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1)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2)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3)分解者,腐生生物        (4)消费者,自养生物

(5)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6)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7)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1)(3)(5)              B.(2)(4)(6)              C.(1)(3)(5)(6)              D.(1)(6)(7)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

【考点】G3: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

(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解答】解:(1)初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1)正确;

(2)次级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2)错误;

(3)分解者是腐生生物,(3)正确;

(4)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4)错误;

(5)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是异养生物,(5)正确;

(6)生产者均为自养生物,属于第一营养级,(6)正确;

(7)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异养生物,(7)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食物链的写法,能准确判断各成分生物的代谢类型,弄清营养级和消费级别之间的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B

【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

B、能量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正确;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不包括(  )

A.复杂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高

B.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包含着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生态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D.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可由食物链中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

【考点】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解答】解:A、复杂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仍然为10%20%,A错误;

B、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包含着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

C、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所以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C正确;

D、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说明食物链多,食物网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强,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如图所示食物网中,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kj的能量,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  )

 

A.2.84×108kJ              B.2.38×108kJ              C.1.41×109kJ              D.3.05×108kJ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B

【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解答】解: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指上一营养级流入该营养级的所有能量.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KJ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7.1×109KJ×20%=1.42×109KJ.又已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则C和D生物种群的总能量=1.42×109KJ﹣2.3×108KJ=1.19×109KJ.所以,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19×109KJ×20%=2.38×108KJ.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结构图,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掌握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含义;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根据题中“最多”一词判断出能量传递效率,再进行相关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C既以B为食,也以A为食,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D以植物的残枝败叶、动物的排泄物及遗体为食.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A经过A→C过程的供能比例为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A、B、C、D之间循环往复

C.按能量最低传递效率计算,如果C同化的总能量为a,所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a﹣90ax

D.A、B、C、D数量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

【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G3: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还有部分能量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以及未被利用.

【解答】解:A、题干所述生态系统中C不一定是最高营养级,所以食物链条数不确定,A错误;

B、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A、B、C、D之间单向传递,B错误;

C、按能量最低传递效率计算,如果C同化的总能量为a,所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ax+10×10a(1﹣x),整理得y=100a﹣90ax,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确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会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物进化与生物的多样性

A

【考点】H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A正确;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生物种类多,稳定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强,更不容易被病虫害毁灭,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和判断能力.

     

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工程

C

【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自身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4)能量传递效率:10%﹣20%.

【解答】解: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与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A错误;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错误;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

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一定比自然区域高,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孵出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对后代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生态工程

C

【考点】G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

(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

【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和“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矗则产生较多的雌鳄”可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信息的作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的考查.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D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少数限制酶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

PCR技术的过程:高温解链、低温复性、中温延伸.

质粒中的标记基因一般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

【解答】解:A、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少数限制酶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A错误;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变性、复性、延伸,B错误;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限制酶的作用特点;识记PCR技术的过程和目的;识记标记基因的种类等;明确基因工程的最后一步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和鉴定.

     

中美科学家通过改变一种名为NR2B的基因研制出了转基因超级小鼠Hobbie﹣J,Hobbie﹣J比普通老鼠更加聪明,大脑运转更加迅速,它能够轻松完成迷宫任务.下列关于Hobbie﹣J产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NR2B基因可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

B.改变后的NR2B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可直接注入小鼠受精卵内

C.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改变后的NR2B基因重组质粒导入小鼠受精卵内

D.可采用基因探针检测改变后的NR2B基因是否导入小鼠体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B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Q3: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A、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扩增目的基因,A正确;

B、改变后的NR2B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需要与运载体结合后才可导入小鼠受精卵内,B错误;

C、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C正确;

D、可采用基因探针检测改变后的NR2B基因是否导入小鼠体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等

C.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D.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D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取:常用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逆转录法、PCR技术扩增、化学合成法等.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常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之后,用DNA连接酶连接.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植物细胞常用的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动物常用显微注射法;微生物常用钙离子处理法.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分子水平的检测有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存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是否转录、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基因是否表达,还有个体水平的检测等.

2、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的淋巴细胞,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症.

【解答】解:A、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A正确;

B、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等,B正确;

C、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C正确;

D、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步骤和方法,识记基因治疗的概念,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操作把外源基因转入适当的生物体内,并在其中进行表达,它的产品还是该基因编码的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的产品已不再是天然的蛋白质,而是经过改造的,具有了人类所需要的优点的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天然的蛋白质,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蛋白质工程

D

【考点】Q4:蛋白质工程.

【分析】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关系

 

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区别

过程

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实质

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的蛋白质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

结果

可产生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只能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

联系

(1)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2)基因工程中所利用的某些酶需要通过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

【解答】解:A、基因工程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但它的产品还是该基因编码的天然存在的蛋白质,A正确;

B、蛋白质工程的产品已不再是天然的蛋白质,可产生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B正确;

C、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天然的蛋白质,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蛋白质分子,C正确;

D、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分子直接进行操作,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D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大部分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才能确定其是否导入或成功表达.

【解答】解:A、重组质粒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参与,DNA聚合酶一般用于DNA复制过程,A错误;

B、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B错误;

C、如果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但不代表该基因就一定成功表达,因此不能确定是否表现出抗虫性状,C错误;

D、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酶;能够区分识记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识记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检测与鉴定.

