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6-19   来源:教育合作    点击:   
字号: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8篇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8篇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本章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 打下一个基础,学习有关动物运动系统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本质非常重要,同时可以巩固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1、在探究实验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模拟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重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及相互关系,需其他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2、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概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动物生理方面的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强,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时期,以人体为例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的积极性会较高,便于学生接受。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凤爪(鸡爪子)、解剖刀等。

学生:两块硬纸板(或硬塑料板)、两根皮筋、剪刀、图钉(或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播放动物运动的录像,通过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在此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所表现的如:捕食、求偶、迁徙等行为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是依靠哪些身体结构,它们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带着这些问号,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

三、新课教学:

1、运动系统的组成

指导观察哺乳动物家兔和人的骨骼图,重点观察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

设疑: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结的?

每四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对照教材上的关节模式图解剖观察鸡爪子。培养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精神,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实验安全。

小结:骨与骨之间是通过关节来连接的,它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其适合运动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

进一步提问:人体有哪些关节?根据你已有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哪些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结合学生自身的体会,使他们能学以致用,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小结过渡: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它为骨的运动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骨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呢?(学生能回答出肌肉)准确地说是附着在骨上的肌肉,也就是骨骼肌,大家想知道它的形态结构吗?

播放动画:动态展示骨骼肌的结构(肌腹、肌腱)和收缩、舒张的形态变化(收缩:变短变粗;舒张:变细变长)给学生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肌肉具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刺激消失时舒张开来。有人把肌肉比喻为拉车的绳子,因为靠绳子只能向前拉而不能向后推。如果让车倒退,还需要在车后面另拴绳子。因此,任何一个关节的活动都需要两块以上的肌肉协同作用。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设疑:骨骼肌为什么能使骨动起来,它是怎样着生在骨上的?下面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来探究一下吧。

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用两根橡皮筋代表一组相互配合的肌肉,用两块硬纸板或塑料板剪成骨的形状代表两块骨,两骨的连结处用一个图钉或细铁丝固定代表关节。

四人学习小组动手探究,分工明确,各尽所能。在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并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小结:动物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牵引骨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播放屈、伸肘flash动画,动态展示屈、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调配合,同时学生做屈、伸肘动作加深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设疑: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各种运动吗?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观看录像、小组讨论,总结出动物的运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要靠神经系统的支配,还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各种运动。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回顾,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形成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五、练习巩固

精选习题,举一反三,加深理解。

为了探究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小民让妈妈买来去毛的生鸡翅,用来观察骨、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关系,请帮小民完成他的记录。

1、用两只手捏住鸡翅的两端,向内、向外做伸缩运动,发现 _______(可以完成、不能完成)伸缩运动。

2、用解剖刀和解剖剪除去鸡翅上的皮肤,会看到________ 是附着在骨骼上的。

3、捏住鸡翅两端,做伸缩运动,肌肉会在_______的牵引下,围绕着 ______运动。

4、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小民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2)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育理论指导】

教学理念现代化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于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多年的教学实践要求我们注重在教学的细节上下工夫。坚信:教育的原点是童年的身体生活和身体教育,儿童身体的感觉是真正的生活的基础,是第一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感觉”这个媒介,完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任务。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可爱的动物》是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中主题一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的内容要求及“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让学生从小爱护动植物,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标。《可爱的动物》这一活动内容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观察、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教材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对某种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时,应注意领会教科书的设计意图,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说说动植物的可爱,这样,学生爱动植物的情感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能充分实现。

活动是品生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常用的教学活动有: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欣赏等。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有限,但对孩子们来说,喜爱动物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并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兴趣,这种兴趣将激发他们自主地去观察、认识动物。所以,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设计多种活动,努力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性,能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通过活动知道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培养学生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观察、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性,能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初步意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观察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动物,了解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彩笔、胶水。

2.教师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1. 创设情境:我听说咱们班小朋友聪明可爱,大家都很喜欢你们。李老师

很高兴认识你们。所以给你们带来了以为神秘的朋友。(出示老鹰动物玩具)看——它是谁?

2.激趣:师扮演老鹰,带领学生勇闯谜语三关,走进动物园一起去认识可爱的动物朋友,了解它们,和它们游戏、玩耍。(出示课件)

3.揭题:板书 可爱的动物

(设计意图:用谜语闯关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认识可爱的动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吧!

1.学生观看“动物集锦”,说说在视频中你认识了哪些动物。(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动物?(指名说说)

3.跟好朋友一起认识动物(书P58图片),比一比谁认识的动物多?(先在小组内认识,再各组选一名学生说动物名称,越多越好。)对不认识的动物,老师作个别讲解,让学生了解。

4.(出示课件)老师准备三组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每组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相同之处?(陆地、天空、水里)。

过渡:小朋友们都快成为动物小专家啦!在这神秘的动物王国里,据说有百万种以上的动物呢!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就像魔术师一样,变幼出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三、让我走近你,可爱的动物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奖励你们认识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我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动物头饰,赶紧从桌箱里把它们请出来,互相认识一下。

1.小组合作认识动物头饰。(如有不认识的,可求助同组的小朋友或老师。)

2.给动物分分类: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让学生扮成动物,按这三类分别走进“空中乐园”、“地上乐园”、“水中乐园”,对走错的动物及时指出纠正。)

3.分好类的动物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你们的才艺,鼓励学生模仿动作,叫声,并在音乐的伴随中,边表演边回到座位。(音乐伴奏,调动课堂气氛。)

过渡:和动物朋友们在一起开心吗?现在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活动性,此设计让学生在认识动物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征,以游戏形式给动物分类、模仿,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接纳动物。)

四、让我夸夸你,可爱的动物

师: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你们喜欢谁,说出理由。

1.师示范:

我喜欢熊猫,因为它是国宝,样子憨态可爱。

我喜欢小松鼠,因为它的大尾巴像把伞,很漂亮。

2.学生说,老师适时评价鼓励。

3.表达你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书P60),把你喜爱的动物图片,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贴在书上。并上台展示出来。(出示课件,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用说话,贴画的实践活动表达对动物喜爱,使情感得到升华。)

五、让我保护你,可爱的动物

师:是啊,这些动物朋友是那么惹人喜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板书:朋友),可在我们的身边,却有很多人去伤害他们,请看图片。

1.观看伤害动物的图片(配乐旁白)

这只漂亮的狐狸被猎枪击中,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它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啦!

环境被破坏,河水被污染,成千上万条鱼被夺去了生命,它们浮在水面上,再也不能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这张无情的大网缠住了鸟儿的双腿和翅膀,它发出悲惨的叫声,好像在说,伙伴们快逃吧!

小鹿的头上鲜血直流,它在拼命地挣扎着,似乎在说,求求你饶了我吧!别锯我的鹿角!

可怜的青蛙在网里呱呱直叫,生气地大叫:可恶的人们,快放了我们,我们还要去田里捉害虫呢!

2.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3.相机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对生命的热爱,对动物的情感转化为行动,增强法律意识 ,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总结

师:这次参观活动中,小朋友们学到什么?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小结: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明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板书:爱护)

3.在歌声中结束。

(设计意图:给学生制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寓教于乐。)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可以发生于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后。不要担心给学生的评价多了,学生应该在我们的关注下成长;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评价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语言、目光、表情、暗示、动作都可以。

1.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激励性评价。

2.对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

3.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初步意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设计特色简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于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多年的教学实践要求我们注重在教学的细节上下工夫。坚信:教育的原点是童年的身体生活和身体教育,儿童身体的感觉是真正的生活的基础,是第一生活。在五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进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并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在历经了许多失败的体验、饱尝了无数成功的喜悦之后,我创出了自己“轻松、愉悦、自主、开放”的教学特色。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少批评、多鼓励,来调动学生的乐学心理。灵活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并保持学生热忱的学习积极性。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采用交流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欣赏等方式方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热情,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附:板书设计:

可爱的动物

朋友

爱护

学生记录单: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从学生熟悉的谜语闯关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学生本可的学习内容与动物有关。)

二、认识可爱的动物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动物入手,通过比一比的方式认识和了解更多动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让我走近你,可爱的动物

(本环节让学生在了解动物的基础上,用游戏对动物进行分类,抓住儿童喜欢模仿的心理,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情感体验。为下一步的情感表达做铺垫。)

四、让我夸夸你,可爱的动物

(学生通过说和做,使自己对动物的情感得到升华,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的想法油然而生。)

五、让我保护你,可爱的动物

(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

六、总结

(这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信息反馈。)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3)

《快乐的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在初步理解了除法运算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 “快乐的动物”的主题情境,体会动物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材把“倍”作为学生的生活概念来处理,没有下“倍”的一般定义,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例,体会“倍”的含义,把“求倍数”作为除法运算的一种应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处于喀什市城乡之交,生源多来自菜农、打工人员、下岗职工的子女。尽管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但教师们严谨治学,紧跟教育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动手制作了许多教具、学具,以丰富课堂内容。我班有48名学生,其中打工人员子女占全班人数的45%,菜农子女占10%,少数民族学生占15%,下岗职工子女占10%。部分学生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学生们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一般,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师:秋天到了,一阵雷雨过后,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这些快乐的小动物们邀请咱们一起去玩。想去吗?

  生:想。

  师:好,咱们一起出发。(出示挂图。)

  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

  2.师:瞧,它们多快乐多高兴呀!仔细看图,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小动物?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动物图片。)

  生:图上有鸭子、猴子、松鼠、小鸟、孔雀、小鸡。

  师:数一数,你知道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吗?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在动物图片旁边添上数字。)

  生:有6只鸭子,3只猴子,2只松鼠,12只小鸟,1只孔雀,8只小鸡。

  3.师:小动物们也很爱学习,它们根据自己的数量制成了表格,咱们一起去帮它们完成好吗?

