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生物试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物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可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C.RNA只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其组成元素有C、H、O、N、P

D.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和叶绿体等结构的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A

解析:纤维素属于多糖,单体是葡萄糖,A正确;动物细胞间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般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离,胃蛋白酶适合在酸性环境中起催化作用,B错误;R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不仅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也存在,C错误;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因而不含磷脂,D错误

【知识点】 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适当加热以加快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速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酶

D

解析:A、B两项均是酶的作用,可降低活化能;FeCl3溶液是无机催化剂,也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加热不改变反应活化能。

【知识点】 酶、ATP及代谢类型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②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产生③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④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⑤夜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自线粒体⑥白天,叶肉细胞基因表达所需ATP自叶绿体和线粒体

A.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代谢

C

解析: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正确;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为光反应过程,一定伴随着氧气的产生,正确;ATP在体内的含量不高,消耗后可迅速产生,错误;ATP与ADP处于动态平衡中,它们转化速率越快,说明细胞代谢耗能越多,正确;夜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来自光反应,故来自于叶绿体,错误;白天,叶肉细胞基因表达所需ATP来自线粒体,叶绿体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错误

【知识点】 细胞的代谢综合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体现膜的流动性

B.相对于骨骼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C.龙胆紫溶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固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C

解析: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方式属于胞吐,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胰岛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或以高血糖素,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通过具膜小泡成为为内质网膜和细胞膜转化的枢纽,因此与骨骼肌细胞相比,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B正确;龙胆紫染液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过程中先通过解离过程将细胞杀死,因此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中的磷脂最丰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和和固醇均属脂质,D正确

【知识点】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

     

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

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B.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C.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

D.14点时,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呼吸

C

解析: ab段下降是因为CO2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下降;cd段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下降,光反应速率下降,A错误;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CO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下降,但并未停止,B错误;从丙和丁图曲线与x=0所围的面积(或者用数学术语说,氧气释放速率曲线的积分)(x>0部分须要减去x<0部分面积的绝对值)就是一昼夜氧气净释放总量.显然装置乙一昼夜氧气净释放总量较大,积累的有机物较多,C正确;14点时甲中CO2不足,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浓度高,反应平衡右移,所以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D错误
【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下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B.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如用180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0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2/3mol葡萄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呼吸

C

解析:该细胞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依然需要从细胞外吸收氧气和葡萄糖,则表明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中I、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如用180标记物质C0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形成H2180,H2180再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可生成C180,C错误;无氧呼吸产生1mol C02将消耗1/2mol的葡萄糖,而有氧呼吸产生1mol C02将消耗1/6mol葡萄糖,故过程共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2+1/6=2/3mol,D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思路点拨】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中I、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E分别表示丙酮酸、[H]、C02、水、氧气.该细胞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依然需要从细胞外吸收氧气和葡萄糖,则表明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教材实验考查

C

解析:马铃薯块茎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但也含有蛋白质,因此在其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A正确;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B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因此不能根据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来判断其呼吸方式,C错误;无水Na2CO3 可以与95%酒精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10H2O• Na2CO3,提高乙醇纯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正确

【知识点】 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

     

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8h间,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

B.0~6h间,酵母菌的能量转换效率与6~12h间能量转换效率大致相同

C.0~8h间,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时达到最大值

D.6h左右开始产生酒精,6~12h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传统的发酵技术

D

解析:从图中曲线信息可知,0~6 h有氧呼吸较强,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水,而仅在6~8h有氧呼吸下降,而开始无氧呼吸,因此容器内水含量不致下降,故A错误;密闭容器内酵母菌不可能呈现“J”型增长,因为“J”型增长是理想状态下存在的,故B错误;在有氧呼吸过程吸收的氧气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而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反而释放二氧化碳,因此6h以后压强才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酒精的产生开始于无氧呼吸,从曲线可知开始于6h,无氧呼吸的曲线斜率反映了酒精产生的速率,故D正确

【知识点】 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应用

【典型总结】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在有氧条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题干中提出,容器为密闭容器,因此容器内酵母菌不可能呈现“J”型增长.在有氧呼吸过程吸收的氧气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而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反而释放二氧化碳,因此6h以后压强才开始不断增加.酒精的产生开始于无氧呼吸,从曲线可知开始于6h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个数为可能是0、1、2,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3、4

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正常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解析:一个被32P 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 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DNA分子复制了两次,根据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标记的染色体个数为可能是0、1、2,由于有丝分裂后期,子染色体是随机移向两极的,因此含有标记得细胞数为2、3、4,A正确;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能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精子,因此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YY或XXX的后代,B错误;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所含染色体数目应该是4的整倍数,若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初级精母细胞只含有一条Y染色体,若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

【知识点】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典型总结】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结构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B

解析: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赤道板并非真实存在的结构,A错误;图乙DNA数和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因此此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发生分裂,将不存在染色单体,C错误;图丙中C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错误

【知识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B.若形成的卵细胞中出现了a基因则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C

解析:图中看出次级卵母细胞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成熟的卵细胞,从而形成受精卵,A正确;由于基因型为AABb,所以形成的卵细胞中出现了a基因则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B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组合,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造成的,D正确

