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原创】高三地理湘教版第二轮复习月考试题文综模拟考试地理试卷(2月)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

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

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月较1月稀疏

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C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2-3题。

2.该地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3.图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大理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2.D 3.C

     

下图为“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Ⅰ、Ⅱ、Ⅲ、Ⅳ分别表示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大气水

②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 e=a=b+c=b+d

③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④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b环节施加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提示: 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属于Ⅲ类岩石  ②石油和天然气多储藏在Ⅳ类岩石之中 

③Ⅱ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密切关系  ④a过程可以表示火山喷发现象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对地表的影响

4.B 5.C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小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回答6-7题。

6.右图哪一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地区气压变化(  )

A.①  B.②   C.③  D.④

7.“天雨新睛,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的(  )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6.B 7.C

天雨新睛,北风寒彻说明有冷锋经过,则气温变化是由高到低,气压变化必然是逐渐升高;是夜必霜出现的原因是夜晚气温降低,而气温降低与大气保温作用较弱有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sa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

9.4日14时~5日8时,①地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气压、气温、降水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8.B ③处等压线走向变化最大,因此风向变化最明显。

9.B 由两幅等压线图可看出,414时~58时,①地位于高压中心或高压脊上,因此天气一直为晴天,并且还可直接读出①地气压降低。因为①地一直天气晴朗,影响短期气温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414时为一天中气温较高时,之后气温降低,至58时(日出前后)阵到最低,因此①地气温是降低的。

     

如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且A位于B的西侧,A、C为某条经线上的两点,BC为晨线的一部分,C点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10-11题。

10.C地日落方位可能为(   )

A.西北或正北   B.西南或正南     

C.东北或正北    D.东南或正南

11.若BC为晨线长度的1/2,且A、C之间的距离由最近变为最远的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加尔各答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广州昼短夜长          D.澳大利亚西北部处于少雨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日出日落方向及影子朝向

10.A 11.D

     

材料一:西南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由于地形复杂,开发不易,总体发展相对落后。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造就了六盘水“江南煤都”、西南攀枝花“钢铁基地”。

材料二:六盘水因年平均气温仅有13—14℃,是低纬度罕见的避暑胜地,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旅游业借此打开新局面。

材料三:读中国西南部分城市分布图47-10。   分析后请回答:

(1)影响攀枝花区位的有利自然因素主要是                                         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该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影响六盘水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变化。

(3)图中①②城市和③④城市其共同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城市的区位

1)丰富的铁矿资源;(处于金沙江、雅砻江相汇处,)有充足的水源条件和水运条件。成昆(铁路)。

2)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的主导因素也会变化,六盘水是在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兴起的城市,随着资源开采到一定程度,需要一个后续支撑产业,气候资源造就了六盘水旅游业的发展

3)①②都处在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③④都是省级行政中心。