  生:好!

  师:请你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纸条。(教材46页“做一做”的部分。)

  (1)咱们先来帮助小猴子和小鸭子吧,每种动物有几只,你就画几个圆来表示,注意上下对齐。谁愿意上黑板来试一试?(学生动手画。)

  师:(画完后)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给小猴子画了3个圆,给小鸭子画了6个圆。

  师:猴子有3只,是几个3?

  生:1个3。

  师:动手圈一圈,看鸭子里面有几个3?

  生:有2个3。

  师:鸭子有6只,6里面有几个3?

  生:6里面有2个3。

  师:(小结)猴子有3只,是1个3,鸭子有6只,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

板书: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

师:你能试着列出算式吗?

  生:6÷3=2。

  板书:6÷3=2。

  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因为6里面有2个3,所以6÷3=2。

  (2)师:下面请同学们动手帮小松鼠和小鸡来完成表格。

  (学生动手在纸条上画。)

  师:(画完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给小松鼠画了2个圆,给小鸡画了8个圆。

  师:松鼠有2只,有几个2?

  生:1个2。

  师:小鸡有8只,有几个2?

  生:有4个2。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鸡是松鼠的4倍。

  师:谁还想再说一说?

  生:8里面有4个2,所以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师:(小结)松鼠有2只,有1个2,小鸡有8只,有4个2,8里面有4个2,我们就说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板书: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师:谁能试着列出算式?

  生:8÷2=4。

  板书:8÷2=4。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8里面有4个2,所以8÷2=4。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倍”,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齐读两遍。)

  4.师:今天快乐的小动物们还有一些问题想考考大家,一起试试看,比一比谁最聪明。

  (出示小黑板。)

  (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师:谁来填?

  师:(学生填完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6里面有3个2,所以6÷2=3,鸭子数是松鼠的3倍。

  (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生: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3里面有3个1,所以猴子数是孔雀的3倍,3÷1=3。

  (3)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师:请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伴交流一下。(交流后)谁来汇报,说一说你的问题。

  生:小鸟的只数是猴子的几倍?

  师:谁能帮他列式?

  生:12÷3=4。

  师:谁还有问题?

  生:小鸟的只数是鸭子的几倍?

  师:谁来列算式?

  生:12÷6=2。

  生:松鼠的只数是孔雀的几倍?

  师:谁来列算式?

  生:2÷1=2。

  (二)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1.师:动物王国里还有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出示自制47页练一练第1题左图。)

  (1)师:谁来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有几只?

  生:图上画的是猫和老鼠,有4只猫,8只老鼠。

  师:这道题要求什么?

  生:要求老鼠的只数是猫的几倍。

  师:请你们在练习本上试着列出算式,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有4只猫,8只老鼠,8里面有2个4,所以老鼠的只数是猫的2倍,8÷4=2。

  (2)(出示自制47页练一练第1题右图。)

  师:咱们看看谁最聪明?这道题你会做吗?在本子上列出算式,(学生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有6只蝴蝶,30只蜻蜓,30里面有5个6,所以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5倍,30÷6=5。

  2.师:咱们班今天真热闹,连咱们的好朋友淘气和机灵狗都被吸引来了。(出示自制的第47页练一练第2题的图片。)

  师:瞧!它们正在干什么?

  生:它们在比个子。

  师:淘气和机灵狗想比一比个子,但是没有尺子,谁来说一说它们在用什么方法比个子?

  生:用垒南瓜的方法。

  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南瓜?

  (师生一起数:1,2,3,4,5,6,7,8,9。)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淘气的身高有9个南瓜那么高,机灵狗的身高有3个南瓜那么高。

  师:你知道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吗?

  生: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板书: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师:谁能试着列出算式?

  生:9÷3=3。

  板书:9÷3=3。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9里面有3个3,所以9÷3=3。

  3.师:最近咱们喀什也下了几场雨,气象组因此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你想了解一下吗?

  生:想。

  师:(出示自制47页练一练第3题左图。)一起来看,这里有3个图标,¤表示晴天,表示阴天,表示雨天,图标上面一个△表示1天。(出示小黑板。)

  (1)¤□天,□天,□天。

  生:晴天12天,阴天6天,雨天3天。

  (2)你知道¤的天数是的几倍吗?

  生: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4倍。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3=4,¤的天数是的4倍。

  (3)谁能试着再提出一些问题?

  生:晴天是阴天的几倍?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12÷6=2,晴天是阴天的2倍。

  师:谁还有问题?

  生:阴天是雨天的几倍?

  师:谁会列式?

  生:6÷3=2,阴天是雨天的2倍。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咱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你们这节课学得高兴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想说一说?

  生:这节课我们学得很高兴。

  生:我认识了“倍”,会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了。

  〖教学反思〗

  “快乐的动物”这一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快乐、融洽的课堂氛围,可爱的小动物们增加了学生注意听讲、认真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我因势利导,通过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让学生一步一步认识“倍”的含义;让学生多说想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学生始终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他们学会了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知识和技能得到发展,而且还获得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我认为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是一条有效途径,在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案例点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本节课的问题设计较好,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等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引导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积极思考、探索。同时教师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教师能为课后的练习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希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小组合作也需进一步加强。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园地五写话《熟悉的动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星小学 朱翠萍

【教材分析】

《熟悉的动物》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语文第四册语文园地五的写话内容:“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写。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下来”。本内容是立足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安排这次写话的目的在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激发他们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低学段的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真切地感受说话、写话的快乐,使他们懂得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有序的表达,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了猜谜对比、动物展示与观察及范文引路等教学环节,多元地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写出熟悉的动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动物外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把动物的样子写通顺,写出动物的可爱之处和自己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动物的外形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

抓住小动物的特点进行写话。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学生写话用的稿纸。

学生——观察一种熟悉的小动物;以实物展示、画画、拍照、上网等方式准备动物外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好朋友带来了,是吗?大家想跟它们问个好吗?

2、学生出示、介绍各类动物(图片、实物等)。

3、出示课题:熟悉的动物。

【设计意图:以动物图片与实物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对比猜谜,明确抓特点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课间都喜欢猜猜谜,老师这节课想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2、猜谜:一只小动物,与人类友好,眼睛有两只,耳朵有两只,鼻子有一个,嘴巴有一张。(课件出示)

3、可以猜出来吗?猜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呢?

4、再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

◆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红红眼睛白白毛,长长耳朵短尾巴,身披一件白皮袄,走起路来轻轻跳。 (兔子)

◆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跑。(乌龟)

5、这次为什么这么容易就猜出来?是呀,因为谜语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所以我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是多么重要啊!(板:抓特点)

【设计意图:以猜谜作为引子,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与学习热情,使他们直观地认识到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小组观察,交流外形特点

1、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一下各自带来的动物朋友,注意要抓住它们不同的特点哦。

2、请大家把你们的发现与组员交流交流吧。

3、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很多学生都比较简单地说出动物的特点,如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毛很白;小金鱼的眼睛很大,尾巴很像一把扇子;乌龟眼睛很小,身上还有一个硬壳等。)

【设计意图:小组内观察与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同伴的交流中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范文引路,明确观察有序

1、有一位小朋友也认真地观察了他熟悉的小动物,还写了一段话呢,请看看他是怎样观察的(出示范文),想想:自己说的跟这位小朋友写的有什么不同?

2、反馈:刚才我们同学在说话时,有的先说眼睛,然后说身体,接着又说头部,这样就会显得怎么样呢?(很乱)那么,我们在写话的时候应该怎样写,才不会显得乱呢?(按顺序)

3、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观察与描写呢?

4、小结:我们在观察和说话的时候除了要抓住特点,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那样就更有条理了。我们可以采用从头到尾的顺序来说,也可以按照从全身到部分的顺序来展开描写(出示,齐读)。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观察是写好习作的基础,通过范文引领,对比之前简单、混乱的叙述,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观察有序的重要性。】

五、部分介绍,加想象、说具体

1、现在,老师隆重推出我们本节课的动物明星(出示小兔子),你们喜欢它吗?(喜欢)那么,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对它的感受吗?

(出示:小兔子真 !)

2、是呀,老师也觉得小灰兔很可爱,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可爱的样子吗?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会比较清楚呢?(全身、耳朵、眼睛、嘴巴、腿、尾巴)

【设计意图:实物的出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望着可爱的小兔子,他们显得兴趣盎然,纷纷跃跃欲试。】

3、除了要按顺序,还要抓特点,要写出动物的特点,离不开我们的仔细观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的全身给你怎样的感觉?谁想零距离地接触一下我们的兔子明星?(引导学生通过触摸感受兔子皮毛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看、用手触摸等多渠道地感知动物的特点。】

4、指名逐一介绍,其它同学认真听:谁介绍得特别好?有不一样的说法吗?(相机出示)

◆全身(像披了一件毛茸茸的大衣,摸上去软软的、滑滑的)

◆耳朵(长长的,十分灵活,只要有声音就会马上竖起来)

◆眼睛(像两颗亮晶晶的红宝石)

◆嘴巴(分成三瓣)

◆腿(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会蹦蹦跳跳)

◆尾巴(像一个绒球)

5、看,小兔子看大家都在夸赞它,可高兴了,它也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呢!可惜它不会说话,谁能帮帮它?(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按顺序作介绍)

【设计意图:以小兔子这一实物的出示,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外形特点,有效激发起他们的观察兴趣,继而指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

六、自由写话,巡视指导(配乐)

1、我们学校的青苹果文学社新开发了一个动物广角,正向同学们征集最佳动物明星呢,大家想把你们的稿子发表到社报中吗?