【知识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在对某二倍体生物镜检时发现体细胞中有29条染色体,你认为下列分析有道理的是 ①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多了一条染色体 ②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少了一条染色体 ③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④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裂 ⑤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有一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⑥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A.①②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A

解析:如果亲代体细胞中含有14对28条染色体,则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多了一条染色体,形成的受精卵含有29条染色体,正确;
如果亲代体细胞中含有15对30条染色体,则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少了一条染色体,形成的受精卵含有29条染色体,正确;
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则会导致染色体成倍增加,错误;
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裂,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错误;
如果亲代体细胞中含有28条或30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如果有一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形成的子细胞中27条和29条染色体或29条和31条染色体,正确;
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则染色体应成倍增加,错误.
所以分析有道理的是①②⑤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都有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

B.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

C.过程b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C

解析:动物体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与癌症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正确;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B正确;过程b表示细胞分化,该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不变,C错误;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D正确。

【知识点】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思路点拨】分析题图:首先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诱导基因导入甲小鼠纤维母细胞,使其成为诱导干细胞,诱导干细胞相对于纤维母细胞,其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所以a类似于“脱分化”过程;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和癌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

B.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C.动物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体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D.凋亡细胞、癌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都相同,mRNA都不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A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某些基因的表达的结果,A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B错误;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动物生活在正常环境中,也会发生凋亡,C错误;癌细胞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而凋亡细胞是一种自然现象,基因未发生突变,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癌细胞和凋亡中基因组成有些不同,因此mRNA也有所不同,D错误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35S 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B.要得到35S 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 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 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 和35S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解析: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以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A错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所以要得到35S 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 的大肠杆菌中才能培养出来,B错误;搅拌和离心是为了把噬菌体和细菌分离,C错误;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所用原料都是细菌的,所以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 、35S 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 和35S ,D正确

【知识点】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典型总结】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所以标记噬菌体必须先标记大肠杆菌;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株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①M×aaccRR→50%有色种子;②M×aaccrr→ 25%有色种子;③M×AAccrr→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A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M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C-R-,M×aaccRR→50%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C-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M的基因型可能是:AACcR-或者是AaCCR-;M×aaccrr→25%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C-R-有两对杂合,一对纯合M的基因型可能是:AACcRr、AaCCRr或AaCcRR;M×AAccrr→50%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C-R-中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M的基因型可能是:A-CCRr或是A-CcRR;满足三组实验结果,M的基因型是AaCCRr

【知识点】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右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

A. 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B. 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

C. 与③相比,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D. 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B

解析: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相应的密码子由GCU变为CCU,相应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B正确;为转录过程,其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为翻译过程,其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可见②③过程中都有A-U配对,C错误;密码子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D错误。

【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老鼠毛色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D

解析:根据交配组合: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于黄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且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乙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见,甲和丁为纯合子

【知识点】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M、m和N、n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

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复制后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解析: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说明该细胞中等位基因已经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则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只有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但没有发生着丝点分裂,C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M和N为非同源染色体,因此M和N染色体复制后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

【知识点】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显性遗传

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Ⅱ2、Ⅱ5一定是杂合子

C.Ⅲ2的基因型是AaXBY

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解析:56患甲病,生了个不患甲病的女儿3,根据有中生无为显,判断甲病是显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5患甲病,所生女儿一定患甲病,故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12不患乙病,生了个患乙病的儿子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12不患乙病,生了个患乙病的儿子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现符合题意;如果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现也符合题意.因此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4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aXBY,B错误; 2的基因型是AaXBY C错误;若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的基因型是1/2aaXBXB1/2aaXBXb4的基因型是1/3AAXBY或2/3AaXBY,1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1-1/2×2/3=2/3,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2×1/2=1/4,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4×(1-2/3)=1/12,D正确

【知识点】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不含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F1中异常雄果蝇可产生4种配子

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F2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物的变异

C

解析:据图分析图乙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正确;F1中异常雄果蝇可产生4种配子,B正确;根据图乙染色体组成可知其产生的配子异常的比例是3/4,所以F1中有3/4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错误;已知不含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所以F2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1,D正确

【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一个种群中AA占25%  ,Aa占50%,aa占25%。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个体减少20%,AA和Aa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45.5%          B.20%

C.18.2%          D.15.6%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A

假设某随机交配的种群有100个个体,其中AA占25%,Aa占50%,则AA个体数目25,Aa个体数为50,aa个体数目为25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a的个体数量为25×80%=20,Aa的个体数量为50×120%=60,AA的个体数量为25×120%=30,所以aa在种群中的比例约为20÷(20+30+50)≈18.2。A的基因频率=aa+1/2Aa45.5%。

【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图示一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A.1︰1     B.1︰0     C.2︰1     D.3︰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A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后代的雌配子为:A、a;雄配子为a。所以后代的基因型: Aa、aa。 所以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1:1

【知识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遗传的分子基础

D

解析: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苷,表示的是DNA,其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表示的是RNA,其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

【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7次;X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

解析:用于亲子鉴定的STR一定要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A正确;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可提高个体的特异性,进而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性,B正确;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母细胞完全相同,所以每个子细胞均含有(GATA)8和(GATA)14,C错误;该女性只能遗传一条X染色体给其儿子,所以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D正确

【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