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增城市2013届高三毕业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元朝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             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C

     

明代内阁大学士的籍贯分布如下表,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南   方

北   方

南京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广

广东

北京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22

12

5

17

13

5

11

2

114

48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      

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比北方要好

C.南方人“官本位”思想比北方人更强            

D.明代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南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D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

A.主权在民        B.人人平等        C.自由主义         D.分权制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A

     

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B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发动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召开八七会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C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两极世界

D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A

     

下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社会经济发展史综合运用

B

     

右图所示的决议是在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一决议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

     

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         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       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B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

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D

     

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B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请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二次大革命”?(8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政权建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困境?如何应对?(12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1)(6分)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答秦朝的建立亦可)

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每点2分,答两点即可得满分,满分为4分)Ks5u

2)(8分)(每点2分,满分为8分)

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Ks5u

②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Ks5u

3)(12分)

困境:政治上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威胁,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孤立和封锁中国;(2分)

经济上国民经济崩溃,百废待兴;(2分)

应对:

政治上:通过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等措施巩固新政权;(3分)

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实行一五计划,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3分)

外交上: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一边倒”的方针也可)。(2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00年,北京生活着近70万人,伦敦人口仅有5万;400年后,伦敦已成为超过600万人口的全球特大城市;美国的人均富裕程度是中国的73倍。……关键的问题在于,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是体制性的。西方赶超了中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不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西方都存在更强的竞争力。……今天的西方文明正在失去活力,而东方文明正在蓬勃崛起。

——摘自【英】尼尔.弗格森著《文明》(2012年1月中文第1版)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存在怎样的体制性差异?(8分)

(2)试从政治、经济角度指出400年后西方存在更强竞争力的原因(6分)

(3)试以1978年以来的中国为例,分析今天“东方文明正在蓬勃崛起”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外历史综合运用

1)(8分)

政治:①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2分)

②英国: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代议制)。(2分)

经济: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体制(小农经济或封建经济);(2分)

②英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经济)。(2分)

2)(6分)

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3分)

经济:两次工业革命(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3分)

(答建立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可)Ks5u

3)(12分)

政治:①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②法律制度走上健全,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Ks5u

④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得满分,满分为6分)

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分)

①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确立。(2分)

②对外开放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