏政之患”的主要措施。并评价唐初采取的这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北宋规定与建议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内容出现的历史背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1)措施:精简官员;给官员大量授田;对富豪家庭定向征税以养官。评价:为减少财政支出;高薪养廉;使唐初出现吏治清明局面;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促进经济发展);巩固了统治。

(2)目的: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初的官僚体制改革和北宋时期土地制度的改革,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措施”由材料一中的信息“部门精简”即可得出“精简官员”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官员按官职高低都可以领到一份‘职份田’,此外还有永业田”即可得出“给官员大量授田”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对富豪家庭定向征收一笔‘特别财产税’,以此养官”即可得出“对富豪家庭定向征税以养官”的结论;第二小问“评价”根据第一小问的答案可从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高薪养廉有利于使唐初出现吏治清明的局面、有利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巩固统治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目的”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及时种莳’......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即可得出“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可得出“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即可得出“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的结论;第二小问“历史背景”结合相关所学可从租佃契约关系的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等角度思考作答。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第一场热战,美俄朝韩中学教科书对朝鲜战争的描述不一。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入侵南方,他们的行动显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许。杜鲁门政府立刻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安理会还通过决议要求会员国联合抵制侵略。

——美国:《世界历史》(第五版)

材料二 1948年,朝鲜分裂为两个国家: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方的大韩民国。两个政权都镇压反对派,并开始准备武力夺取整个半岛。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侵入南方,并正式宣布他们是为了反击李承晚军队的攻击。共产党分子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并渴望继续前进。8月,南朝鲜军队手里只剩下半岛南部面积不大的釜山基地。

——俄罗斯:《外国最新历史》(第五版)

材料三 朝鲜共产政权与苏联秘密签订军事协定,增强军事实力,为入侵大韩民国做准备。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

——韩国·中学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1950年6月18日,杜勒斯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进入南朝鲜,带领着美国军事顾问团和南朝鲜傀儡军队的高级官员视察了38°线一带,并在38°线的防御工事中最终批准了北伐的作战计划。第二天,杜勒斯向李承晚傀儡集团发出进攻指示,决定6月25日开始进攻北部。由此可见,美帝国主义为进攻北方进行了缜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终于在1950年6月25日掀起了反对北方的侵略战争。

——朝鲜教材中有关“6·25战争”的主要内容

(1)这些材料共同阐述什么历史问题?美、俄以及韩国的教科书在叙述朝鲜战争发生的问题上有何相似之处?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问题,上述材料的观点可分为几类?请按类归纳概括这些观点

(2)请列举造成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1)问题:朝鲜战争发生和起因。相似:北方军队首先进攻韩国。三类。材料一、三认为可能是北朝鲜在苏联人帮助下发动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北朝鲜和南朝鲜都想统一半岛;材料四认为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南朝鲜发动侵略北朝鲜的战争。

(2)原因:事件本身复杂——因此难以厘清,导致众说纷纭;不同国家立场、视角不同——导致分析不同;受意识形态制约——因此先入为主,导致不尊重事实;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尽力推卸战争责任;受所掌握的史料、视角、程度与水平的限制。

对待:会将上述材料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更多的资料,进行比较;与师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寻访亲历者了解相关的情况;通过信件(邮件)向有关专家请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朝鲜战争,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问题”由材料一中的信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入侵南方”、材料二中的信息“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侵入南方”、材料三中的信息“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材料四中的信息“南朝鲜......1950年6月25日掀起了反对北方的侵略战争”即可得出“朝鲜战争的发生和起因”的结论;第二小问“相似之处”由材料一中的信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入侵南方”、材料二中的信息“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侵入南方”、材料三中的信息“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即可得出“北方军队首先进攻韩国”的结论;第三小问“分类及观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入侵南方,他们的行动显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许”、材料二中的信息“1948年,朝鲜分裂为两个国家: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方的大韩民国。两个政权都镇压反对派,并开始准备武力夺取整个半岛”、材料三中的信息“朝鲜共产党政权与苏联秘密签订军事协定,增强军事实力,为入侵大韩民国做准备。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材料四中的信息“南朝鲜......1950年6月25日掀起了反对北方的侵略战争”即可得出“三类,分别为材料一、三认为是北朝鲜在苏联人帮助下发动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北朝鲜和南朝鲜都想统一半岛。材料四认为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南朝鲜发动侵略北朝鲜的战争”的结论。

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结合相关所学可从事件本身比较复杂、不同的国家立场和视角不同、受意识形态的制约、受所掌握的史料的限制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如何对待”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结合相关所学可从将上述材料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更多的资料,进行比较、寻访亲历者了解相关的情况、向有关专家请教等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洪亮吉(1746—1809),祖籍安徽歙县,清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学者,精通朴学、经学、训诂学、史学、舆地学,并因人口方面的学说而著称。其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中, 他指出:“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洪亮吉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 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

——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洪亮吉人口思想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洪亮吉人口思想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物历史专题

(1)现象:清初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成因:政局相对稳定,小农经济的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赋役政策的调整等。

(2)评价:洪亮吉突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范围。洪亮吉扬弃了传统人口的思想。洪亮吉否定了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将人口多视为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观点,看到了人多的负面影响。受时代所限,洪亮吉没有找到解决人口问题的钥匙,但却给后人以思想启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清朝中期著名的学者洪亮吉的评述,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社会现象”由材料中的信息“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即可得出“清初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清初政局的相对稳定、小农经济的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与推广、赋役政策的调整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2)问,注意答案的全面性,“积极性”结合相关所学可从突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范围、扬弃了传统的“多子多福”的人口思想,看到了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为后世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等角度思考作答;“局限性”结合相关所学可从受时代的局限,未能找到有效解决人口过多问题的办法等角度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