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高2014-2015学年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偌大(ruò)      稽(qǐ)首       扎(zā)辫子       令人咋舌(zé)

B.噱(xué)头   剽(piáo)窃     脊(jǐ)椎骨        钻木取火(zuàn)

C.牵累(lĕi)    脖颈(gěng)     蒙(méng)蒙亮     靡靡之音(mí)  

D.款识 (shí)     蹿红(cuān)    潜(qián)台词       流水淙淙(cóng)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A

B.钻木取火(zuān C 蒙蒙亮mēng靡靡之音(mǐ)D款识 (zhì)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砧      扭扣      舶来品     休憩        酾酒临江   

B. 蓝图      决裂      节骨眼    精络         脸色腊黄

C.滥觞      磋商       口头禅    宽宥         龇牙咧嘴

D.蛰居      劝诫      急时雨      熏陶         乌烟瘴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C

A纽扣 B经络 蜡黄 D及时雨)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成的节日。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整个时代呈现出       的气象。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       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        。   

A.融汇    朝气蓬勃    对于    情景         B.融合    朝气蓬勃     对于    图景

C.融汇    蓬勃向上    关于    情景         D.融合    蓬勃向上     关于     图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

(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融汇:融合汇集。蓬勃向上:繁荣旺盛;朝气蓬勃:多形容人;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图景:描述或想象中的景物;情景: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每到假期前,网上就掀起关于“挪假”“拼假”的讨论热潮。这一现象显示,人们不仅希望休假,还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这不是挑剔,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B.“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河南一女教师的10字辞职信一夜之间红遍网络。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放弃安稳的工作,选择未知的人生的?大家众说纷纭。

C.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

D.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共赢、合作的时代潮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

B.重复赘余,去掉“大家”。 C.项,否定失当,改正: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D语序不对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吴青峰《小情歌》)

B. “这城市已摊开他孤独的地图,我怎么能找到你等我的地方。”(高晓松《模范情书》)

C. “孤独的花睁开流泪的眼,祈求时间不要去改变。”(卢庚戌《风花树》)

D.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宋冬野《董小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修辞辨析

D

 比喻,其他为比拟

     

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A

     

下列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    B.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作:生长

C.晋侯饮赵盾酒         饮:喝酒    D.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给……喝酒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B.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C.不远千里而来                    D.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C千里:古今意义一致,都表示路途遥远。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其我之谓也            B. 之二虫又何知

C. 竖子不足与谋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省略 其他宾语前置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安东每天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提高修养,净化心灵,经过一段时间,他问上帝,自己是否足够圣洁了。上帝对他说:“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洁。”安东不服,来到康德的鞋店。他问:“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上帝认为你比我圣洁?”康德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鞋匠而已。每次修鞋的时候,我总是将它当作上帝的鞋子来修理……”安东对什么叫“圣洁”似乎若有所悟。

10. 对画横线的“圣洁”,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所谓“圣洁”,就是把自身修养用于每一个人

B.所谓“圣洁”,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C. 所谓“圣洁”,就是对待每一位顾客如同上帝

D. 所谓“圣洁”,就是认真做好哪怕卑贱的工作

11、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张楞与王玲结婚后生活一直都很艰难,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棒,二的拾破烂,三的满地爬。

C.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10 A.

11  BA“遂”是文言单音词,夹杂在白话文中间,语体色彩不协调,可改为“就”;C“从速交还”有命令口气,不符合“失物启事”的写作目的;D“它吞噬……大地!”一般用在书面语,用在口语交谈中不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8分)

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先王、名士、达师之所以过俗者,以其知也。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稼生于野而藏于仓,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故子路揜①雉而复释之。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 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鼎也?以免国也?臣亦有国于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于是鲁君乃以真岑鼎往也。且柳下季可谓此能说矣,非独存己之国也,又能存鲁君之国。

  齐湣王亡居于卫,昼日步足,谓公玉丹曰:“我已亡矣,而不知其故。吾所以亡者,果何故哉?我当已。”公玉丹答曰:“臣以王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邪?王之所以亡也者,以贤也。天下之王皆不肖,而恶王之贤也,因相与合兵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湣王慨焉太息曰:“贤固若是其苦邪?”此亦不知其所以也,此公玉丹之所以过也。

越王授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尽杀之,而为之后。恶其三人而杀之矣,国人不说,大非上。又恶其一人而欲杀之,越王未之听。其子恐必死,因国人之欲逐豫,围王宫。越王太息曰:“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亦不知所以亡也。   (选自《吕氏春秋·审己》)

【注解】①(yǎn):通“掩”,覆而取之,罩住。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当,与不知同          当:适合

B.子列子常射中矣          中:靶心

C.齐攻鲁,求岑鼎          求:寻求

D.恶其三人而杀之矣        恶:诽谤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水出于山而走于海                   宣子田于首山      

B.退而习之三年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C. 因国人之欲逐豫                    因之以饥馑

D.达师之所以过俗者,以其知也。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4.下列都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① 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

②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

③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   ④贤固若是其苦邪 

⑤此公玉丹之所以过也   ⑥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先王、名士、达师超过普通人,是因为他们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像水的发源、流向,庄稼生长、收藏这样的事,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B.鲁君向柳下季求助,柳下季告诉鲁君,如果救助了鲁国,他自己的国家就会受到齐国攻击,所以自己很难办到,于是鲁君就把真的岑鼎送去了齐国。

C.越王授受到自己儿子攻击后,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弟弟豫的意见把四个儿子都杀掉,从而避开危难,实际上是他并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何处。

D.本文举例丰富,运用巧妙,有简例和详例,有正例和反例,并将例子与议论结合,阐明了“知故”“审己”的核心思想。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2分)

译文:                                                                                  

(2)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2分)

译文:                                                                        

(3)贤固若是其苦邪。 (2分)

译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2C 索求 ,索要

13D 以:因为

14A

15B

161圣人不去考察存亡或贤明不肖这些结果本身,关键在于考察造成它们这样的原因

2)如果柳下季认为这是岑鼎,那么我才愿意接受它

3)君主贤明原来要受到这样的苦啊!