2、你准备向大家介绍什么小动物?

3、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动笔把你们最喜爱的小动物写下来吧!

4、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的情感,创设了“征集动物明星”这一情境,鼓励他们写出自己最喜爱的动物,有效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七、作品展示,共赏佳作

1、展示各类作品。

2、学生评议: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把优秀习作进行展示,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同时,这又是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欣赏他人的习作中取长补短。】

板书设计:

熟悉的动物

抓特点: 会想象

从头到尾

按顺序 喜爱

从全身到部分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5)

动物的卵

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中的第6

课,在《动物的卵》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卵,了解动物卵是孕育着新的生命,只要条件合适,动物的卵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本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研究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本课承前启后,是以后研究动物繁殖的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课之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科学研究也有浓厚的兴趣。鸡蛋哪个部分发育成小鸡?学生是很模糊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小鸡是由蛋黄发育而来的,蛋清是提供营养,至于较抽象的胚,学生很难与小鸡建立联系。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蛋黄被小鸡吸入体内成为内脏,而蛋清发育成小鸡的外皮。

设计说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由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用鸡蛋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调动孩子的以往经验,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重点让学生利用他们最熟悉的鸡蛋来进行实物观察。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亲历一次“观察——探究——分析——讨论——总结”的科学探究过程。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学生知道即使是他们最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为他们所知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本课设计为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观察动物的卵。利用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动物的卵,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寻找动物的卵在形状、颜色、数量、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准备一组各种鸟类的卵(鹅卵、鸭卵、鸵鸟卵、鸡卵、象鸟卵)的图片进行比较,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同一类动物它们的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动物多样性认识的形成。第二环节:观察蛋壳。教师为学生提供生鸡蛋进行实物观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第三环节:观察生鸡蛋。通过学生对生鸡蛋进行纵向解剖,从鸡蛋圆的一头开始往里一层层剥开,最后倒出蛋白和蛋黄这样一个由外至内的观察,使学生对鸡蛋的构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小鸡孵化过程”的动画影片,解决学生不能直接观察鸡蛋胚胎发育过程这一难题,同时为学生对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进行推测提供了准确答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鸡蛋的结构特点以及为新生命发育生长提供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鸡蛋进行从外到内的解剖观察,发现鸡蛋的整体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对生命的诞生有奇妙的感觉。

教学重点:鸡蛋的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蛋黄上的胚胎,并逐步形成胚胎能发育成小鸡的认识。

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一份(包含图片和2个视频资料),教师为每组准备1枚生鸡蛋,塑料盘1个,培养皿1只,放大镜1个,镊子1个,手电筒一个,实验记录单一份。

教学地点:实验室。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看看动物们都在做什么。(播放视频1分钟)。

师: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小动物出生了。)

师:大家看得真认真。许多动物的生命都是从卵开始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神奇的卵。

(板书:动物的卵)。

师:不同种类动物的卵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家都见过哪些动物的卵?

(生:蚕卵、鱼卵……)

师:大家的见识真丰富。老师也收集了动物的卵。(实物出示:鸡蛋、鸭蛋、鹌鹑蛋、鸽子蛋等)(课件出示一些不同动物的卵。)

谁能说说这些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形状差不多;不同点:有的有壳,有的没壳,大小、颜色各异……。)

师:你们最熟悉哪种动物的卵呀。

(生:鸡蛋)

师:你知道鸡蛋都由哪些部分构成?

(生:蛋壳,蛋黄,蛋白……)

二、观察鸡蛋的结构: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1、实验一:观察鸡蛋壳:

师:谁认真观察过鸡蛋壳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

我们一起看看蛋壳都有哪些秘密吧。

为了大家能够观察得更清楚,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小帮手,手电筒和放大镜。放大镜大家都会用,谁知道手电筒该怎么用?

现在老师给大家演示一遍,请认真看。

(示范使用手电筒如何观察鸡蛋,边示范边强调操作注意事项:手电筒的光要对着眼睛,鸡蛋放在手电筒和眼睛之间,小心转动鸡蛋。)

师:最近学校在举办“领养蛋宝宝”的活动,这些蛋宝宝多可爱啊,我们要注意保护好它们,别让它们受伤。

师:现在大家认真看看实验提示。(课件出示:轻拿轻放。小心转动。保护好鸡蛋。)

师:都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组长来领取鸡蛋,开始实验。

(进行鸡蛋外部观察实验)

师:好,停下来。表扬( )组的同学,请面朝老师做好。谁来说说你有哪些新发现?

师:好这个同学先来,勇敢的孩子给点掌声给他。

(生:我发现鸡蛋壳上面有很多小点。)(贴图出示蛋壳图,板书蛋壳。)

师:这些小点有固定形状吗?它们大小一样吗?

(生: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生:蛋壳上面还有一个黑圈。)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观察到。“黑圈”在尖的那一头,还是在圆的那一头呢?

(生:在圆的那一头)

师:你观察的真好。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用手电筒照还发现上面有裂纹。)

师:你观察的可真细致。这些小点和黑圈都有些什么作用呢?我们等下再进一步研究。大家先想想蛋壳对鸡蛋会有什么作用。

(生:蛋壳对鸡蛋起保护作用。)

师:蛋壳的形状比较像拱形的结构,可以分担所受的压力,将整个鸡蛋保护的更好。

师:观察要由外到内,我们已经观察到鸡蛋的外部,现在该观察什么呢?

生:观察鸡蛋的内部。

2、实验活动二:“观察生鸡蛋”:

师:怎样才能发现鸡蛋内部的秘密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敲碎、打破、捏碎、敲开……)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可要想观察好鸡蛋的内部,首先就要保护好鸡蛋的内部,不让它们受伤。老师有一个好办法,请大家认真仔细看清楚老师是怎样做的。

边示范边讲解:用镊子的钝头拍打鸡蛋圆的一头,将圆头的鸡蛋壳尽量拍碎成小块,注意力道不要过大,接着用镊子小心地一块一块取下碎蛋壳,注意不要戳破里面的那层东西。蛋壳剥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出示已剥好的鸡蛋)。观察过程中,小组要合理分工,做好记录和操作。然后小心撕开蛋壳里面的这层东西,将蛋白和蛋黄小心倒入培养皿中进行观察,同学们还可以用手感觉一下蛋白和蛋黄。保持桌面干净。

现在看看桌子上的这张实验记录单上面的要求(课件出示记录单),一会儿记得将大家的发现记录下来,看看哪个小组的新发现最多。

实验记录单

第( )组 记录员:

师:下面来看实验提示。(课件出示)

师:都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开始实验。

(进行鸡蛋内部观察实验)

师:好,停下来。表扬( )组的同学,请面朝老师做好。哪位同学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新发现。

师:好这个同学带着你的记录单上来。

(生:蛋壳里面有两层膜,一层厚一些,一层薄一些。)

师:这两层膜我们称它为蛋壳膜。(板书并贴图。)

谁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生:防止蛋黄蛋白流出来。)

师:说得真好,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鸡蛋上面有一部分是空的。)

师:观察力真敏锐,这空的部分就是我们最初观察鸡蛋壳时看到的黑色的部分。科学家和大家一样也经过细致的观察,并把空的这部分命名为“气室”。(板书并贴图)大家能想到气室对小鸡的孵化提供什么吗?

(生:我想是提供氧气。)

师:那气室在蛋壳的下面,它用什么方法把鸡蛋外面的氧气提供给鸡蛋中的胚呢?(生:……)

师:大家想想你们开始观察到的小点。

(生:我想是通过小点来输送氧气的。小点上面应该有孔。)

师:对小点上面有很小的孔来和外界交换空气,科学家把这些小孔命名为“气孔”。

(生:我发现蛋白和蛋黄上面都是粘粘的,上面应该有粘液。)

(生:我发现蛋黄上面有一个白点。)

师:白点在哪里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生:在这里。)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这个白点吗?

(生:发现啦。)

(生:没有。)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指给大家看看。

(若学生提出发现的胚大小不一样时:这是受精的卵和没受精的卵的区别,受精卵的白点大一些,没受精的卵,白点小一些。只有受精的卵才能发育成小鸡。)

师:科学家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也发现到我们说的这个白点,并且把这部分命名为胚。(贴图并板书)

师:大家想一想鸡蛋里的胚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能发育成小鸡。)

师: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鸡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播放视频:提示学生看发育的对比,以及天数的标志,背景蛋黄的吸收过程。)

师:视频中的胚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发育成小鸡。)

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胚的作用就是发育成小鸡。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除了鸡蛋以外,其他动物的卵也有胚这个部分吗?

(生:应该有。)

师:为什么呢?

(生:别的动物也要靠胚发育成小动物。)

师:你的推测真有条理。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动物的卵是不是都有胚这个部分。

(播放课件)

师:原来其他动物的卵也和鸡蛋一样,也有相似的结构。

师:我们弄清楚了胚的作用,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蛋白和蛋黄的作用。哪位同学发表一下你的见解。(贴图并板书)

(生:蛋黄和蛋白包裹这胚,对胚起保护作用。)

师:对了蛋白和蛋黄比较柔软,能够胚盘提供缓冲力,所以对胚起保护作用。

(生:还有提供营养的作用。)

师:你有什么证据呢?

