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钱学森之问

发布时间:2021-06-12   来源:国家政策    点击:   
字号:

钱学森之问5篇

钱学森之问5篇

钱学森之问(1)

钱学森之问_650字

“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当你走近病榻上的钱学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虽垂垂老矣,却思维敏捷;他学识渊博,又历尽沧桑;他言简意赅,一张口就讲出人生大道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却又超凡脱俗,从不谈生活琐事。他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钱学森的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曾这样写道。 钱先生平和安详地离去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在世纪之交以来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时,人们更加深切体会到钱老之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位专家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纷纷出台,中学推荐、学生自荐纷纷进入人们视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也已启动…… 《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引起人们的深思。有认识、有行动,还有人们内心深深的期待――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钱学森式的人才出现。“幸亏去得早,橙黄色、表皮光滑、个头适合的南瓜都被抢购一空,其他孩子的家长说去晚了好的都挑没了。” 在天意、万通等小商品批发市场,各种黑色、橙色的万圣节主色调产品颇为惹眼。卖玩具的摊主郭女士说,最近鬼怪面具销量不错,此外今年的南瓜服、小恶魔黑色披肩、骷髅骨架衣服都卖得不错。

钱学森之问(2)

“钱学森之问”与“新课堂创建”
作者:范兴华
来源:《神州》2012年第14期

        摘要:我们的新课堂要“以人为本”,教师要有服务意识,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程最佳状态,收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建 新课堂注意事项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原因在哪里?原因在我们的教育。传统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美国的苹果公司为什么能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靠的是乔布斯,又是什么成就了乔布斯的传奇人生呢?是创新,我们要学习他“对信念的坚守和对创新的执着”,创建新课堂,培养创新人才。

        现在谈一谈我在创建新课堂中的心得和体会。

        一、创建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所任教的学科已连续6个学期名列全乡第一,且遥遥领先。回想成绩的取得,我深刻感受到,前几个第一的取得靠的是“苦干 ”, 靠的是 “时间+汗水”,老师忙的焦头烂额,学生重负难耐,此情此景让人惨不忍睹,所谓的“好成绩”是以牺牲老师的宝贵休息时间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真是得不偿失。而后几个第一的取得靠的是“巧干”,靠的是新课堂的创建,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成绩照样是第一,并且学生还有了充裕的时间去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所以,创建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二、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建新课堂的重要前提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神经细胞就处于昏眠状态,思维就会受到压抑。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只有轻松的环境下,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华裔教育博士黄全愈进一步指出:“能力要创新,需要鼓励,需要生长的环境。”因而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让学生不带任何压力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提高提供广阔而自由的空间,营造有利于积极发展的良好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宽松而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才能感到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表现的愉悦和获取成功的享受,于此同时,学生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也都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钱学森之问(3)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摘要: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关键字:教育改革 钱学森之问 创新型人才

“钱学森之问”深深的触及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倍感困惑:政府每年投入那么多的经费,为何中国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呢?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无限的尴尬。我们现在的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为何?教育改革之路去向何方?

当今的教育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等待我们去改善。首当其冲的是基层中学教育体系的问题,尤其是填鸭式教育。有些学校为了完成教育指标,不尊重学生个人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方式,一律要求学生死记烂背,使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头脑僵化,思维单一。 其次是高校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

现行的教育体制之所以问题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以往众多次改革中,教育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因此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既然改革需要经济的逐渐发展与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我们不如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做些实在的事情、想想当下可行的办法。我想这也是渐进式改革必经之路。

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2、学生缺乏自主独立性

中学教育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期间的各种经历经常影响人的一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是充满了理想激情的年代。对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然而,我国中学教育长期以来把知识传授和考试检验作为中心,使很多学生日渐失去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让夺取高分的好胜心占据他们的头脑。当其中的一部分人胜利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也只会习惯于接受知识而缺乏创造力,在精神上也缺乏独立性。大师共有的一个特征就是个性突出,创造力丰富。其之所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大都是因为在某种兴趣的导引下孜孜以求探索的结果。他们曾经是人们眼中失败者,或者凡品。 如爱因斯坦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被看作平庸的学生。达尔文对于尊贵的神学和流行的医学都学不进。但是,他们却成了历史上的杰出人才。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文素养非常高。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的尊严与价值有相当深的思考,正是这种素养驱使他们积极为人类做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终,我们的学生也许能成为各个行业的专家,但是却成不了大师。

3、高校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 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

来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概言之,就是中国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高校自主办学的空间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伴随着培养出的毕业生也与我们的期望相差越来越大,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因此在此基础上推进的改革,只能是缘木求鱼,越改越乱。

