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自然区域的典型标志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的含义

A

     

下列因子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的是

①平坦的地形   ②勤劳的人民  ③肥沃的土壤  ④宽广的道路  ⑤充足的水源 

⑥适宜的气温  ⑦良好的习惯  ⑧精细的耕作   ⑨充分的日照  ⑩美丽的村庄

A.①②⑤⑧⑩    

B.①②③⑧⑨     

C.①③⑤⑥⑨    

D.③⑤⑥⑦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C

     

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布局在

A.环境质量优越地区               

B.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C.人口资源充足地区           

D.劳动力低廉地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A

     

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7~8题      

7.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8.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的含义

D  B

     

下表是我国某地1960 ~1975年有关数据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9~10题

 

项目

1966年

1975年

耕地面积(万亩)

60

65

森林草地面积(%)

18

10

气温年较差(℃)

32

35

年降水量(mm)

450

380

水土流失范围

粮食平均亩产(Kg)

160

145

人口(万)

30

34

9.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                

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扩大          

D.土壤污染严重

10.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

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

C  D

     

若图中的a、b、c分别代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D.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的含义

B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

C  A

     

读右某小岛归属权益图,回14~15题

14.下列关于某小岛的归属权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区域完全属于主权国家所有[

B.在b区域其它国家享有无害自由通过权

C.在b区域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是锰结核

D.根据国际法规定小岛的归属权遵循先占原则

15.许多国家争夺一些小岛的根本原因是

A.争夺小岛的土地资源           

B.争夺小岛的淡水资源

C.争夺小岛的矿产资源            

D.争夺小岛的周围海域的归属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C  D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左)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右)。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1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右

图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内容、综合治理措施

C  C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回答18~19题

                                 

18.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19.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产业转移

A  A

     

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

B.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C.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C

     

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B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80~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22~23题

22.该产业部门属于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23.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向该产业生产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转移

B.①国家出经济衰退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产业转移

B  A

     

2001年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为解决天津用水紧张的状况,国务院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即从位于山东东阿县的位山闸引黄河水进入天津市,全长440千米。引黄济津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水污染。因为相关地区河道污染严重,调水被迫多次改线。这次调水仅因为污水问题,就要损失用水4000多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国每天污水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全国约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据此回答24~27题

24.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工农业发展快,人口增加较快,污染、浪费严重 

③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不利于水资源的贮存 

④气候长期干旱,降水稀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此次调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

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①引长江的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的水进入华北 

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7.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环境污染与防治

A  B  D  A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28~30小题

28.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 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② 南线输出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水电

③ 中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④ 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① 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② 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

③ 输入地区主要能源不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源配套较好

④ 输入地区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0.近年来,山西也存在拉闸限电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① 山西的常规能源缺乏

② 山西的发电量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

③ 山西的用电量大增

④ 山西的电力大量输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源跨区域调配

B  D  D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管线自然景观大致呈经度地带性变化

②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 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使天然气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④ 有利于减轻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源跨区域调配

D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32~34题

 

32.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33.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C.土壤深厚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34.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市场前景广阔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B B A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地表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根据以上材料和下图,完成35~38题

 

35.自古以来黄土高原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

A.使土壤的肥力得以恢复          

B.加重水土流失

C.增加了粮食产量                

D.增加了耕地面积

36.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37.做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A.减少人口数量                 

B.发展当地的工业     

C.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稳产高产田    

D.停止露天开采煤矿

38.关于黄土高原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丁处打坝建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开发

B  A  C  B

     

读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1)G与B、C区的分界线是         米等高线,C、D与E、F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毫米等降水量线。

(2)A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B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其肥力           ,为适应此类型土壤,B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C地区主要包括          ,           两大地形区,D地区的干湿状况为      地区和           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分别是        和        ;E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              。

(3)自然景观从A→B→C→D的差异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从D→E→F的差异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F区明显的外力作用是           和             ,广泛呈现              地貌景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1)3000 400 (2)一年三熟 红壤 低 茶叶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湿润 半湿润 春小麦 大豆 典型草原

(3)热量 水分 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 风成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平均降水约1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材料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图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优先发展水电,原因是水电具有           、             等优点。(2分)

(3)简要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将带来哪些综合效益?(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内容、综合治理措施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 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       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有          、

           。(3分)

(2) 图中字母代表的东北平原三个组成部分是:(3分)

A              、B               、C               。

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①             ,②               ,③               。

(3) B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造成该生态问题的

   人为原因为                                                    。(2分)

(4) 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1分)

(5)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做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停止开垦后,耕地面积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8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            ,以       产业为主;1990年后,      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每空1分,共3分)

(2)根据材料2,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

                                                      ;

                                                     。(3分)

(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2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加工(和组装)环节  劳动密集型  高新技术 (3分)

(2)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

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3分)

3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建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