(生:我们吃蛋就是吃这两部分。)

师:说得真好,能够将生活与科学联系起来。鸡蛋能为我们提供营养,当然也能够给孵化的小鸡提供营养。大家看看蛋白像什么?(生:水。)

师:所以蛋白还可以为胚提供水分。

4、小结:孩子们,你们太了不起了,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发现了小小的鸡蛋居然有蛋壳、蛋壳膜、气室、蛋白、蛋黄、胚这么多结构,而且每一个结构都有不能忽视的作用,蛋壳可以保护鸡蛋,蛋壳膜能防止营养流失,气室可以提供氧气,蛋白能提供水分和营养,蛋黄能提供养料,胚可以发育成小鸡。板书贴图出示鸡蛋的结构,带领学生口述回顾鸡蛋各个部分的作用。

四、课后探究:深化生命教育的价值: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小动物们的卵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这些小动物又是怎样从这样一个卵里孵化出来的呢?需要哪些条件呢?希望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课后继续探究。

五、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相关内容。

六、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指导老师评点:   

执教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针对学生的前概念,首先从实物和视频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卵,再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初步感知鸡蛋,最后通过动手解剖鸡蛋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卵的结构。

这是一节不加雕饰的常态课,对教材作了一些取舍和处理。在核心环节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指导得很细致,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也为相互合作和汇报交流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已有概念、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鸡蛋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功能作用充分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推测理由,获得对动物卵的认识和理解。课堂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如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等,如果能更智慧些,将更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6)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PPT、新鲜的猪的关节、完整的鸡翅(已除去羽毛和皮肤)、镊子、剪刀及学案。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组织学生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2.播放“动物的运动方式”视频,引导学生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也不同。

3.设疑:动物是怎样通过运动器官完成各种动作的呢?今天,我们将以哺乳动物为例,进行探究、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课堂教学

 

 

 

 

 

 

 

 

 

 

 

 

 

 

 

 

 

 

 

 

 

 

 

 

 

 

 

 

 

 

 

 

 

 

 

 

 

 

 

 

 

 

 

 

 

(一)以哺乳动物为例,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

1.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如果肘关节受伤了,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作吗?如果相应的部位发生骨折或肌肉拉伤了呢?

引导学生答出: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肌肉和关节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配合。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组成,完成学案第一题。小组讨论:骨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2)取猪的关节,用两手握住两侧骨使关节转动,了解关节的灵活性,然后对照教材模式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结构,并完成学案第二题。用镊子撕开关节囊,用手指触摸关节软骨及腔内的液体,有什么感觉?分析关节对运动的意义。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已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别肌腹和肌腱。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小组讨论:这种附着方式对运动有什么意义?观察肌肉、关节及骨三者的位置关系。请小组讨论并以简图的形式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位置关系,同时完成学案第三题。

3.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如下。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组成。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找出人体的上肢骨和下肢骨。

展示骨连接图片,介绍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类型: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骨连接(关节)。

(2)组织学生观看“猪的关节”视频,并进行实物观察,在了解关节的灵活性后,对照教材模式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概括关节对骨运动的意义及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分析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关节?

组织学生活动“找出人体四肢的关节”,使学生明确: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分析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关节?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已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别肌腹和肌腱。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这有什么意义?    

展示人体骨骼肌分布图,介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叫骨骼肌,成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

展示骨骼肌的结构图,介绍骨骼肌内还含有血管和神经,说明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说明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展示上臂肌肉图,引导学生观察:骨、关节和肌肉三者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简图的形式表示三者的关系吗?(组织学生将三者的关系图画在学案上,找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图展示)

4.师生共同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并板书。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播放“骨骼肌的协作作用”视频,说明运动的形成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共同完成的。

2.组织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明确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配合关系。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

3.说明:一个动作的产生至少是由两组肌肉协调配合完成的。因为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要想让骨恢复原位,必须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

4.带领学生总结运动产生的过程:神经刺激→肌肉收缩→骨绕关节运动。

(三)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运动的产生过程,思考: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完成吗?(引导学生答出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2.质疑:我们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这是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过程需要多种系统的共同参与。

进行活动体验,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完成思考题,填写学案。

 

 

 

 

 

 

 

 

 

 

 

 

 

 

 

 

 

看视频,进一步认识关节的结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观察结果。

认识人体四肢的关节,根据生活常识找出容易受伤的关节及相应的保护方法。

 

 

汇报观察结果。

 

 

 

 

 

 

在学案上完成骨、关节和肌肉三者的关系图并展示画图情况。

在笔记上画概念图。

观看视频,理解运动产生过程。

体验“伸肘”和“屈肘”过程,理解骨骼肌之间的协做关系。

 

 

 

思考,总结和聆听。

 

观察、思考、回答,理解运动的产生需要多种系统的共同参与。

人体自身就是好的教具,通过自身的活动、感受、观察,获得感性知识。

 

 

 

 

以观察实物、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用视频解决观察“关节”结构的难点,用填图的形式强化认识。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关节,掌握关节的名称。

增强保护关节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用概念图的形式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通过多媒体,及时强化认识。

通过亲自完成具体的动作,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体验、观察、叙述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课堂小结

 

1.播放视频小结。

2.提示积极运动有利于提高各系统的机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观看视频,

表达交流。

及时总结,加深记忆。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

课堂练习

 

出示练习题,组织回答、点评。

思考、交流。

及时强化、反馈。

布置课外活动

 

请同学们在课后参考教材“试一试”,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其中:

2-3块硬纸板――代表骨;

适当长度的松紧带――代表肌肉;

几个工字钉――代表关节。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小制作,体验肌肉牵动骨运动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学案

(一)观察教材 “家兔的骨骼”图片,识别并填写家兔四肢骨的名称,汇报观察结果

(二)观察教材 “关节示意图”,填写关节结构名称。

(三)请标注图中指示线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在图的右侧以简图形式表示出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的关系。

(四)知识链接

1.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的,骨与骨的连接方式之一是关节。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

2.关节囊可以分泌滑液,储存在关节腔中,滑液可以减小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腔中有积液或积脓。

六、板书设计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7)

动物的卵

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中的第6

课,在《动物的卵》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卵,了解动物卵是孕育着新的生命,只要条件合适,动物的卵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本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研究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本课承前启后,是以后研究动物繁殖的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课之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科学研究也有浓厚的兴趣。鸡蛋哪个部分发育成小鸡?学生是很模糊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小鸡是由蛋黄发育而来的,蛋清是提供营养,至于较抽象的胚,学生很难与小鸡建立联系。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蛋黄被小鸡吸入体内成为内脏,而蛋清发育成小鸡的外皮。

设计说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由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用鸡蛋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调动孩子的以往经验,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重点让学生利用他们最熟悉的鸡蛋来进行实物观察。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亲历一次“观察——探究——分析——讨论——总结”的科学探究过程。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学生知道即使是他们最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为他们所知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本课设计为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观察动物的卵。利用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动物的卵,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寻找动物的卵在形状、颜色、数量、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准备一组各种鸟类的卵(鹅卵、鸭卵、鸵鸟卵、鸡卵、象鸟卵)的图片进行比较,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同一类动物它们的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动物多样性认识的形成。第二环节:观察蛋壳。教师为学生提供生鸡蛋进行实物观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第三环节:观察生鸡蛋。通过学生对生鸡蛋进行纵向解剖,从鸡蛋圆的一头开始往里一层层剥开,最后倒出蛋白和蛋黄这样一个由外至内的观察,使学生对鸡蛋的构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小鸡孵化过程”的动画影片,解决学生不能直接观察鸡蛋胚胎发育过程这一难题,同时为学生对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进行推测提供了准确答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鸡蛋的结构特点以及为新生命发育生长提供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鸡蛋进行从外到内的解剖观察,发现鸡蛋的整体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对生命的诞生有奇妙的感觉。

教学重点:鸡蛋的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蛋黄上的胚胎,并逐步形成胚胎能发育成小鸡的认识。

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一份(包含图片和2个视频资料),教师为每组准备1枚生鸡蛋,塑料盘1个,培养皿1只,放大镜1个,镊子1个,手电筒一个,实验记录单一份。

教学地点:实验室。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看看动物们都在做什么。(播放视频1分钟)。

师: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小动物出生了。)

师:大家看得真认真。许多动物的生命都是从卵开始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神奇的卵。

(板书:动物的卵)。

师:不同种类动物的卵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家都见过哪些动物的卵?

(生:蚕卵、鱼卵……)

师:大家的见识真丰富。老师也收集了动物的卵。(实物出示:鸡蛋、鸭蛋、鹌鹑蛋、鸽子蛋等)(课件出示一些不同动物的卵。)

谁能说说这些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形状差不多;不同点:有的有壳,有的没壳,大小、颜色各异……。)

师:你们最熟悉哪种动物的卵呀。

(生:鸡蛋)

师:你知道鸡蛋都由哪些部分构成?

(生:蛋壳,蛋黄,蛋白……)

二、观察鸡蛋的结构: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1、实验一:观察鸡蛋壳:

师:谁认真观察过鸡蛋壳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

我们一起看看蛋壳都有哪些秘密吧。

为了大家能够观察得更清楚,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小帮手,手电筒和放大镜。放大镜大家都会用,谁知道手电筒该怎么用?

现在老师给大家演示一遍,请认真看。

(示范使用手电筒如何观察鸡蛋,边示范边强调操作注意事项:手电筒的光要对着眼睛,鸡蛋放在手电筒和眼睛之间,小心转动鸡蛋。)

师:最近学校在举办“领养蛋宝宝”的活动,这些蛋宝宝多可爱啊,我们要注意保护好它们,别让它们受伤。

师:现在大家认真看看实验提示。(课件出示:轻拿轻放。小心转动。保护好鸡蛋。)

师:都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组长来领取鸡蛋,开始实验。

(进行鸡蛋外部观察实验)

师:好,停下来。表扬( )组的同学,请面朝老师做好。谁来说说你有哪些新发现?