为了改变钱老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的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尴尬局面,我国必须着手于高校和基层中学教育内在本质的改革上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只有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最公平的教育,才是出人才的教育。虽然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当前围绕着升学指挥棒,很多学校提供的还是“千人一面”的教育,这妨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公平,妨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精神文化建设:建立“以人为本”民族精神传统讲堂,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重视创造能力的人本身,真正将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转变跟踪国际新科学、新技术的被动为自主创新开拓的主体。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也可建立欧洲的命题型、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以及原创知识教授考核、教授自己课题成果的授课等教育模式。

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学校硬件的标准化,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2010年,国家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年投入83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的学校改造。应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校舍、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硬件。

加大教育投入:2014年在教育方面的财税政策:推进教育、科技、文化改革发展。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4、总结

商鞅说过: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高校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中国现在不缺人,但缺的是人才,真正的人才。人才培养需要靠高校教育。要回答钱学森之问,必须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这条路我们都没走过,但必须要走。相信中国一定可以探索出适合中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

行政干预的直接结果就是高校本身也迅速地行政化、官僚化,从而扼杀了作为创新主体的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精神。直白地说,在教育领域,最好的管理就是不去管理(除了必要的监督与服务外)。创新其实不难获得,只要你给予它充分的自由与空间,它就会像野草一样疯长。如果你要把它用玻璃瓶子装起来,即使给的养分再多,最终也只会枯萎、死亡。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90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外语学习资料、形势与政策-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研究18等内容。

钱学森之问(4)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几点思考

摘 要: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文章对我国高校日愈浓厚的官僚化行政化色彩、蔓延的浮躁之风、失衡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淡薄的创新气氛和欠缺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钱学森之问”的解答提供思路。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学校;创新;行政级别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两院院士钱学森先生时,他曾感慨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先生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满足虚假的数字繁荣中惊醒过来,促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去思考教育发展、考察人才培养。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去寻找方案,这样很可能会抓错药方;而是应静心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找到了,**之道自然而然就会出来。本文就是对问题原因的几点思考。

一、官僚化、行政化色彩日愈浓厚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西方国家又对我国进行经济和政治封锁,所以我国开始了全盘向苏联学习,也就是将苏联的计划体制照搬过来。在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上没有采取“院士治院,教授治校”这一通行理念,而是由政府直接管理大学,如教育部在196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第9条中规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和取消,必须经过教育部批准,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制定或批准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要稳定,不得轻易变动。课程和学科体系的重大改变,必须经过教育部的批准。这样大学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行政制度的执行者,庞大的行政队伍成为支配和支撑大学的真正主体,单位和人员被固定在行政系统的不同等级框架中,权力是大学运行的根本价值信号,权力价值标准成为评价广大教职工贡献和价值的基本依据和标准。这种用管理机关的方式来管理大学的做法一直沿袭至今,且不断被强化,大学的行政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这几年将“大学行政化、官僚化”这一现象推向风口浪尖的就是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校长有副部级、厅级等行政级别之分,有校长说没有行政级别就没办法开展工作。民国时期的张伯苓终身“无大志”,满足于当南开的校长(晚年曾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但不是他本人的志愿,时间也很短)。梅贻琦也是如此。但他们分别把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办成了各有特色的名牌大学,永远为人称道,两人做大学校长时均无行政级别。原任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当时不是完全的大学,但已有大学部分)校长的周诒春在从清华学堂辞职后欣然接受清华同学宋士英的倡议,到贵阳市郊去筹建清华中学(建国后更名为花溪中学)。从曾任大学校长到任中学校长,按现在的标准是从副部级降为了正处级,这在现在时很难想象的。

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的行使,大学自主办学的权力受到过多侵损和干预,政府主导性过强,学校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大学管理模式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科层结构的等级分明,形成了校长、院长、系主任之间的依附关系。学校里的行政官员对学校事务有最高发言权,学术话语权越来越小,行政权力越来越大。“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每次选拔处级干部,每个岗位都有数十个教授、副教授去竞聘;假如某位中年教授一旦被选为院士,很可能不久就被任命为大学校长。在大学内,经常看到的是人们互称官衔,某校长、某处长、某院长、某主任、某科长等等。大学的官本位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随意指挥一个教授的场景在大学已屡见不鲜。行政力量的渗透,已经严重侵害了学术自主性,在大学内甚至出现了独特的“学官”这一群体,评奖一个不缺,课题一个不落。