     

如图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C.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D.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D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质粒都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其中1中复制原点被破坏,2中复制原点和两种抗性基因都完好,3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4中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

【解答】解:A、基因amp和tet在同一个DNA分子上,不是一对等位基因,A错误;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动植物病毒的DNA不属于质粒,B错误;

C、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错误;

D、重组质粒4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完好,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因此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运载体,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掌握作为运载体的条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D.目前,在发达国家,基因治疗已用于临床实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C

【考点】Q3: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解答】解: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只能抗虫,不能抗病毒,A错误;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等方面;主要为了改善畜产品的品质,而不是为了产生体型巨大的个体,B错误;

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C正确;

D、目前,基因治疗还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特点,掌握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相关细节,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对如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如果甲中的G突变为A,则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C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分析题图:图中a处为磷酸二酯键,b处为氢键.产生甲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产生乙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产生丙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

【解答】解:A、切割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切割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AATTG﹣,切割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TTAAG﹣,故甲、乙、丙的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酶催化产生的,A错误;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C之间,B错误;

C、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酶可能不识别该切割位点,C正确;

D、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均是磷酸二酯键,b处为氢键,不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的来源、特点及作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

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酶的应用

C

【考点】L3: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分析】PCR技术的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条件包括: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PCR技术使DNA以指数的方式扩增,即约2n

【解答】解:A、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

B、PCR技术需要模板DNA,且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B正确;

C、PCR的原理就是DNA的复制,原料应该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

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PCR过程图,考查PCR技术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概念、原理、条件和扩增方式等知识,并注意与体内DNA复制进行区分,能分析题图,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伴性遗传

C

【考点】8B: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析】通过转基因技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造血干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并没有改变患者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所以血友病女性与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但没有改变其它体细胞的基因型,尤其是卵原细胞的基因.所以,该女性(XhXh)与正常男性(XHY)结婚后所生男孩的基因型都是XhY,表现型为患病;所生女孩的基因型都是XHXh,表现型为正常.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治疗与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治疗改造的是造血干细胞

     

科学家将含有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 α﹣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涉及(  )

①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②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③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④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D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在RNA病毒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存在两种形式:一是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二是以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在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中,遗传物质的复制没有这两种形式.据此答题.

【解答】解:该受精卵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正确;

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合成α﹣抗胰蛋白酶,而α﹣抗胰蛋白酶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正确;

RNA的自我复制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错误;

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合成α﹣抗胰蛋白酶,而α﹣抗胰蛋白酶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翻译是按照RNA上密码子的排序合成蛋白质,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明确逆转录和RNA的复制只发生在少数病毒中.

     

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只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B.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C.终止子的作用是使翻译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D.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B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

2、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

3、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解答】解:A、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终止子等,A错误;

B、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所以只有存在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B正确;

C、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终止密码子的作用是使翻译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C错误;

D、由于受体细胞有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之分,以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不同,因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不完全相同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下列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

①利用mRNA反转录形成  ②从基因组文库中提取  ③从受体细胞中提取   

④利用PCR技术        ⑤利用DNA转录        ⑥人工合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D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

(2)人工合成基因,这种方法有两条途径,一是以目的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即目的基因;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信使RNA序列,再推测出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然后用化学的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解答】解:利用mRNA反转录形成是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正确;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正确;

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可获取目的基因,错误;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正确;

转录形成的是RNA,因此转录法不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错误;

人工合成基因又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逆转录法”,另一条是根据已知氨基酸序列合成基因,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识记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在判断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

A.观察害虫吃棉叶是否死亡

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A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A、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是否死亡,属于个体水平上的鉴定,A错误;

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采用的是DNA分子杂交技术,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检测,B正确;

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采用的是分子杂交技术,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检测,C正确;

D、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采用的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检测,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相关工具,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明确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为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SmaⅠ、Pst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抗原基因在受体细胞表达

D.除图示标注的结构外表达载体中还应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A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解答】解:A、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点的位点切割,A正确;

B、用SmaⅠ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EcoRⅠ、Pst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错误;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主要作用是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C错误;

D、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和终止子等,因此除图示标注的结构外表达载体中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B.转基因小鼠与原小鼠之间一般不会出现生殖隔离

C.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D.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A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只能检测目的基因的导入是否成功,而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相应蛋白质的合成或相应性状的表现;因受精卵具有发育成新个体的能力,故转基因动物时需要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而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说明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将带有目的基因的细胞核通过核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解答】解:A、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但不能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A错误;

B、转基因小鼠与原小鼠之间一般不会出现生殖隔离,它们还属于同一物种,B正确;

C、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受精卵分裂增殖,最终形成一个个体,所以小鼠的体细胞中含有的基因与受精卵完全相同,则将带有目的基因的细胞核通过核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B正确;

D、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掌握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时,目的基因存在于人体B淋巴细胞的DNA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B

【考点】Q3: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患者受体细胞形成重组受体细胞,体外培养后再输回患者体内,或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患者体内.前者为体外途径,后者为体内途径.

进行基因检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需的特异的DNA探针;二是必需的基因组DNA.当两者都变性呈单链状态时,就能进行分子杂交.

【解答】解:A、基因治疗就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A错误;

B、基因诊断又称DNA诊断或分子诊断,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直接检测出分子结构水平和表达水平是否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判断,利用的原理就是DNA分子杂交,B正确;

C、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含有目的基因DNA片段,一种基因探针只能检测水体中的一种或一类病毒,C错误;

D、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是通过构建含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就是让质粒进入宿主细胞)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CHO细胞(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一种可以无限繁殖的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应用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考生既要清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概念,又要区分二者的区别,可通过列表归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