师:好这个同学先来,勇敢的孩子给点掌声给他。

(生:我发现鸡蛋壳上面有很多小点。)(贴图出示蛋壳图,板书蛋壳。)

师:这些小点有固定形状吗?它们大小一样吗?

(生: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生:蛋壳上面还有一个黑圈。)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观察到。“黑圈”在尖的那一头,还是在圆的那一头呢?

(生:在圆的那一头)

师:你观察的真好。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用手电筒照还发现上面有裂纹。)

师:你观察的可真细致。这些小点和黑圈都有些什么作用呢?我们等下再进一步研究。大家先想想蛋壳对鸡蛋会有什么作用。

(生:蛋壳对鸡蛋起保护作用。)

师:蛋壳的形状比较像拱形的结构,可以分担所受的压力,将整个鸡蛋保护的更好。

师:观察要由外到内,我们已经观察到鸡蛋的外部,现在该观察什么呢?

生:观察鸡蛋的内部。

2、实验活动二:“观察生鸡蛋”:

师:怎样才能发现鸡蛋内部的秘密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敲碎、打破、捏碎、敲开……)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可要想观察好鸡蛋的内部,首先就要保护好鸡蛋的内部,不让它们受伤。老师有一个好办法,请大家认真仔细看清楚老师是怎样做的。

边示范边讲解:用镊子的钝头拍打鸡蛋圆的一头,将圆头的鸡蛋壳尽量拍碎成小块,注意力道不要过大,接着用镊子小心地一块一块取下碎蛋壳,注意不要戳破里面的那层东西。蛋壳剥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出示已剥好的鸡蛋)。观察过程中,小组要合理分工,做好记录和操作。然后小心撕开蛋壳里面的这层东西,将蛋白和蛋黄小心倒入培养皿中进行观察,同学们还可以用手感觉一下蛋白和蛋黄。保持桌面干净。

现在看看桌子上的这张实验记录单上面的要求(课件出示记录单),一会儿记得将大家的发现记录下来,看看哪个小组的新发现最多。

实验记录单

第( )组 记录员:

把你所观察到的鸡蛋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可以使用图表或文字等你喜欢的形式。)

师:下面来看实验提示。(课件出示)

师:都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开始实验。

(进行鸡蛋内部观察实验)

师:好,停下来。表扬( )组的同学,请面朝老师做好。哪位同学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新发现。

师:好这个同学带着你的记录单上来。

(生:蛋壳里面有两层膜,一层厚一些,一层薄一些。)

师:这两层膜我们称它为蛋壳膜。(板书并贴图。)

谁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生:防止蛋黄蛋白流出来。)

师:说得真好,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鸡蛋上面有一部分是空的。)

师:观察力真敏锐,这空的部分就是我们最初观察鸡蛋壳时看到的黑色的部分。科学家和大家一样也经过细致的观察,并把空的这部分命名为“气室”。(板书并贴图)大家能想到气室对小鸡的孵化提供什么吗?

(生:我想是提供氧气。)

师:那气室在蛋壳的下面,它用什么方法把鸡蛋外面的氧气提供给鸡蛋中的胚呢?(生:……)

师:大家想想你们开始观察到的小点。

(生:我想是通过小点来输送氧气的。小点上面应该有孔。)

师:对小点上面有很小的孔来和外界交换空气,科学家把这些小孔命名为“气孔”。

(生:我发现蛋白和蛋黄上面都是粘粘的,上面应该有粘液。)

(生:我发现蛋黄上面有一个白点。)

师:白点在哪里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生:在这里。)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这个白点吗?

(生:发现啦。)

(生:没有。)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指给大家看看。

(若学生提出发现的胚大小不一样时:这是受精的卵和没受精的卵的区别,受精卵的白点大一些,没受精的卵,白点小一些。只有受精的卵才能发育成小鸡。)

师:科学家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也发现到我们说的这个白点,并且把这部分命名为胚。(贴图并板书)

师:大家想一想鸡蛋里的胚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能发育成小鸡。)

师: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鸡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播放视频:提示学生看发育的对比,以及天数的标志,背景蛋黄的吸收过程。)

师:视频中的胚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发育成小鸡。)

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胚的作用就是发育成小鸡。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除了鸡蛋以外,其他动物的卵也有胚这个部分吗?

(生:应该有。)

师:为什么呢?

(生:别的动物也要靠胚发育成小动物。)

师:你的推测真有条理。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动物的卵是不是都有胚这个部分。

(播放课件)

师:原来其他动物的卵也和鸡蛋一样,也有相似的结构。

师:我们弄清楚了胚的作用,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蛋白和蛋黄的作用。哪位同学发表一下你的见解。(贴图并板书)

(生:蛋黄和蛋白包裹这胚,对胚起保护作用。)

师:对了蛋白和蛋黄比较柔软,能够胚盘提供缓冲力,所以对胚起保护作用。

(生:还有提供营养的作用。)

师:你有什么证据呢?

(生:我们吃蛋就是吃这两部分。)

师:说得真好,能够将生活与科学联系起来。鸡蛋能为我们提供营养,当然也能够给孵化的小鸡提供营养。大家看看蛋白像什么?(生:水。)

师:所以蛋白还可以为胚提供水分。

4、小结:孩子们,你们太了不起了,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发现了小小的鸡蛋居然有蛋壳、蛋壳膜、气室、蛋白、蛋黄、胚这么多结构,而且每一个结构都有不能忽视的作用,蛋壳可以保护鸡蛋,蛋壳膜能防止营养流失,气室可以提供氧气,蛋白能提供水分和营养,蛋黄能提供养料,胚可以发育成小鸡。板书贴图出示鸡蛋的结构,带领学生口述回顾鸡蛋各个部分的作用。

四、课后探究:深化生命教育的价值: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小动物们的卵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这些小动物又是怎样从这样一个卵里孵化出来的呢?需要哪些条件呢?希望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课后继续探究。

五、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相关内容。

六、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指导老师评点:   

执教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针对学生的前概念,首先从实物和视频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卵,再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初步感知鸡蛋,最后通过动手解剖鸡蛋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卵的结构。

这是一节不加雕饰的常态课,对教材作了一些取舍和处理。在核心环节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指导得很细致,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也为相互合作和汇报交流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已有概念、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鸡蛋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功能作用充分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推测理由,获得对动物卵的认识和理解。课堂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如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等,如果能更智慧些,将更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8)

《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说的习惯和能力:吐字清楚,说清特点。

2.提问的习惯和能力:问要有礼貌,问得要明白;补充要等别人说完,要征求对方同意。

3.初步感受“说清楚,问明白”是良好的说话习惯,愿意在生活、学习等不同场合中努力实践,并在交际中恰当运用。

4.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间:l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猜谜游戏,理解题意

1.游戏:请你猜猜它是谁。

(1)猜猜,这是什么动物:教师出谜,学生猜谜。

例如:头戴红缨帽,身穿小绿袍;学习人说话,小嘴真乖巧。

(2)再猜,这又是什么动物:教师出谜,学生猜谜。

例如:钩钩嘴儿巧,身穿彩色袍,鸟类里面找,学舌逗人笑。

2.揭题,理解“有趣的动物”的意思。

(1)比较:谜面不一样,可是谜底却一样,都是鹦鹉。人,会说人话。可是,鹦鹉竟然也能说人话,实在太有趣。

(2)总结:会说人话,这是鹦鹉不同于其他鸟类的特点。别人身上没有,自己身上有,这就是这个事物的特点。许多动物身上都有有趣的特点。

板块二设置情境,互动问答

1.设置情境:动物园里,教师为讲解员,学生为游客,讲解员为游客介绍动物。

2.讲解员介绍:这是长颈鹿,脖子很长。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你们知道长颈鹿的特点了吗?作为游客,你对讲解员的介绍满意吗?

要点:虽然介绍了动物的特点是什么,但没有把动物特点说清楚,说有趣。

3.如果不满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该怎么做?可以提问。该怎么提问呢?请同学来试一试。

提示:请几个学生尝试提问,教师作总结指导,提问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有礼貌,要有称呼,例如“讲解员叔叔”;要用“请”等礼貌用语,例如“讲解员叔叔,请问……”第二,要问明白,例如“脖子有多长?”等。
4.讲解员再介绍:游客们请看,这是长颈鹿。它的脖子很长很长,可以够到大树上的树叶。这样介绍,你们满意吗?如果觉得解说得好,大家可以给我掌声。

要点:学生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5.要介绍清楚长颈鹿脖子长的特点,你们还有办法吗?谁愿意来补充?

提示:请几个学生尝试,教师总结指导,补充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有礼貌,例如“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之后再补充”;要征求对方同意,例如“讲解员叔叔,我能做点补充吗?”第二,要围绕特点说清楚,例如“长颈鹿脖子实在太长,我仰起头看它,头上的帽子就掉了下来。”“长颈鹿脖子长,个子高,姚明站它身边也成小矮人了。”

6.讲解员再介绍其他一种动物。

提示:介绍的语言稍简单一些,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提问”与“补充”。

板块三角色反转,介绍动物

1.设置情境:学生为讲解员,教师为游客,讲解员为游客介绍动物。

2.哪位讲解员想为大家介绍大象?

提示:教师以游客身份进行提问,例如“大象的特点是什么?大象的特点有趣在哪里?”

3.老师来帮一帮你们,出示大象图:你能不能根据图片把大象的特点说清楚,说有趣?