二、浮躁之风蔓延

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现在的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太浮躁,重钱不重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冒不出”国际一流科学家,更出不了实绩和政绩。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大任务,这样才能为国家各方面建设培养所需合格人才。现在许多大学都把做课题和发表论文放到第一位,为了鞭策大家积极去搞“科研”,规定评定职称必须有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并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两篇,评定时主要看科研课题和论文发表方面是否符合要求。而教师本来就低的工资又是与职称挂钩的,讲师和教授的工资相差一倍,这就使得教师们不遗余力去钻科研课题,想方设法去发表论文。而且职称评定都是有年限要求、课题论文数目要求,哪怕像孔子那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没有课题和论文是不可能评上教授的。于是乎纷纷开始做“短、平、快”的科研,总是浮在表面,追求论文、课题的数量,真正静下心来搞研究的很少。而且现在每年都有考核指标的要求,不达标就会影响职称、收入等等,所以论文的高产就成为现实的需要。而且很多科研项目像工程项目一样有年限要求,“板凳需坐十年冷”越来越乏人问津。也许我们的学校还要学习如何养懒人,让教师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提供静心科研的机会。同时由于教学难以出成绩,在考核中大多为定性而非定量要求,在教学中所投的精力自然有限,这样一来,教学质量自然就不用说了。大学不等于研究所,大学是以教大学生学习实践为主、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现在许多大学看到其他高校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纷纷跟进不甘落后,没有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都是研究型大学了,那教学哪个来做呢。钱学森先生对大学教师要求很高,1978年8月,在全国力学规划会议上说:“教书的一定要做研究,只教书不研究,不好;但做研究的也要教书,只研究不教书,也不好,因为科学研究上的好多启发是从学生中来的。教基础课、教专业课和科学研究,这三件事情轮流干,不能如此就不能叫世界水平。”

大学校园曾经是令人憧憬的散发着阵阵书香的象牙塔,现在俨然已经同化成了一个世俗小社会。学生入学时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扎堆报考热门专业,兴趣在选专业时无足轻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学生有什么动力在专业上奋斗呢。学生入学后有的以在各种组织团体中谋得一官半职为目标,参加各种活动比上课更重要,考前找老师要课件划重点,更有甚者入学后就以考上公务员为目标,学业上得过。1917年蔡元培先生接任北大校长职务,他在就职演说中阐明了办学宗旨:“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王国维先生在清华任教时也一再强调不能以功用性作为大学设科的标准。学生求学应远离浮躁,思想单一,抱负远大;要明确求学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并不是为了飞黄腾达,而纯粹是对于自己研究学科的一腔挚爱。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都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单一专业学科的办学格局,专业设置狭窄单一,学科之间划地为牢,老死不相往来,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失衡,文化底蕴近浅,缺乏驾驭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思路闭锁,科学敏感性差,思维活动空间狭小,学术视野短浅,学生缺少知识文化的宽度、厚度、广度、深度,难以成为学贯古今、中西融合、学科纵横、学人哲人溶为一身的博大精深人才。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承,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强调的是大一统的共性教育,以记忆能力代替了学习能力,以学习能力代替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意能力,使培养的学生工具化、格式化、同一化。在对知识单元和理论系统性传授时,往往只重视知识的吸收,缺少对知识背后蕴藏着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的深入发掘,使得学生疏于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由于文理分科,使得在理工科大学教育中,重科学,轻人文,只注意对学生工具理性的培养,忽视了价值理性的教育。而缺少丰厚的人文素养。即使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成为胸怀宽广、视野开阔、学养充沛的大家大师。丰厚的人文素养与人的优秀的思维智能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人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具有广泛内容的人文艺术陶冶,能够成为促进其思维智能发展的有力杠杆,能够为思维智能的发展开辟多种有利的途径,并且积极而持续地影响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钱学森先生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曾说过,科学的创新往往不是靠科学里面的这点逻辑推理得出来的,科学创新的萌芽在于形象思维,在于大跨度地联想会突然给你一个启发,产生了灵感,你才有创新。灵感出来以后,再按照科学的逻辑思维,去推导,去计算,或者设计严密的实验去加以证实。所以科学家既要有逻辑思维也要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科学领域的规律,很严密。但形象思维是创新的起点。钱学森先生本人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他也热爱音乐,能吹小号,文化艺术修养相当高。他还是其夫人、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女士的忠实听众。他夫人每次公开演出他必定出席聆听欣赏,如因事缺席则必补听其现场录音。1956年夏天一个周末晚上,钱学森先生在其研究所文娱室,给正在室内的1O多名年轻人还做了关于《如何欣赏音乐》的小报告。

