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下列词语中积淀的字,读音、字形均无误的一组是(   )

A.青荇(xìng)      峥嵘(zhēng)     愁怅(chóu)        金壁辉煌

B.颓杞(Pĭ)         彳亍(chì)     忤视(wŭ)      穷兵黩武

C.浮藻( zhăo)     叱骂(chì)     百舸(gĕ)       图穷匕见

D.沉淀(diàn)      箕踞(jī)     给予(gĕi  yŭ)  立竿见影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A惆怅(chóu 金碧辉煌C 浮藻zăo; D给予jĭ yŭ立竿见影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张教授把祖辈­­­       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       之威,作者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的河。

(3)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            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A.流传  盛气凌人  熟悉      B.留传  咄咄逼人  熟识  

C.留传  盛气凌人     熟悉            D.流传        咄咄逼人        熟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B(“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是“遗留给后代”。“盛气凌人”和“咄咄逼人”都形容傲慢的气势逼人,但“盛气凌人”只能是人,“咄咄逼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熟悉”侧重“知道得清楚”,“熟识”侧重“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党员干部既要敢于解放思想,更要埋头实干,努力当善于破解难题、打开局面的实干家,而不要当侃侃而谈、光说不干“战略家”“思想家”“理论家”“指挥家”。

C.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转向他。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呼之欲出。

D.庐山,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真可谓秀色可餐。身在此山之中,一定会觉得“匡庐奇秀甲天下”名不虚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D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A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B 感情色彩不当。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只能用“夸夸其谈”。C“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逼真。)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管理措施,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监督。

B. 有些疾病,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C.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全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D.为了尽快找到失事直升机及机上人员,灾区军民不辞劳苦,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中国式拯救大兵瑞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B语序不当,“中药”放“不仅”前面。C缩短不能用倍数D成分残缺“展开······行动”。)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仁克己复礼,天禧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C 往昔峥嵘岁月稠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最赞赏颜回,他以要符合“礼”这一人类社会行为的最高德行标准和最高法则对仁德做了最高诠释。

B.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克服自身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么,天下人都要赞许他是个仁人了。

C.孔子认为,克制欲望,抵御诱惑,战胜自我不能寄希望于他人,而要依靠个人的自觉,所以修养仁德要靠自己。

D.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做到“克已复礼”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不合礼的事就可以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仁”才是孔子哲学中最高的德行标准。)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何以墨子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7.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 。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

C.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8.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依据的一项是(3分)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C.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7.B 此题考查对文句的正确理解。原文第二段语句“各国国史均曰《春秋》”,可判定正确答案。

8.C此题考查正确筛选信息的能力。先选出能作为依据的。

9.D.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D项“天命靡常”的观点春秋已有,并非产生于战国。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

宫之奇谏假道

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①。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②。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③,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④乎?

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馨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⑤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⑥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注)①启:启发晋的贪心。晋、虞、虢都是姬姓诸候国,属同一祖先。玩:忽视。②大伯:周太王的长子。虞仲:周太王的次子。昭:古代宗庙神主排列分昭、穆两行,昭左穆右。始祖后第一代为昭,第二代为穆,依此而推。③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晋献公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④逼:威胁。⑤冯:同“凭”。⑥腊:岁终的祭祀。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假道于虞以代虢       假:借

B.虢亡,虞必从之         从:听从

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再:第二次

D.弗听,许晋使           许:同意,允许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还,馆于虞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是寡人之过也.

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吾其还也

D.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国吞并虢国和虞国的成功,说明其心狠手毒,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

B.晋国第一次借道攻打虢国,虞公同意了,并且会合晋国军队一道去讨伐虢国。

C.晋国第二次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力谏虞公,虞公也有所犹豫,但是最终答应了晋国的要求。

D.虞公第二次同意借道之后,宫之奇率领家族的人离开了虞国,并断言虞国将会灭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4分)

译文:                                                   

(2)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4分)

译文:

(3)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5分)