提示:教师可出示各种大象图片,例如“大象用鼻子吸水浇花、用鼻子卷木头,小动物坐在大象鼻子上,游客坐在大象身上,小动物抱住大象腿”等;先逐张出示图片,请学生逐个说,再鼓励学生连起来说。

4.做好这个讲解员不容易,请你自己在小组内练一练。等会儿选出小组最佳讲解员来为我们作介绍。可以是介绍大象,也可以是介绍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动物。

提示:讲解员介绍的时候,游客可提问,主要在于引导讲解员把特点说清楚,说有趣。

板块四迁移运用,介绍伙伴

1.假设你来到了一个新班级,如何介绍自己,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提示:引导介绍的同学说清自己的特点,其他同学有礼貌地进行提问。

2.看看身边的同学,他们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你发现了吗?能用刚刚的办法,夸夸你的同学吗?

提示:主要说优点;说话时要清楚明白;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者进行补充。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9)

《行走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材质、形态、肌理、颜色的废旧物品及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进行造型创作体验。

2、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形成程序严谨的操作意识。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关注“动物美”、关注“废物美”、追求“艺术美”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

难点:如何让自己制作的作品“动”起来。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示范作品

学生:废旧纸盒、一次性旧纸杯、塑料饮料瓶等;剪刀、双面胶或胶棒、彩纸、彩笔(彩铅或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1、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看看哪位同学能以最快的速度猜出是什么动物?

(1)、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2)、嘴厚脸长鼻子大,打仗拉车全用它,脚上加层铁钉板,驰骋千里本领大。

(3)、身穿梅花袍,头上顶树杈,穿山又越岭,全身都是宝。

学生回答:大象,马,梅花鹿。

2、图片欣赏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知道吗?这些小动物今天也来到了这里与我们大家一起上课,让我们一起来欢迎它们好吗?

拉开幕帘出示动物图片

(1)、你们最喜欢哪个动物呀!能不能说一说它长的什么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肯定和表扬。

(2)、你们知道动物还给我们人类带来那些益处?如:马可以帮助人类耕地,奶牛能产奶给我们喝……

(3)、看来动物给人们带来得益处可真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动物和人类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和爱护动物,那么你们愿意和这些动物做朋友吗?

3、揭示课题

在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准备一些废旧材料,你们准备好了吗?这节课就来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这一群可爱的动物朋友。

二、佳作欣赏,活跃思维

1、欣赏示范作品

(1)、出示饮料瓶让学生进行联想。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谁能设想一下,它们适合制作那些动物?为什么比较适合做这些动物呢?

引导学生探究根据材质特点来制作动物。

出示示范作品——小肥猪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教师小结:看!这只胖嘟嘟的小猪就是用刚才那些饮料瓶做成的,老师觉得这个圆圆的、粗粗的饮料瓶很像小猪胖胖的身体,所以根据材料的特点做了一只小猪。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只小猪身上还有什么材料?用了那些制作方法呢?

生答如:瓶盖做鼻子,光碟做耳朵……

小结:老师运用了剪和粘制作方法。

教师再出示材料、范作——刺猬、猫头鹰,深入探究根据材质特点制作动物和制作方法。

老师手中还有一些小树杈,做了一只小刺猬你们看,小刺猬身体的其他部分都用了那些材料?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知道许多废旧的材料通过想象,运用粘、插、捏、剪等方法就能制作出这么多的动物。

(2)、根据探究教师作品,学生根据自己材料的特征进行联想,它们适合做些什么动物呢?

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思考适合制作的小动物并回答。

三、手脑并用,强化思维

1、作业内容

可利用多种材料的特点进行想象联想,运用各种方法制作小动物。

2、作业要求

(1)、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剪刀不要碰到他人和自己。

(2)、保持室内卫生,把不用的废旧材料放到垃圾袋里。

(3)、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遇到需要帮助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做完的同学随时把作品放到前面并参观其他同学作品。

四、评价欣赏,发散思维

1、学生互评

动物王国里又增加了许多动物朋友,有小鹿、小猪、奶牛、熊猫等等,真漂亮,你们最喜欢那一件作品呀!

2、学生自评

看来这些作品做的真的很不错,老师也非常喜欢,比如这只小鹿就很精致,制作方法也很简单。这是谁做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吗?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点评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的做的都很好,老师看着这些创意独特的作品,觉得每个人都是未来的设计大师,生活中许多的废旧物品,经过你们的巧手制作就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动物朋友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但要懂得欣赏动物,还要学会保护动物。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0)

《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

卢龙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玉清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⑴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⑵能推断不同种类动物的齿和爪对它们捕食有什么好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意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行动上。

3、科学知识目标:

⑴能自己的话说出草食、肉食、杂食动物的概念。

⑵能根据动物的某种器官的结构特点推断出其食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研究不同动物需要不同食物,并按食性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

动物一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的。

三、教学资源:《动物的食物》主题学习网站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转播法等

五、教学结构和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在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谁能说一说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师:对,如果有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就能自己提供养料,供自己生长。可是动物却不能,它们需要捕食。

3、师:那么,动物到底吃什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食物》。(板书课题:动物的食物)

二、新课讲授

(一)动物食性

1、师:请同学们打开IE浏览器,输入“>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1)

《动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

2、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蝙蝠、海参、蜗牛睡眠的原因。

3、搜集、交流更多的动物“睡眠”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以及探究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学习用思考、批注的方法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2、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及原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进行精彩的介绍。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其他动物的睡眠方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动物和人一样,也睡眠,可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与我们人类的睡眠有所不同,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睡眠呢?今天我们一块学习《动物的睡眠》

2、板书课题:动物的“睡眠”

3、这个题目与以前我们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睡眠两个字加了引号)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2、借助拼音解决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同桌可以互相帮助。

3、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理解词语,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理解。

三、提出要求部,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为什么睡眠加上引号呢?

2、为什么说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 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

3、文章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分别是什么?找出描写这三种动物睡眠的相应段落。

4、他们为什么要睡眠?是怎样进行睡眠的?

5、分组讨论

四、反馈品读欣赏,质疑探究

1、“睡眠”为什么加行引号呢?

2、文章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找出描写这几种动物睡眠的相应段落

蝙蝠(1--3) 海参(4--7) 蜗牛(8)

  3、我们先来了解蝙蝠的睡眠,哪一组同学愿意汇报学习成果?

(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

蝙蝠睡眠是为了什么?

   蝙蝠是怎样进行睡眠的?

  (2)学生汇报。

  (3)观看蝙蝠睡眠图片,增强对课文理解。

老师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特,一是集体睡眠,二是睡觉方式奇特,倒挂着睡觉。三是睡眠时间长。

 老师引导:蝙蝠的睡眠,睡眠的目的不全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睡眠的方法来对付“绝粮”

4、海参又是如何睡眠的?哪一组愿意展示自学成果?

(1)小组齐读课文4--7自然段,探究:

海参是一种什么动物?

海参为什么要夏眠?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醒来呢?

(2)学生交流汇报,老师补充。

5、合作学习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1)自由朗读。

(2)小组汇报自学成果。

蜗牛为什么叫“睡觉大王”?

蜗牛是怎么睡眠的?

6、多么可爱有趣的动物呀,作者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写的那么有趣呢?(拟人)找一找这些句子,认真读一读,也可以同桌结合,一人读一人表演。

五、老师总结

1、同学们,动物睡眠,特别是进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延续生命。

2、动物的睡眠多么有趣呀,你喜欢哪一种动物的睡眠呢?多读几遍,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种动物的睡眠吧。  

  六、扩展延伸,激发探究兴趣。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小结: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同学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向往,请多观察大自然,多关注身边的动物。还可以到网站去进一步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会知道更多自然界的奥秘。

板书设计:

  18、 动物的“睡眠”

   蝙蝠  冬眠

   海参  夏眠    适应环境的变化

   蜗牛  冬眠   夏眠

  

洪庄杨乡张集学校 张爱丽

教学反思

《动物的“睡眠”》 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课文以三种动物为例介绍了蝙蝠——冬眠, 海参——夏眠,蜗牛——即冬眠又夏眠。课文介绍的内容虽然属于科普知识,但是笔墨 生动、 有趣、 易懂。 兼常识性与文学性为一体, 教学时我既要讲清三种动物的睡眠特点, 又不能上成常识课。

在教学时,我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轻松的学习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我把学生合作学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抓住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如 “睡眠”为什么加引号?“为什么说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 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蝙蝠‘冬眠’是为了什么”“海参‘夏眠’是为了什么?”“蜗牛为什么被称为睡觉大王?”等,分组合作学习探究,启发鼓励学生思索探讨,大胆想象,各抒己见,逐步解疑。在本堂课上,我还采用了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形式 向我们介绍这三种动物的睡眠方式。这样,学生在复述的同时,既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动物与人类的区别,又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 时间把握的不够准确, 没有走出课堂教学范围。 其次, 在制作课件时, 由于自己的疏敷, 把“海参”的夏眠写成了冬眠。 再有,学生反馈交流课堂气氛太过活跃,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点乱

通过这次认真的反思, 我能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更有助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 注意问题,克服弱点,使自己的教学日益走向成熟。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2)

《角的分类》优秀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分类》优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角的分类》优秀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课年 级四年级

教 学

准 备教师提供多媒体课件、11套活动用具(含活动角1副、报告单1张)

学生提供量角器、课前作业、堂上作业

教 学

目 标1、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 学 重 点用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 学

难 点1、体会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区别。

2、钝角度数范围的理解。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点此:点击此文件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3)

以图会“友”:康复语言,学会感恩,传递爱心

——《动物的本领》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活动是我校开展的一个校本课程,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利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到各种知识,开拓知识面。《动物的本领》为培智一年级单元主题活动《我们的动物朋友》主题二《学学小动物》中的第一课。本课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通过各种彩色的动物图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各种动物的本领,十分适合特殊学生学习。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班里一共11个学生,有3个A类学生、4个B类学生、4个C类学生。A类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学习知识,会主动思考,能够模仿教师用完整的话语来表述所学到的知识;B类学生会看图,知道图上的是什么,能够复述教师的话;C类学生不会表述,喜欢图片,能够用小手指指自己所知道的事物,会学学教师的动作。鉴于班里B、C类的学生较多,又都喜欢看彩色的图片。利用已熟悉的小动物,进行语言教学。对学生进行不一样的语言康复训练,让学生边训练语言边传递爱心。