四、创新气氛淡薄

大学追求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创新应该是大学的一种独特气质。钱学森先生曾回顾他上个世纪3O年代去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学院所受到的创新教育和创新学风的熏陶:“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那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在民主而又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年轻人大受教益、大开眼界,激发了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他也希望我国大学能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但我们的教育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课堂上不能有“奇思怪想”,发言时也不敢“随心所欲”。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曾有一位教授上课时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班上同学回答是什么,三四分钟没有一个人回答,后来让班长回答,班长怯怯地回答说像是个圆。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创新气氛浓厚的校园是很难想象的,在我国教育的身体里非常缺少创新这种激情奔涌的血液。

我们的学校在推进创新教育时,往往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常常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其实,学校尤其是大学正是因为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断交锋,学术才获得发展的条件,学生才能激发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钱学森先生在加州理工学院求学的时候就参加其导师冯·卡门组织的各种讨论会,在讨论会上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学术见解,甚至可以向权威挑战。正是这样学术氛围浓厚、气氛活跃的学术讨论会使得参会者能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杰出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离不开这样良好的学术环境,而不应讨论时大家客客气气,讨论会气氛活跃不起来,学术权威发表意见后就一致鼓掌同意。

五、教育方式个性化欠缺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我们现在的高校教育模式愈发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标准统一、流程一致,基本上也把施教的对象看成是有待加工的产品,学校类同于工厂。尤其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试教育风生水起,而且成为学校教育的潮流。它以传授知识为主业,以知识多寡为标准而一考定终身,高等院校的选拔均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模式绝不是完美的,有它先天的弊端。主要的弊端就在于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不能根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施以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助其成才;不能使具有不同才能的同学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孔子的私学之所以能成就“贤者七十二”,西方的常青藤大学之所以培育精英人才的概率要高得多,盖由“因材施教”,使不同禀赋的学生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主要依智商取材,甚至单凭知识权衡,以此为主要尺度,在培育一种类型的人才时,却封杀了其他各类人才。李白幼时读书时常逃学并顽皮无度,按照现在的评价方式没有人会相信他会成为中国诗坛的耀眼巨星;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常问些让老师难以回答问题,所以老被罚去坐“红椅子”,按照是否听话来衡量他同成为科学伟人是无缘的。高校不应用同一种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同学,而应因材施教,顺应其才性,既不能旱涝由之,也不能拔苗助长,要紧的是为其创造适合成长的条件与环境。我国已有19所大学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项目在制度设计上都共同聚焦于拔尖学生的精心甄选和重点培养,但是如何培养尚没有明确的说法,我们希望这个计划能成为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赵泽宗,简论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解读“钱学森之问”和“钱学森成才之道”[J],汉字文化,2011(3):7-20.

2、 范良藻,试答“钱学森之问”——如何缔造一流大学,如何培养一流科技人才[J],科学中国人,2010(5):72-77.

3、 方克立,钱学森之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13.

4、 周恒,从“钱学森之问”说起[J],科学与社会,2011,1(2):1-6.

5、 张来源、杨蕾,论“钱学森之问”[J],信息教研周刊,2011(4):78.

6、 李陈筛, 从政府与大学关系之视角试解答“钱学森之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9(14):11-14.

7、 庞跃辉 、许尚立, 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求解“钱学森之问”[J],高等教育管理,2011,5(1):45-52.

8、 周大平,难以释怀的“钱学森之问”[J],瞭望新闻周刊,2011(45):61-62.

钱学森之问(5)

一门具体的科学技术一旦提升到哲学高度,就有利于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钱学森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大科学技术”的体系。关于科学技术的分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可能有多种方案。但是,钱学森的“大科学技术”体系及其分类,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可能创新。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及分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但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就表现出规律性。进化原理是:继承与创新原理。

继承与创新原理可以简要表述为:生命的进化依靠“遗传与变异”,社会的进步依靠“继承与改革”。社会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真正的继承。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要领会前人的创新,自己才可能有创新。

钱老在论文中写道:“不久前见到查有梁同志写的一篇论21世纪教育的文章,讲到教育观念必须转变,教育体制灵活多元,教育模式综合互补,都很好。”钱老的鼓励对我的促进很大,20年来,我在上述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这一研究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重读钱老的论文,根据钱老的科学思想,我试图提升到原理上来认识。钱老离开了我们,但是,钱老的思想永存,精神永存,风范永存!