译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0.B “跟从,紧随其后” 11.D因为介词(A介词,在,表地点;介词,对,引进说话对象。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代词,这。C表反问语气副词,难道;表商婉语气副词,还是) 12.C虞公没有犹豫。 13.见译文划线句 1)“假”“以”,“于虞”倒装句各1分,全句通顺1分) 2)“享祀”“丰絜”“据”各1分全句通顺1分) 3)“师”“馆”“于虞”“执”全句通顺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cháng)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注释) ①.新社: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②.斗草:古代女以草竞高低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下片以写人为主,请问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手法描写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暮春时节,燕子飞来,梨花渐落,碧苔点缀睡眠,黄鹂叶下婉啼,白昼渐长,柳絮飞舞,这是一幅有声有色、活泼欢快的乡村暮春美景图,表现了词人对乡村景色的赞美与喜悦的感情。(画面2分,情感2分)

2)描写了以为纯真无邪、活泼快乐的采桑女形象,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采桑女的音容笑貌和心理活动,使采桑女这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形象2 白描1 心理描写1分)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10分)

(1)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           ;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                 ”的称号。

(2)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3)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

(4)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5)               ,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1)《左传》“雨巷诗人”(2)百争流,鱼翔底(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4)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20分)

   向 日 葵

         张抗抗

①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显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②车渐斩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③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④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⑤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⑥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⑦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⑧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⑨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⑩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16。第③段“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一句的“秘密”具体指的是什么?   

17. (1)第②段中“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的“向阳花”有什么内在性格?(不超过10个字):   

(2)第⑧段所写的“向日葵”有什么样的外在姿态? 答(不超15个字):   

18.本文结尾两段有什么意味?对表现“天山向日葵”有什么作用?    

19.下列对本文的鉴赏或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描写的天山傍晚阳光炽烈的灿烂的景象,有力地衬托了下文所写“天山向日葵”特立独行的性格特征。

B.第②段说到梵·高,是由物及人,由现实到艺术,以赞扬“天山向日葵”像梵·高名画里的向日葵一样美丽。        

     C.“天山向日葵”是因为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再加上被天山雪水滋养,所以变成了不随阳光旋转的异类。        

D.第⑩段说“天山向日葵”最后被镰刀砍倒,这深刻预示了像“天山向日葵”一样挺拔正直的人的悲剧命运。        

E.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那一株株挺拔直立的“天山向日葵”象征了不盲从不屈服、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格精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6.天山向日葵背对太阳(天山向日葵不向阳光转)  

17.①谦卑盲从,崇拜权威(或“屈从权威,不能独立思考”之类,意思符合而超了字数扣1分)。

②健壮、鲜活、挺拔、轻松、快活(不摘抄文中词语而自选词语来概括,只要意思符合且不超字数亦可,意思对而超字数扣1分)。

18.①预示了观赏过“天山向日葵”的人(作者)会受到长久的心灵震撼,会像“天山向日葵”一样永远做正直不屈、独立思考的人(意思符合文意即可)。  

 ②从“天山向日葵”对人(作者)的精神所产生久远影响的角度,再次赞扬了特立独行、正直挺拔的“天山向日葵”这一形象(意思符合即可,2分)。

19.AE B拔高原意,C只是推测 D“预示······悲剧命运”错)

     

、小作文(二选一,只选择一组,15分)

以所提供的意象为主,扩写成几段话,通过描写营造所对应的意境。

要求:(1)至少运用二种修辞手法。(2)语言简明、生动。(3)200字左右。

第一组:明月       杨柳 杜鹃  游子——凄婉 哀伤

第二组:落日       大江 远山  骑士——雄浑 壮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写作

     

写作(50分)

艾青用质朴的诗句抒发了对保姆大堰河的深挚情感,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让人感动的细节,让人难忘的人或事。请以《难忘啊,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得少于700字。

注意: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所写的人或事能触动心灵  ③记叙要选好角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大作文

范文1

难忘啊,父亲的笛声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著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魂。

难忘啊,父亲的笛声!

范文2

难忘啊,那人那事

“丁板”不是砧板,还如此可亲可敬 !