设计理念:

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而特殊孩子对动物更是十分感兴趣,喜欢饲养和观察小动物,因此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确定开展主题——《我们的动物朋友》。这个课程单元中,我们以“动物朋友”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动物开始,通过故事、儿歌、参观、游戏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来发展学生对动物的探索愿望,进而引导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动物的更多的信息,并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感受力。而《动物的本领》更是这个主题中的一个重点,通过学习了解动物的本领,让学生知道动物也是很伟大的。如何与动物相处、如何照顾动物、爱护动物等,也将通过学生参与的活动过程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成为学生内心真切的感受和经验。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的感知。

(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清楚、正确地说出自己熟悉的动物有什么样的本领。

A类:能够用一句话正确清楚并完整地说出小动物的本领。

B类:能够用简单的词语说出小动物的本领。

C类:能够在辅助老师的帮助下学学小动物的动作。

(2)进一步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

A类:能够在别人发言的情况下,认真听别人说话,并且主动与人交流。

B类:能在别人发言的情况下,认真听别人说话

C类:能学会听话。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A类:能够用一句话正确清楚并完整地说出小动物的本领。

B类:能够用简单的词语说出小动物的本领。

C类:能够在辅助老师的帮助下学学小动物的动作。

教学准备:

PPT课件、自制的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游一游。

师:孩子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动物王国去看一看吧。不过,你们得答应我三个条件:一、课堂上,你们要积极交流  二、当老师有问题时,你们要大胆举手发言,遵守纪律  三、当老师或者有小朋友说话时,你们要认真倾听。

【设计意图:能去动物园玩是每个小朋友最开心的事了,一上课就利用游玩动物王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出三个要求,贯穿整节课。让学生从课一开始就培养认真听别人说话,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

师:(教师出示看课件要求孩子们看大屏幕)

师:小朋友请看大屏幕。画面上有哪些动物?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学生自由发言。)

师:孩子们,我们只知道动物的名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当了解动物的本领以及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动物的本领。

出示课件:动物的本领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引出“喜欢小动物单单知道名字可不够,还要了解小动物的本领和对人的好处”这一点,让学生有了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并且引出了本课课题《动物的本领》。一箭双雕,达到目的。】

二、学一学。

1、师:说到动物的本领呀,就有四位动物朋友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他们的本领来啦。看它是谁?

师:(大屏幕出示“马”的图画)

生:马。(教师出示字和拼音,引导学生跟读)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它在干什么?它们都有什么本领呢?你能说出它们的本领么? (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

生:马——拉车、驮东西、交通工具   

2、师:马儿的本领真大啊!矮油,这里有位动物它不服气了,它说“我的本领也很厉害,你们来看看我是谁?”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它是谁?

(教师出示图片“牛”)

生:牛。

教师出示字和拼音,请学生读

师:小朋友们,牛伯伯有什么本领啊?(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

生:牛——耕地、挤牛奶

3、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看出牛伯伯的本领了!有一位小动物它也急着要发言了,你们听!(教师学着公鸡说)

小公鸡:喔喔喔!我虽然没有马儿和牛伯伯那么大,但是我的本领也很强,你们猜猜我是谁?(教师出示图片)

生:公鸡!

小公鸡:小朋友们真棒!你们一起来学学我们公鸡是怎么叫的,好不好!喔喔喔!

(学生学着小公鸡的叫声叫)

师:小公鸡的叫声真好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小公鸡的叫声可是它的本领啊!(出示图片,小朋友起床图)小公鸡会做什么?

生:公鸡——打鸣,叫小朋友起床。

4、师:小朋友听!这是谁的声音?

生:公鸡!(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小狗的叫声)

师:哎呦哎呦!我是小狗呀!小朋友们竟然没有听出我的声音,我生气了!你们再听听,是不是我小狗的声音呀!

再将声音播放给学生听。学生确认是小狗的叫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欢迎小狗出来好不好?(出示狗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小狗有什么本领啊?(教师出示图片)

生:狗——看门、抓坏人做警犬、导盲犬

【设计意图:教师用一个展示活动的形式引出小动物。四个小动物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很厉害,教师以风趣的语言将四个小动物一一引出,以图片的形式出示每个小动物的本领,让学生通过图片,自己小结每个小动物的本领。这个环节生动有趣,有的小朋友甚至把自己当成了某种小动物,得意洋洋介绍着自己的本领,这样为下一个说话环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在这一环节对“小动物有很厉害的本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为接下来的内容打下基础。】

三、说一说。

师:孩子们真会观察,了解了它们这么多的本领。我相信,那是因为你们喜欢动物。老师也喜欢动物,你们猜猜我最喜欢什么动物?在众多的动物里边我最喜欢小猫,因为它的本领是捉老鼠,样子也挺机灵可爱。

生:(集体交流。讨论很激烈,每个人都争着说。)

师:(巡视并且参与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现在我抽代表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和本领说给大家听。

生:分别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名称和本领。孩子们手舞足蹈地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动作和它怎样表现自己的本领。

(要求:A类:能够用一句话正确清楚并完整地说出小动物的本领。

B类:能够用跟着教师说出动物的本领。

C类:能够在辅助老师的帮助下学学小动物的动作。)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上一个环节的小结,让学生初步有一个介绍小动物本领的概念,能有一句话来概括。教师先做了一个示范,告诉学生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它的本领是什么。有了例子,A类学生就可以模仿教师的句式,用一句话完整地说出来;B类学生要求较低,只需跟着教师将他们喜欢的动物的本领说出即可;C类学生不会说话,这里教师辅助这些学生做做小动物的动作。这个环节中,通过肢体语言和说话来表达,学生觉得非常有趣,既轻松娱乐又能够练习说话。】

四、练一练。

师:听见我们在这里说得热闹,有一位朋友在动物王国里可呆不住了,偷偷的飞进了我们课堂,孩子们,欢迎它吗? 

生:欢迎。

师:(大屏幕播放儿歌啄木鸟的视频。并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教师模仿啄木鸟说话:(看完课件后)大家好!我叫啄木鸟。我的本领是给树木看病,把它们树干里的害虫吃掉,人们把我叫做森林医生。

师:引导学生学啄木鸟说的话,并且把儿歌啄木鸟重放了一次,让学生更加明白怎么说。

师:抽同学说一说,再放课件。

(要求:A类:能够正确清楚并完整地说出啄木鸟的本领。

B类: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说出啄木鸟的本领。

C类:能够在辅助老师的帮助下指一指啄木鸟。)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引出新朋友“啄木鸟”,欢快的歌曲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儿歌结束后,教师立即模仿啄木鸟说话。这个环节是上一个环节的升华,“啄木鸟”先生礼貌有序地介绍着自己,让学生学习在遇到新朋友时,也需要和“啄木鸟”先生一样礼貌有序地介绍自己,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才会愿意和你做朋友。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模仿,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五、 演一演。

师:小朋友,我们带上头饰。

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头饰并戴上)

师:(引导做游戏,扮演角色说。)戴得真好,现在小朋友都变成可爱的小动物了。你能说出自己的本领么?

生1:大家好!我是小狗。我的本领是看家。我会咬人,有了我,小偷就不敢来偷东西。

师:说得真好。老师给你贴颗星星。(老师在生1的额头上贴了颗星星。)

生:(课堂活跃了,许多孩子都举起了手争取发言。他们说出了许多动物名称和它们的本领,以及怎样用自己的本领。当然,这些动物都是本地或者是熟知的动物。)

师:(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发言,同时也引导大家认真倾听。)

(要求:A类:能够正确清楚并完整地介绍小动物的本领。

B类:能够先用简单的词语说,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介绍小动物的本领。

C类:能够在辅助老师的帮助下做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环节的铺垫,这一环节教师利用小动物可爱的头饰来让学生进行模仿,巩固练习礼貌有序地说话。教师在这一节中表扬每一位发言的学生,这样其他学生都有了积极性,课堂也非常活跃,有的小朋友还想到了需要老师没有画的小动物的本领,有一定的课外知识基础。】

六、连一连。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各种动物的本领,你们记住了吗?

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我们来找一找小动物们各自的本领,好不好?

游戏: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巩固刚刚了解的小动物的本领,一边游戏一边练习说话,在玩乐中学习。】

七、拓宽视野,学会感恩。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动物的本领?

生:想。

师:(大屏幕打出许多动物图片。教师介绍这些动物的名字,和学生一起探讨其本领。动物有:壁虎、大象、海豚、蜜蜂。)

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想对动物朋友说什么?生1:(动物)你们真伟大。

生2:你们的本领真大,活上千年。

生3:你们真伟大,能帮人们做事情。

师: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生1:我们要保护海豚,不然它们就不在世上了。

生2:我们要保护大象。

生3:我们要感谢动物。

师:对的,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动物,并且要保护它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课外拓展环节,让学生了解除了刚学习的动物以外,世界上还有好多好多动物,这些动物有大有小,各自都有不同的本领,它们都非常的伟大!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保护它们。同时,我们更需要感谢它们,感谢它们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各种帮助。】

八、课堂小结,播种爱心。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物,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和本领。我们要知道。各种动物,无论它的体形多么庞大,或者多么弱小,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而且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一起走出一年级,去校园里找找哪里有小动物,然后说说它们的本领,好不好?