“钱学森之问”的启示

傅国亮(《人民教育》杂志总编

钱学森先生20年前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表现了炽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教育的深切关注,今天读来仍深受启发。联系到“钱学森之问”,作为探讨,我的理解是,“钱学森之问”至少有三层意思,或者说,“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至少是三问。

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源于钱学森自青年时代以来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强国”理想,他深知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杰出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否则,中国的大国崛起只会流于空想。中国历史上“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还不让国人痛心疾首吗?因此,“关于杰出人才之问”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之问。

二问是“关于教育质量之问”。当前,中国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其主要特征是:由数量发展为主转变为质量发展为主,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钱学森之问”之所以引起热议,就是因为它以尖锐的方式提出了与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问题。

三问是“关于教师水平之问”。实际上,教师水平或素质是教育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水平如何,决定了教育质量如何,也决定了杰出人才培养的状况如何。

研读钱学森《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基本观点,从基础教育来说,我认为,当前至少要廓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育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要办出钱学森追问的理想的教育,根本的一条是要牢牢地把握教育工作的主题办教育,不可动摇或偏离。

中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末中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所作的战略选择,它既是新的教育理想,又是新的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它决定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不言自明吗?不,实际上时至今日仍有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局长、校长并不相信它,不相信素质教育有那么大的“威力”,不相信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不相信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这就是需要特别强调教育工作主题的原因。

我认为,必须始终清楚三条: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理想,是追求教育公平;中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三条是回应“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前提。

第二,教育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中国教育正发生着历史性的转折,教育政策

的重点相应地转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是办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政策保障。

要关注教师的精神成长。教师的成长有技术层面、道德层面、精神层面。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技术层面,却很少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一定要尽早意识到这个“空白”,在教师教育中关注教师的精神追求,引导教师包括教育局长、校长树立教育理想,只有具有教育理想的局长、校长、教师,才能办出理想的教育。引导教师确立人生信仰,则更是教师教育的“大智慧”。

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见解。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可分三个层面: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见解。掌握了专业知识要点的教师,可以培养出高分的学生;具备了专业能力的教师,可以培养出聪明的学生;只有悟到专业见解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智慧的学生。智慧的学生则是未来杰出人才的苗子。

要努力造就一批教育家。温家宝总理多次明确指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这是教师教育的历史性课题和使命。我们面临着产生教育家的历史机遇,一个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

派的现代化教育的伟大历史变革已经来临,它同时孕育着创造教育奇迹和诗篇的教育家。

第三,“内涵发展”的路径是什么?

当前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亦即提升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我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在初步实现均衡发展之后,下一步发展的路径应是

“特色发展、文化育人”。这是一个发展方向。“特色发展、文化育人”的依据之一,来源于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哲学共识。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的选择性太少,教育模式单一,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只能接受同一个教育标准和内容,不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我认为,创建和实现多样化、个性化、有特色的教育,是新的教育哲学理念,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向,即要让教育更多地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实现实质上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教育公平。当每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地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时候,钱学森期待的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学校(教育就到来了!

链接

钱学森《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教育研究》1989年第7期一文主

要观点:

★在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最关键并有决定作用的,是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水平高的

占优势;水平低的处劣势,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这就是智力战。★20世纪末,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约4%,应该可以做到;到2021年,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约8.4%,也是可行的。

★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小学就可以引入抽象思维的教育;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来;电

子计算机教育还要开拓发展;把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用到人才培训上。

★教育改革发展,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革新。

★科学技术体系是发展变化的,因此,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不能僵化、分隔。

★21世纪的中国公民,应该受全方位的教育。目标是博的基础上的专和专的引导下的博,博与专要互相配合。

★教育事业是一个庞大的事业,要动员全社会参与。

[责任编辑:高宝立]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zhichang/140557/

《钱学森之问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大一学生下学期工程造价综合实训总结报告锦集五篇

大一学生下学期工程造价综合实训总结报告锦集五篇

你知道的越多,练习的越多你练习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在繁忙的项目成本实习之后,你必须准备写一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可以总结经验,避免错误,指导今后的工作。那么,您如何编写项目成本实践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一学生下学期工程造价综合实训总结报告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6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4篇)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4篇)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6
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的总结报告范文(精选6篇)

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的总结报告范文(精选6篇)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使用范围很广,报告的风格与结构因各个机构的惯例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的总结报告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26
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个人总结报告集合6篇

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个人总结报告集合6篇

“一岗”就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就是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也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这个单位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负双重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个人总结报告集合6篇,
2024-04-26
乡镇2022年“零事故”创建工作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乡镇2022年“零事故”创建工作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工作总结(JobSummary 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镇2022年“零事故”创建工作总结报告精选
2024-04-2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