     

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7分)

渔家傲   东昌道中    【清】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撩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1)上阕首句运用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3分)

答:                                                                                                                  

                                                                                                                      

(2)赏析最后一句 (2分)

答:                                                                                                                    

                                                                                                                        

(3)“午睡觉来愁似织”一句虚实结合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虚实结合”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B.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远近结合(1分);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1分);借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1分)。

2)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1分)

3D用典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2)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4) _________      ,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岁暮阴阳催短景                   。(杜甫《阁夜》)

(6)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7)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声声慢》)

(8)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多于在庾之粟粒 (2)鹿门月照开烟树 (3)老鱼跳波瘦蛟舞 (4)熊咆龙吟殷岩泉

()天涯霜雪霁寒宵 (6)吞声踯躅不敢言 (7).东篱把酒黄昏后 (8)玉簪螺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7分)。

         遇见树       苏沧桑

    盛夏7点钟的阳光照在雕花旧木床上,照见尘埃在光线里浮沉,水母般忽明忽暗,也照见一个女婴的落生。如同一粒种子,被飞鸟衔来,又随意丢弃。我落生在一个叫楚门的江南小镇,在阳光、灰尘与血水奶水混合的气息里,发芽。

  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 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

  我看到过树,也如同,我一定看到过祖先们,虽然我的记忆里并没有他们。祖先,就是墙上黑白照片里英俊的外太公和墙下佛龛前日夜诵经的外太婆,简单而神秘的构成。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起源于祖先们的爱恨情仇,而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就像一棵树,它一定是有来历的,但它并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

  其实,我想说的是,那时,树还是树,我还是我,同为平凡的生命体,离祖先一步之遥,离大地一步之遥。

  然后,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白长了。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

  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还比如一棵棕榈树,它长在那儿,和没有长在那儿,有什么区别呢?还有,学校里有两棵枇杷树,会结可以吃的枇杷,可是,更多的时候,它身上爬满了棕色的毛毛虫,让人毛骨悚然。我想,身上每天被毛毛虫爬着,活着有什么意思?还有一棵老桂花树,我跟母亲说,那棵桂花树闻着很臭。母亲说,怎么会臭的呢?你的鼻子有问题吧?其实是太香了。我又想,它那么香,却被冤枉成臭的,那它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小镇边的山上,也有很多树。但是,它们长在那儿干什么呢?又不会吃东西,也不会玩,更不会说好听的话,大多也不会结好吃的果子。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

  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一棵草,其实是一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一棵草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

  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

  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长大了,你应该……”

  生命里出现了“应该”这个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

  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

  很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

  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室时,朋友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搬到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缸里。花缸是粉紫色的,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

  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

  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晃了眼,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

  奇怪的是,以灯光为生的幸福树,居然枝繁叶茂得不可思议。时时有缎子般的新叶,从树冠处一丛丛地钻出来。有时,出差回来,见它蔫蔫的,浇点水,又舒展了。它怎么这么逆来顺受呢?怎么这么像我呢?

  终于,叶子的方向出卖了树的心。过一段时间,所有的枝叶都朝着窗口倾斜过去,像无数只伸向救命粥的手。绸缎一般的嫩叶,像婴儿的嘴唇,贪婪地找寻着乳汁的方向。树什么都没有说,却什么都说了——我渴望!我渴望阳光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的味道,蝴蝶和鸟的味道!

  这棵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

  十七楼的窗外,一阵乌云路过,雨水随后滴落,落不到树上。一阵风从窗口路过,试图摇动窗内的树枝,树一动不动。

  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风会不会想,树边上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假人?

19.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如同一粒种子,被飞鸟衔来,又随意丢弃” (2分)

答:                                                                            

(2)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2分 )

答:                                                                         

20.在我的生活中都遇见了哪些树?这些树给我什么样的感悟?(3分)

答:                                                                         

                                                                             

                                                                                 

21.赏析画线的句子: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5分)

答:                                                                         

                                                                             

22.请概括本文的主旨。结尾对展现这一主旨有什么作用?(5分)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9. 1)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为江南婴儿的我出生的自然、随意。

2 “应该”指我顺应世俗的眼光追求了几十年,“人生的某种高度”是说“我”终于拥有了符合世俗眼光的职位和地位。

20 遇见棕榈树,我明白应坚持本心,拥有纯真的生命状态。(1分)

遇见桂花树,我明白应该长大,去追求人生的高度。(1分)

遇见幸福树,我明白应该回归自然,向往自由。(1分)

21 拟声词写出了树叶对风的呼应,表明了我和树叶相依为命的精神联系;(1分)②以声衬静,写出了环境的安宁静谧;(2分)③以夸张手法,写出我和树自成世界,与外界相距遥远。(2分)

22.文章通过写我与树相遇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我对自然、原始、纯真生命状态的赞美和向往之情。(2分)

结尾运用拟人的手法,以风对树与人的真假的质疑思考,表明作者对生命状态的思考,揭示中心,引导读者对真实的生命状态的认识。(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副简短的对联,概述古人春游的情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下联:戏水沐风咏歌回。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一个人玩魔方,世界纪录是7秒左右。假如6个人玩一个魔方,每个人负责转好一面,就有可能出现各自为政,转好一面,乱了五面的情况。

材料二: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