生:老师老师,楼上有小金鱼。(八年级教室有养金鱼)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走吧!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一起去寻找小动物。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观察力,通过一起去寻找小动物来结束本节课,让课的结尾也生动活泼起来,增添了本节课的色彩和情趣。】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4)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 学 重 点

1.能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做到吐字清楚

2.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 学 难 点

大胆交流,礼貌提问

教 学 准 备

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趣的动物资料

课件 布景 动物图片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揭示话题

1. 谈话:孩子们喜欢动物吗?

2.多媒体出示“动物世界”视频。

3.在这个视频里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在干什么?书写课题

1. 观看视频,流利表达:我在视频里看到了……

2. 课题书空

(设计理念:通过布景和图画引入,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交际的欲望 ,帮助学生进入角色)

激发兴趣

模拟交际

1. 由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动物“天天”的话引入,引导学生谈话

2. 教师点评,有意识渗透’微笑注视,声音洪亮,有礼貌,态度好“等交际礼仪。

1:就“最喜欢的动物”发言,做到声音洪亮,态度大方

2.学生点评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是第一学段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选择符合学生年齡特点的故事和音像作品,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中的天天的语言,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形成交际的内驱力,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示范引领

生生互动

1.以老师最喜欢的动物小狗过渡,教师示范介绍“小狗”,其间有意出现一两处

没有说明白的地方,请学生听后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或补充。

2.采用“听录音

——看文字——学表达”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奇特的功能等角度介绍动物的趣味性。.

3.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交流

1.认真倾听,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或补充

2. 四人小组自由练说,做到说的同学大方说,说清楚,听的同学认真听,听明白。

3.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就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和补充

1: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示范与模仿是学生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教师示范”“猜动物”游戏等环节,旨在让学生获得表达技巧与交际礼仪的示范引领。

2:此次口语交际课为独白型口语交际,以单向的言语输出为主,形式比较单一,为了避免孩子们产生表达疲倦,我设计了“帮动物朋友”介绍自己的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自主表达,交际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进行单向的独白式训练,还采用了学生提问,评点的方式,形成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顺畅的信息流)

课外延伸

鼓励探究

1.总结过渡,动物们不仅有趣,还是非常友好的,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教育学生关爱动物,多关注动物,和 动物做朋友。

2.布置学生课后以画画和写话的形式出一本班级动物小读本

1. 说说在生活中如何与动物相处

2. 谈谈课堂收获

口语交际教学应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要重视课堂中的训练,又要重视课外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有趣的动物

会 听 : 专心 明白

会 说 : 大方 清楚

会 问 : 有 礼 貌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5)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动物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把动物的行为这节课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行为的研究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多进行观察和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动物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生态学观点,建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重点)

3、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动物先天性行为的特点及意义和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难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2、通过“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深入理解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和进化趋势。

3、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动物及动物生存环境(生物圈)的意识。

3、初步建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认识到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1、本节课采用直观导入法: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视频资料,有水中的游鱼,空中的飞鸟,陆地奔跑的狮虎……

2、本节课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对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第96~97页“分析与讨论”中的图文资料,结合有关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体会和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理解先天性行为是动物通过遗传和进化形成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学习行为则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总结比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对于“对于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的实验,要求学生能亲自完成,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把它放到了课后完成,课上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结合课本有关问题分析讨论表达交流,让学生在课后的实验中少走弯路。

4、对“社会行为”的学习,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蚂蚁、蜜蜂、犀牛等等一些动物群居生活的资料,课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归纳出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四、知识构建树

五、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让学生跟小动物们近距离接触,并仔细观察小动物的活动情况。

(二)课内探究:

阅读小故事: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可是主人费尽心机教小狗学说话,不过主人怎么努力,小狗怎么也学不会。这是为什么?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吗?

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

4、这三种行为一样吗?有没有一样的?

                                                                              。

5、考虑一下,行为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

A: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的有关内容,系统的形成知识网络:

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和                。2、动物           就有的,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

3、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从          和              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学习行为。

B:拓展提升,自我深入:

以小组全作的方式讨论课本P96页中,分析与讨论系统的完成知识网络。

1、上述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

2、上述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

C:畅想课本P97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的实验,然后小组讨论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1、实验动物是怎样取得食物的?

2、重复实验中,动物取得食物的尝试次数有什么变化?

3、不同的动物学会绕道取食有快慢差别吗?

D:归纳总结学习行为与先天性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 生来 )就有的本能行为

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因素 )所控制的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获得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E:请同学们举出你们所搜集的营社会行为的动物,并完成下列各题:

1、举例说出营社会行为的动物:                           。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哪些特点?

3、营社会行为的动物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它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4、我们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三)、知识闯关

看看你有多棒,相信自己,试试看吧!

一、              选择题:

1、鸟类在繁殖季节,亲鸟将捉到的小虫带回巢中饲喂雏鸟,这属于(    )

A 社会行为  B 繁殖行为  C 防御行为  D 贮食行为

2、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B 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 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4、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  B 老鼠打洞  C 小狗作算术 D 蚯蚓走迷宫

5、下列几种动物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野鸭的迁徙  B 蜘蛛结网  C 蜜蜂采蜜  D 山雀偷吃牛奶

6、下列各项中,属于捕食行为是(   ),防御行为的是(   ),繁殖行为的是(    ),迁徙行为的是(     )。

A 狮子追捕羚羊  B 一只母猪哺育着8只小猪

C 黄鼠狼遇险释放臭气  D 秋后大雁南飞

二、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自己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                                  。

(四)、反思总结,谈收获。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6)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7)

动物的分类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各种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给小动物们分分类。

2、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类的。

二、动物分类。

1、教:我也给这些小动物分类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类的。

2、教师讲解自己是怎么分类的。(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

3、请幼儿按照这些特征给动物分成两大类。(脊椎、无脊椎)

4、分小组进行分类比赛,看哪个组分的更详细。

三、结束活动,教师小结。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8)

《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嘉善县逸夫小学 唐玉珍

教材简析】

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

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

【学生分析】

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

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的目标

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

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

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大卡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

1.课件出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

2.教师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分类。(板书:给动物分类)

二、给动物分类

(一)给动物卡片编号

1.依次出示动物卡片,提问:这些动物你认识吗请学生说说动物的名字,并简要说说该动物有什么特点。

2.给这些动物卡片编号。

教师:为了便于分类和交流,我们统一给动物卡片编上号。

教师示范:在狗卡片上标上①号,蝴蝶卡片上标上②号,鸡卡片上标上③号,蛞蝓卡片上标上④号,蚂蚁卡片上标上⑤号,金鱼卡片上标上⑥号,蜗牛卡片上标上⑦号,老虎卡片上标上⑧号,喜鹊卡片上标上⑨号,蛤卡片上标上⑩号。

(投影展示在屏幕上)

3.给学生分发卡片,学生参照屏幕统一给动物编号。

(二)给动物分类

1.分类活动。

教师提问:你能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怎么进行分类呢

引导学生做出如下回答:想要给动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并且每次分类只有一个标准。

教师举例:有的动物有脚,有的动物没有脚,因此,我能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有没有脚。将有脚的狗、蝴蝶、鸡、蛞蝓、蚂蚁、蜗牛、老虎、喜鹊、蛤归为一类(边说边将这些动物卡片摆放到一起),将没有脚的金鱼归为另一类(将金鱼卡片放到另一边)。(教师适当解释:蛞蝓和蜗牛的“腹足”是脚,蛤的“斧足”也是脚。)

2.活动手册填写指导。

将我们的分类方法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为了方便记录,我们用编号来代替动物名称。

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脚。

word/media/image1.gif

3.小组进行动物分类活动。

先商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分好后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鼓励小组内记录两种或多种分类方法。

三、交流研讨

1.投影下展示汇报。

先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分类结果。同一分类标准的同学表达意见及建议,教师适当修正补充,并将学生的汇报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上。

2.小结。

教师将学生的分类方法汇总到黑板上,小结:“我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

3.讨论。

每种分类的结果一样吗从多种分类标准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四、归纳整理

1.学生回忆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会长大、会繁殖后代、需要吃食物、需要空气、需要水……

2.哪些特点植物也有归纳动植物的共同特点。

3.小结: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板书设计】

给动物分类

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脚。

word/media/image2.gif

我的分类标准是:是不是生活在水里。

……

【活动手册使用】

本课的活动手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课堂活动记录”,确定一种分类标准给动物分类,把编号写到圆圈里,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学生给动物分类后,要及时记录在上面,分类标准可以指导学生用“有没有_____”“会不会_____” “是不是_____”等记录,有的(“会的”或“是的”)归为一类,没有的(“不会的”或“不是的”)归为另一类。鼓励学生记录两种或多种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

活动手册的另一部分是拓展活动,“观察螺蛳或田螺”的活动可放到课后,由于螺蛳和田螺都是水生动物,让学生自然水域环境中观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可让家长帮忙去市场买来放在水盆里观察,建议学生将观察到的螺蛳和田螺画一画,想一想它可以按哪个分类标准归类。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gaokao/145381/

《《动物的分类》的教学设计1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

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

“公安”一般称为“人民公安 "(英文:People sPublicSecurity),在中国一般称为“公安”的警察特指的是公安机关中的人民警察。“公安警察“是维护国家与公民安全的人民警察,简称“公安民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8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8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8
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中,我市坚持稳步推进,分步从培训、摸底、施策三项基础性工作做起,努力围绕“创建标准基层掌握、支部底数清楚明白、实施方案简洁明了”的目标,为下一步达标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品鉴!
2024-04-28
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

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

意识形态,哲学范畴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欢迎品鉴!
2024-04-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