回想当年高考,那种紧张的心情仍在。 因为我们不在自己学校考试,所以学校安排了车接送我们,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考英语那场时我们班的车迟迟没有来,眼看着其他考生一车一车的离开,我们心急如焚。

只见班主任“丁板”(我们取的外号,背地里才敢喊)跑来跑去,汗如雨下,不知道是急的还是热的,不停地打电话,以高分贝声音责问对方为什么还没来,挂完电话他转而轻声安抚我们:“不要急,一定会赶得上,我先把两证发给你们。”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准考证和身份证发到我们手上,因为怕我们弄丢或忘记带身份证和准考证,每次考完班主任都将两证收上来,考前再发给我们。 接着他又故作轻松对文娱委员说:“文娱委员发个音,带大家唱唱歌。”

开始大家都没有心情唱歌,出乎意料,一直被认为五音不全的“丁板”竟带头唱起来,丝毫不再在意自己是否唱得好,听他唱歌我们都忍不住想笑,一下轻松了许多,终于我们被感染了,才明白唱歌真的可以平复心情,同学们似乎在歌声中忘记了焦虑。车子终于来了,“丁板”骑着摩托车载上晕车的学生在前面开路,一路上行人都好奇地看向我们,或许他们不清楚我们正在歌声中与时间赛跑。上车前“丁板”一再叮嘱我们下车后马上跑去考室,我们也基本是在最后一分钟进入的考场,坐下来时还惊魂未定,可是回想那点小插曲似乎考试都有了底气,心情也格外轻松,总会会心一笑,唯一没法明白的是“丁板”哪来的勇气,敢展现他那歌喉,只不过谁也没拿这件事取笑过“丁板”。

考完回学校总能吃上丰富的饭菜,我们是在食堂吃酒席一样的,有鱼有肉还有鸡,除了酒没有,其他一应俱全,饭后还有解暑的西瓜。每次我们去吃饭时就看见“丁板”一个人在忙着上菜,等我们开吃了,他又开始切西瓜装盘,他不让我们帮忙,只是淡淡地说:“吃完就早点去休息,你们的任务是考出好成绩。”看着他忙碌的身影俨然就是一家庭主男。

说起“丁板”,他的外号早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就有了雏形,还记得他第一次上课时,我们都被震住了。他的脾气很暴躁,要是有学生开小差了,他会突然从上一秒的和颜悦色转而雷霆大发,把丝毫没有准备的我们吓得六神无主。因为他姓丁,大家说他经常像有东西砸在砧板上发出的巨响一样吓我们,干脆就叫他“丁板”(湘乡话中砧板和丁板发音相同),就这样他算有了新称呼,只是出于对他火爆脾气的畏惧,不敢当面喊而已。

可是不久我们却发现他上课再也不会突然发脾气和提高分贝吼人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他这怎么就不灵验了呢? 高三时,为了给我们增强营养,“丁板”搬来家里的电饭煲为我们煮鸡蛋。一天早操后,我去办公室接作业本,“丁板”正在洗鸡蛋,准备煮水煮蛋,看着他笨手笨脚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没怎么做过饭,我嘟囔了一句:“现在就开始煮,等下课都煮成蛋花了。”他听见了叫住我,不好意思地问我:“该煮多久才合适呢?”我学着他平时训人的语气:“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看你煮多少蛋了,一般水开后再煮510分钟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他真实践了,听办公室其他老师说他还煞有其事的调着闹钟煮蛋。作为生活委员的我每次早自习下课去拿水煮蛋就发现:“丁板”煮的蛋真的越来越好了,熟而不老,还有煨鸡蛋的香味。 有一次,妈妈来学校看我,带来两袋鸡蛋,一袋给我,一袋是送给“丁板”,“丁板”开始不要,后来在妈妈的坚持下,或许“丁板”也意识到盛情难却就收下了。然而,从第二天起我的水煮蛋就从一个变成了两个,我明白是“丁板”把妈妈给他的那袋鸡蛋给我了,即使是一袋不值钱的鸡蛋他也是不肯收下的。

作为高三班主任事情本来就多,可是“丁板”还要我们多写英语作文给他批改,每次收到我们的练习作文他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也是因为他要求多练习,我的英语作文才能从十来分上升到二十多分,英语也从七十多分上升到了九十多分。 毕业送别会上,同学们对“丁板”说:“丁老师,我们终于不要被你骂,不要听你吼,要离开你的‘魔爪’了……”可是为什么这句话听起来那么让人心酸难过,甚至会让人潸然泪下,只有“丁板”仍能微笑着,坦然处之。

那一刻,才觉得称呼他为“丁板”其实也挺可亲可爱的。有些事,有些人虽然平凡,却注定会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难以忘怀!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